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ios
-
《书视汇》音频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收听,文字版本在公众号《绿蓑衣Echo》收看
[日]黑田尚子,国际金融理财师(CFP)、日本一级理财规划师。毕业于日本立命馆大学法学院,于1992年进入日本综合研究所工作。在职期间取得理财规划师资格,1998年成为独立理财规划师。现在以研讨会、演讲、写作、个人咨询为中心,广泛地开展业务活动。
是日本癌症网(CNJ)认证的乳腺癌临床患者协调员,并获得消费生活专业咨询员资格。担任与癌症共生思考会的理事、城西国际大学经营信息学院的兼职讲师等。
主要著作有《癌症和金钱的现实》《父母的护理可免9成》《医药费知多少》等。
《为什么你攒不下钱》这本书并不是以传统意义上的故事情节来展开的,而是通过资深理财规划师黑田尚子的家庭咨询经验,揭示了努力存钱却无法成功的人们常见的行为特征,并提供了50个正确的用钱习惯来帮助读者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书中,黑田尚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用的建议,向读者展示了存不下钱可能并非仅仅因为收入低,而更多地与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日常行为有关。例如,书中提到了一些可能导致无法存钱的行为,如家里冰箱堆满了冰袋、衣柜里有多条相同的衣服等,这些细节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反映了一个人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
此外,书中还详细解释了如何通过建立预算规划、理性消费、合理投资等正确的用钱习惯来改变个人的财务状况。这些建议不仅适用于理财新手,也对于已经有一定理财经验的人来说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为什么你攒不下钱》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实用的理财指南,它帮助读者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消费习惯,找到存不下钱的根源所在,并通过逐步改变自己的消费观念和培养理财意识来实现财务自由。
-
《书视汇》音频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收听,文字版本在公众号《绿蓑衣Echo》收看
一、作者介绍
丹尼尔·利伯曼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 哈佛大学人类进化生物学教授,人类进化生物学系主任,畅销书《人体的故事》作者。他1993年获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横跨古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实验生物力学等多个学科。在研究方法上,他既注重实验室研究,也频繁到野外进行考察。此外,他对跑鞋引起的损伤问题有深入研究,倡导和践行“赤足跑”,是跑圈内赫赫有名的“赤足教授”(Barefoot Professor)。他从进化的视角研究人类的健康与疾病,认为糖尿病等现代疾病的增加是缓慢进化的身体和文化进化的冲击共同所导致。他还荣获2010~2015年“哈佛学院教授”称号,并于2020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利伯曼主要依靠三种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在实验室中做实验;在肯尼亚和墨西哥等国家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古人类的化石
二、书籍概述
在不算太遥远的过去,人类祖先如狩猎采集者、农耕者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每天需要进行数小时的身体活动,偶尔也会为了娱乐或者社交而做游戏或者跳舞,但没人会为了健康而奔跑或者行走几千米。锻炼只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近期才出现的现象。本书凭借作者多年在世界各地的研究与经验,探讨了为什么人类从未进化出锻炼的本能,向读者传递锻炼并非人类本能的观点。
三、主要内容
利伯曼从人类学和进化学的角度探讨了人类的身体,并围绕锻炼这一话题,破解了12个关于锻炼的谬误,旨在帮助读者正确对待自己的身体并进行正确的身体活动,把锻炼重新放到正确的位置上。例如,他提出了以下观点:
谬误1:我们进化出了锻炼的本能。利伯曼认为,我们从未进化出锻炼的本能,锻炼并非人的天性,“躺平”才是人的自主选择。
谬误2:懒惰是不正常的行为。利伯曼认为,就像原始社会人们都喜欢坐着蹲着一样,静态是人类本能,生而懒惰并不是借口,我们需要通过静态积攒能量,随时准备应对外界挑战。
四、书籍评价
有读者认为,本书罗列了许多实验结果和数据,但行文仍然浅显易懂且不乏幽默风趣。例如,书中提到:“一定要将锻炼变得必要而有趣;大多数时间进行有氧运动,但也别忘记加入一些力量训练;运动总比不运动好;随着年龄增加,更要坚持锻炼。”也有读者认为,本书行文啰嗦,穿插了许多作者的小故事,部分内容属于废话,简单来说就是人得锻炼,最好是有氧运动+适度的重量训练,而且老年人也应该有重量训练,再有就是强调久坐的危害性极大,节食对身体有危害且会反弹。
-
¿Faltan episodios?
