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r

  • 就算我平常再怎麼溫和,還是會遇到收拾不了情緒而大爆發的那一刻。 我以為我在教訓孩子們這件事,可是孩子們卻擁有各自不同的反應與想法。 從這個慘痛的經驗裡,我更加確定了, 打罵教育擁有的只是當下的效果,但並沒有走進孩子們的心。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短短四個月,我們陪著小Q一起探索鋼琴才藝課的奧妙。 雖然時間短暫,但對參與其中的每一個我們,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收穫滿滿。 我們大家一起,努力陪伴了她的學習,深入的同理了她的想法,也嘗試了不同風格的上課及課後練習。 對於每一個我們,包括小Q、包括老師、包括父母,都共同豐富了這一趟旅程。 小Q明白了鋼琴的特色及初級玩法;老師明白了對於不同孩子可以有更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媽媽明白了自己最初的堅持其實只是限制住了孩子;爸爸則更是貼進了孩子的心。 我們大人們的立場,都是很接納並歡迎小Q對現階段的課程說聲再見,而不是永別。 我們都期待著,孩子能重新擁抱對鋼琴的喜愛,等身心靈都成熟了再來進行另一階段的探索。 結束這堂課,其實是開啟了孩子人生的另一篇樂章。 我們選擇讓孩子知道,妳不是放棄了這個樂器,只是知道自己還沒有準備好。 未來某一天如果重拾了對鋼琴的喜愛,重新開始絕對沒有問題。 我很榮幸,也很慶幸,我們一起面對了,這個停止課程的選擇。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Manglende episoder?

    Klik her for at forny feed.

  • 「姊姊把我辛辛苦苦蓋的城堡壓壞了!」「妹妹從我手上搶東西!」 家有不只一寶的爸媽們,應該對這種畫面絲毫不陌生。 常常剛處理完上一則狀紙,下一張又緊接而至。 到底為什麼孩子們要一直告狀呢?! 這要從孩子的心理狀態來分析。 孩子們告狀的背後,其實有著各種不同的原因。 如果沒有理解到孩子真正想表達的本意,就很難完美解決這一樁奇案。 原來,面對孩子們的頻繁「告狀」,還有這麼多的細節值得探討與研究呀! 讓我們一起來見招拆招吧!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久違地完成閱讀一本書,來分享一下書中介紹如何解救高敏感情緒為自己帶來的困擾。 其中這個主題,不只對高敏感人格重要,其實對所有生存在這世上的人都一樣重要。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風吹草動都會影響他們的人格養成,包括對自我印象與個性的建立。 有鑑於我很需要自救,加上生了個高敏感的女兒, 這種自我療癒的課程,儼然是我家最需要的課題。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高敏感情緒自救手冊」一書的讀書心得與實際應用吧! 書籍推薦:"高敏感情緒自救手冊"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昨天一天,你過得如何? 是萬事亨通,還是諸事不順? 有沒有遇到,衰爆的一天,自己也懷疑人生的那種時刻呢? 其實,我們的大腦有一個對自己很殘忍的迴圈, 會不自主地在腦海中重播上一秒經歷過的悲慘與不滿, 使得情緒像龍捲風一樣,越轉越強,深陷泥沼而無法自拔。 但相反的,正向情緒也能利用這種循環,強化了我們人生的正能量。 情緒一旦被累加了,不但不會呈正比成長,反而會變成暴風式成長。 "Time to say STOP"! 讓自己短暫的停止運轉三秒,也能有效遏止下一秒的理智線斷裂喔!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誰能想到呢? 上一集我才跟 #洪珊醫師 聊完霸凌的話題而已,小Q竟然一個轉眼就在學校鬧出事兒來!!! 為娘的我,除了錯愕、無奈,更多的是煩惱該怎麼妥善收場呢? 孩子們就是這樣一陣一陣的,可能此一時很乖巧,但下一秒就會變身成小惡魔。 當然最後還是得就事論事,好好"處理"一下她的這些不良行為。 只是在事情發生的當下,到底要處理到「何種程度」, 才能讓孩子真正對她自己犯的錯有所領悟、有所改進? 有時候,媽媽真的得好好深呼吸一大口,冷靜下來,分批處理,才能賦予這一切更明確的教育意義呢! 老話一句:當媽,真難。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只要是人與人之間會有接觸的日常,總免不了有一些言語上甚至是行為上的雙方不合意。 但到底什麼階段可以稱為"調皮"、"惡作劇",什麼時候又會升級成"霸凌"呢? 當一個人特別針對另一個特定對象,而且造成"重覆"性的傷害,其實就可以構成「霸凌」的定義了。 很多時候,家長會對於孩子們之間的行為放大檢視, 自己的小孩遭遇到同學的一個舉止,除了心疼不已,更容易把對方孩子視為小惡霸。 但如果從孩子們的眼光來看待呢? 