Эпизоды


  • 近期以来台海两岸情势扑朔迷离,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台湾《旺报》的社论称:“美国总统拜登在与中国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后,认为他和习会遵守‘台湾协议’;中国大陆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时宣示‘坚持和平统一’;蔡英文十一讲话持续对大陆‘善意不变、承诺不变,坚持维持现状’的承诺,三方都表现出善意的模样,但台海硝烟味却愈来愈浓。《纽约时报》最近一篇文章指出:‘美陆台都试图表现出希望避免战争的决心,却制造了反效果,这加深了不信任,也增加了误判的风险’,或许现在应该问的是:‘台湾真的准备好与大陆一战吗?’。”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共军战机频繁在台湾西南航空识别区活动,10月迄今达150余架次,武统台湾声浪空前高涨之际,习近平主席纪念辛亥革命再释出两岸‘和平统一’讯息,颇有冲淡武统主张之意;”“在大陆鹰派武统声浪高涨,认为习近期必然武统台湾,建立毛泽东未实现的功业,才能在明年中共20大延任,或延任后建立威望、实现终身执政。但习再抛出‘和平’统一,明显想抑制武统声浪,安抚台湾民心。对照大陆对台磨刀霍霍,习的宣示或有降低两岸紧张的善意和用心,只是以中共高压对香港、对内压制异音,无论和统或武统,中共体制不变,台湾绝多数民众都难接受统一。何况国际间已形成沛然莫之能御的反共意识,同情台湾,更使武统成中共自取灭亡的选项。”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美国多名官员近日高频次宣示‘美国对台湾的承诺坚如磐石’,同时指责解放军在台海地区的演训‘破坏和平与稳定’。美台勾连也在加码,台‘陆军司令’近日访美,美副国务卿公开会见‘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负责人等都在发生。”“民进党当局休要误判形势,他们需要清楚,华盛顿撑不起对台湾的‘保护伞’。偏执地认为美国决不会放弃台湾,会与台湾并肩战斗,而且美方的决心将让中国大陆望而却步,这是幻想。大陆一旦做出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治决定,必将再创当年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现代版,美国届时抛弃台当局将是必然选择。美台也休想用武统台湾将造成‘严重政治经济后果’来吓唬大陆,这几年美国全面围堵中国已经将那些所谓‘后果’提前预演了,全体中国人民都见识到了,它们的威慑力已经归零。” 

     新加坡《联合早报》署名韩咏红的评论称:“时间是在大陆这一边。台湾军方与军事专家预估,大陆会在2025到2027年达到有能力跨海攻击台湾的门槛。越往后,北京‘武统’的成本只会越小,当前最大风险反而是在挑衅下提前出手。”“两岸军力消长的走向以及眼前仍属‘安全期’这点,台湾高层肯定也看明白。”“当一方力量明显凌驾另一方,胜负在开战前已分晓时,战争就不会发生。以北平模式、兵不血刃实现统一对北京而言最有利,但美国会眼睁睁看着这一天到来,让北京能强大到实现‘和平统一’?两岸这几年无战事,但不知能持续多久,2027年左右确实是很敏感的时间。” 

    以上是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特约记者张文中在香港为您报导。这是本专栏最后一次播出,从而也结束了由我主持的,己经持续13年的中文读报节目。谢谢各位多年来的收听,祝各位生活愉快。  


  • 上月中旬中國正式提出申請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新加坡《联合早报》署名下午察的专栏评论称:“虽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底已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表态,中国将积极考虑加入CPTPP,消息传出来后,还是马上在中国内外引起震动。这种反应跟CPTPP的前身《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简称TPP)被视为美国主导的‘排中’经贸圈有关。”“由于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提出‘亚太再平衡’政策,并曾直言‘不能让中国这样的国家书写全球贸易规则’,TPP便给解读成美国在经济层面抗衡、排除中国的工具。”“然后特朗普2017年1月上台,大笔一挥,美国就退群了。结果是日本接棒,把20条针对知识产权、由美国强力主张但他国多持反对意见的条文冻结,将TPP改组为CPTPP。”“美国今年虽然换了新总统,国内政治压力依旧,看来暂时无望回归CPTPP,中国却来申请入群了”。“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就形容,中国是‘迅速采取行动应对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遏制其在太平洋地区野心的努力’。意思是说,中国选在这个时间点来公告天下自家申请加入CPTPP,是瞄准美英澳三国宣布成立的新三边安全倡议AUKUS。” 

    北京《环球时报》署名王辉耀的评论称:“目前全球贸易投资缺乏新的制度性突破。WTO现行改革面临一些困难,任何决策都需要164个成员协商一致,暂时难以适应21世纪国际贸易投资发展的现状。而CPTPP只有十多个国家,相对灵活高效,可以说是一个‘小型WTO’。中国当初准备加入WTO时,国内曾有一些担忧,但20年过去,中国的出口额增长了7倍,进口额增长了6倍, GDP增长了11倍”,“如今中国加入CPTPP可以说是二次‘入世’,是我们面临的又一重大战略机遇。”“白宫新闻秘书在16日的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拜登不会加入CPTPP,至于是否担忧中国加入后会加大对亚洲国家的影响力,‘这交由CPTPP的成员国来评估’。”“目前来看,中国主动提出申请加入CPTPP赢得了主动,但未来则未必能一帆风顺。美日澳不会这么顺利让中国加入,但时间和市场在中国与东盟一边。”   

    台湾《旺报》的社论称:“不可否认,大陆积极构建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深化与欧洲地区的经济勾连,确有抵消分化美国包围圈的意图。拜登上台后强调美国重返多边主义,但从目前的动作来看,其强调的还是所谓‘民主’共同体,塑造的是意识形态的多边主义,而大陆目前强调的多边主义更多是基于发展和利益之上的。单从亚太地区来看,在不同政治制度、不同宗教、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之间,强调发展和利益的多边主义,更有利于亚太地区的整合。然而,考虑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和内部改革的阻力,大陆现时所致力的上述区域合作,都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先不提CPTPP关于市场准入、劳工保障、环境保护等规则条款的严苛,单看大陆提出正式申请后,日本、澳大利亚等频频‘挑刺’,即可想见未来谈判之艰难。” 

  • Пропущенные эпизоды?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чтобы обновить ленту.