-
《书视汇》音频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收听,文字版本在公众号《绿蓑衣Echo》收看
[加]苏万康·塔玛冯萨《我不知道这该怎么念(14则底层打工人速写)》
苏万康·塔玛冯萨(Souvankham Thammavongsa)是加拿大籍老挝裔女作家。1978年出生于泰国廊开的老挝难民营,在加拿大长大并接受教育,学习英文。冲突与多元的成长背景成为她创作的养分,促使她寻找并捕捉属于自己的故事。她著有诗集《小争论》(Small Arguments)、《找到》(Found)、《光》(Light)。她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我不知道这该怎么念》于2020年11月9日获加拿大最高文学奖吉勒奖。
《我不知道这该怎么念》是由(14则底层打工人短片小说组合而成)
《我不知道这该怎么念》:该篇目为书名同名的短篇。故事中的女孩面对不会念的单词“knife”,当被父亲告知读作“卡耐夫”后,她在学校读出这个发音,却遭到了嘲笑。然而,她坚持维护父亲的尊严,即使被嘲笑也不退缩。这个故事反映了老挝移民家庭在融入当地文化时遇到的困境,以及他们在困境中的挣扎与坚持。
《巴黎》:在当时的工作环境,因为有好的长相,对得到区别对待,所以红的同时汤米去美容院花钱不断的改变自己的五官,为了维持这样的情况也会耗费很多金钱以及精力但是红虽然长相她自己评价不好看,但她却因此不要维持好看的五官而耗费巨大的金钱和精力。
《弹弓》:讲述了一段年龄差距很大的恋爱。
《兰迪·特拉维斯》:
《美甲美足》:讲述了一位过气拳击手改行做美甲,却意外大受欢迎的故事。这个情节反映了移民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出的职业转变,以及他们在新领域中的努力和成功。
《不赶趟就捣蛋!》:
《老天无情》:
《世界之涯》:
《校车司机》:
《你真给人丢脸》:讲述了女儿嫌母亲丢人,长大后母亲只能远远看着女儿的生活。这个故事触及了母女关系、青春期心理以及社会阶层差异等复杂主题。
《吱嘎——》:标题中的拟声词可能指代某种声音或动作,具体情节可能与这种声音或动作相关。
《加油站》:可能围绕加油站这一场景,讲述一个与工人、顾客或某种突发事件有关的故事。
《一件遥不可及的事》:
《捉虫》:讲述了一位母亲认真对待每一份卑微的工作,哪怕是捉虫也要捉得又快又好的故事。这个情节反映了移民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从事的艰苦工作,以及他们在工作中的敬业和坚韧。
这些故事共同聚焦于身处城市底层的老挝移民,以及他们奋力为自己争取一席之地的过程。塔玛冯萨以洗练而轻盈的笔法勾勒出人们努力生活的状态,照亮他们往往不被看见的挣扎、失落、希望与爱。她的作品不仅揭示了移民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还展现了他们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乐观。这些故事蕴含着希望、伤痛、排斥、失落,以及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寻找立足之地的过程,切中了移民现实的核心。
-
史蒂文·普莱斯菲尔德(Steven Pressfield),也有翻译为史蒂文·普莱斯费德或史蒂芬·普莱斯菲尔德,是一位知名的编剧和作家,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出生日期:1943年9月(具体日期可能因不同资料而有所差异)
出生地:特立尼达(位于英属西印度群岛)
职业:编剧、作家二、职业生涯
史蒂文·普莱斯菲尔德在编剧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他的作品涵盖了多个类型和题材。以下是他的一些主要编剧作品:
《重返荣耀》(The Legend of Bagger Vance):这部电影由罗伯特·雷德福执导,马特·达蒙、威尔·史密斯和查理兹·塞隆主演。它是一部体育励志电影,根据史蒂文·普莱斯菲尔德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昔日高尔夫金童兰纳福·朱诺在神秘球童巴格·范斯的帮助下重拾自信,最终取得高尔夫比赛冠军的故事。
《支手轰天》:该片由维克·阿姆斯特朗执导,杜夫·龙格尔、乔治·席格和克里斯汀·奥方索主演。它是一部剧情电影,讲述了赛车手山提及好友艾迪被陷害被捕入狱,在押送期间成功逃脱并寻找真相的故事。
