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ios

  • 同学们同学们~最近工作非常忙,电台更新会很慢,请大家去公众号找我们玩哈!

    公众号:简单心理(janelee1231)

    Hi,欢迎收听简单心理Psycast,

    你知道,单身狗们聚在一起,是非常乐意畅想“理想中的Ta”的。

    我问过很多朋友“你想找什么样的?”,基本上答案可以分为两类。

    有的说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比如一个比较内向的朋友,希望能找到和他一样内向的女朋友,两个人安安静静的多美好。

    也有人喜欢和自己完全相反的人,另一个内向的朋友,就希望找一个开朗的人,希望对方能让自己稍微外向起来

    听起来都有道理。

    在找对象这事上,有的人觉得同性相吸,相似的人在一起比较舒服;有的觉得异性相吸,不同的人在一起新奇好玩。

    你觉得呢?

    心理学研究者支持“相似相吸”。双方共同点越多,就越喜欢彼此。这种共同点包括,态度、价值观、性格、人格特质,处事风格等等。

    如果你是一个悲观的人,那么可能更愿意与同样悲观的人待在一起,而不是那些整天积极阳光满嘴正能量的人。

    但也有人会觉得,也有很多差异很大的情侣,在一起也很幸福啊。如何解释这些情况?

    之所以人们认为「相异相吸」,有可能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相似性起作用的方式很巧妙,导致它误导了人们相信,我们互相吸引,是因为我们不一样。

    比如,知觉到的相似就会带给我们这种错觉

    两个人实际上是否存在很大差异并不重要,只要我们彼此认为对方和自己是相似的就好了。

    研究显示,相比于真实相似,知觉到的对方和自己的相似程度无论是在第一次见面时,还是长远来看,都能够更好地预测亲密关系的成功,以及关系满意度。

    在某种程度上,人们似乎是和幻想中的伴侣结婚,他们爱上的是某一种人,然后把伴侣想象成这种人。这种构造美满形象是有助于维护亲密关系的。

    在另一方面,它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实际上被和自己很不同的人所吸引,就是因为这种知觉错觉使得双方紧密联系在一起。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某个核心特征的相似,比起其他次要方面的相似更为重要。

    比如,双方的处事风格、态度和价值观上的一致,可能比是不是都爱吃香菜更重要。

    也许外人眼里,会觉得“Ta都这样了,你还能忍得了?” 但其实某些存在差别的地方,也许并不是伴侣真正在乎的,更不成为他们彼此吸引的原因。

    第三个原因,可能是对方和我们的理想自我相像

    差异性起作用的另一微妙之处在于,有时候人们喜欢那些和自己不同的人,是因为Ta虽然不是我现在的样子,但是理想自我的样子。也就是说,那些我们渴望成为的人,对我们有吸引力。

    这种倾向性比较复杂,如果那些人远超过我们的理想自我,而令自己相形见绌的话,这种威胁感和卑微感是非常不快的。

    但如果那个人只比现在的我好一点点,那么Ta带给我的就是默默的鼓励而不是羞辱了。

    那么,相似性是在一起的全部前提吗?

    电影《龙虾》虚构了一个反乌托邦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婚恋受到严格的规定控制,并且有强硬的价值判断:单身是有罪的。夫妻是要匹配的。

    单身的人被集中在一个酒店中,他们有45天来寻找配对的伴侣。不然就会被强制转化成一种动物。单身狗的噩梦成为了现实:单身真的会变成狗。

    最讽刺的是,这个世界规定,可以结为夫妻的两人必须有“相同之处”。而被认可的匹配都是些非常肤浅、表面的、机械的共同点:都会流鼻血、都瘸腿、都近视……

    一位男士为了与天生经常流鼻血的女伴尽快结婚,每天需要撞桌子来故意让自己也流鼻血。太拼了,没有match创造match也要配。

    电影无疑是荒谬的,但现实生活的人们又何尝不是五十步笑百步,世俗规定家境、学历、收入般配,是否是准荒谬的呢?

    有些相同点并不是外人可以看到、可以评头论足的“般配”,但却使两人心灵相通,这种微妙而含蓄的相似,也许不能被“官方认可”,但却能把两人紧紧联系在一起。

    最后,来解释一下最初的迷思:有一些看起来明明不一样的人,在一起也很幸福的原因是什么?

    的确,相似很重要,但我们也承认互补性的存在。

    在亲密关系中,互补性让看似不同类的行为共存。

    互补性涉及到支配与顺从,就像是S找到M。一个在人际交往风格上倾向于主导的人,会希望另一半听从自己。一个依赖顺从的人,也会希望伴侣在不同场给予自己意见和支持。

    所以互补性的存在是基于一个前提:即两人有共同的目标,而你具有的特性正是我所缺的。它更多地指向具体的技能或习惯,而非深层人格特质或价值观。

    因此互补的背后还是相似性,毕竟抖S和抖M也都是认可并接受SM的啊。两人的核心观念不冲突,又在行为、能力上互补。这也许是关系最佳的组合状态。

    在“寻找人生另一半”这件事上,并没有对错标准之分。而我一个单身狗在这谈论择偶标准又有什么用呢……

    以上就是本期Psycast的全部内容啦,谢谢你的收听,记得订阅我们

  • Hi,欢迎收听简单心理Psycast,阅读更多心理学科普文章,请关注公众号:简单心理(janelee1231)

    你喜欢回忆过去吗?

    回忆的捍卫者和反对者们常常打得不可开交,

    捍卫者们认为回忆总有一种魅力,回忆里已故的爷爷做饭是最好吃的;小时候的友谊是最单纯的;

    童年看过的动画片玩过的游戏,都是经典,比现在小孩儿喜欢的那些,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而反对者则说:世界一直是糟糟的样子,只不过那时候你单纯,感官都还没打开,再烂的剧都能津津有味追下去。有些人那时候行,现在不行了。有些人那时候在,现在不在了,这都加重了你的错觉。

    现在的你复杂、多疑、挑剔、你本能地抗拒,经常不高兴,因为你知道的多了。

    所以,今天我们就想跟你聊聊,我们为什么会喜欢回忆过去?以及,回忆真的有那么美好吗?

    我们对于过去经历和事件的记忆,被称作情节性记忆。人们往往认为,自己回忆起的情节性记忆,都是准确、真实的。

    而事实上并非如此。从我们开始记住一件事,到事后去回忆它,在整个过程中,差错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一个环节。

    重构记忆理论告诉我们:回忆是我们在对某一段情节性记忆进行重构,而这一过程会受到很多影响,比如个人感知、想象、对外界客观事实的记忆、信念、社会影响,等等。

    比如,大众文化总是告诉我们,长大之后我们和周围人更难以交心,所以,我们在回忆小时候的友谊时,记起来的全是和朋友吃着薯片喝着可乐打游戏的日子,会想象当时的关系比现在更加“纯粹”。

    我们的大脑会选择性地遗忘小时候关系中幼稚的争吵、不加掩饰的恶意,而强化那些“分享零食就是好朋友了”的美好时刻。

    此外,当我们只真正记得过去发生某事的某些方面时,我们的大脑会进行虚构,即通过已有的、与事件本身无关的知识,来“自动补完”这段记忆,让重构的记忆更加完整连贯。

    所以我们在重构记忆的过程中,经常会“记岔了”,甚至出现与事实相差甚远的情况。

    怀念过去,不仅是怀念某段记忆本身,也可能是在怀念曾经自己的某些状态。

    小编身边有一些朋友,总是很怀念学生时代,也总是很羡慕那些还在学校读研究生的朋友。还有一些已婚的朋友,总是很怀念单身的日子。

    发生的事情无法逆转,曾经的时光无法倒流。

    相对于现在,过去是一种永恒的丧失。

    长大后的我们,失去了小时候那种无忧无虑、不必为未来打算的轻松感觉;
    工作之后,失去学生时代的寒暑假,和那些跟朋友们在校园里无所事事闲逛的时光;
    结婚后,我们也会失去单身和恋爱时的自由,扛起许多必须负担的责任。

    当我们丧失了所爱之人或所爱的事物,就很容易沉浸在关于他们的回忆中。

    常常回忆过去有多美好的人们,也是在以这样的方式,缅怀着已经不会再来、且被我们的大脑美化过的过去。

    而这,正是那些反对回忆的人们所警惕的,微博@里八神写道:
    李若彤带雕上电视了,朱茵牵驴也出来了,《我爱我家》要拍大电影,心情复杂。不想见美人迟暮,不想见冷饭再炒,已离开的的九零年代就让它离开。

    既然我们的回忆是不真实的,过去是已经失去的人生,那么问题来了:总是怀念美好的过去,是不是就一定是不好的呢?会有什么好处吗?

    好处是有的,但是需要谨慎对待。

    1. 留意你怀念过去的方式

    南安普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塞蒂克丝的研究发现,当我们将回忆过去作为思考人生的一种方式,问自己过去的经历给人生带来了怎样的意义的时候,回忆过去对我们就会是有益处的。


    但是,许多人怀念过去,是在和当下做对比,不满于现状,认为“过去比现在好多了”、“旧时光才是生活”。研究者们指出,这样缅怀过去的方式,并不会为身心健康带来任何好处。

    2. 留意你怀念过去的频率

    回忆过去的频率也需要控制,以达到回忆与现实的平衡。在同一研究中,Sedikides教授甚至具体地提到,缅怀过去最好不超过每周3次。

    3. 留意你是否在依恋关系中感到不安

    在过去,有研究表明,怀旧可以缓解一些负面情绪,例如孤单感、空虚无聊,等等。

    但是,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怀旧是否能够缓解负面情绪,与个体所处的社会关系也有一定关联。

    以悲伤的情绪为例,对于那些没有安全感、在社会关系中信心不足的人而言,怀旧并不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走出悲伤。

    那么,如果发现自己沉浸在对于过去的追忆中,难以自拔,又要怎么办呢?

