Episodios

  • 古本合校

    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

    (通行本第四十九章)


    古本释义

    良善之人善待他,不良善之人也善待他,德行便良善了。


    真经解读

    善者即心灵美好之人;不善者即心灵不够美好之人。老子讲,无论是善者还是不善者,都要善待他。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老子与孔子思想的区别,而释迦摩尼和耶稣的思想与老子是一致的。

    对于善者,人们一般都能友善对待。而对于不善者,观念就有了分歧。孔子的态度是比较耿直的,这在《论语·宪问》中有具体论述——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可见,孔子主张以公正的态度来对待怨恨,也就是不善者直之,这与老子的不善者善之有很大的差别。

    孔子追求公正,有什么仇恨可以摊开来说,该我认错受罚的我认,该你认错受罚的你也不要跑。而老子是不分好赖、一视同仁,不管是不是仇人,都能不计前嫌,以善意相待。这两种态度在境界上是有高下之分的。孔子的“以直报怨”对于公正这件事是比较执着的,有些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意味。而老子是“以德报怨”,已经不在意什么公正不公正的问题了,他要的是善待众生,是平等博爱。

    老子的“以德报怨”意在以德服人、化干戈为玉帛。如果人们都能得到善待,都能感受到圣人的善意,那些不善者将会逐渐被善的氛围所感化,整个社会的德行也将越发的良善,于是善之德就这样被圣人建立起来了。


  • 古本合校

    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通行本第四十九章)


    古本释义

    圣人常常没有自己的心愿,以百姓的心愿作为自己的心愿。


    真经解读

    本节讲的是圣人与百姓之间的关系。中国自古以来都很推崇圣王之治,百姓总是希望能有一位圣王来施行德政。偶尔有圣王登位也的确能对百姓爱护有加,只是这种圣王在历史上出现得太少了。

    圣人治理天下总是把自己的心愿搁到一边,而把百姓的心愿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凡是百姓想要的,圣人就会当成自己的事,想方设法帮他们实现。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如此才能做到“成事遂功,而百姓曰,‘我自然也’。”(第52节)

    老子这句话所体现的,正是“民为重、君为轻”的为政理念。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正与此言相合。统治阶层只有坚持这样的宗旨和价值观才有可能实现民心所向、长治久安。


  • ¿Faltan episodios?

    Pulsa aquí para actualizar resultados

  • 古本合校

    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乎大迷,是谓眇要。

    (通行本第二十七章)


    古本释义

    故此善人,是善人的老师;不善之人,是善人的资源。

    不重视他的老师,不喜爱他的资源,虽然聪明也是太迷糊,这叫做眇要。


    真经解读

    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

    这句话中的四个“善”字都是良善之意。既然所有人都不应放弃,所有人的存在都有其价值,那善人与不善之人的价值各是什么呢?于是老子又得出了第二个结论:良善之人可以作为同是良善之人的老师,而不良善之人亦可成为良善之人的资源。

    善人做善人之师容易理解,善人之间当然可以互相学习借鉴。但不善之人为何会成为善人之资呢?原来不善之人虽不良善,但必有可用之处,还当善加利用才是。善人同样要懂得“善救人而无弃人”的道理,要把不善之人转化为自己建功立业的资源。哪怕是不善之人给善人制造了很多麻烦、设置了各种障碍,本质上也是为善人提供了难得的“魔鬼训练”,这同样是很有价值的资源。

    善人用不善之人为其效力,不善之人助力善人成就善事,这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不过用《西游记》的故事可能更容易说明问题。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着唐僧西天取经。唐僧是个大善人,可他的三个徒弟一个比一个凶恶。按常理来说,像这般凶神恶煞是不是应该弃之不用呢?可观音菩萨偏要让唐僧收下这三个恶徒,因为只有他们才能帮助唐僧取得真经。这个故事很好地说明了,不善之人(三个恶徒)正是善人(唐僧)的宝贵资源。