《桃色杀机》:这是一部由David Madden执导的剧情片,主演包括詹姆斯·贝鲁什和琳达·汉密尔顿。影片讲述了心理学教授罗兰波特让原是重案组警探的汤姆贝克威监视她的一举一动,汤姆遵从她的要求跟踪她,发现罗兰过着双重性格的生活,到了晚上她会突然转变成一个性感又危险的女子的故事。
《雷霆穿梭人》:这是一部由Geoff Murphy执导的动作片,艾米利奥·艾斯特维兹和米克·贾格尔出演。影片讲述了公元2009年,财团老板肯勒斯年迈病故,他令手下华森德保存他的思想,然后把时光逆转到1991年,肯的思想移植到赛车手费的脑子里的故事。
此外,史蒂文·普莱斯菲尔德还参与了《约书亚之树》(1993年)、《法律之上》(1988年)、《金刚活着》(又名《金刚再生》或《金刚复活》,1986年)等电影的编剧工作。
三、文学成就
除了编剧工作外,史蒂文·普莱斯菲尔德还是一位备受尊敬的作家。他的作品以深入人心的主题和生动的笔触而著称。他的小说和自传作品同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他的作品往往探讨人类内心的挣扎、勇气与自我超越等主题,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一、书籍概述
《一生之敌》于2024年9月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是史蒂文·普莱斯菲尔德的又一力作。这本书以作者自身的丰富经历为背景,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追梦者在人生道路上可能遭遇的种种挑战,尤其是内心的恐惧、怀疑和不安等内阻力。
二、内容详解
内阻力的定义与影响
内阻力是一种无形但能被感觉得到的力量,它源于我们内心的恐惧、怀疑和不安。
内阻力会阻止我们追求梦想和实现目标,让我们在面临挑战时选择拖延、逃避或寻找借口。
业余选手与职业选手的对比
面对内阻力时,业余选手往往持有“兼职心态”,容易被外界声音影响,一旦遇到困难就容易放弃。
而职业选手则持有“全职心态”,将工作视为责任和使命,不受外界干扰,坚定立场,不达目的不罢休。
战胜内阻力的方法
行动力是战胜内阻力的关键。职业选手之所以能够让内阻力逃跑,正是因为他们拥有坚定的立场和强大的行动力。
通过积极的行动,将模糊的目标逐步细化,分解为可操作的小任务,使实现目标的路径更加清晰。
遵循优先原则,明确重要和紧急的任务,并付诸行动。耐心、寻求秩序、与恐惧同行、去神秘化、不找借口、不抱怨环境等也是战胜内阻力的关键。
作者的经历与启示
史蒂文·普莱斯菲尔德曾历经27年才出版第一本小说,期间在11个州做了21份不同的工作。他的人生经历丰富,这些经历也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中。
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成为职业选手、实现人生目标的真正路径——勇敢地迈出步伐,用行动去打破一切束缚。三、书籍影响与评价
《一生之敌》自出版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它连续20年位居亚马逊自助与创意榜单前列,受到了包括奥普拉、威尔史密斯、JK罗琳等众多名人的推崇。这本书不仅适合创作者、创业者,更是每一个渴望突破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人的必读手册。
综上所述,《一生之敌》是一本关于如何战胜内阻力、实现更高自我价值的书籍。它深入剖析了内阻力的定义、影响以及战胜内阻力的方法,并通过作者自身的经历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这本书对于所有想要努力精进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本音频《书视汇》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苹果播客搜听
文字版本可以查看公众号《绿蓑衣Echo》
《鱼不存在》讲述了什么故事《鱼不存在》是一本由美国作家、艺术家、科学记者露露·米勒(Lulu Miller)撰写的书籍,于2022年9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鱼不存在》巧妙融合了传记、回忆录与科学冒险的元素,讲述了一个关于失去、爱与生命隐藏秩序的故事。
《鱼不存在》到底讲了什么?
