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ölümler
-
肖杨,本土饮食记录者与传播者。
马上就要过年了!你记忆里的年夜饭又要重现了吗?
父亲的汤、爷爷的洋烧排,对一道道家乡美食的记忆让肖杨开始了“1000小食”计划,记录和传播不同地方的本土饮食。肖杨一直在寻找、记录与还原家庭食谱和背后的个体叙事。对离家的人来说,最能重拾家庭味觉记忆的并非“正宗”地方菜或网红小吃,而是自家独有的烹饪方式和家人之间的故事。
肖杨还发起了食谱体验项目“在地厨房”,和不同人一起做福州芋泥、手擀面、清明粿、木莲豆腐。即使是素不相识的人,也在共同制作食物的过程中产生了家人般的理解和默契。
在她看来,家庭食谱不仅承载过去关于家的记忆,也帮我们在当下塑造真切的连接和更好的生活。通过“1000小食”计划,肖杨希望为离开家的人建立饭桌上的家。
【时间轴】
02:11 食物承载着家庭最细腻的情感
03:21 父亲的汤与爷爷的洋烧排
06:59 越侨阿姨的咖啡摊子
12:11 福州芋泥要趁热吃,又要小心被烫到
14:19 读者来信:西红柿鸡蛋、干煸豆角、酸菜饺子、茄子把把
20:55 家庭食谱成为了“随身携带的故乡”
22:55 “在地厨房”食谱体验
26:05 为离开家的人在饭桌上建立家
如果你也希望成为一位家庭食谱记录者,可以给肖杨写信发送到 [email protected] -
这期播客的形式很特别。没有演讲,只有音乐。
在澜沧江流经的云南,欢聚的最后一定要跳“三跺脚”,即便语言不通,跳动的心意也能把气氛烘托到最高点。当艾海和朋友们在广东组乐队时,“三跺脚”就这样被选中,做了乐队的名字。乐迷形容他们是“比雷鬼还好听的滇鬼”“既在尊重传统又在革新”。
快过年了,听着歌一起跳舞吧。
【时间轴】
00:00 布朗舞曲
05:20 山歌
11:01 美好一天
16:07 撒伊阿卡
20:25 三跺脚
26:21 安可01:花头巾
31:13 安可02:普洱ska
如果你听完对三跺脚乐团有了那么一丝好奇,欢迎来看看他们的演讲:https://mp.weixin.qq.com/s/-7V9IHlVeqDohI9X-H8wzQ -
Eksik bölüm mü var?
-
金毅,伦敦政经学院人文地理与城市研究博士。
近些年,棚户区改造逐渐成为城市化的核心议程,它既是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治理工具。
但是,被拆迁真是一件那么好的事吗?政府如何应对居民的抵触?为什么把征收、选房搞这么复杂?它的意义在哪里?
金毅试图在研究中回答这些问题。他研究了一个住有近3万居民的社区的拆迁改造过程,所在省最大的棚改项目。
金毅发现,为了应对居民的抵触,当地政府创造性地使用了“自治改造”“二阶段征收改造”等新的治理模式,成立由居民组成的自治改造委员会,设计复杂的分房选房方案,以此解决“钉子户”问题。
【时间轴】
00:23 我的房子怎么就变成棚户区了?
03:34 「棚户区」是个筐,什么都能装
10:18 被拆迁真是一件那么好的事吗?
14:18 政府用了一些新手段
17:47 把征收、选房搞这么复杂?
19:38 把签约和选房捆绑起来
24:06 故事还没有结束 -
方励,劳雷工业公司总裁、电影制片人。
8年前,60岁的方励跑上了一席舞台,演讲的题目就是他的一句心里话《感谢你给我机会上场》,这是一席第一个观看过亿次的演讲视频。而这则视频更广为人知的标题是,“99%的人看完都辞职了”。
这几年他作为制片人持续推出了多部电影作品,参加了综艺节目,并且还在运营着他的地球物理仪器公司。8年前他说惜命的方式不是拿来养生,而是拿来折腾。
这一次,他讲的不仅仅是工作,而是六十多年的人生;不仅讲给站在分岔路口焦虑而渴望自由的年轻人,也讲给不知如何去爱的父母们。
在新年伊始,像听一场茶话会一样,唤醒那些激情和梦想。
【时间轴】
01:04 我白天干科技,晚上谈电影
02:54 2019年,我化解了一对父女矛盾
09:32 当我们为人父母的时候,怎么看待孩子们呢?