  • 上月中旬美英澳三国宣布合组联盟,并将协助澳洲自造核潜舰,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新加坡《联合早报》的社论称:“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宣布成立新的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定名‘AUKUS’(三国名字缩写组成),事前保密到家,毫无迹象,宣布后举世愕然。”“虽然美国总统拜登、英国首相约翰逊和澳洲总理莫里森联合举行视频记者会宣布消息时,只字未提中国,但这个新的‘铁三角’针对中国是不言而喻的。中国立即强烈反应,指有关安排将破坏区域和平。”“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军事力量的迅速增强,显然已使很多国家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中国采取更强势的战狼外交作风,在西方国家看来也是有扩张野心的佐证。但在北京心目中,这是冷战思维,是以美国霸权为首的西方势力的围堵和欺凌。也有中国学者认为,美国正在重施拖垮苏联的故技,要迫使中国走上军备竞赛的死路。不管怎么说,大国在本区激烈博弈已形成一种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彼此都采取强硬和独立的姿态,本已充满火药味的东北亚、南中国海、东海、台海,紧张气氛或将升级,也大大提高擦枪走火的风险。”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印太地区’的提法过去都没人用,如今却被美国搞成了全球最热的地缘政治词汇。然而各国在这个地区的利益非常多元,他们与中国大多保持着紧密联系。美国在这里折腾了几年,假大空的东西搞了不少,真实收益很有限。比如它无法让区域内国家减少与中国的经贸联系,无法让那些国家依仗华盛顿支持在军事上对抗中国。”“短短几年时间,美国在‘印太地区’已经搞出两个多边联盟或类联盟机制:奥库斯和四方机制。这样水土不服地不停折腾在地缘政治史上恐怕绝无仅有。华盛顿一直把美国的利益放在首位,并极力与中国零和博弈,要求其他国家也都最大限度地与中国变成零和关系。但它自己与中国的利益关系就很复杂,很难切割对抗,加上中间有那么多国家都在以全球化的方式生存,华盛顿本身就在这些复杂利益关系中转晕,患得患失。像这一次搞出美英澳三方同盟,美国究竟是想做什么呢?这会有助于实现拜登之前拉‘统一战线’对付中国的目标吗?”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拜登政府结合盟邦继续围堵中国,而拜登和习近平通话,中共还梦想‘推动中美关系尽快回到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希望美国政府纠正一段时期以来的错误对华政策,同中方相向而行’。外界很难理解这些话是外交辞令或活在自己的梦想中;北京要求美中破冰前须处理‘两个清单’,更如白日梦。澳洲长期反核,现在要自造核潜舰自保,难道不是中方威胁的结果。自澳洲政府对新冠病毒溯源表态后,成为北京报复对象。之前中共在南海造岛扩军,让澳洲、菲律宾、越南等国家纷纷倒向美国。”“而中共鹰派‘环球时报’直指澳洲‘最可能成为中国为反击遏制而杀一儆百的目标,第一批在南海丧命的西方士兵最可能就是澳大利亚人’。这种论调只会强化各国结盟抗中。”  


  • 最近以来,中国各地出现严重的用电危机,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新加坡《联合早报》署名杨丹旭的评论称:“有朋友传来一条北京停电安排的消息,提醒我留意有没有影响我住的小区。最近很多人都在讨论各地限电的事,难道北京也被波及了?”“朋友感叹,原本以为限电离自己很远,现在总算反应过来,‘首都也要限电,看来是真缺电’。不过,北京市电力公司紧急回应称,网传的停电安排信息是为计划检修所做的社会公告,这是电网公司常规工作。”“今年入夏后,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制造业大省,就传出电力短缺。最近闹电荒的东北地区,毫无预警地切断居民用电,让缺电的事成为舆论关注焦点。毫无预兆地拉闸限电,让东北各地的生产生活陷入混乱,有人被困在电梯里寸步难行;道路交通因红绿灯断电变得一团乱;有人在家烧煤取暖,因为排风扇没电,一家三口一氧化碳中毒进了医院。”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中国经济遇瓶颈、疫情未过去,偏偏逢停电危机,原因众说纷纭。海外观察者归纳各种说法和原因,包括停电是因中澳关系龃龉,中国停止澳洲煤矿(占中国进口量28%)进口”,“其他说法还包括:环保节能,中国在履行巴黎气候协定义务;或中国拉闸限电是为供电涨价造势铺垫,先让企业和民众感受缺电之苦,然后不得不接受电费调涨。也有阴谋论者说,这是‘电力政变’,习的政敌策动全国性电荒,想打击习政权。更具谋略性说法,指习近平下令限电是为了反击和伤害美国,停电可减少中国商品生产和出口,导致美国商品短缺涨价、加剧通膨,酿成美国经济危机。另有说法指断电是备战演习,一旦台海、南海或中美开战,让民众习惯战争的结果。最耸动说法是中共在测试陆基雷射反卫星武器,可在六小时内摧毁中国周遭所有卫星,但新武器系统耗电量大,所以牺牲工商业和民生用电,唯独福建未停电,可证明这种猜测。信息不透明的中国,反而刺激民众的想象力。”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中国多地限电受到了全球关注,多家西方机构据此下调了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美欧媒体则发出新一波的对中国经济唱衰,并且拉响全球供应链将受中国限电进一步冲击的警报。新冠疫情打击了全球很多制造业基地的生产,中国大陆是运转率保持最完好的地方,全球制造业订单进一步向中国集中,这急剧拉动了中国电力消费的增长,对中国实现减排目标和统筹电力消费都形成了压力。”“西方舆论围绕这一轮中国‘电荒’的炒作有把中国按回到‘世界工厂’动弹不得的集体用意,我们既要把它们的声音当做扩大思路的‘第三只眼’,也要了解彼此不同的利益和立场,保持充足的独立思考能力。”“我们需要确认两个基本事实:一是中国的发电能力基本充裕,进一步增加发电量和扩张发电能力对我们来说都不难做到。二是国家有很强的宏观调控力,现在围绕用电的各种问题都反映了出来,国家踩油门和踩刹车都有很多经验,相关问题只要是应该解决的,一定都能够解决或缓解得了。”


  •  上周六华为公司高管孟晚舟在加拿大获释回国,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24日在加拿大获释,立即搭中国政府的包机离境,北京时间25日晚返抵深圳。当局在机场设红毯欢迎,民众被安排迎接,央视全程直播,她被吹捧为民族英雄,彷彿她获释是中国的重大胜利。但事实真的如此吗?美国容许孟晚舟离开,反映拜登政府认为,事件没必要再针对孟晚舟个人,华为才是最终目标。美国司法部25日表示,起诉华为的诉讼将继续,因孟晚舟在签署的和解书中承认,华为非法销售芯片等设备给伊朗,她承认的事实使起诉取得新证据。基本上,孟晚舟和获中国释放的两个加拿大人,只是美中两国和中国对加拿大政治角力的棋子而已。当然,华为还有比美国司法部诉讼更大的麻烦,就是美中科技冷战。”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孟晚舟星期六获释回国,对中美和中加关系无疑是个积极信号,但美加舆论和政坛都出了一些消极解读,对这一进展耿耿于怀。”“其中一些声音指责中国舆论‘宣扬胜利’,强调国家力量对孟晚舟回国所发挥的作用。我们要说,在孟晚舟事件中,中国始终站在正义的一边,而这一次正义取得了胜利是毫无疑问的,中国国家力量推动了这一胜利同样无可争辩。”“孟晚舟获释的确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中国顶住了美国的贸易战,华为顶住了美国的极限打压,美国的全面遏制行动未能阻止中国前进,现在孟晚舟又回来了,这一切全世界都会看在眼里。”“美国一些政治和舆论精英不能与事实较劲,与大趋势较劲。美国压不垮中国,而且它在气变、军控乃至控制美国通胀等诸多领域需要中方的合作,其一意孤行的对华强硬政策实难为继,拜登政府决定放孟晚舟,只是迈了调整的一小步。” 

      香港《信报》的社论称:“事态发展出现突破,其中一个焦点是,孟晚舟究竟有没有认罪以获得释放?美国司法部网上声明指出,根据暂缓起诉协议条款,她已经签字同意一份四页的事实陈述的准确性,包括详细说明了她向金融机构做出的故意虚假陈述。她还同意不犯下其他联邦、州或地方罪行。如果违反协议,她将被起诉在本案中提出的第三份替代起诉书中对她提出的所有指控。孟晚舟的代表律师泰勒(William Taylor)发表声明:‘我很高兴孟晚舟与美国司法部达成暂缓起诉协议,且协议已获纽约东区法院法官唐纳利(Ann Donnelly)批准。根据协议条款,她不会被美国进一步起诉,加拿大的引渡程序将会终止。孟晚舟没有认罪,我们十分期待十四个月后对她的指控将完全撤销。’没有认罪又没有罚款而获释,反映美国司法部心知肚明,入罪的机会不高。再从另一角度研判,大国博弈的这一回合确是美国输了,否则共和党参议员鲁比奥(Marco Rubio)不会狠斥总统拜登对中国的态度‘危险地软弱’,要求对方紧急向国会汇报。共和党参议员哈格蒂(Bill Hagerty)甚至批评华府向北京投降,非常忧虑拜登以后对中国会有更多绥靖。” 