    我们或许需要一些正念(mindfulness)练习。

    正念是一种心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思绪会从无法倒回的过去和不确定的未来,被带回到此时此地。我们会更清晰地感受到自己是活在当下的。

    小编曾经也很喜欢怀旧。后来忽然发现,记忆中的老北京糖葫芦可能难找了,但街边新开的火锅店也很好;小时候炎热的夏天吹着风扇吃西瓜很美好,但现在,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只要让我开空调,我觉得吃什么都很美好。

    紧紧的抱着回忆,也许你会得到短暂的安慰和温暖,但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次拥抱,都将以松手告终。

    以上就是本期Psycast的全部内容啦,谢谢你的收听,记得订阅我们,我们下期再见。

  • ¿Faltan episodios?

    Pulsa aquí para actualizar resultados

  • Hi,欢迎收听简单心理Psycast,如果想阅读更多心理学科普文章,就去公众号 简单心理(ID: janelee1231)找我们喔!

    各位听众~试着告诉自己,不要去想北极熊,然后你就会发现,接下来的每分每秒,你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那头北极熊。”

    你有没有过像这样去压抑自己心中所想的时刻?

    可能是不希望自己陷入抑郁或焦虑的情绪,不断告诉自己“不要再这样消沉了”;可能是痴迷于某个人,忍着不要给对方发消息,时间全花在了输入和删除上;还可能是定下了又一个节食计划,晚上拼命克制自己不要吃夜宵,远离冰箱八百米。

    压抑,是指人有意识地让自己不要再去想某个念头或某种情绪。

    习惯压抑某个念头或某种情绪的人,还可能会刻意去避开那些可能会让你想起它的地点、人、事、物、避免跟他人讨论相关话题、一旦快要想到它,就想尽办法转移注意力,甚至不惜让自己喝醉,或是沉迷于某些替代物,来麻痹自己。

    这一心理过程,与强迫症有一定关联,因为强迫症患者会不断尝试去赶走脑海中那些不想要的、入侵式的念头。

    那么,压抑自己的想法或情绪,到底能不能把它们从脑子里赶走呢?

    很遗憾,研究表明:不能

    早在1987年,韦格纳教授及同事进行了著名的“白熊实验”。实验结果印证了开头那句话:当告诉人们告诉自己“不要想一头白色的熊”的时候,人们反而更经常想到一头白色的熊。

    韦格纳等人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讽刺进程理论”,指的是你越是想压抑某个念头,它越是可能冒出来。

    这就意味着,一旦我们压抑某个不想要的念头,就会进入有不想要的念头—>压抑—>念头挥之不去—>更大力压抑—>念头更加挥之不去的恶性循环中。

    而压抑的危害,不仅仅在于这样的恶性循环。

    就像大多数减肥的人体重都会反弹一样,压抑某个念头或某种情绪,即使一时做到了,过一段时间也会“反弹”,还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首先,行为会“反弹”

    满脑子都是北极熊,对我们的生活大概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压抑的后果不只是这么简单:我们压抑的念头或情绪,最终会体现在行为上。

    一项研究指出,让人们压抑吃巧克力的念头,不仅会让他们更想吃巧克力,还会导致他们真的吃更多的巧克力。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我们节食总是失败……

    研究者进一步做了个关于戒烟的实验。结果发现,一开始人们压抑自己想抽烟的念头时,每天抽的烟确实变少了。但是,一旦不再压抑这个念头,这些人会比原来抽更多的香烟。

    我们压抑的念头,最后都会无声无息地以行动表露出来。

    此外,压抑还会影响身心健康

    研究表明,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会严重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比如:

    长期压抑悲伤的情绪和哭泣的冲动,会提高患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例如哮喘;
    长期压抑亲近他人的倾向,与消化系统疾病相关,例如胃溃疡;
    长期压抑愤怒,或和人争斗的冲动,容易患心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等。

    弗洛伊德 曾说:未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亡。它们只是被活埋,并将在未来以更加丑陋的方式涌现。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压抑自己的念头和情绪呢?好好地表达出来不可以吗?

    相比起欧美地区的人们,东方人更加委婉,更倾向于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而不是直接表达出来。
    另外,包括亚洲文化在内的许多文化认为,压抑内心的想法和情绪,是自控力强的表现,对于男性而言尤其如此,不然会显得“不够男人”。

    相反,情绪的流露,或任由一些想法充斥在脑海里,或是体现在行为上,会被一些文化认为是“弱者”的表现。

    没人愿意被当成弱者。所以,压抑不知不觉地就成了习惯。

    此外,压抑可能是被羞耻感所驱使

    无论是研究中的情境,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我们压抑的那些想法或情绪,大多是负面的、被我们自身或他人认为是“不应该有”的。

    例如:抽烟、喝酒、甜食、抑郁、焦虑、愤怒、等等,而就像很少人会说自己压抑过想要学习的念头……

    很多抑郁症患者跟我们说,他们有时背负着家人想让自己好起来的期望,或是看着别人都很开心,只有自己很抑郁的时候,就会很自责,对自己的抑郁情绪感到羞耻,为此拼命压抑自己的抑郁,最终却变得更严重了。

    上述的那些想法和情绪,除了会引发我们的羞耻心,还可能有恐惧感,让我们产生“战或逃”的应激反应,希望它们从来没有存在过。

    与物质世界中的威胁不同的是,想法和情绪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无论是“战斗”还是“逃跑”,结果都是去有意识地压抑它们,告诉自己“不要再想”。

    压抑想法或情绪,目的原本是为了摆脱它们,结果却想得更多,自缚手脚。

    有3个办法既可以减少那些不想要的想法或情绪,又不会让我们陷入压抑的恶性循环,希望能帮到大家:

    1. 认真专注地想点别的

    韦格纳和他的同事在某一个实验中,让那些原本在想白色北极熊的被试换换脑子,去想一辆红色的大众汽车。后来那些被试就不想白色的熊了。

    所以,下次再担心吃夜宵会胖的时候,不妨试试开黑一盘王者荣耀。


    2. 认真专注地想这个念头

    在很久之前,弗洛伊德就提出过,当人们有一些不愿回想的创伤经历与情绪时,试着倾诉和表达出来,能够减少长期的情绪困扰。

    后来的一些临床研究也指出,无论是创伤经历、成瘾、焦虑、抑郁、过度担心,还是恐惧症和强迫症,当人们有一些不想要的想法和情绪时,不去压抑而是专注去想,反而会有助于减轻症状。

    但同时,韦格纳等研究者也提到,这一过程或许会十分痛苦。尝试时最好选择安全的环境,例如咨询关系中,或是在信任的人的陪同下。


    3. 求助于心理咨询

    如果你那些“不想要的想法或情绪”频繁出现,影响到了日常生活,而你又习惯性地陷入压抑和反弹的恶性循环,我们建议你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心理咨询可以帮助你了解这些想法和情绪从哪里来,压抑它们的习惯是如何养成的,也会帮助你找到更加积极的方式,来应对这些想法和情绪。

    愿我们最终都能够和自己的内心和平共处。

    以上就是本期Psycast的全部内容啦,谢谢你的收听,记得订阅我们,我们下期再见~

  • BYM book club系列:《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第十七-十九章:利用此时此地(here and now)II

    欧文·亚隆在这几章中继续围绕着“此时此地”展开讨论。

    如何在此时此地发现病人的重要问题?

    当来访者跟治疗师讲述一件咨询之外的,或者过去的事情,治疗师要能够把它和当下他们两人的关系做个联结。这就有点像“连连看”的游戏,咨询师需要知道哪些材料在此时此地是有用的。

    那接下来如何使用这些此时此地的观察呢?

    简单来说,当治疗师看到了相似的东西,治疗师要把这个情形反馈给来访者,而不让来访者感觉到被批评、被指责,或者不重复他在生活中可能曾经经验过的东西。

    所以,咨询也是通过这样的过程,给了人一个契机,去理解自己行为想法背后的原因,去看到其他的选择。

  • Hi,欢迎收听简单心理Psycast,阅读更多心理科普文章请关注公众号 简单心理(janelee1231)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讲的是:被冤枉和误会的时候要不要澄清?印象最深的是黄执中说的那种“被冤枉的感受”:就好像胸口想要有吐血的感觉。

    我至今记得,小学的时候,有个同学被认为偷了同桌的笔,几个星期后才有人发现是冤枉了人。

    但当时,班主任点着这个同学的脑门骂他“小偷”、“贼”。他百口莫辩,一边哭一边浑身发抖。

    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他说话,十多年后那个同学再跟我说起这件事时,依旧很愤怒,他说:“我这辈子,最讨厌被人冤枉了。”

    莫名其妙就背了口黑锅,这位同学就是我们所说的“替罪羊”,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被冤枉和替罪羊,也就是我们说的丢黑锅和背黑锅。

    丢黑锅,指的是当产生负面结果时,个体或群体对另一个体或群体做出不公正的指责甚至惩罚,而事情的真相则被忽视或蓄意掩盖。

    “丢黑锅”有以下四种形式:

    1.个体把锅丢给另一个体

    这一形式的丢锅,可能是为了逃避责任,或者是帮助他人逃避责任。

    比如大家组队打游戏,A犯了错,为了不被指责,而说是B手滑;或者,A知道是C犯了错,但为了不让C被踢出队,而说是B手滑。

    丢锅也可能是为了让自己尽快从事件中抽身。还是组队打游戏的例子,输了一局,不知道谁坑了全团,团长质问A;A为了免于被骂,而说这局输了都要怪B划水。


    2.个体把锅丢给某一群体

    这一形式的丢锅,是指个体认为问题是某一群体造成的,即使实际上并不是。

    日常生活中,许多偏见和歧视都是这样的丢锅:看到车子停歪了,认为一定是女司机;发现东西丢了,就说是外地人拿的等等。

    3.群体把锅丢给某一个体

    这一形式的丢锅,是指一群人认为问题是某个人造成的,并孤立对方。

    例如,在学校里,老师抽屉里被放了青蛙,问是哪个同学做的,没人承认的话就集体罚站罚抄写。

    这时,全班同学都指是A做的,无论真相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A就成了集体的“替罪羊”。


    4.群体把锅丢给另一群体

    这一形式的丢锅,是指一个群体共同经受了某一问题,然后指责是另一个群体造成了这个问题。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也很多见,例如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对于犹太人的迫害。

    尽管丢锅有很多形式,但我们的关注点主要在个人心理层面。因此,接下来小编会重点讨论个体背锅的心路历程。

    无故被人丢了锅,背锅的一方往往会陷入愤怒、悲伤、失望、委屈等负面情绪中,在家庭、社交或亲密关系中感到失控、孤独、被抛弃、被欺负、被背叛等等。

    情况严重的话,替罪羊们会在很长时间之内,遭受心理创伤的折磨。

    创伤修复专家斯丁博士认为,从某种意义上,丢锅的人和替罪羊,是掌控与被掌控、操纵与被操纵的关系。

    所以,替罪羊们也具有一系列“好人”特质,比如:

    富有同情心
    愿意付出甚至自我牺牲
    容易原谅他人
    拥有较多社会资源
    倾向于相信事情的发生不受个人意志左右
    不太容易分辨出来自他人的操控或虐待

    简而言之就是人傻钱多靠谱善良……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忍心把锅丢给这些好人呢?人们丢锅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呢?