    这句“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正好与第41节的“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前后呼应、互相印证。需要注意的是:老子并没有把人类简单地划分成善人和恶人,而是将善人之外的其他人统称为不善人,不善人只不过是与善人不同而已,并不代表他们就是恶人。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乎大迷,是谓眇要。

    既然善人与不善之人都如此有价值,那么一个人如果不重视作为老师的善人,不喜爱提供资源的不善之人,就太不应该了。这样的人纵使很聪明也仍然是个大糊涂蛋。这就是老子想要告诫世人的精要。


    本节评述

    老子用了很多笔墨只为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对任何人及任何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从而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而且,每一个人都有其价值,都应该得到尊重和爱。


  • 古本合校

    善行者无达迹,善言者无瑕适,善数者不用筹策,善闭者无关籥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纆约而不可解也。

    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曳明。

    (通行本第二十七章)


    古本释义

    善于行走的人没有达到的行迹,善于言说的人不出瑕疵,善于计算的人不用竹码,善于关闭的人没有锁匙而使人不能开启,善于打结的人没有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

    所以圣人常常善于救人而没有放弃的人,物则没有放弃的财物,这叫做曳明。


    真经解读

    老子为了阐明本节的论点,先举了五个例子,具体如下:

    善行者无达迹,善言者无瑕适,善数者不用筹策,善闭者无关籥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纆约而不可解也。

    “善”的本意是吉祥,在此基础上延伸出很多意思,如好、美、良、慈、巧、高明、擅长、喜爱等等,但这些都是吉祥美好的同义词或近义词,基本上没出这个圈。本节有十个“善”字,前六个“善”字是善于之意。

    善行者无达迹

    善于行走的人不留行迹。高手走路如蜻蜓点水、踏雪无痕。这虽然比较夸张,但大体也能做到,比如改用其他交通工具或抹去痕迹就可以了。这说明善行者只要换一种方式行走,就可以不留行迹。

    善言者无瑕适

    善于言说的人不出瑕疵。高人说话言简意赅、思维缜密,他们会尽量不出或少出纰漏。当然,完美的语言是不存在的,正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高人只能想办法用更加严谨周全的语言来替换表达不准确或容易引起误解的语句。这说明善言者只要换一种方式讲话,就可以不出瑕疵。

    善数者不用筹策

    善于计算的人不用竹码。高手算数只需口算心算,不用计数工具就能得出结果,很多速算能手都可以做到这一点。这说明善数者只需换一种方式计算,就可以不用工具。

    善闭者无关籥而不可启

    善于关闭的人即使不用锁具也能使人无法打开。比如有些古代墓穴的石门根本没有锁,用的就是一块顶门的石头而已。可见,善闭者虽无锁具,只需简单变通,即可很好地关闭。

    善结者无纆约而不可解

    善于打结的人即使不用绳索也能使人无法解开。比如用铆钉铆、用螺丝拧,总之只要能达到效果,用什么都可以。可见,善结者虽无绳索,但还有很多办法可以把东西绑紧。


    老子举出这五个例证只为说明一件事,就是善于做事的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总能换一种方式,从另外的角度来妥善处理。想不留行迹就换一种方式行走,想不出瑕疵就换一种方式讲话,不借助工具就换一种方式计算,没有锁具就换一种方式关闭,没有绳索就换一种方式固定。但凡可以变通的事物,都是此理。

    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曳明。

    根据上述举例,老子推出了一个结论:圣人善于救人,不会放弃任何人。因为圣人这位善救人者与那些善行者、善言者、善数者是一样的,他在面对不善之人的时候,能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他,找出他的闪光点,于是就可以无弃人了。圣人对待物品的态度也是一样,没有什么东西是被放弃的,各有各的用处,都是宝贵财富。在圣人面前,所有的人与物都是平等的,无论救人还是救物都是无条件的。老子把这种无弃人、无弃物的态度叫做曳明,即引导万物之明。


  • 古本合校

    道者,万物之主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拱之璧以先四马,不若坐而进此。

    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

    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与?