  • 中美两国元首日前通话,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新加坡《联合早报》署名下午察的专栏评论称:“在2月的元首通话之后,美中两国高官的四次接触,不是火花四溅,就是陷入胶着,从阿拉斯加磋商到天津会谈,以及两次气候问题特使谈判,都没有取得任何成果。据新华社发出的通稿,习近平在通话中引用了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看来,双方都觉得,中美关系已经来到‘疑无路’的最低点了,只能靠两位老大出来谈才有可能化解僵局了。”“新华社通稿中,引述了习近平有关气候变化问题的大段论述,显示元首通话中谈到了拜登念兹在兹的气候变化议题,白宫的声明却只字未提,说明拜登现阶段最在乎的还是透过元首个人接触、直接沟通,减缓美中两国日渐剧烈的冲突,防止意外擦枪走火,而非取得什么具体成果。”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这次中美元首对话是在两国关系螺旋式下行的情况下应美方要求举行的,中美双方都证实了通话的坦率和开诚布公”。“美方显然希望中国对他们在核心利益上踩中国的脚趾逆来顺受,并且将中美以这种方式互动称为‘规则’。中国当然不会接受美方的霸凌逻辑,我们采取各种反制行动是中国的国家尊严使然,是中国的强大国力使然。美国在新疆、香港问题上制裁中国官员,中国当然要实施对等报复。美国的军舰、飞机反复在中国的岛礁和海岸线抵近挑衅,中国军队又怎么可能无动于衷?美方几乎消耗尽了双方的互信,现在两国各领域的对口机构和力量大多都在相互斗争,舆论的彼此敌意越来越强。这一切确实让擦枪走火的几率大幅上升,中美关系可谓危机四伏。”

    香港《星岛日报》的社论称:“这次习拜通话,与两人二月时通话的最大不同,是拜登放下了对华的高姿态,用白宫发言人的说法,这次元首通话是礼貌和坦率的,而不是指手画脚或居高临下。习拜二月通话后,白宫曾发声明强调,拜登对北京胁逼性和不公平的经济行为、在香港的镇压、在新疆的践踏人权,以及针对台湾愈来愈强势的行动,表示根本性的关注。今次白宫声明则再无提及香港、台湾和新疆,又无指责中国不公平竞争,只强调双方讨论了在竞争之时,应确保不会陷入冲突。”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拜习通话后,美方三个后续动作都在踩北京痛脚,敲打用意明显。一,白宫发言人莎奇透露,拜登与习近平短短90分钟通话,曾讨论新冠病毒溯源调查,显示美国不放弃追责。二,尽管拜登重申美国‘一中政策’不变,次日美方就透过英国‘金融时报’披露,美国正慎重考虑将台湾在美国代表机构‘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TECRO),更名为‘台湾代表处’(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美台高层已在华府面对面会谈。”“三,拜登政府正考虑依美国贸易法第301条款,对中国的贸易补贴展开调查,结果可能导致对中国进口商品实施新制裁。美方主动披露上述信息意在告诫北京,美国手中有很多牌可打,期待一次通话就让两国关系柳暗花明,未免一厢情愿。”


  • 因一个小人物一篇鼓吹革命的网络文章,“二次文革”的联想突然在中国舆论界和互联网爆炸,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早点”专栏署名韩咏红的评论称:“中国政府严惩互联网巨头的行动持续了大半年,7月开始扩大打击面,”“官方的霹雳手段接二连三,许多人联系到去年12月中共政治局会议下令‘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以及今年8月高层提出的‘扎实促进共同富裕’,官方展示的政治决心、连贯性与力度,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震撼,甚至是担忧。”“左派人士、自媒体作者李光满发表评论,亢奋宣称‘中国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从经济领域、金融领域、文化领域到政治领域都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或者也可以说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李文被多家主流官媒一致转发,让人猜想是获得官方认可。据说有网民留言问:‘这算运动开始的第一张大字报?’;北京一些媒体人已感到不安,私下低估:这算啥意思?结果,一向很能抓准官方意思的媒体人胡锡进发文,驳斥李光满的文章是严重误判和误导。胡锡进解释,中国经常讲自我革命,含义是自我鞭策,不是充满摧毁的运动式革命。”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近日中共党媒如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军网、光明网、中青在线、中新网、环球网等同时刊出李光满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进行!’文章,”“海内外很多华人说,这是吹响‘二次文革’或文革2.0的号角”。“目前看,发动像文革一样的群众运动应不至于。因群众运动易失控”。“中国经济起飞、劳苦大众参与贡献,但少数人关系够、机遇好,甚至官商勾结、权钱或钱色交易就拥有底层民众几十辈子赚不到的财富,还嚣张炫富。‘打土豪、分田地’未到杀富济贫地步,吃瓜群众或许乐见。所以整肃也带民粹色彩,要深刻变革。就像李光满文章说的,大陆‘资本市场不再成为资本家一夜暴富的天堂,文化市场不再成为娘炮明星的天堂,新闻舆论不再成为崇拜西方文化的阵地’,‘红色回归,英雄回归,血性回归’。”

     台湾《旺报》的社论称:“大陆高调宣示‘共同富裕’政策,紧接着发布一连串整顿网络巨头、娱乐明星、教育培训的行动,外界嗅到不寻常的讯号。此时一位非官方作家李光满撰写的文革式檄文,同时被多间官媒转载,‘二次文革’疑云顿时笼罩两岸舆论场:改革开放的大方向真的要改变了吗?”“从中共意识形态的面向看,近年大陆官方的宣传论述的确受到民粹的影响、渗入,但内部纠偏机制仍然存在。以此次李光满‘文革檄文’为例,该文虽被多间大陆官媒转载,但需注意上述刊文平台并非是正式的报纸、通讯社或纸本杂志,而是官媒的网络版,这在大陆舆论的意义和分量是完全不同的,不宜轻易解读为‘二次文革檄文’。《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很快就公开质疑此文,再加上之前大陆左派舆论讨伐的‘网红医师’张文宏也很快被管控,说明至少大陆自上而下有纠偏的意识和能力。”


  • 美国情报部门经过90天调查之后,日前向总统拜登提交新冠病毒溯源报告,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拜登总统指示情报部门90天内提新冠病毒溯源报告,24日提交了。媒体披露的有限内容,排除病毒是人造,摒除生物战武器的罪状。报告指出,并未发现野生动物大量传播的证据,驳斥中方病毒是野生动物传染之说;最大悬念是并未排除病毒是实验室泄漏。总体看,报告可能没有结论,给人雷大雨小之感,既未一锤定音,也留下空白。中共当局或可稍松口气,但美国领导国际联手溯源追究责任,应不会随报告而结束。由于内容涉情报来源保密,解密公布前须整理,外界目前只能知其梗概。”“持平来看,无法对中共究责,部分期待制裁中共的人可能失望,但亲中人士则稍感放心。”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美国情报部门铆足力气,花了90天时间,但仍然没有找到符合他们预期的蛛丝马迹。到截止时间,实在没有任何可以再发挥的材料,只能炮制出这样一份混淆视听的所谓溯源问题调查报告,继续耍那套臆测抹黑的伎俩。”“病毒溯源,必须靠科学寻真相。正如中方所声明,第二阶段溯源应该在第一阶段溯源的基础上全面延伸,在全球多国多地开展溯源工作,才能真正找到真相和答案。如果美方在溯源问题上是认真的,就应该邀请世卫专家到美国去,认真分析美国早期病例,并对美国可疑地点展开调查。一句话,美方应该给全世界一个交代。”

