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
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周日(4月21日)举行立法选举,在中国和印度在该地区大国角力背景下,选举被认为对亲中的总统穆罕默德 穆伊祖的一大考验,其政党在众院不占多数, 新近当选的穆伊祖正推进外交调整,舍弃传统捐助国印度,与中国走的更近。在大选前,这一调整尤其受到反对派的反对。
法新社报导,马尔代夫拥有原始白色海滩和僻静度假村,以南亚最昂贵的度假胜地之一著称,而现在,这个位居东西国际航运干线上具有避略地位的印度洋岛国,已成为印度和中国地缘政治竞争的热点。
现年45岁的穆伊祖去年9月以亲中的前总统亚明(Abdulla Yameen)的代理人之姿赢得大选。就任后,他提出一项削弱印度战略影响力的计划,迫使新德里撤回部署在马尔代夫的89名驻军,这些印度驻军在此驾驶新德里赠送的三架侦察机,在马尔代夫的辽阔海上边界巡逻。穆伊祖目前要求全面印度驻军必须5月10日之前离开。
与此同时,穆伊祖正不断拉近与中国的关系,他在就任三个月后已在今年一月正式访问北京,在立法选举热闹进行之际,穆伊祖本月把几个备受关注的基础建设合约批给了中国的国有企业,在选举期间引发争议。
投票前夕,马尔代夫首都马累涌现出一大波代表反对党的黄色旗帜和身着黄色T恤人士的集会,反对党试图阻止总统寻求获得议会多数的努力,并遏制其施政及改变该国外交方向的企图。
马尔代夫选举组织人呼吁全国约28.5万选民及时投票。设在各群岛的投票陛周日全天开放九个半小时,选举结果预料会在隔天一早揭晓。
穆伊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助手告诉法新社说,"在各政党为周日选举进行的竞选活动中,地缘政治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重要位置。”他说,“总统就任时承诺要求印度军队撤离马尔代夫,他正为此努力”但“自他上台以来议会并没有与他合作"。
穆伊祖去年年底就任以来,国会已驳回了他提名的三个内阁任命,并否决了他的一些政府预算提案。
马尔代夫目前国会是由穆伊祖的前一任总统索里(Ibrahim Mohamed Solih)担任党魁的亲印度的“马尔代夫民主党”主导,该党一直在试图阻挡穆伊祖各项重新调整马尔地夫外交方向的举措。
观察指,包括穆伊祖所属“人民全国大会党”在内的大党均处分裂状态下,任何单一政党预料都难以在国会取得多数席次,因此有必要组成联盟。而马尔代夫法院此前裁定撤销穆伊祖的导师、前总统亚明的腐败和洗钱罪11年监禁判决,亚明已于周四刚刚获释,这个变化被认为应有助于加强穆伊祖的力量。
亚明承诺将继续开展反印运动,正是这场运动使他的盟友穆伊祖在去年九月的总统选举获胜。穆伊祖承诺的驱逐驻扎在马尔代夫的89名印度驻军行动已从今年3月启动,已有 25名印度士兵撤离。
对于与印度的关系,曾任马尔代夫上届政府国防部长的民主党人玛丽亚·迪迪向法广驻马尔代夫特约记者 Sébastien Farcis表示说,“ 印度是我们最近的邻国,在紧急情况下我们总是给他们打电话。对我们来说最大的安全威胁是自然灾害或石油泄漏,因为世界三分之一的石油出口经过马尔代夫。这样的事故会摧毁我们依赖鱼业和旅游业。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可以帮助我们。而中国距离很远。”
印度视马尔代夫群岛为其势力范围的一部分,但随着穆伊祖的当选,马尔代夫归入中国、这个其最大外国债权国的轨道。 据马尔代夫国防部称, 3 月该国与北京签署了一项旨在 "加强双边关系 "的 "军事援助 "协议。Farcis报道,在拉近与中国关系的同时,穆伊祖政府拒绝提与中国结盟,表示该国继续欢迎印度的投资及粮食援助。
-
以哈加沙战争进入第六个月, 美国首次在联合国提交一项决议草案,呼吁在被围困、满目疮痍的加沙地带实现 "立即停火并释放人质"。作为以色列的历史盟友,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周三(3月20号)在沙特阿拉伯宣布了这一消息,沙特是他以哈战争爆发以来第六次中东之行的第一站,周四周五将访问埃及和以色列。
布林肯周三晚间对沙特媒体 Al Hadath 说 美方已经提交了一份决议,该决议目前已提交安全理事会,呼吁立即停火并释放人质,并称他希望该倡议能发出一个 "强烈的信号,也非常希望各国能够支持这项决议。法新社指出,值得注意的是,自战争开始以来,美国已否决了数项呼吁立即和持久停火的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但随着人员伤亡的持续上升,联合国也认为被围困的巴勒斯坦领土面临饥荒的危险,国际社会的担忧与日俱增。美国正加倍努力达成停战协议。
“停火保护各方平民”
据美国国务院,布林肯在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e)会晤时强调,美国 "致力于""持久解决危机 "和建立一个向以色列提供安全保障的 "未来巴勒斯坦国"。布林肯说:"当然,我们支持以色列及其自卫的权利(......),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关注那些处于危险之中并遭受着巨大痛苦的平民,通过保护平民和向他们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将他们作为优先事项。”
法新社看到的文本强调 "需要立即实现持久停火,以保护各方平民,并允许提供基本的人道主义援助","明确支持国际外交努力,以实现停火,同时释放仍被扣押的人质"。 但目前尚未安排对此文本进行表决。
据法新社,自 2 月底阿尔及利亚呼吁 "立即人道主义停火 "的决议草案受阻以来,美国人一直在谈判一个替代案文,重点是支持通过外交努力实现为期六周的停火,以换取以色列释放在加沙的人质。该文本几经修改,据外交人士透露,获得安理会批准的可能性很小。
以色列是否攻击拉法成关键
面对这场毁灭性的战争,包括美国、卡塔尔和埃及等在内的调和国正试图斡旋以达成人道主义停战。哈马斯组织在上周发给调解人的新停战建议中说,它准备同意为期六周的停战,包括释放在10月7日袭击中绑架的人质,以交换被以色列监禁的巴勒斯坦人。 但周三,哈马斯驻贝鲁特的一名官员乌萨马-哈姆丹(Osama Hamdane)认为,以色列对这一停战提议的反应 "总体上是负面的",可能 "导致谈判陷入僵局",但他没有提供更多的细节。前一天,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耶指责以色列在阿尔奇法重新部署军队 "破坏 "了谈判。
以色列的历史盟友美国正试图避免对加沙南部的拉法发动大规模地面攻势,该镇位于与埃及接壤的封闭边界上,是哈马斯的最后一个主要据点,也有150 万巴勒斯坦人挤在一起,其中绝大多数人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生活条件极其恶劣。美国认为,对拉法发动进攻 "将导致更多无辜受害者,使本已严重的人道主义局势更加恶化,并使以色列更加孤立"。
这也是布林肯不遗余力,自战争开始以来马不停蹄第六次出访中东进行斡旋的原因,在沙特阿拉伯之后,周四访问埃及,周五到访以色列,预计他将与对话者讨论为达成 "立即停火协议以保证释放所有人质 "所做的努力,以及加强国际努力以增加对加沙的人道主义援助和冲突后时期的协调。
不知美国国务卿的努力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有何说服力,内塔尼亚胡坚持认为,为了实现 "击败 "哈马斯并防止其再次从加沙地带袭击以色列的目标,有必要在拉法展开行动。内塔尼亚胡也宣布,"应乔-拜登总统的要求",将向华盛顿派遣一个以色列代表团,讨论在这一地区的行动。
人道主义灾难
约六十名美国前高级外交官在给拜登总统的信中说,以色列军队的 "战术 "迄今在加沙造成了 "人道主义灾难"。
国际社会对加沙即将发生饥荒的风险表示担忧。据联合国机构称,加沙有 110 多万人(约占总人口的一半)正生活在 "灾难性 "的粮食困境中,尤其是在北部,到 5 月份饥荒可能会肆虐。
自 10 月 9 日以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了全面围困,联合国指出,以色列对所有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进入加沙施加了严格的安全限制,导致通过仅有的两个终点站--拉法和凯雷姆沙格姆--经陆路进入加沙的援助物资数量减少。 联合国指出,以色列对所有人道主义援助通过陆路经埃及进入加沙施加了严格的安全限制。为了给巴勒斯坦平民提供一些救济,一些国家正在组织每日食品空投,并开通了从塞浦路斯出发的海上通道。但他们都强调,这些补给线不能替代陆路。
联合国巴勒斯坦难民机构(Unrwa)负责人菲利普-拉扎里尼(Philippe Lazzarini)在社交媒体X上警告说:"围困、饥饿和疾病将很快成为加沙的主要死因。”
据法新社根据以色列官方消息来源进行的统计,10 月 7 日,从加沙潜入的哈马斯突击队在以色列南部发动了一次史无前例的袭击,造成至少 1160 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平民。根据这些消息来源,约有 250 人被绑架,其中 130 人仍在加沙作为人质,据认为其中 33 人已经死亡。 在加沙掌权的哈马斯组织卫生部称加沙死亡人数已超过 31923 。
-
Missing episodes?