13:30 现在还适合创业吗?
18:53 哪有二三十岁就在想自己老了怎么办的
21:44 你心里永远有涌动的那一股激情,和能够看到的方向
24:38 只要是我们自己想做的,想去尝试的,哪有失败,都叫成功
——观众提问——
26:41 怎么从普通的事情入手,去消解生活给我们带来的这种无力跟焦虑?
33:45 爱情属不属于一种折腾?
36:50 人是平凡的呢,还是不平凡的呢?
39:57 在去一个新的领域之前,如何处理旧领域的沉没成本? -
泉州老李,泉州文史爱好者。
“熙熙攘攘的城南拳头烧酒/听一段南音配茶是真享受/走到十八芝听老李话泉州……”
《来去泉州》这段歌词里的“老李”,就是李以健。他在日常生活里有着多重身份,但最让他引以为豪的还是泉州“古城守护者”这个身份。
他把泉州古城区分为十二个区域,每个月了解一个区域;在每个星期天的早上,带二十个泉州人了解自己的城市;大泉州地区一共 993 个文物保护单位,到今天他和他的学生们已经走了 800 多个了。
这么多年对泉州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探索让老李觉得,“任何一座城市都有足够深厚的历史,只是看人们愿不愿意去发掘。没什么是做不到的,只是你要不要去做。”
也欢迎你,来去泉州。
【时间轴】
我就这样长久地留在了泉州
05:11 我是怎么喜欢上泉州本土文化的呢?
08:54 城南,泉州的江湖
13:34 城南的神明体系
15:53 说完了信仰,我们回到人间
21:00 “拳头烧酒曲”,泉州人当时的三大乐趣
24:53 城南对我来说是一个已经过去的旧梦,它留下了非常多的美好
28:13 普通人应该如何认识自己的城市?
29:41 泉州古城,一颗蓬勃跳跃的心脏
【延伸阅读】
老李的《来去泉州》播客 -
汪小菲与大S的离婚纷争霸占了「热搜」,引发了众多讨论,包括但不限于:离婚后孩子该归谁养,房产该怎么分,家里的床垫再婚后还能不能睡……
看起来只是一则「娱乐新闻」,但却带出了一个所有女性面临的结构性困境:离婚制度中的男女不平等。
我们希望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来自法律社会学研究者贺欣,二十年来,他一直在关注、研究离婚诉讼。
贺欣,香港大学法学院教授。
从20年前的一次庭审开始,贺欣偶然听到法官说起——在处理离婚案件时,第一次通通不判离。这个「潜规则」让他无比震撼,于是他开始在中国各地法院参加了很多庭审,来探究离婚的法条在现实中是如何实践的。
过去十年,中国的离婚率攀升了将近一倍,法院每年受理150万件离婚诉讼,“离婚自由”不再仅仅是一句口号。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离婚诉讼案件中近70%原告是女性,约1/3的家庭存在暴力,近90%的案件是女性遭受丈夫虐待。然而家暴却很少被法院认定,更不用说给予女方经济赔偿。此外,在争取财产权和子女监护权方面,女方也是举步维艰。
尽管相关立法一直在改善,但是离婚中的男女不平等依然存在。
“这个社会看起来风平浪静,但是下面有那么多冲突,那么多痛苦。”面对婚姻诉讼里的不平等,法律和法院能做些什么?他们为何会这样做?寻找法律与现实的差别,这也正是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目的。
【时间轴】
02:40 “现在法院判离婚,第一次基本都是判不离的。”
05:18 法院在判决时不仅考虑法条,还要考虑法院和法官自身
09:40 被淡化的家暴
15:58 分配财产权:女性的权利得不到恰当的保护
17:32 为什么两性平等的、中立的竞价制度无法导致公平的结局?
18:54 延迟离婚会对女性造成多大的伤害?
21:43 “铁路工人案”:子女抚养权作为男方的心理安慰
24:31 想要离婚,拿什么来换?