    新加坡《联合早报》署名杨丹旭的评论称:“美国公布冠病溯源报告摘要,披露该国情报界对病毒起源存在分歧后,中美再度在病毒溯源问题上隔空交锋,但受访学者研判,由于美国情报机构无法对病毒起源得出确切结论,双方在冠病溯源上的针锋相对将会翻页。”“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判断,由于美国情报部门的调查没有得出结论,拜登政府估计不会在该问题上继续大做文章,下来很可能会推动世卫向中国施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受访时也指出,拜登要求情报部门展开溯源调查,一定程度上是为应对国内的鹰派,现在拜登和他的团队可能已有结论,即在该问题上继续纠缠,没有更多好处。”

    台湾《旺报》的社论称:“了解病毒起源有利于正确应对疫情,但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病毒溯源工作难免受到地缘政治和阴谋论的影响,如果要解释清楚病毒源头问题,应该要回归科学本身。可惜,现在普通人已经很难分辨,到底哪些是病毒起源的证据,哪些又是政治因素对科学调查的影响。美国在新冠病毒溯源方面对大陆步步紧逼,很难不让人认为,实际是想额外增加大陆在国际政治和外交的负担,转移对美国初期抗疫失败的注意。但病毒溯源问题政治化,无助于推进全球共同抗疫的努力。”“疫情无国界,在新冠病毒性疾病仍然肆虐的背景下,国际社会迫切需要中美加强合作,承担更多责任。”


  • 是“与病毒共存”,还是“坚持清零”? 中国舆论界和互联网近期对于防控疫情不同主张的激烈大辩论,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香港《明报》的社论称:“随着新一波新冠变种病毒Delta疫情在中国大陆蔓延,一场‘与病毒共存’还是‘主张清零’的辩论被引爆。著名防疫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上月底发文,从南京‘失守’提出对未来防疫的思考。他指出,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为,新冠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但原卫生部长高强在官媒撰文,认为中国必须坚持严格防控,必须打消‘与病毒共存’的想法。而政府最近对各地爆疫的举措,仍在坚持‘清零’战略不动摇。”“由于恰逢国际上有关新冠病毒溯源的争议沸沸扬扬,最近有关‘清零’与‘共存’之争,难免有政治化之嫌。” 

    台湾《经济日报》的社论称:“各国政府目前对疫情有两个处理态度,一是‘与病毒共存’;二是‘坚持清零’,各有利弊,前者有助于开放社会、恢复经济,以英国为代表;后者则坚壁清野,防患于未然,以中国为代表。许多国家逐步放弃坚持清零,是因为疫调成本太高,而且病例数目太多,每天几千例,要查出每一桩病例的传播途径,已经不可能,唯一还坚持做的,只有中国大陆,动辄封城,无论是广州、南京、还是现在的武汉,无论是几百万人PCR检测,不只每人都做,还做四次之多。”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今年第二季,美国GDP成长同比增长12.2%,中国仅7.9%。穆迪预测美国GDP成长将连续五季胜过中国,是1990年来美国首次连续超过中国,反映美国经济反弹劲道,相对中国经济复甦乏力。经济观察人士指出,关键在两国控管疫情差异。” “目前delta病毒在两国高度传播,美国已进入施打补强针的新阶段,中国还试图锁国清零,疫苗普及与补强针仍遥遥无期。近日更出现文革式讨伐上海复旦华山名医张文宏的‘与病毒共存论’,党媒强力围剿他。但张文宏‘与病毒长期共存’的观点,在美国开放社会已是共识,delta等变种病毒株不停出现,疫情短期内不会消失。病毒学家与免疫学家很难预测未来病毒变化,但确定疫苗技术将不断更新,最后成为‘万能’疫苗,新冠成为流感的一个类型。” 

    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早点”专栏署名杨丹旭的评论称:“事实上,即便防疫专家张文宏提出的‘与病毒共存’,其实也并非主张现在就放弃对疫情的防控。此外,中国社会现在也没有改变当前防疫策略的民意基础。‘与病毒共存’的主张在中国引发争议,恰好从侧面反映了这一点。有舆论指出,冠病的危害性尚未减弱,放弃现有的抗疫策略,病例和死亡人数将攀升,这会对习惯‘清零’的中国民众造成情绪恐慌,动摇社会稳定。它所带来的政治代价,将远超为‘清零’策略付出的经济代价。”“短期而言,‘与病毒共存’在中国是一个伪命题,不过这场持久战中,无论是中国还是任何一个其他国家,都得根据不断变化的局势探寻最适合自身情况的应对策略。”


  • 阿富汗政局“变天”,北京将如何应对,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新加坡《联合早报》署名下午察的专栏评论称:“塔利班势如破竹夺取首都喀布尔,阿富汗‘变天’成为定局。邻国发生20年来最剧烈的局势变动,牵动整个区域的地缘政治,对利益攸关的中国意味着什么?”“塔利班在1996年至2001年期间最后一次掌权时,中国与阿富汗的关系处于中止状态。不过,阿富汗局势此次发生巨变前,北京已在为塔利班执政做积极的外交铺垫。上月28日,中国高调发布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天津会见阿富汗塔利班政治委员会负责人巴拉达尔一行的消息。巴拉达尔是阿富汗塔利班行政系统的首脑,也是塔利班领袖之下的‘第二号’政治人物。巴拉达尔在天津做出的非常友好的政治表态,中国一些网民当时还称塔利班‘够意思’‘讲道理’”。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国务卿布林肯日前访问印度时表示,美国8月31日前完成从阿富汗撤军后,很有可能,阿富汗将成为中国的‘受保护国’。这句话不安好心,苏联、美国都经历在阿富汗的苦头后,宁愿放弃或降低对阿富汗的影响力,把到口的肉送给中国,正希望中国愈陷愈深,既投入更多的资源,也变成牵制中国的包袱,就像之前所有帝国强权一样。不同的是,其他帝国必要时拔腿就走、可以撒手不管,但中国没有办法要阿富汗搬家,两国世世代代为邻国,如果能搞定神学士还好;如果搞不定,就是引狼入室、后果延烧到新疆和家门内。”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西方舆论近日不断提及中国,甚至宣扬阿富汗的变局让中国‘尴尬’”。“美西方舆论过去经常否定‘东突’的真实存在,宣扬它是中国在新疆从事‘镇压行动’的借口。现在他们又掉过头来纷纷说塔利班重新执政后将会支持‘东突’,威胁新疆安全,所以中国尤其有理由对阿富汗局势的变化忧心忡忡。中国当然会从新疆稳定的角度审视阿富汗局势,但西方舆论所做的描述无疑是夸张不实的。中国与阿富汗之间只有一条非常狭窄的瓦罕走廊,那里有中国军队层层驻防,连只鸟从阿富汗飞过来都很难,‘三股势力’休想穿越那条通道。”“中国会非常理性地面对阿富汗变局,既要防止那里的局势对新疆产生负面影响,也会保持评估的客观性,我们决不会跳入西方舆论专为中国设的陷阱。” 

      香港《信报》的社论称:“站在北京立场,不在乎阿富汗由谁掌权,至关紧要的是掌权者承诺不包庇疆独分离主义组织。王毅与巴拉达尔会晤之时就强调,希望塔利班与‘东伊运’等一切恐怖组织彻底划清界限,予以坚决有效打击。塔利班现在把北京定位为‘朋友’,欢迎中国投资,答应确保安全。问题是,饱受战火摧残的阿富汗百废待举,经历二十年流窜的塔利班再度掌权后,会否重蹈当年过分激进施行苛政而失去江山的覆辙,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不稳定因素,新疆既然与之接壤,能否有效打击恐怖组织尚未有明确答案。简言之,塔利班与中国的关系还需时间验证,两者如何相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塔利班领袖阿洪扎达及其战友巴拉达尔等采取怎样的管治路线。” 


