エピソード
-
#歷史上的今天 Apr. 14
#一位音樂家的誕生
臺灣作曲家陳泗治1911年4月14日誕生於臺北士林,他是一位作曲家、鋼琴家、牧師以及教育家。他的音樂學習扎根於西方傳教士在臺灣教會及教會學校,作為臺灣本土的音樂家,他擅長將西方作曲技法與本土民謠、民間音樂結合,展現臺灣在地的文化特色。代表作品有清唱劇《上帝的羔羊》、鋼琴組曲《台灣素描》、合唱曲《讚美主極大恩賜》等。
#三個關鍵字
⏺︎臺灣第一代作曲家
陳泗治是臺灣第一代作曲家,是西方傳教士來臺時於教會教授音樂的學子。他的作品融合了西方古典音樂的寫作技法與臺灣本土民謠的和聲色彩,展現出獨特的臺灣在地音樂語彙。
⏺︎上帝的僕人
對宗教的熱愛以及信念,是陳泗治創作的主要動力,處處可見他虔誠奉獻的氣息。他透過音樂,向世人表達音樂中的情感。除此之外他也投身音樂教育,在多所學校任教,後出任淡江中學校長直至退休,期間培養出無數的臺灣音樂人才。
⏺︎台灣素描
陳泗治被稱為「台灣鋼琴第一人」,鋼琴組曲《台灣素描》是他重要的作品之一。由10首小品組成,是用音樂描寫環島旅行時所見的大自然景色與事務,也是他獻給鋼琴老師──加拿大宣教師德明利姑娘的作品。
#一首代表作品
🎵 陳泗治:〈台灣少女〉選自《台灣素描》
🎹 Su-Ti Chen: ‘A Little Formosan Girl’ from “Taiwan Sketches”
#SuTiChen #TaiwanSketches #otd #piano #pianocover #happybirthday #陳泗治 #臺灣作曲家 #台灣少女 #鋼琴 #音樂讓我說 #音樂日記 #生日快樂
📅「歷史上的今天」連載中 https://bit.ly/onthisdaybywilliethepianist
❤️https://bit.ly/訂閱威存老師YT
📸IG https://bit.ly/williethepianistIG
🎦YT https://bit.ly/williethepianistYT
☕ https://www.buymeacoffee.com/williethepianist
-
#歷史上的今天 Apr. 1
#一位音樂家的誕生
拉赫曼尼諾夫1873年4月1日誕生俄國,是俄國後浪漫主義的作曲家、指揮家及鋼琴演奏家,更是20世紀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他的音樂作品中,有著極富特色的浪漫風格、厚重的和聲,加上他時而讓人哀傷落淚的旋律,時而激情富渲染力的音樂動機,成功的讓人為他的音樂深深著迷。
#三個關鍵字
⏺︎拉赫式的浪漫
承襲自19世紀柴可夫斯基俄國國民樂派的特色,拉赫曼尼諾夫用他高超的作曲技巧,將優美的旋律線、深刻的音樂動機,寫進豐富的管弦配器、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中。他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作品18》、《第二號交響曲》以及鋼琴作品《升C小調前奏曲》都是著名作品。
⏺︎巨人的身型
拉赫曼尼諾夫的身型高大,192公分的身高,且擁有一雙大手,能夠輕鬆彈奏12度音程。因此他的鋼琴作品,並非適用所有人的手型。再加上艱澀的鋼琴技巧,也是鋼琴學子的一大挑戰之一。
⏺︎最難的鋼琴協奏曲
拉赫曼尼諾夫也以高超的鋼琴演奏能力聞名,尤其他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作品18》以及《第三號鋼琴協奏曲,作品30》,除了音樂相當精彩之外,其鋼琴部分更被認為是「最難演奏的鋼琴協奏曲」。
#一首代表作品
🎵 拉赫曼尼諾夫:〈第18段變奏〉選自《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 S. Rachmaninoff: 18 variation from Rhapsody on a theme of Paganini
#Rachmaninoff #Paganini #variation #Rhapsody #otd #piano #pianocover #happybirthday #拉赫曼尼諾夫 #帕格尼尼 #狂想曲 #變奏曲 #鋼琴 #音樂讓我說 #音樂日記 #生日快樂
📅「歷史上的今天」連載中 https://bit.ly/onthisdaybywilliethepianist
❤️https://bit.ly/訂閱威存老師YT
📸IG https://bit.ly/williethepianistIG
🎦YT https://bit.ly/williethepianistYT
☕ https://www.buymeacoffee.com/williethepianist
-
エピソードを見逃しましたか?
