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r

  • 在今天的播客中,我们从豪杰的成长经历谈起,探讨了他是如何开始关注性少数群体和艾滋病防治问题。



    时间节点

    01:28 - 发现自己的性取向后,为寻找和建立联系,发起了社群组织

    04:45 - 开始对艾滋病有所了解,但也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匮乏

    05:47 - 了解到 HIV 感染者面对的种种困境,前往调研

    11:53 - 大学毕业后继续这份事业的挑战

    14:23 - 偏见和误解对工作带来的挑战

    16:58 - 偏见和误解,能被改变吗?

    20:10 - 武汉新冠疫情初期,帮助 HIV 感染者获取药物

    27:48 - 如果影响不了大的环境,就从身边做起吧


    欢迎你在各大播客平台搜索“我的FAYA故事”订阅我们的节目!

  • 葛慧超创立了北京身身不息文化交流中心,并发起了星空艺术节,专注于实践和推广包容性艺术。在今天的播客中,我们聊到葛慧超从记者到现代舞制作人,再到如今她认为的“很合一”的职业生涯转变。


    本期节目时间码

    01:05|汶川大地震之后的志愿经历埋下公益的种子

    04:38|杂志记者的工作如何滋养了视角

    08:26|和舞蹈结缘

    11:06|初识包容性艺术的震撼

    15:41| 30 岁时,决定做一件为自己而做的事

    20:58| 逐渐拓宽的人群和议题——认知症老人和 Ta 们的照护者,也可以舞蹈?

    27:56|找钱不易,有什么特殊的角度?

    33:14|演出预告



    欢迎你在各大播客平台搜索“我的FAYA故事”订阅我们的节目!

  • Manglende episoder?

    Klik her for at forny feed.

  • 梁田田是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奇色花福利幼儿园园长,这是一个融合幼儿园,普通的孩子和有特殊需求的孩子一起学习,一起玩儿。


    在播客里我们聊到梁田田自己的成长,她是如何从一位年轻老师成为园长,从创始园长那里接过接力棒;奇色花幼儿园都经历过哪些困难,甚至她自己是如何改变了对特殊孩子有的困惑和恐惧。


    时间节点

    02:00 - 梁田田的的成长——小时候的耳濡目染影响了未来的选择

    06:23 - 初次来的奇色花的震惊

    08:08 - 刚开始接触特殊需求孩子时的困惑和改变的过程

    12:26 - 如何面对“Ta 打了我的孩子怎么办”的问题

    17:07 - 奇色花如何在困境中改变了周围的社区

    22:48 - 奇色花如何将自己的经验分享出去

    27:37 - 如何面对和培养青年教师

    30:12 - 接班和交班

    34:44 - 我们每个人可以为这些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做什么?


    欢迎你在各大播客平台搜索“我的FAYA故事”订阅我们的节目!


  • 本期我们邀请了日慈基金会秘书长张真,深入探讨心理健康项目如何在不断的迭代中成长强大。张真将分享他们如何面对挑战,勇于尝试和调整,以及这一过程中的收获和启示。


    · 如何识别并应对新兴需求?

    · 在变革中保持团队的动力和创新精神?

    · 公益项目如何实现持续的影响力和成长?

    时间点


    00:45|张真的故事:如何走上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这条路

    04:45|日慈基金会的项目:它们是计划好的吗,还是逐渐产生的,项目产生的逻辑是什么

    15:59|在乡村推广心理健康教育遇到的阻碍和“解决方法”

    19:50|团队如何能快速积极响应需求,并推出产品

    23:39|如何打造不害怕失败的团队文化

    28:55|张真的成长:如何进入了公益这一行

    33:26|给其他公益同行的寄语


    欢迎你在各大播客平台搜索“我的FAYA故事”订阅我们的节目!


  • 今天做客我们节目的是深圳市人人壮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曾镜锵。人人壮科技最有名的一款产品就是帮助老人按时按量服药的智能药盒了,而作为一个 90 后,曾镜锵关注到老人的服药需求和他的外婆有关。


    在今天的节目中,你将听到曾镜锵的成长故事,智能药盒是如何从大学里的小组作业变成现在他的创业项目,以及又是什么吸引了这位 90 后用科技解决养老难题。


    时间点

    00:38 从小和家里的老人关系紧密

    02:36 小时候发明家的梦想,以及父亲对这个梦想的支持

    04:52 大学毕业后放弃推免资格,选择前往香港读研

    05:17 和外婆一起生活的时候发现外婆的服药困难,甚至出现过重复服药的情况

    08:54 最初的智能药盒什么样

    13:43 为什么在交了作业后决定继续探索智能药盒的可能

    16:40 从香港搬到深圳创业

    17:46 即将推出的第五代只能药盒都有哪些新设计

    22:43 在迭代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

    26:04 除了智能药盒,团队也关注到老人足部健康的需求

    35:12 坚持下来的最大原因


    制作团队

    段帅,欣怡(银杏基金会)

    剪辑、后期:庆斌

    主持:Jimmy Tan


    欢迎你在各大播客平台搜索“我的FAYA故事”订阅我们的节目!


