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
“层层加码摊派经营主体增长任务”“部分农家书屋缺乏实效”“在公益活动中设立点赞指标加重基层负担”……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通报了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彰显整治形式主义持续发力、为基层减负动真碰硬的鲜明导向。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精准施策,以严的基调坚决整治文山会海,以清晰的权责体系为基层干部降压解忧,以务实举措激励担当作为,推动基层减负工作走深走实。同时也要看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尤其要注意一些新问题、新动向。要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持之以恒为基层减负,让减负成果更好惠及广大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
为基层减负,为实干撑腰。我们要以典型案例为鉴,深刻剖析思想根源,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只有坚持立足实际、干在实处、务求实效,才能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21日 第 01 版)查看节目原文:
https://music.163.com/m/program?id=2542690789&radio=963434398 -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表明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开局良好。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继续超过30%。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经济增速名列前茅,2023年的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总量。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具有稳定增长的巨大潜力,国际上一些人鼓吹所谓“中国经济见顶论”是完全错误的。首先,中国拥有潜力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区域经济具有多样性和内生活力。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人民币。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海南自由贸易港等同样经济活力足、增长潜力大。其次,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生产效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在这背后,是中国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充足的技术人才储备、超大规模的市场等提供的支撑。再次,中国城镇化率持续提升将为经济发展不断带来机遇。另外,中国宏观政策空间仍然较足,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将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当前,中国正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中国在载人航天、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等很多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中国企业在5G通信设备、高铁、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有很强竞争力。中国重视发展基础教育,有庞大的科技人才储备,科技创新潜力大,可有力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具有韧性的超大规模市场,中国消费远未见顶。2023年,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2.5%。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经济、天水麻辣烫等走红网络,显示中国国内消费正在稳步复苏。中国政府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并推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将进一步推动消费市场繁荣发展。目前,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超4亿人,未来十几年将达8亿人。不断扩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对优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将为各国企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中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当前,经济全球化虽遭遇逆流,但仍在深入发展。通过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中国向世界展现了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同各方分享市场机遇的决心,这有助于提振跨国企业深耕中国市场的信心。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开放的水平越来越高,这对世界意味着更多机遇,有助于世界经济复苏。
中国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为全球发展贡献强大动力。中国致力于进一步深化同地区各方的贸易投资合作,正在推动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推动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一个坚持改革开放的中国,将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更强动力。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9日 第 03 版)查看节目原文:
https://music.163.com/m/program?id=2542697504&radio=963434398 -
Missing episodes?
-
查看节目原文:
https://music.163.com/m/program?id=2542420626&radio=963434398 -
头戴簪花,手执团扇,衣袂飘飘……春日融融,走在江苏苏州的大街小巷,身着传统服饰的游客频频映入眼帘。他们探访园林、水镇,感受江南古韵今风,也以身“入景”,让人有历史穿越之感。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持续升温,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开始追慕霓裳之美。传统服饰成为不少人塑造个性形象和生活仪式的一种选择。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衣冠上国”的美誉。各式传统服装,不止于美,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反映着社会整体习俗、思想、技术及其文化特征。秦汉服饰古朴庄重,大唐服饰华贵富丽,宋明服饰娟秀精巧,以及少数民族服饰各具特色……光彩夺目的服饰文化,折射着古代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勾勒出中华民族连绵不绝的生活画卷。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服饰文化一直是其重要篇章,从丝线经纬中可以窥见文明之光、感悟文明魅力。
今天,饱含着时代记忆、文化基因的传统服饰,在社交媒体传播、跨界融合等助推下,由“小众”到“顶流”,焕发出璀璨光彩。更多人“寻衣问道”,通过传统服饰承载的人文内涵感悟锦绣中华的深厚底蕴。于是,我们看到,融合传统与时尚的马面裙成为许多人的“心头好”;新式汉服逐渐成为日常穿搭;新中式纹样、香云纱等成为年轻人喜爱的设计元素;越来越多人身着传统服饰走在国外街头……人们通过服饰这一表征化符号,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念、文化态度,也深入传统文化内部,获得雨露润泽。传统服饰,成为表达文化身份的一种方式,也见证着我们的文化认同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日趋深厚。
传统服饰“走红”,是当代与传统的一场“双向奔赴”。人们穿着传统服饰,从服装形制、织绣纹样中感受古典美、传统美;同时,越来越多人喜爱传统服饰,也为传统服饰创新发展注入动力。有汉服爱好者介绍,曾经汉服纹饰选择较少,如今市场需求越来越大,“汉服热”带动纹样创新,越来越多撷取自传统文化的特色纹样创新“绽放”,让传统服饰更加熠熠生辉。比如,在山东曹县,有商家将非遗文化融入汉服,皮影成了马面裙的花纹,柳编被做成汉服的配饰,木雕技艺用于搭配汉服的发簪……古典元素与现代创意的融合,给人们带来了更多元、更新奇的审美体验,也助力古老的服饰“正青春”。