29:00 制度并不一定偏帮男性,但是女性在诉讼过程中明显是弱者
31:11 法官的紧箍咒 -
袁源,上海纽约大学哲学助理教授,战争伦理研究者。
对普通人来说,“不能杀人”是最深的一条道德律令。但在战争中,原本也是普通人的士兵,职责却变成了“杀人”。他们要如何挣脱这条道德禁律?
实际上,士兵因道德顾虑而不敢开枪的现象在二战中普遍存在。即便战争结束,很多士兵也长期陷在愤怒、愧疚、绝望的心理创伤中,甚至最终选择自杀——因为他们的道德信念被颠覆了。
士兵所受的道德伤害与坐在家中的普通人有关吗?社会把“杀人”的脏活扔给了士兵,普通公民就会躲在岁月静好中,逃避对战争代价的思考。
而对战争伦理的研究让袁源得出了一个“反道德直觉”的结论:“如果我们的国家卷入了战争,不是我们的士兵在杀人,而是我们都在杀人。”
此时,普通公民也不得不面对战争伦理最基本的问题: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吗?我应该支持这一场战争吗?如果绝对的和平主义和军国主义都不是我们想要的,在哪些时刻,我们应该战斗?
过去几十年,哲学家们试图回答这些问题,并给出了纷繁不同的答案。但战争伦理并不仅是哲学家、政治家关心的议题,而是每个普通人都可能遇到的最极端,也最困难的道德选择。
【时间轴】
02:32 前线士兵的道德伤害:对杀人的恐惧,甚至胜过自己被杀的恐惧
06:02 退伍后选择自杀的乔瑟夫
08:52 完成这一次杀戮的不是乔瑟夫个人,而是无数美国公民
11:17 个人身份和代理人身份
14:11 这样的心理切割导致公民可以对国家发动的战争视而不见,假装岁月静好
16:17 作为道德安抚原则的陪审团制度
21:18 为什么要提倡这样一种关于战争杀戮的认知格式塔的转变?
24:33 怎样的战争是正义的战争?
31:12 每个人的力量都只是一粒沙,但是聚沙成塔改变历史洪流的故事从来都不缺乏 -
汪剑钊:她从容地接受苦难,但没有向它们屈服|一席
汪剑钊,诗人、俄罗斯文学翻译家和研究者。
如果说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那么阿赫玛托娃就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
阿赫玛托娃早期的诗歌聚焦于自己的生活,写得精致巧妙,表达出常人所有而不能言的隐秘内心。但1917年的十月革命在当时的一批诗人身上留下烙印,阿赫玛托娃的写作风格也逐渐发生了转变。
苏联的大清洗时代,她的丈夫惨遭杀害,儿子被捕流放。阿赫玛托娃在列宁格勒的探监队伍中度过了17个月,她把这份苦难写在了组诗《安魂曲》中。
60多年后,汪剑钊来到阿赫玛托娃曾经忍辱负重生活过的地方,纪念馆工作人员为他播放了阿赫玛托娃自己朗读的《安魂曲》。她的声音是那么平静而高贵,仿佛死亡不是生命的中断,而是另一场生命的开始。
那个曾经在失恋的沮丧不安中“把左手的手套/戴在自己的右手上”的抒情诗人,现在已经在史诗性的写作中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融为一体。
在那个精神分裂的年代,有些人被迫流亡,有些人放弃了立场,而颠沛流离的阿赫玛托娃选择为民族留下自己的证词。
为什么她可以如此从容地面对屈辱和死亡?
【时间轴】
01:43 阿赫玛托娃如何表达爱情与失恋?
05:08 俄罗斯文化的“白银时代”
07:19 十月革命以后,她为什么没有像其他一些诗人一样离开自己的国家?
09:27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阿赫玛托娃被剥夺了发表的权利
12:25 “我在那里站了整整17个月”
14:02 《安魂曲》不仅是个人苦难的书写,更成为时代的缩影
18:18 她看到了人性恶的一面,也经历了人性的善良
21:09 为什么她可以这么从容不迫地面对死亡?