從小孩發展上來看,其實很多時候都不一定是"刻意"而為之,而是還不懂如何正確表達與運用自己該掌握的字詞與行為。 今天,就讓 #洪珊醫師來跟我一起,用媽媽的身份來聊聊,對孩子們之間的「霸凌」觀點吧~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接續著上一集淺談到妥瑞與ADHD的話題, 這一集我們就來認識另外二種時下常見的名詞吧! 「你是亞斯嗎」「你高敏感人格喔!感性什麼啦」 可能多少都會聽過有人把這兩個名詞當成形容詞來說嘴別人。 那它們真正的含義是什麼呢?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洪珊醫師 對這兩個"人格特質"怎麼解釋吧~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可曾看過班上有個同學總是會在上課時像屁股有蟲一樣扭著脖子? 或是身邊有沒有遇過常在正式場合該靜悄悄時,卻忍不住一直發出喉嚨音的觀眾? 再不然,總是多少在網路上稍微看過聽過"妥瑞"這個名詞吧! 本週要熱烈歡迎我的好友,洪珊醫師 強勢回歸! 這次邀請到珊珊醫師跟我一起聊聊,在兒科門診很常被家長問到的這一個疾病「妥瑞氏症」, 隨著網路資訊的爆炸,家長們更能在網路上接觸到這一類的知識, 隨即也增加了對自己孩子的擔憂。 今天就來跟大家仔細介紹一下這個疾病的細節吧! 希望這樣簡單的衛教資訊, 能夠提供給大家一些實質上的幫助喔!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小時候在看童話故事時,總覺得公主為何老是需要被救?為什麼永遠都會有一個壞皇后的角色?王子最後都會跟公主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童話畢竟是童話。童話之所以為童話,就是因為那在生活中都不存在。 如果用童話世界裡的角色來思考人生,那將會是一場災難。 跟大家分享這本好有趣的書,用心理學來分析童話故事人物的言行舉止。 其實這些理論也都可以反映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讀起來真的很是有趣呢! 好書分享:"給大人的童話心理學" 音樂分享:"Cocomelon的the ant and the grasshopper"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我終於跟上時事,想跟大家聊聊上一週"才藝秀"的紛紛擾擾呢。 果然是當媽的,對於這種話題總是特別有感覺。 一句話,在說出口的人與聽入耳的人身上,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想法。 有時在溝通上,常常會因為一個說者無意而聽者卻有心,造成心裡的芥蒂。 姑且不論事發當下,究竟誰對誰錯(畢竟這沒有意義) 但我感受到的,都是雙方願意為孩子著想的那一種情懷。 「所有的理想化,都是內心對他人的投射」-- 引用自《親密恐懼》 在親子之間,我們對孩子有期望值,但其實孩子們對我們也有相對的期望值。 教養,一直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當父母的過程真的又漫長又艱難,光是安定自我、照顧自我就已經來不及了, 讓孩子健康快樂有成就的成長,不就是我們追求的最終目標嗎? 但我們真的聆聽過孩子的內心嗎? 孩子們臉上的微笑,是真心的快樂嗎? 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們總是透過各種方法,試圖反覆確認父母對他們的"愛"。 他們總是試圖要讓爸媽看見自己的成就, 以為這樣就能更「值得」被愛。 我從小Q做錯事後的反應,深深地反省了我自己給孩子多少的壓力, 「媽咪,我不要妳生氣」 用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才突然明白了,我的反應時刻左右著孩子們的情緒與心情。 要養育一個孩子已經很難了,要能走進孩子的心又是另一個層次了。 邀請各位爸媽,給孩子一個跟自己獨處、分享內心話的時間, 透過孩子的想法,來決定自己教養方針該如何修正, 可能都比任何教養專家給你們的意見更實用喔!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我們的一生中,從出生到死亡,每一分每一秒,都為了追求那股自我認同、歸屬感而存在。 因為得到別人的肯定,讓我更有踏實的感受。 但,為何我們不能尋求自我的認同? 真正的歸屬感,應該來自自己對自己本質的接納,應該源於認同自己。 我們能決定自己的想法,能控制自己的心智與左右對自己未來的期許。 看著自己孩子在面對生活挫折那種規避的態度,我彷彿看見了小時候的自己。 那個,總是為了得到別人讚美,而過度努力的我。 她需要我的支持,她需要的不只是我的認可,而是對自己的認同。 我得花好大的力氣,來舒緩她給自己的壓力。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這兩個字,其實在生活中超常聽見的。舉凡朋友之間、家人之間,甚至是親子之間,已經有點像"你好"如此這般的問候了。 在孩子的世界裡,只有"現在",沒有對未來的既視感。 