一共两条故事线。
一、主线故事:大卫·斯塔尔·乔丹的传奇人生
二、副线故事:露露·米勒的心路历程本书的男主角,是斯坦福大学建校校长大卫·斯塔尔·乔丹,他似乎从小就是个“异类”,然后,在被(大多数)人并不“完全理解、认同”的氛围中成长为一名精英学者。
他最终成为了一位【鱼类】分类专家(或者,也应该叫做博物学家),大卫·斯塔尔·乔丹发现了当时人类已知鱼类的近五分之一,以及,近千个鱼类标本。
似乎,大卫·斯塔尔·乔丹有一种“灾厄体质”,他收藏的标本曾因雷电击中电话线引发的火灾而毁于一旦,2年后,他的妻子病故,这算是事业与爱情的双重打击。
但是,大卫·斯塔尔·乔丹后来娶了一位大二学生为妻,年芳十八——对比一下,乔丹的大女儿才10岁。
到了1906年,旧金山发生地震,这场地震让大卫·斯塔尔·乔丹第二次收藏的近千个装着鱼标本易碎玻璃罐坠落在地,至此,他毕生的收藏又一次毁于一旦。
书籍简介中提到的——
其他人可能已经放弃,屈服于绝望。但是乔丹检查了脚下的残骸,找到了他辨认出的第一条鱼,并开始自信地重建他的收藏——他用一根缝衣针将标签缝在鱼身上。当世界陷入混乱,他用一根针来重建秩序。
故事到此,似乎是一个关于默默无闻的学者成长为知名学府首任校长,一个坚强不屈的人坚守信念不向命运低头的励志传奇。
然而,当我们以作者露露·米勒的视角,跟着本书“女主角”再去看大卫·斯塔尔·乔丹的故事,可能第一层面感受到的,是露露·米勒的“心灵救赎”。
露露·米勒的父亲是一名物理老师,在作者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告诉她,“生命没有意义,也无所谓意义”(P34)。
我想,对于一个对世界抱有好奇和探索欲的7岁少女,这样的真话是不是过于残忍了?
从书中的描述看,露露·米勒虽然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庭氛围也并非很舒缓,大姐,在校园遭遇霸凌,被迫退学;露露·米勒本人在学校遭遇男生们的挤兑;父亲对这两姐妹逐渐失去耐心,他期待女儿们重新振作的状态,逐渐以一种酗酒后的爆发呈现,母亲唯有默默流泪,而二姐后来因为受不了这种家庭气氛而远赴他处求学——算是另一种离家出走。
16岁那年,露露·米勒服下了过量的安眠药,所幸及时获救。
成年之后的露露·米勒,人生旅程并不顺遂,而大卫·斯塔尔·乔丹的传奇,让她动了想深入了解的念头——(这个人)如何在毫无希望的世界里拥有希望,如何在黑暗的日子里继续前行,如何在没有上帝支持的时候坚持信念?
当然,上述只是《鱼不存在》给读者展示的某一面。
接下来,随着露露·米勒对大卫·斯塔尔·乔丹生活的挖掘,世界的另一面也露出了狰狞的笑容。
为了收集鱼类标本,大卫·斯塔尔·乔丹使用过炸药炸鱼,还曾用过士的宁这种毒药给鱼下毒!
