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
举世瞩目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打时,就已经超越了以往的战争模式,不再以一两次投入有限资源的战役来决定国家间的胜负,而是变成了动员国家一切资源以支撑战争需要的总体战。因此,获取必要的战争资源,已成为了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在二十世纪初的物质条件下,哪一方夺取了制海权,哪一方就掌握了战争取胜的钥匙。
众所周知,英国是几个世纪中的头号海洋霸权大国,其海军力量举世无敌,具备全球性战略打击能力,一如后来的美国。而德国则是后起列强,追赶的势头很猛,至二十世纪初期在综合力国力方面已经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军事大国和第二经济大国。可是,在海军建设方面德国却屈居英国之后。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雄心很大,企图称霸全球。然而德国的地缘态势却很不给力,国家海岸线局限于波罗的海和北海一隅,其中波罗的海位置偏内被四周国家环抱,只有北海方向能直面大洋。这种地缘环境决定了,只要英国海军封锁北海外围,德国海军就是一个旱鸭子,永无出头之日。
说到德国海军,那实力可不弱。经过威廉二世主持下发奋追赶,充分发挥了德国工业化的威力,至一战爆发前夕,德国海军已非吴下阿蒙。其著名的公海舰队拥有主力战列舰24艘、战列巡洋舰5艘、轻重型巡洋舰11艘、驱逐舰63艘,共计各种大小水面战舰103艘,总排水量超过70万吨,舰上装备300毫米以上大径火炮244门,已经发成为仅次于英国海军的世界第二大海军。
英国则非常清楚德国海军的巨大威胁,其战略计划死死咬住德国的软肋,从战争一开始,就动用强大的海军封锁了北海。英国海军拥有无畏级战列舰28艘、战列巡洋舰9艘、轻重型巡洋舰34艘、驱逐舰80艘,总计各种大小水面战舰151艘,总排水量超过125万吨,舰上装备300毫米以上大口径火炮334门,实力更胜德国海军一筹。
德国公海舰队以北海东岸的威廉港为海军基地,整天面对着北海外的茫茫大洋发愁。这北海夹在英伦三岛和日德兰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之间,东西宽600多公里,南北长900多公里,基本上是一个陆缘海。德国在北海拥有的海岸线并不长,出口也非常狭窄,英国海军舰队就在北海中不停巡航,严密监视威廉港的动向,死死锁住了德国海军通向大西洋的道路。
德国海军如果不能杀出北海,就无法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海外利益,不能从海上获得各种宝贵的战略资源,也就难以支撑消耗巨大而面临长期化的战争。可如果要向北海突击,就必须同英国海军展开面对面的决战,胜负殊难预料。从威廉二世到德国海军高层都知道己方实力不济,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都不愿意下此豪赌。无奈之余,德国海军只好采取所谓的“无限制潜艇战”,用游击战方式向英国海军报复。
这种情况注定不能长期维持下去。到了1916年,西欧战场爆发了空前惨烈的凡尔登战役,德国的国力达到全面紧张程度。为了配合陆军作战,威廉二世下了狠心,要求德国海军突破英国海军的封锁,痛击英国主力舰队,夺取制海权,并进一步获得必要的战争资源。
于是,惊心动魄的日德兰大海战,世界海战史上最后一次以巨舰大炮决定胜负的大洋厮杀,便悄悄拉开了帷幕。
-
一不败战神,三大国联合围剿,大胜却选择投降,回国后成民族英雄
值得一提的是,1900年福尔贝克曾跟随德军前往中国镇压义和团,至于期间他做了什么,有没有参与决策就不知道了。四年之后,他第一次被派到南非(当时属于德国的殖民地)去镇压当地的起义。因为非洲还是属于比较原始的地方,丛林茂密,在那段时间,福尔贝克了解到了在丛林打仗有多难,从小就接受训练的丛林战士有多厉害!