    故为天下贵。

    (通行本第六十二章)


    古本释义

    道,万物之主,善人的珍宝,不善之人所依靠的。

    赞美的言辞可以做买卖,尊崇的行为可以庆贺人。

    人的不善,有什么可抛弃的呢?

    故此拥立天子、设置三卿,虽有环抱大块的玉璧走在驷马高车之前的仪式,不如坐下来进献这个。

    古时崇尚这个的原因,是什么呢?

    难道不是认为请求能得到、有罪能免除吗?

    故此被天下所崇尚。

    本节评述

    道对于人类而言具有极大的价值,它能让人心想事成,还能帮人消灾免罪,真是不可思议!并且,道是一视同仁的,不论是善人,还是不善之人,都能获其助益。

    人类的文明史可以追溯至五千年前,甚至数万年之前的史前文明。那时的人类远比现代人更为接近大道自然。他们知晓宇宙万物的本质,善用道的规律和特性,对道极为尊崇。老子作为道的传承者,希望世人能够重新了解道的珍贵并善加运用。因为只有在大多数人都了解了道的珍贵之后,才能使大道再次被天下人所崇尚,才能让大道重行于世间。


  • 古本合校

    古之所以贵此者,何也?

    不谓求以得、有罪以免与?

    故为天下贵。

    (通行本第六十二章)


    古本释义

    古时崇尚这个的原因,是什么呢?

    难道不是认为请求能得到、有罪能免除吗?

    故此被天下所崇尚。


    真经解读

    远古时代,道是人们共同崇尚的东西。为何古人对道如此崇尚呢?因为那时的人们了解道有两个极为重要的功能,一个是请求能得,一个是有罪能免。

    心想事成可以说是人类最渴望的事,而老子告诉人们,道的功能之一就是请求能得——其本质就是运用了心想事成的原理。正因如此,中国古人早就懂得祈祷之法,常向天地神灵祈祷,以求福避祸。中国古代基于道法的祈祷方式与佛教的发愿及基督教的祷告本质上都是共通的。其中的机理老子并未言明,本人在此也不多赘述。大家只需注意如下两点:首先,你所请求的对象应为道或者类似的东西,而不能是鬼怪或偶像;其次,所求的内容必须得合道才行,否则求也白求,甚至反遭祸殃。

    有罪能免也是人们非常希望的事。中国古人了解修道可以免除罪过,于是十分重视修道积德。修道为何能免除罪过呢?因为随着修道的深入,人们总是能够幡然醒悟、改过自新,以至于彻底洗心革面,仿佛是涅磐重生一般。此时的他已不再是过去的他,他曾经犯下的过错便不会再对其造成困扰了。同时,中国古人还从道法中发现了祝由、禳灾之术。有人用这些法术来祛病消灾。这对于远古萨满来说并不是很难的事。

    道能让人心想事成,还能帮人免除罪过,它具有如此神奇的能力,当然会被天下人所崇尚了。然而到了老子所在的春秋时代,人们已经逐渐淡忘了道的宝贵,忽视了道的巨大价值。无奈离去的老子只能在《道德经》中把这些记录下来,以期唤起后人对道的珍视。


  • 古本合校

    故立天子、置三卿,虽有拱之璧以先四马,不若坐而进此。

    (通行本第六十二章)


    古本释义

    故此拥立天子、设置三卿,虽有环抱大块的玉璧走在驷马高车之前的仪式,不如坐下来进献这个。


    真经解读

    既然道对于善人和不善之人都是如此重要,所以老子认为,在拥立天子、设置三卿之时,与其搞那些抱着玉璧、驾着马车的仪式,还不如让天子或那些司徒、司马、司空等官吏坐下来,向他们进献关于道的言论或书籍。因为那些玉璧、车马不过是低层次的物质享受,而道则是启发智慧、指引言行的无价之宝。


  • 古本合校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贺人。

    人之不善,何弃之有?

    (通行本第六十二章)


    古本释义

    赞美的言辞可以做买卖,尊崇的行为可以庆贺人。

    人的不善,有什么可抛弃的呢?