-
#歷史上的今天 Mar. 31
#一位音樂家的誕生
1732年3月31日,海頓誕生於奧地利,是古典時期音樂的代表人物。他為人幽默風趣又具長輩風範,莫札特也以「海頓爸爸」稱呼他。作品種類豐碩,一共寫作了104首交響曲,兩部神劇《創世紀》和《四季》,另外弦樂四重奏、鋼琴奏鳴曲也是他為數眾多的作品。
#三個關鍵字
⏺︎古典時期代表人物
受巴赫及韓德爾的影響,樂曲中有巴洛克音樂創作手法;他發展出器樂主調的理論,確立器樂奏鳴曲式的運用,之後也影響了莫札特、貝多芬的創作,三人更並列為古典時期音樂最具代表的音樂家。
⏺︎交響曲之父
確立了交響曲的曲式,一生共寫下104部交響曲,其數量至今仍無人能敵。海頓所寫的交響曲富有生動的韻律、明顯的強烈對比以及主題的運用發展,扣合古典時期音樂的風格走向,《驚愕交響曲》、《倫敦交響曲》都是著名作品。
⏺︎弦樂四重奏之父
海頓為人的幽默風趣也反映在自身的作品中,對聲響與曲式的創新也可以在他的弦樂四重奏中發現,一生共寫了68首弦樂四重奏,也可以說是為日後弦樂四重奏確立了標準形式。
#一首代表作品
🎵 海頓:《G大調第94號交響曲「驚愕」》,第二樂章
🎹 J. Haydn: Symphony in G, No. 94 "Surprise" - II. Andante
#haydn #symphony #surprise #otd #piano #pianofourhands #pianocover #happybirthday #海頓 #交響曲 #鋼琴 #鋼琴四手聯彈 #音樂讓我說 #音樂日記 #生日快樂
📅「歷史上的今天」連載中 https://bit.ly/onthisdaybywilliethepianist
❤️https://bit.ly/訂閱威存老師YT
📸IG https://bit.ly/williethepianistIG
🎦YT https://bit.ly/williethepianistYT
☕ https://www.buymeacoffee.com/williethepianist
-
#歷史上的今天 Mar. 31
#一位音樂家的誕生
1685年3月31日,巴赫誕生於現今的德國,他在音樂上無師自通,卻成為音樂史上的重要作曲家,作品體現了當時巴洛克音樂的精髓。他創作的音樂作品種類豐富,有宗教音樂,清唱劇、《聖約翰受難曲》與《聖馬太受難曲》等;也有給不同器樂的奏鳴曲、協奏曲,以及室內樂等不同形式的作品。
#三個關鍵字
⏺︎巴洛克音樂大師
與韋瓦第同屬於巴洛克音樂大師,他的作品中經常出現對位以及賦格,是織度與和聲複雜的音樂作品,經常也以複調展現其作曲手法。例如他的遺作《賦格的藝術》(Art of Fugue),包含十四首賦格與四首卡農,被視為巴赫作曲上複調技巧的總結
⏺︎音樂之父
巴赫的創作與他身處的環境息息相關關係,擔任宮廷樂師時,為宗教活動作了大量的宗教作品。擔任科滕親王的樂長時,開始嘗試各類型的作品,創作較為世俗的音樂,幾乎各類音樂形式的作品他都曾涉獵。作品種類多元,被後人尊稱為「音樂之父」,之後更影響蕭邦、舒曼、李斯特等人的音樂創作。
⏺︎巴赫的音樂復興
在巴赫過世後聲譽很快的下降,相較於當時新興的音樂風格,他的作品就被視為是過時的。有好一陣子,巴赫的作品僅侷限於一些音樂造詣高的人欣賞,直至孟德爾頌發現了巴赫的樂譜,並了解其偉大,親自指揮《馬太受難曲》之後,使得大眾重新認識到巴赫音樂的價值。
#一首代表作品
🎵 巴赫:《C大調前奏曲,作品846》
🎹 J. S. Bach: Prelude in C Major, BWV 846
#jsbach #bach #prelude #Cmajor #otd #piano #pianocover #happybirthday #巴哈 #巴赫 #前奏曲 #鋼琴 #音樂讓我說 #音樂日記 #生日快樂
📅「歷史上的今天」連載中 https://bit.ly/onthisdaybywilliethepianist
❤️https://bit.ly/訂閱威存老師YT
📸IG https://bit.ly/williethepianistIG
🎦YT https://bit.ly/williethepianistYT
☕ https://www.buymeacoffee.com/williethepianist
-
#歷史上的今天 Mar. 29 世界鋼琴日
2015年,來自德國的鋼琴家 Nils Frahm 首次提出「世界鋼琴日」 (World Piano Day) 的想法,對應到鋼琴上的88個琴鍵,將每一年的第88天,訂定為「世界鋼琴日」。
攤開古典音樂史當中的鋼琴作品,提到巴赫,一定會提到他的《C大調前奏曲,作品846》;說到莫札特,不能不知道《土耳其進行曲》;「鋼琴詩人」蕭邦的《降E大調夜曲,作品9之2》更是傳世之作。
我自己相當喜歡法國德布西的鋼琴作品,受到當時印象畫派的影響,德布西的音樂中像是批上一層薄霧,帶有朦朧、曖昧不明的音色。除此之外,他也擅長用音樂來描繪印象派繪畫中光影的變化。他的《快樂島》是我最喜歡的鋼琴作品之一,包含鋼琴的各種絢麗演奏技法,華麗如管絃樂團般的聲響,結尾更宛如煙火般的燦爛綻放。
2025年3月29日,邁向10週年的今天,不管你是在彈琴、聽音樂、看表演等度過這一天,享受這一個有鋼琴陪伴的美好日子!也歡迎留言和我分享你喜歡的鋼琴作品!
