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
真爱能拯救?轮回能改变?科学能复活?还是……我们早已知道答案?在《黑客帝国》《哈利波特》《纳尼亚传奇》《哪吒》《功夫》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电影中,我们总能看到角色在“死亡”之后的复活——或因真爱之吻,或因牺牲与救赎,或因觉醒与涅槃。但复活,真的只是浪漫、象征或一种迷信吗?本期视频,旭亮和你探讨隐藏在这些故事背后的“复活原型”。
-
巴斯特基顿(Buster Keaton)是默片时代的三巨头之一,且常常被列为首位。他也被电影天才奥森威尔斯称作“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小丑”。今天旭亮和大家聊聊这个天才演员和导演在银幕上下的故事。和大家讨论关于Clown(注意不是Joker)的本质,它与人精神层面的联系,以及它可能包含的神圣法则。
-
Missing episodes?
-
1998年电影百年时,AFI美国电影机构曾经评选过”100部伟大的美国电影“。27年之后,无论美国还是世界,无论电影还是现实,都已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旭亮和大家一镜不剪地聊一下这个片单,试图从这些电影里面,琢磨当年的标准和价值观,对比一下与今天有多么遥远,思考美国已经部分或完全失去的文化精神和身份。
-
迪士尼2025年改编的真人版《白雪公主》Snow White票房如预期中大翻车,女主演的大嘴巴贡献良多,当然也和美国社会由来已久的一些深层原因有关。再回去看1937年的动画长片《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果然很好看。人类文明进步很难,退步很容易。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唉~
-
空,物哀,榻榻米,枕镜,知道那些术语又如何?我总不能泪流满面后告诉你,我是被小津的构图和机位所打动。不是,就不是,就说不是。生死别离最强烈,但让我们思念的,是在一起时稍纵即逝的互动。
00:00:00 - 开场,介绍小津安二郎导演及其电影的独特风格,特别是他经典的画幅构图。讲述小津电影的镜头风格,如何通过构图和细腻的场景布置展示人物间的关系。 00:01:59 - 探讨小津电影的影响力,提到其他导演如韦斯·安德森、黑泽明等受其影响。讨论小津电影对日本及西方导演的深远影响。 00:03:52 - 继续讲述小津对其他导演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他在《东京故事》中的镜头语言和情感传达。 00:05:47 - 自我介绍,并说明自己的讲解风格,强调不剪辑的漫谈形式,轻松随意地分享观影感受。 00:07:35 - 深入讨论《东京故事》中人物之间的细腻情感,尤其是老年人与子女之间的微妙关系。探讨小津如何通过细腻的镜头展现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 00:09:26 - 进一步分析《东京故事》中的人物互动和情感传递,讲述镜头与台词背后的细腻情感。 00:11:22 - 继续探讨小津电影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如何通过简短的对话和肢体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变化。 00:13:09 - 分析小津电影中的镜头构图,如何通过静态镜头和画面中的细节传达人物关系和情感。 00:15:03 - 探讨《东京故事》中的家庭关系和小津镜头语言的表现技巧,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传递。 00:16:52 - 讲述小津如何通过镜头技巧展现群像场景,并讨论他对镜头的精细控制和空间感的独特理解。 00:18:44 - 探讨小津在婚礼和家庭事件中的处理方式,以及如何通过镜头表现人物情感的变化与反思。 00:20:43 - 分析小津电影中季节变化的象征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季节和环境变化来表达影片中的情感主题。 00:22:20 - 讨论小津镜头的精确控制和静态镜头的艺术性,如何通过限制自己的表现形式达到更大的艺术自由。 00:24:09 - 探讨《晚春》中的情感积累,特别是父亲与女儿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现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 00:26:03 - 分析小津电影中的分离主题,讨论人际关系中的疏离与失落,特别是在家庭关系中的体现。 00:27:51 - 讨论东西方文化对家庭关系的不同看法,特别是在小津电影中如何体现日本文化中的亲情与家庭观念。 00:29:32 - 讲述小津电影如何反映战后日本社会的变化,特别是家庭结构和个人关系的转变。 00:31:26 - 分析《东京故事》中的微妙家庭张力,讲述家庭成员之间爱的冲突与理解,以及小津电影的独特冲突表现。 00:33:12 - 探讨小津电影中的空镜头和景深使用,如何通过空镜头表达人物情感和环境的关系,提升影片的情感层次。 00:34:51 - 分析小津如何通过简单场景表现复杂的情感和人际关系,特别是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00:36:46 - 讨论小津如何通过演员的精细表演和镜头的精准要求展现人物情感的深度,特别是在电影中的重要角色。 00:38:36 - 探讨小津电影中演员的表现对情感传递的重要性,尤其是如何通过演员的表现达到情感的最大化表达。 00:40:22 - 继续讨论小津电影中演员的重要性,分析电影中的人物关系及其在细节表现中的作用。 00:42:12 - 分析小津电影中的空镜头如何承载情感,及其在镜头转场中的独特作用。 00:44:02 - 讲述小津电影中“空镜头”如何通过细致的场景安排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变化。 00:45:58 - 探讨小津电影中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对生命短暂性的表现,以及如何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深沉的情感。 00:47:43 - 讨论现代社会中家庭关系的变化,尤其是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家庭关系疏离。 00:49:22 - 反思小津电影中的哀伤和文化信仰,讨论其电影中的哲学思考与文化背景对情感的影响。#东京物语 #小津 #小津安二郎
-
《哪吒之魔童闹海》荣登全球动画片票房榜冠军,缘于制作精良、民族情怀、绝佳档期、迪士尼的式微等原因。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它份足量大热闹实惠,超预期满足特定人群的消费心理。我喜欢它的无厘头和对伪善秩序的解构,但我不认为它有超越族群的普世影响力,甚至它可能压根没有考虑家庭观众的底层需求。
-
订阅频道,去看我专门评论这些电影的专集视频吧!