    丢锅的本质,很像是自欺欺人,罗斯柴尔德等学者提出,丢锅这一行为背后的动机,主要可以从保持道德价值感和保持个人控制感 这两个方面来解释

    我们先来说说保持道德价值感,人格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认为,丢锅是诸多防御投射中的一种。

    防御投射,指的是我们自己内心对某种冲动或想法感到恐惧,为了缓解这种恐惧,而认为是其他人有这样的冲动或想法。

    这一心理过程,往往发生在我们的无意识里,所以难以被我们察觉。

    在“丢锅”的过程中,个体或群体寻求将自己内心的自卑、罪责感或自我憎恨投射到另一个体或其他群体身上,认为别人才是不道德的、罪恶的,并通过孤立、排挤或其他方式惩罚“替罪羊”,来保证自己仍然是有道德的。

    也有更近期的一些的研究指出,当人们意识到自己对某些事情的负面结果有一定责任,也意识到内心的罪恶感时,将指向他们自己的指责转嫁到他人或其他群体身上,只是人们用来减少罪恶感的一种策略。

    有趣的是,即使丢锅的人知道,不会有人发现自己做错了事,自己也不必真的付出什么代价,他们依然会选择将锅丢给别人,以逃避自己良心的谴责。


    而说到保持个人控制感,人们希望对自己身处的环境有一定的掌控力。这可以说是我们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

    当发生不好的事件时,我们个人的控制感就会受到威胁。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事件的原因往往是未知的,或是出于一些不可控的因素。

    这个时候,将责任丢到某个替罪羊的身上,就可以重塑我们的掌控感。

    相比事实的真相,替罪羊是一个已知的、可控性高的、可以被了解的存在。

    而相比起没人背锅的情况,丢锅给他人之后,我们对于外部环境的感知,又恢复到事情发生之前那种有序、稳定而可控的“安全状态”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即使不是自己犯了错,也喜欢丢锅给他人。

    最后,我们想给大家一份 “替罪羊”自救小攻略

    如果你莫名其妙成了替罪羊,在陷入委屈和绝望的时候,一些自救的小tips或许可以帮到你。

    你可以选择不做以下这些事:

    1.不要自责。别人丢锅给你,不是你的错。并不是你做了什么事导致现在的局面。
    2.不要说服自己“这没什么大不了”。受委屈就是受委屈了。你的感受是重要的。
    3.不要继续“丢锅”给下一个人。可能这样做会让你暂时松一口气,但会增加你的罪恶感。
    4.不要做旁观者。如果你发现其他人背了锅,而你恰好知道真相,那么,是时候站出来帮个忙了。

    同时,你可以选择做这些事:

    1.离开丢锅给你的人或群体,避免持续受到伤害。
    2.如果遭受到任何暴力或欺凌,寻求专业帮助,或直接报警。
    3.你不必为他人的错误负责任。
    4.以坚定的态度声明真相。如果没人在听,说一次就够了,也不必过度为自己辩护。
    5.寻找支持。比起想方设法让不相信你的人相信你,与那些原本就相信你、支持你的人站在一起,是更重要的。

    我们的一生中,或许无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些孤立无援的黑暗时刻。

    可能等不到一声“错怪你了,抱歉”,也等不到一句“我相信不是你做的”。

    或是即使等到了,也已经太迟。

    但愿黑暗的时刻终有尽头。
    但愿你走过那段逆旅时,内心仍有光。

    以上就是本期Psycast的全部内容啦,谢谢你的收听,记得关注我们,我们下期再见。

  • BYM book club系列:《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第十四-十六章:利用此时此地(here and now)I

    “‘此时此地’是最主要的治疗力量,也是治疗师(和病人)最好的伙伴。”(欧文·亚隆)

    什么是此时此地?为什么要利用此时此地呢?

    欧文·亚隆认为,咨询的情景多半是一个微缩的社会,来访者在社会中是怎么对待他人的,多半也会在咨询中呈现出来。亚隆在书里,简里里在播客中,分别分享了一些咨询中的小故事。

    而对于咨询师来说,当来访者不断和你讨论别人、过去、未来或者咨询之外的东西,咨询师需要带回到现在你们俩的关系里,这样才能帮助来访者更好地去理解,他是如何理解这些现实情境的。

  • hi ~ 欢迎收听简单心理psycast,想看更多心理学科普文章,请关注公众号:简单心理(janelee1231)。

    一个朋友和我们讲了她闹心的男友,她的男朋友是个情绪反复无常的人,对她忽冷忽热,而且特容易无缘无故发火。

    他们的异地恋经历了无数个吵架分手和好的循环。她对我说:“我真的受够他了,这次一定要分手。” 可是男友一个电话打来,崩溃地对她说:“我把腿摔断了,现在我只有一个人,真的很害怕,我真的很需要你。”

    她不忍心,于是飞到美国,等她出了机场见到男友的时候,男友健全的双腿往地上一跪,对她说:“求求你别离开我。”

    每每我这个朋友跟我抱怨她男友的时候,我脑中浮现的几个字愈加清晰,那就是「边缘型人格」。

    什么是边缘型人格?

    人格是一种广泛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性格」。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既然是本性,那便是一种相对稳定不变的特征。

    但是,边缘型人格也被称为「情绪不稳定人格」,它的最大特征就是:不稳定!

    在情感方面:他们的情绪在一天中甚至一个小时中,可能会有多次的剧烈起伏。
    与双相情感障碍不同的是:抑郁和躁狂更替周期较长,而边缘型人格的人,情绪转变的太快
    就像龙卷风。几分钟内跌宕起伏,异常刺激。

    在人际互动以及亲密关系中:边缘型人格的人往往无法,或很困难与他人形成稳定且持续的
    关系。Ta可能对你忽冷忽热,前一秒还跟你恩爱有加,后一秒冷淡的不行。

    他们对于自己的认识也是非常不稳定的,完全取决于与他人的亲密关系,且经常会陷入理想化和自我贬低的极端。与伴侣在一起时,对自我的评价很正常,甚至过于正性:“世界安好,我是最幸福的人。”

    一旦与亲密的人分离,就会陷入极度的自我厌恶,身也空了,心也凉了,自尊碎的连渣都不
    剩了,简直一无是处,觉得自己根本没有什么留在这世上的必要。

    他们极度害怕被抛弃:其实他们各种不稳定的根源,是对于被抛弃的强烈恐惧。他们可能会努力逃避真实或者想象中的被抛弃,典型的边缘型人格特征是,“你只要不离开我,要我怎么做都行”。

    除此之外,边缘型人格的人就像活火山一样,可能完全没有预兆地爆发出情绪,而且情绪爆
    发的后果很严重。当他们因为被抛弃而感到生气、委屈、惊恐和愤怒时,他们会被这些压迫
    性情绪所淹没,从而失去自我控制。

    有些时候这些情绪完全是不合时宜的,也许一个微小的批评就可能招来愤怒的爆发。

    而在她们爆发式的情绪后跟随的往往是:疯狂购物刷爆卡,暴饮暴食,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做一些伤害自己的行为,或者故意参与危险的事情中去:例如飙车、药物滥用。如果再严重点,Ta可能会用自残或者自杀来威胁对方不要离开。

    但神奇的是,边缘型人格那种独特的、极端的「人格美感」甚至会吸引很多人接近他们。他们随时散发着一股迷人却有点危险的气息,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很有魅力的。在处于正常状态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出比常人更加阳光有活力、善良亲切。电影中很多富有魅力的角色都带有边缘型人格的特质。

    同时,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边缘型」的特质,这些特质并非一无是处。在某些边缘型特征水平上偏高,例如做事情有冲劲、在社交中可以快速吸引他人并建立关系,这些特质也许会在生活中帮助到我们。

    并且,存在一些类似于「敢爱敢恨」和「放纵不羁」的边缘型特质,可能会令一个人显得更可爱,更真实。毕竟,一个真性情的人是很吸引人的。

    拥有一些边缘型特质的人可能是单纯的「性格古怪」,但拥有边缘性人格障碍却是另一回事了。

    我们摘录了一些美国精神障碍诊断手册中对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 会做出疯狂地努力去逃避真实或者想象中的被抛弃;
    • 拥有不适当的强烈的愤怒,或者自己对愤怒难以控制;
    • 情感会不稳定,或者拥有明显反应过度的情感;
    • 有强烈的不稳定的人际关系模式;
    • 有潜在的自我伤害行为或冲动行为等等。

    也许看完以上特征你会想到:“啊,我有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的!”或是默默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但仅凭几个特征就诊断一个人为边缘型人格障碍是远远不够的。真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他们极端的行为和压迫性情绪往往严重到已经开始影响社会功能,让他们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

    而且,精神健康状态是一个连续的谱系,并非单纯只有「患病」或「健康」的两极状态。每个人可能都有一些与诊断标准相似的特征,但千万不要中了「医学生综合征」的招,看完一篇科普类文章就得一种病。

    所以,不要轻易地对号入座,不要觉得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可能有上述的特质的十分之一,就拍一个「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标签上去。

    那么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人呢?