    真经解读

    不善之人往往善于美言,他们喜欢用夸张的言辞来赞美事物。虽说这种虚夸不实之言是不善的,却很适合做买卖,用来做广告可以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另外,不善之人往往对有权势、有地位的人表现得特别崇敬,极尽阿谀谄媚之能事。虽然这种尊崇膜拜之行也是不善的,却可以表示对人的庆贺,这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妥了。

    可见,不善之人虽有美言、尊行等不善言行,但总能从这些不善之中找出有益的一面来。故此老子反问到,“人之不善,何弃之有?”这与“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第40节)的思想是一致的。

    善与不善不过是人们自己规定的一套道德衡量标准,并没有分别的必要,这在第16节中就已经阐明了。反倒是有道与无道需要大家仔细分辨。这种对道的分辨力是为人处事的根本所在,不能在放下分别心的同时,把分辨力也给丢了。

    不善并不等同于无道,善也并不等同于有道,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善恶是人为设定的概念,而有道无道则是以道的法则来进行判定的,与人类的主观意识无关。不善未必无道,而无道则意味着本质的不善。判断一件事有道与无道的关键就在于是否顺其自然,顺应自然则有道,违背自然则无道。善与道,一个由人定,一个为天定,其中差别,一目了然。

    有道且善,善莫大焉。

    有道不善,不善亦善。

    无道却善,似善非善。

    无道不善,天怒人怨。


  • 古本合校

    道者,万物之主也,善人之宝也,不善人之所保也。

    (通行本第六十二章)


    古本释义

    道,万物之主,善人的珍宝,不善之人所依靠的。


    真经解读

    本节是对道之珍贵价值的揭示,是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明道对于人类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

    道生万物,万物皆为道所化现。可以说,道是万物真正的主宰,尽管它并没有去主宰万物。道如此之重要,良善之人一定会很自觉地将其视作珍宝,认真地求道、修道、体悟大道。而不良善之人往往也了解道的重要性,于是把道当做自己的守护神,总是祈求道的保佑。


  • 古本合校

    其安也,易困也。

    其未兆也,易谋也。

    其霖也,易畟也。

    其几也,易践也。

    为之于其无有也,治之于其未乱。

    会抱之木,作于毫末。

    九城之台,作于累土。

    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通行本第六十四章上半段)


    古本释义

    它安静的时候,容易控制。

    它没有征兆的时候,容易谋划。

    那种小雨,容易耕地。

    那种预兆,容易依循。

    处理它在它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治理它在它尚未混乱的时候。

    合抱的树木,生长于细微的树苗。

    九座城那么大的土台,建造于堆积沙土。

    百仞的高处,开始于脚下。


    本节评述

    老子的无为并非什么都不为,而是为得非常有策略、有水平,是顺其自然的无为之为。这种无为之为是轻松愉快的,不必费尽心机、身心俱疲,只需在事物的开端或更早之前便做好准备,并在发现苗头之后及时将问题处理妥当,便为之能成、治之能安。说到这,让我想到了中国的控枪,这可以说是政府把“治之于其未乱”的思想运用于国家治理的成功典范。在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之时就把它控制住,这为社会的安定带来了巨大的助益。

    但我们也要注意,不能在运用为于无有、治于未乱的时候,落入到无事生非、草木皆兵的极端状态中去,从而使无为之为的处事之道又沦为另一种执着与强为。这种在为与无为之间寻求平衡,虽为却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的高超本领,是每一个求道之人都应该终生去修炼的。


  • 古本合校

    会抱之木,作于毫末。

    九城之台,作于累土。

    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通行本第六十四章上半段)


    古本释义

    合抱的树木,生长于细微的树苗。

    九座城那么大的土台,建造于堆积沙土。

    百仞的高处,开始于脚下。


    真经解读

    老子提出,为与治要在无有与未乱之时就开始着手,要早作准备、及时处理。可崇尚无为的老子为何又如此讲究掌握先机呢?其原因就在于万事万物的生长与演变都有一个过程,而每个过程都有一个开端,在开端处甚至未开端处着手,要比等到事物发展壮大或者错失良机之后再干容易得多。