    微信公众号

    FAYA TALK - 一个聚焦社会创业者的社区



  • 说起猫科动物,除了家养的猫咪,我们想到的一般是在动物园看到的老虎狮子一类。一般来说普通人不太能见到野生的猫科动物,在城市里和周边就更加不可能。而就是有这样一个组织,希望逐渐地将华北豹带回北京,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野生猫科动物的回归又对一个地方的生态有什么意义?

    今天做客我们节目的,是猫盟的 CEO 黄巧雯。

    猫盟是一家关注中国本土野生猫科动物的组织。在今天的节目中你将听到巧雯是如何从对野外和猫科动物一窍不通,一心想要成为国际记者,成长为如今这个希望将华北豹带回北京的人。


    时间点

    00:41 从小在北海长大

    02:55 “民主”的家庭环境让巧雯在很小的时候就决定了自己想做什么

    04:57 如何有了做国际记者的想法

    06:33 在大学时利用校报为汶川地震募捐

    08:41 考研失利,但因为考研的过程来到了北京

    10:59 加入到《户外探险》杂志工作

    13:22 在《户外探险》杂志尝试各种之前不了解的运动

    15:17 第一次爬 4000 米以上的山

    17:40 “懂鸟”的人是如何观察鸟的

    22:03 从《户外探险》杂志离开,去西班牙徒步朝圣之路的经历和洗礼

    28:16 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猫盟,一步步成长为组织的负责人

    33:09 为什么要带豹子回北京呢?

    38:09 有了豹子对于这个地方意味着什么?

    43:28 现在的工作,还有新鲜感和挑战吗?


    制作团队

    段帅,欣怡(银杏基金会)

    剪辑、后期:庆斌

    主持:Jimmy Tan


    欢迎你在各大播客平台搜索“我的FAYA故事”订阅我们的节目!


    微信公众号

    FAYA TALK - 一个聚焦社会创业者的社区

  •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地餐桌上的食物早已不再仅仅来源于附近的农场和池塘,你吃的鱼可能在几天前还在地球的另一端!这样又长又复杂的链条也让“可持续”变成一个更大的难题:适用于一地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地方;只关注环境又可能忽略了链条上的人的生计。

    今天做客我们节目的,是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的创始人和执行主任韩寒。

    智渔是一家关注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机构,韩寒的工作场所也经常在海边,在渔村。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将听到韩寒是如何从一个和大海的联系仅仅是“喜欢吃鱼”,也不认识几种鱼的人,变成带领团队,推动中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人。


    时间点

    00:45 小时候向往沙漠,希望把沙漠变成绿洲。在沙漠里做志愿者时第一次理解人的动机可能不尽相同,世界是复杂多样的

    06:59 高考时放弃保送清华的机会

    11:03 原本是为了陪闺蜜考试,结果自己也得到了出国留学的机会

    14:20 偶然接触到可持续渔业伙伴(SFP),进而加入 SFP 工作

    19:57 发现在国际适用的经验,在中国遇到阻碍,但似乎国际组织并不能“接地气”

    32:39 创办智渔,做适合中国的渔业可持续发展机构

    45:47 未来的智渔:不给自己设限,未来组织的边界可能是很模糊的


    制作团队

    段帅,欣怡(银杏基金会)

    剪辑、后期:庆斌

    主持:Jimmy Tan

    欢迎你在各大播客平台搜索“我的FAYA故事”订阅我们的节目!


    微信公众号

    FAYA TALK - 一个聚焦社会创业者的社区



  • 关于艾滋病防治的宣传一直以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处理人们要么觉得与自己无关,要么极度恐慌的情绪是一个需要平衡的事;而面对艾滋病毒携带者,如何保护其隐私和权利,为 Ta 提供科学的医疗知识和心理支持,这些也是艾滋病防治宣传中需要直面的问题。而在藏区,深厚的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这件事的复杂性。


    今天做客我们节目的是成都恩果健康咨询服务中心的创始人邱华绒吾。


    邱华和他的组织一边为藏区的农牧民提供科学的、符合民族文化的防艾健康服务,同时也为藏区来成都就医的群众免费提供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双语导医、感染者心理关怀等服务。这也是为什么虽然邱华并不是一个僧人,但有人称他为“艾滋喇嘛”的原因。


    时间点

    00:52 原本在家乡放牧,忽然有了上学的机会

    03:34 学习英语专业却没有成为英语老师

    07:07 刚开始在藏区做防艾宣传时的状况——不相信或不理解

    11:57 以为自己患有艾滋病的一段心惊胆战的时光

    16:13 写信给慈诚罗珠堪布,希望获得在防艾宣传上的支持

    21:47 为什么老百姓知道艾滋病是什么之后,反而问题更多了?

    33:47 每年的防艾万里行都做些什么?

    38:01 患者从藏区来成都看病,邱华和他的组织都提供些什么?

    42:41 新冠疫情爆发时偷偷从家跑出来,只希望“在前线”

    48:22 这份工作很辛苦,也有危险,收入还不高,为什么坚持做下去?