#otd #onthisday #worldpianoday #piano #世界鋼琴日 #鋼琴 #音樂讓我說 #音樂日記
-
#歷史上的今天 Mar. 25
#一位音樂家的誕生
匈牙利作曲家巴爾托克誕生於1881年3月25日,由母親啟蒙了音樂演奏,求學期間曾到布達佩斯皇家音樂學院(現李斯特音樂學院)學習音樂。因結識高大宜 (Zoltán Kodály)並與之展開民謠採集的工作,之後他將採集的民謠融入他的創作中,是匈牙利近代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
#三個關鍵字
⏺︎民族音樂學者 Ethnomusicologist
曾與高大宜進行民謠採集工作,也一起發行以民謠為基礎的鋼琴曲,體認到簡單的民謠就足以撼動人心。與當時浪漫主義背道而馳,巴爾托克採集自巴爾幹半島到匈牙利的民謠,取材其中豐富多彩的形式與複雜節奏,《羅馬尼亞民間舞曲》、鋼琴曲集《小宇宙》等是鋼琴的代表作。
⏺︎鋼琴打擊樂化
攤開巴爾托克的鋼琴作品,他試圖將鋼琴打擊樂化,一方面強化鋼琴原有的敲擊,透過不規則節奏,產生不同的音色與律動變化,例如《在戶外》中,鋼琴用來模仿鼓聲或槍鳴。另一方面,則是讓鋼琴與打擊樂器的更加協調、融合,在《兩架鋼琴與打擊樂的奏鳴曲》中,即可看見這項創新手法的落實。
⏺︎現代音樂先驅者
巴爾托克是20世紀現代音樂的先驅者,在他後期作品《管弦協奏曲》以及《為弦樂、打擊樂與鋼片琴而寫的音樂》中,可聽見無調性音樂、刻意為之的不和諧聲響、複雜的節奏等運用,這樣的創作手法更影響了之後的李蓋悌 (György Ligeti)以及美國作曲家柯普蘭 (Aaron Copland)等人。
#一首代表作品
🎵 巴爾托克:羅馬尼亞民間舞曲,作品56
🎹 Bartók Béla: Romanian Folk Dances, Sz. 56
#bartokbela #bartok #romanian #dances #otd #piano #pianocover #happybirthday #巴爾托克 #羅馬尼亞 #舞曲 #鋼琴 #音樂讓我說 #音樂日記 #生日快樂
-
#歷史上的今天 Mar. 21
#一位音樂家的誕生
俄國作曲家穆索斯基誕生於1839年3月21日,自幼即展露音樂方面的天賦,即使他從未受過正規的音樂教育,在他豐富的想像力激盪下,作品相當具有原創性。他也以提倡俄國民族音樂為目標,著名作品有歌劇《鮑里斯·戈東諾夫》和鋼琴組曲《展覽會之畫》等。
#三個關鍵字
⏺︎國民樂派 (Nationalism)
19世紀的歐陸盛行浪漫樂派的音樂風格,與之不同,此時的俄國發展出了「國民樂派」。穆索斯基以俄國文學、傳統文化或是景致等作為靈感,並採用俄國民謠於作品中,是「國民樂派」的代表人物。
⏺︎俄國五人組 (Mighty Five)
穆索斯基同樣也是「俄國五人組」的成員之一,另外包含巴拉基列夫、林姆斯基-高沙可夫、鮑羅定和庫宜五人,有別於19世紀歐陸盛行的浪漫樂派音樂,他們提倡有著俄羅斯特色的音樂,走出不一樣的道路。
⏺︎經典作品
歌劇《鮑里斯·戈東諾夫》是改編文學家普希金的同名劇本以及俄國歷史而成,音樂融合俄國民謠,內容反映了追逐權力以及掌權者對人民帶來的影響,是為俄國歌劇的經典傑作。鋼琴組曲《展覽會之畫》則是他用音樂描繪在展覽會上所看見的畫作,像是有侏儒、古堡、牛車以及基輔城門等等,〈漫步〉主題來銜接,大約30分鐘的樂曲。
#一首代表作品
🎵 穆索斯基:〈基輔城門〉選自《展覽會之畫》
🎹 M. Mussorgsky: ‘The Great Gate Of Kiev’ from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Mussorgsky #PicturesatanExhibition #Promnade #otd #piano #happybirthday #穆索斯基 #漫步 #鋼琴 #音樂讓我說 #音樂日記 #生日快樂
-
#歷史上的今天 Mar. 18
#一位音樂家的誕生
俄國作曲家林姆斯基-高沙可夫誕生於1844年3月18日,他原本是一位海軍,在認識音樂家巴拉基列夫等人之後,開啟他的音樂人生。他的作品眾多,有15部歌劇、交響曲、管弦樂作品,以及合唱曲、歌曲集及其他類型作品。《西班牙隨想曲》(Spanish Caprice)及《天方夜譚》(Scheherazade)可以說是他相當出色的管弦樂作品。
#三個關鍵字
⏺︎音樂學院教授