1914年,由于福尔贝克表现良好,接任为东非地区(同属德国殖民地)的总司令,负责管理训练当地的四千多名士兵。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刚开始还真不怎么样,因为里边只有几百人是正经军官,其他的都是一些非洲土著,从来没有正儿八经的接受过训练。
对这些土著,很多德国人都表现出鄙视和不屑,只有福尔贝克平等对待他们,并且按照德国军人的标准去训练他们。正因为福尔贝克这种一视同仁的性格,使他在东非赢得所有人的爱戴,全军上下一心,这也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同年8月,一战的战火蔓延至东非,自信满满的英国人原本以为拿下东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没想到是被吊打!这一个结局,离不开福尔贝克的天才指挥。英军进攻的消息传来,福尔贝克没有因为兵力弱而怯敌,反而主动出击,把英国修的铁路给炸毁。
11月,英国又派大军卷土重来,英军的数量是德国的八倍!福尔贝克下令德军往后撤,引诱敌军深入,不知所以的英军走进一个遍布炸药、地雷的区域,造成士兵死伤无数。后来英军败走,准备乘船撤离时,德军加大火力对他们扫射,使得英军伤亡四千多人,而福尔贝克仅仅损失了六十名士兵!战后,英国视这场战争为耻辱,不愿提起。
1916年,英国派出一支四万多人的军队,约是德军数量的10倍,想要一举拿下东非。福尔贝克故技重施,继续后退,趁着英军在东非复杂的地形行走时,利用灌木丛的遮挡,突然发动游击战,在敌人看来那就是神出鬼没;再加上东非酷热的天气,导致许多士兵疾病缠身,英国这次再次大败。
次年,英军、比利时军队、葡萄牙军队分不同的方向围攻,在个钟物资严重缺乏的前提下,福尔贝克勉强取胜,为此他还放弃了一些伤员,敌方伤亡一千五百多人,而自己方才损失了不到100人。
1917年,战争都了尾声。德军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差了,粮食、衣服都没有,弹药、枪的装备也缺乏。福尔贝克了解到敌军在莫桑比克要塞屯了很多物资,于是他派兵突击并占领了这个地方,把所需的物资都抢回来了。到了1918年,准备充足的德军在福尔贝克带领下,攻下了赞比亚!
本来福尔贝克还要进一步占领下去的,谁知这时候传出一个让他难以相信的消息——德国战败。他认为,作为一个德国人,要尊重并执行停战协议!于是,这一位让英军吃尽苦头的司令,率领手下剩余的三千多名士兵向侵略的英国政府投降。安排好一切事情后,福尔贝克于1919年年初回到德国。
回到国家之后,福尔贝克才知道自己在东非抵抗英国军队的事迹早已传开,他被德国民众视为民族英雄。
据战后的统计,福尔贝克在东非,用手下四千多名士兵,大败英国共计三十万军队,还有指挥的一百三十名将军,间接导致英国损失了150亿!
可以说,福尔贝克只是因为自己的国家投降了他才会对敌军投降,其实他从来都没被对方征服过!他尊重每一个士兵,所以在他多年后回到东非时,曾经跟他一起作战的老兵仍然按照以前的传统,列队,热泪盈眶,向他表示最真挚的欢迎!
-
Missing episodes?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介入了欧洲战争。热爱和平、厌恶战争的阿尔文·约克要求免除服役,但遭到拒绝。他于1917年应征入伍被分配到第82师328 团2营7连。在战争中,他开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战争。1918年5月,美82师奉命远征欧洲,被派往法国索姆地区作为英国陆军的预备队。同年8 月,该师胜利地占领了诺鲁瓦和旺德里两座城镇。 9月下旬,该师又被派往阿尔贡森林。
