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it

  • 我们的老朋友 Jessie 是在纽约工作的一位生物学家,最近感染了新冠病毒。可能疫苗多少起了作用,只是轻症,并且没有传染给家里人。然而在隔离的十天里,她的心理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本期嘉宾:
    Jessie,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荣誉副教授,纽约生物制药新创企业首席科学家。 
    李志英,生物医学公司海外负责人,毕业于哈佛大学。

  • “人将不人,人已不人”的声音越来越响。
    生物医学的进展速度快得令人目不暇接,前有人-猴嵌合体胚胎问世,后有公鼠怀孕,再加上人造子宫,这些是科学家眼中的惊喜,也是公众心中的惊吓。

    女性的进一步解放和独立,能从“让雄性怀孕”的一系列技术推进中获得怎样的助力?科学界和公众既不能,也不愿相互理解;那么该如何把问题引向更易于讨论,并得出合理结论的方向? 无论如何,要化解人们心中的困惑,要度这世间千千劫,仅靠着“撤稿”是不够的。

    本期嘉宾:
    李志英,生物医学企业项目负责人,毕业于哈佛大学
    天天,职业医学插画师,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Puuttuva jakso?

    Paina tästä ja päivitä feedi.

  • 白蛇的传说源于中国,更流行于世界。

    在不同的演绎中,叛逆、抗争、和解是不变的要素。几百年来,这个故事的主题、主角和作者的身份不断变化,终于在一系列女性作者的手中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叙事,甚至创下大都会博物馆的参观历史记录。

    白蛇是由蛇向人的幻化,却鲜有人幻化成蛇的——那也许是一种牺牲或惩罚。只是经历了痴、念、忘的纠缠,以及情、欲、法的洗练之后,世人隐隐听到的是:我命由天更由我。

    本期嘉宾:
    罗靓,肯塔基大学教授
    王桂妹,吉林大学教授


    --------------------------

    https://www.press.umich.edu/11901257/global_white_snake

  • 量子计算机拥有超强算力,但并不能解决当今生物学的问题:把海量的生物数据快速、安全地运送到分析部门才是当务之急。


    倒是不再为人重视的生物分类学,不仅曾经在朝鲜战争的谈判桌上为中国赢得先机,而且已经是痴迷恐龙的人们入坑的基本功。


    想在旅途中一眼看出脚下的岩层里有没有恐龙化石?听听古生物学家怎么说。


    本期嘉宾:

    赵志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冷梁,中国中医药科学院工程师

  • 碎片是一种有待调试的完整,是水落石出的澄澈,透露着那一天的醒与狂。

    大磊说他是从自己的记忆里拿出许多片段,再把它们熔炼成一部又一部影片。影片中的小雷从父亲手里接过那一段剪下的电影胶片,对着窗户,或许就已经看见了自己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要走的路。

    「从没有人说过八月什么话,夏天过去了,也不到秋天。但我望着田垄,土墙上的瓜,仍不明白生活同梦怎样地牵连。」——林徽因《八月的忧愁》 


    本期嘉宾:
    张大磊,中国内地电影导演。2016年,他执导的《八月》获得第53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2021年3月,他执导的《下午过去了一半》获得第7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评审团奖银熊奖。



    Show Notes


    02:08「买票和看电影是一套的,缺一点都不对」
    07:45 「在电影里,我不想做全知」
    18:00 《八月》的美术
    24:00 回顾、赞美、还是抒怀
    26:00 《八月》与《告别》
    38:00 圣彼得堡的缓冲溶液
    41:30 《八月》的摄影
    46:00 「我始终在努力地回看」
    48:40 《八月》的声音设计
    54:00 捕捉细节的程序
    57:30 First 影展与西宁


  • 美国人 Chuck 在纽约认识了他的太太,开始学习中文和烹调川菜,接着决定一起去清华大学任教。现在的 Chuck 中文已经足够好,能和推销科研仪器的销售员打太极,也能在花鸟鱼虫市场跟店主们斗智斗勇。

    Chuck 总是说回国,无论是回美国,还是回中国,对于他来说都是回去。只不过在清华工作了几年后,他虽然还背得出《家有儿女》的台词,却不再做饭了——清华园的食堂和各种外卖好吃不贵。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一起去 北 京,因为那里是天(食)堂。

    本期嘉宾:

    Chuck David(戴超),清华大学助理教授;

    Jessie,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荣誉副教授,纽约生物制药新创企业首席科学家。

  • 跟小孩子不一样,成年人获取信息总是依赖图像,这样真的好吗?