对传统服饰的青睐值得欣喜,但这种青睐不能只流于形式,更要深入内在。比如,清代宫廷氅衣上的两只凤蝶,寓意喜相逢;传统服装上的一字扣,承载着古人对于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认知与对自然的尊重。读懂传统服饰背后这些“未尽的话语”,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的造物智慧、哲学内涵、艺术之美,才能真正品出传统服饰的文化味儿。如今,许多公共文化教育项目正是着眼于此。比如,中国丝绸博物馆连续多年举办传统服饰节,通过展览导览、专题讲座、汉服之夜等活动,创新阐释传统服饰文化之美。更多这方面的努力,将助力人们更好走进传统服饰的“百花园”,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奥义。
一件件服饰饱含文化悠长的意蕴,串联起绵延不绝的文化情怀。春风之中飘逸摇曳,多姿多彩的传统服饰让锦绣中华的文化传承,始于衣冠,达于博远。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7日 第 05 版)查看节目原文:
https://music.163.com/m/program?id=2542374572&radio=963434398 -
3月25日,比亚迪宣布,旗下第7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这一数据从500万刷新到700万,仅用了7个多月。
3月28日,小米汽车发布消息,新款新能源汽车在开启预定后仅7分钟,大定订单量突破2万辆;仅27分钟,大定订单量达到5万辆。
开年以来,国产新能源汽车喜讯频传,正是该行业产销两旺的缩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8.2%和31.8%,出口同比增长23.8%。向“新”而行,向“绿”转型,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中国汽车业,为观察中国经济打开一扇窗: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新质生产力正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新赛道前沿耕耘、向价值链上游攀登,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深刻影响着今天的中国制造。数据显示,1至2月,服务机器人、3D打印设备等智能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2.2%和49.5%;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行业发展向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已连续3个月加快增长。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使中国经济增长引擎更加强劲。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供给,新兴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制造业技改投资高位运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山东烟台福山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聚焦电池、电机、电控“大三电”引资,力争未来3至5年再造一个千亿级产业;广东中山火炬高新区,一季度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2个,挺进光电信息、高端装备等新赛道……1至2月,我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4%;制造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5.1%,增速比全部制造业投资增速高5.7个百分点。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一大批聚焦补短板、锻长板的好项目加速落地,将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并塑造竞争新优势。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春天的中国积蕴力量、意气风发。
培育新质生产力,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才能使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有力、市场竞争更加公平、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供科创板上市咨询,江苏银行推出G60科创贷,浦发银行实施股债联动,金融供给一体化,使九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速形成——通过基金加持,浙江嘉兴引来制造半导体高端磨具的深圳西斯特;专注新能源石墨及相关复合材料的浙江华熔科技,将生产基地落户安徽宣城;从事汽车电子部件设计制造的嘉兴凯晟动力,有望在上海松江建立研发中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创新命题,也是改革命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打通一切阻碍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堵点卡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着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我们不仅可以在更多新赛道上站稳脚跟,而且有能力跑出新优势、展现新气派。
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关键要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新质生产力定能加快培育、迸发活力。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5日 第 07 版)查看节目原文:
https://music.163.com/m/program?id=2542222724&radio=963434398 -
一纸限制性规定,把外地企业排除在竞争之外。对这样的“土门槛”,经营主体反映强烈。去年,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在调查中发现,某市印发的天然气管理办法明确要求,进驻该市范围内开展天然气经营的企业,其公司注册地必须在该市。立案调查后,当地高度重视、积极主动整改,及时废止原文件并在政府网站公布,并全面开展自查自纠,举一反三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有力执法,有效监管,有利于公平竞争,也增强市场信心。
进一步规范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点任务之一。日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去年6月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行动,清理存在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问题的政策措施4218件,涉及妨碍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568件,有力破除了一批行政性垄断堵点,向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与此同时,各地将“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加快完善公平竞争法规制度。《浙江省公平竞争审查办法》前不久正式施行。动真碰硬、抓实整改,展现畅通大市场、促进大循环的坚定决心和务实行动。
行胜于言,行动是最好的宣言书,实干是最质朴的方法论。“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把各方面的干劲带起来。”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从实际出发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再到全面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落地……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把“总蓝图”变成“施工图”,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尤须我们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一步一个脚印把党中央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
做行动派,就是要坚持用行动说话。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这是党中央着眼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既利当前、更利长远。从国务院印发行动方案,到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有关部门建立工作专班,再到各地出台消费补贴政策、开展惠民促销,压茬推进的时间表上,有分秒必争的紧迫感,也有事不避难的执行力。响应党中央号召、贯彻党中央要求,必须雷厉风行、迅速有力。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并切实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主动跨前一步抓工作,定能以务实有力的行动提振全社会的信心。