    因此老子又列举了三种事物来强调开端的重要性,它们分别是合抱大树、九城土台和百仞高峰。这三种事物虽然都很高大,但也都是从一个小小的开端起步的。几人合抱的大树是从小树苗长出来的,九城之大的土台是从小土堆建起来的,百仞(一仞相当于1.7米左右,约一人高)之高的去处是从第一步开始走上去的。这些都是非常浅显而朴素的道理。老子告诉人们,抓住了事物的开端,也就抓住了事物的龙头。所以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 古本合校

    为之于其无有也,治之于其未乱。

    (通行本第六十四章上半段)


    古本释义

    处理它在它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治理它在它尚未混乱的时候。


    真经解读

    本节讲的是为的方法。老子告诉人们,有一种为是无为之为,并向人们揭示了,这种无为之为到底应该怎么个为法。根据上述两个常识及其中蕴含的道理,老子又得出两个推论:“其未兆也,易谋也”可推导出“为之于其无有”;“其几也,易践也”可推导出“治之于其未乱”。“为之于其无有”即事先做好准备,也就是未雨绸缪、有先见之明。“治之于其未乱”即在刚有苗头尚未混乱之时便及时治理,此谓重视预兆、及时行动的处事原则。

    老子讲“治之于其未乱”,重点是在对预兆的把握和治理的及时性上。而通行本《道德经》则把“其霖也,易畟也。其几也,易践也。”改成了“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于是“治之于未乱”便相当于防患于未然,重点被后人转移到防患这件事上去了。如此一来,“治之于未乱”就成了专制皇权的独门利器,他们时刻保持警惕,准备着消解脆弱的势力,分裂微小的组织。好好的治世之道就这样变成了对反对者实施严厉镇压的专制主义思想。他们所做的就是将异党扼杀在摇篮之中,以求不留后患。这便是老子之道被后人篡改为王霸之术的一个证据。

    老子通过在“未兆”之时的谋划和对“几”的依循来实现未雨绸缪与见机行事,而后人却把他的治世之方局限在防患于未然。要知道,防患之法虽有一定的效果,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这种思维方式的问题是把“患”摆到了首要位置,其结果就是“患”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越来越多。这就像有些人总想预防疾病,结果越防越病的情况一样。因为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去防病,而不是努力保持健康、增强体质。


  • 古本合校

    其安也,易困也。

    其未兆也,易谋也。

    其霖也,易畟也。

    其几也,易践也。

    (通行本第六十四章上半段)


    古本释义

    它安静的时候,容易控制。

    它没有征兆的时候,容易谋划。

    那种小雨,容易耕地。

    那种预兆,容易依循。


    真经解读

    其安也,易困也。其未兆也,易谋也。

    事物安静的时候总会比混乱的时候容易控制。这是一个常识,不需要多解释。不过老子从这个常识中发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事物还没有显现征兆的时候,更容易进行谋划以便于控制。比如某些事物尚未出现混乱的苗头,而此时就细心谋划,以保持其平静的状态,这样它就不致产生混乱了。

    其霖也,易畟也。其几也,易践也。

    春雨纷纷意味着土地湿润,应该开始耕种了。这也是一个常识,农民知道下雨之后容易耕地翻土,而且有利于种子生长。老子从这个常识中得出了另一个道理,那就是如果发现了预兆,就很容易依循它而行动,人们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马上把接下来该做的事都做好。这就像农民总是在雨后忙着耕种一样,抓住了有利时机,就能事半功倍。


  • 古本合校

    故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通行本第七十六章)


    古本释义

    故此强大居于下位,柔弱居于上位。


    真经解读

    基于“坚强,死之徒也;柔弱,生之徒也。”这个理论,老子进而得出一个推论——强大的居于下位,柔弱的居于上位。这里的上与下并不是指空间位置的上与下,也不是指身份地位的上与下,而是指层次的上与下。