汪剑钊老师的书《没有主人公的抒情诗——阿赫玛托娃传》新近再版,欢迎大家关注。 -
六兽,单口喜剧演员,喜剧编剧。
六兽刚到单立人喜剧时是行政岗位,下了班才去讲段子。一年多以后,他成了全职单口喜剧演员。
在去年的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里,他转入幕后做了一名编剧,创作了很多“含着说”的本子,好笑之余让人偷偷抹眼泪。
在演讲开始,他借着30年前的经典小品《警察和小偷》抛出了一个概念——“怪人”。而看似难以被人理解的“怪人”也是六兽喜剧作品中的主角,因为每个人都可以是怪人。
“在我的作品里,我不想出现那种十恶不赦的脸谱化的坏人。我希望至少在我的作品里,每一个人物都是值得被拯救、被原谅的。既然喜剧讲的就是我们普通人的故事,如果他们值得被拯救,那我们也是值得被拯救的。”
【时间轴】
01:45 穿制服的小偷
04:26 怪人和直人放在一起就是一个最基本的喜剧搭档
07:11 “迎着屁股向前闯”
12:33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怪人
14:14 密室里的最后一课:我们开始尝试找冰山下的那部分
18:33 喜剧是什么?喜剧讲的就是剩下的253个人的故事
23:06 喜头可以悲尾吗?为什么非得“来这么一下子”? -
杨岚和古琴的故事开始得并不十分顺理成章,年少时他因为叛逆而辍学,离开“正常”的轨道开启了一种“跑题”的人生。
2003年他花4500块买了一张坏琴,而后又去洛阳看人弹琴、斫琴,最后也开始自己斫琴。在寻找诗意世界的横冲直撞中,在生离死别的人生遭遇中,古琴成为他生命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十几年来杨岚通过弹琴和斫琴认识自己,完成了一场自我教育。“无论什么艺术,重要的是人,人是大于这一切的,人不需要匍匐在任何一种伟大艺术前面。生活比艺术重要,现在比理想重要,人比这一切都重要。”
【时间轴】
01:51 2003年,我买了人生中第一张古琴
02:59 我要退学,学校里学不到我想要的东西
8:46 我去了嵩山,因为觉得琴就应该在山里弹
10:59 他看了看我的琴,说我被人骗了,我就跟他们学了做琴
13:39 我爸特别喜欢音乐,他是我们家唱歌最好听的
16:13 他让我学会去关心一些无用的事物
15:23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自己开始做琴,但白天实在舍不得工作
20:14 人就是一个人,他不必成为任何特定的人
21:50 我们在一件事情中能获得的独特体验,多半是由绕弯路带来的
25:18 如果要给自己贯之以一种身份的话,我想是琴人
27:50 《流水》 -
朱宁,经济学家,行为金融学研究者。
最近,动荡的市场给很多投资者再次上了一课。作为散户,我们如何减少投资中出现的失误?这是朱宁试图回答的问题。
朱宁是行为金融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研究者之一,师从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希勒。他的研究重点是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这十年来一直在做投资者教育。
他看到股灾时有散户把毕生积蓄赔了进去,也观察到年轻投资者改买基金,但却把炒股票时犯的错误又全都照搬到炒基金里去。
在投资中,我们经常会犯哪些错误?在半年前的演讲中,朱宁讲了最常见的四种——过度投资、听消息、追涨杀跌、不愿止损。
市场变化莫测,我们可以怎么做?对此,朱宁也给出了一些小建议。
⚠️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时间轴】
01:26散户在股市上的体验和表现不尽如人意,这是一个全球性现象
04:34为什么散户跑不赢大盘?
10:53错误一:过度交易
15:02错误二:听消息
19:22错误三:追涨杀跌
22:31错误四:不愿止损
26:58一些给散户的小建议
30:00散户是市场中的弱势者
【参考资料】
[1] Barber, Brad M., et al. "Just how much do individual investors lose by trading?."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2.2 (2009): 609-632.
[2] Barber, Brad M., and Terrance Odean. "Trading is hazardous to your wealth: The common stock investment performance of individual investors." The journal of Finance 55.2 (2000): 773-806.
[3] Barber, Brad M., and Terrance Odean. "Boys will be boys: Gender, overconfidence, and common stock investment."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16.1 (2001): 261-292.
[4] Zhu, Ning. "The local bias of individual investors." (2002). -
陈炳耀,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鲸类研究专家
为什么鲸类搁浅和伤亡现象似乎越来越常见?