-
俄罗斯新一轮总统选举17日进入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投票。说是选举,其实只是形式,已经在位24年普京笃定将顺利获得连任。普京本人最在意的恐怕也不是当选与否,而是借此重新稳固在持续两年之久的乌克兰战争中受到考验的政权,利用俄军近期在战场上取得的一些胜利,重振士气,同时也是向两年来不断推出各种制裁措施的美欧国家示威。
之所以说普京面对这次选举笃定胜出,是因为普京已经在先后把持国家最高权柄的24年间,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地让反对派领袖人物或者噤声、入狱、流亡,或者离奇失踪、死亡。随着乌克兰战争爆发,普京政权压制国内反对声音的措施更进一步升级。对最有影响力的反对派领袖人物纳瓦尔尼谋杀失败后,将其打入牢狱尚嫌不足,将其发配到北极圈附近的监狱后,竟然还是在大选临近时,让他莫名死于狱中。其它企图参选的反对派人士也被以种种冠冕堂皇的理由排挤出局。为期三天的投票因此只是一次没有竞选对手也没有政策辩论的过场,获准参加选举的另外三名候选人更是为了让这次投票活动有选举的模样而陪绑的人物。
但这三名陪选者也未必不会是民间社会表达不同声音的可能。纳瓦尔尼的遗孀就呼吁选民将选票投给任何一个不是普京的候选人。她也同时呼吁选民在最后一天投票日,同时在当地时间中午12点时前往投票站。法新社记者注意到,周日,不少选民开始走向纳瓦尔尼生前投票的投票站。尽管人数并不足以扭转投票结果。
这次选举唯一的悬念可能就是选民投票率以及普京以怎样的多数赢得选举。虽然二十多年来普京在历次选举中都得以胜出,但得票率逐渐下滑也显示其影响力并非一成不变。
但这次选举对普京的真正意义并不是面向国内稳固自己不再有实力挑战者的政治地位,而更是向西方、向国际社会,营造一种尽管有西方国家重重制裁,但他仍然拥有俄罗斯的民意支持的印象。俄罗斯经济并没有因为不断加码的经济制裁而垮掉,作为经济支柱的能源出口从欧洲转向了其它地区,尤其是中国,俄罗斯军工产业更是满负荷运作。俄军虽然没有能像预想的那样顺利拿下基辅,反而在此后的战事中,让俄罗斯军事强国的神话破功,但与得到美欧国家援助的乌克兰交手两年后,俄军近期开始取得一些胜利,这让普京看到了一线希望,也让他面对这次选举更有信心将战争表述成抵抗西方打压。他呼吁选民不要在西方对俄罗斯的战争中偏离航向,俄罗斯人应当显示他们的团结以及勇往直前的决心。
应该说,在舆论空间完全被政权控制的情况下,普京的战争论述的确得到不少民众的认同。一名圣彼得堡的7旬老人就向法新社记者表示,西方对俄罗斯人的种种作为只会让俄罗斯人更加团结。莫斯科东北部75公里处城市的一名54岁的艺术家坚信普京在“尽一切努力,让世界没有战争”。当地一名77岁的修女一方面表示俄罗斯人爱护生命,但另一方面也相信俄罗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她并不认为俄军侵略乌克兰有什么不妥。
普京在投票站的胜利已经毋庸置疑,但他面对乌克兰以及到目前为止向乌克兰提供支援的西方能否最终胜出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乌克兰西方盟友的决心。普京在没能在乌克兰这场速战速决后,寄希望于西方社会对战争以及战争带来的后果的倦怠,希望西方不会持久地支援乌克兰,而乌克兰当然也无力独自支撑一场持久战。俄军近期在乌克兰战场取得的一些胜利在很大程度上恰恰是因为西方的军事援助承诺迟迟难以全部到位。
面对这场战争,西方各国尤其是欧洲国家虽然意识到了俄罗斯入侵行动对欧洲自身安全带来的威胁,但是两年来一直在如何支援乌克兰抵抗入侵问题上犹犹豫豫,切近且退,担心会扩大战事,引火烧身。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战争初起时曾坚持与普京互动,引来欧洲盟友的不满与批评。两年后,马克龙2月底又打破禁忌,提出西方不应当排除向乌克兰派兵的可能性,却也遭到许多西方盟友明确反对。连日来,马克龙的立场表述虽有调整,但坚持认为不应当为支持乌克兰设限。在他看来,要和平,就必须备战。重要的是不能让普京赢得这场战争。
-
中国第14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周二(3月5日)在北京拉开帷幕,总理李强在开幕式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备受关注的连串经济发展预测,包括今年经济增长实现5%左右的目标。法新社评论指,这是中国数十年来最温和的增长目标之一,与去年所订目标相当,但鉴于中国经济在后疫情期复苏势头减弱,实现的难度无疑更大。
这是李强就任总理后在人大所作首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李强表示,"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因此,我们需要"积极的 "财政政策和 "稳健的 "货币政策,并强调要更加努力地工作,动员各方共同努力"。
瑞银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音译)向法新社表示,在房地产危机、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全球经济放缓拖累中国产品需求的背景下,确立5%年增长"实际已是非常雄心勃勃的目标"。" 她表示,"房地产市场持续下滑,尚未见底,给经济带来了下行压力。对地方政府的财政和支出,以及家庭财富和消费支出产生负面影响"。
分析指,中国政府设定了与去年相当的增长目标,但由于后经济危机时期的复苏势头正在减弱,这一目标将更难实现,这表明,即使李克强承诺采取大胆的新政策,中国政府仍将增长置于任何改革之上。路透报道引述东吴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陶川分析说,"今年实现5%的目标比去年更难,因为基数变高了,这表明最高领导人致力于支持经济增长。”
报道指,去年的不平衡增长暴露了中国深层次的结构性失衡,从家庭消费疲软到投资回报率越来越低,促使人们呼吁建立新的增长模式。今年年初,中国股市暴跌,通货紧缩达到了自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从未有过的水平。房地产危机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持续存在,加大了中国领导人制定新经济政策的压力。
法新社指,作为每年一度的政治大事,去年的中国人大焦点是关注习近平打破常规实现第三次连任,而今年外界关注的焦点多聚焦于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经济经历疫情长达三年停滞后复苏面临的困难。去年中国经济增长5.2%,是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最低增长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中国2024年的经济增长率为4.6%,2028年将降至3.5%。
法广经济报道分析中国通过经济政策的“正常化”,正在向同样经历着更为温和增长的西方经济体靠拢。只是中国的发展程度还不能与其相比,中国目前人均GDP与泰国或阿尔及利亚相当,几乎比美国低四倍。
北京近年来一直拒绝实施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担心这会危及公共财政。分析人士认为这种情况不会改变。 在李强周二的报告中,北京仅承诺在 2024 年 "继续推进和保证经济稳定"。此外政府还宣布降低某些技术产品的进口关税,并承诺 "为对外贸易开辟新途径"。
投资银行麦格理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拉里-胡(Larry Hu)认为稳定房地产行业是关键,他同时也表示,"中国需要比去年更具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特别是通过减税"来刺激经济增长。”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德鲁-汤普森(Drew Thompson,)也在接受彭博社采访中提到,"在缺乏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刺激措施或市场自由化政策的情况下,在华外资企业将继续面临困难。”
分析认为,在提振经济和加强安全之间,报告显然突显了对后者的重视。 去年,北京扩大了对间谍活动的定义,几家外国咨询、审计和研究公司受到突袭检查。伦敦埃诺多经济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戴安娜-乔伊列娃(Diana Choyleva)说,就在两会召开不久前,中国对国家机密的概念进行了扩展, "这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了安全在今年政府议程中的重要性"。
在军队腐败、台湾和南海局势持续紧张的背景下,中国的军事预算稳步增长。报告提出今年国防开支增加7.2%,与去年水平相当,但中国实际军费增长仍超千亿,今年为1万6655.4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增加了1118.4亿元。路透报,指,今年是中国连续第 30 年增加国防开支,自习近平主席十多年前上台以来,中国的国防预算已经翻了一番。
此外,就台湾问题的表述,报告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相较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没有出现“和平统一”,而增加了“反对外来干涉”的表述。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特聘教授王信贤对此向中央社解读认为,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主要谈经济,对台部分不是重点;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于2月对台工作会议上提及“对台工作锐意进取、克难前行“应是中共对台工作的定调。因此尽管相较去年报告多了“反对外来干涉”一一词,他认为这其实并无太过特別。
通过经济政策“正常化”,中国正在向同样经历着更为温和增长的西方经济体靠拢。只是它还没有达到同样的发展水平。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人均GDP与泰国或阿尔及利亚相当,几乎比美国低四倍。难前行”应是中共对台工作的定调。尽管李强的政府工作报告相较去年多了“反对外来干涉”一词,他认为这其实没有太过特别。
-
乌克兰遭受俄罗斯入侵即将迎来第三年,国际地缘政治受到巨大挑战,而前线战局依然胶着,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本人表示,由于美国援助受阻、夏季反攻失败以及弹药日益短缺,乌克兰军队正面临着 "极其困难 "的局面。
每年 2 月 23 日是俄罗斯的 "祖国卫士日"。今年的这一庆祝活动正值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取得数次胜利之际。俄罗斯总统普京当天向在乌克兰战斗的 "英雄 "和俄罗斯的重整军备致敬。
美国方面在周五宣布对莫斯科的新制裁,尽管过去两年中采取的许多报复措施都未能遏制其军事机器。美国财政部的一位发言人说,制裁将针对与 "其支持和战争机器 "有关的 500 多个实体。
周四,在保守派最喜爱的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播出的采访中,泽连斯基还敦促美国国会批准向他的国家提供额外的军事援助,保守派目前正在阻止一项价值 600 亿美元的一揽子援助计划,路透社报道指出,即将进入第三个年头的乌克兰战争目前呈现出诸多不确定的因素,而冲突胜负不仅将在战场上决出,还将在西方国家首都和其他远离前线的地方决定。
由于乌克兰军队反攻不利,目前处于不利地位,缺乏弹药,并在一些地区被迫撤退,尤其基辅击退俄罗斯入侵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西方的军事、财政和政治支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i)说,俄罗斯人正在利用西方国家的拖延,加强打击并重新发起进攻。
法驻乌大使:乌克兰人顽强的毅力和决心令人印象深刻
法广法语部专访了法国驻乌克兰大使 Gaël Veyssière,他指出,2月24号事实上是一个双重悲伤的纪念日,因为2022 年 2 月 24 日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日期,但但实际上,也在某种程度上 2014 年战争和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 10 周年纪念。乌克兰人长期以来一直在应对这种局面。他们现在已经习以为常。印象深刻的是乌克兰人以顽强的毅力和决心应对这种持续不断的局势。
如今乌克兰军队在物资短缺的情况下令人担忧。同时军事形势极为严峻。乌克兰是否仍有可能取得胜利?
法国驻乌克兰大使认为当然有可能。但他承认去年的反击显然没有取得所希望的结果。这一点很清楚,但这也不应掩盖乌克兰的成果,毕竟这些成果是真实的。自 2022 年 2 月 24 日以来,乌克兰已经收复了自那时起被俄罗斯占领的约一半领土。因此,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果。乌克兰还成功地击退了俄罗斯在黑海的舰队,阻碍了俄罗斯军队在克里米亚后方基地的行动。因此,乌克兰人正在进行反击和抵抗。情况确实很困难,乌克兰正在经历这样一个时期:它必须继续接受西方的援助,但也必须继续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更多的弹药,特别是炮弹,以便能够增加它所需要的弹药数量。法国正在为此提供帮助,欧盟当然也是如此,其他合作伙伴,特别是美国,也在发挥自己的作用。
对于美国国会阻止了乔-拜登所希望的 600 亿美元的一揽子计划。专家们认为,如果没有这个方案,乌克兰的作战能力最早可能在下个月就会受到影响。如果唐纳德-特朗普重新掌权,他将放弃对基辅的支持。如今有一种感觉,没有美国,什么也做不了。欧洲在基辅的实际影响力如何?换一种说法,作为欧洲大使,是否有可能让乌克兰人对美国放弃的风险放心?
Gaël Veyssière大使的回答是:“是的,很明显,我不会提出这样的假设。但实际上,你知道,自冲突开始以来,欧洲今天提供的援助比美国还多。因此,总体而言,我们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参与者,而且是一个关键的参与者。这并不是说欧洲可以完全取代美国,美国的支持仍然非常重要。它在象征意义、政治和军事上也很重要。我认为,国会正在讨论的、事实上最困难的部分恰恰不是军事问题。当然,这不是我能评论的。但这就够了。”
如果美国停止援助,欧洲会怎么做?