-
看了奥斯卡13项提名的“Emilia Perez”,果然名不虚传,臭气熏天,令人掩鼻。故事想当然,打着身份政治的大旗,内心却充满各种歧视。谎言,背叛,自我中心。角色都是无知的、背约的、无亲情的、不怜悯人的,而创作者也知道行这样事的角色是当死的,所以剧情最后实在无法收拢,就一把火把他们在观众心里烧得干干净净。
-
在电影院用手机拍摄银幕,不管分享还是不分享,不管是盈利还是不盈利,都是对他人的缺乏尊重,同时对自己个人成长极为有害。摄屏不只是法律问题、社会问题、道德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心灵问题。
-
本期赏析泰伦斯马利克导演的电影《生命之树》中最难解的一个篇章:The Creation。这是对标《创世纪》第一章和第二章前半部的视听想象,是人类百思不得其解的灵魂出窍;是神话,是奥秘,是科学,是哲思;有晚上,有早晨;是大美无言的伟力,是肝肠寸断的咏叹。
-
很多提名影片还没有来得及看,在颁奖仪式前会看完和大家一一分享。已经聊过的包括《阿诺拉》《沙丘2》《魔法坏女巫》和两部动画长片。生理男性演员变性后应该角逐影帝还是影后,我是有不同看法的。
-
阿诺拉“Anora”是泰伦斯马利克导演的《生命之树》之后首次获得戛纳金棕榈的美国电影,它讲述一个年轻的纽约膝上舞表演性工作者的故事。故事凤头色情,猪肚喜剧,豹尾真相。从色情到涩情,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强烈推荐!
-
从对抗虚无开始,到获得真实成长,坚持就是胜利。感谢观众倾注宝贵的注意力。未来希望在合适的伙伴帮助下,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ChatGPT协助作诗一首:
一镜流光四载迁,
真言妄语共婵娟。
尘寰万象终将逝,
唯有恩光照永年。 -
这部通过殡葬行业讲述“他人即地狱”的现实主义电影,无论在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剪辑、美术上,都是近年来香港电影中罕见的佳作。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上天堂,是下地狱,是世俗,是文化,都不能叫我们与那份爱隔绝。
-
突然想和大家聊一下侯孝贤导演的《悲情城市》,因为刚从昔日电影拍摄和故事发生的地方回来。九份、金瓜石、基隆港,35年固然已经有很多变化。但人们的活动,却依旧不得不服从天意,而天意是永恒的。
-
为拒绝谎言加油!为抵制虚伪加油!为个人成长加油!为太原导演加油!为愿意倚靠在永恒膀臂的歌声加油!
-
Jordan Peterson的新书“We Who Wrestle With God”第二章看完,看一点分享一点。本期涉及乐园、永恒、试探、骄傲、女性、包容、男性、暴君。偶尔会扯到电影。
-
华人导演朱浩伟导演的歌舞电影“Wicked”上半部质量尚可,演员们的唱功和表演都可圈可点,故事不但有寓意,甚至在我张冠李戴的印象里,精确地描述了当下的现实。和大家调侃一下。
-
搬运一个极有野心的电影列表,不是我本人整理,而是出自我尊敬的一位品格与品味兼优的YouTuber。片单在10个主题下各选5部电影点评,绝大部分我看过且认可,有一些我已经和大家详细解读过,有一些早已列入我想分享的遗愿清单。如果懂英文,请去YouTube直接去看这个视频。
-
Jordan Peterson的新书“We Who Wrestle With God”第一章看完,看一点分享一点。本期涉及创造、秩序、意识、语言、男女。当然,我会扯到电影和剪辑。
-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