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r

  • 隨著社會勞動市場變化,愈來愈多女性加入職場,雙薪家庭的比例也跟著提高。然而,女性仍然負擔孩子主要照顧者的責任;那麼爸爸去哪兒了?他們又有哪一些沒有被看見的難題? 

     

    本集節目主持人是李佩雯,來賓為中正社會福利系的副教授王舒芸,她研究包含育嬰假、雙薪家庭親職、單親爸爸的困境等等,她提到,即使年輕世代男性已經更樂意參與育兒,但台灣整體文化的環境對父職仍然不太友善。 

     

    譬如,他們一方面被要求家務平等分工,但職場上仍維持陽剛競爭的風氣,讓他們進退兩難。本集也聊到,身為一個社會福利研究者,她理想中的家庭樣貌會是什麼? 

     

    本集重點: 

     

    04:33 選擇性育兒角色:爸爸是打卡制,媽媽是責任制 

    09:44 新手爸爸的困境與靜默育兒 

    15:58 不被支持的家庭主夫們:男子氣概的限制 

    18:47 爸爸要請育嬰假為什麼很困難? 

    27:23 單親爸爸:如果向人求助,就不符合男子氣概 

    29:51 身為社會福利研究者,你認為的理想家庭樣貌是? 

    35:51 跟教授聊性別:發現自己是父權結構下的受害者,如何調適?

     

    【本集節目是由女學會與鏡好聽共同製作播出的《不只是女性主義》】

    每週三上線全新一集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本集主持人:李佩雯

    製作人:羅筱薔 

    錄音師:謝佩妤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subscription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男狩獵,女採集」是我們似乎很熟悉的傳統性別分工,但當女性主義進入考古學後,卻改變了研究結果? 

     

    本集主持人是方念萱,來賓為台大人類學系副教授江芝華,她指出,考古學就是透過物質去討論過去的社會、人的樣態,然而,當考古學家帶著當代的濾鏡去看過去,就容易誤讀訊息。譬如,馬雅文明金字塔中的女性角色發現,或者在 2017 年的瑞典,透過 DNA 檢測原來古墓裡的是女戰士而非男戰士。 

     

    我們怎麼詮釋過去,這個詮釋,也會影響現在。透過女性主義進入考古學,我們會發現,人類社會,包含性別角色,都沒有所謂理所當然、自然而然的事。 

     

    本集重點: 

     

    01:37 女性主義進入考古學?別再用當代的眼光解釋過去 

    06:13 什麼是考古學?我們發明物,但物也控制著我們 

    12:19 馬雅文明金字塔中的女性角色發現 

    15:55 是維京女戰士!2017 年一個 DNA 研究,打破多年的性別假設 

    19:17 「男狩獵,女採集」以及「男性氣概」的重新詮釋

    27:49 「在田野女人當男人用」考古田野現場的性別不友善 

    34:19 跟教授聊性別:如何定義性別?所謂「女性」是根據生理還是心理狀態?

     

    【本集節目是由女學會與鏡好聽共同製作播出的《不只是女性主義》】

    每週三上線全新一集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本集主持人:方念萱

    製作人:羅筱薔 

    錄音師:謝佩妤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subscription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Manglende episoder?

    Klik her for at forny feed.

  • 2024 年第 35 屆金曲獎由原住民歌手巴奈奪得「最佳台語專輯」、布農族女孩 Makav 真愛獲得「最佳新人獎」引起眾人討論,顯示這個世代對於所謂「原民性」的開放想像。 

     

    本集主持人為劉文,來賓是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系的助理教授林果葶,他長期研究當代原住民音樂流行創作,以及這些創作者在社群平台上如何展演自我、跟粉絲互動。他觀察到,他們一方面要透過一些方式讓大眾認可自己是原住民,一方面又得讓自己「不那麼原住民」以吸引更多人關注。 

     

    原民性是什麼?一定要有原住民的血統、經常回部落,會講祖語嗎?女性原民創作者會特別強調自己的性別嗎?他們又要如何去滿足傳統跟當代的原民文化呢? 

     

    本集重點: 

     

    01:52 怎麼看原住民歌手巴奈奪得今年金曲獎「最佳台語專輯」? 

    06:39 原民性是什麼?一定要有原住民血統嗎? 

    10:15 要特別強調自己是「女性」原民創作者嗎? 

    17:57 「我們 Adju」:阿嘟文化成為一種原民性的展演 

    24:22 一個回部落寫出勇士舞歌舞的女性:戴曉君 

    29:39 跟教授聊性別:如何有效跟不同立場的人討論性別?