法国驻乌克兰大使说:“首先,我不打算对此进行猜测,其次,这也不是欧洲一家的事情。有一大批国家支持乌克兰,我们并不孤单。有日本,有其他七国集团国家,还有许多支持乌克兰的国家,每个人都在努力以自己的方式支持乌克兰。我们需要的是所有这一切都能带来巨大的价值。因此,我们需要密切协调。之后,美国的决定属于美国人。荷兰首相在慕尼黑会议上的发言令我印象深刻:"到头来,我们把时间都花在猜测美国会发生什么。但让我们欧洲人醒醒吧,想想我们能为乌克兰做些什么,其他人也应该为乌克兰做些什么。”
据路透社报道,乌克兰领导人也一直在敦促西方国家提供新的武器系统,尤其是远程导弹,以打击俄罗斯防线的更深处,例如美国的反坦克导弹和德国的金牛座导弹。但德国总理奥拉夫·肖尔茨拒绝了基辅和一些北约盟国提供高度先进的金牛座系统的请求。德国官员担心这些导弹可能会使俄罗斯境内的战争升级,并可能被视为德国更直接地参与冲突。
10 月 7 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引发的加沙战争意味着西方领导人投入乌克兰的时间和政治精力减少。如果局势进一步恶化或升级为地区战争,那就更是如此。
此外,全球南方领导人指责西方对乌克兰和加沙战争的态度采取双重标准,这使得基辅及其盟国更难为支持乌克兰和平蓝图的峰会争取支持。
另外还有一个同样不确定但关键的事件就是美国11月的总统大选,极可能又是特朗普与拜登的对决。
关于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特朗普呼吁缓和局势,并对迄今为止花费的数十亿美元表示不满,尽管他几乎没有提出任何切实的政策建议。
尽管特朗普面临越来越多的法律麻烦,但他在共和党提名中仍遥遥领先于他的竞争对手。但路透社/益普索本月早些时候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四分之一的自认为是共和党人的人以及大约一半的独立人士表示,如果陪审团判定特朗普犯有重罪,他们不会投票给特朗普。
法国总统府周四宣布,在俄罗斯发动进攻两年后,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将于 2 月 26 日(周一)在巴黎与其他国家领导人共同组织一次支持乌克兰的国际会议。
-
北京和堪培拉周一(2月5号)宣布,原籍中国的澳大利亚作家杨军(笔名杨恒均)周一被中国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这一消息震惊舆论,澳大利亚外交部长表示,堪培拉将 "以最强烈的措辞 "做出反应,已经召见了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 这一判决很可能使自去年以来已有所缓的两国关系进一步紧张。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周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北京一家法院周一认定杨军 "犯有间谍罪"。法院 "判处其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并没收其全部个人财产"。
判决是在杨恒均在中国被拘留五年、因间谍罪被秘密审判三年后作出的,令他的家人和支持者感到“震惊与悲痛”。并称这是“最坏的预期”。分析人士称,这也威胁到了澳中两国最近的关系升温,直到去年年底,两国关系还一直因贸易、新冠溯源和地区安全态势等问题而紧张。
澳外交部:感到震惊 将以最强烈的措辞做出回应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黄英贤周一在记者会上对杨恒均被判处死缓做出了回应,她说:“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个最令人痛心的消息。在北京,澳大利亚公民杨恒均博士被判死缓。据我们了解,两年后可改为无期徒刑。澳大利亚政府对这一结果感到震惊,我们将以最强烈的措辞做出回应。作为第一步,我已指示我的秘书召见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表达我们的反对意见。我要感谢杨博士和他的家人在经历了多年的不确定性之后今天所感受到的巨大痛苦。我、总理以及所有澳大利亚人都与他们同在。”
黄英贤进一步介绍说:"杨恒均博士自 2019 年 1 月起因国家安全罪名被拘留。自 2021 年 5 月 27 日对他进行不公开审判以来,对他的判决和刑期一再拖延。澳大利亚政府利用一切机会在最高级别会见时为杨博士向中国进行了辩护。我们一直呼吁按照国际规范,为杨博士提供基本的公正标准、程序公平和人道待遇。澳大利亚将毫不松懈地为杨博士的利益和福祉伸张正义,包括提供适当的医疗,并将继续为杨博士及其家人提供领事协助。所有澳大利亚人都希望看到杨博士与家人团聚。"我们将继续敦促中国当局为杨医生提供适当的治疗,包括与他的身体状况有关的治疗"。
判决一拖再拖
综合法新社和路透社等的报道,今年58岁的杨恒均出生于中国,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杨恒均曾在2011年告诉他在悉尼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导师冯崇义,从1989年开始在中国国家安全部工作了十年,包括在香港和华盛顿工作,1999年辞职去了澳大利亚,于 2002 年成为澳大利亚公民。作为一名知名博主,杨建利撰写了关于中国和美国政治的文章。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对于杨恒均自称曾经在中国外交部工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曾予以否认。
据介绍,在2019 年 1 月,杨恒均在南部大都市广州登陆时被中国当局拘留。官方称其涉嫌从事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犯罪活动,他最初被关押在一种被称为 "指定地点监视居住 "的拘留所,在此期间,他被剥夺了与家人和律师联系的权利。后来,杨被转移到北京的一个拘留中心。2020年8月,他被指控为一个中国未公开确认的国家从事间谍活动被捕,2021年5月首次在北京出庭应讯,但审判不公开,据报他矢口否认为美国或澳洲进行间谍活动。直至目前,针对他的案件细节尚不清楚。2021年5月,杨恒钧因间谍罪被秘密审判。但法庭一再延迟判决,案件一拖再拖。北京方面从2021年5月起开始对杨恒均的案件进行不公开审理,对他的判决被推迟了至少10次。中国方面则表示,中国司法机关依法办案,并充分保障有关人员各项合法权利。并敦促“澳方应切实尊重中国司法主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中国司法机关依法办案”。
在去年 8 月写给儿子们的一封信中,杨恒均说他已经有四年多没有经历过阳光照射。他告诉家人,在被诊断出患有肾囊肿后,他担心自己会死在拘留所里,这促使支持者要求释放他以便接受治疗。
回暖的澳中关系受考验
杨恒均在2019年澳中关系恶化之际被拘留。之前,2018 年,澳大利亚将中国民营电信巨头华为排除在其 5G 电话网络之外,两国关系因此恶化。堪培拉还呼吁国际社会对首次在中国发现的新冠病毒的来源展开调查,这也更激怒了中国政府。作为回应,中国政府对包括肉类、葡萄酒和大麦在内的许多澳大利亚出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并停止了煤炭进口。自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内斯于2023年5月执政以来,这些措施大多已被取消。这位中左翼领导人于11月访问了北京,他称赞两国关系得到了 "不可否认的 "改善。但澳大利亚与美国和英国结成了奥库斯军事同盟,但仍在寻求对抗中国在南太平洋的影响力。
阿尔巴尼斯是2016年以来首位访华的澳大利亚领导人,去年11月,阿尔巴尼斯历史性访华前,杨恒均的孩子恳求他“尽其所能”,让他们的父亲能够获得释放,恳求他在继成蕾获释后能“再创奇迹”。阿尔巴尼斯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见面后只说提到了杨恒均案件,但是并没有说明是否取得任何进展。
澳大利亚政府的一位消息人士表示,杨恒均的情况与成蕾“非常不同”,不过这位消息人士没有进一步解释其中的原因。
路透社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所(Australia-China Relations Institute)所长詹姆斯-劳伦森(James Laurenceson)告诉路透社,中国政府曾表示希望稳定与澳大利亚的关系,但这一判决将使解冻更加困难。他认为,"这一决定使得阿尔巴尼斯政府在处理国内政治方面变得极为困难。外交部长已经使用的强烈措辞表明了他们的失望"。
亚洲人权观察负责人伊莱恩-皮尔森(Elaine Pearson)说,这一判决 "令人愤慨",她呼吁澳大利亚政府 "与其他也有任意拘留公民行为的政府合作",这些国家包括加拿大、日本和美国。她敦促澳大利亚政府为杨恒均寻求保外就医,并称五年的拘留已对他的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
-
欧盟周四(2月1日)举行特别峰会,在欧洲多国、尤其是法国农民不满欧盟农业政策及对乌克兰进口声势浩大的抗议背景下,此次峰会的核心议题仍然聚集欧盟对乌克兰的援助,尽管直到峰会召开前仍存悬念,但欧盟27国最终一致通过了未来4年对乌克兰提供500亿欧元的援助方案,该方案此前因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反对而一直受阻。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周四峰会一开始就在 X(前推特)上发帖说,"团结!所有 27 国领导人已就欧盟预算下支持乌克兰的 500 亿欧元额外资金达成一致"。他说,"这一方案保证了乌克兰获得稳定、可预测和长期的资金支持"。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对方案地通过表示欢迎,称这是 "欧洲美好地一天",而基辅方面则称赞欧盟为 "共同战胜 "俄罗斯做出了 "贡献"。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周四在匈牙利放弃对欧盟一揽子援乌计划的否决后高兴地在X发帖说,"27 国领导人做出这一决定非常重要,它再次证明了欧盟的强大团结。”他同时表示,面对俄罗斯的入侵,这一援助 "将加强乌克兰经济和金融的长期稳定,其重要性不亚于对基辅的军事援助"。
欧盟通过的这一折中方案规定,可在两年内召开一次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会议,审查这一多年期欧洲预算的执行情况。峰会之前,德国总理朔尔茨、法国总统马克龙、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举行会谈,德国总理朔尔茨出席会议时曾坚持表示,"我们需要在 27 国之间达成一致"。
欧洲对乌克兰的500亿欧元援助(包含330亿欧元贷款和170亿欧元赠款)已被纳入欧盟预算延长至 2027年的计划中。这项援助对于处于对俄战争中地乌克兰维持其经济至关重要,而美国此前一项新援助计划已在国会受阻。爱沙尼亚总理卡拉斯表示:"这是向乌克兰发出的一个重要信号,即欧盟将长期支持你们,直至取得胜利”。
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匈牙利民粹主义总理欧尔班是欧盟 27国中唯一一位仍与莫斯科保持密切关系领导人,他在12月的欧盟上一次峰会上反对向基辅提供这一援助引发成员国愤怒,他对援乌方案地否决被批是讹诈欧盟,以期获得欧盟释放因其违反法制而冻结原计划向匈牙利提供的资金。此前,欧尔班曾表示,如果欧盟可以保证成员国每年投票表决是否要发放援乌资金,匈牙利愿意参与欧盟27国的解决方案,但其他欧盟国家不希望给匈牙利这一阻挠该计划的机会。
波兰总理图斯克在抵达布鲁塞尔出席此次峰会时表达了对此议题越来越不耐烦。他说,"我们不是厌倦了乌克兰,而是厌倦了欧尔班",他谴责欧尔班 "奇怪而自私的游戏"。直到峰会举行前,由于欧盟和布达佩斯之间的谈判未能找到共同点,外界预期周四峰会的结果并不明朗。
此次欧盟特别峰会举行的背景是多国、特别是法国农业界抗议欧洲农业政策以及对乌克兰进口的强烈动员,峰会举行之际,大约1300辆拖拉机在喇叭声中汇聚向布鲁塞尔。示威者在欧洲议会外与警察对峙,有人在峰会会场附近点燃了轮胎,并推倒了一座雕像。欧尔班在社交网络向农民表达了支持,被指在峰会前将自己与农民拉在一起。
由于对布达佩斯的失望,最近几天一些成员国威胁要针对匈牙利违反欧盟基本价值观(条约第7条)而对其启动制裁程序,按照这一程序,理论上可导致匈牙利在欧洲会议上的投票权被中止,但这需要其他26个成员国的一致同意,而分析认为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
在去年12月的峰会上,欧盟开启与乌克兰的入盟谈判也遭到了匈牙利的反对。而最终由于欧尔班同意在做出决定时离开会场,使该议题得以通过。而在这次峰会前,欧盟委员会同意释放此前被冻结的向匈牙利提供的100亿欧元资金,同意理由是布达佩斯为提高法官的独立性而进行了改革。但由于布鲁塞尔方面对匈牙利在尊重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者(LGBT+)权利、学术自由和庇护权等问题的担忧,匈牙利仍有超过200亿欧元的欧洲资金被冻结。据欧委员会称,在这些问题上尚未取得进展前无法释放资金。