    很显然,死肯定不如生有利。与之相应的,强大也就比不上柔弱了。也就是说,强大的层次低,柔弱的层次反而更高些。这样我们就能很自然地得出柔弱胜刚强的结论。


    本节评述

    老子反复阐述柔弱胜强的道理,本节更是将其与万物的出生和死亡联系到一起,把柔弱与刚强提升到了生与死的哲学高度。这种形象而又深刻的论述,使人得以直观了解柔弱与刚强这两种状态之间的巨大差异。既然柔弱的层次高于刚强,读者理应知道如何取舍。只是现实中真要让人们放下刚强、选取柔弱,恐怕还得需要些勇气。


  • 古本合校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曰:坚强,死之徒也;柔弱,生之徒也。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兢。

    (通行本第七十六章)


    古本释义

    人出生的时候,柔弱;其死去的时候,僵硬。

    万物草木出生的时候,柔脆;其死去的时候,枯槁。

    所以说:刚强,死的一类;柔弱,生的一类。

    所以军队强大则不能取胜,树木强盛则互相竞争。


    真经解读

    本节还是对柔弱胜强的阐释。老子此次是以生与死来说明柔弱与刚强的差别,直观易懂,耐人寻味。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这里的坚强即刚强、僵硬之意,并非坚固有力、不可动摇之意。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婴儿是柔弱的,死人是僵硬的。老子用这个常识说明了人的出生、死亡与柔弱、刚强之间的对应关系。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万物,特别是草木,在出生的时候是柔软脆嫩的,而它们死去的时候则是枯萎干瘪的。这也是常识,老子用万物和草木作为例证,再次说明了它们的出生、死亡与柔弱、刚强之间的对应关系。

    故曰:坚强,死之徒也;柔弱,生之徒也。

    老子从人类、草木乃至万物出生与死亡的自然现象中总结出了一个道理,即刚强属于僵死的一类,柔弱属于生机的一类。的确如此,万物死亡之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总是刚强的,而万物出生之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总是柔弱的。因此我们便可以建立这样一个关联:凡是刚强的事物都与死有关,凡是柔弱的事物都与生有关。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兢。

    根据老子所总结的道理,军队越强大也就意味着其越接近僵死之类。事实往往也是如此,军队强大常会伴有组织庞大、机构臃肿的弊病。同时,官僚主义、贪污腐败等问题也会随之产生。于是系统内部开始拉帮结派、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军官们整天不务正业,把心思都用在怎么升官发财上了。像这样的僵死之军如何能战胜充满活力、出奇制胜的精兵小队呢?所以会有那么多游击队战胜正规军的案例,更有中国解放军战胜国军这种以弱胜强的经典例证。

    “兵强则不胜”所揭示的问题不只适用于军队,也适用于各种组织,比如难以摆脱的大企业病。企业强大之后所面临的困境往往比弱小的时候还多,解决不了企业僵化的问题,可能离关门倒闭也就不远了。

    同理,树木太强盛也会落入“死之徒”。茂盛的树木为了获得充足的阳光和水分,会与周围的植物展开竞争,它们伸展枝叶、扩张根系,以争夺有限的资源。所以森林中会有因得不到阳光照射而枯萎的植物。

    “木强则兢”说明了万物一旦过于强盛,就会破坏和谐的生存环境,就会为了满足自身庞大的需求而进入无休止的争夺之中。实际上,争夺可以说就是死亡的前奏,因为没有什么能在竞争中一直取胜。


  • 古本合校

    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

    故去彼取此。

    (通行本第七十二章)


    古本释义

    所以圣人自知而不自我显示,自爱而不自我崇尚。

    故此舍弃自我显示与自我崇尚而选择自知和自爱。


    真经解读

    正因为圣人尊道贵德,懂得万物一体、众生平等的道理,所以他有自知之明而不喜欢炫耀自己。而且,虽然他非常地自爱、自重,却不会在人前崇尚自己。圣人很自然地选择了自知与自爱的生活状态,摒弃了那种以自我标榜和制造个人崇拜来增强权威的方式。