     

    【本集節目是由女學會與鏡好聽共同製作播出的《不只是女性主義》】

    每週三上線全新一集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本集主持人:劉文

    製作人:羅筱薔 

    錄音師:謝佩妤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subscription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為什麼聽到節奏鮮明的音樂,會讓我們忍不住想跟著擺動?為什麼同步的節奏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它又怎樣改善自閉症、閱讀障礙,甚至提升大腦功能?

     

    本集邀請到音樂認知心理學專家、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的蔡振家教授,來談談節奏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節奏感對於人類在學習上、社交上的影響外,也會聊聊動物是如何感受節奏的。

     

    來賓介紹 
    蔡振家:台大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德國柏林洪堡大學音樂學博士

     

    本集重點:

    03:02 越同步越團結,為什麼節奏感對團體關係有幫助?08:04 節奏感其實是腦補的能力?節奏感跟語言的關係12:10 大象節奏感超好!動物的節奏感17:28 「低頻」就像打地基!低頻如何決定聲音的節奏21:20 為什麼「點頭」比「拍手」更能跟上拍子?26:08 節奏的文化意涵:以巴西音樂人Gilberto Gil為例31:09 看譜能力≠音樂能力,重新認識樂譜在音樂學習中的角色32:27 音樂訓練是全腦運動!它如何幫助特殊需求孩子突破學習障礙?

     

    【本節目由國家兩廳院企劃製作、鏡好聽錄製播出】
    錄音:謝佩妤
    剪輯:劉寶苓 
    攝影:國家兩廳院提供

     

    🎧現在就下載《鏡好聽》APP,有貼心收藏、追蹤、分享功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ㅤ|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ㅤ|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subscription
    ㅤ|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ㅤ|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ㅤ|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若以學習人口來看,女性學音樂的比例似乎比較高,但是整個音樂史的紀錄卻還是以男性為主。當女性主義研究介入音樂這個領域後,會有什麼樣不同的發現? 

     

    本集節目主持人為方念萱,來賓是北藝大音樂學院的助理教授潘莉敏,她指出,一直以來歷史學都比較看重視覺檔案,但音樂作品也可以當作史料的其中一種,尤其是經常被忽略的女性音樂家們。 

     

    她在這些研究資料裡看到什麼精彩的故事?台灣眾多的軍中進行曲,其實都源自第一位女性作曲家賴孫德芳?長期被媒體稱為「女暴君」的女性指揮家郭美貞,其實有許多沒有被看見的樣子? 

     

    本集重點: 

     

    05:57 在音樂史上,這些重要的女性名字消失了 

    12:08 音樂家需要區分性別嗎? 

    15:12 女性主義音樂學是什麼? 

    21:34 台灣第一位女性作曲家賴孫德芳的研究故事 

    26:47 她不只是暴君台灣:女性指揮家郭美貞 

    36:50 跟教授聊性別:女性從事性工作是性解放還是強化被

     

    【本集節目是由女學會與鏡好聽共同製作播出的《不只是女性主義》】

    每週三上線全新一集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本集主持人:方念萱

    製作人:羅筱薔 

    錄音師:謝佩妤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subscription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音樂中真的存在性別差異嗎?1920年代,在一場作曲比賽中,當評審得知並列第一的作品之一竟出自女性之手後,立即改變決定,只承認男性作曲家的勝利。可悲的是,這種性別歧視並非特例:19世紀的芬妮·孟德爾頌被迫隱藏在弟弟名下發表作品,20世紀初的雷貝卡·克拉克不得不用男性化名參賽。為何歷史上女性作曲家得面對這種待遇?

     

    更深入地說,純粹用聽的,我們真的能分辨出作曲家的性別嗎?從樂器的選擇到音樂的詮釋,男女音樂家是否只能遵循所謂的「性別特質」?本集邀請到古典小提琴家陳鈺雯和爵士薩克斯風演奏家林映辰,分別從古典與爵士樂的視角進行討論外,也會聊聊那些跳脫性別框架、專注於音樂本質的傑出女性音樂家們。

     

    來賓介紹
    《振聲:古典到實驗的陰性力量》策展人
    陳鈺雯:古典小提琴家,國立中山大學音樂系副教授
    林映辰:爵士薩克斯風演奏家,King Cake紐奧良爵士樂團領班

     

    本集重點:

    03:50 《振聲》特展的女性作曲家選擇:古典樂08:35 女生是屬於廚房?在社會歧視氛圍下的古典樂女性作曲家想出頭有多難?13:45 《振聲》特展的女性作曲家選擇:爵士樂17:19 長笛= 女生、小號 = 男生?樂器選擇中的性別迷思23:39 性別刻板印象如何影響女性作曲家的創作?26:10 從演化角度看音樂中的性別差異

     

    【本節目由國家兩廳院企劃製作、鏡好聽錄製播出】
    錄音剪輯:劉寶苓 
    攝影:林育全(國家兩廳院提供)

     

    🎧現在就下載《鏡好聽》APP,有貼心收藏、追蹤、分享功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ㅤ|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ㅤ|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subscription
    ㅤ|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ㅤ|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ㅤ|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2024 年的巴黎奧運規範運動員的性別比必須為 50:50,成為性別上的創舉;國際奧會也發布了媒體性別描述指南,包含男女比賽報導篇幅平衡、不使用性別刻板印象用語等等。然而,我們還是看到了許多針對運動員性別氣質的爭議與討論。 

     

    在運動場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針對性別的限制?本集主持人為李佩雯,來賓是台大國際體育運動事務學程的教授曾郁嫻,他長期研究媒體如何報導女性運動員、性平教育要如何融入運動場,以及教練與球員之間通常有緊密的連結,但要如何避免不平等權勢關係產生的性騷擾或身體侵犯? 

     

    本集也聊到了,一直到今天都還有校內球隊明文規範女性學生的儀容要「像個女生」,以及同志和跨性別在運動場上的處境。 

     

    本集重點: 

     

    02:56 以躲避球為例:運動裡我們經常只講究速度力量,而忽略其他技能 

    04:35 改變女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重要法案:美國憲法第九修正案 

    07:00 媒體對女性運動員形象的分析,以及巴黎奧運的性別進展! 

    12:39 場上要強悍,下球場要像女生一樣:台灣球隊的外型規範? 

    17:00 同志與跨性別球員的處境 

    23:44 把性平教育帶到運動場上會有什麼改變?國小的體育課有多重要? 

    30:54 跟教授聊性別:女性主義者就要很強悍?

     

    【本集節目是由女學會與鏡好聽共同製作播出的《不只是女性主義》】

    每週三上線全新一集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本集主持人:李佩雯

    製作人:羅筱薔 

    錄音師:謝佩妤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subscription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愛」這個概念是從何而來的?現代人談戀愛,真的是自由的嗎? 

     

    本集節目主持人為劉文,來賓是政大臺文所的助理教授陳佩甄 (Eno),她在 2023 年出版了《愛的文化政治:台韓現代親密關係的殖民系譜》討論「愛」這件事是如何被形塑而成的。她提到,親密關係即是一種政治,我們現在會如何愛人、選擇跟誰戀愛,這些看似很個人的事,其實背後都有各種權利關係影響。 

     

    台灣的多元性別政治走到當代,已經突破部分傳統異性戀的框架,然而,「愛的去殖民」還可能有哪些路徑?當代親密關係還能有哪些想像?本集也聊到,同樣是陳佩甄很關注的南韓,他們近年的性別與女性主義又走到哪一步了呢? 

     

    本集重點: 

     

    05:46 什麼是愛的文化政治?關於誰可以愛誰,誰的愛比較有資格 

    11:38 性暗示、殉情:這些女同性愛戀在 1930 年代的韓國就已經出現 

    19:06 當代出現同婚、開放式關係就是「去殖民」的愛嗎? 

    21:29 有愛的婚姻才有正當性,反之,談戀愛不結婚也不行 

    26:06 當代韓國性別運動跟台灣的差異?

    30:59 字典中定義的「愛」,只有男女之間? 

    37:10 跟教授聊性別:可以接受伴侶跟自己的政治立場不同嗎? 

     

    【本集節目是由女學會與鏡好聽共同製作播出的《不只是女性主義》】

    每週三上線全新一集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本集主持人:劉文

    製作人:羅筱薔 

    錄音師:謝佩妤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subscription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這裡是朝鮮時代,請回答,OVER」

     

    你是否曾迷惑於韓國古裝劇中的複雜情節?

    或是對那些歷史背景一知半解呢?

     

    在正式進入朝鮮時代前,讓我們先從幾部韓劇開始,帶你認識那些被戲劇巧妙還原的歷史細節,揭開真實與虛構交織的神秘面紗。

     

    現在,就讓我們成為你的引路人,提升你的觀影體驗,解鎖韓國古裝劇的全新視角吧!