    虽然说基因与脑区异常都是边缘型人格形成的原因,但他们并非生来如此。早年经历,尤其是创伤性事件,在人格形成的过程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比如:被父母家暴、被家属或陌生人性侵等类似的逆境经历,是很多精神疾病的风险因素。
    研究发现,在幼年的性虐待经历与之后发展成边缘型人格的可能性有很强的正相关。

    另外,多数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在童年经历过与家人或主要照顾者的分离。在本应该与父母建立依恋的阶段,他们体验到的是孤独和被忽视,这让他们对于「被抛弃」产生了深入骨髓的恐惧。因此在成年之后,他们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为了避免再次经历孤独和被抛弃。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一生中》,主人公松子小时候得不到父亲的关爱,成年后交往的几任男友,包括街头混混、有妇之夫等等,都像父亲一样,不能给她真正的爱。

    男友们虐待她,背叛她,抛弃她,让她失落失望。她总是寄希望于下一段亲密关系能为她带来安全感,却一次又一次地验证着童年来自父亲的拒绝和远离。

    那如果我自己或者我关心的人可能是边缘型人格,我应该怎么办?

    正因为边缘型人格是一种「人格」,它并不需要被「彻底根除」。但是,边缘型人格所带来的影响是可以被缓解的。

    如果边缘型特质已经严重影响到你的正常生活,那么就需要求助于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目前,辩证行为疗法 被证明对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有显著效果。它的研发者是这样形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就像一个身上90%的面积被重度烧伤的人,他们的情绪没有皮肤保护,轻轻的一个触碰就会引发极大的痛苦。”

    辩证行为疗法的目的就是为那些情绪被烧伤的人们重建「皮肤」,让他们学会疏导自己的情绪,不被如海啸般情感所淹没而失去控制自己的能力。

    对于那些不得不与边缘型人格接触的人来说,他们让人很头疼,也很令人心疼。在《不再如履薄冰:如果关心的人有边缘型人格障碍,你要如何掌握自己的生活》一书中,作者提供了一些实际的建议。

    首先,你要拿回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权
    保护好自己的边界,是帮助他们的前提。对于亲密关系的过度卷入会使双方都陷入僵局。在生活中,包括咨询关系中,一个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总会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挑战并试图突破你的边界,因为他们习惯于和别人黏在一起,并且是操控人的一把好手。

    比如,他们会说 “我现在就要见你,不然我就绝食了。” 。当你面对他们这样的威胁或诱惑,坚持自己的边界是很重要的。你可以通过温和的方式向他们传递:虽然我不能答应你的要求,但这并不意味我抛弃了你。

    其次,停止相互责怪
    边缘型人格会有强烈的对于性格的自责,与一般的自责不同的是,他们对自己的责备不是「我这件事做错了」,而是「我就是个错误」,就像电影中的那句台词:生而为人,对不起。
    对于他们的性格自责,请不要责怪他们,其实他们自己比任何人都希望更快变好。

    最后,可以提供一些稳定感
    在边缘型人格的人内心,其实是很渴求一段稳定的关系的。幼年的创伤经历使他们没能够形成稳定的人际互动图式,因此在成年后,虽然很渴望稳定感,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要怎样去做。
    如果有一个人愿意陪伴他们,能够和他一起去面对、探索他的那些“不稳定性”,也愿意经受他们不讲道理的“探测”,不会抛弃离开他,这对于他们非常重要的。

    更重要的是,是建议他们去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的帮助。

    相比日常的朋友关系,心理咨询师经受专业的训练,在稳定和严格的咨询设置下,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能够在冲击和挑战、测探之下,保持稳定;而这段治疗性的关系,能够最大化地帮助边缘型人格障碍者获得疗愈和成长。

    边缘型人格的人就像摇摆在情绪的风浪中,恐惧着、不安着。

    如果认为Ta是你关心的人,那么也不要试图去「拯救」Ta,你要做的,只是给予温和和坚定的支持、鼓励他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这样就足够了。

    以上就是本期Psycast的全部内容啦,谢谢你的收听,记得订阅我们,我们下期再见~

  • hi ~ 欢迎收听简单心理psycast

    小编某天和朋友一起去探望了一个患抑郁症的朋友,那是一个很好看的女孩,说话的时候一直在微笑,虽然声音有点紧张,但看起来非常友善,也没有那种抑郁症普遍会有的情绪低落和压抑感。

    在我们都以为她已经有所好转,为她感到高兴的时候,有一个朋友问说:“那你现在有什么想做的事情吗?”女孩笑了笑说:“我只是想死啊。”

    我们愣了一下,她接着说:“我现在活着是因为我觉得妈妈为了我的病,牺牲了那么多,如果我不好好对待自己,太对不起妈妈了。但我真的觉得活着太累了,太没意思了。我真的想死,我的愿望就是可以去死。”

    后来她妈妈跟我们说:“医生说她是“微笑型抑郁”,因为隐藏的太好了,所以直到她已经自残了7、8次之后,我们才发现。”

    其实在她微笑的背后,是认为自己已经无药可救的绝望。

    “微笑型抑郁”是一种非典型的抑郁表现形式,他们在别人面前表现的很开心,甚至很有幽默感,但在微笑和乐观的面具背后,却充满了无价值、残缺和绝望的感觉。

    就像是很多人在朋友中很爱逗别人开心,但当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却常常感到悲伤一样。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包括:持续性的心境低落、对所有活动失去兴趣、丧失愉悦感、活动减少、体重明显增加或减轻,失眠或睡眠过多,几乎每天都感到疲倦或精力不足,反复想到死亡等等。

    诊断手册里所描述的这种每天很悲观、很难过、社会功能丧失的人似乎才是我们想象中典型的抑郁症,但并非所有人的抑郁表现都是相同的,“微笑抑郁”者确实有很多抑郁的症状,但与典型抑郁症不同的是,微笑抑郁者可能看起来有很好的社交能力,他们很友善,甚至是一个团体中“开心果”一样的存在。

    因此,当这些微笑抑郁者最终选择以自杀结束自己的痛苦时,家人和朋友往往会非常震惊、难以置信。

    一位微笑抑郁者曾感叹:“自打学会了微笑,表情和心情就再也没有关系了。”

    那么微笑抑郁究竟有多危险?

    抑郁的情绪和感受并不会因为你的忽略或是掩饰而消失,事实上,微笑抑郁者在尝试用微笑去隐藏、逃避抑郁的同时,也在“喂养”它,抑郁的情绪会变得越来越严重,也许有一天,它会以更强大、丑陋的面目重现,淹没你所有的希望。

    “假笑”其实是非常累和难以维持的,微笑抑郁者有时会因为自己不能“完美”的隐藏自己的悲伤、不能给他们见到的每个人一张快乐的笑脸而感到强烈的负面体验,而这些烦躁、疲劳、悲伤和紧张等负面情绪,早晚会找到一个可以宣泄的出口。

    此外,我们很难察觉到那些微笑着的、开朗的人,同时也是抑郁和绝望的。一位心理治疗师在谈到微笑抑郁的危险性时说:“微笑抑郁者比典型抑郁者的不确定性高很多,当他们微笑着感谢你的帮助,说自己有所好转的同时,可能已经在心中决定要自杀了,这才是微笑抑郁危险的地方。”

    有几种类型的人可能会表现出微笑抑郁:

    • 比如内向的人:他们更容易发现自身抑郁的问题存在,却很难去和别人谈论自己的情绪。所以常常在别人问“你还好吗?”的时候,只能回答出“我没事啊,挺好的。”

    • 还有完美主义的人:他们对自己要求过多,认为自己不能在任何生活领域内失败,因此也会更容易用微笑和强装的乐观来隐藏自身的抑郁。

    • 此外,一些看上去幽默的人,他们习惯了在别人面前笑,或是引人发笑,但是他们不愿意去承认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因为他们认为那是一种软弱。更让人难过的是,很多幽默的人被别人认为是“不会难过”的。



    就像是歌曲《小丑》的歌词那样:“掌声在欢呼之中响起,眼泪已涌在笑容里,启幕时欢乐送到你眼前,落幕时孤独留给自己。”

    微笑型抑郁的人为什么要把抑郁藏起来呢?

    研究显示约71%受抑郁困扰的人试图隐藏自身病情,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但总的来说,微笑抑郁者的笑容像是一种防御机制,微笑不再是快乐时的自然流露,而是对内心悲伤的掩饰和否认。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让他们选择用微笑来掩饰自己的情绪:

    1,对自身的问题感到羞耻
难以否认的是,人们依然认为有心理问题是很羞耻的一件事,微笑抑郁者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抑郁,尤其是抑郁被认为是缺乏意志和“脆弱”的象征,带有这种偏见的微笑抑郁者会努力隐藏自身的情况,避免社会和别人的指指点点,维护自己的形象。

    2,拒绝承认自身抑郁的想法
很多微笑抑郁者不愿意面对自己的“抑郁”,而是期待着抑郁可以自己消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拒绝承认抑郁,甚至用微笑来自我肯定,试图告诉自己“你看,抑郁也没那么坏,我感觉挺好的啊,我还能笑得出来。”

    3,不愿成为别人的负担。
他们非常害怕麻烦别人,尤其是自己爱的人。他们希望能自己解决问题,不想让自己成为别人的负担。他们常常会说:“我还好啊,我没事啊,我不想麻烦你们。”

    如果你发现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正身处于微笑抑郁中,不要强迫他们告诉你他们的情况,这会让他们更加封闭自己。

    试着在他们身边,让他们觉得安全。不必诱导他们说出他们心中的想法,而是让他们知道,当他愿意谈话的时候,你会愿意不加评判地听。让他知道你会尊重他的感受,提供一段支持性的关系,并永远鼓励他们寻求专业的帮助。