今年春天,在宁波象山搁浅的一头抹香鲸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游向深海。8天后,人们在临近海域发现了一头抹香鲸的尸体,从位置和体型来看,很可能就是在象山获救的那头。这样的新闻并不是个例,陈炳耀说,“世界各国近年来鲸类搁浅的案例中,最终成功存活并回归海洋的案例非常稀少,绝大部分搁浅的鲸最终都没能存活。”
过去18年,陈炳耀和团队从事布氏鲸、长江江豚、中华白海豚的研究和保护,也多次参与搁浅鲸豚的救助行动。
调查过程中,他们目睹了鲸鱼所受到的伤害。人类活动威胁着鲸鱼的生存:繁忙的交通和近距离船只影响鲸豚行为、干扰个体间的交流联络;不断增多的人工岸线使种群分布越来越破碎化;围填海和养殖进一步侵占和破坏适宜栖息地······
虽然有禁渔、设置保护区等措施,但鲸类近岸分布区与人类活动区重叠,很难完全规避人类影响。面对它们,我们是否真的无能为力?
【时间轴】
01:04 每一种鲸都有自己的特点
05:37 第一天出海就幸运地看到了布氏鲸
08:58 涠洲岛到底有多少头布氏鲸?
10:53 这些鲸鱼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14:17 鲸界“干饭王”——布氏鲸如何捕食
17:29 它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
20:10 触目惊心的伤害
22:06 鲸为什么会搁浅?
25:17 怎样救助搁浅的鲸?不能等到搁浅之后再行动 -
赵志磊,康奈尔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后
蚊子有多烦人呢?试想夏日晚风,你躺在床上正要睡着,这时候传来“嗡~~~”,这恐怕是很多人的噩梦。它会嚣叫着飞到你身边,不经意地咬你一口,然后迅速躲闪。
蚊子为什么这么爱咬人?为什么它们即使在黑夜里也能精准地识别到哪里有人?
赵志磊研究了6年蚊子。他发现蚊子的大脑是靠气味区分人和其他动物的。那么人和动物的气味有什么不一样?蚊子如何分辨这些气味?世界上有3500多种蚊子, 专门咬人的蚊子其实不足10种,这些蚊子是怎么进化出对人类的“偏爱”呢?为什么有的人容易被蚊子咬?
除此之外,蚊子还会传播病毒。新冠会通过蚊子传播吗?我们要不要消灭蚊子?一个没有蚊子的世界,真的会更好吗?
赵志磊将带着他的研究为我们揭开这些问题的谜底。
【时间轴】
01:37不是所有蚊子都咬人
03:59养蚊子和收集气味
07:54人类的气味有什么秘密?
10:12蚊子的大脑在想什么?给蚊子做开颅手术
20:05为什么有的人特别招蚊子?
21:20蚊子是慢慢进化成咬人专业户的
24:18蚊子的存在有意义吗?
【参考文献】
[1] Zhao, Z., Zung, J.L., Hinze, A. et al. Mosquito brains encode unique features of human odour to drive host seeking. Nature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4675-4
[2] Zhao Z, Tian D, McBride C S. Development of a pan-neuronal genetic driver in Aedes aegypti mosquitoes[J]. Cell reports methods, 2021, 1(3): 100042.
[3] New York Post, http://www.statistica.com;
[4] Fernández-Grandon G M, Gezan S A, Armour J A L, et al. Heritability of attractiveness to mosquitoes[J]. PloS one, 2015, 10(4): e0122716.
[5] Prasadini M, Dayananda D, Fernando S, et al. Blood feeding preference of female Aedes aegypti mosquitoes for human blood group types and its impact on their fecundity: implications for vector control[J]. Am J Entomol, 2019, 3(2): 43-48.
[6] Fukuda S, Fukuda Y, Ishitsuka M, et al. Determination of solar neutrino oscillation parameters using 1496 days of Super-Kamiokande-I data[J]. Physics Letters B, 2002, 539(3-4): 179-187. -
张秋子,云南师范大学讲师
张秋子在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外国文学,2020年疫情刚开始的时候,她开始给学生远程上课。网课让一些原本被遮蔽的裂隙暴露出来,让张秋子不断地思考文学何为、意义何在。
这期播客聊的话题跟“意义感”有关,换一种通俗的表述方式就是——活着图个啥?