     

    【本集節目是由鏡好聽製作播出的《請回答1392:韓劇中的朝鮮時代》】

    製作人:吳芳怡
    錄音師:謝佩妤

     

    🎧8/13起,每週二更新!
    兩個方案任你選,收聽更多精彩內容!方案一:升級訂閱會員(月訂 230 元),即可聆聽本節目及全站標示「訂閱」的有聲書和節目喔!➠ 點我訂閱
     方案二:單購限時 79 折 473 元,永久收聽本節目 ➠ 點我購買
     現在就下載《鏡好聽》APP,收聽更多精彩節目!
    👉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家是什麼?家人之間必定會有緊密連結嗎?從戰爭到近期的全球化時代,遷移的家,讓親密關係有什麼樣的轉變?

     

    本集主持人為李佩雯,來賓為清大社會學研究所的所長沈秀華,在她編輯的《國與「家」:戰火陰影下的外省人故事》中,從移民社會學和婚家社會學的角度重新審視第一代外省人家庭,她指出,外省人到台灣並非單純的「撤退」,而是「遷移」,當中包含了移動的故事、種種適應的問題,以及性別結構的影響。

     

    至今台灣還有許多國族認同的差異,為什麼有些人從小就生長在台灣,卻以中國為心理的上依歸?本集也談到了,解嚴後有大量台灣男性前往中國工作,可能發展婚外情,或另外成家,這會影響他們的國族認同嗎?遠距離的婚姻關係,其實讓男人女人各自享有了不同的紅利?

     

    本集重點:


    03:57「難民」遷移:第一代外省人來台灣,並非立刻就能順利成家

    10:50 那段婚姻不是個快樂的故事:本省媽媽跟外省爸爸的結合

    15:07 為什麼有些人明明生長在台灣,卻遙想中國?

    19:57 親密的陌生人:台商男性到中國工作,會如何影響婚姻與家庭關係?

    27:38 重新看待家與愛?以愛為名,往往會忽略背後的權力關係

    29:23 跟教授聊性別:性別相關領域的碩博士畢業後有什麼職涯選擇?

     

    【本集節目是由女學會與鏡好聽共同製作播出的《不只是女性主義》】

    每週三上線全新一集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本集主持人:李佩雯

    製作人:羅筱薔 

    錄音師:謝佩妤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subscription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電視劇已經成為我們生活日常的一部分,但你有想過,電視劇不只是電視劇,不只是單純迎合觀眾的愛情想像、親密關係故事,而是性別與家國交織的「教材」? 

     

    本集主持人為方念萱,來賓為成大臺文系的教授楊芳枝,她在 2023 年出版的《台流.華影──中國霸權下的台灣電視劇文化、性別與國族》當中梳理了偶像劇、宮廷劇與國族政治的關係。他特別著重「女性文類」研究,發現這類的文本通常會點出女性經常碰到的愛情或家庭挫折,並試圖提供一個完美的答案,但卻不會提及挫折的來源、那些結構性的性別問題。 

     

    偶像劇中的灰姑娘愛情公式為何歷久不衰?宮廷劇《後宮.甄嬛傳》為什麼在台灣這麼受歡迎?在 2016 年後的「愛情成長劇」如《花甲男孩轉大人》、《俗女養成記》打破了許多性別刻板印象,那麼,它有觸碰到結構性的性別議題了嗎? 

     

    本集重點: 

     

    04:57 為什麼偶像劇、宮廷劇會跟國族政治有關? 

    11:18 偶像劇的「灰姑娘愛情公式」萬年不敗? 

    17:29《後宮.甄嬛傳》為什麼大紅?內鍵的職場生存叢林法則 

    24:56 我就是魯蛇,我沒有嫁給好老公:愛情成長劇的啟示 

    37:01 跟教授聊性別:如何看待女性主義在現代成為一種賺錢的符碼? 