除了是一位作曲家外,林姆斯基-高沙可夫也是一位教育家。他在1871年任教於聖彼得堡音樂學院,教授樂器和作曲,影響了下一輩的青年俄國作曲家,如史特拉汶斯基、普羅高菲夫等人。
⏺︎俄國五人組 (Mighty Five)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於1861年認識巴拉基列夫後, 開始學習音樂,在音樂中將俄國民謠、歷史及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之後以巴拉基列夫為首,包含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穆索斯基、鮑羅定和庫宜五人,組成「俄國五人組」,並提倡有著俄羅斯特色的浪漫派音樂。
⏺︎配器大師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同樣也以高超的管弦樂配器聞名,在他的作品中可以聽見他用樂器製造出來的效果來敘述故事情節,同事也包含俄國的民謠、異國風情等的運用,最著名的就是《天方夜譚》以及歌劇《金雞》(The Golden Cockerel)。
#一首代表作品
🎵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大海和辛巴達的船〉選自《天方夜譚,作品35》
🎹 N. Rimsky-Korsakov: ‘The Sea and Sinbad's Ship’ from “Scheherazade, Op. 35”
#RimskyKorsakov #Scheherazade #symphonicsuite #programmuisc #otd #piano #pianocover #happybirthday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 #天方夜譚 #交響組曲 #鋼琴 #音樂讓我說 #音樂日記 #生日快樂
-
#歷史上的今天 Mar. 14
#一位音樂家的誕生
奧地利作曲家老約翰·史特勞斯誕生於1804年3月14日,在當時普及圓舞曲功不可沒,有「圓舞曲之父」之稱。他的《拉德茨基進行曲,作品228》可以說是他最有名的作品,每年在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上許多樂團一定會演出這首曲目。
#三個關鍵字
⏺︎維也納華爾滋
維也納華爾滋是自華爾茲演變而來的舞,速度較快,是盛行於奧地利維也納的舞曲。19世紀由約瑟夫・蘭納、老約翰・史特勞斯以及小約翰・史特勞斯皆創作為數不少的華爾滋作品,是有著巨大影響的全新音樂形式。
⏺︎圓舞曲世家
19世紀的奧地利,有老約翰·史特勞斯與約瑟夫·蘭納一起普及圓舞曲。之後,他的兒子們小約翰、約瑟夫以及愛德華,相繼投入了音樂事業,一家人在音樂的貢獻形塑了史特勞斯家族的美名。
⏺︎流芳傳世的貢獻
除了是作曲家之外,老約翰·史特勞斯也是指揮家,更擁有自己的管弦樂團。他與兒子們所建立起的音樂事業版圖,除了圓舞曲外,包括波卡舞曲 (Polka)、加洛普舞曲 (Galopp)等,其作品在當時風行整個歐陸。
#一首代表作品
🎵 老約翰·史特勞斯:拉德茨基進行曲
🎹 Johann Strauss I: Radetzky-Marsch, Op. 228
#strauss #johannstrauss #radetzkymarsch #march #otd #piano #pianocover #happybirthday #老約翰史特勞斯 #史特勞斯 #拉德茨基進行曲 #進行曲 #鋼琴 #音樂讓我說 #音樂日記 #生日快樂
-
#歷史上的今天 Mar. 11
#一位音樂家的誕生
阿根廷作曲家皮耶佐拉誕生於1921年3月11日,他同樣也是著名的 #班多紐手風琴 (#Bandoneon)演奏家。皮耶佐拉在音樂史上最重要的貢獻,就是將 #探戈音樂 從原本屬於在小酒館演奏的 #流行音樂 提升至可在舞台上演奏,在阿根廷,他有「了不起的皮耶佐拉」(el gran Piazzolla)的美名。
#三個關鍵字
⏺︎探戈之父
皮耶佐拉的作曲之路接受到全面性的古典音樂訓練,之後為求創新,他將古典音樂和爵士樂融合探戈音樂,走出一條「新探戈音樂 (Tango Nuevo)」的道路。
⏺︎班多鈕手風琴演奏家
皮耶佐拉幼年就開始學習班多鈕手風琴的演奏,之後在許多個探戈樂團擔任樂手。在他的作品中,也可以聽見班多鈕手風琴運用其中,這使得他的探戈音樂有了獨一無二的聲響。
⏺︎融合與創新