10月初,第82师执行一次复杂而危险的任务:穿过友邻部队的前线,占领向德军提供补给的德科维尔铁路。当晨雾消散的时候,该师第二营发现自己处在一个山谷的斜坡上,几百米的山谷尽头有三个高地,均是德军的支撑点。高地后面就是铁路。等太阳升起时,德军机枪手便可以俯视整个山谷。在没有炮火掩护的情况下,约克所在的第一排受命于6 时10分向德军的高地发起进攻。在德军强大的机枪火力压制下,他们伤亡很大,第一次冲锋失败了。 连长决定从第一排派出一个小分队向敌后穿插,从而包围德军的机枪阵地,并指定由厄利带领一排仅剩下的17人,组成小分队执行这一任务。谁都意识到这是一个有去无回的命令,但没有一个人后退。小分队立即隐身于丛林之中,沿着沟壑行进。 当绕到德军防守的高地附近时,厄利决定迂回到德国兵的后面。于是,他们弯着腰, 从一个灌木丛到另一个灌木丛,尽可能地利用地形地物,一步步深入敌人阵地。小分队越过一条小溪后,摸到一块平坦地。这里是德国兵的营房,一个少校正与两个军官谈话。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坐着大约20名士兵,正在吃早餐,看来这是敌军机枪群阵地。阵地前面一个陡峭的高地上,德军机枪正向山谷射击。机不可失,小分队向德军阵地冲击,打得敌人措手不及,大多数德国兵被迫投降。厄利命令停止射击,把敌人包围起来。这时坡顶上的机枪手听到了下面的枪声,就调转枪口朝自己的营地射击。厄利身中6发子弹,随即命令一个班长接替他指挥战斗,但这位班长后来也因中弹而无法作战。在激战中,只有约克和7 个士兵幸免于难。
小分队处境十分危急,而处在开阔地带的阿尔文·约克成了敌人射击的目标,二三十挺机枪向他射击, 但他没有中弹。俯卧在软湿泥土上的约克利用时机进行还击。 一个德军中尉带着5 名士兵从距离他23米的沟壕中冲上来向他袭击。他扔掉手中炽热的步枪,举起柯尔特自动手枪,像往年打火鸡那样,小心地瞄准最后面那个士兵。因为打死后面的敌人,不会惊动前面的敌人;如果先击毙掉前面的敌人,后面的敌人就会卧倒向他射击。阿尔文·约克把这6 个人全部击毙。至此,他共发射20发子弹,却打死了21名敌人。在激战中,阿尔文·约克觉察到有人从身后向他射击,他立即转过身来,发现一名德国少校正拿着一支打光子弹的手枪。德国少校在惊愕中大喊:“上帝,如果你不再射击,我将叫他们投降。”于是阿尔文·约克和其他幸存者俘虏了这里的90名德国兵。在返回途中,他们又清除了几个机枪火力点,俘虏了一些德国兵,为该师顺利占领铁路扫清了前进中的障碍。 阿尔文·约克的英雄事迹很快传开了。不久,阿尔文·约克晋升为中士,获得了十字勋章、法国奖章、意大利奖章、从军纪念章,并在1922年获得美国荣誉勋章。
1919年5月22日,阿尔文·约克回到纽约,受到全城居民的热烈欢迎。人们把他举在肩上,以此来表达他们对这位“最伟大的普通士兵”的崇敬心情。有人想借他的名气拍一部关于他的电影,以赚取高额的票房收入,阿尔文·约克拒绝了。他说:“像那样去赚钱,把我们的军服和军人身份都商业化了。” 约克回到他的家乡,田纳西州议会给了他荣誉上校的称号,并奖给他385 英亩土地。1919年6月7日,阿尔文·约克和格雷西·威廉斯小姐结了婚,从此过着平静的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起初约克并没有打算卷入战争。但后来德意日的侵略野心使他认识到,解放、自由和民主仅仅属于用战斗去争取的人们。他同意拍摄以自己战斗生活为主题的电影。于是,电影《约克中士》问世,他的形象鼓舞着美国人民同法西斯进行战斗。
1964年9月2日阿尔文·约克逝世,终年76岁。约克埋葬在沃尔夫河畔墓地,一面旗帜常年飘扬。在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雕塑了一座3 .7米高的阿尔文·约克铜像,以表达美国人民对他的敬意 -
当一个人饿肚子的时候,没有什么比一个馒头、一碗大米饭更加重要的了。毕竟吃饱了才能有精神生活。
所以我认为上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就是人工合成氨,它使得当时的粮食产量直接翻翻,解决了很多人饿肚子问题,养活了数以百万计的人。
人们只有吃饱饭以后才有力气干活,创造经济价值,推动社会发展,科学家同样只有吃饱了以后才能研究大自然,搞发明。所以没有什么比人工合成氨更为重要的了。
如果没有这项发明,人类人口也不会从上世纪初的16亿增长到现在的75亿。
那么是谁做出了如此伟大的贡献呢?他是德国的一位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出生于1868年。
但是哈伯除了是一位科学家以外,他还是一个德国人,并且是一位疯狂的沙文主义者。他除了养活了数以亿计的人,他也有阴暗的一面,导致了数百人死亡,甚至有些人是在痛不欲生中度过了余生。
天使的阴暗面