    2003年,还在读大学的小王只看图多字少的画册。如今,在浩如烟海的图片的包围中,小王渐渐感到呼吸困难。他奋力地抓住语言文字,探出水面,却看到科学和艺术的图像交织成天衣无缝的盛景,正不可抗拒地压下来……

    知识传播的特权曾经属于文字,现在转向图像,这得益于印刷术的西传和文艺复兴的影响。她们说:语言文字固然必不可少,但请与图像共舞。

    本期嘉宾:

    孙晓霞,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艺术学研究》主编。

    邬文静,生物医学插画师,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与生物插图专业;

    作品集:https://jingnetics.com/work

  • 本期嘉宾:
     李治中博士(菠萝),癌症科普大V,北京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深圳市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Jessie 博士,纽约生物制药新创企业首席科学家,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荣誉副教授。

    菠萝带领着拾玉基金会精彩地完成了与捐资人的「三年之约」,患者家庭的积极反馈和捐资人的认可接踵而至。基金会与百度搜索高效合作,让更多的中国患儿看到健康生活的希望,后续的捐资也获得承诺。

    可是,菠萝鼓励大家稍等,回看那些发展越来越复杂的大机构,再反观自己赖以实现理想的要素——聚焦的,才足够结实,足够精准。

    菠萝说,有越来越多心怀理想,财务自由的人士,在寻找帮他们把钱花对的人;菠萝希望他的同伴们未来早日都能成为公益事业的顶梁柱。这个小小的大梦想,正在你我身边酝酿成形。

    菠萝能再下一城吗?


    Show Notes

    01:50 一诺是我的伯乐

    04:05 我终于找到自己的事业

    08:05 「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的钱从哪里来?

    12:20 我的研究从「实验室」转到了「社会」

    14:30 我是全家学历最低的人

    18:00 做公益最大的意外是什么?

    22:00 与百度的那次「不可能的合作」

    27:00 我理解了为什么有人愿意当老师

    31:00 儿童癌症的科研困局

    33:00 我们希望解决临床的问题

    35:00 「永续基金」与「癌症模型库」

    41:00 参与公益并不一定要当志愿者

    45:00 公益如何支持西部地区的医生

    55:00 专业点燃希望

  • 癌症科普作者菠萝觉得,科普的难点在「普」不在「科」。「传播」同样是一个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为了创造一种有影响力的声音,向「营销号」和「伪科学」学习并不丢人。更重要的是,要变换不同的方式来传播,让科学信息抵达患者和家属,抵达不同的社会群体。

    癌症的「两多两少」,这是菠萝的预测:中国的癌症确诊人数会越来越多,但死于癌症的人会越来越少;富贵癌会越来越多,穷人癌会越来越少。

    菠萝说:「面对癌症,不要恐慌,要在健康的时候就了解癌症的知识。」


    本期嘉宾:
    李治中博士(菠萝),癌症科普大V,北京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深圳市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Jessie 博士,纽约生物制药新创企业首席科学家,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荣誉副教授。


    Show Notes
    01:50 菠萝何时意识到科学思路对科普的重要性?
    03:00 在信息茧房里,菠萝和迪丽热巴谁是明星?
    04:00 「西红柿炒鸡蛋」与主流思想
    05:05 用「错误」对抗「错误」的方法论
    07:05 向「伪科学」学习
    09:30 科普最难的是「普」不是「科」
    10:49 癌症科普最需要突破的圈层
    12:38 挑战「脱口秀大会」
    15:46 想当清华的「李雪琴」,有戏吗?
    19:44 985 毕业就能做科普吗?
    25:50 公益人都应该能够体面地生活
    29:20 道理都懂,但菠萝自己的生活方式健康吗?
    33:35 疫情后的癌症研究
    37:00 下一期我们聊聊菠萝创办的儿童公益基金会

  • 本期嘉宾:
    冷思煜博士,电机研究出身,目前在新能源领域做咨询工作;
    吴昊博士,曾经从事航空发动机的研究,现在投身核聚变的应用研究。

    穿过漫长的能源利用史,我们似乎将要走入全面电气化的时代。从电动车和电飞机这两个业界热点出发,与两位博士聊聊,何为电力的本质?

    拨开福岛上空的阴云,新世代正在降临。从最接近传统能源的氢能,到足以实现共产主义的可控核聚变装置,科学家们为我们许诺了一个安全、清洁、经济的未来。

    这就是新能源,吗?