皮耶佐拉的獨特之處在於他將古典樂、爵士樂以及傳統阿根廷的探戈音樂融合在他的創作當中,例如在古典曲式中加入探戈音樂。演出中也打破以往慣例,例如讓原本可能擔任數字低音或節奏的低音提琴有更多的獨奏樂段。
#一首代表作品
🎵 皮耶佐拉:再見了!爸爸(山本京子編曲)
🎹 A. Piazzolla: Adios Nonino (arr. Kyoko Yamamoto)
#Piazzolla #adios #tango #otd #piano #twopianos #pianoduo #happybirthday #皮耶佐拉 #探戈 #鋼琴 #雙鋼琴 #音樂讓我說 #音樂日記 #生日快樂
-
#歷史上的今天 Mar. 7
#一位音樂家的誕生
法國作曲家拉威爾誕生於1875年3月7日,是古典音樂史二十世紀 #印象樂派 的作曲家。著名的鋼琴曲目有《#鏡》、《#庫普蘭之墓》,還有有著艱難技巧的《#加斯巴之夜》及兩首鋼琴協奏曲。相較於德布西的音樂,拉威爾發展出獨自的音樂語彙,像是他依循古典曲式的架構,例如小步舞曲、巴洛克時期的組曲形式等,注入自己的和聲美學。
#三個關鍵字
⏺︎印象樂派
拉威爾的音樂有著神秘夢幻的氛圍、鮮明的節奏、異國情調,讓他與德布西被歸類在印象樂派中。在他的《水之嬉戲》或是《鵝媽媽組曲》中,全音與五聲音階的使用,為音樂增添異域或是仙境般的效果,是當代作品的最佳範例。
⏺︎精準配器手法
拉威爾為 #穆索斯基 的鋼琴作品《#展覽會之畫》所配器的管弦樂版本,還有在他的管弦樂作品《#波麗露》以及《圓舞曲》等中,展現他對於各項樂器音色的熟稔,且精準的為樂曲增添豐富的聲響。
⏺︎異國風情作品
拉威爾的作品也受到 #西班牙音樂、美國 #爵士樂 的影響,在鋼琴作品〈小丑的晨歌〉或是管弦作品《西班牙狂想曲》中有著西班牙的舞曲節奏與旋律。在他的《G大調鋼琴協奏曲》中,爵士樂中的切分節奏、藍調音階巧妙地融合在他的音樂語彙中。
#一首代表作品
🎵拉威爾:〈神仙花園〉選自《鵝媽媽組曲》
🎹M. Ravel: ‘Le Jardin Féerique’ from “Ma Mère l’Oye” Suite
#ravel #mamereloye #jardin #otd #piano #pianocover #happybirthday #拉威爾 #花園 #鵝媽媽組曲 #鋼琴 #音樂讓我說 #音樂日記 #生日快樂
-
#歷史上的今天 Mar. 4
#一位音樂家的誕生
1678年3月4日,韋瓦第出生於義大利,除了是為作曲家外,他也是傑出的小提琴家。他的創作力豐富,協奏曲產量堪稱樂壇之冠,完成超過四十部的歌劇,其他像是宗教音樂、器樂的奏鳴曲等也都也涉獵。是將巴洛克時期領向古典時期的關鍵人物。
#三個關鍵字
⏺︎巴洛克音樂大師
承襲前人柯瑞里 (A. Corelli)的音樂創作手法,韋瓦第將他自身創作的獨奏樂器協奏曲,使他的協奏曲成為巴洛克時期音樂的表現形式。之後的巴赫受他影響甚深,更將他諸多的協奏曲改編給鍵盤樂器演奏。
⏺︎小提琴家
韋瓦第是一位優秀的小提琴家,他曾在聖馬可大教堂的擔任小提琴手,並為小提琴寫了許多作品。曾為小提琴寫了兩百多首的協奏曲,首首富有新意,且強調小提琴的炫技,最著名的作品就是《四季》。
⏺︎四季
《小提琴協奏曲「四季」》作為韋瓦第最著名且最常被演奏的作品,絕無誇大之詞。他用生動的音樂來模擬大自然的生命力,刻畫春夏秋冬的萬種風情,可以說是最早出現的「標題音樂」範例之一。
#一首代表作品
🎵韋瓦第:《小提琴協奏曲「春」,作品269》,第一樂章:快板
🎹A. Vivaldi: Violin Concerto No. 1 in E Major, RV 269 “La Primavera”: I. Allegro
#Vivaldi #violin #vioalinconcerto #fourseasons #otd #piano #pianocover #happybirthday #韋瓦第 #小提琴 #小提琴協奏曲 #四季 #鋼琴 #音樂讓我說 #音樂日記 #生日快樂
-
#歷史上的今天 Mar. 1
#一位音樂家的誕生
波蘭作曲家蕭邦誕生於1810年3月1日,他是浪漫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及鋼琴家。他的創作以鋼琴作品為主,像是有故事性的敘事曲,或是細緻淒美的21首夜曲等,影響了後半世紀以降的浪漫樂派作品,更為他贏得「鋼琴詩人」的稱號。
#三個關鍵字
⏺︎浪漫樂派