    制作团队

    段帅,欣怡(银杏基金会)

    剪辑、后期:庆斌

    主持:Jimmy Tan

    欢迎你在各大播客平台搜索“我的FAYA故事”订阅我们的节目!


    微信公众号

    FAYA TALK - 一个聚焦社会创业者的社区



  • 今天做客我们节目的是是光诗歌的创始人康瑜。


    你可能听说过有这样一个叫做是光的组织,专门教乡村的孩子们写诗。你甚至可能听说过是光的创始人康瑜,和她是怎么开始做这件事的。而在今天的节目里,你将听到一个或许没有听过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康瑜的成长,几次迅速但重要的决定,以及是什么让原本读经济的康瑜发现,教孩子写诗这件事才是自己的使命。


    时间点

    00:51 小时候和奶奶探讨人生问题

    04:04 一路顺利地进入大学

    09:01 在大学的时候开始接触一些公益志愿者的工作

    12:52 保研之前,工作和公益开始冲突,康瑜面临选择

    21:24 找到一个去云南的支教机会,便“通知”了家人就走了

    30:03 第一次让孩子们写诗时他们的反应

    33:21 康瑜小时候得到的,换了一种方式传递给了更多孩子,比如如何“不怕黑”

    37:21 支教结束,康瑜准备出国读书,却又再次面临选择

    41:11 又一次选择了诗歌而放弃了很好的机会,后悔吗?

    46:12 为什么是光是一个几乎全是志愿者的团队

    53:52 教孩子写诗这件事难吗?为什么不去帮助缺衣少食的人,而去教写诗?


    制作团队

    段帅,欣怡(银杏基金会)

    剪辑、后期:庆斌

    主持:Jimmy Tan

    欢迎你在各大播客平台搜索“我的FAYA故事”订阅我们的节目!


    微信公众号

    FAYA TALK - 一个聚焦社会创业者的社区



  • 今天做客我们节目的是 2019 届银杏伙伴, “友善校园”创始人及顾问陈杜。


    陈杜 15 年来关注青少年和未成年人的性别困扰和反欺凌问题,致力于推动校园反欺凌和青少年性与性别教育。


    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将听到陈杜如何将大学里一件未经深思熟虑的事,一步步地做成了他今天的使命和事业;为什么我们应该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宽容和安全的环境。


    时间点

    04:08 陈杜开始思考自己可以为和他一样的伙伴们做点什么

    11:16 “同城社区”开始组织活动

    15:17 意外的发现让陈杜重新思考:做活动就足够了吗?

    21:25 大学毕业时面临选择,陈杜决定试试看这件事是否能成为使命;高耀洁成为了影响陈杜很深的一个人

    25:52 现在的陈杜和“友善校园”——通过影响老师,让更多的孩子们能在安全和宽容的环境下成长

    30:08 “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孩子有需要”

    44:14 陈杜对于未来的期待


    提及的书影音

    疫情口述史 | 高耀洁:我一年零八个月没有下楼了,这个世界像扩大版的“东周列国志”,我一天都不想多留:https://mp.weixin.qq.com/s/0lSRcJpeUUtKukwbQq_RLw

    电影: 《断背山》 《少年的你》


    制作团队

    段帅,欣怡(银杏基金会)

    剪辑、后期:庆斌

    主持:Jimmy Tan


    欢迎你在各大播客平台搜索“我的FAYA故事”订阅我们的节目!


    微信公众号

    FAYA TALK - 一个聚焦社会创业者的社区



  • 今天做客我们节目的是火把社区的创始人崔丽霞,因为经常出差,跑来跑去,朋友们都叫她跑跑。火把社区在过去也叫做小金雁社区公益服务中心,是一个面向流动儿童提供服务的组织。在今天的节目里你将听到崔丽霞如何和公益结缘,又在多年的社区工作中获得了什么心得。



    欢迎你在微信关注 FAYA TALK,获取更多关于 FAYA 的消息!
  • 在今天的节目里,我们将听到刘泓如何发现教育是自己的重要使命,又是如何成为为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年轻人提供人文素质教育的人。


    《我的 FAYA 故事》由 FAYA 制作,关注微信公众号 FAYA TALK,加入这个聚焦社会议题的平台与社区。

  • 德庆玉珍来自西藏拉萨,在外学习后回到家乡,在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拉萨做起了教育创新的创业。她和她的团队在做的教育创新和你可能听过的,教育热词的教育创新有所不同,他们主要服务于边缘化青少年这个群体。而海雕视角也是西藏唯一认证的一家社会企业。


    在今天的节目中,你将听到玉珍自己成长的探索,以及她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去观察和发现新的机会。



  • 尹杭出生和成长在北京,却选择了离家很远的三江源工作。在这期节目里,你可以听到她是如何从一个喜欢小动物的小女孩,成长为了一个处理人兽之间复杂问题的使者。


  • 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从小在一个植物园里长大,在这期节目中,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是如何逐渐成长为了那个“为地球打官司的人”,以及当下的他又有什么担心与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