    -------------------------------


    劳森判据:劳森判据是衡量核聚变的品质参数。用它来比较核聚变反应的能量产出率和能量损耗率。当能量产出率大于能量损耗率,并且有足够的能量被系统捕获和利用,则称之为点火成功。


    聚变三重积:等离子体的温度、密度和热能约束时间三者乘积称为“聚变三重积”,当它达到10的22次方时,聚变反应输出的功率等于为驱动聚变反应而输入的功率,必须超过这一基本值,聚变反应才能自持进行。 由于三重积的苛刻要求,受控核聚变的实现极其艰难。

  • 本期嘉宾,冷梁博士,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程师,从事比较基因组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Jessie 博士,纽约生物制药新创企业首席科学家,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荣誉副教授。

    2021年3月,科学家发现了第一例昆虫和植物之间进行水平基因转移事件:一种昆虫从采食的植物上获得了一种可以逃避植物毒素的基因!这不仅引起了科学界的强烈关注,也让人们重新担忧起转基因食物的安全问题,或许人类的基因也有可能这样轻易地被改变……

    两位嘉宾从基因组的角度回应了这种担忧。在自然界中,基因的转移在生物体内和(低等)生物之间是频繁发生的;并且,对于基因的变化的研究是以百万年为时间单位进行的,加之对于基因表达的复杂调控机制,基因的表达并不会以人们幻想的方式发生。


    还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话题:
    修改基因的三种方式是什么?

    中草药基因组的研究重点何在?
    青蒿里有青蒿素吗?
    一堂理想的生物学课程该是什么样子?

    热播剧集《司藤》里令人瞠目结舌的“生物学”剧情该怎么理解?
    冷梁博士想要毕生投入的惊人研究课题是什么?那是成熟男性的难言之隐。


    Shownotes


    03:20 基因转移很挑剔,横移竖移早注定
    08:53 我们的线粒体曾是古细菌?
    16:18 喘气说话,谈笑间,RNA「灰飞烟灭」
    19:55 诺贝尔虚位以待,生物学未来可期
    26:39 人类是基因注释做得最好的物种
    30:55 中药到底有没有用?我们更关心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
    35:33 青蒿、茼蒿、黄花蒿,何物才含青蒿素
    39:11 植物大战虫子根本没「僵尸」什么事
    44:20 科学是该崇拜,还是洪水猛兽
    53:22 《司藤》中令人瞠目结舌的生物学
    61:50 成熟男性往往受到痛经的骚扰

  • 在2020年的最后几天,我们的三位老朋友,苏文静博士、Jessie 博士和刘珍珍博士一起来为「治愈 2020」系列做了一个长长的告白。

    《寂静之声》唱着「沉默如癌症一般生长」,实际情况是疾病在沉默中发展和生长。三位嘉宾围绕癌症的机理研究、药物研发和药物审批等关键环节,结合典型案例,谈了很多与癌症的治疗现状和前景的话题。

    常听科学界的朋友说,写论文「就是讲一个新鲜的故事,怎么吸引人怎么来」。我们观看、收听节目也是如此,只不过平日里多的是《醉酒游园》和《贵妃惊梦》。今天给大家换一出《生化女将》,听听细胞里的生杀予夺、分子间的刀枪剑戟,说不定也能听出几分人情冷暖、话短情长。(你别说,有些嘉宾真是一边喝葡萄酒,一边聊天的——难以抗拒的理由是她们需要一点酒精,以便从紧张的工作状态中快速脱身。)

    Show Notes

    03:10 抗癌药从基础研究到上市是科学家对生命的漫长告白

    08:50 免疫细胞与癌细胞——PD-1/PDL-1 抑制剂

    16:13 研究性新药申请——IND,新药临床试验第一步

    20:00 制药之路——一场追逐热点的长跑障碍赛

    33:10 春晚对文化界资源的吸收好似「癌细胞」

    36:45 癌症需要「药神」,神药「治愈」癌症

    40:52 看不见的守护——科学家对信念的坚持

    46:55「 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

    53:50 炒菜竟然是导致肺癌的「高危行为」

    62:30 疫苗到底打不打?能不能打?