蕭邦藉由音符中的彈性速度,長線條如歌唱般的旋律,以及半音的和聲行進等,在浪漫樂派的音樂中走出他的新道路。同時他的作品有著強烈的情感深度與表現力,反映出他的內在感受、個人情感上的掙扎以及對祖國的情壞。
⏺︎鋼琴詩人
蕭邦的作品大多數屬於沙龍性質的鋼琴作品,他不過分追求炫技,更注重詩意和細膩的情感。他所寫的21首「夜曲」,幾乎與他畫上等號,透過如歌般的旋律傳達音樂中的熱烈情感,讓他更扣合「鋼琴詩人」的稱號。
⏺︎為單一曲種創作
與大多數作曲家不同的是,他的創作幾乎都是鋼琴作品,各類曲式兼備,且數量眾多。例如將鋼琴技巧提升至能夠登台演出新高度的27首練習曲,以及讓往後音樂家爭相模仿寫作的24首前奏曲,還有包括十餘首的波蘭舞曲,近60首的馬厝卡舞曲等。
#一首代表作品
🎵蕭邦:a小調圓舞曲(2024年新發現)
🎹F. Chopin: Waltz in a minor (discovered in 2024)
#chopin #waltz #otd #piano #pianocover #happybirthday #蕭邦 #圓舞曲 #鋼琴 #音樂讓我說 #音樂日記 #生日快樂
-
#歷史上的今天 Feb. 23
#一位音樂家的誕生
1685年2月23日,巴洛克時期代表作曲家之一的韓德爾出生於羅馬帝國,他最為人知的作品類型有歌劇、神劇及管風琴協奏曲等。他曾到英國的宮廷裡任職,並受到女王的寵愛,創作了大量的宮廷音樂和義大利式歌劇,後來他定居並入籍英國。
#三個關鍵字
⏺︎巴洛克音樂大師
誕生於巴洛克時期輝煌的年代,在韓德爾的音樂中可以聽見像是裝飾音風格、複音音樂以及對位手法,著名的管弦樂作品有《水上音樂》、《皇家煙火》等。
⏺︎神劇
韓德爾的神劇是他最為人知的作品,一共創作了約三十齣神劇,經常聽到的〈哈利路亞〉就是出自韓德爾筆下的《彌賽亞》。
⏺︎鍵盤大師
韓德爾精通管風琴及大鍵琴,他曾經在哈雷教堂 (Dom van Halle)擔任管風琴師,並為教堂譜寫彌賽曲。他也曾在德國漢堡的劇院演奏大鍵琴,並在歌劇與神劇中擔任大鍵琴師。除此之外,數首給大鍵琴的組曲充分反映出當時巴洛克時期的即興演奏、裝飾奏等求新求變的風格。
#一首代表作品
🎵韓德爾:帕薩卡利亞舞曲,作品432
🎹G. Handel: Passacaille from Suite no. 7 in G minor, HWV 432
#handel #otd #onthisday #piano #passacaglia #happybirthday #韓德爾 #鋼琴 #帕薩卡利亞舞曲 #音樂讓我說 #音樂日記 #生日快樂
-
#歷史上的今天 Feb. 21
#一位音樂家的誕生
徹爾尼誕生於1791年2月21日,是奧地利作曲家及鋼琴家,同時也是在貢獻良多的鋼琴教育家。在他的著作《鋼琴理論及演奏大全》中,總結了浪漫主義以前的鋼琴演奏理論,其貢獻無人可匹敵。
#三個關鍵字
⏺︎作曲家及鋼琴家
三歲隨父親學琴,之後師承貝多芬,幾乎能夠演奏他所有的鋼琴作品;後有李斯特拜師門下,在鋼琴演奏史上有著承上啟下的獨特地位。儘管他投入大量時間在教學上,他的作品種類也涵蓋了當時的各種形式作品,像是獨奏作品、交響樂、室內樂和宗教音樂等。
⏺︎練習曲大師
徹爾尼寫了大量的鋼琴練習曲,是針對不同程度鋼琴演奏者的教材,也有許多訓練方法,是鋼琴的基礎教材。更重要的是,他在一生的教學實踐中,歸納整理了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
⏺︎知名的鋼琴老師
與徹爾尼關係最緊密的是他的老師貝多芬,他幾乎能夠演奏貝多芬的鋼琴作品,更曾經擔任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皇帝」》的音樂會首演。之後他更深深影響了李斯特、塔爾貝格 (S. Thalberg) 和雷協悌茲基 (T. Leschetizky)等多位門生。
#一首代表作品
🎵徹爾尼:以《費加洛婚禮》主題的幻想曲
🎹C. Czerny: Fantaisie brillante sur divers motifs de "Le nozze di Figaro”, Op. 493
#czerny #otd #onthisday #piano #Fantaisie #LenozzediFigaro #happybirthday #徹爾尼 #鋼琴 #幻想曲 #音樂讓我說 #音樂日記 #生日快樂
-
#歷史上的今天 Feb. 15
#一個巨星的誕生