文学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文学也无法回答什么才是有意义的生活。但是借由文学的隐喻,我们看到的生活可能更接近于:
人们已经像哈姆雷特王子一样,不再相信古典时代的天经地义;可能大多数人都是被裹在时代语境的洪流与迷雾里,接受了某种价值观,然后奋勇向前,一辈子就这么囫囵地过去了,像《醋栗》那样;有一些人可能隐隐觉得此刻的生活是不满意的,但又想不到更好的解决之道,像《幸福》那样;而如果要背对社会、发明意义,那么下场会很惨,要付出的代价也会很大,像《局外人》那样。
人的认知其实无法超越时代的框定,我们总是跟在时代塑造的意义感后面亦步亦趋,无法超前。米兰・昆德拉在小说《谁都笑不出来》中作了一个比喻,他说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就是“蒙住眼睛穿越现在”。
我们对于现在做的任何事情的评估都有可能是错的,是被蒙着眼的状态。只有在事后,当蒙眼的布条解开后,当我们审视过去时,才会明白曾经经历的到底是什么,才能明白它们的意义。
时间轴
02:11有钱、生活富足就等于幸福吗?
03:52《幸福》与梨树:很多人都处于这种顿悟的边缘,可是顿悟却迟迟不来
06:39惘然是一个圆,曾经画满了,现在缺了一块补不回去了
07:57凭什么要“天经地义”?
12:31成为一个平庸之辈就该受到讽刺吗?
14:28《醋栗》与壕沟:我们绝大多数人自以为非常有个性的选择,都是外在植入的
15:36追求精神生活就一定更高级吗?
17:52蒙住眼睛穿越现在
19:41我们总是跟在时代塑造的意义感后面亦步亦趋,无法超前
23:19《局外人》与莫尔索:发明“意义”的人
27:20活着图个啥?文学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播客中提到的书籍】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 《幸福》
张爱玲 《半生缘》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契诃夫 《醋栗》
米兰·昆德拉 《谁都笑不出来》
阿尔贝·加缪《局外人》 -
张琳,纪录片《真实生长》导演
2011年,北京十一学校被确定为高中特色发展改革试点,开始推行素质教育改革。从2012年起,纪录片《真实生长》开启了对这所学校三名学生的长期跟踪拍摄,记录了他们从高一到大学、再到步入社会的人生故事。
三位主人公性格迥异,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
周子其,一个喜欢历史、擅长思辨的学霸,但也是老师们眼中的“问题”学生:在军训动员会向历史老师质疑规则的合理性,组织学生“内阁”挑战学校的各项制度。
陈楚乔,15岁的年纪有着成人都不及的冷静和沉着,对自我有着清晰的认识,热爱电影和文学创作。
李文婷,来自山西县城的腼腆女孩,以优异的中考成绩从北京郊区考入十一学校,努力适应学校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
那是一段“被扰乱的时光”,在升学压力和改革的夹缝之间,他们被鼓励问我是谁?我喜欢什么?我以后想过一个什么样的人生?
从一个好学生的视角出发,这十年里,张琳见证了他们对人生意义的寻找,也看到了他们中的一些遭遇挫折、幻灭甚至早早放弃了奋斗的动力。
十年后,面对着主人公们的“真实生长”,张琳用手里的镜头提出更多的问题: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好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怎么样才能让学生不丧失对世界的热情、浪费自己的才华?
“四集一共两个多小时的纪录片并不能解决这样宏大的社会问题,但是我可以用手里的镜头去提出一个问题。”
【时间轴】
01:51一场教育改革的展开
02:50三个性格鲜明的十五岁高中生
05:48校园里的成长和烦恼
10:59从“教育突围”到“真实生长”:纪录片视角的转换
18:18关于“教育改革该如何执行”的讨论
20:44张琳和项目的“真实生长”
24:38十年后长大成人的主人公们
28:56好学生的故事值得被讲述吗? -
蔡蕾
郑州管城区奇色花福利幼儿园创办人
有人说,国家都没说这种孩子必须上幼儿园,你们为什么自讨苦吃?