     

    【本集節目是由女學會與鏡好聽共同製作播出的《不只是女性主義》】

    每週三上線全新一集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最新節目 

     

    本集主持人:方念萱

    製作人:羅筱薔 

    錄音師:謝佩妤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訂閱《鏡好聽》並下載 APP 收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subscription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2024 年我們除了持續關注台灣 #MeToo 運動的進展之外,也看到性平三法正式上路,以及變裝皇后妮妃雅獲得第 16 季美國《魯保羅變裝皇后秀》冠軍,這些消息都寫下了重要的性別歷史。 

     

    但同時間,我們也在近期關注了威廉.瓊斯盃國際籃球邀請賽發生男籃、女籃出賽費為何不平等,以及作家艾莉絲.孟若的女兒投書,童年時曾遭繼父性侵,但母親知情後卻沒有予以支持和保護,引起眾多討論。 

     

    從各個領域,性別一直都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本節目也在這樣的基礎下來到了第三季,期待透過更好懂的性別科普,讓聽眾們能夠提升自己的性別意識;尤其希望大眾能理解女性主義不只是關懷女性的權益,更是與各種處境不利的性別群體站在一起,試圖解構父權與交織性的不正義。 

     

    本季精彩節目預告: 

     

    EP01 從宮鬥劇到愛情成長劇中的性別議題 ft.楊芳枝 

    EP02 家是什麼?全球化與親密關係的轉變 ft.沈秀華 

    EP03 愛的未完成式:同性愛的歷史與當代 ft.陳佩甄 

    EP04 如何建構一部有女性的音樂史?ft.潘莉敏 

    EP05 「女生打球又不好看」運動場上的性別議題 ft.曾郁嫻 

    EP06 「我一直在尋找自己是誰」原住民流行音樂 ft.林果葶 

    EP07 人生工殖與疫苗中的性別觀察 ft.黃于玲 

    EP08 奶爸難為?育嬰、照顧與父職角色 ft.王舒芸 

    EP09 「田野裡,女人當男人用」:考古學中的性別 ft.江芝華

    EP10 人類世中的女性主義 ft.張君玫 

     

    女學會與鏡好聽共同製作播出的《不只是女性主義》【第三季】

    每週三上線全新一集 

    開啟小鈴鐺、按下追蹤,持續關注!

  • 聾人也可以享受音樂嗎?他們無法聽見聲音,究竟是如何感受音樂的呢?

     

    兩廳院在廳院學計畫中推出了《聽覺之外的聲音探索課》,讓聾人也能感受音樂的美好。廖曉彤說:「我們的課程設計一開始就是以聾人文化為核心,透過音樂這個媒介,讓同學可以啟發感受,探索自己,並與世界產生連結和溝通。」

     

    震動如何傳遞音樂的情感呢?聲波產生的震動可以通過皮膚傳遞給聾人,讓他們感受到音樂的節奏和情緒。例如,有學生錄製了流水聲,並用橡皮擦屑在震動器上表達「心如刀割」的感受,透過震動來傳遞情感。來自聾人家庭的廖曉彤怎麼將成長經驗結合自身專業,來設計課程給聾人?這門課真的能改變聾人學生的生活嗎?

     

    來賓介紹
    王萱儀:國家兩廳院藝術推廣組組長。曾推行多項推廣藝術教育的計畫,致力於透過各種創新項目,讓更多人感受到藝術的魅力。

     

    廖曉彤:演員、劇場工作者。曾參與多部電影、影集與劇場演出,過去在全民大劇團《中央流行藝情指揮中心》單元扮演手譯員而爆紅。由於父母都是聾人,手語成為她的母語。她曾參與文化部「聲音藏在」計畫,以及兩廳院《聽覺之外的聲音探索課》課程設計,致力於創造聾人音樂友善環境。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44141123990

     

    本集重點:

    03:03 兩廳院如何透過「廳院學計畫」讓藝術進入校園?08:06 聾人如何用其他感官代替聽覺感受音樂?08:55 廖曉彤:「因為我父母都是聾人,手語自然就成為了我的母語。」14:29 開車聽披頭四、鄧麗君的歌聽到流淚?聾人家庭的音樂經驗19:59 聾人也有享受音樂的權利!廖曉彤如何開啟「聲音藏在」計畫?26:09 用風、火、水等元素來感受音樂:手語與感官探索的課程設計

     

    【本節目由國家兩廳院企劃製作、鏡好聽錄製播出】
    錄音剪輯:劉寶苓 
    圖片:國家兩廳院提供

     

    🎧現在就下載《鏡好聽》APP,有貼心收藏、追蹤、分享功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ㅤ|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ㅤ|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subscription
    ㅤ|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ㅤ|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ㅤ|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2024新點子實驗場 林廷緒《大吻琉璃》
    時間:2024/6/21 (五) - 2024/6/23 (日)
    購票: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759887600558718977

     

    「沒有一份工作值得你用生命、用健康去交換。」
    「我通過舞蹈創作,貼近他們的生活,感受他們的粗糙、汗水味、工傷勞損和內心的複雜情感,將這些喜怒哀樂轉化到作品裡。」

     

    2023年,台灣有300名勞工在職災中不幸喪生,其中就有151人來自營造業!在這驚人數字背後,潛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勞工問題?除了不斷倡議,還有什麼辦法能讓更多人關注此議題?