  • 近期以来,北京有关当局高调整顿金融、电商和教育等多家大型民营产业,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台湾《旺报》的社论称:“中国大陆最近雷厉风行整顿金融、电商和教育产业,由于事出突然,未经过社会沟通过程,而且出手严厉,造成美国、香港与大陆股市重挫”。“如果回头检视中国经济发展的本质,可以发现,即便市场经济已彻底融入人民生活之中,背后最高指导原则还是社会主义。这也是为何这40多年来的经济改革会被冠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名称,社会主义在前,市场经济在后。一路走来,大陆就是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这个天秤中摆荡,抓取平衡点。只是,在经济改革已然取得丰硕成果之际,诸多市场经济乱象随之而生,不管是网络巨兽造成的垄断行为,还是资本无序扩张导致的社会不公现象,都是北京无法接受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加强监管就成为不得不的选择,连带也让社会主义光环更为凸显。”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习近平当局接连向阿里、蚂蚁、滴滴和腾讯出手,大家都在问为什么?表面看,监管局已明说是反垄断,但背后更重要原因,是习近平中央要牢牢抓住科技公司控制权,确保一切由党指挥,不能失控,对党和政权造成威胁。腾讯已发展为庞然大物,它在香港上市市值达6560亿美元,拥有的微信2020年第一季用户达12.02亿个,无论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都极大,搜集的用户数据更被中共视为国安重要信息,必须严予控制监管。”“中共为了加强控制,可谓不惜一切代价。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日前发表研究报告,指未来十年,即近2030年时,中国因镇压科技公司将受到45兆美元的经济损失。”“大西洋理事会的报告指出,习近平在政治控制和经济实效之间选择了前者,反映他不惜一切代价,甚至牺牲最重要的经济成长,以换取政治控制。” 

    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早点”专栏署名韩咏红的评论称:“蚂蚁集团上市计划去年11月被突然叫停后,12月11日中共政治局部署今年的经济工作时,提出了‘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许多人就预见到科技企业与平台公司将被整顿,如今他们发现自己的想象力还是不够,除了高调的马云、电商等,在线教育培训机构、赴美上市企业、校外培训行业,原来都是要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打击对象。”“凡此种种,让人感觉这已不仅仅是互联网企业或学生学习负担的问题,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资本的天然戒心仍在。”“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制下,中国要充分利用资本和市场机制去刺激和提高生产力,但不会允许资本有机会成为另外一个权力来源,一旦发现这个情况就会动用国家权力约束与规管之。”“中国这股监管风波相信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当局也会掌握节奏,避免市场过度震荡。同时,资本也又一次看到中国仍是社会主义国家,自己在中国的位置是从属于国家意志与国家权力,不可能与之平起平坐,更不可构成挑战。”


  • 中美两国高层外交官员上周在天津会谈,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早点”专栏署名韩咏红的评论称:“作为今年3月阿拉斯加中美会谈的续篇,美国副国务卿舍曼先后与中国副外长谢锋以及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的会谈和会面,火药味比阿拉斯加会谈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仿佛已豁出去和美国‘撕破脸’。恰如王毅会前就明言预告的,中国摆好架势给美国‘补课’,要后者‘学会如何以平等的态度同其他国家相处’。”“舍曼出发前夕,中方宣布制裁七名美国政要与实体。在会晤进行时与之后,中方密集对外发布信息,展示谢锋直批美国‘妖魔化中国’以转移国内民众的不满,好像‘不扯上中国都不会说话做事了’,‘坏事做绝还想好处占尽’。”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在中国外交部的对外通报中,谢锋副外长表达的对美强烈不满在互联网上引起一片赞誉。”“过去中国很注重为中美会谈营造良好气氛,即使双方有很激烈的言辞也未必对外公开通报。这一次中美天津会谈,中方迅速将谢锋副外长的强硬表态公之于众,强化了从安克雷奇会谈开始中方与美国打交道的重要姿态调整:我们不会再为维护中美关系的舆论氛围做单方面努力。这种变化的基础是,中国社会对美方的霸道受够了,我们也对中美在可预见未来内实质性改善关系不再抱幻想”。“对于中国人,我们想说,不要把谢锋副外长的话当成出气,它们同时是中美关系很可能长期下坠的预警。” 

    香港《明报》的社论称:“中美外交高官天津会谈,似乎延续了两国高官阿拉斯加会谈的主旋律,即激烈争执,改善关系却无进展。不过,从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和副外长谢锋的发言中,却不难感受到中方强硬下仍有改善关系意愿,阐述中国发展动机也有让美国放心之意。”“舆论对会谈多聚焦于双方的针锋相对,特别是中方一些激烈语言,却忽略了中方克制温和的一面,例如,王毅对舍曼说,中国的发展不是要挑战美国,也不是为了取代美国,‘我们从来没有兴趣赌美国的输赢,中国的发展也不建立在美国衰落的前提之上’;中美‘双方谁也取代不了谁,谁也打倒不了谁’;对于现行国际秩序,‘我们不会另起炉灶,也无意另搞一套’。这些‘喊话’,都是对美国政界释放的信号,至于美方是否听得入耳,则另当别论。”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值得注意的,王毅会见舍曼,候任驻美大使秦刚也出席;而次日下午,秦刚就启程飞来美国履新,这意味着随着薛曼到访,美中之间的正常管道将陆续展开,除了秦刚作为固定的沟通管道之外,可以预想未来更高层互动,如外长与国安顾问层级,都可能互访。当然美中未来并非不可能出现新的紧张或障碍。中方指责美方名为修复关系,实际上却不安好心,尤其是舍曼绕了一圈,先去日本、韩国、蒙古再到中国;而薛曼才离开天津,国防部长奥斯丁就访问东南亚,国务卿布林肯则访印度,会见达赖喇嘛的代表和印度官员,明显继续部署对中国的围堵,就像3月阿拉斯加会谈前一样。”


  • 近日河南洪水泛滥,酿成惨剧,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河南郑州20日遭遇‘千年一遇’水灾,京广隧道和五号地铁大灾难,近一周来继续受海内外关注批评。从灾害预报、救灾、善后,舆论风暴延烧,压过习近平主席访西藏;官方定调京广隧道拖出247辆车、死亡6人,民间普遍不信。李克强总理26日召开视频救灾防汛会议,强调‘公开透明’,‘该停就停,该封就封’。”“党媒自曝,郑州气象局雨前五天至少五度预警,上面却未发布撤离或防洪命令。有评论说,专制体制官员习于层层上报,体制命令是由上而下,才有‘定于一尊’的习近平一人指挥全国。下级上报后就算交差,上面不发令让地铁停驶、隧道封锁,基层官员根本管不着。” 

    香港《明报》的社论称:“平情而论,今次河南洪水,天灾是主因,说暴雨‘千年一遇’未免夸张,但雨量异乎寻常地集中,确是事实。”“这种超常的豪雨侵袭,任何‘海绵城市’都难以抵受得住。天灾固然严重,人祸也不轻。作为内地新一线城市、人口大省的首善之区,人命伤亡最重的两处地点,一是地铁五号线列车,一是京广快速路地下隧道,都乃公共交通设施,市政当局事先预警不足,事后抢救不及时,对惨剧的酿成难辞其咎。”“有内地分析认为,郑州乃至河南在今次汛情到来前,采取的是内地政府惯常的做法,即体制内动员,对外则鲜有预警,不停工不停课,维持歌舞升平,整个城市依然按照惯常节奏运行”。“地铁和快速路,都是市民出行的主要公共交通设施,人们不禁要问,如果有关方面及早预警,停工停课,是否可以避免民众受困?如果救援及时果断,是否可以避免或至少减轻伤亡?” 

