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r

  • Manglende episoder?

    Klik her for at forny feed.

  • 五〇、老君名下经籍览要


    根据考究《正统道藏》、《藏外道书》、《道藏辑要》等藏书,除了老子《道德经》历代有关的诸多注解外,还有许多冠上「太上」名称的经典,有谈关于修身养性的,如《太上老君内观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有关讲戒律的,如《太上老君戒经》、《太上老君经律》、《老子说法食禁诫经》等;有关讲授养生的,如《太上老君养生诀》;有关介绍神迹的,如《老子化胡经》、《老君变化无极经》、《老子开天经》等;有关传授各种消灾避祸法诀的,如《太上老君说上七灭罪集福妙经》、《太上老君说消灾经》、《太上老君说解释籙诅经》…等等,数目繁多,无法一一列举,在此祇能择其要,介绍几部,从中领会老子的思想概要。


    首先介绍《道德经》,此经定名于汉景帝时,依学者考究,成书应在周宣王时代,经文原是一篇长论,分为上篇的《德经》,与下篇的《道经》,后经诸多因素的变迁,以及历代先贤学者的修改,汉文帝时的河上公始分为八十一章,并将《道经》的三十七章列为上篇,《德经》的四十四章列为下篇,沿用至今。


    再来介绍《老子西升经》,共有三卷分三十九章,该经首先论道,认为道广大悉备,包罗天地,养育万物,支配一切,而且无始无终,永世不绝。称道为虚无的本体,虚无生自然,自然生道,谓虚无、自然与道,同出而异名,三位本是一体。其次,论形体合同的养生法门,强调「我命在我,不在天地」。又论及治国之道,强调国以民为本的思想。


    第三介绍《太上老君养生诀》,全书分为四部分,全面介绍养生之道,从形、气、神方面,论述养生之法及理论。第一部分五禽戏,借老君说明五禽戏的由来,并强调导引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服气吐纳六气,分别介绍六种练气法门。第三部分养生真诀,论述养生长寿之理。第四部分服气诀,详细介绍各种服气治身的方法。


    第四介绍《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又名《太上老君说常清静妙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真经》、《太上混元上德皇帝说常清静经》,简称《清静经》。全文祇有三百九十一个字,力倡清静无为的要旨,认为澄心遣欲,湛然常寂,便能体道合真,延年益寿。


    第五介绍《太上老君开天经》,略称《开天经》,是一部辅叙老君创造宇宙天地人物的历史,也是道教之宇宙形成论的道书。共一卷,约一千九百余字,经中谓老君经历洪元、混元、太初、太始、太素、混沌、九宫、元皇,以至三皇五帝及三王,历世降下为帝师,吐经授法,治平天下。


    第六介绍《太上感应篇》,简称《感应篇》,是道教劝善书,其书本道德之旨,发明福祸之端,究诰天下之证,严于训诫,以警悟人心。全文一千二百七十四字。其书始于「祸福无门,唯人自召」,终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第七介绍《太上老君内观经》,又称《内观经》道家内炼经典,此经阐明内观修道的要妙,总述内观之法,谓人心本清静,出生之后,因染六情,使心有欲,坠入苦海。

     ………………………………

    各位同学大家好!到现在为止,我们“听老子的故事,悟《道德经》智慧”的课程就要结束了。以上所有关于老子的故事,散落在《史记》《庄子》《列子》《孔子家语》及中华道藏经典中。希望通过我们以上故事性的讲述,能让更多人的人一起走进《道德经》的学修行列,做一名真正传承泱泱中华圣贤经典的中华儿女。最后,祝愿大家日有精进、道道顺通!



  • 四九、尹喜领悟著关尹子


    当高徒遇到明师,再经过明师指点后,高徒才会有更好的成就。尹喜在未碰到老子之前,已经在修道的基础上做好准备,先前在品德上的修持,道法上的修炼,神仙方术的精进,喜爱观察天象,善于分析星宿的移动,如此的作为,才能获得遇上老子的机会。等到拜老子为师时,老子可说是收了一位高徒。然而没有经过老子的调教,也无法有「关尹子」的名号出现人间,为后世修道人,带来更多的指引,成就更多的法益。


