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
郭华悦~寒枝瘦
-
旧书是被阅读过的,而且很可能被阅读过不止一次。
-
Missing episodes?
-
马洛伊 山多尔~给予和索求
-
李一诺~玩是最好的教养
-
草予~经得起小事
-
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遵从自己的内心
-
陆苏~小溪若眉
-
谁最中国~期待黄昏
-
用自己的体态、身段、姿势、脸庞、局部的面容和整个机体的运行来透露乃至渲染自身的秘密。人类身上这种适合直观的姿态和举动,源于肌体和意志的融合,我们把它叫做风度。
-
火柴多好啊,像一排戴红帽子的孩子躺着睡觉。火柴燃烧之前要刺啦,一声招式开始。火,这么神奇的东西?怎么能像手电筒那么平庸的白亮呢?火在火柴棍上笑。晃着圆圆而又带光的脑袋,做出鸿燕和白燕两种表情。如果我们到一个没去过的地方,比如说木日根家的地下室,四周黑暗,那么掏出火柴来刺啦,一切都深深浅浅的暴露出来。黄芪的木箱书,定睛看是青年近卫军筛子箩镐头和养蜂的箱子。他家怎么会有养蜂的箱子呢?我们总能找到喜欢的东西,这时火苗摇曳,这些东西的影子也跟着摇曳,像有妖似的。火柴熄灭了海体,如一根迅速却的红丝,烫的指尖疼。再点一根,这些东西又出现了摇晃。这时如果有电灯亮的一览无余,多么煞风景。点灯就像糖精水、方便面与卡拉OK一样,抹杀了许多事情的快乐。我们不明白火柴头和鳞片一擦,为什么火苗腾起,也不想听这里面的道理,于是一根又一根的擦亮,扔掉,又擦亮。在匮乏的年代,这是我们玩的起的一种玩具。我们感到火苗是活的,就像电灯是死的。划火柴时,伴随着手势和动感。而今,打火机和电子打火灶把火柴挤出了生活之外。孩子遇到这个词还要查字典,那边父母说,那是古人用的一种东西。火柴的隐秘炽亮映红我们脸庞的一瞬,像对许多原初和赋予创造的事物一样,我始终抱有悠长的怀想。
-
鸟的叫声像刷子,把树枝和叶子粉刷一遍,刷得绿油油的。
初春,马鞍村的金达莱开了,为了对得起“景点”之名,村官雇了一些人,用一些假花插在地上,使整座花海看起来蔚为壮观,只有亲自走一遍的人,才会看出端倪。尽管如此,那些单薄的花依旧可爱。
花是懂得接力的,一种花落了,另一种花开了,它们错峰出行,装点山河,哪怕到了深秋,依然会留给我们一盏沸腾的秋菊。
这多好,我与万物相融,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我在三月的一声轻咳,震落了十月的一枚秋果。
王鼎钧说:“天空是一个大屋顶,人从这间房子到那间房子,从这个院子到那个院子,可谁也没离开这个大家庭。”高过庙宇的香樟树,挂住了飘过白塔的云......我无需悲伤,如果我失去视觉,正好可以听听万物的耳语;如果我失去听觉,就去看那硕大的蛛网,看它的抖动幅度,去感受那只鸟的叫声,是B大调还是E小调。
有雨水在,别怕,雨水是不会穷尽的,它们会把大地上所有的裂口都缝合好,让它们看起来,幸福而又丰盈。
我要告诉你的是,当你选择了像植物一样沉默,便是选择了向自然皈依。不管是人还是动物、植物,乃至于石头,在阳光面前,都只剩下一个身份:影子。
与万物耳语,就是在与自己的影子耳语。 -
杨无锐|节
竹子向上生长,每到一定高度,就遇到一个“节”缠之束之,然后继续生长,继续缠束,终至挺拔凌云。