    而如果你自己就是一个微笑抑郁者,希望微笑着抑郁着的你能明白,消极情绪不会自己消失,隐藏和逃避它不会解决问题。

    当你自己无法解决时,要勇敢的去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可能你担心没人愿意看到那个抑郁、悲伤的你,可能认为没人会在意,或者那是种“不好”的表现。

    去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吧,给咨询师也给自己一个机会,尝试去表达自己的抑郁,可能你会发现就算是低落的、悲伤的、难过的你,也可以被尊重和关照。

    最后小编想说:其实是可以悲伤的,你是可以悲伤的。

    以上就是本期psycast的全部内容了,谢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 Hi,欢迎收听简单心理Psycast

    小编的朋友23岁,已经是一个母亲了,她偶尔也在朋友圈晒晒孩子,我们都认为她现在应该过得幸福美满,但有一天她跟我说,她曾不止一次幻想过自己和孩子的死亡。

    她说:“我看着他爬上椅子,再爬上窗台,踮着脚去够窗户把手,一副无知无畏的样子。我在三五步开外的地方站着,没有阻止。那一刻,我期待发生点什么。我甚至想象他掉下来该摔在哪,哭多长时间才会没了声,那么我的生活就能回到过去。”

    “有一次我想过买一个小冰柜,给孩子存上几个月的冷冻奶,然后就一刀捅死自己一了百了。”

    听完这些,我意识到朋友可能陷入了产后抑郁的情绪中,但好在情况没有那么严重,后来在她丈夫和家人的陪伴下,很快她就走出了阴霾。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她这么幸运。

    几个月前,一位年仅31岁的妈妈在自己生日的前一周,抱着两个年幼的孩子从13楼一跃而下,三人均不治身亡。今天我们想和你谈谈“产后抑郁”。

    首先,我们要区分一下“产后抑郁症” 和 “产后抑郁”。

    刚才提到带孩子跳楼的母亲在遗书中说自己曾被诊断为“产后抑郁症”,但家人都不当回事。最后抑郁越来越严重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一旦患上产后抑郁症,需要立刻寻求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但新手妈妈们不用太害怕,也不要轻易的给自己贴上“产后抑郁症”的标签,超过50%的新手妈妈在生完孩子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会表现出抑郁的情绪和症状,但却没到“抑郁症”的程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只要得到适当和温暖的支持,是可以很快得到缓解的。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产后抑郁”呢?

    产后抑郁会有以下这些表现:

    1.感到没有希望和价值感,
    2.心境低落,无理由的大哭,
    3.丧失对孩子的兴趣,
    4.有伤害自己或孩子的想法
    5.进食/睡眠过多或过少,

    此外,有些产后抑郁者还可能出现恐慌和幻想,比如孩子一咳嗽,就会立刻害怕会不会是肺炎?有时看着床上安睡的孩子,还会担忧他们长大之后自己会没法保护他们,担心他们被人贩子拐走,发生各种各样的灾难。

    有时会觉得自己好累,觉得活着就是在受罪,但有时看到孩子的笑脸又会突然充满了母爱和幸福,产后抑郁妈妈的情绪常常不断徘徊于这两个极端,难以安宁。

    妈妈们为什么会陷入产后抑郁呢?

    第一个原因是缺乏社会支持

    孩子降生后,很多家庭的注意力会全都放在孩子身上,好像孩子就是宇宙的中心,却忽略了这时候最应该被关心的妈妈们,这时她们可能还没有适应母亲的角色,还对自己能不能成为一个好母亲充满了担忧,分娩后的伤口还清晰可见。

    而在你最需要被照顾的时候,你绝望的发现,你失去了像孩子一样被照顾的资格。你失去了孩子的身份。你已是母亲。

    而且人们有一种难以撼动的刻板印象,就是女人天生就会带孩子。

    孩子的成长难免跌跌撞撞,当孩子稍微有点感冒发烧或是不小心摔了一跤的时候,母亲常常被责怪“怎么连孩子都带不好”,甚至有些母亲听着生病孩子的哭声,都会觉得那是来自孩子的一种“控诉和责备”。

    出现意外的时候妈妈们同样着急,家人的责备更可能让她们觉得“我怎么这么没用,我连自己的孩子都照顾不好。”

    但我们应该清楚的是,没有什么所谓的“天生就会带孩子”,不管你在产前看了多少育儿百科,等到孩子降生之后,还是会有各种各样预料不到的情况发生,这不是你的错。

    妈妈与孩子一起摸索着、陪伴着成长,不是很美好的一件事吗?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出于人生轨迹被改变

    在和产后抑郁的妈妈们聊天时,她们列举了一些产后难以接受的改变,这也是导致他们抑郁情绪的重要原因,

    比如身材走样、疤痕伴随终生、突然减少的社交
    原来的追求和梦想需要被暂缓、属于自己的时间被压榨的所剩无几等等。

    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伴随着无限的喜悦,却也伴随着无尽的痛苦,可能这也是产后抑郁的母亲对孩子又爱又恨的原因之一吧。

    第三个原因是丧失自我

    小编的姐姐最近刚生了孩子,她跟我说,每两小时喂一次奶是她听过最可怕的一句话,自那之后她就再也没睡过一个好觉。

    但比她严重的情况比比皆是,很多妈妈辞职,全职在家照顾孩子,一天24小时都和孩子呆在一起,把孩子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却早已没有了自己的生活。

    很多母亲甚至不再有自己的名字,而是变成了“谁谁的妈妈”。她们似乎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更像是和她们的孩子作为一种共生关系而存在。

    在吃饭前要先查“哺乳期能吃这个吗?” 吃进去的都是为了孩子,穿的衣服是为了带孩子更方便,买的包是为了能装更多孩子的东西,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我们都赞颂着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最具牺牲的爱,妈妈也理所当然的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

    但偶尔,在对孩子倾注爱的同时,也许也应该想想自己的感受,除了和孩子的相处之外,偶尔也该有时间,和自己相处。

    如果你或者你的朋友有产后抑郁,该怎么做?

    1.纠正不合理信念

    不要去追求做一个“完美的母亲”,不要因为不能把每件事都做到完美而责备自己。没有人的母亲是完美的。

    2.暂时抽离母亲身份

    一定要抽时间出去玩,找朋友聊天,买东西,给自己而不是给孩子买,或者和丈夫单独约会都可以。

    3.保证睡眠-尽可能的多休息

    4.寻求支持-向伴侣、家人和朋友谈论自己的感受,如果情况较为严重,一定要向心理咨询师寻求支持,在做心理咨询时,你可以暂时脱离“母亲”的身份,而成为你自己。

    作为产后抑郁母亲的亲友,我们能做什么?

    1.反复跟她强调产后抑郁不是她的错,她不是一个人在面对抑郁,还有我们的陪伴。
    2.鼓励她谈论她的感受,不带有批判性的去聆听。
    3.主动帮她分担一些家务,鼓励她有自己的时间,去玩去休息,去找回她自己。
    4.不要只因为她一天都呆在家里就期待她能把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井井有条,养孩子本身就是一个手忙脚乱的过程。
    最后,如果她决定要去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的话,一定要鼓励、支持她,在她去做心理咨询时告诉她,家里有你,一切放心。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啦,谢谢你的收听,记得订阅我们,我们下期再见~

  • BYM book club系列:《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第十三章:治疗师有许多病人,病人只有一个治疗师

    欧文·亚隆提到,如果一个病人能够问任何Ta们想问的问题,许多病人的问题会是:你曾经想到过我(治疗师)吗?

    这其实表现了来访者会对治疗情境中的权利不对等性感到悲伤,正如本章标题所写的那样。

    而这在咨询中有什么作用?咨询师可以如何来处理这种情况呢?

    剧透:
    不少朋友问片头的音乐是什么呢?本集有揭晓哦~

  • BYM book club系列:《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第十二章:接受对治疗师的个体治疗

    简里里说,每当她和别人提起自己在见治疗师的时候,对方的反应很多会是:
    “啊,你还有自己的咨询师?”“你是不是也有什么病啊?你怎么给别人做咨询?”等等。

    你是不是也曾经产生过这样的疑惑?

    其实很多时候,这很有可能是咨询师受训的一部分,而且对来访者是有好处的。

    有句话说,咨询师自己能走多远,就能带来访者走多远。

    咨询师接受个人治疗,对咨询师自己的人格成长,了解自己的盲点,以及认识自己面对来访者的局限和优势都是有帮助的。同时,站在来访者的角度,Ta更能理解一段咨访关系真正是怎么样的。也许不坐在来访者的椅子上,Ta不会知道咨询师说的哪句话对来访者的意义有多大,做的哪个行为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治疗师最有价值的工具就是治疗师自己。”(欧文·亚隆)

  • hi ~ 欢迎收听简单心理psycast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如果对方真的爱你,Ta就该很贴心,知道你想要什么,会努力满足你的需要……”。似乎做不到这些,就成了不够爱甚至不爱的证明。

    在故事里,也会经常看到被描绘的完美恋人,ta仿佛有读心术一样地满足对方的一切需求,在对方最需要Ta的时候以最恰当的方式出现,说出最贴心的台词。

    然而现实世界中,我们对于爱的需求,真的可以像故事里那样,被心上人恰好满足吗?

    我们对于爱的表达,又真的能恰好是对方想要的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爱的表达”这件事。

    无论是已经身处亲密关系中,还是恋人未满,我们都很容易忽略一件事,那就是爱的表达方式不止一种。

    而每个人对爱的理解是不同的,表达和接收爱的方式,很可能也是不同的。

    其实人们很少会需求同样的亲密度,这也是我们常说“在爱情里,总有一个人比另一个多爱那么一点”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情侣双方需求爱的时刻、场合,以及表达爱的方式,可能是截然相反的。

    举个栗子:一个认为“爱对方就应该经常拥抱接吻、在肢体接触方面保持亲密”的人,喜欢上了一个重视语言和心灵交流,但不是很喜欢肢体接触的人。

    在约会过程中,Ta很有可能会觉得,对方不喜欢跟自己拥抱和亲吻,那对方应该是“没那么喜欢自己”。

    而对方则会觉得“这人为什么都不和我交流,就知道亲亲抱抱啊,不能好好聊聊天吗?ta应该只是想跟我上床吧。”

    双方都觉得对方没那么喜欢自己,但其实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向对方表达着爱意。

    对于同一个人而言,表达和接收爱的方式往往是一致的。当我们对一个人心生爱意时,会倾向于以自己认为是“爱”的方式表达出来,也希望能得到来自对方的、相似方式的回应。

    但是,当对方的表达与我们期待的方式不同时,我们很可能会错过彼此爱的表达,被不安全感所困扰,减少关系中的亲密与联结。

    就像是我生日的时候,期待的是一顿浪漫的晚餐,而你帮我买了份保险一样……

    那么,如何才能理解不同的人表达爱的不同方式呢?