同时,我们都知道缔造斯坦福大学的,是财阀斯坦福夫妇,但鲜为人知的,是简·斯坦福夫人死于非命——她在一次海外旅行中“突然中毒而死的”。
当然,虽然证据表明简·斯坦福夫人因毒而死,但凶手是谁,如何作案的,至今无人知晓。而且,已经是一个多世纪以前的事儿,注定是个“人类谜案”了。
问题在于,这个女人的死,似乎与大卫·斯塔尔·乔丹很有关系。
这位首任校长,在斯坦福先生过世以后,与这位文化程度有限、私德方面也有问题的贵妇人关系格外紧张,简·斯坦福夫人非常反感大卫·斯塔尔·乔丹,质疑他的领导能力、研究方式,指控他任人唯亲、滥用经费、以权谋私,甚至还安排了一位教授充当眼线关注大卫·斯塔尔·乔丹的一举一动。
就在“简要开除首任校长”的流言兴起后,简·斯坦福夫人突然被人下了毒,被救了下来。
后来检测,毒药正是大卫·斯塔尔·乔丹获取鱼类标本时用过的士的宁。
大受刺激的简·斯坦福夫人,为了让自己放松,前往夏威夷度假,某一天,她又被人下了毒——这次没能救活。
诡异的是,大卫·斯塔尔·乔丹几乎是第一时间专门花钱雇人调查了该事件,并坚称简·斯坦福夫人绝不是死于中毒,而是自然死亡。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当时的大卫极有威望且有权势,这件事儿后来就不了了之。
大卫·斯塔尔·乔丹还有个隐藏身份——优生学的积极倡导者。
他所宣扬的美国优生学理论,认为贫困与道德败坏等特质都可以遗传,社会精英应该多生孩子,充实基因库的“优质”基因,而既不聪明也没有什么品德可言的人应该剥夺生育权——即对那些男人和女人强制施行绝育手术。
在各州废除优生绝育法之前,有成千上万的美国女性(原住民、黑人、波多黎各人、精神病人等)因大卫·斯塔尔·乔丹等人的“帮助”下,“成功”进行了“改造”。
在上个世纪初,受到这种优生理论影响的人中,就有一位奥地利男青年,后来,这位名叫希特勒的人将“灵感”在西欧广泛实施。
到底,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大卫·斯塔尔·乔丹以他“卓越的天才”,以一种“反人类”的角度,改写了历史、扭曲了道德?
但这本书的重点不是“鱼”,而是“不存在”。
大卫的故事反转尚且还不算震撼,因为更震撼的还在后头——鱼类不是一个物种,不被分类学家所承认。
“鱼”,并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故事的最后,一个戴着励志光环的大卫·斯塔尔·乔丹并不存在,而他一生钻研的鱼类物种也不存在。
所以,什么是存在的?
她开始思考:事物只有获得名字才能真正存在,比如正义、怀旧、无限、爱与罪恶这些抽象概念。这些概念并非挂在天上,等着人类去发现,而是等到有人为它们命名之时才突然成形。名字被叫出的一瞬间,这些概念就变成了“真实存在”的事物。
她才明白,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类赋予了名字和意义。
关于大卫的回忆录,作者露露·米勒还写道:“在我的人生分崩离析之时,他注定会是那个我向之求助的人。”“对一个试图在别人的生活中寻求方向的迷茫记者来说,真是再好不过了。”
而我想说,如果你正在失意,这本书再好不过了。
大卫创建和重建人生秩序的故事会像鼓励作者一样给你力量,但故事反转,作者想告诉你:不要用标签去认识世界,你存在的意义来自你自己建立的秩序,无关他人。
“鱼”从来不存在,你自己才是真实的存在。
-
一、基本信息
片名:《蒙娜丽莎的微笑》
外文名:Mona Lisa Smile
导演:迈克·内威尔
编剧:劳伦斯·康纳尔、马克·罗森塔尔
主演:朱莉娅·罗伯茨、克斯汀·邓斯特、朱丽娅·斯蒂尔斯、玛吉·吉伦哈尔
上映时间:2003年12月19日(美国),2004年2月12日(中国大陆)三、角色介绍
凯瑟琳:由朱莉娅·罗伯茨饰演,是一位新派女教师,她充满理想与热情,勇于挑战陈腐的教学制度,试图引导学生们追求自我实现。
贝蒂:由克斯汀·邓斯特饰演,是凯瑟琳的学生之一,她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但在传统的教学制度下受到束缚。
琼:由朱丽娅·斯蒂尔斯饰演,也是凯瑟琳的学生,她性格独立,敢于挑战权威,是凯瑟琳的得力助手。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讲述的是1953年美国一所著名女子学院中,新派女教师与守旧学院之间碰撞与影响的故事。