     

    本集邀請到兩廳院最新舞作《大吻琉璃》的編舞家林廷緒,聽他是如何透過田調、研究,將議題融入現代舞,並邀請琉璃瓦工與舞者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他們又是如何溝通,相互理解?透過舞蹈,他們如何展現勞工的辛勞與心聲,讓更多人感受到這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我們也邀請到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談談現在的台灣勞工環境遇到的挑戰,並探討如何預防職災,保障勞工安全與健康。此外,心理學家所提出的「心理安全感」概念,如何應用在工作場域,讓勞工能夠安全地表達自己,並創造更健康的職場環境?這一切,是否也能透過現代舞來傳遞和實現?

     

    來賓介紹
    林廷緒:秋杉所在藝術監督。其創作聚焦臺灣民間文化,透過鄉間走訪探尋草根素材發展作品,關注身體及精神狀態的和諧表現,並以各類社會議題體現當代身體的精神性。從2019年至2023年,其展演作品多次入圍台新藝術獎並獲得國際大賽肯定,作品包括《不存在的金烏》、《八八》、《下沉的世界》等,足跡遍及西班牙、南韓、日本、香港、中國及澳門。

     

    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委員,曾任民間監督健保聯盟召集人、21世紀憲改聯盟顧問及法律扶助基金會專門委員。

     

    本集重點:

    04:28《大吻琉璃》靈感來源?如何在田調、創作過程中,了解工人的工作和生活?07:02 如何通過舞蹈呈現勞動者的身體和精神狀態?12:28 琉璃瓦工x現代舞者跨界合作,如何讓雙方互相理解?17:06 職災數據背後隱藏了哪些問題?孫友聯:「不要讓勞工還沒有在自己的傷痛中回神,就必須面對法律的迷宮。」25:30 台灣人的「奴性」是怎麼來的?31:08 心理學視角下的安全參與!如何提升工地安全和勞工自我保護意識?

     

    【本節目由國家兩廳院企劃製作、鏡好聽錄製播出】

    錄音剪輯:劉寶苓 

    圖片:國家兩廳院提供

     

    🎧現在就下載《鏡好聽》APP,有貼心收藏、追蹤、分享功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ㅤ|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ㅤ|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subscription
    ㅤ|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ㅤ|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ㅤ|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打破觀點!兩廳院2024新點子實驗場開跑!Y世代創作者不安現狀,帶來全新破格創作,更多節目訊息可參考:https://pr.ntch.art/0707
     

    今年兩廳院新點子實驗場邀請瑞士咖啡品牌Nespresso共襄盛舉,以頂級咖啡豐富創作靈感。

     

    什麼是藝術的創新?傳統就一定得破除嗎?

    朱家安認為,藝術的創新不僅僅是標新立異,更需要在歷史脈絡中找到新意。本次兩廳院新點子實驗場推出的節目《伊底HIPHOP斯王》,正是透過嘻哈文化,重新詮釋經典的希臘悲劇,創造出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在別出心裁的表演背後,導演希望帶給觀眾什麼不一樣的感受?

     

    1970年代,嘻哈文化在美國黑人社群中崛起,是底層社會的青年用來表達他們對生活的控訴,和反抗社會不公的方式。如今,嘻哈成為主流音樂之一,「一言不合就diss」更是一種流行。不過,表演者真的可以任意diss人、毫無顧忌地暢所欲言?藝術真的擁有更大的「言論自由」嗎?

     

    來賓介紹
    朱家安:哲學作家,致力於哲學和批判思考教育,代表作為《哲學哲學雞蛋糕》和《画哲學》,譯有《來問問哲學家》,同時也是兩廳院節目《好哲凳|藝術思辨坐著聊》主持。>> 2024年新集數上架:https://solink.soundon.fm/ntchpodcast1

     

    李祐緯:編舞家、劇場導演,長年斜槓於劇場各個工作部門。2022 年整理自身專長與經驗,於臺北藝穗節發表了一人劇場《一個人也要很快樂 A.K.A Lonely God》,榮獲年度藝穗獎。

     

    本集重點

    03:39 朱家安:「藝術創新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色,就是凡事都可以被辨識出來」11:02 李祐緯:「希望透過《伊底HIPHOP斯王》,讓大家對拋棄對文本的既定印象」15:10 嘻哈音樂是怎麼來的?除了音樂,還有哪些表現形式?23:37 Diss是一件很潮的事,所以就可以任意嗆人?藝術的言論自由沒有邊界嗎?