报道指,周四的峰会除预算问题外,欧洲领导人还将讨论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等议题。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二(1月31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正式仪式,欢迎40个国家的大使,其中包括塔利班任命的阿富汗大使比拉勒·卡里米。这被认为是相当于一个大国首次正式承认塔利班临时政府,法新社评论称,北京也正进一步推动在喀布尔布局,包括开发矿产,能源和推进“一带一路”项目。
据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周二向新任大使们表示,中国正在寻求与各国建立深厚友谊和互利合作。塔利班首席发言人扎比乌拉·穆贾希德周二在社交媒体平台 X 上的一次活动中表示:“中国已经了解了世界其他国家所不了解的事情。”穆贾希德表示:“我们不是处于单极世界。”他同时呼吁俄罗斯、伊朗和其他国家采取类似措施,升级与喀布尔的双边外交关系。
美国通过国务院发言人马修·米勒表示,北京是否正式承认塔利班政权有待中国官员澄清。他说,对于美国来说,塔利班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取决于他们的行动。
在周三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法新社和彭博社的记者均询问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接收了包括阿富汗在内多国大使的国书,中国政府正式承认阿富汗塔利班临时政府?外交部发言人的回答是:中方接受阿富汗临时政府派遣新任驻华大使并向中国国家领导人递交国书正本,这是正常的外交安排。并称“相信随着各方关切得到更有力回应,对阿富汗政府的外交承认将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自 2021 年 8 月塔利班重新掌权以来,阿富汗一直非常孤立,并生活在国际制裁之下。阿富汗政府没有得到任何国家的承认,中国是塔利班卷土重来后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任命驻阿富汗大使的国家,去年9月13日,新任驻阿富汗大使赵兴向阿富汗临时政府代理总理阿洪德递交国书。中国外交部试图淡化在喀布尔任命赵兴大使一事,称希望 "阿富汗能更好地回应国际社会的期待"。
通过部长级会议、促进双边贸易的讨论、中国对铜矿的巨额投资以及两国间道路的开通,中国政府正在与这个被世界广泛视为“弃儿”的国家保持密切关系。
在外交方面,中国于 12 月底在联合国安理会 15 个成员国中唯一一个与俄罗斯一起对任命特使的决议投了弃权票,表明了对阿富汗的支持。喀布尔方面拒绝接受这一职位,认为 "没有必要"。
一位熟悉阿富汗情况的前外交官解释说:"美国已经完全放弃了阿富汗,而欧盟仍然坚持反对侵犯阿富汗妇女权利的立场,所以中国人说现 在'轮到我们了'。”
巴黎战略研究基金会的瓦莱里-尼凯(Valérie Niquet)则分析认为:"从根本上说,中国并不关心妇女的权利,如果它的利益是接近塔利班政权,那么就不会向其施加条件"。她分析认为,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是险地,但中国人的特点就是到没人去的地方去,试图获取优势"。"中国人正在向需要一切可以得到的帮助阿富汗人伸出援手"。
法新社分析指出,现在中国和塔利班政权在没有官方承认的情况下互派大使,确实允许北京与一个孤立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尽管这个国家的资产在西方被冻结,其领导人受到国际制裁。
矿产 、石油、一带一路
喀布尔卡尔丹大学政治学教授贾拉勒-巴兹万(Jalal Bazwan)指出:"阿富汗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铜、锂和稀土,对中国都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中国也对阿富汗的石油感兴趣。自 2023 年 1 月重新谈判西北部阿穆盆地的一份为期 25 年的旧合同以来,中阿双方已开始在 18 口油井中开采石油。 同样在能源领域,中国公司刚刚表示打算投资 5 亿美元在阿富汗的太阳能领域。
分析也指出,"阿富汗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战略地位使其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合作伙伴。 阿富汗还可能成为中巴经济走廊的一部分,该走廊将通往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南部的瓜达尔港,这是中国在阿拉伯海的一个战略出口。在喀布尔的 "唐人街",有两座出售廉价中国产品的建筑,可以看到适度的中国存在。 建筑顶部用红色字体刻着鲜明的 "一带一路"字样。
阿富汗公共工程部发言人阿什拉夫-哈克沙纳斯(Ashraf Haqshanas)告诉法新社,连接东北部巴达赫尚与中国边境的 300 公里公路也正在建设中。 阿中两国的共同边界仅有 76 公里,这条公路将有助于促进贸易,目前两国的贸易额仅为 15 亿美元。
另外,作为两国关系缓和的一部分,北京正在通过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尤其是在 10 月赫拉特(西部)地震后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对阿富汗行使其 "软实力"输出。
虽然中国是唯一与其互派大使的国家,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显然也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周一与主要来自本地区包括中国,俄罗斯,伊朗和印度等 11 个国家组织了一次会议,目的是 "发展合作,实现建设性接触"。
阿富汗外交部长阿米尔-汗-穆塔基(Amir Khan Muttaqi)对媒体说,合作将使 "应对 "该地区的(恐怖主义) "威胁"成为可能,并提供 "互联互通,带来经济发展",使所有人受益。穆塔基说:"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尊重其他国家的选择、政府结构和发展模式,同时也希望其他国家尊重阿富汗的选择。
阿富汗外交部长呼吁受邀前往喀布尔的国家今天在二月于多哈举行的联合国会议上介绍 "阿富汗的现实情况",以便与会各国选择与阿富汗进行 "建设性接触",阿富汗 "不寻求与任何人对抗"。
-
由于不满欧盟新的共同农业政策带来的压力,法国愤怒的农民计划从周一(1月29号)下午 2 点开始 "包围 "首都巴黎,法国农民联合会(FNSEA)和青年农民协会(JA)计划在距离巴黎环城公路几公里或几十公里的主要高速公路上设立八个 "封锁点",口号是 "包围 "首都,没有时间限制。局势有可能变得更加紧张,政府宣布,周一将动员 15 000 名宪兵和警察阻止拖拉机进入 "巴黎和主要城市"。最近欧洲多国农民的抗议活动均指向欧盟新的共同农业政策(CAP)的局限性。
法新社报道,法国内政部长达尔马宁(Gérald Darmanin)在部长级危机会议结束时也宣布要求警力行动 "温和”,不必 "干预封锁点",而是 "确保其安全"。他解释说,马克龙总统已下达 "指示","确保拖拉机不前往巴黎和各大城市,以免造成极其严重的困难",并确保位于巴黎近郊的兰吉斯国际市场 "以及巴黎奥利机场和戴高乐机场能够正常运转"。
此次法国农民的抗议原因众多,包括收入下降、养老金低、行政复杂、标准膨胀、外国竞争等......上周五,总理阿塔尔公布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包含取消提高非道路用柴油(GNR)的税率,提高对牛群受出血性附红细胞体病影响的农民的补偿,以及严厉制裁三家不遵守 Egalim 价格法的食品制造商。上任不久就面临重大挑战的阿塔尔称决心坚定而迅速地向前迈进。他说:"我希望事情得到澄清,我希望看看还能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这种不公平竞争。”
但法国最大的农民工会 FNSEA 主席阿尔诺-卢梭说,"将有许多拖拉机车队包围首都,但要保持安全距离,因为我们不希望发生暴力事件"。他敦促政府 "更进一步"。他警告说:"只要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我们就会全面动员起来。即将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 "一个充满危险的星期,要么是因为政府没有听到我们的声音,要么是因为愤怒会让每个人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他还说, "计划 "在当天晚些时候与总理阿塔尔会谈,讨论解决农场危机的可能方案。
法兰西岛农民联合会 ( FRSEA )周日晚间告诉法新社,计划在通往首都的几条高速公路上设置八个 "封锁点"。 据法新社记者报道,周日傍晚时分,包括装甲宪兵车在内的治安部队部署在国际食品集散中心兰吉斯(Rungis)附近。
欧洲共同农业政策
与法国一样,比利时农民也对他们所认为的欧洲共同农业政策与当地实际情况脱节感到愤怒,周日他们封锁了该国南部的一条高速公路。德国、波兰、罗马尼亚和荷兰的农民最近也举行了抗议活动。
示威活动再次引发了对布鲁塞尔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的批评,尤其是于 2023 年底批准的与新西兰的自由贸易协定,以及正在与南美国家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谈判的自由贸易协定。
乌克兰农产品在 2022 年获得关税豁免的问题也日益引起不满,欧盟委员会将在 6 月后延长这一豁免。谷物、养殖业、制糖等行业正在谴责这种 "扭曲的 "竞争。
社会党欧洲议会议员克里斯托夫-克莱尔热(Christophe Clergeau)说:"欧盟委员会必须做好监管工作,以稳定农产品市场和收入",他谴责对进口产品的 "放任自流 "做法,并认为 "调整方向 "是 "不可避免的"。
农民的不满均指向欧盟新的共同农业政策(CAP)的局限性,包括复杂的生态标准或因国而异的标准、通货膨胀、气候突变和不公平的进口。
尽管欧盟委员会已与农业部门展开 "战略对话",为 2027 年后的共同农业政策做准备,但关于调整当前框架的可能性仍存在争议。尽管从去年开始,欧盟新的共同农业政策规定,欧洲援助的直接支付必须以执行环境标准为条件,但最近的示威游行还是谴责了 "行政负担"。限制性标准包括, 轮作、草地、水土流失、河流附近的缓冲地带、湿地和泥炭沼泽的保护,或有义务保留 4% 的休耕地或非生产性土地,还有有严格规定的矮树丛、沟渠、池塘、树篱等等,此外,还有 "生态制度",即对自愿采用更高要求做法(有机耕作、碳储存、农业生态等)的农民给予额外补贴。
农民和民选代表批评说,合规检查有时过于苛刻,这些标准导致了新的非生产性支出和更多的形式。关于预留要求,鉴于乌克兰冲突的影响,约有十个国家曾要求布鲁塞尔在 2023 年继续给予减损,但未获成功。
法新社指出,无论是在生态标准还是再分配措施方面,成员国在实施补充性追加计划的方式上都有 "灵活性",其行政复杂性也大相径庭。
在六月份的欧洲议会选举前,欧洲的农业政策显然正面临巨大挑战。
-
红海危机继续升级,1月27日星期六黎明,美国对也门进行了新一轮空袭。此前一天,胡塞武装对亚丁湾的一艘英国油轮发动了导弹袭击。也门胡塞武装的袭击开始对粮食出口造成压力并为供应链的脆弱性拉响警钟。胡塞武装在红海使用无人机和导弹袭击迄今将攻击目标主要瞄准集装箱船。但农业市场专家发出警告,提请人们关注对包括谷物在内的干散货运输的影响。
胡塞武装的袭击发生在国际粮食局势本已十分紧张的背景下: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经由黑海的过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干扰;干旱导致巴拿马运河的水流量减少,限制了航运的正常运作并增加了成本。法国《解放报》引述专家观点指出:当前的红海危机正在扰乱来自欧洲、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谷物及其他商品的运输。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消费者进口产品的成本上升,生产者支付的价格下降,从而给一些国家本已岌岌可危的粮食安全带来风险,尤其是那些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
去年11月以来,受到伊朗支持的也门胡塞武装加大了对阿拉伯半岛与非洲之间的曼德海峡商船的袭击力度。胡塞武装声称他们采取的行动是为了声援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27艘途径红海的船只遭到袭击。自美国等国启动“护航联盟”之后,虽然至少有1500艘船只安全通过曼德海峡,但仍有不少船只被迫绕道非洲好望角前往欧洲,对国际贸易的供应链造成了严重影响。
国际谷物理事会(IGC)的专家分析指出:2023年12月,通过苏伊士运河运输的谷物和油籽数量将比11月份减少20%,远低于往年的同期水平。从欧盟和黑海国家绕道好望角运送粮食大大延长了行程时间,也增加了燃料费用,导致每吨运费增加大约 6 至 8 美元。致使包括印尼、孟加拉国和中国在内的一些亚洲买家正在转向其他供应商,影响了黑海和亚洲国家的农产品出口。亚洲或非洲买家将目光瞄向价格更具竞争力、交货时间更短的阿根廷、澳大利亚和巴西。此一现象给黑海和欧盟、特别是法国的价格带来额外压力。专家认为:尽管这尚未构成“全球范围内的大问题”,但这种趋势却“愈发明显”。