    本节评述

    本节的主旨是:既不要压迫民众,也不要厌恶民众。老子曾经讲过,“必贵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第21节)。故此,圣人从不刻意抬高自己,也不刻意贬低他人,他不会去人为制造高低贵贱的等级差异,如此也就不会产生阶级压迫了。如果统治者也能具备圣人般的道德品质,从意识上摒弃对身份地位的分别——消除等级观念,从根本上杜绝压迫存在的可能性,那他必将被万民所敬仰,获得无与伦比的“大威”。


  • 古本合校

    毋狎其所居,毋厌其所生。

    夫唯弗厌,是以不厌。

    (通行本第七十二章)


    古本释义

    不要鄙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不要厌恶他们所生活的环境。

    因为不厌恶他们,所以不进行压迫。


    真经解读

    毋狎其所居,毋厌其所生。

    统治阶级如何才能改变压迫被统治阶级的习惯呢?只有改变他们的固有观念才行!自从人类产生了阶级分化,就随之产生了等级观念。随着金字塔型的等级制度被发明出来,数千年来总有一部分人会通过各种手段让自己爬到金字塔的上端去。他们高高在上,成为了身份地位高贵的人上人,于是就开始鄙视、轻贱那些被他们踩在脚下的低等级人群。然而,这种等级上的高低贵贱,并不符合自然状态,完全是人为制造的阶级压迫。万物本没有贵贱之分,谁也不是生来就该压迫别人的,谁也不是生来就该被人压迫的。

    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鄙视往往是根深蒂固的,这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古代的老百姓被称为贱民,他们在达官贵人面前根本没有平等对话的资格,而达官贵人对“贱民”的生活起居也完全看不上眼。所以老子告诫统治阶级,不要鄙视平民百姓所居住的地方,也不要厌恶他们所生活的环境。不要因底层民众的居所简陋、生活困苦就瞧不起他们,更不要因此而厌恶他们。

    夫唯弗厌,是以不厌。

    如果统治阶级能扭转鄙视、厌恶被统治阶级的心理,并心甘情愿地把自身的定位由统治者转变为管理者和服务者,那就能从根本上消除压迫。这是一个极其巨大的转变,无疑也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要想让统治阶级自觉自愿地放下高贵的身段,转而任劳任怨地去做人民公仆,只有让他们放下对等级制度和官本位思想的执念,重新开始尊道贵德,别无他法。


  • 古本合校

    民之不畏威,则大威将至矣。

    (通行本第七十二章)


    古本释义

    人民不必畏惧威压,则大的威望将至。


    真经解读

    本节讲的是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问题。阶级压迫是自从人类产生阶级以来,始终难以克服的问题,而且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无论哪一种科学理论都没能提供确切可行的解决方案。反对压迫的人们只能在摸索中寻求各种可能的答案。

    其实老子早就指出了一条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那就是从人的道德观念入手,通过提高每个人的思想境界来改变世界的不平等、不和谐。任何科学理论都不可能消解人类的自私与执念,唯有道德才能调和人性本身的阴暗面,从根儿上解决问题。

    统治阶级为了巩固统治通常都会采取以权威来压制人民的统治手段,这使得统治阶级不可避免地把自己摆到了被统治阶级的对立面。而老子直接切中要害,他告诉世人,如果人民能够不必畏惧威压,也就是让人民不用再为统治阶级的威压而担惊受怕,那么统治者将会获得巨大的威望。那种威望是一种比曾经的威压更为强大的威力,是统治阶级实现社会长治久安最可靠的依托。

    真正的权威来自和谐,而不是依靠压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任何压制手段都不能一劳永逸地把被统治者变成羔羊。只有放下高贵的权威,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让人民由衷地拥戴他,愿意接受他的统治。这就是大威不威、不威而威的道理。


  • 古本合校

    柔弱胜强。

    鱼不可脱于渊,邦利器不可以示人。

    (通行本第三十六章)