    盖瑞 博士将人们表达和接收爱的方式归类为5种“爱的语言”。它们分别是:肯定的话语、优质时间、收到礼物、服务的行动、肢体接触

    对于以“肯定的话语”作为爱的语言的人来说,正面的夸赞和肯定是重要的,“我爱你”这三个字是重要的,甜言蜜语就是真情实感。

    对于爱的描述和解释,会让他们有被爱的感觉;而他们在表达爱意时,也会倾向于用言语或文字述说爱意。写一封信、留小纸条、当面表白,都是他们的首选。反过来,批评、嘲讽或否定会令他们受伤。

    而对于以“优质时间”作为爱的语言的人来说,花时间专注在对方身上,和喜欢的人共同完成一些事情是很重要的,他们坚信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他们表达在乎的方式,就是和对方在一起的时候,准时赴约,不分心看手机,放下手头的事,专心投入在相处的时间里;当对方也这样做时,他们会感到被爱。

    与之相反,如果对方在和他们相处时分心做其他事,他们会感到被敷衍和忽视。

    以“收到礼物”作为爱的语言的人,能够体会到礼物背后的爱意,以及对方的心思和努力。

    如果对方认真为他们准备了合心意的小礼物,或是在日常相处中有一些关心他们的表示,他们会感到,自己是被对方珍视和了解的。

    他们也十分重视节日和纪念日,会为对方精心策划庆祝活动。相反,不走心的礼物、忘记生日或纪念日,都会让他们感觉自己不再被爱了。

    以“服务的行动”作为爱的语言的人,最喜欢听到的话,大概就是“这个我来帮你做吧”。对方如果能帮他们分担家务、在他们忙不过来的时候协助他们,会让他们尤为心动。

    他们在喜欢他人的时候,也会通过为对方服务来表达:买早饭、接送上下班、给出工作建议……都是满满的心意。

    让他们感到不被爱的时刻呢?也许是,在他们很忙的时候犯懒,给他们留一筐待洗的衣服和脏盘子吧。

    对于以“肢体接触”为爱的语言的人来说,日常生活中小小的肢体接触、拍肩膀、牵手、拥抱、摸头杀……都体现着爱意。

    相应地,缺乏肢体接触,或是身体方面哪怕轻微的暴力,也会伤害他们的感受。

    了解了自己及他人爱的语言之后,我们可能会非常惊讶地发现,原来即使是关系亲密的人,在爱的语言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

    那么接下来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表达爱意,且能不错过对方爱的信号呢?

    以下是几点可以尝试的小tips:

    1. 留意对方日常的抱怨

    对方感到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和对方表达自己爱意的方式往往是相似的。

    当他们说“我都忙成这样了,你还不知道帮把手”,意味着当、如果你作出“服务的行为”时,对方会感到被爱。

    那么平时,对方为你做一些事的时候,可能就是在表达对你的爱意了。

    2. 在你感到被爱时,表达赞赏

    这样的沟通可以告诉对方,你希望怎样被爱。

    一方面,这样可以帮助你自己进一步觉察,自己在生活中如何使用“爱的语言”。

    另一方面,它会帮助对方意识到,怎样的行为是最适合向你表达爱意的。

    3. 学习自己不熟悉的“爱的语言”

    学习多种“爱的语言”,会帮助你提升爱的能力。

    如果你喜欢的人恰巧没那么擅长自我表达,在得出“Ta没那么爱我”的结论之前,不妨先尝试使用不同的“爱的语言”。

    回到本期一开始提到的问题:如果Ta爱我,就一定会做这样或那样的事吗?

    小编认为,爱与不爱其实是个很“自由心证”的事。对方是否爱自己,也都是我们的主观感受。

    如果我们没有感受到爱,答案也许是对方不爱了,我们自作多情。

    但也可能,只是我们和对方在爱这件事上有不同的需求,使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

    觉察到这一点,我们便距离长久的爱更近了一步。

    以上就是本期psycast的全部内容了,谢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 BYM book club系列:《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第十一章:治疗性的行为,而非治疗性的话语

    “病人认为有帮助的时间通常是关系性的,经常会和治疗师做出的在治疗框架之外的行为或者一些表明治疗师的坚持和关注的行为相关联。”(欧文·亚隆)

    每当开始一段咨访关系,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会有一定的设置。这些设置可能包括咨询的时间、地点、收费、频率等。

    那么,设置是起什么作用的呢?设置是否可以突破?咨询师又该如何来衡量呢?

  • 回想一下学生时代,你在某个课程的小组作业中有没有过这样的的经历:

    小组开会的时候,有的人一开始表现得很合作,对于布置给Ta的任务都欣然接受。但是之后的小组讨论却总是迟到,或者干脆找借口不来参加。做事情拖拖拉拉,交上来的东西也是随便凑合出来的。

    你可能感到特别窝火,会觉得对方有点当人一面背人一面,但最后也只能认命的帮Ta把剩下的东西做完。

    面对这种情况时,我们常常说这个人「不靠谱」,但其实你可能是在遭受“被动攻击”。

    什么是被动攻击呢?

    被动攻击是用消极、恶劣、隐蔽的方式发泄愤怒情绪,以此来「攻击」令Ta不满意的人或事。人们在进行被动攻击时,内心充满怨恨与愤怒,但却公开地展现出和蔼可亲的样子,暗地里则不作为、不合作。

    每个人在生活中可能都体验过被动攻击,也发起过,它其实是一种极其普遍但隐秘的行为,并且有很多复杂的呈现方式。比起直接地拒绝别人的要求,进行被动攻击的人会用各种方式来表达Ta的不情愿。

    比如表面服从,暗地里以拖延、敷衍、不予合作等方式妨碍工作;
    或是冷处理,挑剔他人;经常性的迟到
    对于轻易能够履行的承诺,却常常食言等等;

    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我们有时候意识不到它是被动攻击。也许误以为是对方的不小心、马虎,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一种攻击行为。

    边界不清或是不懂得如何拒绝别人的人经常会产生被动攻击行为。面对他人提出的请求,虽然内心不想答应,但碍于一些原因又不会对他人说不,这种冲突最终就只能以被动攻击的形式表现出来。

    那被动攻击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对于受到攻击的人来说,他们好像感觉自己不该回击。因为被动攻击者发出的行为往往看似是微小且隐晦的,如果自己做出激烈的反应,则会被认为是小题大做,最可怕的是攻击者可能会说“就这么点小事你至于吗?”

    此外,如果你做出了回击,或者哪怕只是批评了他,也可能会感到内疚,因为被动攻击的人看起来很无辜,也很真诚。这是最令人抓狂的地方:你无法判断到底他的被动攻击是真的,还是表现出的真诚无辜是真的。

    对于整个团体来说,无论是学生小组,还是职场中的一个团队,被动攻击都是具有毁灭性的一种行为。

    它会破坏团体的凝聚力和生产力。一个团队的工作效率会因为一个被动攻击的人而降低。因为一个人产生的不公平感也会使每个成员之间相互抱怨:凭什么Ta就可以迟到,却让我们来弥补Ta应该完成的工作啊。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进行被动攻击呢?

    第一个原因可能是为了避免正面冲突

    被动攻击通常是权力地位较弱的一方发起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正面冲突。面对权威人士,或者由于各种原因「不敢惹」的人,被动攻击者不敢或不愿违背他们的要求,表面上只能唯唯诺诺地服从,背地里进行破坏性的行为。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服从于专制型的上司

    在组织中,专制型领导风格被证实会引起更多的被动攻击行为。如果你有一个专制型的老板,要求员工绝对服从,对于不一致的意见容忍度很低,那么周围可能有更多的人会因为不敢正面挑战老板的意志,转而诉诸于被动攻击。

    此外,还可能是因为被动攻击者童年处于不安全的环境中

    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试图表达自己的愤怒,却给自己带来了惩罚或批评等负面结果,那么这个孩子长大后则可能会更倾向于用被动攻击的行为表达愤怒。例如父母一方酗酒、药物成瘾或有暴力倾向,他们可能对表达愤怒和沮丧的孩子进行过身体和心理的惩罚。

    另外,很多传统的家庭里,是不容许表达负性情绪的。经常要求很小的孩子不哭不闹的父母,其实是在限制愤怒情绪的表达。而孩子为了获得父母的爱,会顺从父母的要求。

    例如,当孩子在一场游戏中输掉,自然会产生沮丧、恼火或挫败感,父母一味地灌输「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等想法,想尽办法让孩子变得积极正面,但这并没有什么用,想要发泄愤怒的欲望依然存在,并没有因此而减弱。于是他们需要寻求别的途径表达愤怒,慢慢形成了压抑的防御模式,把愤怒转化成被动攻击。

    那么该如何应对被动攻击型行为呢?