影片背景设定在久负盛名的卫斯理女子学院,这里的教学目的实际上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妻子和母亲。女主人公凯瑟琳·沃森(由朱莉娅·罗伯茨饰演)是一位毕业于风气开放的伯克利大学的女性,她满怀理想与热情,被聘请到这所学院担任艺术史老师。然而,当她踏入这所学院后,却发现这里的教学制度和观念与她所期望的截然不同。
学生们聪明、勤奋,但她们的生活目标却只是嫁人、成为贤妻良母,而她们在大学所学科目的成绩,也只是为了以后服务丈夫,做一位知书达理的贤内助。凯瑟琳对这种陈腐的教学制度和观念感到震惊和不满,她决定向这些传统观念发起挑战。
在与学生们的相处中,凯瑟琳逐渐了解到她们各自的生活背景和内心世界。她循循善诱地教导学生们如何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女性,不依附于男人,不作传统主妇,不为传统守旧的礼教和规定献身。而学生们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历了种种选择和决定,这些经历让她们开始质疑传统观念,并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真正追求。
在影片的结尾,凯瑟琳拒绝了卫斯理学院条框森严的聘请书,选择去追求特立独行的新生活。而学生们也在凯瑟琳的影响下,开始勇敢地做出自己的选择,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梦想。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通过讲述凯瑟琳与学生们之间的故事,展现了女性在传统观念束缚下的挣扎与觉醒,以及追求独立、自由和幸福的勇气与决心。影片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主题内涵,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和好评。
-
凯瑟琳·福布斯( 1908 -1966),美国作家,原名凯瑟琳·麦克莱恩·安德森,1909年出生于旧金山。福布斯祖籍挪威,19世纪晚期她的祖母从挪威移民至美国加州,而她的父母均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她原本是一家广播电台的编剧,平时也创作一些小故事。 1942年,她的两个短篇故事《妈妈的银行账户》、《妈妈的房客》在《读者文摘》上发表,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这给了她极大的动力。她以自己的家族经历为背景,一口气又写了十几个类似的小故事。这些温馨感人的故事集于1943年结集成书——《妈妈的银行账户》, 六十余年来常销不衰。之后,福布斯又出版了自传性小说《转折点》。 20世纪40年代末,由于身患慢性肺气肿,她完全停止了创作。1966年,她在旧金山去世。作者虽然英年早逝,她的作品却并没有因此而销声匿迹,相反,《妈妈的银行账户》不断再版、重印,创造了六十多年的再刷纪录,书中的17个真情故事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作者根据家族经历,从孩子的视角叙述了17个温馨感人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共同构成了上世纪初从挪威移民至美国的一家人的生活全景。 略带淡淡的乡愁,《妈妈的银行账户》回顾了上世纪初一个挪威家庭移居美国旧金山的生活历程。移民生活远非家人想象得那般甜蜜美好,维持家计、照顾家人、融入异乡生活……所有这一切都令人无比沮丧,但一家人在妈妈的影响下,始终以智慧和坚毅面对着每天的挫折和挑战。 只要有妈妈在,家人就充满了战胜困难、共渡难关的勇气。爸爸需要动手术时,只有妈妈知道怎样跟贪婪的医生太太打交道;房客欠下租金落跑时,只有妈妈能够找到补偿的方法;性格孤僻的姨婆陷入困境时,只有妈妈知道如何帮助她安度晚年;家里的“小淑女们”在学校惹了麻烦,只有妈妈才能化解尴尬……也只有妈妈知道用一个秘密的银行账户、一个美丽的谎言,来确保孩子们生活无忧,快乐地长大成人。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最后一篇故事距离第一篇故事的发生时间已是十多年之后,此时新移民家庭的第二代已经完全融入了美国的文化和生活。
-