    当老子在楼观的讲经台,完成五千余言的《道德经》,整篇大概向尹喜说明之后,尹喜约略了解,这部经的用途可大了,用于养生,可令人健康长寿;用于治世,可使国泰民安;用于修行,可以成圣成仙。


    在讲授《道德经》完毕之后,选择良辰吉日,老子便出函谷关西去了。为了将老子所传授之道,流传于后世,于是将老子所讲授的治国修身之要妙,去除奢望节制欲念的言论,整理成为一共三十九章的《西升经》。


    当尹喜送别老子之后,经常白天焚香诵经悟道,晚上静坐体道。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勤学苦练,深深地领会《道德经》第四十八章所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道理,每当豁然贯通,就有如洞中观火,一目了然。


    不到一年的功夫,他不但对于《道德经》已能融会贯通,而且还能开创新的境界。于是将研究的心得,撰写成《关尹子》或称《文史真经》,共有九篇,这书可称为直指道德的妙旨,为研究《道德经》的辅导书。


    依据《庄子‧天下篇》的记载:把道德看作精要,把具体的物质看作粗渣,把积蓄财物看作不足,安然独自与精神共处。古代的道术中,相当着重这方面的内容,尹喜与老子听到这种学术思想,就感到非常高兴。他们把「无」当成根本,把「有」看成末端,主张一切事物,都应该归于大道。在行为模式上,要做到柔顺谦下,实质上要保持静空状态,不要去伤害万物。


    尹喜说:「主观上没有成见,事物就会自行显露本质。行如流水,静如明镜,待人接物如同回声。恍恍惚惚,如同无物;寂然不动,好像清虚。能混同就能和谐,有获得必会有失去。为人不与人争先,而能常跟随人后。」


    老子说:「知道怎么去争强,不如坚守柔弱,让自己成为天下的河床;知道怎么去荣耀光彩,不如坚守忍辱,让自己成为天下的山谷。」人人都要争先,自己偏要独居其后,这叫宁愿承受天下的辱垢。别人都追求实际,自己却独取虚无,虽不储藏到会更有余,这样的人格,才是充实、高大、独立的。他立身处事,宽缓而不枉费心机,无所作为而讥笑智巧的人。人人都在谋求福佑,他却委曲求全,这叫茍且偷生免于祸害。他以深藏为根本,以节俭为纲纪,常说:「坚硬的容易遭毁坏,锐利的容易受挫折。」经常宽待事物,从不损害别人,这可以说达到最高境界了。像尹喜、老子这样的人,才是古代博大的真人啊!


    事实上,历史上的老子,也就是太上老君,所传经典不止《道德经》、《西升经》,还有其他诸多经典,大多收录在中华道藏经典中。那么具体来说,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经典呢?请听下集《老君名下经籍览要》

  • 四八、处世三宝天下无敌


    依据汉朝许慎的《说文解字》分析,「宝」字具有珍贵、尊严、重要、深藏、不为人所知的特性。大道是天地间最宝贵的东西,却深藏于万物之中,成为难以测知奥妙之宝物,所以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二章说:「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所宝,不善人之所保。」因为其宝贵的功能实在太大了,所以在三十九章,老子以「一」代表「道」来阐明,他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老子又在第六十二章说:「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近此道。」人间的地位、拱璧、车马,虽然可贵,但比起大道,那就远远不如了,所以老子建议说:「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耶?故为天下贵。」


    既然大道那么可贵,就得要好好地保有它,所以在三十六章,老子告诉我们方法,他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示于人。」


    大道实在很可贵,但这是对于明了大道的人而言,因此,老子在观察世人时,发现世人面对大道时,因其理解程度,而有不同的表现,他在第四十一章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孔子在《中庸》也对人的资质不同,对于修道也有不同的作为,有生而知之,此种人可安而行之;有学而知之者,则须利而行之;有困而知之者,则要勉强而行之。但祇要能善于知道自己,尽力去修行,可以成道都是一样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我们身边,随时有宝贵的东西,祇要深入探讨,时时都有大道的功能存在,能将其善用,都是至宝。如今从一些资料中,列举有关的「三宝」:宇宙的三宝,天地人;天的三宝,日月星;地的三宝,水火风;人的三宝,精气神;道教三宝,道经师;佛教三宝,佛法僧;依佛三宝,觉净正;修佛三宝,戒定慧;修儒三宝,智仁勇;得道三宝,关诀印。