     

    【本節目由國家兩廳院企劃製作、鏡好聽錄製播出】
    錄音剪輯:劉寶苓 
    圖片:國家兩廳院提供

     

    🎧現在就下載《鏡好聽》APP,有貼心收藏、追蹤、分享功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ㅤ|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ㅤ|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subscription
    ㅤ|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ㅤ|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ㅤ|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活動推薦
    你有想過與莎士比亞同時代的人,看到的莎劇是什麼樣貌嗎?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主題展「下午三點莎士比亞不喝茶」邀請你一起揭開伊莉莎白時代劇院的帷幕,一起走到舞台後方,一窺名劇背後的有趣故事,更多活動訊息可參:https://pr.ntch.art/7981

     

    2024年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系列主題展,特別感謝財團法人中華開發文教基金會共襄盛舉。

     

    從《馬克白》的野心到《哈姆雷特》的猶豫,從《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激情愛戀到《李爾王》的家族糾葛,莎士比亞以豐富的筆觸和多樣的題材刻劃人性的冷暖,創作出許多觸動人心的經典之作。他的靈感深深植根於當時混亂的社會和複雜的政治環境,這些元素鮮明地反映在他的戲劇中。然而,在那個女性不能登台表演的時代,男性如何演繹「莎劇」中的女性角色?而「鬍子」又為什麼成為舞台上的重要道具?

     

    想深入了解莎士比亞與他的作品,就不能錯過他所處的時代背景。本集將帶你回到莎士比亞的時代,剖析經典劇作背後的歷史與社會氛圍,探索當時的性別觀念與莎士比亞作品成為經典的原因,以及劇場改編作品時的關鍵要素。

     

    來賓介紹

    何一梵:北藝大戲劇系副教授,專長為西方戲劇史與戲劇構作,著有《劇場敘事學:劇本分析的七個命題》與《莎士比亞不做的事》。

     

    盧省言:師大歷史系專案助理教授,專長為法律史與性別史,著有《有毒的男子氣概》。同時,他也是《換日線》的「本初子午線觀察記」與《故事》的「安妮的午茶八卦時間」專欄作家。

     

    本集重點

    04:45 莎翁作品會傳世至今竟然是因為巧合?10:35 改編莎翁作品的重點不在於還原場景,而是找到「觀點」16:07 莎翁身處在什麼樣的混亂時代?又如何反映在作品上?那些靈感背後的真實歷史29:22 在女性禁止演出的時代,「鬍子」道具扮演什麼重要角色?背後還有哪些延伸意涵?35:22 男性就是Better Sex?從伊莉莎白一世談性別刻板印象與「男子氣概」

     

    【本節目由國家兩廳院企劃製作、鏡好聽錄製播出】
    錄音:劉寶苓 
    剪輯:謝佩妤、劉寶苓
    圖片:國家兩廳院提供

     

    🎧現在就下載《鏡好聽》APP,有貼心收藏、追蹤、分享功能,只給你最好的聲音。
    ㅤ|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ㅤ|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subscription
    ㅤ|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ㅤ|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ㅤ|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許多動物「本體」脆弱柔軟,靠的是堅硬外殼保命,牠們的「硬派」秘訣,就成為科學家防衝擊研發的模仿目標。

    不起眼的鮑魚殼,竟然成為悍馬吉普車板金的靈感?地表最硬的惡魔鐵甲蟲,被車輾過照樣輕輕鬆鬆飛走,牠的超能力秘訣是什麼?硬派動物不只有殼裝派,還有鱗片組,全身佈滿鱗甲的穿山甲,除了抗攻擊,還能防黏、防摩擦,會讓科學家想到什麼新點子?

     

    本集重點

    02:20 鮑魚殼的堅硬秘方:疊磚塊排列法

    05:10 路殺絕緣體:地表最硬的惡魔鐵甲蟲!

    09:25 粉碎型螳螂蝦一拳擊破水族缸玻璃

    17:00 蛇鱗啟發防滑鞋底

    18:30 模仿穿山甲鱗片,創造電刀和背包

     

    【本節目為鏡好聽製作播出的《動物好好玩第四季》】

    製作人:劉芝吟

    錄音師:劉寶苓

    共同主持、腳本:劉芝吟

     

    第一季:動物「異於常人」的超能力感官

    第二季:動物到底有多聰明?