哈伯的一生正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作为一个德国的科学家当然无法独善其身。为了帮助德国赢得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西线战场堑壕战的僵局。
他建议使用毒气战,虽然当时很多将军认为这有点胜之不武,是下三滥的手段,但是迫于无奈只好接受了哈伯的建议。
他首先使用的是氯气,一种黄绿色的气体,比空气重,可以随着风在地面上漂移,
1915年4月22日,在比利时的伊普尔,从6000个毒气罐中释放了168吨的氯气。黄色气体淌过之处很快士兵就会倒地不起,使得盟军伤亡人数是德军的两倍。
哈伯的妻子为了阻止他这种不人道的行为,甚至以死相劝,但哈伯此时已经疯狂到失去了理智,最终妻子在他面前自杀,也没有改变哈伯为自己国家研究毒气的决心。
氯气之后,哈伯还研制的光气,最后是芥子气,一次比一次的毒性强,芥子气至今都被称为毒气之王。
而哈伯也被称为了毒气战之父。
在整个战争中,包括后来的二战,因为哈伯的毒气至少造成了百万计的伤亡,给人类带来了无法磨灭的伤痛的恐惧。
到了二战时期,由于哈伯是犹太人,就算他对德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德国依旧没有了他的容身之地。
1933年他逃亡英国,1934年去世,当时他69岁。
虽然他逃离了德国,但是他发明的芥子毒气却被用来残害了自己的同胞犹太人。其中有哈伯的朋友、亲戚。
-
我们总喜欢对历史上诸多决定性的时刻满怀假设,想象着另一种可能性,但我们也清楚,历史不存在如果,一念之差,历史的发展便无法挽回,就像蝴蝶效应一样。
只不过,项羽在鸿门宴上,怎么也不会料到未来会败在刘邦之手;关羽在华容道上,也未能预卜放过的曹操会在日后要了自己的命;同样的,在1918年9月28日的法国战场上,亨利坦迪更想不到自己一念之仁所放走的人,20年后竟让整个欧洲陷入了一场大劫难。
亨利坦迪是一名出色的英国大兵,自从19岁参军以后,他的英勇善战给他带来了无数荣誉。1919年12月17日,英王乔治五世在白金汉宫亲自授予他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而他在伊普尔战役中被战地记者拍到的背负一名受伤的战友艰难前行的照片,更是让他成为国民眼中的英雄。
不过,就连他自己也想不到,在此之前不久的法国马尔宽渡口战斗中,他出于基督教徒的信仰而放过的一名受伤的德军,却会是一场大劫难的开始。
1918年9月28日,法德双方在马尔宽渡口的战役打响,为了端掉德军早前部署的重型火力点,亨利坦迪孤身犯险,扛着炸药包摧毁了敌人的工事,并搭建木板桥确保了部队的进攻。最终,这场战斗以法军的全盘胜利而告终。
在打扫战场的过程中,亨利坦迪发现一名负伤的德国士兵慢慢爬了起来,他手里没有任何武器,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直勾勾地盯着亨利坦迪。
“我当时只是瞄准了他,却没有开枪。我不可能对一名没有还手之力的伤员开枪,我最终选择放走了他。”这是亨利坦迪在后来的回忆中所说的。当然,此时并没有人对这个无关痛痒的小插曲留意过,就连亨利坦迪本人也没有在乎。
直到1938年英国首相张伯伦应邀来到希特勒的私人别墅,看到墙壁上挂的那幅英国士兵的油画时,才发现这竟是当年英国的英雄人物亨利坦迪。而希特勒也对其讲起了这段尘封的往事,“画中的士兵差点要了我的命,当时我以为再也看不到德国了,是上帝将我从他的枪口中救了出来!”临别之际,希特勒还托张伯伦向自己的“救命恩人”问好。
然而,这样的往事并没有换来希特勒的仁慈之念,短短数月之后,二战爆发。而此时早已退役的亨利坦迪,刚从前首相张伯伦的口中得知,自己20年前放过的,正是如今给英国给欧洲带来无尽苦难的希特勒!
尤其是1940年,亨利坦迪的家乡考文垂遭到德军的狂轰滥炸,无数平民死于其中的时候,亨利坦迪几乎是愤怒到了极点,他恨自己当初的一念之仁,更恨这个滥杀无辜的法西斯魔头。尽管当时亨利坦迪已经49岁,而且早已因为受伤而退役,但是他依然加入了后方志愿者工作中心,为反法西斯尽一份力。
在战后的一次采访中谈到这段往事的时候,亨利坦迪不无痛心地说:“当时如果知道这个家伙是这样一个人,我真该一枪毙了他!那么多人被他无辜杀害,我真的是有愧于上帝啊!”