    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人具有了这三种美德,第一叫做「仁慈」,第二叫做「俭约」,第三叫做「不敢为天下先」,即是「谦卑」。身上怀有这三宝的功能,能以仁慈行事,天下无以敌对者,是勇敢的表现;能实施俭约,即能保有实力,可广行天下而不受阻;能怀有不敢为天下先的谦卑,才能够成就大器。


    如果不知使用身上三宝的功能,老子在第六十七章说:「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死矣!」舍弃这三宝,即是违反了道的原则,必死无疑。这是老子对世人的警示,接着提醒大家,如何使用这三宝,他说:「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以上几节的课程,我们和尹喜一起聆听了老子的教诲。不知我们大家吸收如何?而尹喜听了以后,又有什么收益和启发呢?请听下集《尹喜领悟著关尹子》

  • 四七、治国安邦若烹小鲜


    先贤说:「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国家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治国根本在治家,治家根本在治身,治身根本在治心,心为万事的根源,因而治国的根本就在修身治心养性。所以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九章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这是治人治国事天的方法与过程。


    《大学》载:「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以尊道积德为指导原则,能顺此而为,以至于「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的地步,则能上下一心和乐融融。在《中庸》载:「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以入德矣。」这是告诉我们修道入德的方法,要往广远处看,却要在近微处着手。所以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章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必须时时处处小心谨慎,才不至于有错。


    老子在第六十三章又说:「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又在第六十四章说:「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些话无非是在提醒我们,常常要注意难以注意的地方,才能达到「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中庸》载:「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能唯道是从的人,自然可以在无形中累积大德,所以一位有德君子,要能做到「内省不疚,无恶于志」,才能「不愧于屋漏」,其德泽所至,可以产生「不动而敬,不言而信」的作用,而达于「不赏而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的功能,所以有德的领导君子可以做到「笃恭而天下平」的境界。


    老子以为想要治理天下,使百姓能过自然安乐的生活,执政者必须有《道德经》第四十八章的精神与作为,他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矣。故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这种「无为而治」的观念,正是老子所提倡治国之道的最高目标。

    因而要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老子又在第四十九章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矣。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矣。」这正是《尚书》所载:「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道理所在,身为领导者,是上天委派来治理百姓,使百姓姓能过着安和乐利的生活,而不是执权柄以欺压百姓,使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那就违反天意了。孔子在《中庸》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如何治理天下国家,做到天下无敌?请听下集《处世三宝天下无敌》

  • 四六、尊道贵德国安世平


    从古今中外的历史中,不难发现以名利传家的人,难免让后代起争执,这是因为从小在环境的耳濡目染中,心中已殖入自私贪婪的观念,覆盖了优良本具的佛性,致使美好的道德惨遭埋没,继之而起的是,与人争斗,兄弟阋墙,夫妻反目,骨肉疏远,众叛亲离,想要藉名利得到幸福,却因背道而驰,不但得不到幸福的情境,却有家破人亡的危机。


    从世人的角度来看,高官厚禄、金玉满堂、家财万贯、妻妾子孙众多,这是一般人想象中的富贵,却不知道如此富贵中,所暗藏的危机,乃是德量无法保有这些情境。贪得无厌的心态,以为可用尽手段以保有富贵,最后却一无所有,还要面对身败名裂的悲惨。世人不知其中的变化,才会弄得如此不堪,所以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耶?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


    正因世人的智慧已经被欲望埋没,致使无法看清事情的真相,不能展现其应事的功能,才会令自己落破不堪,因此老子在第四十四章提醒我们:「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歹,可以长久。」要我们仔细思考,事情的来龙去脉,其中变化的关键,顺理而行,顺势而为,不可本末倒置,更不可横行霸道,才不会被天律惩罚。


    端看古代帝王家,为了争夺江山,兄弟相残,父子反目,多么悲惨。如今有些财团的继承,子孙所分得的财产不可说不多,但为了争产,却对簿公堂的情况,也是时有所闻,是福乎?是祸乎?可给大家公评与深思。


