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it
-
今天的冥想主題,是與你的內在靈魂連結
我自己一開始接觸冥想是從科學角度、調整賀爾蒙、大腦訓練、對身體健康而切入的
隨著這一年來冥想有越來越多說不上來的奇妙感覺
我在冥想時常能感覺到感動、開闊、合一的感受
我開始認真探索這個世界
甚至發現原來我的內在靈魂,可能和宇宙有所關聯?
這幾個月來我一直思考著要如何分享
才能將我所經歷的感動帶給大家
整合了很多資料,把我看過的影片、書籍
用比較易懂的話語錄製了這一集的陪我散步
這一集的冥想引導前的資訊量有點大
因為我希望大家不要覺得「靈性」離自己很遙遠
或是永遠跟自己沾不上邊(因為一開始我也是這樣的思維想法😆)
看了很多科學、哲學的文章、書籍之後
才慢慢去了解這個有趣又未知的領域
我透過了解自己、了解意識的來源、認知到自己思維的僵化,用相信的力量從憂鬱症的牢籠裡逃脫出來,一直到現在我都仍然會每天練習冥想,讓自己的意識保持清明的狀態,避免讓自己被自己貼的標籤所影響,所以我覺得在與自己靈魂接觸之前,可以先了解我們的意識是如何運作的,對我們控制情緒與負面思維很有幫助。
所以這集節目中,我會分享
- 意識是什麼?
- 意識存在身體哪裡?
- 意識的力量有多大?
節目後半段也會做冥想引導,帶領大家體會與內在的自己連結的感動。希望你在難過、悲傷、孤單的時候,都可以打開來邊聽邊冥想療癒自己❤️ 冥想引導的部分在27分10秒的地方,第二次聽可以直接從那裡開始唷😊
聽完別忘了到我的 Instagram (@mimichellelin) 留言告訴我你的感受,或在IG 限時動態分享並標籤我 (@mimichellelin),讓我知道你的想法☺️ -
從小我們可能就被社會框架定義了該有的樣子,很多傳統觀念甚至認為女人的任務就是結婚、生子、照顧家庭;又或在職場上,懷孕或是有家庭的女性,可能在求職或升遷的時候還會被一些淺規則限制發展性。很多女性也會淺移默化的認定自己「女生就該有女生的樣子」。
我印象很深刻,在我剛成為新手媽媽之後沒多久,我在我的Facebook粉絲專頁放了我穿著熱褲還有背心,抱著我兒子嫩嬰的照片,底下出現了「一看就不是個好媽媽」的留言,當時的我剛成為媽媽才三四個月的時間,而且是計劃外懷孕,我突然就成為了一個母親,當時我其實很難習慣角色的改變,甚至常會忘記我真的有一個小孩了;所以雖然我明知道那只是沒有意義的酸民留言,但卻讓我那幾天日子過的很失落。到現在已經事隔四年多了,我還記得我當時困惑的感受,「好媽媽應該是什麼樣子?為什麼我一看就不是好媽媽?他怎麼看出來的?到底要怎麼當一個好媽媽?」
這一集就來聊聊,到底... 媽媽該是什麼樣子? 初為人母該如何打破社會框架、他人貼的標籤,做自己想要的樣子? -
Puuttuva jakso?
-
EP8 - 專訪我的姐姐|從不被看好的小孩,到現為大企業資深財務經理的故事 (下)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是要通往成功之路一定要努力,別因為自己現在的位置受限,每個人都有無限的淺能,唯有靠每天不斷的相信自己、不斷的自省、不斷的努力,你才能夠知道自己潛能有多大。」
從一個不被看好的小孩
到現為美國大企業到資深財務經理
這一集的Walk with Mi陪我散步
專訪我的親姊姊(下集)我們在上一集的節目裡面,邀請到我的姐姐,現為美國Panasonic總部的資深財務經理,從小不被看好的她,一路跌跌撞撞走到這裡在上一集。她與我們分享了來美國發展的原因、對於學歷與商業證照的看法、硬實力及軟實力的概念、找工作要注意的細節,以及在職場上遇過的歧視問題等,她認為,不論你身處的競爭環境如何,不論你當前走的路你喜不喜歡、順不順遂、是否被他人貼標籤、被她人看扁,只要你在每個階段都盡心盡力,你的努力與能力,一定會帶你走向屬於你自己的成功之路。
因為訪談的內容非常豐富,所以在這一集中,我們繼續聊到了
- 在美國面試的技巧?為自己說故事的技巧
- 如果錄取了條件不好的公司,該怎麼調整心態?