    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早点”署名韩咏红的评论称:“河南是中国历史上水灾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在主汛期官方的警觉性理应更高,何况该市过去五年投入534亿人民币,打造‘海绵城市’,如今洪涝灾害如此严重,网上不乏骂声。然而,翻查国内媒体的报道,对于本次汛情,河南省与郑州市不是没有准备。7月13日,履新不足两个月的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就在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主持紧急视频会议”,“郑州市委书记徐立毅随后立即召开全市防汛工作视频会议,要求‘绷紧防汛安全这根弦,保持临战状态’。”“可惜,主事官员和当局虽上紧了发条,地铁站的悲剧还是发生了。网上有议论分析,当局可能过于集中防范黄河河堤安全,从全力防洪的角度思考,对积水迅猛上涨后的城市应对预案不足。‘重要交通不中断’的要求,也或许影响了及时关闭地铁站的决断。”“另一点引人关注的是,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62岁)6月从山西省委书记任上调到河南,就具备了担任两个省级一把手的条件、符合在明年中共二十大中晋升政治局的资格。这次郑州洪涝灾害他不是直接负责官员,但灾情是否会对他的仕途前景增加不确定性,则有待观察。”


  • 中国在美军撤离阿富汗之后将会扮演的角色,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台湾《中国时报》署名罗庆生的评论称:“美国撤军已成定局,喀布尔政府部队又多不战而降,各方多预测阿富汗政权将很快落入塔利班手中。这个号称帝国坟场,曾经让苏联与美国都灰头土脸的国家,在美国撤退后的权力真空是否会让中国趁虚而入,各方都很关切。中国立场是倾向喀布尔政权,这不仅是因为塔利班和主张‘疆独’的维吾尔武装份子之间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与一个世俗政权交往,也比基本教义派来得有预测性。因此中国相当担心美军撤出后的阿富汗形势,6月中旬曾提醒中国在阿富汗的公民‘尽早离境’,并派出专机撤侨,外长王毅也指责美国不负责任,强调美国是阿富汗问题的始作俑者,不能一走了之。”“中国并不在意阿富汗由谁执政,只要和平稳定,让中国商人可以跑市场、拉生意,并且有良好的基础建设能货畅其流,就符合中国利益。塔利班表现友善态度,欢迎中国投资并承诺不再让维吾尔武装份子入境,对中国来说当然是好消息。”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塔利班发言人表示中国是阿富汗的朋友,他们欢迎中国前往阿富汗投资,并表示反对任何人和任何力量从阿富汗的土地上攻击中国等国家。这一表态引起很多中国人的关注。经过20年的战争和动荡,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至今都视中国为朋友,可以肯定地说,整个阿富汗都视中国为朋友。这为中国今后在阿富汗局势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了良好基础。然而我们相信,中国会非常谨慎地使用自己的影响力。中国不会去阿富汗‘填补’美军撤出留下的真空”。“中国作为阿富汗友好邻国的自我定位不会变,不干涉阿富汗内政的基本原则不会变,我们只会向阿提供必要且力所能及的帮助,永远不会萌生主导它的念头。阿富汗存在其固有的利益格局和文化传统,被广泛称为‘帝国的坟墓’。最近四十余年苏联和美国先后在那里折戟沉沙,中国决不会以他们的方式进入阿富汗,这将确保中国永远不会成为他们之后的‘第三个’。”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中国为避免重蹈列强在‘帝国坟场’的覆辙,尽管在阿富汗有巨大利益,过去一直不愿介入神学士与喀布尔当局的战乱中。但自2015年前后,在巴基斯坦撮合下,中国与神学士接触,并试图充当阿富汗政府和神学士之间的调停人。”“不过这样的调停和在两派中求取平衡的策略,只是一厢情愿,由于神学士与阿富汗当局杀红了眼,中国很难在两者之间左右逢源。而且未来即使神学士掌阿富汗政权,也并非就能实现国家统一与和平,而可能重新陷入多派系的漫长内战混乱。”“届时中国对阿富汗是否动武用兵,就是一个新难题。不用兵只能听任疆独和伊斯兰国生乱,但动武就可能触犯同样在阿富汗有利益的俄罗斯、印度的大忌。更何况美国并非完全撤出阿富汗,只是改变思路、转换角色,想更好地操控这一地区,阿富汗权力真空未必属实。” 


  • 中国最大网约车公司“滴滴出行”美国上市带来一场轩然大波,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谁都没料到,滴滴6月30日刚在纽约IPO,中国国家网信办7月2日就对滴滴祭出‘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暂停其中国新用户注册,美国国庆节当天再以滴滴‘违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勒令滴滴下架旗下25款App,要求‘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此举意味滴滴不再有新用户,市场停止成长,股价因此暴跌20%,市值蒸发140亿元,让美国投资人吓呆。”“网上盛传,滴滴数据库透露中共各部委官员加班情况,滴滴也把中国道路数据与用户个资交美国证管会,作为上市条件。谣言一出,滴滴即声明驳斥。无可否认,近年中共从川普学得教训,川普提防中国微信、抖音,担心美国消费个资落入中共手中成国安漏洞,因此祭出下架措施。”“中共依样学样,以保护个人隐私权进行数位安全立法,全国人大火速对企业‘反垄断法’立法,今年9月将实施‘数据安全法’,将国内及国际产业都列入管理。华尔街日报曾报导,中国总理李克强支持和缓管理,让企业有喘息空间,但习近平支持强硬派严控网络数据,‘谁掌握数据,就有主动权’。” 

    香港《明报》的社论称:“规管科技企业,中国与西方手法颇不一样,有美国投资策略师形容,西方政府习惯在新行业出现初期,即制定规管框架,中国则倾向先让企业家放手去试,经过一段时间,大致掌握实际状况及问题后,再决定怎样介入规管。由蚂蚁整改到滴滴风波,最近大半年中央加强规管科技企业,整顿各类乱象,诸如滥用市场垄断优势等,反映了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治理规管模式,外界不宜大而化之,以政治斗争角度,简单视为向科网民营企业家开刀。”“近年美国一些政客主张在经贸、科技、投资等领域,与中国‘脱钩’,中方财金官员则说过,中美‘彻底脱钩根本不现实’,对两国和全球均无好处。滴滴事件会否成为资本市场脱钩分水岭,标志中方将对敏感企业赴美上市从严把关,需要时间观察。” 

     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早点”署名杨丹旭的评论称:“滴滴此次踩到的已不仅是监管红线,还有更高一级的政治红线,恐怕会面对更严苛的惩罚。中共百年党庆落幕隔天,中国监管机构向网约车龙头老大‘滴滴出行’祭出重拳。滴滴顿时成为众多国际媒体关注对象,相关新闻在社交媒体上的吸睛程度和热度持续力,甚至超过建党百年的庆祝活动。”“官方以‘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为由,对滴滴采取行动,而微妙的时间点却给外界留下许多遐想空间。有同行感叹,中美关系闹到这样,滴滴跑去美国上市,好挑不挑,还选了中共建党百年纪念日前夕,‘政治觉悟太低’。用通俗的话说,这是一种政治情商。中国官员求仕途发展需要有政治觉悟,普通老百姓或者任何在中国做生意的企业,也都需要有政治觉悟。这在发生各种重大事件时尤为重要,对时局要有直觉式的认识和判断,感觉到风向,由此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做了会‘后果很严重’ 。” 