总体而言,过去两个月途径苏伊士运河的贸易量下降了42%,主要涉及集装箱船、油轮和散货船。专家指出:胡赛武装的袭击“加剧了与地缘政治和气候变化有关的贸易中断”。由于全球80%的货物贸易是通过海上进行的,并且“其他重要航线已经处于紧张状态”,因此由胡赛武装袭击引发的贸易中断更加引发担忧。全球主要贸易路线的长期中断将可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影响,导致货物交付延误、成本增加以及通胀风险,特别将影响到全球的食品价格。
以哈战争爆发后,美国及其盟国的报复性打击以及多国海军在红海海域的巡逻行动仍在继续,却未能消除胡塞武装的袭击。
1月27日星期六,白宫一名高官披露:美国要求中国利用其对伊朗的“影响力”来阻止也门胡赛武装在德黑兰的支持下对红海船只的袭击。也门当局也向美国和沙特阿拉伯提出请求,要求获得支持,以“消除”胡塞叛乱分子对也门附近船只发动袭击的能力。
与此同时,美国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和中国外长王毅在曼谷举行了两天的会谈,主要话题围绕胡塞武装的袭击和台湾等非常敏感的话题展开。沙利文披露:针对美国要求中国利用其对伊朗的影响力阻止胡塞武装袭击的问题,北京表示:将首先审视当地发生的实际情况。
近月来,白宫一直称与北京讨论伊朗问题,希望北京向德黑兰施压,解决伊朗支持胡塞武装的问题。美国一名高官周六指出:伊朗对胡塞武装的影响以及胡塞武装对全球航运的不稳定引发了严重担忧,不仅对美国和中国,也对全球贸易造成影响。他表示:“北京应该对平息其中一些攻击表现出明显的兴趣。但它是否选择以经贸关系方式施加影响力还有待观察。”
-
法国总统马克龙周四(1月25日)抵达印度,展开对这一法国在亚太地区重要战略伙伴为期两天的国事访问。这是马克龙第三次访印,此行的重头戏是法国总统受邀作为主宾出席印度庆祝第75个共和国日隆重阅兵。
大象、红毯… 周四下午抵达距离新德里200公里的拉贾斯坦邦首府斋浦尔的马克龙在机场受到了隆重的欢迎。据法广驻新德里特约记者瓦莱里-加斯的报道,马克龙从未访问过拉贾斯坦邦,这也是他选择这一充满浓郁印度文化历史特色的印度最大邦首府作为抵访目的地的原因之一。
此次访问的重头戏将是周五在新德里举行的庆祝印度共和国日阅兵式。马克龙受邀作为主宾出席。这是印度为双边关系密切的国家保留的荣誉。印度总理莫迪曾是去年法国7月14日国庆阅兵式的受邀主宾。和去年在香榭丽舍大街由240名印度士兵拉开序幕的阅兵式一样,周五印度庆祝宪法颁布75周年的盛大阅兵式上,一支有两架法国阵风战斗机、一架法国运输机和一支来自著名的法国外籍军团的150人的法国特遣队也将在仪式亮相,他们将和印度的坦克兵团及骆驼骑兵一起成为阅兵式上众人瞩目的焦点。
据印度媒体称,莫迪此前曾邀请美国总统拜登出席今年的共和国日庆祝活动,但被美方因日程安排紧张、拜登不适宜外访拒绝。报道指,近年来受邀作为主宾出席过印度阅兵式的还有埃及、巴西和南非总统,在法国,马克龙之前的四位前任总统也都曾获得过此一殊荣。爱丽舍宫表示,此次访问将巩固和深化法印外交和经济关系,并加强民间的社会交流。陪同马克龙出访的有三位部长和一个大型文化经济代表团。
有"国王的国度 "之称的斋浦尔以其大君和宫殿闻名,印度为马克龙马克龙在此准备了丰富的欢迎仪式:披着金色和五彩装饰的大象、在打击乐器伴奏下的传统舞蹈表演…马克龙在俯瞰着斋浦尔的雄伟琥珀堡会见印度艺术家并与年轻人互动。印度总理莫迪则将在斋浦尔的一座古老的天文台迎接他,以彰显两国在太空领域的合作,法国家喻户晓的宇航员托马斯-佩斯凯也将陪同两位领导人参观这座建于18世纪的天文台。晚间,莫迪将在一座19世纪的前王室宫殿中为他举行国宴。
马克龙短暂的印度之行行程满满,包括出席一系列仪式、文化访问和政治会谈。作为拥有14.3 亿人世界最大的人口大国、经济巨人和核大国,印度在国际舞台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量级国家,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在外交上,印度处于面对美国头号竞争对手中国的前沿,与中国的关系也错综复杂。另一方面,善于 "多方结盟 "的新德里与俄罗斯保持良好关系,拒绝因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而制裁俄罗斯,购买欧洲抵制的俄罗斯石油。
据印度外交人士透露,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将就乌克兰、中东和中国问题以及双边防务合作进行讨论。印度和法国两个核大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培养防务关系,印度除了已经订购的36架法国阵风战斗机外,还打算再购买26架。关于向印度海军出售这 26 架战斗机以及 3 艘 "天蝎 "潜艇的谈判仍在继续。因此,访问期间预计不会有任何公告。
陪同马克龙总统访问的有法国国防部、文化部和外交部三位部长以及约15位商界领袖,包括法国电力集团(EDF)、达索航空公司(Dassault Aviation)、海军集团(Naval Group)和凯捷咨询公司(Cap Gemini)的首席执行官等。
此次访问也是双方开拓新商机的机会,法国与印度双边贸易额 2022 年达到150亿欧元,但这一规模与法中贸易额超过1000亿欧元相比还相差甚远。而法国在印度的投资已增至250亿欧元。法国是印度的第19大出口国,但仅是其第29大进口国。法国向印度出口的领域主要是航空和军事设备。在农业食品、汽车和制药等许多领域印度仍存在贸易保护。尽管如此,法国仍希望向印度出售六座法国EPR第四代核反应堆,用于马哈拉施特拉邦的杰塔普尔(Jaitapur)发电站。据一位印度消息人士称,马克龙此次访问期间双方可能会签署一份框架协议。
人权问题会列入此次访问的议程吗?印度总理莫迪不断受到独裁和镇压宗教少数群体指控,爱丽舍宫对此的回应是,"没有禁忌话题,但我们的目标是在尊重的基础上讨论这些话题,以期取得具体成果"。 谴责印度专制和镇压宗教少数群体的非政府组织敦促马克龙在会谈中提出这些问题。他们警告说,"如果印度的盟友不向莫迪政府表明侵犯人权的后果,印度的镇压和专制主义将继续发展。”
-
乌克兰战争和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的冲突正主导着国际议程之际。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周一(1月22号)开始对非洲西海岸四国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以保持美国在非洲大陆的影响力。
这是布林肯十个月来首次访问撒哈拉以南非洲。评论普遍认为,拜登政府试图证明美国是中国和俄罗斯正施加影响力的非洲大陆的重要合作伙伴。拜登总统曾承诺于2023年访问非洲,但最终未能兑现。
“前瞻性”议程
布林肯计划访问佛得角、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和安哥拉,以表明非洲仍然是一系列全球危机中的优先事项。
美国媒体分析认为,尽管对抗俄罗斯和中国在该地区发挥影响力的努力并不是布林肯的首要议程,但美国的两个主要地缘政治对手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扩大其在非洲大陆的影响力。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马特·米勒表示,这次访问很重要,他将非洲国家描述为“需要美国参与的极其重要的国家”。他周四说:“我们在非洲大陆面临挑战,但是……也有很多机会,总统和国务卿都将其列为优先事项。”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莫莉·菲 (Molly Phee) 称此次访问具有“前瞻性”议程。
据报,布林肯将讨论经济问题以及安全问题,包括萨赫勒地区的恐怖主义威胁。预计他还将讨论八月份在尼日尔发生的军事政变,该政变推翻了美国在该地区顶级合作伙伴之一的民选领导人。就在布林肯抵达西非几天前,尼日尔军政府同意加强与俄罗斯的关系,俄罗斯在该地区拥有强大的立足点。
而自布林肯上次于2023年3月访问以来,该地区的政治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当时,他前往尼日尔支持当选总统穆罕默德-巴祖姆,美国在尼日尔派驻了一千多名士兵和无人机基地打击圣战分子。 但四个月后,巴祖姆被一场军事政变推翻,新政权正在寻求多元化的合作伙伴:法国士兵被赶走,与莫斯科的联系也在加强。
近年来,俄罗斯在几个非洲法语国家发展了影响力,特别是准军事组织瓦格纳(Wagner)在中非共和国和马里的存在,以及与布基纳法索的特殊关系。
目前,萨赫勒地区的安全形势依然令人担忧:与基地组织或伊斯兰国有关联的圣战组织仍在马里、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发动血腥袭击,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国家的军事领导人都是通过政变上台的。
在尼日尔,美国人暂时保留了他们的基地和士兵,但华盛顿正在考虑其他选项,特别是在更稳定的沿海国家。美国空军欧洲和非洲司令詹姆斯-赫克尔(James Hecker)将军去年就曾表示,正在考虑在 "多个地点 "建立无人机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布林肯访问该地区的几天前,中国最高外交官王毅结束了对非洲四国的访问,包括科特迪瓦。
“对美国利益很重要”
负责非洲事务的美国助理国务卿莫莉·菲驳斥了美国试图在非洲与北京竞争的说法,称是媒体“将其描述为一场美中足球比赛”。她说,非洲本身很重要,对于美国的利益也很重要。美国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包括美国对安哥拉洛比托走廊项目的“大量”投资。莫莉·菲说想强调美国对非洲关切的回应,她说到访的美国代表团希望“考察一家我们帮助支持非洲人发展自己的制造能力的制药公司。而美国可以“在投资基础设施、我们的价值观、民主、加强治理计划、加强健康计划方面采取战略行动”。“许多非洲人都认识到美国在这些领域具有优势。”
预计布林肯将讨论这些优势领域,包括卫生伙伴关系和粮食安全。但中国已在非洲大陆的基础设施项目上投资了数十亿美元,威尔逊中心非洲项目主任奥格·奥努博古指出,“人们正在以这种方式看待中国的影响力。但他认为,“美国有机会采取战略行动,不一定要试图与中国竞争”,而是“采取战略行动并审视我们的比较优势”。
据报道,布林肯是一位狂热的足球迷,他也可能会观看非洲大陆最大的锦标赛——在科特迪瓦举行的 非洲国家杯的比赛。
这是布林肯作为国务卿第四次访问非洲,有多位内阁官员也曾访问过。尽管如此,尽管乔·拜登总统承诺计划在 2023 年访问非洲,但他尚未访问非洲大陆这一事实预计将受到密切关注。莫莉·菲周四表示,拜登“仍然认真对待前往非洲的愿望”。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非洲项目的卡梅伦·哈德森表示:“内阁级访问的次数再多无法弥补一次总统访问的影响。”
-
伊朗以打击“恐怖活动”团伙为由导弹袭击巴基斯坦境内目标两天后,巴基斯坦18日宣布在昨夜今晨对藏身伊朗境内的 “恐怖分子”展开空中打击。17日,巴基斯坦指控伊朗的导弹袭击在境内造成两名儿童死亡,但没有明确遇袭地点。18日,伊朗官方媒体通报,巴基斯坦昨夜今晨对两国交界处 的锡斯坦和俾路支斯坦的空袭行动已知有9人丧生,其中包括四名儿童。1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北京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愿意在双方需要的情况下发挥“有建设性的作用”,帮助平息紧张关系。伊朗和巴基斯坦之间发生了什么?在中东巴以冲突继续以及欧洲俄乌战争持续无解的背景下,战火是否会向南亚延申?中国又能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两国交界处长期受反叛武装活动困扰
伊朗和巴基斯坦两国长期以来一直彼此指责对方允许反叛武装在本国境内躲藏,并由此向另一方发动攻击行动。要知道,伊朗和巴基斯坦两国边境长达近千公里。巴基斯坦军队昨夜今晨攻击的目标在两国交界处的锡斯坦和俾路支斯坦,这里是伊朗第二大省。那里的俾路支人大部分为逊尼派穆斯林,该族群长期抱怨在伊朗这个居民多数为什叶派穆斯林的国家受到歧视。而边境的另一侧的巴基斯坦则近年持续面对俾路支人分裂主义团伙的武装行动。中国“一带一路”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沿线工程,近年经常受到俾路支人武装袭击行动的困扰。俾路支人抱怨中巴经济合作挖走当地的丰富资源,却没能让当地的俾路支人受惠。
伊朗方面17日解释说,伊朗精锐部队日前的导弹袭击目标是藏在巴基斯坦境内一个名为正义之军(Jaish al-Adl)的逊尼派穆斯林圣战组织的基地。伊朗方面称该组织是伊朗的一个恐怖团伙,近年在伊朗土地上制造了多起袭击行动。伊朗表示尊重巴基斯坦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但不能接受本国安全受到威胁。
巴基斯坦政府为18日打击伊朗境内目标的行动给出的理由与伊朗方面的表述大同小异。巴基斯坦外交部公报指出,巴基斯坦针对位于伊朗东南部的锡斯坦和俾路支斯坦省的恐怖分子藏身处进行了精准定点打击,因为有可靠情报显示,大规模恐怖活动已经蓄势待发……巴基斯坦外长18日表示,巴基斯坦尊重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袭击行动的唯一目的是维护巴基斯坦国家安全……
巴基斯坦与伊朗两国关系虽然长期因为境内反叛武装发动的袭击行动而紧张,但到目前为止,还鲜少发生政府军介入的行动。
巴基斯坦17日对伊朗的袭击行动提出抗议,一方面召回驻德黑兰大使,另一方面拒绝伊朗驻伊斯兰堡大使重返巴基斯坦。据伊朗国家媒体的消息,伊朗当局18日也召见巴基斯坦驻伊朗代办正式表达抗议,要求巴方立即对袭击行动做出解释。
中国居中调停?