所幸,上帝并没有施与这个恶魔更多的怜悯,1945年,随着法西斯的衰亡,希特勒也自杀而亡。直到此时,亨利坦迪心中的愧疚感才算消减了一些。
或许,我们并不能责怪于他,仁慈之心是最本初的人性,即使换做他人,可能也会选择放过那个德国伤兵。要怪,只能怪那些一心变成魔鬼的家伙,上帝给了他们新生,他们却用来制造灾难。
-
当土耳其于1914年11月1日与中欧强国结盟时,英国在中东的兵力包括一个为保护英波石油公司的财产而驻守在波斯湾的阿巴丹岛的印度旅。为寻求一个更适于军事行动的基地,这个旅向北前进,去夺取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汇合处的美索不达米亚(现在的伊拉克)的主要港口巴士拉。这座城市于11月22日落入英军手中,但付出了相当大的伤亡代价。
几个月后,印度陆军的高级军官约翰·尼克松爵士将军把他的部队从印度的西北边境省调往美索不达米亚,他在那里率领一个军,包括两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旅。土耳其的实力和英国人的相等,计有阿瓦士附近的部队八千人和幼发拉底的一万八千人。可是,英国人仍然低估土耳其的战斗力,并且不注意热病盛行、干旱贫瘠的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流域所特有的作战危险。
尼克松派统率第六印度师的查尔斯·汤申德将军去追逐力量不均地分布在整个地区的土耳其主力,汤申德向底格里斯的东岸前进,于6月3日以微不足道的损失攻占了阿马拉。土耳其人宁愿往后撤退,重新集结更多的兵力,而不为一个缺乏任何战略价值的城镇去战斗。
汤申德的特遣部队不顾敌人的扰乱,烘炉般的温度和疾病,沉重缓慢地上溯底格里斯河,于1915年9月夺取库特伊马拉,然而,由于缺乏充分的医药设备,许多伤员不必要地死亡了。汤申德继续沿着底格里斯河前进,遇到的抵抗日益增加,10月初进入阿齐齐亚,那时河谷深处往往干涸为泥泞的细流。谨慎的尼克松感到进一步前进的困难,命令汤申德把他的部队停下来,但后者的命运已经决定了。
英国内阁为转移公众对加利波利灾难的注意力,要尼克松攻占巴格达。10月3日,一封电报告知这位指挥官说,他“可以向巴格达进军,如果他相信他使用的兵力能胜任作战的话”。这是一个狡猾的手法,因为伦敦完全了解尼克松没有胜利的希望。如果这一计划失败,尼克松将承担失败的责任,而胜利则将增加政府的信誉。
在不熟悉地形作战的汤申德的印度士兵,在巴格达东南二十英里、牢加设防的古代吉泰西普洪遗址与土耳其军遭遇。两天的战斗,一万四千人的英-印军队伤亡了四千五百人。于是,汤申德的筋疲力尽的部队带着只有两个月的存粮退到库特伊马拉,他们的唯一希望是掘壕防守,等待增援。
追击的土耳其军包围了库特伊马拉,粉碎了一切援救守军的尝试。1916年1月,芬顿·艾尔默爵士将军试图和他的伙伴会合,遭受了六千人的伤亡。3月,他又作了一次努力,再次损失了近五千人。此刻,汤申德下令宰了一千一百匹马,使他的饥饿的士兵吃到东西。到4月末,守军面临了被歼灭的命运。根据汤申德用无线电发出的迫切请求,基切纳勋爵准其向敌方投降,这也许是一个可怕的失着,因为伤员和瘦弱的被俘人员经过沙漠时一路受到残酷的鞭打。
土耳其之未能于1915年攻占埃及,促使英国人加强他们在那里的部队以对付重新开始的进攻,而英国在达达尼尔的失败,使土耳其部队解脱出来,作又一次进攻埃及的尝试。这一次,土耳其人在苏伊士运河被击退,已经渡过这条水道的前进部队大批被击毙。在亲土耳其的埃及人于1916年春发动的地方叛乱被征服后,阿奇博尔德·默里爵士将军于是继续向干透了的西奈半岛进军。
默里的目的是保护苏伊士运河,并为从西南打击土耳其军创造条件。当部队于1916年5月到达西奈时,他的士兵和一大群土著劳工,开始了筑造一条通向西奈海岸的铁路和输水管道的费时的作业。在工程缓慢进行时,土耳其的出击部队都被一一打退。到1916年底,默里的部队攻占了阿里什,他们在那里构筑防御工事,以保护铁路和水管。1917年1月,水管终于在巴勒斯坦边界的拉法完工。这儿离土耳其据守的去巴勒斯坦的入口的加沙约有二十五英里,但沿着这片连绵的沙漠没有可用的水源。
1916年6月,当地人反对巴勒斯坦-阿拉伯地区土耳其人的叛乱正在势头上,麦加行政长官侯赛因·伊本-阿里,发动了历时三天的叛乱,宣布这个十五万平方英里的汉志省为独立王国。
1916年8月,弗雷德里克·S·莫德爵土将军奉命指挥在美索不达米亚的部队。他的任务是策划夺取巴格达的战役,默里则受命于1917年春攻占加沙以开始对巴勒斯坦的入侵。英国的优势在十比一以上,但他们是在不能保证有充足供水的情况下进攻巴勒斯坦的。