金爱烂,1980年生于韩国仁川市,毕业于韩国艺术综合学校戏剧院剧作系。她的文学活动始于2002年,当时她的短篇小说《不敲门的家》获得第一届大山大学文学奖,该小说又发表于2003年《创作与批评》春季号。此后,她继续创作并发表了多部作品,包括短篇小说集《奔跑吧,爸爸》《滔滔生活》《你的夏天还好吗?》《外面是夏天》,长篇小说《我的忐忑人生》(同名改编电影由宋慧乔、姜栋元主演),以及散文回忆录《容易忘记的名字》等。她的作品获得了多项文学奖项,包括《韩国日报》文学奖、今日年轻艺术家奖、申东晔创作奖、李孝石文学奖、金裕贞文学奖、年轻作家奖、李箱文学奖、东仁文学奖、吴永寿文学奖等。
《滔滔生活》由八个短篇小说构成,这些故事聚焦了城市中那些看似平常、边缘,实则每天都在与生活无声抗争的可敬的普通人。《滔滔生活》《口水涟涟》《圣诞特选》《过子午线》《刀痕》《祈 祷》《方寸之地》《孩子和岛》
《滔滔生活》书中描绘了面馆养大的女儿在首尔的半地下出租屋于雨水倒灌的窘境里肆意弹奏钢琴的场景,展现了大学毕业女生在辅导班任教既“社畜”又“蜗居”的人生,以及城市青年囿于物质的缺乏无法与爱侣体面过圣诞节的现实等。这些故事就像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积聚起来的一汪水,借助作者充满想象力和智慧的文笔,让读者映照出自己,品味出原来悲伤可以刻画得很平静,凄凉可以表现得很幽默。
《口水涟涟》写作了都会女性极度疲惫而辛劳的职场生涯;
《圣诞特选》写作了经济拮据的年轻男女面对“节日”精打细算的心路历程(“圣诞节犹如瘟疫般归来”)。
《过子午线》巧妙处理了主人公的生命时间,却好像在提醒读者作者有着非同寻常的补习培训经验,她曾在不止一篇小说中记录辅导学院的生活,那里人数众多、阶层明晰,是普通人勤工俭学的选择,却也提出了非常深刻的问题,那么多人试图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最终为何(在其他的小说里)也没有让生活变得更好呢?
《刀痕》刻画了刻板印象中韩国家庭的生活,事不关己的父亲、勤劳能干的母亲,“刀”是主人公亲情记忆的物象投射,“善于用刀的妈妈仍然有切不断的东西”(如糟糕的婚姻),父亲却因为欠高利贷只想用刀自杀,最后母亲逝世,葬礼热热闹闹办得漫长。只在一些相似的用刀行为模式中,作者努力回避着最伤痛的思念,刻意轻盈遮盖起生活种种不堪回首的细节。换句话说《刀痕》将更多笔墨分布在母亲的葬礼,是颇有深意的射击。母亲在故事发生时已经不在场,母亲留下的好多幽默的回忆都沾满了心酸。
《方寸之地》这个故事主要围绕一对成年的兄妹展开,他们合住在一个狭小的月租房里。尽管已经成年,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仍然只能共住一个房间。这样的生活状态无疑带来了许多尴尬和不便,但兄妹两人却能够智慧地互相体谅,共同应对生活的挑战。故事中,哥哥已经与女友分手,他经常想起与女友共度的时光,特别是在圣诞节这样的特殊日子里。他渴望能够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更是为了能与心爱的人一起闲聊、厮守。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他在首尔多年,租过很多房子,却从未真正拥有过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妹妹则有一个从大学时期就相恋的男朋友,他们一起度过了三个贫穷的圣诞节,每个圣诞节都因为经济原因而无法互送礼物,更无法承担旅馆的费用。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努力想要过一个完美浪漫的圣诞节,但现实总是让他们失望。在第四个圣诞节,他们终于有了一些积蓄,可以稍微改善一下生活,但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酒店共度良宵。
这个故事深刻地揭示了现代城市中年轻人的生活困境和无奈,他们渴望拥有更好的生活,但现实却往往让他们感到力不从心。
《孩子和岛》这个故事则讲述了一个母亲牵着孩子的手,帮他上了船,仿佛是去探险。身边的盒子里装着野餐食物,他们准备在岛上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随着他们的离去,人群中的目光变得复杂而沉重。有些人对男孩的态度矛盾,既为他的离去而难过,又为自己的孩子担忧。这个故事虽然简短,但却充满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孩子和岛可以被看作是梦想与现实的象征。孩子代表着纯真和希望,而岛则代表着未知和冒险。母亲牵着孩子的手上船,就像是在引领他走向未知的未来,去追寻自己的梦想。然而,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他们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同时,这个故事也反映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担忧。男孩的离去让一些人感到难过和担忧,这体现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注。然而,这种关注和担忧并不能改变他们的现状,他们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来走出困境。