Yiruma 李閏珉為南韓國寶級作曲家,1978年2月15日出生的他畢業於浦塞爾音樂學校與倫敦國王學院音樂系,在他的音樂中你可以聽見古典、爵士的元素,同時兼具抒情與典雅的特質,被視為都會音樂詩人。除此之外,在《#冬季戀歌》及《#藍色生死戀》等電視劇中也都有他創作的配樂。他的兩首最廣為人知的作品,《Kiss The Rain》及《River Flows in You》更是許多鋼琴學子必學經典曲目。
#三首代表作品
⏺︎ River Flows in You
《River Flows in You》是YouTube創下上億的點擊率的音樂作品,他在2001年初推出了《愛情的模樣》後,不足一年便發行了第二張專輯《初戀》(First Love),當中收錄了《妳的心河》(River Flows In You)這首作品,讓這張專輯成為了Yiruma最受歡迎且銷量第一的專輯。
⏺︎ Kiss The Rain
略帶點憂愁的《Kiss the Rain》,在Yiruma彈指之間傳遞出真摯動人的情感,搭上人氣韓劇《#夏日香氣》的熱潮,也使此曲成為家喻戶曉的名曲。
⏺︎ May Be
你一定也要知道的Yiruma名曲,《May Be》也是榜上有名的作品。這是一首輕鬆愉悅的鋼琴曲,旋律中帶有一分感性與溫柔。
#yiruma #newage #riverflowsinyou #kisstherain #maybe #piano #pianocover #happybirthday #李閏珉 #新世界音樂 #鋼琴 #音樂讓我說 #音樂日記 #生日快樂
-
#歷史上的今天 Feb. 8
#一個巨星的誕生
約翰・威廉斯於1932年2月8日出生於美國紐約,他是一位擅長彈奏鋼琴、作曲和指揮的音樂奇才。已經屆臨93歲的他,仍然是當今好萊塢電影配樂的當紅炸子雞,他用音樂刻畫著多彩的電影世界。他曾為星際大戰系列、《辛德勒的名單》、《超人》以及《侏羅紀公園》等所寫的主題曲,都是膾炙人口的經典。
#三個代表作品
⏺嘿美主題 Hedwig's Theme
電影《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於2001年上映,隨即造成轟動,之後依循小說七部曲的形式,也推出了「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由約翰・威廉斯所創作的「嘿美主題」最為經典,可以說是連結之後七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重要配樂。
⏺侏羅紀公園主題 Jurassic Park (Main Theme)
由史蒂芬・史匹柏所執導的《侏羅紀公園》的科幻電影,於1993年上映,至今仍是全球影史票房最賣座的電影之一。透過電影敘事以及配樂的魔力,《侏羅紀公園》帶領觀眾來到一座遙遠島上的神奇主題樂園,園區裡的充斥著各種恐龍,充滿驚喜。之後也發展成系列電影,目前共有六部相關電影,2025年即將上映第七集《侏羅紀世界 :重生》。
⏺星際大戰主題 Star Wars (Main Theme)
《星際大戰》是美國導演喬治·盧卡斯所製作拍攝的科幻電影,最初上映是《星際大戰IV:曙光乍現》,於1977年首映,是《星際大戰》原初三部曲的第一部作品。約翰.威廉斯遵循古典的音樂創作手法,將主題動機 (Leitmotiv)運用在電影配樂中。在「星際大戰系列」電影中,就可以深刻感受到每一段旋律都有象徵其人、事、物,使得音樂與電影更加的不可分割。
#johnwilliams #otd #onthisday #movie #soundtrack #filmmusic #piano #pianocover #happybirthday #約翰威廉斯 #電影 #電影配樂 #鋼琴 #音樂讓我說 #音樂日記 #生日快樂
-
#歷史上的今天 Feb. 3
#一位音樂家的誕生
1809年2月3日,孟德爾頌是德國浪漫樂派期的作曲家,除了作品數量眾多外,他在古典音樂中最大的貢獻,就是在巴赫過世後,親自指揮演巴赫的《馬太受難曲》,使得大眾重新認識到巴赫音樂的價值。
#三個關鍵字
⏺︎音樂神童
孟德爾頌家境富裕,一生幾乎都不曾為金錢而煩惱,耳濡目染之下,六歲時開始跟隨母親學習鋼琴,大約九歲時首次在音樂會演出。青少年時期便已能創作出令人驚豔的樂曲,美國鋼琴家、音樂著述家查爾斯·羅森 (Charles Rosen)稱他為「西方音樂史上最偉大的神童」。
⏺︎浪漫主義作曲家
在孟德爾頌的作品中可以看見他將浪漫柔美的旋律及和聲注入古典曲式當中,著名的作品包括《仲夏夜之夢》序曲及其劇樂、數首的交響曲,成熟期的代表作有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和弦樂八重奏,以及著名的獨奏鋼琴作品《無言歌》等。