    自私贪婪所引发的欲望,是障碍修道积德最大的因素,如果不能彻底看清,让这些元素在心性中作祟,在上位者将会使用奸智,想尽办法制定恶法,不顾百姓死活,榨取民脂民膏,以供其无度的挥霍,终究民心叛离而国家混乱,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七十五章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孔子在往齐国避难,路过泰山时,听到妇人哭泣,知道为了避开苛政,迁居山中,其公公、丈夫、儿子三代死于虎口,因而告知随从的学生说:「苛政猛于虎。」如果把百姓逼到无路可走,必然起而抗争,终会引起冲突而使国家混乱,所以在七十四章说:「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眼看当时周室的政治,日趋混乱,因而对执政者有相当的期待,他对于从政的领导者,提出警示与建言,于是在第五十七章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无情而民自清。」诚如孔子在《论语‧颜渊篇》对季康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以身作则是领导者应有的认识与责任。


    那么,作为领导者,治理国家的根本又是什么呢?请听下集《治国安邦若烹小鲜》

  • 四五、以道修身以德安家


    世人来到这个世界,家庭是第一类的接触,一直到长大,进入到学校学习,再到社会服务。因而家庭的教育,是建立一个人人格的基础,也是为将来立足社会奠基。然而家庭也是个体的组合,每个个体都是决定,这个家庭是否健全的成员。个人是否美好,要看其身心灵是否健全。因而《大学》所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就成为世界和平的要件。


    在格物上能有所心得,就必须从「知止」开始,《大学》载:「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那知止又要止于何处呢?当然要止于「至善」之处。那要如何止于至善之处呢?


    《大学》又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亲,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可见「止于至善」是大学之道的最终目标。那至善之处又是何处呢?原来就是大道。因而大学之道,是要我们学习找到大道根源的方法,然而大道散在万物之中,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具有,所以济公活佛教导我们说:「修道修心。」佛家说:「即心即佛。」又说:「人人具有佛性。」


    可见道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就是心中明德的本性,我们要去开发,使其能光明,因而要去亲近心中的本性善民,使其能展现至善的本性。所以《大学》载:「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知此修道的顺序,就可以渐渐接近大道的本源。世界是万物组合的共同体,人为万物之灵,有替天行道燮理阴阳的功能,才能成为天地人三才之一。


    因而修好自己,做好自己应尽的责任,就是打好天下太平的基础,所以《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修道有成即是德,积德丰厚可成道,道与德有体用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世人要以修道来安身,以积德来安家。


    那修道积德是内心的实践,却可以从表相来观察其成果。有如一个人修行修的好不好,不是自己说的算,或是那些想巴结的人,说一些美历的好话,就以为修得很好。修得好不好,是必须经过实务验证的,当一个人受宠或受辱时,仔细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起心动念,即可知道。因而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三章说:「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因而修行要能修到宠辱不惊,才能从中渐渐积德,渐渐进入道源。


    吕仙祖在《大学浅言心注‧释格物》说:「是故君子慎心物于隐微,遏意恶于动机。故心物自蔽,身物自染。格心物者,复性初也;驱身物者,觉心源也。」拨云可以见日,驱除身物格正心物,就可以找到心源回复性初,融入大道。


    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四章说:「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一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从一个人的身上,一个家乡的风气,一个国家的国情,以及世界的现况,可以看到德行的概况。


    那么,具体到家国天下,与修身齐家相比,《道德经》中又有哪些不同的论述呢?请听下集《尊道贵德国安世平》

  • 四四、上德广德建德积德


    「积德」是在世间可得幸福,出世间可成圣佛神仙的基本要件。因而有善德说:「行善积德:可为世人带来化解冤业,与趋吉避凶;可为世人带来心灵自在,与延年益寿;可为世人带来福慧增长,与改变命运;可为世人带来吉祥如意,与幸福喜悦。」世人的幸福,有人以为是财富和名利、情爱的拥有,这些东西有时不当使用,反而会变成烦恼、忧患来折磨人。其实真正的幸福,是心中能时时刻刻保持安详。


    既然积德有那么多好处,那要如何才能积德呢?要积什么样的德呢?综合来说:


    第一、如第四十一章所说:「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这是积德的基本认识。上德就好像谦卑的溪谷,不舍细流,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广大的德,就有如贫乏不足,绝不以有德为傲,积了德还要不自居,施恩不图报,该为则为,永不满足,如此德量才能广积。广建立功德,有如偷窃,不想为人所知,为善欲人知,就不是真善。如此积德,才能合乎第四十一章所说:「夫唯道,善贷且成。」这才是有始有终,坚持不懈的德性。