  • 7月1日北京盛大集会庆祝中共建党100年,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香港《明报》的社论称:“中共百年党庆,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发表演说,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实现民族复兴,是晚清以来无数中国人的心愿,这一刻的中国,确实比过去百多年的任何一段时间,更接近此一目标,只是目标愈接近,内外阻力亦愈多。西方主导世界秩序百载,美国无法接受中国赶超,倾力制华,习近平的演说,强调不允外来势力欺负中国人民,必须上下团结,富国强兵,辞锋锐利强硬,同时亦明确带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信息。当下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各方聚焦中美博弈,容易忽略国际格局正在悄然出现的结构变化,‘西方世界等于国际社会’的时代已成过去。”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习在天安门讲话有两个重点:一是警告外国势力;二是宣传中共,必将带领全国达成‘民族复兴’。他说的民族复兴,只是一个有待完成的‘中国梦’,能否达成是未知数。但不少专家指出,要达成目标,中共须克服多重困难,包括中等收入陷阱、人口老化及科技创新等。至于警告外国势力,反映习近平政府正面对空前国际压力,因此借建党百年时机发出警告,激励民族主义,作为自己争取明年20大顺利延任的政治本钱。”“1989年之后,中共全力发展经济,用经济繁荣换取人民支持,但习近平掌权九年执行的政策路线已到内外受困的转折点”。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不管对中国抱以什么态度,大部分美国和西方精英都倾向于相信中国GDP总量在未来十几年或者更短的时间里将超过美国,而且也大多相信美国的对华军事和科技优势将进一步缩小。与此同时,很少有美西方的力量真正相信中国会政治上‘失控’,尽管他们总是嘴上宣扬中国的稳定是通过经济增长和社会‘控制’得来的,并拿着放大镜搜寻中国内部的‘紧张’。其实美西方那些力量是在以对立的方式印证中国全面现代化将稳步实现。那些力量虽然也在设计、实施阻挠中国发展的招数,但他们的谋划重点已经放在了如何应对越来越强大的中国上。中国人在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后,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目标充满信心。” 

    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早点”署名韩咏红的评论称:“虽然没有阅兵、没有大型民众巡游活动,这场7万人齐聚天安门广场参与的党庆大会,算规格非常高了。”“从外界的预期值来说,中共百年党庆的规模其实比预想中内敛和低调,活动未广邀国际友人参加,也没有在事前广为传播,象是‘自己在家办喜事’。这除了是疫情缘故外,跟当前中国面对的国际形势,尤其与美国不断加剧的联盟抗中态势脱不了关系。美国已将中国定位为头号竞争对手,决心在技术创新、高端产业和国际盟友关系上与中国直面对决,在人权等价值问题上也会毫不放松地推进美国倡导的价值观。面对这个现实,中共选择了克制与冷静,避免高调的党庆刺激美国等国际反对者,而招致更多麻烦和抵制。” 


  • 发生在近日的香港《苹果日报》停刊事件,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香港最近发生‘苹果事变’,‘苹果日报’高层被捕,资金被冻结,报纸无法运作,结束26年的经营,已于24日停刊。事件象征中共控制香港进入新阶段,作为香港核心价值的新闻自由,已全面被消灭。美国总统拜登首次单独就香港问题公开谴责北京,破坏香港的新闻自由;英国、欧盟和其他国家也表达谴责。”“中共历史显示,当它受国内外挑战时,往往会采取对外行动,甚至不惜冲突也务求胜利,以转移对困局的关注。对中共而言,香港仍是‘外’,因此用国安法打压香港,并务求完胜;美国和国际支持香港自由,中共偏要彻底压制民主自由的声音,不但做给美国看,还向国内14亿人证明,中共绝不向外国势力低头。”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苹果日报》创办早于香港回归2年,逐渐成为了动员抵制香港按照基本法精神运转、推动香港与美英等国对华政策联动的舆论大本营。它极大突破了媒体的信息功能,自我构建了政治对抗角色,在香港愈演愈烈的政治动荡演进中呼风唤雨,冲锋陷阵。没有一个西方国家会允许本国有这样一个冲击宪制的舆论动员中心,真正形成了反主流煽动力的媒体,都难逃物极必反的命运。”“《苹果日报》所扮演的角色与西方宣扬的新闻自由也是严重抵触的,它已经不是‘有政治立场的媒体’,而是通过媒体的形式搞极端对抗政治,它是世界上的独一份。” 

    香港《明报》的社论称:“传媒机构各有取态,只要本着专业原则,新闻处理各有不同,亦属寻常,不应以言入罪,然而当传媒变成政治斗争工具,再非纯粹的新闻机构,事态推向极至的结局,就是权力较量硬撼,成王败寇。反修例风暴,黎智英表示‘为美国而战’,政治上的孤注一掷,最终亦令其传媒王国走上不归路。”“反修例风暴是一场政治大摊牌,没有游戏规则可言,‘道理’只是包装,胜利就是一切,不同政治力量押上重注甚至‘晒冷’。一子错满盘皆落索,来到这一刻,输家遭清算,说来很残酷,却是你死我活政治斗争的逻辑。”“《苹果日报》走到这一步,必然有人咬牙切齿,亦必然有人拍手称快,然而相信各方都意识到,论政治争斗决心,现在的特区政府,跟反修例风暴前已截然不同,这次政府出手狠劲十足,外界有何感觉,相信已不在当局首要考虑之列。” 

    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早点”署名韩咏红的评论称:“香港《苹果日报》走入了历史,我不是它的忠实读者,不能说有多大遗憾,但我会希望它是在同业的专业评价与读者选择下自我修正或改弦易辙,而不是因国安法。当局也应该明白,处理了《苹果》,不等于解决了香港的深层问题,否则就是将病征当病根。七一前的落幕,成全了《苹果》某种‘烈士’的形象,也标记了中央治港的强硬态度,它要昭示的结果是:与反对派之间没有妥协空间,抗拒是没用的,没有‘一国’就没有‘两制’。”


  • 美国总统拜登本月中旬访问欧洲,被舆论普遍认为“联欧抗中”的国际态势正在形成,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新加坡《联合早报》的社论称:“在英国召开的七国集团峰会,是新任美国总统拜登的首次外事活动。他风尘仆仆远渡大西洋,并非只为会见其他六个西方国家领导人而已;在七国集团峰会前,他和英国首相约翰逊举行双边会晤,并联合发表历史意味浓厚的《新大西洋宪章》;继七国集团峰会之后,广义上的‘西方社会’成员国领袖如澳大利亚、印度、韩国和南非,也以‘民主友邦’的身份与会。拜登随后还安排在日内瓦跟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舆论普遍认为,拜登此次外交大出击,最大的动机在于因应中国崛起的挑战。”“中国的崛起,无疑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当下所面对的最大难题。一方面,不少国际问题需要中国这个新兴大国的合作,如冠病疫情、全球贸易、气候变化等;另一方面,二战乃至冷战后的地缘政治格局及国际规则,必然因为中国这个体量庞大的经济体的出现,而受到程度不一的冲击。”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G7峰会13日落下帷幕,会后发表的G7领导人公报公开点名中国,并且提及新疆、香港和台湾问题。公报还提到反对‘强迫劳动’,反对在东海和南海‘单方面改变现状’。公报在阐述这些态度时使用的语气强度不尽相同,有的直接针对中国,有的没有在上下文里提中国的名字,但针对的目标同样很明确。这是西方国家最系统指责中国以及干涉中国事务的一次峰会。美国显然主导了其他几个盟国的态度,像要求‘世卫召集第二阶段新冠病毒溯源,包括要在中国开展研究’,可以说,美国近来攻击中国的几乎所有议题都被搬到了七国领导人的公报中。”“不过,中国完全不必被这样的情况吓住。其实过去与中国就人权等意识形态问题冲突时,西方也大多是‘一伙的’。现在美国增加了他们彼此的协调,但这些主要集中在了舆论和外交层面,将之转化为统一对华敌视行动依旧很难,七国领导人公报没有在这方面出现突破的暗示。”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欧盟、美国和中国形成世界最重要的三角关系,欧盟如倾向美国,中国国际影响力将大减;反之,中国国际影响力将大增。由美、英、德、法、义、加、日组成的G7,是全球最富裕国家,七国2020年GDP总和达38.59兆美元;主办今年峰会的英国又邀请印度、澳洲和南韩列席,将G7扩大为G10,G10的2020年GDP达44.27兆美元,规模是中国庞大市场的三倍多。”“这次G7峰会结束后,与会G10国家将落实对抗中共的行动,德国总理梅克尔将访问美国。习近平认为‘东升西降’,走向衰落的美国难与中国竞争。这种解读显然错误或被误导,因为中国经济规模虽继续扩张,但美国并没有衰降,复甦力道强劲;就算中国GDP总量近年能超过美国,但中国人均GDP只有美国六分之一,2020年美国人均收入6.32万元,中国只有1.1万元。更重要的,美国正与G10联手对抗中共,G10的实力会让中国面对艰辛的角力战。” 