- 如果發現現在待的公司沒有挑戰性怎麼辦?
- 工作壓力大的時候如何調適與解決?
- 如何流利的使用商用英語呢?
- 妳的中心思想價值觀是什麼呢?
- 妳對未來的計畫及人生目標為何呢?希望這些分享能對在職場上努力向上的你有所幫助
如果你喜歡這一集的陪我散步
請別忘了到我的IG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與建議😊
期待你們的回應
www.instagram.com/mimichellelin -
『 不論你身處的競爭環境如何
不論你當前走的路你喜不喜歡、順不順遂
是否被他人貼標籤、被他人看低?
只要你在每個階段都盡心盡力
你的努力與能力
一定會帶你走向屬於你自己的成功之路。』
從一個不被看好的小孩
到現為美國大企業到資深財務經理
這一集的Walk with Mi陪我散步
專訪我的親姊姊🤎
前幾次跟姊姊一起的直播
被問了很多職涯相關的問題
我們將這些問題整理了出來
錄製成Podcast與你們分享
這一集的專訪內容有:
- 姊姊來美國發展的原因
- 美國與台灣職場文化的差異
- 對於學歷的看法
- 商業證照重要嗎?
- 硬實力與軟實力的概念
- 找工作應該要注意什麼呢?
- 在職場上有遇過歧視問題嗎?
錄製這一集我自己也有非常多的收穫
希望可以幫助到社會新鮮人
以及在職涯上迷惘受挫的人
如果你喜歡這一集的陪我散步
請別忘了到我的IG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與建議😊
期待你們的回應
www.instagram.com/mimichellelin -
你有找不到運動的動力的時候嗎?
或是有對運動感到壓力嗎?
或是根本就很討厭運動呢?
在多年前
我是一個懶癌症患者😆
能站就不走、能坐就不站、能躺就不坐
因為一個非常不激勵人心的原因
我接觸了運動,走進了健身這個世界
無心插柳居然成為了運動健身部落客
所以這一集的節目
是一個從懶癌症患者
成為健身運動部落客的故事
不過在剛進入運動這個世界沒多久
我就懷孕了
而在第一胎產後11個月,我又懷了第二胎
這幾年來的心路歷程有非常多轉折
也因此「運動」之於我
也隨著這些經歷與體驗有不同的定義
這集的Podcast我會分享
- 我是如何踏入健身這個世界的?
- 我如何保持運動的動力?
- 我第一胎產後如何恢復體態?
- 為什麼我第二胎產後會低落卡關?
- 如果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及飲食法?
希望能夠幫助和我一樣
曾對減肥感到無助、沒有方向
對五花八門的運動及飲食法感到迷惘的人
找回那個自信、又快樂的自己❤️
如果你喜歡我用心製作的內容
聽完後也可以來這邊留言
www.instagram.com/mimichellelin
讓我知道你的想法與感受
讓我更有動力繼續錄下去
期待你們的回饋☺️ -
睡前冥想就是最好的助眠法
不需安眠藥、褪黑激素維他命
讓你的身體與意識連結
有一個安穩、舒適的睡眠
現代忙碌的生活
讓我們在睡前或是可以靜下來的時候
總是無法控制的胡思亂想
明明想要睡覺
卻翻來覆去無法入眠
透過冥想
可以讓我們放慢呼吸
放慢心率
啟動副交感神經
練習感知當下
訓練大腦及身體在該休息的時候休息
該工作的時候工作
這一集的Podacst是說好的睡前冥想
帶領大家和我一起在睡前放空大腦
專注的放鬆身體、緩緩的進入夢鄉
除了睡前冥想引導之外
在節目一開始也會先聊聊一些冥想原理
- 作息與賀爾蒙分泌的關係
- 為什麼現代人容易失眠
- 睡前冥想的重點
- 睡前冥想的頻率與建議
如果你已經知道睡前冥想的概念
只想要一起練習睡前冥想的話
也可以快轉到13分09秒的地方
直接開始練習🧘🏻♀️
如果你喜歡我用心製作的內容
聽完後也可以來這邊留言
www.instagram.com/mimichellelin
讓我知道你的想法與感受
讓我更有動力繼續錄下去
期待你們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