    66:47 mRNA 疫苗机制与灭活、减活疫苗的异同

    69:14 性别不是束缚,性别差异也非劣势

  •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曹震博士,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医学院,从事早期前列腺癌症发病的分子机制研究。
     
    那个可以治疗癌症,显著延长病患寿命并提高生命质量的地方在哪,是医疗水平领先的美国,是飞速发展的中国,还是成为药物监管法外之地的印度?曹震博士在顶尖医学院从事癌症机理研究的同时,接触了许多来自各地的病患,为他们提供国际医疗服务,他告诉我们,随着生物医学的不断进步和生物制药领域的快速发展,哪里都有可能成为治疗癌症的良好选择。

    电影里说:「这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面临癌症治疗所需的高昂费用,好消息是医院、企业都在尽力帮助人们获得高质量、可承受的医疗资源。疾病不挑人,而且我们手中的选择的确越来越多。

    曹震博士赴美学习和工作多年,并且曾任纽约四院校的华人协会主席。谈及在美华人群体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曹博士现身说法,坦承过去的那个「愤青」是如何在中美社会、文化的冲突中挣扎、对抗和思考,并成长为一名理性、稳重的青年学者的心灵轨迹。


    Show notes

    07:52 治疗方案无谓优劣,出发点不同尔

    13:47 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必不可少的「五年」

    16:01 癌症不分贵贱,印度却为何总有「神药」

    23:20 治疗疾病的最好方式是遵医嘱

    27:00 面对「恶意」挑衅,冷静是最佳解决方案

    31:50 坚持需要兴趣支撑,坚持「兴趣」则要保持冷静

    37:49 以彼之长较己之短绝非批判意识

    43:06 双重标准VS以点概面=半斤对八两

    44:16 三板斧:双标、偏见、贴标签

  •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任宇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和中科院动物所,现任华辰未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官。

    人不仅要存活,还要生活有一定的质量,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还能有点长生不老的药方,何乐不为。再生生物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似乎为长生不老的梦想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听起来,它是通过“返老还童”的方式实现长生不老的梦想。任宇博士从自己的科研工作出发,解释了再生生物学对于人类健康的真正价值所在,以及这个领域在技术、道德和制度上的界限在哪里。总之,梦想很远,困难很近。


    读了博士,再做博后,图什么呢?任宇博士简单地认为,他只是不想让之前的积累白白浪费。那么这需要后续进一步的工作成果,以此作为前期投入的回报。万一工作成果不理想呢?尽早抽身。科学研究的大多数结果都不尽人意,不能发表在最高级的期刊上。任宇博士遇到了这样的失败,他选择结束博士后的工作,不再以大学的教职为目标,而是加入企业,甚至创办企业。这时,他想起了少年时写下的理想……

    Show Notes

    06:18 受精卵-你远比你想象的更牛X

    10:31 再生生物学的前景——转化为药物治疗

    15:01 类器官模拟试药为精准个性化治疗提供可能

    20:09 再生生物学早已陪我们走过漫长岁月

    26:15 科幻第一则——爱宠克隆,铲屎官的福音

    30:43 科幻第二则——叶绿体猪,攻克今天吃什么的世纪难题

    33:55 再生生物学应用有风险,临床需谨慎

    38:20 美容噱头本有效,弄巧反拙砸了脚

    44:00 脐带血可存储——用不到才是最好的结果

    50:44 高度需要积累,积累不会白费

    56:09 能掐住博士或博后命门的三大问题


  •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刘珍珍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现为美国药监局(FDA)技术官员,负责审批大分子药物。


    药监局的技术官员与药厂的关系是什么样呢?刘珍珍博士既是药厂研发和生产的顾问,也是上市药品的监管者。在大规模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面前,社会舆论和上层压力向药物审批部门集中,药监局的技术官员们以科学数据为基础,尽可能提高药物审批的效率,特殊时期的专属策略和方案频出,缓解危机刻不容缓。当然,科学家出身的刘博士加两倍的班是必然的,加班费更是一分钱都不会有的。

    清一色接受过正规科研训练的技术官员、医生们,对成千上万页报告中的数据有十足的敏感。科学素养让青涩的刘珍珍博士面对资深的药企高层时不知所措,但正是这种素养让药物的审批人员敢于向有风险的药物说,从而拯救了数以万计的病患和家庭。刘博士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感到满意,这源于她多年的内省,终于将自己所学以理想的方式加以运用——不是每一位博士、博士后都适合以科研为职业。她一定也对满意本身感到满意吧?