奇色花是一个融合教育幼儿园,在普通教学班里按7:1的比例接收特殊需要的孩子,让两类孩子在一起生活、学习。
现在的奇色花有12个教学班、356名小朋友,其中特殊需要的小朋友有50名,主要是残障的孩子,包括自闭症、发育迟缓、唐氏综合征、脑损伤等等。
扶着碗拿勺子吃饭、自己上厕所、系纽扣、跟人打招呼……对特殊儿童来说,这些看似简单的事也非常困难。
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如何在同一个班里学习?他们能和谐相处吗?闹矛盾了怎么办?从26年前第一次把7个有身心障碍的孩子接进幼儿园起,蔡蕾和同事们从零开始摸索如何为他们提供教育。
融合教育最大的阻力是残障平等意识不够普及。残障平等意识决定了我们对残障者的教育安置模式。
慈善模式认为残障孩子没有能力,不需要上学,我们捐赠、给补贴,让他待在家里,把他养得好好的。个人医疗模式把残障看作这些孩子自身的缺陷,认为他们需要治疗,治好了才能上学。
而社会模式则认为残障是个人的身心障碍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个障碍不是残障人本身,制度、环境和观念中的障碍才是最大的障碍,认同每一个人都有他的潜能,所以它的教育安置形式就是融合教育。
他们最终发现,融合教育并不只是面向残障的教育,它将让我们思考教育的本质,以及如何看待有可能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障碍和差异。
【时间轴】
02:57 “不赶走他们,我们就转学。”
07:39 怎么帮助特殊孩子,是走特教的路还是走普教的路?
10:20 音乐是孩子的灵魂,游戏是孩子的生命,玩就是孩子的工作
11:45 营造无障碍环境
13:35 不同障碍特质的孩子有不同的康复需求,融合幼儿园会把康复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
15:53 特殊孩子进到幼儿园,我们会给他开一个新生欢迎会
19:58 孩子看孩子和我们成人看孩子是完全不同的,孩子的眼里没有障碍
21:01 幼儿园的明星时刻
22:01 普通孩子和特殊孩子发展速度的差别还是蛮大的,怎么来教学呢?
23:56 孩子们闹矛盾了怎么办?
26:45 不帮助她我还会这么快乐吗?
28:30 融合教育开展起来不是那么顺利,它最大的阻力是残障平等意识不够普及。
奇色花幼儿园正在进行募捐,欢迎了解并支持:融合的美好时光 -
80、90这两代彝族人,总是在异地和故乡之间往返,在传统与现代,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之间,做着一些纠结、一些徘徊,然后妥协。他们把流动想象成暂时的,但实际上流动已经是永恒的生活……
-
郑宏彬 策展人,西三电影制片厂与西三歌队的联合发起人
被臭水沟上的鸡档里的啼鸣叫醒,被隔壁高档小区排污的气味熏醒,暴雨天被路边的木板绊倒……2016年,策展人郑宏彬离开美术馆,来到广州番禺的城边村西三村开始社会实践。当时的西三村正在大拆大建,整个街巷到处都是建筑垃圾。他对这里的第一印象并不好。
自己生活的这个环境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为什么城市化进程里面,村庄都会必经一个这样的过程?
带着这些困惑,郑宏彬与村里的艺术家们联合发起“西三电影制片厂”和“西三歌队”,同艺术家和村民一起发现身边的故事——独居老人、三轮车夫、河水污染……
西三歌队有着独特的创作方法。这些非专业的音乐人将话筒和麦克风递向受访者,通过观察和访谈收集他们的问题、遭遇、诉求,将村民的口述改编成歌曲,用吉他弹唱的方式唱出了村民们的故事。
西三歌队为村里的菜农发声,和村口的大排档老板一起歌唱他的人生。他们还走出西三村,寻找村子外的故事。在深圳举办“清水河演唱会”,邀请打工者一起演唱打工者之歌,跑到水污染的河边、面临拆迁的城中村里歌唱。
“歌”只是一种形式。他们希望通过这些实践来回应“我们究竟应该面对谁去歌唱”,艺术家如何“回到地方,回到现场,让个体发声”。
【时间轴】
00:26广州西三村生活图景
03:39“西三电影制片厂”的成立
08:06西三电影制片厂的四条原则
12:18“联合村民一起制片”:和村民在深圳白石洲共同拍摄纪录片《村民记者》
16:37《水流柴》:通过西三村民的口述制作
22:30“西三歌队”的成立
23:53在深圳清水河村的演唱会:从社会现场出发去工作
28:44《巢老板》:为广大底层而写
35:55“我们究竟应该面对谁去歌唱” -
谢湜,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历史人类学研究者。研究地域包括长江三角洲、东南岛屿以及南岭山区。
谢湜在演讲中分享的是一段与海岛有关的历史。
海岛上的人是天生的商业民族,必须靠交换谋生。他们用从海洋中获得鱼、盐等物资,和外界进行交易。但这种行为并不总是为官方所允许。
海岛的行政管理是一个从古至今的难题。为什么要封禁一个离海不远的岛?为什么要把东南沿海几十里内的居民全部搬到内陆去,在沿海制造一个无人区?从远观式的监视到直接控制,从强硬办法到柔性手段,面对广袤的海洋和众多的岛屿,历代王朝如何把流动性强的海岛社会纳入国家的统治秩序中?