对此,现代植物学家自有解释。
古人则相信,这是某种启示,某种关乎生活的启示:生命必须生长,而恰到好处的缠束,亦为生命生长之必须;适时得宜的缠束,给生命规范了正确的方向和形态。
竹节对竹的缠束,便是适时而得宜的。
适时,它不干扰竹的生长,却又有节律地出现;得宜,它的出现使竹的生长不致因恣意而偏离轨道。
对于这样的引申,现代植物学家定然有足够的科学理据加以驳斥,或一笑置之。可在古人那里,此类关乎正当生活的领悟,才是要紧而迫切的。
现代植物学家可以清晰地分解与生活无关的竹节的性状。古人则更愿意从竹节那里获得生活的启示。 -
早上,山麓的凉意近秋。石头砌的池子里温泉的汤水蒸发白雾;蝉声织出一片比雾气更密的网,尾音拉得很长,似有倦意。
我在池子边上跑步,迎着空气中温泉的硫磺味,绕过桥,面临一大片荷花。
荷花长于绿琉璃似的瓷花盆里,沉在一尺多深的水里。这样,它们就不必被人们说成是出污泥而不染了,这一片水塘没污泥。花盆小,荷花开得也小,一朵朵只有拳头大;比洗脸盆大的荷花更玲珑可心。
我坐在鹅卵石上看清晨的荷花,目光几与花瓣齐。未经意间,觉得荷花像欲开又拢的婴儿的手。花比婴儿的手大些,但其红肥圆拢都像婴儿的手掌。怪不得佛菩萨喜欢安坐在荷花里,花瓣如一个个手印。手指拈出不同的手印,代表修道人不同的心意。荷花的手印无外喻示美,或开示美。其美红白相间,美而圆满。这么大一朵荷花竟被细茎孤零零地举着,高出水面很多,显出卓然不群。这枝细茎举得也好,不偏不倚刚好举在荷花的中间。因此,说荷花如一个灯盏也算贴切。花心是一截莲蓬,可作灯盏里的蜡烛,只是没火苗而已。现在是早上,不必有火苗。
我起身接着跑,沉迷花草消磨意志。顺一条汽车路往山上跑,过玉米地,见松鼠上树、鸭子下河,绕过一片苹果树林下山。从高处再看这片荷花,如见一队迎亲的队伍:荷花骑马坐轿,在一片绿叶的拥簇下,涉江而来。我觉得红花、圆叶、绿叶都是民间故事的题材,仿佛荷花比别的花更有故事,要不然,荷花怎么会骑马坐轿?它高高在上,左顾右盼都是涟漪。老百姓发明了荷花仙子之说,月季比它更艳丽,也未佩仙名陆地上的花长在泥土里,花边上还有青草、树木,还有爬来爬去的蚂蚁。而荷花的背景干净,只有水。水如一面镜子,映衬荷花娴静。风把水面吹起皱纹,荷花因而多情。它在风中微微俯仰,似颌首、似含笑,最似欲言又止,姑且如此罢。
其实荷花颜色很艳,算是桃红。我猜这种颜色并非出自荷花本意,是上帝指定的颜色。其它的花佩上这种颜色会显出俗,人穿荷花色的衣服会极俗,而荷花却不俗。一来它的艳红有白色在下面托衬,二来水面实为暗调子,显出它新鲜,甚至童稚。它如婴儿般的手掌即有童稚意趣。画荷花是文人画的主要题材,源头是八大山人朱耷。数不清的画家仰慕朱耷,心摹手追,但画出来就俗。荷这种东西容易画出败意,不鲜灵。从技法说,中国画的看家本领——皴法在画荷中基本用不上。传递荷花精神,关键看画者能不能掌握骨法用法。好笔法笔笔是中锋,苍润鲜明,这是功夫,也是境界。用晕染之类的手段画荷只算小儿科。 -
汉武帝乘辇车遇见老者,谈及命运多舛,老者因时代所困未获赏识。史铁生的朋友通过长跑寻找解脱,却屡次错过新闻橱窗的挂名机会。两人命运悲喜交织,同样无人能全然掌握自己的路。面对生活的苦闷,我们需要以平静和积极的态度去应对。
-
顾随~说诗
-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