    古本释义

    柔弱胜过刚强。

    鱼不可脱离水潭,国家的武器不可以向人显示。


    真经解读

    本节讲了这么多就是为了引出“柔弱胜强”的主题。人们往往倾向于强的一面,倾向于扩张和亲近的一面,却没料到扩张会变为收缩、亲近会变为疏远、强大也会变为弱小。过不了多久,暂时的扩张、亲近或强大就该消失了。老子希望人们能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弱的一面。这样做的益处就是,事情总会向着强的方向转化。等到时机成熟,原本柔弱的一方必将胜过曾经强大的对手。

    这种以弱胜强、反败为胜的案例可谓是数不胜数,比如楚汉争霸和国共内战,都是柔弱胜强的经典。暂时的弱小日后必将发展壮大,只是壮大之后还得以柔弱的态度来为人处事,才能战胜强敌,并将胜利的果实保持长久。

    鱼不能离开水,这是比喻君王不能离开百姓。国家的武器是防御外侵的,不可以拿出来吓唬人民。如果统治者用刀枪来对付人民,那就是犯了失信于民的大忌,同时也误入了强权统治的歧途。如此一来,离衰落也就不远了。


    本节评述

    老子再一次强调了弱与强的辩证关系,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强接下来就是弱,弱早晚会变强。所以,柔弱胜强看的不只是眼前,而是长远之计。本节最后,老子借鱼不能离开水的常理来告诫统治者:不要脱离百姓,不要拿武器来吓唬人民,柔弱的统治远胜强权。


  • 古本合校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与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

    (通行本第三十六章)


    古本释义

    打算收拢它,必定张开它;打算削弱它,必定增强它;打算离开它,必定亲近它;打算剥夺它,必定给予它。这叫做微明。


    真经解读

    本节继续讲述阴阳转化、强弱变换、物极必反之理。然而,就是这样的自然规律却往往被人理解为阴谋诡诈之术,真是冤枉老子他老人家了。那么老子到底讲了些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与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

    老子在这里又用了四个排比句来阐明主旨,分别如下: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

    第一句讲的是收缩与扩张的转化之理。万事万物都存在收缩与扩张两种交替出现的周期,或是一呼一吸之间,或是潮起潮落之际。收缩之前必先扩张,就像不吸气就无法呼气一样。反之,扩张之前也必先收缩,就如拳头只有收回来才能打出去,是一样的道理。一收一放,一张一弛,循环往复,自然之理。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第二句讲的是弱与强的转化之理。万事万物都存在弱小与强大两个交替发展的阶段。弱小之前必先强大,就像壮年必在衰老之前。反之亦然,强大之前必先弱小,就如成年人都要经历童年一般。无论是由强转弱还是由弱转强,都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没有永远的强者,也没有永远的弱者。

    将欲去之,必固与之

    第三句讲的是疏远与亲近的转化之理。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亲与疏、远与近也都是不断转变的。要想离开一个人,得先经历亲近的过程,亲近久了也就淡了,也就想离开了。反之,要想亲近一个人,也得先离开一段时间,这样才能有久别重逢之感。这一去一与、一远一近,道尽了人情冷暖,点透了相处之道。

    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唯独这第四句的夺与予是不可以互相转化的,只能先予后夺,而不能先夺后予。人若剥夺农作物的果实,必先浇水施肥;人若剥夺牲畜的骨肉,必先喂养放牧;人若剥夺他人的价值,必先给予好处。把这些反过来做就不合理了。

    为夺而予的做法,使得本句看起来最象是阴谋论。毕竟“夺”不是什么好事,虽然理是这个理,但的确很容易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拿去乱用。比如那些搞诈骗的,用的大多都是夺人钱财必先给予小利的策略,利用人们的贪欲来达到剥夺他人的目的。

    其实这句话可以引申为“将欲得之,必固失之”,也就是先失后得、不失不得之理。这样看起来就舒服多了,而且得与失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先得后失也是常有的事。正所谓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得失平衡亦是自然之理,看透了这一层,就能做到得失随缘了。


    欲翕先张,欲弱先强,欲去先与,欲夺先予。老子把这四句话所包含的智慧叫做“微明”,即微妙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