中国是否能在伊朗与巴基斯坦这场危机中发挥平息事态的作用呢?应该说,伊朗和巴基斯坦都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两国也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此前,巴基斯坦也在中国斡旋伊朗与沙特阿拉伯恢复外交关系的努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巴基斯坦希望逊尼派的沙特与什叶派的伊朗和缓关系,会有助于巴基斯坦国内逊尼派与什叶派社群间的对立,也希望能借助中国,推动伊朗控制其境内俾路支分离主义组织对巴基斯坦的安全困扰,避免巴基斯坦在与伊朗边境和与阿富汗边境两面受敌。
俾路支人散居在伊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三地。一直希望能独立建国。
伊朗与巴基斯坦两国间这次你来我往的军事行动至少显示,中国目前尚没能有效缓解两国围绕俾路支分离主义团伙的争执。而这场冲突未来可能的发展也不能忽视中东地区以哈军事冲突的背景。伊朗日前向巴基斯坦境内目标发动袭击之前,也同时袭击了叙利亚境内目标以及伊拉克境内库尔德人自治地区目标。与此同时,也门境内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几周以来频繁在红海袭击他们认为与以色列有关的过往船只,以此向加沙走廊以色列炮火下的巴勒斯坦人表达支持……
在庆祝斡旋伊朗与沙特恢复邦交关系的外交胜利之后,中国可以在这个地缘关系错综复杂的区域发挥怎样的作用值得关注。
-
台湾总统选举周六13号落幕,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当选,是自1996年首次总统直选以来,首次出现政党在总统大选3连胜,也是第三次让中国“失望”。赖清德将于 5 月 20 日就职,接棒执政八年的总统蔡英文,再次期间,中国方面会有何种动作受到关注。
路透社指出,虽然副总统赖清德周六赢得总统宝座,但民进党失去了议会多数席位,出现朝小野大的格局,这使得赖清德的执政以及对中国的立场的意图变得更加复杂。但台海局势如何发展依然充满变数,在投票前,中国多次称赖清德为分裂分子和“彻头彻尾的麻烦制造者”,但尽管在选举后语气似乎变得温和,没有提及他的名字,并称选举结果显示民进党“不能代表主流民意” 。
唇枪舌战
但中国外交部在声明中表示,“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无论台湾发生什么变化,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基本事实不会改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这次选举改变不了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改变不了两岸同胞走近走亲、越走越亲的共同愿望,更阻挡不了祖国终将统一、也必然统一的大势。并称"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和外国干涉"。
正在埃及访问的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周日表示:"台湾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将来肯定也不会是"。
台湾外交部就周日就俄罗斯外交部13日于台湾大选结果确认后回覆记者提问时称,“台海两岸关系纯属中国内部事务、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之说,台湾外交部称回应如下:中华民国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曾有一天统治过台湾,这是客观的事实与现状......对于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重弹“一中原则”谬论,悖离事实且不尊重台湾人民自由意志的妄语,外交部予以严厉谴责。"
台湾外交部周日声明则反驳称:“中国外交部昨天深夜发布‘外交部发言人就台湾选举答记者问’,通篇重弹‘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等狂言谬论,完全不符国际认知和两岸现况,有违全球民主社群的期待,更违背台湾人民坚持民主价值的意志,此类陈词滥调不值一驳。” 台湾外交部周日也呼吁中国 "尊重 "前一天由赖清德赢得的 "总统选举结果", 面对现实,停止镇压台湾"。台湾外交部声称已收到来自美国、日本、法国、英国、德国、澳洲等超过50个国家行政部门或国会向台湾申贺,高度赞扬台湾民主成就。 "
美国官员赴台会见政治人物
美联社分析认为,对于获胜者当选总统赖清德领导下的台湾与中国关系的未来,或者对于中国与美国的关系来说,这场“口角”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而美国方面表示,已要求两名前官员本周前往台湾与政治领导人举行选举后会议,此举可能会令中国不满。
美国在台协会AIT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美国遵循先例在选后邀请前资深官员以私人身分造访台湾, 前国家安全顾问斯蒂芬·哈德利和前副国务卿詹姆斯·斯坦伯格将于周日抵达台北,并于周一举行会议。他们将会见一系列主要政治人物,并向台湾转达美国人民对台湾成功选举的祝贺、对台湾持续繁荣和发展的支持以及我们对两岸和平的长期关注和稳定性。”
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美国前高级官员的选举后访问是例行公事,并非异常。
“一个中国原则”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周六祝贺赖清德赢得台湾的总统选举,也祝贺台湾人民再次显示他们强劲的民主体制和选举进程的力量。
中国外交部周日批评美国国务院就中国台湾选举发表声明,称“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严重违背美方所作仅与台湾地区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的政治承诺,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另据中央社报道称,中国驻欧、日、英使馆也分别表态,声称祝贺举动是“干涉中国内政”,违反“一个中国”原则。
法国和德国周日也对台湾举行选举表示欢迎,并向 "参加这一民主活动 "的选民和候选人表示 "祝贺",同时在一份新闻稿中呼吁 "尊重现状"。法国和德国外交部声明中都没有提及当选总统赖清德的名字,但表示:"重申台湾海峡和平与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呼吁各方尊重现状,并希望海峡两岸恢复对话。法国外交部在声明中说: "台湾是欧洲和法国的重要合作伙伴,尤其是在经济、文化、科学和技术领域,我们希望在这些选举之后,与台湾的关系将继续加强,与我们的一个中国政策保持一致"。
葛莱仪:至少未来几年内,中国不太可能对台武力相向或强迫统一
台湾选举尘埃落定后,就两岸关系前景,智库德国马歇尔基金会(German Marshall Fund of the United States)刊出美中台关系专家葛来仪撰文表示,民进党史无前例3连胜将使中国失望,但不太可能刺激北京的统一策略在短期内发生变化。尽管薪资停滞和住房成本上涨等国内问题,对许多选民、尤其是年轻人来说很重要,但葛来仪认为台湾日后与中国的关系可能仍是重中之重。
葛来仪指出,面临中国军、经压力及试图分化台湾社会、营造统一会让未来更好的假讯息等各种形式认知作战日增,大多数台湾民众希望既能维持台湾自主又能顾及两岸稳定。这方面赖清德承诺追随蔡总统脚步维护两岸现状,加强与国际伙伴关系,并增强台湾防御能力。
葛来仪认为,习近平希望美中之间的脆弱稳定关系不致恶化,可能会成为他不对台湾采取极其严厉措施的因素之一,至少2024年会如此。她在文末表示,虽预料中国对台湾的施压不仅会持继续、可能还会增强,但至少未来几年内,中国不太可能对台武力相向或强迫统一,习近平会专注于经济问题与军队腐败,因为他可能明白对台动武将不利于达成让中国在本世纪中叶完成民族复兴的首要任务。
-
拥有全球一半人口的 50 多个国家将于 2024 年举行全国选举,台湾总统选举和由 113 名议员组成的立法院选举将于1月13号举行,被认为是今年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投票之一,将决定自治岛屿未来与日益咄咄逼人的中国的关系,选举结果对亚太大部分地区以及美国都很重要。
在选举前,北京再次威胁要使用武力吞并这个被其视为自己领土的自治岛屿,并将这次选举描述为战争与和平之间的选择。
据美联社台北报道,中国被指利用军事威胁、外交压力、假新闻和对政客的经济利诱,采取广泛的战略来影响台湾选民,以选出支持统一的候选人。报道称,中国的最终目标是控制这个自治的民主岛屿,台湾的高科技经济为全球电脑、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提供关键零部件芯片,世界上大部分商品也通过台湾海峡运送。
网络虚假信息泛滥
法新社周三(1月10号)也报道,在台湾关键选举即将到来之际,抖音海外版TikTok 上虚假和误导性的视频成倍增加,主要针对的是民进党候选人。 报道引述据台湾专家和代表称,这场影响运动是由声称台湾是其领土一部分的北京策划的。 几个月来,影响台湾选民的“战斗”一直在网上激烈进行,网民们在社交网络上点赞、评论和分享相关视频。
法新社的数字调查小组注意到,在 TikTok 上分享的一些视频通常伴有花哨的图片和的戏剧性的音乐,很可能来自中国大陆的抖音网。传播最广的信息广告涉及执政党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的竞选伙伴萧美琴。
在 TikTok 上分享的许多关于萧美琴的视频中说:"她是外国人",称她秘密保留美国公民身份,因此不符合参选资格的观点。而萧美琴曾多次声明她几十年前就放弃了美国国籍,法新社在美国政府的一份放弃国籍者名单上发现了她的名字。
专家认为,这是中国政府利用虚假信息或部分属实的说法来诋毁反对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政治人物的一个例子。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的中国问题专家乔纳森-沙利文(Jonathan Sullivan)对法新社说:"(中国开展的)信息宣传活动是持续的、系统的,并且制造了大量的错误信息,即任何可以诋毁台湾民主合法性的信息。”他认为台湾正面临着一个资源和动机都极其强大的对手,该对手的目的是要赢得人心。
报道指出,美国社交媒体分析研究公司 Graphika 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说,早在 2022 年 5 月,冒充台湾用户的账户就开始"持续和协调“地发布政治调侃视频,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指责中国使用 "一切手段干扰选举",包括造谣。北京将这些指控斥为 "谣言"。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反对自 2016 年以来执政的蔡英文总统的政党民进党。 由于民进党候选人在封关前最后公布的民调中领先,一位中国高级官员将这次投票描述为战争与和平之间的选择。
在法新社和其他核查机构发现的许多误导或错误内容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是:民进党所为反对台湾,而且是在美国的授意下进行。
报道称,虽然这些视频中有许多是民进党反对者直接发表的言论,但也有一些显然是 "深度伪造"(deepfakes),包括利用某人(通常是名人)的外表进行超现实蒙太奇处理,使其做出或说出某些行为。比如,去年11 月出现了其中一个造假视频,显示赖清德向媒体发表讲话,其中的录音带经过篡改,给人的印象是这位政治家在赞扬亲北京的政党反对者。台湾当局以恶意企图影响选民为由,迅速将其下架。
虽然在 TikTok 上也能找到反对民进党主要对手,即被指亲中国的国民党的内容,但法新社的数字调查部门注意到浏览量上有非常明显的差异。一个反对国民党的主要标签获得了超过一百万的浏览量,而另一个反对民进党的标签则被浏览了近两千万次。
事实核查组织Mygopen的创始人叶子杨(Charles Yeh)告诉法新社:"这些信息和视频通常来自中国,其内容大多是对某些政府政策的不信任。”
而法新社与十多家事实核查组织一起,对可能包含虚假信息的视频进行核查。费用由 TikTok 承担。 如果法新社团队证明某些视频的信息是虚假的,或者报告它们误导了平台用户,TikTok 就会删除这些视频。
威胁,利诱
据美联社报道,除了网络上,中国几乎每天都派遣军舰和战斗机靠近台湾,希望恐吓台湾2300万人民,削弱其严重依赖美国支持的军队。虽然最近几天此类任务的数量略有下降,但台湾报告称有一些可疑气球从中国飞越台湾。本周二,国防部还通过手机发出了有关中国火箭发射的空袭警报,随后将其修改为将一颗卫星送入太空,但处于“异常轨道”。声明称,由于台湾当地平民面临潜在威胁,因此发出警报是合理的。
另外,中国还限制从台湾进口,并邀请地方领导人免费访问,目前数十名里长因违反台湾法律接受此类礼物而被立案调查。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是访问中国的人之一,他上个月访问了中国,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国民党与中国执政的共产党之间私人交易的担忧。
非营利组织台湾事实核查中心表示,与选举有关的假新闻已追溯到中国,压力正在增加。该中心的首席执行官指出:“虚假信息的制造者有他们自己的动机(……)这些都是与政治有关的不实指控。”
负责监督与中国大陆关系的台湾陆委会警告台湾人,中国正在利用经济和政治手段影响投票。陆委会发言人詹志宏表示:“我们奉劝中共停止使用无效手段,停止损害台海两岸关系。” 他补充说,无论选举结果如何,中国都可能继续试图操纵台湾政治。
美联社指出,台湾长期以来一直是亚洲和欧洲文化的熔炉,在 50 年间一直是日本的殖民地,直到 1945 年二战结束时被移交给蒋介石的中国国民党政府。1949 年,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在大陆上台后,国民党将政府和军队迁往台湾。这场内战造成数百万人死亡,至今尚未正式解决。
中国指责美国向台湾提供军事武器,鼓励台湾加剧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
美联社报道指出,尽管中国话题如影相随, 但台湾的选举往往是根据住房、就业、教育和医疗等与选民息息相关的当地问题来决定,这些问题和台湾与大陆的关系无关。调查显示,大多数台湾人接受他们目前事实上的独立——包括所有男性都必须服兵役、持台湾护照到世界各地旅行的能力,以及在各级民主选举中选择领导人的权利。
-
黎巴嫩和巴勒斯坦安全消息人士证实,以色列周二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一次无人机袭击中炸死了哈马斯组织二号人物萨利赫-阿鲁里(Saleh al-Arouri),57岁的阿鲁里是哈马斯高级政治领导人中被暗杀的第一人,以色列既没有证实也没有否认实施了这次暗杀行动,但其军方发言人丹尼尔-哈加里少将说,以军无论在进攻还是防守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并为“任何情况做好了准备”。目前国际社会外界忧虑加萨战事恐会升级成更广泛的地区冲突。
黎巴嫩真主党威胁
据报道,以色列指控哈马斯军事分支卡萨姆旅(Izz-el-Deen al-Qassam Brigades)的共同创始人阿鲁里多年来下令并监督哈马斯在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发动袭击。10月7日遭巴勒斯坦伊斯兰主义组织哈玛斯攻击后,以色列就誓言要摧毁哈玛斯。黎巴嫩全副武装的真主党是哈马斯的盟友,自 10 月份加沙战争爆发以来,该组织几乎每天都在黎巴嫩南部边境与以色列交火。真主党领导人哈桑-纳斯鲁拉警告以色列不要在黎巴嫩领土上实施任何暗杀行动,并发誓要做出 "严厉反应"。真主党周二表示,在阿鲁里遇害后,真主党已在马吉附近用导弹袭击了一群以色列士兵。
以色列定期攻击黎巴嫩境内的真主党(Hezbollah),但阿鲁里身亡,是加萨战争爆发以来,以色列首次针对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发动袭击。黎巴嫩总理米卡提也谴责这起杀戮事件,并表示此举“目的在将黎巴嫩”进一步卷入以哈战争。
谁是萨利赫-阿鲁里?