1917年3月26日晨雾中,默里的四万二千步骑兵靠罗盘定方位,向敌军开去。四千土耳其守军在排得紧紧的、多刺的仙人掌树篱的天然栅栏后面掘壕固守着。沿加沙南四英里山脊的几个据点被攻占了,但因为缺水,两个骑兵师被迫退出了战斗,由此攻势开始逡巡不前。参谋人员的错误决定,使部队不当地撤出了苦战得来的阵地。于是默里将军下令蛮冲,试图挽回挫败。不出一周,英军退却了,损失了四千五百人,土耳其军的伤亡为二千二百人。 -
黎元洪
段祺瑞
-
波兰的军礼很有意思!貌似在《辛德勒的名单》中也出现过这样的军礼。
苏军在侵略波兰时,唱着国际歌行军。
一场小规模的战役中,苏军俘虏的波兰军人
苏波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于1919年2月——1921年3月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与波兰第二共和国两个新政权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战争是由两国对扩张领土和扩大影响力的企图所引起。凡尔赛条约使波兰自18世纪末被瓜分以来重新立国,刚刚恢复独立的波兰寻求保住那些在被瓜分时失去的领土;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目标是控制同样的领土,那些地方曾经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失去。两国都声称自己获胜。在这场战争中,波兰人声称成功的保卫了自己的国家,而苏俄则声称波兰向东侵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被击退,认为那是协约国武装干涉俄国内战的一部分。
-
二战之中,盟军对德国进行了规模空前的战略轰炸,几乎所有的德国城市都被炸成废墟。战后德国重建时,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清理废墟。
有一座名叫哈勒尔的德国小城,却从未挨过盟军的一枚炸弹。难道盟军把它给漏掉了?那是不可能的,持续四年的战争,尤其到了后期,德国任何一列行驶中的火车都会成为盟军打击的目标,怎么会忘掉一座城市呢?
哈勒尔能幸免于轰炸的唯一原因,是城里住着一位退役的德国伯爵冯·卢克纳尔。这位伯爵在一战时曾是德国海军的军官,他指挥一艘袭击舰,击沉了14艘敌舰,俘虏462名敌人。
正是由于被他俘虏的这些英美官兵之中,有人在二战时出任盟军的高级指挥官,才下令放过哈勒尔城,以表达对卢克纳尔伯爵的敬意。原因很简单,卢克纳尔伯爵是一名真正的骑士,善待了每一名俘虏。
一战爆发后,卢克纳尔伯爵是德国海军的一名少校,他经历丰富,当过工人、农民、水手,还在墨西哥军队当过兵,这些都只是他故意为了锻炼自己而干的。由此可见,他的冒险精神有多强。
这一回,他请求德皇给他一艘帆船,去大西洋打击英国的运输线。他要的是那种没有发动机,中世纪式样的多桅帆船。在无畏舰称霸海洋的时代,用帆船去袭击敌舰,德皇经过再三核实,才确认这位伯爵和自己都没有疯。
德皇想想即使搞砸了,也不过损失一条老掉牙的帆船,那就让卢克纳尔去折腾吧。于是,德国海军把一艘俘获的英国帆船交给卢克纳尔,经过一番改装,卢克纳尔给它取了个响亮的名字“海鹰号”。
改装时,卢克纳尔特意多配备了400个床位,工程师被搞懵了,难道这艘帆船是打算去开海上旅馆?改好后,海鹰号偷偷驶出了德国港口,驶向大西洋深处。
还没碰到猎物,“海鹰号”却差点自己变成猎物。1916年圣诞节那天,一艘英国海军的巡洋舰截停了“海鹰号”,并登船检查。当然,“海鹰号”已经改头换面成为挪威的“伊尔马号”,再加上卢克纳尔和船员们的精心伪装,居然骗过了英国人。
1月9日,“海鹰号”终于捕到了第一个猎物,一艘英国运煤船“加蒂斯号”。卢克纳尔把英国船骗到近前,才露出隐蔽的大炮,升起德国海军旗。英国人很快就投降了,运煤船被击沉,船员被安置在“海鹰号”上。
接下来的半年里,“海鹰号”击沉了13艘协约国船只,抓了462名俘虏,原先准备的400个床位都不够用了。卢克纳尔的先见之明得到了验证了。
英国海军早就发现大西洋上有德国袭击舰,派出舰队到处搜寻。可谁也没想到,这艘古董帆船才是罪魁祸首,英国海军多次与它擦肩而过,却全然不知,还在盲目寻找那艘幽灵般的德国袭击舰。
由于俘虏太多,卢克纳尔决定让俘虏们驾驶另一艘帆船开往巴西,自己继续南下。俘虏们对卢克纳尔的骑士精神非常赞赏和钦佩,在整个作战行动中,卢克纳尔只因为迫不得已,炮击了一艘敌船的电报室。造成电报员伤重而亡。卢克纳尔用正规的仪式海葬了电报员。
除此之外,敌我双方的船员都没有受到伤害,他们相处得也很愉快,几位船长和他们的夫人还得到了单间。总之,卢克纳尔像中世纪的骑士们一样,恪守着自己的原则,尽量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正当“海鹰号”轻装上阵,准备在南大西洋大干一番时,却在马岛遇上了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啸把“海鹰号”吹上了岸,重重地落在礁石上,船龙骨被折断,再也无法航行。卢克纳尔只好向当地的警察投降,结束了这段梦幻般的战争旅程。