    Show Notes
    06:16 美国药监局的五大「守门人」

    13:26 紧急使用权——新冠药物/疫苗审批绿色通道

    17:03 患者利益是药物严格审批流程的出发点

    21:24 突发事件下审批标准的调整不等于放松

    22:37 药品安全审批是人类用药安全的屏障

    24:33 科学家的坚持:坚持科学

    31:09 顾问/监管——FDA技术官员的双重人设

    35:30 对自己的清醒认识是职业规划的第一步

    38:10 在同一个世界,画同一个「大饼」

    43:50 喜忧参半!教育的进步 VS 竞争的激烈

    48:03 说「不」是个技术活

    52:34 不要被所谓的现实限定自己的潜能

  •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苏文静博士,毕业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现为斯隆・凯特琳癌症研究中心博士后,从事与癌症相关的细胞信号通路研究。


    癌症,在广袤的时空里始终意味着无限接近生命的终结,它在我们的认识和语言中,甚至成为死亡当仁不让的代言。苏文静博士讲述了她从事癌症相关研究十五年的经历,以一线科研工作者的视角告诉我们该如何理性、准确地看待“癌症能否以及何时可以得到治愈”这个问题。在战胜癌症的漫长道路上依然存在许多困难,苏博士认为她过去几年的工作成果,只是为一幅不停伸展并逐渐完整的拼图添加了一点点新的元素。然而,正是科研人员每一次在沮丧中的坚持,构筑起人类在与癌症的鏖战中必不可少的乐观情绪。


    苏文静博士坦承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科学家们,无不盼望自己的理论成果可以转化为增进人们福祉的药物或者治疗策略,由哪些制药企业或者医护人员在下游实现这种转化,都是好的。出于对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个人生活的追求,苏博士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中国的大学任教,她也希望自己未来的学生,能够在真实兴趣的推动下,将精力集中投入到学习中。正是这样果断的取舍,让她的选择看起来几乎没有舍弃,全是得到。苏博士的所思所言让我们感到,对于癌症的生理和心理双重恐惧,正在一代代科学家的奋进中日渐消退;明天,可以多一分期待。


    Show Notes

    04:25 论文是对博士/博士后生涯的漫长告白
    08:16 癌症源于失控细胞的恶意增殖
    12:58 擒贼先擒王——找到癌细胞形成和生长的因素
    17:48 将癌症变成慢性病是攻克癌症的良策
    20:05 癌症研究仿佛是在黑盒子里拼拼图
    23:46 细胞信号转导就是指令的逐级传达
    29:51 RAF 激酶异常高表达会对癌症治疗产生耐药性
    34:36 学术杂志的 Cover Story 是论文发表者的一份殊荣
    40:48 「跑胶」:科学家变身劳动之兽
    44:44 生物学从借鉴到被借鉴的强势逆转
    53:00 科学的发展是对疾病的祛魅,是对恐惧的消解


  •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余迎朴博士,现为洛克菲勒大学博士后,从事乙肝病毒的研究工作,师从 2020 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得主查尔斯・莱斯博士。


    早晨醒来,余迎朴博士收到自己的导师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还有导师第一时间的告诫:不要受这些事的影响。这位在「微型」科研院所工作的青年学者,他眼中的丙型肝炎的研究和治疗历程有哪些精彩篇章?生物医学界攻克了丙肝病毒后,大规模转向乙肝病毒的研究,余博士讲述了乙肝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和研究难点。更有甚者,余博士是研究乙肝病毒的科学家,被同事哄去为乙肝研究项目献血,事后却连顿饭都没有请……


    求学问知,能速不能迟,是学人一病。经历了博士其间希望与失望之间的起落,以及后来工作中反反复复的尝试,余迎朴博士在诺奖得主的实验室的最大收获便是敢于「慢下来」。身为一名高级知识分子,身在海外的余博士在国内新冠疫情爆发的紧急时刻,也曾为一线人员献计献策。对于以后的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的转化,余博士抱有许多设想;关于未来将要招收的研究生,他的标准很简单——有错能改就是好学生。正所谓,事从知悔方求学,诗到能迟转是才。


    Show Notes
    03:51 身边的遛狗大爷可能是诺奖得主
    06:05 发现丙肝的过程堪比一部连续剧
    08:49 诅咒---研究病毒的科学家终会失业
    14:57 乙肝病毒是潜伏在肝细胞中的伪装者
    20:43 歧视源于不了解,未知造成恐惧
    24:10 治愈丙肝药物的发现过程少不了资本的参与
    30:10 乙肝病毒---捅肝小能手的温柔一刀
    35:25 甲乙丙丁戊,同不同
    40:49 从功利到客观,我学会了直面失败
    46:50 科研人梦寐以求的是应用转化