分析认为,阿鲁里的影响力虽不及加萨哈玛斯领导群,却被视为是这个组织行动的关键成员。阿鲁里地位关键之处在于,身为哈玛斯在黎巴嫩高阶官员的他,对外负责巩固哈玛斯与黎巴嫩什叶派基本教义民兵组织“真主党”双边关系,并透过真主党,巩固哈玛斯与其后盾伊朗的双边关系。以色列长期以来一直指责阿鲁里对其公民发动致命袭击,但哈马斯的一名官员说,阿鲁里也是卡塔尔和埃及就加沙战争结果和释放哈马斯扣押的以色列人质问题进行谈判的 "核心人物"。
阿拉伯和地中海世界研究中心主任哈斯尼-阿比迪接受法广采访时指出,阿鲁里死亡并不令人意外,但后果可能是深远的:
“哈马斯二号人物是以色列攻击的目标,以色列认为他是暗杀目标,因为他是哈马斯政治局副主席。他也是哈马斯政治局中负责约旦河西岸事务的人。因此,他为哈马斯在国外的活动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些活动都会产生后果,对真主党的影响最为直接——真主党领袖纳斯鲁拉一直威胁说,如果针对黎巴嫩领土,特别是贝鲁特南郊的袭击发生,他将予以回击。其次,这也是对美国的考验,因为美国一直致力于将加沙战争限制在加沙领土内,以免开辟其他战线。在以色列北部开辟战线确实存在风险。当然,一切都将取决于纳斯鲁拉的反应。”
也门胡塞叛军在红海袭击
自 10 月 7 日以色列与哈马斯开战以来,以黎边境、叙利亚和伊拉克(美军基地已成为攻击目标)以及胡塞叛军发动袭击的红海的紧张局势不断加剧,其目的是减缓海上交通以 "支持 "加沙。
据英国海事安全局(UKMTO)的初步消息,美国军方证实,也门胡塞叛军于周二晚间向红海战略要地曼德海峡附近的商船发射了两枚导弹。
英国海事安全局最初报告称,在厄立特里亚和也门海岸之间的红海南部航行的一艘商船附近发生了爆炸,并明确表示没有造成损失,船员 "安全"。 美国中东司令部(Centcom)也说,胡塞叛军向红海南部有许多商船的海域发射了两枚反舰弹道导弹,"没有造成任何损害"。
法国外交官称,联合国安理会将在周三召开维和会议,讨论胡塞武装在红海发动袭击的问题。据国际海运公会(ICS),最近几周,在以色列与哈马斯开战之后,胡塞叛军加强了对红海和曼德海峡的袭击,而世界贸易的 12% 都要通过曼德海峡。胡塞武装和巴勒斯坦哈马斯一样得到伊朗的支持,他们警告说,为了声援加沙,他们将袭击在红海航行、与以色列有联系的船只。
在加沙,哈马斯组织的卫生部称,在加沙近三个月的战争中,有记录的巴勒斯坦死亡总人数达到22185人。以色列说,它试图避免伤害平民,并指责哈马斯在平民中安插战斗人员,哈马斯否认这一指控。
以色列的坚定“复仇”立场不变
10 月 7 日,哈马斯在以色列领土上发动了一次规模空前的袭击,据法新社根据以色列官方数据统计,约有 1140 人丧生,其中大部分是平民,约 250 人被扣为人质,其中 100 多人在 11 月底短暂休战期间获释。
以色列也誓言将继续战斗,直至消灭哈马斯,以国情报特工机构摩萨德的负责人周三表示,该机构将与任何参与 10 月 7 日哈马斯对以色列领土血腥袭击的人 "算账"。法新社报道指出,目前尚不清楚如果它成功了,打算如何处置加沙这块飞地,也不清楚独立的巴勒斯坦国的前景如何。在华盛顿,国务院谴责了以色列内阁部长鼓吹在加沙外重新安置巴勒斯坦人的言论是 "煽动性和不负责任的"。法新社指出,这些言论凸显了阿拉伯世界一些人的担忧,即以色列想把巴勒斯坦人赶出他们设想未来建国的土地,重蹈 1948 年以色列建国时大规模驱逐巴勒斯坦人的覆辙。
据本台驻耶路撒冷记者米歇尔·保罗报道,在以色列总理命令其政府成员不得接受以色列国内外媒体的任何采访,也不得直接讨论消灭萨利赫·阿鲁里的情况。内塔尼亚胡的一名顾问告诉美国媒体,以色列尚未声称对此次袭击负责。他指出,无论谁负责,“ 有一件事是明确的:这不是针对黎巴嫩国家的攻击”,而是 针对哈马斯领导层的 “ 外科手术式打击”。
法国总统府今天表示,总统马克龙与内塔尼亚胡通话呼吁以色列避免局势升级,“特别是在黎巴嫩”。
-
距离韩国国会选举还有4个月,韩国最大的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魁李在明周二(1月2日)在釜山出席活动时遇袭颈部被刺,后被送医抢救医治,行凶者当场被捕但身份和袭击动机尚不明朗。
据当地电视台播出的画面显示,李在明上午在釜山视察完加德岛新机场用地之后接受媒体采访,期间突然遭到一名不明身份的男子的袭击,导致他左颈部被刺中受伤倒地,几个人冲上去帮助他捂住伤口。
一名目击者告诉当地媒体说,李在明当时正一边走向自己的汽车,一边与记者交谈,袭击者挤开记者向他递笔索要签名,然后用一把看似刀子的东西刺中了他的脖子。
据韩联社报道,59岁的李在明随后被救护车送往位于该市南部的釜山国立大学医院抢救,之后又被直升机转送至首尔大学医院进一步治疗。据同一消息来源称,李在明遇刺后仍有意识,法广驻首尔特约记者CelioFioretti报道,他正在首尔接受手术,应无生命危险。
李在明担任党首的韩国共同民主党谴责此次攻击是对民主的威胁。该党议员KwonChil-seung在医院外向记者说:"这是对李在明的恐怖行为,是对民主的严重威胁,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发生”。他表示,正在等待医生对李在明健康状况的评估,呼吁对攻击事件展开调查
根据韩国电视台播放的画面,看似年龄在60多岁的行凶者被警察摔倒在地。他戴着一顶印有李在明名字的帽子。报道说,他在当场被警方逮捕,目前正在接受警方审讯调查其攻击动机,目前这名行凶者仍保持沉默。
这次袭击发生在距离4月韩国关键的议会选举100天之际。李在明领导的共同民主党目前在国会中占多数,并期望继续保持这一优势。根据最近的民意测验,即将举行的选举形势似乎势均力敌,但共同民主党是最大热门。作为共同民主党党魁,李在明曾在2022年参加韩国大选,角逐总统大位,但在激烈选战中败给了保守派的尹锡悦。
据韩国总统府发言人说,总统尹锡悦在得知袭击事件后,对李在明的安全表达“深表关切"。尹锡悦"强调无论什么状况,我们的社会都绝不能容忍此类暴力行为"。
法新社报道,李在明幼年时曾是工厂童工,11岁开始在一家手套厂工作。两年后曾遭遇一场工伤事故,手臂被卡在压力机中,导致终身残疾。他的善于强打自身白手起家的背景,也是其成为政治明星的部分原因。李在明在之后进入法学院学习后成为了一名人权律师,并于2010年进入政界。2018年,他当选韩国人口最多的京畿道知事。从2022年8月开始他担任共同民主党党主席。在上届总统竞选期间,李在明提出了包括全民最低收入和免费校服在内的原创性措施。但他的竞选之路因一系列丑闻而受到影响。这位59岁的国会议员目前仍然面临腐败案的审判,该案件与一间涉嫌向朝鲜非法转移800万美元资金的公司有关。
此外,李在明还被控在担任城南市市长期间,造成市府开发公司损失200亿韩元(1500万美元),涉嫌犊职。除涉及贪腐,关于李在明与黑社会有联系的传言在韩国也不绝于耳,他的妻子也被指控非法使用公款。
2023年9月,李在明因涉嫌多项腐败指控而被检方提出拘留候审请求,但请求被法院驳回,使之躲过了被拘押的命运。去年被送上法庭的李在明曾在8月31日开始绝食抗议,谴责现任保守派政府"无能和暴力"政策。在连续19天绝食后不得不被送医治疗。
李在明被认为将再次参加2027年的韩国总统选举,根据最近的民意调查,他仍然是下届选举的有力热门人选。
韩国自1948年建国以来曾发生多起政治暴力事件,路透报道指,尽管枪枝在韩国被严格限制,但仍有出现不少以其他武器犯下政治暴力案件。报道例举2022年,李在明之前的共同民主党党魁宋永吉,曾在公开活动中遭袭击者以钝器打击头部,引发撕裂伤。2006年,遭暗杀的前总统朴正熙之女朴槿惠,在当时尚未任总统、还是保守派反对党的领袖,她在一次活动中被人持刀攻击划伤脸部,导致脸部11厘米伤口,缝针60针治疗,长达数周无法正常说话。
-
今天是2023年的最后一天,辞旧迎新,盘点2023年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如哈马斯突袭,乌克兰战争持续和台湾局势紧张等,那么展望2024年的世界局势走向如何,是否会面临更多的动荡?