    第二、要如第六十三章所说:「报怨以德。」这是积德的方法。由于道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在日常生活当中,难免会受到他人的埋怨、迫害、恶言诽谤,让我们身心受到伤害。然而想要积德,就不可因别人对我们不好,心有怨恨,我们却以牙还牙,那就失去真德的质量了。此时如果我们还能保子持平和的心,妥善圆满处理此事,让互相间的伤害减到最低,甚至化于无形,那就是有德了。


    第三、所积的德是玄德,在第五十一章提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是积德的功能。所谓的「玄德」,乃是道所流露出来的德,能生育万物而不据为己有,能施与万物而不恃己能,能长养万物而不自居主宰。德量唯有不自居,才能不断地累积,才能越来越丰富,最后可遍布天下,让德泽能源远流长,永不消失。


    第四、要做到第六十章所说:「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这是积德的宗旨。德是体现内在的自足,又要能表现外在的协调,互相增益,才能衬托出道的本质。要不然就会如第七十九章所说:「和大怨,必有余怨,焉可以为善。」待人处世,要时时检视自己,随时改进,心有障碍必须洗涤,不要等到大怨产生,才要想办法和解,必定会留下余怨,怎可称为善呢?所以玄德的要求,必须化怨于无形,处事于机先。


    第五、要能了解并做到第五十四章所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这是修德的顺序。能由近而远,由己而人,由家庭而天下,如此德量就会愈积愈大,愈来愈广,惠及子孙,使得「子孙祭祀不辍」。


    具体来说,要如何以道修身和安家呢?请听下集《以道修身以德安家》

  • 四三、大道藏于有形无形


    古圣先贤说:「一门深入,长期薰修,究竟通达,触类旁通。」这是指导我们学习佛道的方法,一定先打开心门,进入道源,如此对万物可一目了然,一切法不离自性,如果一直往外追求大道,祇在大道的现象上打转,虽经累劫,也永远找不到道的母源,这是方法错误,导致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向,没有正确的信息,当然就找不到大道的本根。


    所以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七章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因为圣人能知道的根源,所以可以「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告诉我们要先融入大道的根源,才能了知「无为」的真谛,善用大道「无为」的功能。绝对不可强不知以为知,盗用大道之名,却无能使用大道的真功能,成为老子在第五十三章所说的「盗夸」,那不是真正的大道,后果是害人害己。


    现在我们既然知道,道是万物之母,但这只能说明它的身份和地位,然而它的本身又是什么呢?要如何来定位呢?老子在第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道我们是可以用言说来描述它,但恐怕言仍有不尽意之处。平时大家所说的道,并不祇是指这个无形的大道本身而言,还包括一切万事万物万象。再来,我们给万物的命名,其名称都祇是不变的符号,却难以形容恒常变动的大道现象,是无法准确而完整地描述道。因此经常会有言语道断,心行路绝的情况发生。此时可说是无声胜有声,祇能了然于心,两相知应。


    从认识上来说,万物的原始状态是「无名」,因为它超越人类的感官;然而从万物的表相来说,就是「有名」了,一旦万物的物体生成了,就可以依据世人的感知,给予命名。由此可知,要认识道,可以从无名的状态去认知,也可以从有名的形相去认知。前者是直接立足于根源,去感受道生成天地万物的过程,体会其中的奥妙;然而后者,可从万物的形体,去追寻道的轨迹。


    因为道生万物,并没有离开过万物,而存在于万物之中。无论可道的道或不可道的道,已经有名或还是无名,都是包括在道的范畴,只是说法不同而已,都是非常玄妙,道成为产生一切奇妙变化的总根源。


    从《道德经》第十一章中,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我们可以领会,道在日常生活的物质中,诸如车子的载物,陶瓷等器具的容物,以及宫室的居住,都在展现大道,其「有」之利益,和「无」之功用。在人身上,有形的色身,可穿金戴银,享有高位的权势。然而身体真正的作用,是在于无形的灵性。


    这无形的灵性,应该如何修持呢?请听下集《上德广德建德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