    第三季:找對象、生寶寶,千奇百怪的動物繁衍絕招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除黴、防汙、抗菌,讓動物也助一臂之力!人類和細菌的大戰上演數百年,如今動物成為最強夥伴,鯊魚皮膚、青蛙皮、珊瑚以及蜘蛛絲,各自有哪些抗菌妙招?

    生活在極凍地區的南極魚,體內有什麼法寶,才能讓細胞不會被結成冰?為了讓疫苗可以在常溫下保存,這次科學家找上的是地表生命力最強悍的動物「水熊蟲」,身長只有0.1公分,他們究竟如何做到身體失去95%的水分、身處攝氏零下273度、泡在有毒的化學溶液,甚至丟到外太空都不會死?

    本集看看科學家如何從動物身體結構,找到對付生物與化學性破壞的仿生應用。

     

    本集重點

    03:00 動物界美國隊長3.0版:打不死的水熊蟲

    07:10 鯊魚被細菌和藻類覆蓋身體,為何不被感染?

    12:30 青蛙怎麼出淤泥而不染?

    14:40 南極魚生活在冰點以下,為什麼細胞不會被凍結?

    18:30 從珍珠母發展出的抗潮金鐘罩

    20:00 駱駝毛髮那麼厚,為什麼不會中暑?火山區甲蟲怎麼應付70度高溫?


    【本節目為鏡好聽製作播出的《動物好好玩第四季》】

    製作人:劉芝吟

    錄音師:劉寶苓

    共同主持、腳本:劉芝吟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羊毛、羽絨、蠶絲一直是重要的織品材料,但仿生科技的大躍進,讓「羊毛」不只出在羊身上!

    科學家創造了超智慧的人造仿羊毛、羽絨,如今還做出仿北極熊毛衣,而且竟然超輕薄?更驚奇的是,牆角生灰塵的蜘蛛絲,強度、韌性一極棒,甚至還有防彈功能?而鯊魚皮又帶來什麼樣的黑科技,在世界泳賽一再跌破大家眼鏡?

    本集,我們將見識動物的身體和巢穴,有哪些不可思議的超能力,轉化為智慧衣服與建築。

     

    本集重點

    03:30 人造纖維之母,原來是蠶寶寶!

    04:50 不到0.5公斤的蜘蛛絲,就能繞地球一圈

    10:10 人造纖維再突破:模仿北極熊皮毛,比羽絨更暖更輕薄

    13:30 黑科技鯊魚泳衣的超速秘訣

    16:10 海綿不只方方正正,還有超美的「維納斯花籃」變身倫敦小黃瓜大樓

    19:00 蟻丘的地下宮殿秘密


    【本節目為鏡好聽製作播出的《動物好好玩第四季》】

    製作人:劉芝吟

    錄音師:劉寶苓

    共同主持、腳本:劉芝吟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 氣候變遷是全人類的共同議題,水資源、綠能、對抗空汙,動物身上也找得到解方。

    在乾旱頻仍的衣索比亞,科學家蓋了「 瓦爾卡塔」,完全不插電就能簡單省力收集乾淨水資源。這個超智慧的發明,靈感竟然來自黑暗甲蟲的翹屁股喝水法!

    更有趣的是,河豚膨脹嚇敵術,轉眼就成為科學家的淨水絕招?蚊子為什麼能不知不覺吸飽血,還被人類拿來變針筒?「無齒之徒」藍鯨、大翅鯨要怎麼吃東西,奇特的吃相還成為淨水靈感?

     

    本集重點

    02:30 模仿黑暗甲蟲的「瓦爾卡塔」

    06:00 太陽能淨水凝膠,靈感來自下毒高手河豚?

    08:20 沒有牙齒怎麼進食?鬚鯨的「濾食」法

    11:40 海膽啃食法:用「亞里斯多德燈籠」吃海帶

    14:30 為什麼蚊子可以不知不覺吸飽血?

    19:00 模仿鱒魚迴轉游泳法,讓水力發電更綠能

    20:30 貓頭鷹無聲飛翔的秘密


    【本節目為鏡好聽製作播出的《動物好好玩第四季》】

    製作人:劉芝吟

    錄音師:劉寶苓

    共同主持、腳本:劉芝吟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 立即訂閱:https://www.mirrorvoice.com.tw/mirrorvoice-plus

    | 免費下載 APP:https://mirrormediafb.pros.is/LY67K

    | Facebook:https://facebook.com/mirrorvoice2019

    |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mirror_voice

    |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