    对此我们有三点建议

    识别这种行为

    被动攻击是一枚裹着糖衣的敌意炮弹,最难的一步就是在生活中辨别出这种行为。我们刚刚提到了一些被动攻击的迹象,但这并不是说只要你在平时感受到了这些迹象,就一定表明别人在进行被动攻击。我们需要去挖掘进行被动攻击的那个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并且注意这种行为的频率,以此来区分Ta到底是在被动攻击还是真的一时疏忽。

    2. 设置边界

    向别人表明你的态度:我不能一再地容忍你的「不小心」。比如小组作业中,写明每个组员的分工情况和完成情况,让每个人的努力能够被识别出来。这是一种保护自身边界的行为,也是在展示:我不会一直为你的疏忽负责。

    3. 进行具体的、有决断的沟通

    如果你的小组或者工作团队中有一个人频频发起被动攻击,那么你和Ta之间的沟通需要围绕着具体的事务和行为,切记泛泛而谈。例如,“上次开会你没来,第二部分的ppt也没有交给我们,我们需要来谈谈你的情况。”

    而有决断的沟通意味着表现出坚定、自信且想要合作的态度。我们需要一个双赢的结果,目的并不是要质问或者责怪他人,而是解决问题。

    最后,当我们有能力发现别人的被动攻击行为之后,也能够意识到自己有时候可能在向他人发起被动攻击。

    回想一下自己是否也在被动攻击别人?问一下自己是否有一些需求没有得到重视,是否有对于他人的意见没有表达出来。总之,不要试图去压抑自己的情绪,毕竟,祖师爷弗洛伊德曾说过:

    “被压抑的情感不会就此死去,它们只是被掩埋了,但总有一天会以更丑陋的样子再次出现。”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啦,谢谢你的收听,记得订阅我们,我们下期再见~

  • 一位朋友跟我们说,以前她接触一群新的人的时候,都会忍不住去想,这些人会不会喜欢自己?要怎么才能让他们接纳自己?

    这个朋友人超级好,总是努力让身边的人都开心,让大家都喜欢他。无论你有什么事情请他帮忙,他都不会拒绝,甚至经常会因为帮别人而耽误自己的事情。

    后来这个朋友很坦诚地说,他只是习惯性的讨好别人。曾经的他是一个讨好者

    心理学家 纽曼 指出,讨好者通常活在别人对他们的期待中,不停的追逐别人的认可,为此他们愿意去做任何事。他们总是将他人的需要摆在自己之前,即使对方的要求很不合理,也会硬着头皮去满足。

    讨好者通常会有以下特点:
    可以敏感的察觉到别人的感受和需要
    就算牺牲自己的时间或是感到很疲惫,也要去照顾、帮助别人
    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
    不愿或不敢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
    害怕自己会给别人添麻烦
    随波逐流、从众、不表达自己的想法

    每个人都希望被需要,被爱,被接受,也都会时不时的做出一些讨人喜欢的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是一个讨好者。

    讨好者之所以会像上瘾一样不断讨好别人,其行为背后隐藏着一个最大的动机是:期望他所讨好的对象,能够给予他相应的回报。也就是所谓的互惠原则,他们想着:我对你这么好,你应该也会对我好。

    讨好者一般不会、或是不敢直接表达自己对别人的需求,他们用行动、付出、讨好来暗示别人,期望别人对自己好,给予自己回报。这也是他们内心敏感的表现,他们能敏锐的察觉出别人的需求,因此他们也认为别人也都像他一样,能够察觉到自己的需求。而抱有这样期待的讨好者们,注定是要失望的。

    讨好者们不愿表现出自己的负面情绪。因为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所以总是试图保持愉快、乐观、善良的正面形象,来维持自己的「好人缘」。

    这些讨好者看上去是最可靠的朋友,最贴心的爱人,最尽责的员工,似乎全世界都对他们很满意,但惟独,这些讨好者冷落了自己。

    为什么我们会变成一个讨好者呢?

    第一个原因可能是,讨好者需要别人来肯定自己

    讨好者往往是空虚的,他们渴求别人的关注和赞赏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他们的情绪、安全感和自尊都基于别人的认可。讨好者无法认可和欣赏自己,他们只能通过别人的正性评价来形成自认为良好的自我概念。

    只有当他们被别人接受、被需要、被赞赏的时候,讨好者才会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

    第二个原因可能是讨好者没能充分感受过“无条件的爱”

    很多讨好者的童年都只感受到了“有条件的爱”。只有当他们听话时,父母才会表扬他们。如果他们所做的不合父母的心意,父母会不满、生气。当他们明显违背父母的要求时,甚至会受到责备和惩罚。
    长此以往,为了得到父母的爱,避免被拒绝或抛弃,很多孩子试图变“乖”,而“乖”意味着按照父母的要求行事。他们压抑自己的需求和想法,转而去努力实现父母对他们明确提出的、或隐含的期望。

    渐渐地,他们就学会了通过迎合别人来获得爱,同时也形成了一些错误的信念,比如:我是不可爱的,我不值得被人无条件地关爱。

    那么该如何停止讨好呢?

    首先,要承认并察觉到自己正在讨好

    意识到自己正处于讨好模式中,是停止讨好的第一步。尝试列出自己曾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讨好别人,讨好时自己的感受和结果又是怎样的。

    这可以帮助讨好者在以后碰到相似情境时,给自己一个警示。

    其次,试着关注自身,设置边界

    试着察觉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他人希望你怎样。但如果一开始你就问自己“我想要什么”,可能太难回答。从简单的小事开始,尝试去做一件自己一直想做,但又害怕别人不喜欢的事情:比如换个发色,前提是这件事是你自己真正想做的。

    当别人提出不合理请求时,讨好者通常感觉自己不得不答应。但要知道,拒绝是每个人的权利。甚至当你说不的时候,也不用费心思找借口,试着陈述自己“不想或不喜欢”这样做。

    你自己的感受比别人的需求和感受更重要,这并不是自私。讨好别人而放弃自己的边界,别人也不会因此而喜欢和尊重你,所以把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摆在首位,是很重要的。

    最后,去寻找一个安全的环境,进行自我确认

    解决讨好问题的核心是自我确认。自我确认是一个逐渐认识到,并接受自己的内心体验、想法和情感的过程。讨好者所缺乏的,正是看见真实自我的能力。

    心理咨询会给他们提供一段安全、稳定的关系。在这种安全的环境中,咨询师不会对来访者提出要求,更不会离Ta而去。来访者可以在此探索自己行为背后的原因,摆脱对于外界赞赏和认可的依赖,认识到自己作为独立的个体也是值得被爱的。

    文章开始提到的那位「好好先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挣扎和转变。

    他对我们说,现在再遇到一群新的人时,他首先想的是:“我会不会喜欢他们呢?”

    以上就是本期Psycast的全部内容啦,谢谢你的收听,记得订阅我们,我们下期再见。

    更多心理学科普文章请关注简单心理(janelee1231)~

  • BYM book club系列:《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第九章:为每位病人创造不同的治疗

    “我试图为每一位病人‘量身度造’治疗,为每位病人寻找最好的治疗方法。我认为,根据病人的特点不断改进治疗的过程,既不是治疗的基本工作也不是治疗的序曲,而是治疗最核心的工作。”(欧文·亚隆)

    事实上,能够根据适当的情况而做出相应调整,对于很多事情、很多领域来说都是一种能力。

  • BYM book club系列:《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第九章:承认你的错误

    有一个小男孩,某天早晨起来看见自己的房间里有一条很小的小龙。但这小龙并不可怕,也很友善。他兴奋地告诉妈妈,“我的房间里有一个小龙!”但是,妈妈说,“别瞎说,天下是没有龙的。”这时,当小男孩回到房间,发现小龙已经变大了一点,可他只能当做没有看到……

    这是峰哥在本期播客中分享的一个故事。

    这个小龙就像是我们生活中、家庭中一些不被允许谈及,抑制不去讨论的东西,而后果可能会是看不见的创伤越长越大……

    在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也可能遇到类似的情况:

    “如果你犯了一个错误,承认你的错误。任何试图掩盖的努力总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在某种程度上,病人能够感受到你的所作所为并不符合你的真实想法,结果会对治疗造成损害。而且,公开的承认错误对病人来说也塑造了很好的榜样,同样从另一个方面表明,病人对你来说是有意义的。”(欧文·亚隆)

    没有一段关系是完美无瑕的。不论是在咨询关系中,还是生活中其他的关系里,“错误”也有被看到关注到的需要。

  • BYM book club系列:《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

    第八章:让病人对治疗师真正有意义起来

    很多来访者可能会有过这样的想法:
    “咨询师在咨询之外会想到我吗?”“我对咨询师重要吗?”

    简里里说,每一个来访者都是重要的,每一个来访者都会触动到咨询师。

    对于一个在职业发展中的咨询师来说,不允许自己有变化,不去探索自己,是不符合职业发展要求的。除了个人体验(咨询师见自己的咨询师),在咨询中,咨询师也需要承认并允许自己是会被来访者影响的。

    那么,咨询师在咨询中要不要坦白自己的感受?能不能做自我暴露呢?

    欧文·亚隆在本章,甚至本书中都在强调,不要吝惜让来访者看到你是一个真实的人,会有真实的情感。

    而有关咨询师在咨询中自我暴露的程度,其实是有争议的。

    一方面,咨询师可以让来访者知道你真实的感受。咨询师诚恳的态度也许会促进治疗的进度。

    另一方面,在咨询伦理中有着类似的规定。伦理设定的一个考量,是咨询师不能在咨询中使用来访者来处理自己的情感。因为自我暴露的危险就在于,有时候那份自我暴露是出于咨询师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来访者的。

    在咨询中,常常会遇到来访者询问一些有关咨询师个人的信息。对于咨询师来说,更重要的是判断来访者背后的渴望和原因,并让来访者回到Ta自己身上。无论咨询师所做的诠释是否能让来访者认同,这个反复解释和诠释的过程就是咨询继续下去的样子。

  • Hi,欢迎收听简单心理Psycast

    这件越努力就越做不好的事情,就是养孩子。

    很多妈妈或是即将成为妈妈的女性,都特别希望自己能够完美地胜任“妈妈”这个角色,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母亲。

    她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孩子能够不生病、不受任何伤害、学习好、兴趣爱好广泛、性格好、健康完美地成长。

    因为她们有一个迷思,就是只有成为完美的母亲,才能养好孩子。

    那么,完美母亲就能养出完美的孩子吗?