当实干家,不仅要真抓实干,而且要善作善成。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如何有力有效?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加快培育?着力解决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卡点堵点问题,关键在出实招、求实效。今年以来,北京加快推进一批标志性项目,巩固扩大人工智能、高级别自动驾驶等行业领先优势;广东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加力提速,努力将粤东西北从短板变成潜力板;贵州选派1200名省级科技特派员,增派“法人科技特派员”帮助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难题。找准工作着眼点、政策发力点,勇于打破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体现的正是干在实处。新征程上,要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加强统筹协调、把握轻重缓急,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抓落实的穿透力,扎扎实实推动重点任务时时有进展、按期见成效。
千条万条,不落实都是白条;千难万难,干起来就不难。强化紧张快干的作风,拿出只争朝夕的干劲,着力提升执行的创造性、行动的力度和实干的效果,我们定能实现既定目标、赢得发展未来。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2日 第 05 版)查看节目原文:
https://music.163.com/m/program?id=2542106954&radio=963434398 -
华能临高海上风电场项目、湛海高铁工程、海南省昌化江水资源配置工程……在不久前举行的海南省重大项目推介暨促进民间投资对接会上,一个个项目通过可视化系统现场展示。当天,海南省发展改革委投资项目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助力银企对接,为项目提供“一项一策”融资方案。搭建服务平台,细化政策支持,各地竞相出实招、推新招,更好地调动了民间投资积极性。
民间投资是民营经济活跃度的“晴雨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2月,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52.6%,比上年全年提高2.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由负转正。其中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民间投资均保持两位数增速,这些行业也保持较好增长态势。这表明,经营主体预期在改善,市场内生发展动力在增强。
民间投资是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的重要时期,受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以及市场需求收缩的影响,民间投资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释放。进一步提振民间投资信心,需要拿出更大的力度,采取更切实的举措,回应现实关切,让民间投资愿投、能投、安心投。
短期来看,要强化政策供给,构建简明有效的政策环境,尽快把能给的优惠给到位,该给的支持给到位。去年以来,各地和相关部门加大力度向社会公开推介重大项目,有效拉动了投资。接下来,应更好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将更多市场空间大、发展潜力强、符合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政策要求、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细分行业,推介给民间资本。强化要素保障,拓宽投资空间,才能充分调动民间投资意愿,培育更有活力的经营主体。
长期来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健全公平竞争制度框架和政策实施机制,才能把支持民营经济政策的“暖意”转化为发展的“暖流”,让更多民营企业家放下顾虑、投资未来。目前民营经济促进法起草工作已经启动,立法进程加快推进,将为更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为民间投资营造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还要着力引导民营企业通过自身改革发展、合规经营、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比如,可以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乡村全面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等重大战略,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打好组合拳,注重政策协调,创造更大发展空间,助力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适应未来竞争需要,它们才有更大的回旋余地面对各种市场考验,更合理地把握投资方向、布局未来。
“要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民间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稳定整体投资的重要力量。在总体情况有所好转的当下,进一步实化细化政策举措,优化发展环境,在更多领域让民间投资进得来、能发展、有作为,定能更好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1日 第 05 版)查看节目原文:
https://music.163.com/m/program?id=2541900255&radio=963434398 -
探店、运动、逛主题市集……在北京朝阳区朝外大街的“THE BOX”商场,里面没有满满当当的店铺,取而代之的是像艺术展一样的商品展览。这家集文化、艺术、娱乐、休闲、运动、餐饮于一体的“策展型零售”商场,以独特的消费新场景迅速积累人气,吸引众多消费者前来“打卡”。
旧街区成为新地标,老字号卖出“新味道”,商旅文体深度融合……在人们身边,新业态新模式遍地开花,越来越多新型消费受到青睐。数字消费蓬勃发展,1—2月全国网上零售额达21535亿元,同比增长15.3%;健康消费潜力释放,1—2月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3%;冰雪消费广受欢迎,春节期间,部分重点监测电商平台滑雪装备销售额同比增长五成以上……新型消费不断壮大,成为当前消费市场的一大亮点,也为消费增长提供了新动力。
“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新型消费代表着消费升级的方向,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多元化、个性化、品质化需求,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实践中,一些地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积极打造多元业态,以新产品、新服务、新体验点燃更多人的消费热情。比如,上海静安区推动商业综合体从地面延展到更高的露台、天台,打造融合夜购、夜食、夜娱、夜秀、夜动的“露台经济”,让夜间消费更加丰富多样;四川成都连山村围绕桃产业做文章,修建桃源步道,统一打造阳光房、水美乡村等消费场景,拓展“产业+休闲娱乐观光”模式,让“赏花经济”红红火火。把握趋势,创新思维,把老百姓喜欢的消费热点培育得更好,才能进一步释放消费动能,增强经济活力。
新型消费是新技术作用于消费并服务最终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反过来讲,新型消费也为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科技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为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提供了试验田。在数字经济方兴未艾、绿色经济势头正猛、银发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更好发挥消费的牵引带动作用,实施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促进政策,推动技术应用创新,促进产业与消费双升级,有助于抢抓未来产业新机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还在持续,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改善和体验升级的需求还很多。这意味着,新型消费有很大增长空间。也要看到,新型消费领域发展还存在基础设施不足、服务能力偏弱、监管规范滞后等问题。比如,2023年,全国12315平台接收网购投诉举报超过1200万件。其中,以直播电商为主的新兴电商投诉举报增幅明显高于传统电商平台,直播带货投诉举报量5年间增幅高达47.1倍。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短板,规范创新监管方式,新型消费才能在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迈上新台阶,在拓宽经济增长空间、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新型消费不仅为消费注入新活力,也孕育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抢抓机遇,培育壮大各类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同时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消费意愿和能力,打造更加放心舒适的消费环境,定能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09日 第 05 版)查看节目原文:
https://music.163.com/m/program?id=2541910534&radio=963434398 -
“绿化祖国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提出这一重要要求,并对扩绿、兴绿、护绿作出深刻阐释,对于全民植树增绿、共建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扩绿,就是要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适地适树、适时适法,种一棵活一棵、造一片成一片。”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大,荒山、沙漠、滩涂、森林、草原等治理要因地制宜、符合实际,不能都是一种套路。植树造林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既要根据自然地理气候条件、植被生长发育规律、生活生产生态需要,合理选择绿化树种草种,也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态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做到“有多少汤泡多少馍”。
“兴绿,就是要注重质量效益,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推动森林‘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更好联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良好的生态环境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关键是要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让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不让我们砍树了,我们干啥?”这曾是大兴安岭林场工人心中的疑惑。如今通过种植特色农产品,发展林下经济、林业旅游,“不砍一棵树,照样能致富”已经成为普遍共识。要把森林“宝库”作用充分发挥好,在“更好联动”上做文章,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护绿,就是要加强林草资源保护,做好防灭火工作,深入开展重大隐患排查整治,守护好来之不易的绿化成果。”我国缺林少绿问题仍然突出,绿化成果来之不易。“看得见的是傲然挺拔的杨树,看不见的是年年反复补种”,在内蒙古新华林场,累计造林3.9万亩背后,有“种一棵树要磕三个头”的坚韧,也有推进机械化造林、利用“天眼”系统对森林资源进行巡逻监控的探索努力。要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坚持造林与护林并重,全流程、全周期加强林草资源保护,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正如自然生态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绿化祖国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做到统筹兼顾。深刻指出:“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做到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就要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造林绿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尤须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擦亮为民植绿的底色,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一茬接着一茬种,一代接着一代干,不断增厚我们的“绿色家底”,我们定能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06日 第 02 版)查看节目原文:
https://music.163.com/m/program?id=2541645436&radio=963434398 -
一份小小的证明,曾经让企业备受困扰。此前,上海一家生物医药公司在申报上市过程中,被要求提供本公司和所有分公司、子公司、控股法人股东有无违法情况的证明材料,但企业经营涉及行政执法领域众多,因而每家公司要去注册地的税务、环保等10余个单位分别开证明。开证明繁、难、慢、多,给企业增添了额外的负担和烦恼。
去年3月1日,上海全面推行经营主体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记录证明。专用信用报告上线第一天,这家公司组织了试用,“几分钟就成功开具了一家子公司的专用信用报告”。同时,“推行专用信用报告替代相关行政机关出具的有无违法记录证明”还被写进《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决定》,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推进“减证便企”,用“一份报告替代一摞证明”,正是以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例证。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也是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力量源泉。“要继续深化改革,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也是不断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的过程。无论是清除市场壁垒还是转变政府职能,无论是提升服务质效还是推进制度集成创新,都需要坚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尤其是随着营商环境改革迈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尤须向难处攻坚、往关键处挺进。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哪里矛盾和问题最突出,就要重点抓哪项改革。从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到大力整治涉企违规收费;从扩大“直装直提”“离港确认”等措施覆盖范围,到积极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过去一年,各地各部门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明显成效。也应清醒看到,各类“旋转门”“玻璃门”仍然存在,涉企审批等行政效能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区域间营商环境建设存在不均衡问题。聚焦经营主体突出关切,切实解决企业痛点难点卡点问题,才能推动营商环境改革迈上新台阶,更好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营商环境好不好,营商环境改革成效如何,最终要看经营主体的评价。解决问题的效率高不高?市场有没有隐性壁垒?是否存在重复检查和多头执法问题?营商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都与经营主体的感受紧密相连。在浙江,杭州钱塘区检察院创新打造“营商环境检察e站”,当地企业咨询法律问题、解决纠纷有了便捷平台。在西藏,截至2023年底,行政审批事项数量由347项减少到185项,办理时间由16.1个工作日减少到12.4个工作日,经营主体和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优化营商环境,关键是要精准对接需求、提升质效,善于用改革的思维和办法破除积弊、激发活力。因此,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用事实和效果说话,让经营主体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切实享受到营商环境改善带来的红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改革没有穷期,优化营商环境也要永远在路上。锚定目标、攻坚克难、持之以恒,以深化改革破除影响营商环境的“中梗阻”问题,就能厚植经营主体茁壮成长的沃土,推动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的活力竞相迸发。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03日 第 05 版)查看节目原文:
https://music.163.com/m/program?id=2541668664&radio=963434398 -
好的营商环境意味着什么?