  • 台湾疫情告急,三名美国联邦参议员搭乘美军运输机专程访台表达捐赠疫苗的意向,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新加坡《联合早报》署名杨丹旭的评论称:“本月6日,三名美国参议员罕见乘坐美国空军C-17战略运输机飞抵台湾,成为台海局势紧张升级的又一导火索。”“有大陆舆论形容,美国军机直接降落台湾,是‘美台切香肠战术又下了离手指更近的一刀’。台湾著名时评人郭正亮则把美国军机送三名参议员访台,形容为‘带着伴手礼的准演习’,访台宣布要捐赠75万剂冠病疫苗是附带的伴手礼,实际目的是为台海战事一旦爆发,向台湾运送物资、机动部队或从当地撤侨做演练。” 

    台湾《自由时报》的社论称:“亮点,与其说是疫苗,不如说是军机。”“如果说,日本赠送台湾124万剂AZ疫苗,选在六月四日隐含象征意义,那么,参议员访问团搭美国军机,选在六月六日来台旋风式访问,也难免引人诺曼底登陆的联想。拜登先后与菅义伟、文在寅高峰会之后,日本对台湾的疫苗报恩,美国军机往返韩、台,北京的可能反弹应已考虑在内,华府似乎正在建构某种同盟网络,巩固印太战略的北方战线。” 

    台湾《旺报》的社论称:“美国国会议员旋风式访台,3人却使用美国仅次于C-5的第二大战略运输机C-17,标示美国国旗与空军军徽飞抵台北松山军用机场,留下非常大的想象空间。C-17的最大有效载重为77520公斤,空中加油可以从美国本土飞抵任何前线,兼具战术与战略性。过去美国运输机曾因救难或紧急需要载运物资来台,但是这次C-17运输机的政治意义与军事意义不言而喻。美国彰显了支持台湾的态度,但打擦边球的操作也为两岸投下变量。消息一出,大陆网民果然炸锅。”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美国C-17先进全球霸王运输机6日降落台北,三位联邦参议员闪电式访台,意外引发中国大陆网民愤怒,但怒责对象不是美国或台湾,而是调侃讽刺中共当局声称对台湾拥有主权,强调不惜一战也要统一台湾,‘美军抵达台湾之日,或只要美军飞机直接在台湾起降,台海战争将就此打响’,结果美军真的来了,共军‘不敢拦截或尾随进入台湾领空,不敢驱离’,‘我们的红线就是没有红线’。彭博通讯社、联合早报、美国之音和法国自由广播电台等国际媒体,都注意到大陆这些现象。”“旁衬北京对台威吓,战狼外交官和鹰派媒体对美台张牙舞爪,反而自打嘴巴。” 

     北京《环球时报》的社论称:“疫情当前,台湾星期六单日死亡达到37人,当局还有心情做这样的阴险博弈。他们是要让大陆在此时做出一个强烈反应,形成台海地区的一个重大危机吗?他们政治算计到了不顾防疫不顾人命的地步,真是让人不齿。我们在此正告美台当局,针对一个中国‘切香肠’最后切掉的一定是他们的手指!” “对大陆民众,我们想说,大陆的力量已经使得我们把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导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台湾当局现在与美国搞的这些小动作只能是战术层面的,他们无法倒拨战略时钟,无法让台海地区力量对比的格局倒转。” 


  • 又是一年一度的六四。一年一度的香港市民维园悼念集会却三十多年来第一次熄灭了悲憤的烛光,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今天的观察中国要向大家介绍有关议题的分析评论。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的社论称:“1989年六四至今32年,香港维多利亚公园今年第一次没有烛光集会;去年六四,港版国安法已逼近,仍有数千人到维园举行烛光悼念。但去年七一国安法实施,导致今年烛光和悼念都被禁止。每年维园烛光悼念已成香港追求民主的象征,也是港人身分意识的一部分,但北京绕过香港通过党法,将悼念烛光说成反国安法的罪行,藉此阻止31年来每年都有的全球最大规模六四悼念集会。” 

    香港《苹果日报》署名卢峰的社论称:“维园六四烛光集会既是和平理性表达意见的最佳典范,更被国际社会普遍视为一国两制高度自治方针是否完好的标记,是香港人能否继续保持自由权利与独特生活方式的证明。特区政府‘成功’封杀向来和平理性的集会,‘成功’令维园黯淡无烛光只能让居住在香港的外国人、国际友人以至各国政府官员感到香港失去了原来的光采,失落了固有的自由空间,失却了和平理性表达意见的权利。还有甚么比这样的行动更打击一国两制的形象?还有甚么比这样的做法更伤害市民、国际社会对一国两制方针的信心?” 

    香港《星岛日报》的社论称:“警方以防疫理由,不批准支联会的集会游行申请,保安局已发出严厉警示,提醒公众不可参与、宣传或公布有关集结,若明知而为,就会触犯法律,须承担刑事责任。”“事实上,参与去年六四集会的二十四人,已被控‘明知而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其中黄之锋与岑敖晖等认罪,分别被判入狱四至十个月。”“由此案的裁决可见,法律是这样订明,并不会因政治诉求不同,或表达甚么理念,而有差别对待。部分市民就算要悼念六四,也须遵守法律,如果因某些人的‘示意’而犯险以身试法,堕入法网的机会极大,后果是鎯铛入狱,为此付出沉重代价。有关法律从来都存在,判刑准则也很清晰,只是以往执法和司法部门处理过分宽松,如今不过是返回正轨,严格依法行事而已,对待这次六四集会同样基于此原则,无所谓过严。” 

    香港《明报》的社论称:“维园集会悼念六四是港人的集体回忆,多年来被不同人赋予不同意义:有人视之为香港言论空间的指标,随着本土思潮及港独冒起,有人将悼念六四看作连系香港与内地之间的一条纽带,亦有人质疑维园悼念六四‘行礼如仪’,主张切割,云云。这两年香港遭逢巨变,反修例风暴这场政治大摊牌,彻底改变中央对港看法,换来的是国安法及选举制度修改,泛民出身的前运房局长张炳良,以‘一子错满盘皆落索’形容事态发展。香港已经无法回到反修例风暴之前,以往支联会及六四集会赖以存在的政治环境,出现了根本变化,维园集会连续两年因为防疫不获批准,未来是否还有机会举行,充满未知之数”。“香港无法例禁止悼念六四,表达哀思愁绪方法林林总总,冒险犯法绝不明智。”“权力当局需要正视问题,认真思考如何重构港人与内地之间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