一战结束后,卢克纳尔退出军界,周游世界。等到纳粹上台后,他无法认同纳粹的理念,并因为参与营救受迫害的人士,而被纳粹冻结了账户。
二战盟军开始轰炸德国,卢克纳尔通过关系,希望盟军能放过自己的故乡哈勒尔。他“勾结”盟军的行为被纳粹发现后,只好流亡,以逃避抓捕。
当战争结束,卢克纳尔重新回到家乡时,受到了市民的夹道欢迎。哈勒尔真的没有受到大规模轰炸,只有在盟军即将攻占这里之前,才被轰炸过两次,1000多人丧生。
但是比起其他德国城市的遭遇,哈勒尔已经是非常幸运了。二战时期,至少有30万德国平民因为轰炸而死亡,78万人受伤,750万人无家可归。今天的哈勒尔市有24万居民。
-
经过86天的激烈争吵,最后总算达成了一些初步的协议,于1922年2月6日签订了《美英法意日五国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五国公约》。
条约规定了缔约各国可拥有主力舰的吨位总量,其数字略高于休斯建议中的数字。因为会议同意日本保留“陆奥号”战舰,又要保持美、英、日、法、意主力舰吨位的5∶5∶3∶1.75∶1.75的比例,所以条约规定:英、美可各拥有主力舰 525000吨,日本为315,000吨,法国、意大利各为175,000吨。条约对各国航空母舰吨位总量的限制是:英、美各为135,000吨,日本为81,000吨,法、意各为6万吨。条约还规定缔约各国不得建造排水量超过35,000吨的主力舰和排水量超过27,000吨的航空母舰,以及排力量超过 1万吨的巡洋舰及其他舰艇。对各类舰艇上配备的火炮口径,条约规定:主力舰不得超过16英寸;舰空母舰、巡洋舰及其他舰艇不得超过 8英寸。条约还规定:10年内缔约国不得动工建造新的主力舰。
-
首先来说说法国的主张。在普法战争的耻辱过去近半个世纪之后,法国终于有机会扬眉吐气上演一部复仇者之歌了!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将德国这个老仇人置于死地,万劫不复的那种。就在和会的第一天,法国总统就发表了一篇激情洋溢的演说,热血沸腾的法兰西民族性格在这场演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呼喊着德国“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在这样的方针指导下,法国制定了一系列搞死德国计划的具体策略,在巴黎和会上由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为首席代表,提出法国的复仇计划。
大概的要求有如下几点:第一是洗雪普法战争时的耻辱,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将法国边界推到莱茵河。第二,推到莱茵河之后的法国边界紧挨着德国这个定时炸弹也不安全,所以要求德国在莱茵河左岸的地区合并成一个新国家——莱茵,作为法德之间的缓冲带。第三呢西边削弱了还不够东边也得削弱,那就是将波兹南和但泽加入建立一个强大的波兰,名义上是制约社会主义国家俄国,但实际上就是为了全方位震慑德国。最后一点就是要求天文数字的战争赔款以及摧毁德国的军事机器,让巨额的赔款拖得德国人喘不过来气,而令法国整夜整夜睡不着的可怕的军事武器一定要趁这个机会置之死地。法国人强烈的复仇情绪丝毫不加掩饰地显露出来,然而遭到了另两家,英国和美国的反对,纷纷指责法国“吃相不要太难看”。
美国人是怎么想的呢?按理说美国一向奉行孤立主义方针,法国和德国在欧洲闹得多么凶残,跟美国关系都不太大。可是现在的美国已经不是过去的美国了,现在的美国是一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举足轻重的美国了,他们意识到传统的孤立主义应当要放弃,担当起领导世界的重任。为此,美国总统威尔逊是备了满满的干货到巴黎,这些干货被称为“十四点计划”。主要内容有,建立战后“开放的”世界,意思就是属于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的地盘要对美国开放;建立普遍的国际联盟,意思就是让美国有主导世界的机会;还有就是抵制苏俄。
所以美国对于法国迫不及待要处置德国的复仇者计划一点也不感兴趣,在国会信誓旦旦承诺过的威尔逊总统急着要建立国联给国内一个交代。然而英法觉得美国这个节骨眼闹着建立国际联盟就是搞事情,干脆把威尔逊置到一边你一个人做你的国际大梦去吧。