作为在华首家由外国企业独资经营的大型化工生产基地,广东湛江巴斯夫一体化基地从2020年首批生产装置开建,到今年1月热塑性聚氨酯装置落成投产,节奏之快令企业负责人感慨,“这些只有在政府改善市场准入和提供坚实政策支持下才有可能实现”。
“去年我们有一项全球业务,按惯例需10多个部门开具证明,办完至少需一个月,但当地部门主动对接,仅用3天就帮企业办妥了。”在浙江,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有感而发,政府部门急企业之所急,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润物细无声,须臾不可或缺。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激发市场活力,离不开优良的营商环境;提振经营主体信心、扩大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是关键之举。从宏观上来看,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营商环境是在一点一滴的实绩中积累建构的。从《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施行,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再到《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印发……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动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全球排名显著提升。近期,施行便利外籍人员来华5项措施、修订全国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稳外资24条”加快落地见效等一系列举措,释放出鲜明信号: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仍需集聚众力、精细施策,进一步补齐短板,激扬制度优势。
优化营商环境,不只在“惠”,更应重“信”。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营商环境,重信践诺的政策措施,意味着稳定的预期。正因如此,在作投资决策时,一些企业宁可承担更高的土地成本、人力成本,也不愿意拿着补贴和优惠去营商环境相对滞后的地区。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论显示,民营企业对营商环境改善的满意度持续增强,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也充满期待。实实在在为各类经营主体成长发展提供沃土,及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保持惠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才能赢得口碑、收获信任。
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标注着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北京提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进一步打响“北京服务”品牌;上海强调“坚持以企业感受为导向”,已发布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的7.0版;湖北武汉举行2024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提出“坚决消除准入端隐性壁垒”……事实证明,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为各类经营主体发展提供“硬支撑”。不满足于现状,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就能让营商环境越来越好,经营主体发展信心越来越足。
优化营商环境,可谓“永不竣工”的系统工程、民心工程。拿出务实举措,凝聚最大合力,千方百计、全力以赴优化营商环境,形成人人、时时、处处皆重营商环境的好氛围,就一定能进一步提振信心、激发活力,让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更加充沛。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01日 第 05 版)查看节目原文:
https://music.163.com/m/program?id=2541582589&radio=963434398 -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大力建设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天津市滨海新区着力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有效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力。
搭建平台、优化政策,在吸引人才方面下功夫。栽好梧桐树,才能引来金凤凰。我们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立足人才和产业发展需要,形成“1+2+N”政策体系,实施多层次多领域人才引进专项计划,给予最高150万元奖励资助;开展政策宣介百日行动,提高政策红利覆盖面;建立专业化、多元化的人才评价体系,重塑人才项目审批流程,充分向用人主体授权,引导用人单位为人才松绑;深化收入分配机制改革,使人才收入与其创造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相匹配。坚持多元化理念、突出实践导向,敞开大门、不拘一格,才能让八方英才近悦远来。
强化服务、优化环境,为人才干事创业保驾护航。吸引人才,更要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我们统筹全区资源,不断做优做细人才服务保障。通过创设“滨城人才首站”,一站式提供政务、招商、人力资源、投融资等服务,为人才提供贯穿创业全周期的综合服务;聚焦国家战略目标、产业发展需要、企业人才需求,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建信创、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19个产业(人才)联盟,广泛汇聚智慧和力量;深度推进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融合,配套创投基金,建立跟投机制,推出创新积分贷等51款“人才贷”产品,精准对接人才和企业发展需求。积极为人才成长培植沃土、提供环境、搭建平台,他们才会安心在这里扎根。
完善配套、便利生活,提升人才认同感归属感。招才引智,既要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也要注重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我们大力建设人才公寓、规划国际人才社区,持续提升城市软硬件水平。围绕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持续深化合作,建成各级各类学校超500所、三级医院10所,持续完善交通、通信等现代化基础设施;整合各方面资源,推出“人才服务证”,在子女入学、医疗保健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从购房买车等大额支出,到理发保洁等日常花销,为人才提供专属优惠。通过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为人才提供更多生活便利、免除后顾之忧,才能让他们留下来并爱上这片土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新征程上,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四个善作善成”,优化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工作,统筹各方资源办好2024年人才节、擦亮“智汇滨海·领航未来”人才品牌,引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更好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9日 第 05 版)查看节目原文:
https://music.163.com/m/program?id=2541273058&radio=963434398 -
女生盘起腿,跳“编花篮”;男生快速组队,打三人篮球;乒乓球桌旁,同学们有序排队、轮番上场。下课铃一响,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湾塘小学的操场瞬间热闹起来。用好用足课间休息时间,以体育锻炼为抓手防控近视,取得良好效果。
良好的视力,对孩子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中小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每月开展一次班级内视力自测、每季度开展一次近视防控科普宣教活动;确保课间正常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前不久,教育部等4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多措并举推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提质增效。
近年来,我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的力度越来越大。国家疾控局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呈现下降趋势,近视低龄化态势得到缓解。着眼未来,仍须坚持系统谋划、科学施策、久久为功,全力打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攻坚战。
精准施策,抓实“一加一减”。在“加”上持续发力,学校应开齐开好体育课,有序组织学生在课间到户外活动或远眺,执行并督促做眼保健操、保持正确坐姿等护眼措施,确保良好用眼习惯和锻炼习惯不流于形式;离校后,家长也应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补齐日间户外活动2小时的“时间缺口”。在“减”上不遗余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水平,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合理分配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切实降低孩子的用眼负担。
防控近视,贵在“目光长远”。远视储备是孩子的“视力银行”,尽量延长孩子宝贵的远视储备使用期,孩子未来近视的风险就会降低。因此,家长应以身作则,引导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合理控制“视屏时间”。同时,防控近视既是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教育问题,涉及亲子关系、教育理念等多方面。让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教育资源配置更为合理,才能缓解部分家长的焦虑心态,树立人才培养的“远见”。
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主阵地,家庭是孩子近视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应加强家校协同,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引导孩子成为个人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相关部门应履职尽责,关心、支持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整治近视防控产品虚假违法广告,引导规范读写作业台灯等产品市场,持续拓展儿童青少年体育运动场地。汇聚众智众力,才能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关注的治理格局,形成共护孩子清晰“视界”的合力。
儿童身心健康,事关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增进攸关之心、切身之爱,竭力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保驾护航,就能让明亮的双眼成为孩子们探索世界的窗户,让清晰的“视界”助力孩子们追逐梦想。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8日 第 05 版)查看节目原文:
https://music.163.com/m/program?id=2541320513&radio=963434398 -
谁说演艺空间只能是封闭的剧场?