而随着国家政策的转换,以及中央王朝态度的变更,海上人的身份也从受政府依赖的人,变成防范对象甚至「盗寇」。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在海岛立足,岛上的人运用了各种各样灵活的办法,比如编一个族谱,立一个契约,或者写一份分家的文书,以此来适应不同国家和***的法律和规定。而这些统治者也用务实灵活的政策,聪明地与他们达成默契。
正是这样的默契使得人们在海岛和沿海的定居成为可能,从中也展现出人类生活的多样性——正是他们创造了海洋社会的历史,也很可能塑造了大地的历史。
【时间轴】
00:46流动的海岛社会:从一次惊险的出海经历谈起
04:59从古到今,对海岛的行政管理都是一个难题
08:16随着明朝国家政策的改变,他们的身份由「民」变成了「盗」
16:46清朝如何重建海上统治秩序
20:10为什么有很多讲闽南方言的人在浙江海岛定居?
22:41民间和官方达成默契,解决了福建和广东人无法在浙江海岛垦种和居住的问题
17:01官方的灵活行政策略和民间的生存策略
【关于一席】
如果你对本期节目感兴趣,或有任何问题,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 -
吴雨豪,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助理教,研究领域是刑法学和犯罪学。
出现恶性犯罪的时候,我们经常在评论区看到“通通死刑”的提议。这背后的社会心理是,许多人希望用刑法严惩犯罪人,起到震慑作用,预防未来的犯罪。
但是,重刑真的能阻止更多人犯罪吗?
这就是吴雨豪要讲的「刑罚威慑」。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国家曾经实施过一个重要的刑事政策叫作“严打”,全称是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为什么“严打”期间,社会治安反而没有变好?
80年代,国家把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等严重的恶性案件的死刑复核权从中央下放到地方,因此,那段时间里每年执行死刑的数量非常多。2007年1月1日起,死刑复核权正式收归最高人民法院。死刑数量减少了,但并没有导致犯罪数量的反弹。
上述例子证明,“乱世用重典”并不一定能够起到预期中的最优的犯罪治理效果。为什么呢?
刑法威慑背后重要的前提,就是犯罪人会在刑罚面前做出利弊权衡。可是现代犯罪学的诞生,恰恰开始于对这些前提的质疑:所有的犯罪人都会在刑罚面前产生恐惧吗?刑罚越严厉,犯罪治理的效果就一定越好?答案并非如此。
在严厉的刑罚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来治理犯罪?目前,世界各国的刑事政策都出现了转向,用刑罚的「及时性」和「确定性」代替「严厉性」。 实际上,提高刑罚的严厉性恰恰是最简单、最不需要技术含量的,而提高确定性和及时性是一个更加艰巨的系统性工程。
【时间轴】
00:25 什么是「刑罚威慑」?
04:37犯罪人都是理性的吗?什么是「天生犯罪人」?
06:23现代犯罪学的研究发现,刑法对非理性的犯罪人难以发挥作用
9:09重刑主义真的能有效治理犯罪吗?
10:16是不是实施严打之后社会治安就变好了?事后的犯罪统计数据发现恰恰相反
16:01为什么要提高刑罚的确定性和及时性?
18:28如果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没有立刻得到惩治,更多人会因为知道没有严重后果而加入犯罪。
21:57用刑罚的及时性和确定性代替严厉性:「夏威夷缓刑措施试点计划」效果如何?
25:24我们应该怎样治理犯罪?
【关于一席】
如果你对本期节目感兴趣,或有任何问题,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互动! - Daha fazla gö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