最后一个选手是英国,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就像一个工于心计的老狐狸,在美法之前斡旋,他既不想看到法国把德国消灭掉以后在欧洲一家独大,也希望在制裁德国的过程中捞到更多的好处。而共同的敌人、社会主义苏俄是要坚决灭掉的,免得红色的毒瘤发散到英国革了资产阶级政府的命,抑制苏俄最好的选择就是德国,加之德国和英国贸易往来频繁,所以决不能看着法国把德国打得完全失去活力。劳合乔治很理智地反驳法国说,巨额的战争赔款惩罚几代人是不人道的,而摧毁德国全部的军事力量,则会加剧布尔什维克的威胁。但是英国对削尽德国的海军力量非常感兴趣,毕竟那支军队在一战中让英国吃了太多苦头。
-
一战结束后,德国战败,德国舰队被迫投降。1918年11月初,各舰的弹药被卸载,按照停战协定,德国多艘战舰被扣押,其中包括“冯·德·坦恩”号。1918年11月19日,搭载着为数不多的舰员,该舰最后一次驶离威廉港。遭扣押的德国大批舰艇先是驶往罗塞斯,后又于月底驶往英国斯卡帕湾。1919年6月21日,作为最后的反抗,按照路德维希·冯·罗伊特海军少将的命令,‘冯·德·坦恩’号被舰员凿沉。
公海舰队一共有10艘战列舰、5艘战列巡洋舰、5艘巡洋舰、32艘驱逐舰沉没在斯卡帕湾,其余还漂浮在海面的军舰被英国人拖到浅水区或搁浅。这些军舰被分给了各国海军,由于打捞费用太高,这些沉没的军舰都一直长眠在斯卡帕湾的海底。直到1930年代,当地居民抱怨沉船影响导航,才有7艘战列舰、5艘战列巡洋舰、大部分驱逐舰舰被打捞起来。
对于与战舰朝夕相处的德国海军官兵而言,他们在凿沉时内心是何其悲壮、何其痛苦、何其惨烈!德国海军上将莱茵哈特·舍尔后来表示,德国公海舰队的自沉行动一举洗刷了德国投降的耻辱,这说明德国海军的精神还没有死,也体现了德国海军的光荣传统。这可能就是日耳曼民族固有的骄傲性格使然。
-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政府代表埃尔茨贝格尔同协约国联军总司令福煦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的雷东德车站签署停战协定,德国投降。根据协定,德国在15天内从法、比、卢、阿尔萨斯- -洛林及莱茵河左岸地区全部撤军,同时从土、罗、奥匈帝国及非洲撤军,并交出5千门大炮、2万5千挺机枪、3千门迫击炮、1 千7百架飞机、5千台火车机车、15万节车皮和5千辆卡车。六小时后停火生效。《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的签订,宣告德、奥、土、保同盟国集团的彻底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
-
松佐河战役 ,Battles of the Isonzo River,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军同奥军于1915年6月~1917年12月在意奥边境伊松佐河地区进行的12次战役。
伊松佐河战役,意军共伤亡100余万人,未达成战役目的,但牵制了大量同盟国军队,极大的支援了协约国军队在东西两线的作战。
-
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1892.5.2—1918.4.21),全名曼弗雷德·阿尔布雷希特·冯·里希特霍芬(Manfred Albrecht Freiherr von Richthofen),德国飞行员,被称为王牌中的王牌(ace of aces)。他也是战斗机联队指挥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击落最多敌机的战斗机王牌飞行员之一,共击落80架敌机之多。
里希特霍芬于法语区被称为“le Baron Rouge”、“le Diable Rouge”、“Le Petit Rouge”,英语区称他为“Red Knight”(红骑士)和“Red Baron”。德国将Red Baron翻译为“der Rote Baron”,这个绰号于德国国内广为流传。
他于1918年4月21日在索姆河上空阵亡,年仅25岁。
-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进入末期,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阵营仍然在对峙,但德奥阵营的同盟国已经显示出了颓势,毕竟比耐力,德奥并不是美英法的对手。
不过,德意志民族的军事天赋不容小觑,德国人知道,这种消耗战迟早会把自己压垮,1917年11月11日陆军参谋长的会议后,德军最高指挥鲁登道夫将军决定发动一次决定性的攻势,这次进攻,后世一般称为皇帝攻势
-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