陕西西安有个“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以逼真的场景和互动还原“长安”盛况,颇为“圈粉”。游客行走其间,可以看到唐代美人从名画《簪花仕女图》中走出,执扇浅笑;可以同琵琶女一起泛舟,与“白居易”相逢相识;还能登高远望,欣赏万邦使者来朝献艺的盛况……在这里,游客不只是观看者,也是演出的参与者,可以沉浸式感受唐风唐韵。类似这样的演艺新空间,如今在各地蓬勃兴起,为演艺市场吹来一股新风。
作为一种新业态,演艺新空间以其“新而奇”“小而美”等特点,更多地嵌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构成了对传统演艺的创新补充。它跳出镜框式舞台的束缚,让演出场地有了多元形态。无论是商业综合体、产业园区、文化街区,还是古建筑、老厂房、社区公共空间等,都可以变身演出的“舞台”,让人们在逛街、旅游、参观展览时,甚至在回家途中就可以看一场精彩的演出。演艺新空间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便利、舒适的观演体验,满足着人们多层次的观演需求,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亮色。
演出场景更新,助力艺术形式创新。在演艺新空间里,从剧目制作,到表演形式,再到观演关系,都有了更多的创新和突破。比如,沉浸式青春剧场《恰同学少年》在湖南长沙橘子洲上演,游客走进剧场即是“演员”,在观剧和演剧中激发理想信念的力量;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将舞台搬进“客栈”,观众席位就是“客栈”用餐区域,观演互动创造了更多即兴演绎,观众也在沉浸式观演中与舞台叙事达到更好的共情。由此可见,演艺新空间带来的不只是空间上的“物理变化”,更是艺术上的“化学反应”,为演出行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拓展了空间、注入了动力。
演艺新空间的兴起,也打造了文化消费的新场景,发展出多种业态,形成了“戏剧+餐饮”“观演+游览”等多种相互引流的商业新模式。在安徽省安庆市,由黄梅戏戏曲元素与新业态融合而生的文化艺术体验馆——小辞店受到欢迎。在这里,可以喝咖啡、看展陈,还能体验一把黄梅戏服饰及摄影,如果想听一场原汁原味的黄梅戏,还可以移步旁边的再芬黄梅公馆。演艺新空间以多种业态衔接潮流,丰富了戏剧的产业链,给消费者带来更新鲜有趣的体验,为激活文化消费注入新动能。
文化是一个城市最独特的标识、最动情的表达。无论是活化利用古建筑,还是创新融入商圈,抑或是改造原有演出场所,演艺新空间盘活了城市既有资源,让优质的文化内容充实城市生活。各种文化新场景、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也在丰厚着城市的人文气质,赋予城市独特魅力。如今,“跟着演出去旅行”等文旅消费新热潮不断兴起,展现着不断成熟的文化IP赋能城市发展的潜力。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文化空间的打造、文化服务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擦亮文化名片,助力城市发展。
从老会馆古韵传新声,到百年大戏院飘来咖啡香,再到写字楼里看演出……一家家演艺新空间惊喜亮相,一项项跨界新玩法引领风潮,“花式”创新的文化供给,谱写着人文与经济交融互动的新曲。推动演艺新空间健康快速发展,塑造“处处皆剧场,人人可艺术”的文化氛围,一定能带给人们更饱满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7日 第 05 版)查看节目原文:
https://music.163.com/m/program?id=2541201785&radio=963434398 -
记者近日从水利部获悉:水利部门全面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推动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初步统计显示,2023年我国用水总量保持在6000亿立方米左右。这意味着,2014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一倍的情况下,用水总量总体稳定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与2014年相比,2023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41.7%、55.1%。全国用水“账单”里的变与不变,反映了用水效率和效益持续提升,印证了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用水总量总体稳定的背后,是农业节水增效。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0%以上,水利部门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提升灌区管理能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面积达9亿亩。作为反映农田灌溉效率的重要指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14年的0.530提高到2023年的0.576。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由2014年的402立方米下降到2022年的364立方米。在粮食连年丰收的情况下,全国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实现了零增长。
用水总量总体稳定的背后,是工业节水减排。我国目前已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行政区的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体系,黄河流域、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用水单位实现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累计建成2.1万个节水型工业企业。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3%以上。
用水总量总体稳定的背后,是城镇节水降损。目前建成1763个节水型社会达标县、145个节水型城市,全面推动节水型高校建设。累计推动实施合同节水管理项目714项,吸引社会资本95亿元。2023年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下降到10%以内。
水利部门将坚持和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持续将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作为节水重点,强化区域重大战略节水行动,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5日 第 01 版)查看节目原文:
https://music.163.com/m/program?id=2541062568&radio=963434398 -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在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供销合作联社与邮政公司签订“供邮合作”协议,盘活闲置农资仓库,打造物流中转站,将为农产品种植大户节省约40%邮寄费用。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海吉星市场借助网络货运平台,让人、车、货、路实现优化配置,线路更精准、物流更高效,变“人找单”为“单找人”。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经济“筋络”与循环会更畅通。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当前,我国物流运行效率持续改善,单位物流成本稳中有降。2023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4%,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但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物流成本相对偏高,仍有下降空间。看准了就抓紧干。要综合施策、持续发力,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经济运行是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的连续循环过程。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集成了运输、仓储、分拨、配送、信息等服务功能,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抓手。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有助于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
破除痛点、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是降低物流成本、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方法。近年来,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成效显著,服务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快递“当日达”“次日达”方便了千家万户,越织越密的物流网络让实体经济迸发出蓬勃生机。接下来,破除痛点要优化运输结构,强化“公转铁”“公转水”,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形成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物流市场;打通堵点要优化主干线大通道,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解决难点要统筹规划物流枢纽,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生产力布局,大力发展临空经济、临港经济。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双轮驱动”,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我们就能在调结构、促改革中有效降低物流行业的运输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