他們感受不到當媽媽說"下次吧"的那個時間點到底在哪裡,於是常常視父母的"下次"為拒絕,而崩潰大哭。 在大人說出這兩個字之前,可以試試思考自己是真心的願意下次去、還是只是敷衍呢? 在我的人生裡,充滿著"下次吧"的故事。 有溫暖的、有搞笑的、也有遺憾的。 這兩個字,遠比字面上的意思更沈重呢!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錄製節目一年以來,不只我先生,連我自己都很明顯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終於更明白了人際關係應對進退之間的維妙之處。 當我很努力要求對方向我靠近,我反而是形成了一股"推力",將他往反向推開。 不只是對老公,對小孩的教育觀點也是如此。 原來,最容易改變的,只有我自己。 透過自我理解、自我對話,我才真正體悟了,我的成長。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小時候不懂事,總是喜歡區分"好朋友"或是"不是朋友"。 長大後的我,隨著人際關係更多元化之後,才真正了解這世界不是只有是與非、也不是只有好與不好。 要怎麼看待對方在自己人生旅途中的角色,其實也取決於自己的心境與情境。 我想用哲學的討論方式,來跟孩子們討論「朋友是什麼」 透過互動的模式,讓孩子理解,未來用什麼態度去面對自己的同儕, 取其優,而不看其劣。 人的一生中,認識各式各樣的朋友真的很重要。 這一路來,很謝謝每一個出現在我生命中的你/妳們,每一個"朋友"。 書本推薦:"影響孩子一生的慢思妙答: 40個簡單提問, 輕鬆提升邏輯智能"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坦白說,為了要不要小Q要不要去學鋼琴這一回事兒,我也左思右想了良久。 孩子跟我要求了好長一陣子,但都被我內心的惡魔,以"她太有可能虎頭蛇尾"或"練習的過程會很辛苦的,她真的撐得住嗎"這種反面想法給自我困住,於是我拖拉著沒有直接應和她。 但該來的還是會來。 有時就是那個天時地利人和,生活中會出現種種情節來促使自己要正面迎擊這一個"孩子學才藝"的課題。 很慶幸的,我邀請到當初也跟我分析過我這一個困擾各種面向的好朋友「雪栗」,來陪我聊聊她的心路歷程。 她善用了自己的童年經歷,讓我對於這一個課題感到不孤單。 能用孩子的角度來理解小Q的想法,讓我終於踏出了這一步。 孩子,妳就是妳人生中最閃亮的那顆星。 不管學習的路程上,妳能收穫多少。但至少,妳努力過、嘗試過。而媽媽我,曾那麼用心陪伴著。 特別來賓:雪栗Cheri 繪本推薦:"通往星星的旅程"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一個本該充滿歡樂的泡澡時光,卻因為姊姊的不滿而不了了之。 在小Q整個爆哭、崩潰的過程中, 我維持著在她視線範圍內的一定距離,等待她自己收復情緒。 即使耗掉很長的時間在等待,但最終我得到了她很正面的回饋。 其實孩子跟大人一樣,也會有各種負面的情緒,需要有宣洩的空間。 小Q總是問我,她難道不能哭嗎? 我總是告訴她,可以哭,但是哭的方式有超多種,唯獨不能傷害到身邊的人。 她冷靜之後,不僅自我反省了一下,更完整地說出了她做錯的地方,也能正向面對事情的結局。 她知道她並不孤單,並且擁有更多愛的支持。 我很慶幸,我當下守住我的情緒與耐性,給了她最大的支持。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生活中,處境的順與逆,其實跟心境很有關聯。 總是能正向思考的人,會把逆境活成助力;總是負能量爆棚的人,會在順境的高峰擔憂隨時跌落谷底。 我好想告訴孩子們的事,就是要記得「隨時準備好自己」 不是別人總是幸運,而是他們能把握每一分努力,認真面對自己的人生。 不是自己總是不幸,而是自己不懂得重新思考,把自己限制在匡架裡動彈不得。 當你心情好,身邊會出現很多天使;當你心情不好,身邊圍繞著的都是惡魔。 要怎麼創造自己人生的路,其實心緒跟想法真的影響很大。 書籍推薦: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我小時候很喜歡被問到這個問題,因為只要我大聲回答「當醫生」就會得到眾人的認可與讚許。 長大以後,我才知道,那不是我打從心底回答的答案。我只是習慣性地去當「乖寶寶」。 實際上,這一個問題,除了限制了孩子們的思考之外,更附帶著大人的期許。 有一點沉重,也有一點莫名奇妙。 現在,我當媽了。我想要告訴我的孩子們,這個問題沒有一定要給出答案。 妳們可以隨著時間、心情跟能力而更動。 人生是一個不停滾動的動態平衡,不要死命抓著自尊心而硬逼自己往別人的期待前進。 下次遇到未成年的孩子,拜託!"不要"問出這句話。我替孩子們感謝你~ 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88583178928 IG粉絲頁:https://www.instagram.com/dr._phoebe/ 請我喝杯飲料,讓我解解渴吧:https://portaly.cc/DPhoebe/support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