⏺︎鋼琴與作曲大師
孟德爾頌的鋼琴與作曲手法高超且具巧思,在當時已被視為重量級大師。像是他的鋼琴作品《無言 歌》,篇幅短小卻富含強烈情感的作品,簡單精緻卻有的豐富的和聲織度;《第三號交響曲「蘇格蘭」》 更是展現孟德爾頌配器的精準運用,而《E 小調小提琴協奏曲》則展現其對小提琴的精準掌握及絢爛的作曲手法。
#一首代表作品
🎵孟德爾頌:〈威尼斯船歌〉,選自《無言歌,作品19/6》
🎹F. Mendelssohn: ‘Venetian Gondola Song’ from “Lieder ohne Worte, Op. 19/6”
#mendelssohn #otd #onthisday #piano #songwithourwords #happybirthday #孟德爾頌 #鋼琴 #無言歌 #音樂讓我說 #音樂日記 #生日快樂
-
#歷史上的今天 Jan. 31
#一位音樂家的誕生
1937年1月31日,美國當代作曲家,極簡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菲利普·葛拉斯。他對古典音樂各時期的音樂及題材都有涉獵,在流行音樂領域也有不少創作,是當代的跨界音樂大師
#三個關鍵字
⏺︎當代最具影響力的作曲家
曾就讀茱莉亞音樂院,受教於娜迪亞‧布朗傑 (Nadia Boulanger)門下,並受到印度西塔琴大師拉維.香卡 (Ravi Shankar)的啟發,而影響他的創作,發展出「極簡主義」(minimalism)。與 #史特拉汶斯基 (Igor Stravinsky)、#柯普蘭 (Aaron Copland) 並列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當代音樂巨擘。
⏺︎極簡主義 Minimalism
20 世紀的一種音樂風格,有著簡單的和聲,透過不斷反覆的動機堆疊,在微小的變化中可以感受到時間的流動,約翰·亞當斯 (John Adams)、菲利普·葛拉斯是代表作曲家。
⏺︎電影配樂作曲家
葛拉斯是首位獲得戲劇、電影、舞蹈、古典與流行樂界讚賞的作曲家,他為電影製作的配樂作品有《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 與《時時刻刻》(The Hours) 等,他更以《楚門的世界》贏得金球獎最佳原創配樂。
#一首代表作品
🎵葛拉斯:第六號練習曲
🎹P. Glass: Etude No. 6
#philipglass #otd #onthisday #piano #etude #happybirthday #葛拉斯 #鋼琴 #練習曲 #音樂讓我說 #音樂日記 #生日快樂
-
#歷史上的今天 Jan. 31
#一位音樂家的誕生
1797年1月31日,作曲家舒伯特誕生奧地利,在他31歲的短暫一生中,創作了600多首的藝術歌曲,19首弦樂四重奏、22首鋼琴奏鳴曲、4首小提琴奏鳴曲以及歌劇與交響曲等。
#三個關鍵字
⏺︎巨匠與先驅舒伯特可以說是繼承德奧古典主義傳統的最後巨匠,同時也是與 #貝多芬 同屬開創浪漫主義音樂的偉大先驅,在舒伯特的作品中可以看見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的特點巧妙融合。
⏺︎旋律優美
舒伯特的作品以優美旋律聞名,音樂自然流露、渾然天成。除了器樂作品外,他更開創了藝術歌曲的先河,一生共創作600多首的藝術歌曲而被稱為「歌曲之王」。
⏺︎藝術歌曲
舒伯特為歌德、席勒以及海涅等詩人的作品譜寫了旋律,將音樂與詩詞緊密結合在一起,而成藝術歌曲 (Lieder),奠定了他浪漫主義音樂鼻祖的地位。《魔王》、《美麗的磨坊少女》、《野玫瑰》、《紡車旁的格麗卿》為他的經典藝術歌曲。
#一首代表作品🎵舒伯特:第14號d小調弦樂四重奏,第二樂章〈流動的行板〉
🎹F. Schubert: String Quartet in D minor, D.810: II. Andante con moto
#schubert #otd #onthisday #pianoduo #deathandmaiden #classicalmusic #happybirthday #舒伯特 #鋼琴 #死與少女 #音樂讓我說 #音樂日記 #生日快樂
- もっと表示す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