    这些迫切想要养好孩子的妈妈们,都受困于“做一个完美母亲”的执念,从孩子出生到长大成人,都希望能够为孩子贡献自己的一切,满足孩子的全部需求。

    但她们潜意识里可能否认了孩子的自主性。认为孩子怎么长完全取决于自己怎么养,觉得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事关重大,生怕一步做错了,给孩子留下童年阴影。

    所以这些妈妈总是担惊受怕,小心翼翼地避免在养育过程中犯错误。而且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她们就开始责怪自己。

    但事实上,妈妈们在胆战心惊害怕犯错的时候,反而会愈加限制孩子,让孩子丧失了独立成长的空间,

    比如会让孩子丧失了本该拥有的许多生活体验,探索世界的动机减弱;
    还可能导致一些个性被遏制,自我角色的建立出现问题;
    甚至习惯于依赖他人,变得畏手畏脚,缺乏能动性;

    超级英雄般无所不能又不犯错的母亲,既不存在,也不值得去追求。

    也许妈妈们应该追求的是成为一个不完美、但「刚刚好」的母亲。

    什么是「刚刚好」的母亲呢?

    温尼科特的亲子理论解释道:成为一个称职母亲的过程,可能是从「理想母亲」转变为「刚刚好母亲」的过程。

    刚刚好的母亲(good enough mother)指的是开始的时候能完全适应婴儿的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越来越少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并且在婴儿的成长的过程中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败。

    在成为刚刚好的母亲这条道路上,有一些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1 停止把孩子当孩子

    我常常听到有些父母说:
    “无论你多大,在爸妈眼里,你永远都是个孩子。”

    然而作为一个子女,这种论调令我感到恐慌。

    孩子会逐渐发展出独立的人格和壮大的自我意识,他们不再甘于让妈妈“把世界带给自己”。于是会越来越不按照妈妈的要求行动,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和选择。

    对于母亲而言,昔日和自己融合在一起的孩子竟然一点点成为如此不同的、陌生的青少年,这是难以接受的。

    她们可能不想承认孩子已经长大,便出现了适应不良的各种表现。自责、焦虑、感到挫败,不敢少爱孩子一分一毫,又害怕孩子不再那么爱她。

    强烈而无死角的母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因此他们开始与母亲冲突不断。


    2 面对被抛弃的现实

    母爱的包裹和孩子想要独立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冲突,直到青春期,这种矛盾达到顶峰。

    于是,称为叛逆也好、不孝也好,本质上都是孩子想要拉开与母亲的距离,获得自由成长的空间,而母亲却感到被伤害、被抛弃。

    如果母亲不能处理好这种割裂,要么继续缠住孩子,让孩子仇恨自己;要么扮演被遗弃的弱者,把愧疚转嫁给孩子。无论哪一种,结果都是非常痛苦的。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事实上,一个妈妈越能够平和地面对和接纳她逐渐被抛弃、失败的命运,就越能做一个好妈妈。

    那么,该如何跨过被抛弃的现实呢?

    温尼科特给出的答案是:“在孩子开始仇恨母亲之前,母亲就应该开始仇恨孩子。”

    这听起来是一种激进的观点,然而温尼科特认为,母亲不能等待着“被抛弃”,而要主动发起与孩子割裂的过程。她不应该只是爱孩子,还需要留有一定“恨孩子”的空间。

    一些妈妈在养育的过程中可能会萌生想要“撒手不管”的想法,比如会生气的说:“我受不了了,管不了你我就不管你了!”

    其实当一位母亲出于生气也好还是刻意也好,在某些方面“不管孩子”的时候,客观上也就拉开了她和孩子距离。也正因为有这种距离,孩子才有空隙成长。

    仇恨的出现,也许正是自我独立性发展的标志。

    那么,到底该怎样做一个「刚刚好」的母亲呢?

    1 妈妈要对需求足够敏感

    温尼科特认为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不是粗暴、虐待,而是母亲对孩子缺乏应答敏感性,也就是对于儿童的需求信号不能敏锐地觉察。

    除了生理需要的反应敏感性,包括对孩子的饮食、睡眠、健康状况的关注,母亲还需要识别并回应孩子对于注意的寻求、感情抚慰等心理需要。

    例如,很多小孩子哭闹、不停闯祸的目的其实是寻求母亲的注意力,因为母亲的关注是儿童活下去的必要条件,如果母亲不予理睬或者抱怨嫌烦,则是应答敏感性低的表现。

    2 明确你的界限

    当母亲被需要时,应当敏感并及时地出现,回应孩子的需求。但更重要的是,在不被需要的时候,应该及时撤离。

    随着孩子长大,刚刚好的母亲可以逐渐地撤出孩子的生活,把关注点回归到自己身上。

    你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和兴趣,爱但不只爱孩子。


    以上就是本期Psycast的全部内容啦,谢谢你的收听,记得订阅我们,我们下期再见~

    更多心理学科普文章,请关注公众号:简单心理(janelee1231)

  • Hi, 欢迎收听简单心理Psycast

    一个朋友告诉我,她觉得男朋友好像从来没有爱过自己。

    她对男朋友非常好,但男朋友却从来没有过任何表示。

    不仅从来没有给她送过礼物,甚至没有主动做出过 任何表达爱意的举动。

    除了女朋友这个头衔,她完全感受不到自己是在和他交往。

    那么,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为什么有些人只接受爱,却不愿意付出爱

    在生活中有一种人,他们在亲密关系中非常吝啬自己的情感,我们把他称为囤积型人。

    他们不是不爱,而是把爱当作自己的一种资源,认为付出爱会消耗自己的资源,所以不愿意付出。

    他们似乎处在一堵保护墙的包围中,主要目标是在这个坚固的阵地中,尽可能多的吸纳爱,尽可能少的付出爱。

    有一个囤积型的伴侣是很痛苦的一种体验,“互相表达爱意”这种在普通情侣看来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囤积型伴侣都很难做到。

    那种感觉就像是你说:“我好爱你!”

    而他却只说:“好的。”

    那你或是你的伴侣是不是囤积型的人呢?

    囤积型人 在亲密关系里通常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比如:他们会把爱等同于有限的消耗品,用一次少一些,所以经常冷静地计算得失。

    不仅仅是对待情感,他们对一切事物或一切思想,就像对待钱财一样,有条不紊。


    其次,在对于爱的态度方面:他们会认为爱本质上是一种占有。试图通过占有另一半而获得爱,并且从不给予爱。



    另外,在一段亲密关系里,如果他们被另一半要求给予爱,会立刻变得疏远或者干脆破坏这段关系。对他们而言,与他人亲密本身就是一种威胁。

    其实,他们并不指望从别人那里获得爱。不付出爱是自己的底线,疏远或者占有才意味着安全。

    那么为什么有人会在亲密关系里表现出囤积爱的倾向?

    心理学家弗洛姆将性格分为两大类型:生产型与非生产型。而囤积型就属于非生产型的性格。

    倾向于在亲密关系中囤积爱的人,安全感建立在囤积和节约的基础上,他们把付出当成是一种威胁。
    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婴幼儿时期没有得到照料者无条件的关注与爱。

    儿童在第一次想给予爸爸妈妈一点东西,例如,写一张贺卡来表达爱时,受到了拒绝或忽略。导致他们认为就算自己付出爱,也不一定会有回应,久而久之也就不再愿意付出了。

    囤积型取向的人,没有办法真正的爱自己或者爱别人,因为他们不能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深入的投入自己。

    事实上,被人喜欢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你些许的优点、性格、长相、穿了一件特别的衣服等等,也许都会获得别人的赞赏。

    但被别人持续的爱着,才是最不容易的事情。

    与囤积型伴侣交往,是很没有安全感的。这段关系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对方手中。

    正因为他们从来没有主动表达和付出过爱,没有投入,也就没那么在乎。

    囤积型人从没有想过创造双赢的局面,只想玩一个“零和游戏”的游戏。

    也就是爱的总量是一定的,别人必须输掉,别人必须一直在付出爱,自己必须是赢家,自己必须一直在获得爱。

    他们只能以一种暂时而脆弱的方式与他人交换感情或者性。

    但爱是相互的,一直得不到回应的对方,很可能选择不再付出爱。

    而囤积型的人对回忆都有一种特殊的忠诚,他们常常抓住过去的一切不放,并沉溺于以往的情感中。
    如果丢失了对方的爱,对他们来说,是对自己想法的验证,“果然爱是会被消耗掉的,果然我不应该付出爱”。

    囤积型人就这样陷入了自己的负性循环中。

    那么,如果自己确实是一个囤积取向的人,该怎样获得持久的爱呢?

    弗洛姆认为,一段成熟健康的亲密关系在给予爱之外,还包含四大要素。

    • 第一:关心。主动关心我们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
    • 第二:责任感。人们常常认为责任感是义务,是外部强加的东西。责任感本质意义上,是一种完全自愿的行动。在成人之间的爱中,责任感主要是指关心对方心理方面的需求。
    • 第三:尊敬。尊敬不是畏惧,是我希望我所爱的人从其所好,健全地成长和发展起来。“爱一个人,是接受他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
    • 第四:了解。必须客观深入地去认识对方,而不是一知半解,看到对方真实的现实状态,克服自己想像中被歪曲了的他的形象。只有客观地认识一个人,才能在爱中了解他的真正本质。

    这四个部分听起来容易,但对于从未付出过爱的囤积型伴侣来说,并非那么容易做到。

    所以可以先从以下两点做起:

    首先. 尝试爱自己

    如果一个人能够爱自己,就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爱和创造爱,来满足自己对于爱的需求。

    自然不会时刻担心自己的爱消耗掉、分享后就会减少消失。爱人前先让自己试着成为独立而成熟的个体。

    其次. 意识到给予不是放弃

    试着告诉自己,给予不是被别人夺走或是牺牲。恰恰是通过给予,才能体验自己的力量、充裕和活力。

    给予让个体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力,因而会欣喜万分。试着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不把给予等同于一种牺牲或者让步。

    最后,送上弗洛姆的一句话:

    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成熟的爱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啦,谢谢你的收听,记得订阅我们,我们下期再见~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简单心理(janelee1231),查看更多有趣的心理学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