  • 本期节目的嘉宾 Jessie 博士,现为新创生物医学公司科学家,从事癌症靶向药的研发工作,并获聘纽约州立大学州立健康科学大学荣誉助理教授。


    基因编辑技术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革命性突破,Jessie 博士从这项赢得 2020 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新兴技术的简单定义开始,讲述了它的基本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这项让人类瞬间掌握未来的生物技术有哪些不足和隐患呢?谈到 2018 年底中国科学家贺建奎突破人类伦理道德界限的基因编辑人类婴儿的试验,面对节目组的严峻提问,Jessie 从一位生物医学科学家的实际工作出发,解答了大家的疑问,安抚了人们对于新兴技术的些许焦虑。

    性别和职业的联系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瞩目的焦点之一,作为一名出身顶尖名校的科学家,Jessie 既是新创企业的研究领导者,也是大学教授,她对青年学子的职业规划和人生选择的建议,既超出人们的预期,又在情理之中。主持人在赞叹 Jessie 的耐心和坚定之余,竟然陷入了有关男女平等的双重标准的窘境……Jessie 无意成为青年的人生导师,但她在多重角色中的表现却可以成为当代年青人的参考。


    Show Notes
    04:13 CRISPER:自带GPS的基因剪刀
    07:15 诺奖颁给了基因编辑技术从0到1的开创性工作
    11:49 张峰教授为何无缘2020年的诺奖
    16:30 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的七宗罪
    21:14 编辑人类生殖细胞是科学的禁区
    25:00 CRISPER一款易行又高效的工具
    29:53 无论技术是否中立,为善作恶的总是人
    34:03 哪是什么智慧,那是疯狂的控制欲!
    38:45 我们应该对技术保持警戒之心
    40:17 无关性别,唯个体选择尔
    45:19 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伴侣
    50:24 选择自己热爱的,热爱自己选择的
    55:38 如何看待人类胚胎试验,请把你的答案带给 2082

    延伸阅读:
    《基因伦理学》,华夏出版社,2001
    《西方当代科学文化思潮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超人类革命》,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图解生命》,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 《治愈 2020 系列节目》是 2082 全新制作的对话节目。

    2020年,随着新冠病毒的爆发,生物医学研究领域霎时间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我们邀请生物医学领域的杰出青年科学家做客 2082,聊一聊全面出击的生物医学领域在这个特别的年份发生的事,也谈谈科学从业者对科学和社会诸多方面的亲身体验与思考。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员,中国特聘青年专家王乔博士。


    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身为分子免疫科学家的王乔博士参与新冠抗体的研究工作,在节目中他用精妙的例证,简洁明了地讲述了抗体与病毒之间的追猎与逃逸的互动关系。内容包括大家十分关心的新冠病毒的变异情况、各类抗体(药物)之间的异同等问题,以及单抗药物的巨大市场潜力和它对我们未来生活的影响。


    作为归国不久的青年科学家,在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开始独立的科研生涯时,面临什么样的困难,他又是如何应对的呢?谈及研究生培养,我们管中窥豹,听听王乔博士对自己的弟子有什么样的期待与要求。在节目里,嘉宾还为我们讲述了他在纽约就医死里求生的传奇故事。


    Show Notes
    05:20 新冠抗体的进展
    08:00 抗体或药物与病毒突变并非因果关系
    09:55 新冠病毒与艾滋病毒突变潜力大PK
    13:10 突变——病毒生存的「易容术」
    17:20 「鸡尾酒」与聪明的病毒
    20:20 单克隆抗体与病毒间的猫鼠游戏
    21:35 抗体甚至有可能帮助病毒感染
    24:05 免疫球蛋白与单克隆抗体间的利弊
    27:05 单抗药物的市场前景与投资现状
    33:30 科幻的注射器
    36:10 美国医生让我喝鸡汤——差点梦断曼哈顿
    41:50 「学养蚕」的我如何进入世界顶级实验室
    44:40 复旦博导招生惨遭「被面试」
    49:40 王乔博士与生命科学「相杀相爱」二三事
    53:15 「兴趣」是什么?
    58:00 独立主持实验室——科研生涯至难时刻
    60:40 采桑博士遭遇养蚕滑铁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