2023年地缘政治格局变化
2023年10月加沙地带的哈马斯突然发动袭击以色列,导致以色列发生有史以来最致命的平民屠杀。托马斯-莫尔研究所(Thomas More Institute)的负责人蒙格雷尼耶(Jean-Sylvestre Mongrenier)分析认为2023年发生的系列事件对民主制度而言充满挑战,也凸显莫斯科-北京-德黑兰轴心挑战西方的决心。
在地缘政治方面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什么?2023年世界战火不断,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战争持续,加沙的哈马斯突袭以色列这两场公开战争对地区和全球都产生了影响。
蒙格雷尼耶认为在加沙的战争,伊朗及其附属组织是幕后黑手,就是伊朗支持的黎巴嫩的真主党、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泛什叶派民兵,也支持在也门的胡塞分子,针对以色列、美国及其欧洲盟友发动的一场战争。
此外,中国在台湾海峡、台湾岛国周围和上空区域大摆军事姿态。除此之外,朝鲜金正恩政权不断发出威胁,并多次进行弹道导弹和其他武器试验,显示平壤已掌握了打击美国和欧洲的手段。
俄罗斯的普京,中国的习近平和伊朗的阿里-哈梅内伊相信西方走向没落,他们认为东升西降,西方的丧钟已经敲响,因此要进一步瓦解欧洲和西方。
托马斯-莫尔研究所的负责人蒙格雷尼耶认为,当前的局势是过去15年到20年时间逐渐积累所致,早在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前外长普里马科夫就开始强调 "反霸权联盟 "的主题,并致力于打造莫斯科、北京和德黑兰之间的联盟。
普京在2007年的 2 月 10 日发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演说 "涉及北约和单机世界,裁军等问题,也凸显他的目标和动机,在几个月后,俄罗斯军队袭击了格鲁吉亚。
在西方的软弱下,随后,俄罗斯在2014年初用军事手段让克里米亚归附俄罗斯。2015年莫斯科与伊朗结盟,对叙利亚进行了军事干预,叙利亚战争导致大量移民涌入欧洲。
就伊朗而言,2002 年德黑兰的秘密核计划被曝光。从那时起,无论国际社会做出重要斡旋,什叶派领导的伊斯兰政权继续发展核武,其目的是确保德黑兰称霸中东。
中国在 2008 年经历了金融和经济危机后,北京开始实施 "围垦政策",即对南海有争议的岛礁和小岛实行军事化,并启动了 "新丝绸之路"。此后中国让南海等地的紧张局势不断加剧和升级。
幕后的黑手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局势严峻,最令人担忧的不是军事形势,而是西方国家的犹豫不决,认为有可能让这场战争降温,曾经尝试过明斯克协议,但是无果而终。
蒙格雷尼耶认为哈马斯以及真主党和胡塞武装的背后是伊斯兰伊朗,而伊朗得到了俄罗斯和中国的支持,他认为我们正处在全球地缘政治平衡瓦解的边缘。
2024年的选举
进入2024年一些重要的选举值得关注,2024年11月美国进行总统选举投票,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将在3月展开竞选,将连任第5个任期到2036年,台湾1月13日举行总统和立法委员会选举投票。
进入4月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印度举行总理大选。
另外北约将在2024年春季举行大规模防御军事演习。
-
2023年进入尾声,中东与俄乌战事却丝毫没有出现缓解。不仅如此,随着朝鲜的挑衅行为的不断升级,台海以及南中国海紧张关系的日益加剧,东亚地区成为第三大战场的可能性有增无减,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政府正在与日本方面合作,计划投资数十亿美元,重新开发二战期间美国在关岛的空军基地,作为在其主要基础设施受到攻击时可以使用的替代军事基地。
法新社发自华盛顿的报道对美国政府的此一军事计划进行了详细的报道与评论,报道指出,1945 年 8 月 6 日上午,向广岛投掷原子弹的美军飞机从太平洋关岛附近的提尼安岛起飞。 从日本人手中夺回该岛后,美军在此匆忙地修建了当时最先进的军事基地,之后被选中用于投放第一批核弹。1945 年 8 月 6 日和 9 日,正是从马里亚纳群岛的这个小岛上起飞的飞机,先后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 核弹,造成 20 多万人死亡,导致了日本的屈服。
二战结束之后,提尼安岛军用机场几十年来一直被丛林蚕食,不过,目前美军正在对其进行修缮。华盛顿方面表示,此举是对中国政府类似政策的回应,中国政府多年来不断在南海争议激烈的水域将小岛改造成军事基地。美国空军太平洋司令肯尼思-威尔斯巴赫(Kenneth Wilsbach)将军近日也向《日经新闻》确认,"从现在到明年夏天,美军将清除岛上的杂草,把它变成一个 "大型 "的军事基地。
不过,法新社评论说,八十年之后,华盛顿重新修复该军事基地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应对北京。2022年美军战略文件指出,中国 "为重塑印度洋-太平洋地区而做出的胁迫性和日益咄咄逼人的努力 "是 "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和最严峻的挑战"。
面对来自北京的挑战,华盛顿不惜投资重金来加强其在该地区的军事地位。美国国会研究中心(Congressional Research Centre)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过去三年中,美国用于亚太地区军事建设的年度预算翻了一番,从 2020 年的 18 亿美元增至 2023 年的 36 亿美元。
五角大楼的策略十分明确,那就是不断增加军事基地的数量,以便更加灵活地在日本、韩国和关岛现有的主要美军基地之外开展行动。美国国会的报告指出,自 2011 年以来,"美国通过谈判获得了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的 12 个新的防御基地"--其中包括几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留下的基地。
对美国空军太平洋司令肯尼斯-威尔斯巴赫来说,美军并不计划建立庞大的空军基地,而只是寻找一个有燃料和武器装备的地方,可以让士兵休息一下,之后再次起飞。
这就是提尼安岛基地修建的模式,事实上,该岛的翻新工作于 2022 年 2 月就已经启动,最初在现有机场附近进行,之后扩展到该岛北部的前二战机场。
美军太平洋地区空军发言人告诉法新社,正是 由于感受到一种"紧迫感 ",才促使美军试图利用已有的设施来 "改善 "该地区的 "紧张态势"。
根据美国陆军的财务文件,在未来两年内,用于停放飞机的大块停机坪的修复和油箱的建造将修复完毕,该工程的总预算至少 1.62 亿美元,其目的是要在 "确保在安徒生空军基地(关岛)或西太平洋其他地点无法进入的情况下,有能力实现任务目标"。
除了提尼安岛基地的修复计划之外,美军冲绳普天间基地迁址扩建计划也正被加速推动,该计划因冲绳县政府反对而迟迟未获得批准,因而造成工程延后。日本共同社披露说,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考虑明年1月6日访问冲绳,就美军普天间机场搬迁以及施工项目阐述政府的立场。地基施工计划在明年1月12日启动。
另据共同社独家报道说,为防备朝鲜再度发射人造卫星,日本军方正就继续保留部署在冲绳县先岛诸岛的地对空拦截导弹“爱国者3”部队进行协商,日本防卫省拟缩小规模,但鉴于朝鲜不断表示将继续发射卫星, 虽然至今为止朝鲜的卫星发射并未发现有物体落在日本疆域内,但日本防卫省计划在撤走部分拦截部队的同时,保留一定的拦截实力以应对不测。
-
目前台湾各党派在明年1月13号举行的总统和立法选举激烈的竞争,这是2024年的首场大选,更因其地缘政治重要性而受到全球高度聚焦。三位候选人及其阵营也在各种议题上进行攻防争取选票和支持。但台湾议题与中国,美国,印太乃至全世界都息息相关,尤其是在世界秩序不断变化,冲突不断加剧的背景下,随着俄乌之间持续不断的战争以及以巴之间在中东爆发新的冲突,台湾也成为地图上一个关键的爆发点,而众所周知,在台海之间浮现出来的更是中美两国的地缘政治竞争。
美国在中东分心,中国会打台湾吗?
在台湾选举前,中国再次威胁要使用武力吞并它声称为自己领土的自治民主岛屿。集所有权力于一身的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冥诞130周年讲话时,强调“祖国必须也必然统一” ,话音未落“,中国国防部就表示,中国军队将“一如既往地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美联社一篇文章提出“美国在中东分心,中国会打台湾吗?”的问题。指出,由于拜登政府分心,援助其在其他地方的盟友和合作伙伴,美国国会担心北京可能会利用西方分心的这一战略时刻对台湾发动突然袭击。这篇主要是针对投资者进行的地缘政治分析的文章说,美国企业界对全球格局感到担忧。调查显示,地缘政治和政治不确定性是未来三年增长面临的最大风险。
文章说,如果中美之间爆发战争,对世界经济和市场造成的损害可能比二战以来的任何军事冲突都要严重。东亚周边海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中国仍然是大多数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由于进出中国的商品遭受毁灭性破坏,世界经济将遭受灾难性的影响,“全球萧条几乎是必然的。”
文章指出,近年来,“海峡两岸关系”不断恶化,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则加大了赌注。去年11月,他告诉解放军要“集中精力打仗”,做好战争准备。而这种威胁不仅仅是口头上的,中国军队正在迅速现代化和扩张,目前在战列舰总数和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器方面已超过美国海军。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常备军,入伍人数超过200万,还有最大的海军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高年度国防预算。
而美国不仅在技术和军事优势上输给了中国,而且其资源也日益捉襟见肘。与中国不同,美国在世界各地有许多盟友。虽然这有助于提高其全球地位,但也增加了保护负担,因为华盛顿有义务帮助捍卫其盟友。由于美国积极参与世界其他地区,其军工基地可能没有能力为台湾配备足够的武器来击退中国。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东欧和中东战事持续下去,习近平能否趁局势恶化,在美国最不准备的时候发动打击?美国军方高层对中国对台军事行动的时间表有不同的估计。国家情报总监海恩斯去年表示威胁将持续到 2030 年,而前印太美军司令菲利普·戴维森上将表示,中国可能会在 2027 年之前攻击台湾。美国空军上将迈克·米尼汉1月份指出,美中可能会在 2025 年爆发战争。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今年 4 月表示,中国可能会在 2027 年发动袭击。
文章指出,我们不知道中国何时、甚至是否会采取果断的军事行动,这让投资者陷入了模糊的状态。但这场战争的幽灵对投资者产生严重影响。台湾在先进半导体制造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如果发生战争,依赖这些商品的公司将特别脆弱。一种谨慎的做法可能是减少对中国公司的投资。
“美国促使台湾故意加剧与中国的紧张关系”
美联社指出, 在周四(12月29号)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再次指责美国促使台湾故意加剧与中国的紧张关系。
在周四的新闻发布会上,吴再次指责美国促使台湾故意加剧与中国的紧张关系。北京没有提供任何证据,但这一说法与中国将自己定位为俄罗斯的非官方盟友的说法相吻合,中国反对长期占主导地位的西方自由主义秩序,支持独裁统治。
尽管中国国防部长职位仍然空缺,但习近平周一任命了两名新晋升的上将担任主要军事指挥部。其中,王文泉将担任南部战区政委,负责监督中国在竞争激烈的南海的行动。胡忠明将接任海军司令。这两个任命显示,中国正致力于建设全球海洋强国,以保护其贸易利益,巩固其对南海和东海岛屿的控制,并扩大其全球利益以削弱美国的实力。
台湾选举的结果将如何影响台海格局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际,谁也不知道战争是否会及何时发生,但从短期看这场战争的幽灵对投资者产生严重影响。美联储主席杰伊·鲍威尔上个月警告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对全球经济活动构成重大风险”,并带来“高度不确定”的影响。
-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