果农新鲜采摘的脐橙,通过缆车一样的“穿梭机器人”发往镇上电商服务中心,一小时后就能从县城快递物流分拣中心寄出,最快第二天即可送达粤港澳大湾区。这个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阳佳村的全国首条农村商用智运快线,采用锂电池驱动,每50公里只耗一度电。这是近年来持续支持农产品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大幅降低物流“最先一公里”损耗的一个生动案例。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依然明显,物流市场潜力较大。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打通物流“筋络”、为经济运行“舒筋活络”,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一定能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注入更多活力。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2日 第 05 版)查看节目原文:
https://music.163.com/m/program?id=2540792141&radio=963434398 -
想把自家不常用的消毒柜更换为功能更齐全的洗碗机,便用手机下单、预约时间,工作人员上门将旧机器拆走,根据尺寸安装调试好新机器。这一以旧换新的模式,既解决“回收难”问题,又即买即用、省时省力,赢得许多消费者的青睐。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指出:“鼓励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和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不久前,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开展汽车、家电产品以旧换新,推动家装消费品换新。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7.2%,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111.4%,比上年提高25.3个百分点,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顺应了品质化消费的趋势,有助于进一步撬动消费需求,释放内需活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鼓励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在存量中挖掘增量的有效举措。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汽车保有量约3.4亿辆,冰箱、洗衣机、空调等主要品类家电保有量超过30亿台,一些家电更新换代的需求和潜力很大。对汽车和家电市场而言,要实现可持续的增长,就不能只着眼于增量。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说,我国的汽车、家电、家装市场综合体量大,相当一部分产品使用年限较长,潜在更新需求进入了集中释放期。以汽车为例,当前“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乘用车超过1600万辆,其中车龄15年以上的超过700万辆。巨大市场空间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突出标准引领,更好发挥能耗、排放、技术等标准的牵引作用,瞄准置换需求,以优质供给激活存量市场,形成更新换代规模效应,既能惠及有换新意愿的消费者,也将推动供需两端实现良性互动。
换了新的消费品,旧的怎么处理?在山东的一家家电再循环互联工厂,一台废旧冰箱经过预拆解、多重破碎、三级分选等流程,就能变成一堆堆拆解金属、再生塑料、循环部件,以全新形态重新进入产业链。每年约有200万台回收家电在该工厂迎来“新生”,循环新材料产能达3万吨,年碳减排能力约为1.7万吨,相当于种植155万棵树。实践表明,建立健全回收利用体系,促进废旧装备再制造,将有效提升经济绿色低碳水平。目前,我国废旧家电通过正规渠道回收,实现环保拆解和再回收的比例仅占20%左右。因此,有必要推动大规模回收循环利用,加强“换新+回收”物流体系和新模式发展,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
推动以旧换新,关键要激发消费者和企业的意愿。对此,要坚持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联动,统筹支持全链条各环节。打好政策组合拳,加大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力度,强化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和科技创新支撑,才能调动市场积极性,更好引导居民和相关经营主体的广泛参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品对消费的带动作用强,有巨大的潜力待挖掘。立足实际、统筹安排、有序推进,必能让消费品以旧换新更好惠民利企,实现“一举多得”。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1日 第 05 版)查看节目原文:
https://music.163.com/m/program?id=2540859567&radio=963434398 -
在数字经济时代,庞大、复杂的经济活动产生了海量数据。如何释放这些数据的巨大价值?构建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数据交易,是关键一环。
去年底,上海市气象局的一款辐射分析数据产品在上海数据交易所完成交易,购买方是上海一家能源科技公司。这款产品能帮助企业对其开展的渔光互补项目进行精准量化分析,为运营管理提供依据。从产品挂牌、企业注册认证,到线上查询购买、合同签署备案、产品交付等,交易过程便捷高效,产品全程可溯源,体现了数据交易的特点和优势。
“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要维护国家数据安全,保护个人信息和商业秘密,促进数据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统筹推进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近年来,我国数据交易行业进入稳定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密集出台,数据交易场所建设如火如荼。2023年11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1年至2022年,我国数据交易行业市场规模由617.6亿元增长至876.8亿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增至2046亿元。数据交易前景可期,市场空间广阔,但也要看到,缺少数据定价和评估机制,数据流通环节缺少统一标准,数据整合互通和互操作性差等,仍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数据作为一种具备独特属性的生产要素,具有易复制、边际成本极低等特点。进行数据交易,先要解决好合规性问题,合理确定数据权益归属、确保隐私不被泄露等。一方面,应稳步推进制度建设,在建立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的分类分级确权授权制度的基础上,推动市场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创新化建设,降低试错成本和交易风险。比如,深圳数据交易所与联合监管机构共同推动系列合规制度建设,落地“全国首个数据交易动态合规协同监管试点”。另一方面,要用好技术手段,为数据流通插上安全的翅膀。可利用区块链和数字水印等加密技术,防止数据要素在流通、存储、利用等过程中被盗用、篡改、复制等。同时,必须筑牢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健全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和制度规则,实施全过程动态管理,在合规流通使用中激活数据价值。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数据资源利用迈向数据要素化配置的阶段,参与交易的数据类别逐步拓展,数据交易产业链生态雏形初现。进一步激活数据要素潜能,需大力培育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服务生态,提高数据交易效率。去年11月,上海数据交易所、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等数据交易机构发起并正式启用数据交易链,在10省市实现“一地挂牌、全网互认”。截至今年1月,挂牌的数据产品超过了2000个,累计交易额超过11亿元。在各地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加快制定全国统一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数据要素市场体制机制,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推动数据资产化,实现数据的再创造和价值提升。
着眼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我国是数据资源大国,有海量数据资源和丰富应用场景。2023年底印发的《“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了12个数据要素应用重点领域和场景,并提出“数据交易规模倍增”的目标。顺应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围绕重点领域,强化需求牵引,清除流通障碍,提升供给质量,定能不断提升数字经济的发展效率和效益,助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9日 第 05 版)查看节目原文:
https://music.163.com/m/program?id=2540718523&radio=963434398 -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拓展科学研究的自由度和灵活度,课题组组长可自主招聘团队成员、选择和调整科研任务技术路线;浙江省义乌市首批“共享专利”在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挂牌,助力破解高校院所成果“转化难”和中小企业技术“获取难”;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成立,为科研人员提供10年以上的长周期支持和个性化、人性化服务,5—10年不考核,为人才“十年磨一剑”提供制度保障……各地通过深化改革优化创新环境,推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面向未来,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
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拉开农村改革的大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点燃科技创新的引擎;允许雇工,唤醒无数“个体户”的创业梦想……从40多年的改革历程来看,改革能破除制约生产力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尤其需要与之匹配的科学机制、与之相适的发展环境。只有全面深化改革,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才能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从破除“四唯”,到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从开展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到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学术自主权,新时代以来,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举措密集落地,剑指一个个阻碍科技创新的障碍,极大释放了创新引擎的动能。接下来,我们既要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又要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还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多措并举,深化改革,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创新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开放为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只有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才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一张5500万光年外的黑洞照片,需要调动全球8台射电望远镜“组网”拍摄;一个底层软件的流畅运行,离不开多国程序员写下的几千万行代码作支撑;一个重大的前沿科研工程,从布局到分工,有赖于全球科学家的智慧……当前,全球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的复杂性、系统性、协同性显著增强,国际合作正在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一个“必选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持续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实施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集聚全球创新要素。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释放创新活力,必将为形成并发展先进程度跃迁的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从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塑造发展新优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5日 第 05 版)查看节目原文:
https://music.163.com/m/program?id=2540243341&radio=963434398 -
如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绿色赋能是重要一环。在上海市杨浦滨江,曾经的煤灰仓的顶部平台铺满了太阳能光伏板。这一“零碳智慧综合能源中心”,通过光储充一体化系统变为巨大的“充电宝”,为周边的咖啡馆、岸电充电桩、景观照明设施等持续提供绿色电力,生动展现了杨浦滨江从“工业锈带”向“工业秀带”“生活秀带”的跨越,彰显了绿色生产力的巨大潜力。
不久前,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新质生产力与绿色生产力的内在联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就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以绿色发展的新成效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创新起主导作用,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这就意味着新质生产力必然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客观上就是在发展绿色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循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产品供给绿色化、产业结构高端化,有利于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从而不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新时代以来,我国绿色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经济发展“含金量”和“含绿量”显著提升。过去一年,生态环境领域“十四五”重大工程台账系统纳入项目1.2万个,完成投资6000亿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过半,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入,不仅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治本之策,而且有助于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
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强调:“全面准确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方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以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针对绿色科技领域的短板弱项,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从政策取向上,要持续优化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经济政策工具箱,发挥绿色金融的牵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从社会层面看,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
不久前发布的关于推动雄安新区建设绿色发展城市典范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细颗粒物平均浓度相比2020年下降20%,启动区建成区域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90%;位于广东省揭阳市的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用高硫石油焦生产燃料气和氢气供各装置使用,实现“变废为宝”……神州大地绿色发展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必能不断激发新质生产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4日 第 05 版)查看节目原文:
https://music.163.com/m/program?id=2540277888&radio=963434398 -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