-
《燃烧的原野》收录了十七篇作品,这些故事以墨西哥乡村为背景,深刻揭示了1910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社会现实和人性困境。
《清晨》
描述了乡村清晨的宁静与人们的生活状态,为整个短篇小说集奠定了基调。
《那个夜晚,他掉队了》
讲述了一位士兵在革命中掉队后的遭遇,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个人的无助。
《我们分到了地》
描绘了一群农民在革命后期待分到土地的情景,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是一片荒凉的土地,暴露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农民的失望。
《科马德雷斯坡》
通过讲述一个乡村的故事,展现了人们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社会的阴暗面。
《都是因为我们穷》
揭示了贫穷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无奈,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扭曲。
《燃烧的原野》(同名短篇小说)
作为书名的同名短篇,它可能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或核心地位。故事可能围绕着原野的燃烧展开,象征着革命带来的破坏和变革,以及人们内心的挣扎和渴望。
其他短篇小说
如《求他们别杀我!》、《卢维纳》、《北渡口》等,也各自通过不同的故事和人物,展现了墨西哥乡村的苦难与希望,以及人性的复杂与多面。三、艺术特色与主题思想
艺术特色:鲁尔福的短篇小说以精炼而富有张力的语言著称,他善于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复杂的情感和场景。同时,他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隐喻等手法,使作品充满了丰富的意蕴和深刻的内涵。
主题思想:这些短篇小说共同探讨了革命、贫穷、人性等主题。它们揭示了革命带来的破坏和变革,以及人们在此过程中的挣扎和渴望。同时,作品也深刻反映了贫穷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和无奈,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问题和人性的扭曲。通过这些故事,鲁尔福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总的来说,《燃烧的原野》中的短篇小说是胡安·鲁尔福对墨西哥乡村世界的深刻描绘和对人性、革命与社会变迁的深刻反思。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思想,成为了墨西哥乃至拉美文学的经典之作。
胡安·鲁尔福(1917—1986)是墨西哥当代著名作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中期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是名副其实的“少而精”。在我国,大家耳熟能详的只有一部短篇小说集《燃烧的原野》和一部中篇小说《佩德罗·巴拉莫》。
鲁尔福出生于墨西哥哈利斯科州萨尤拉的一个小村庄,出生后三天就随父母迁居位于州府瓜达拉哈拉附近的圣加夫列尔小镇,祖父的庄园阿布尔科就在小镇旁边。
鲁尔福的童年是不幸的:七岁时父亲被人杀死,后来祖父又被人打伤,接着是母亲去世。在他的记忆里,亲人们一个一个地死去。他曾被法国约瑟芬派的修女收养,在孤儿院里生活。1926年至1928年,基督教战争爆发后,圣加夫列尔郊区的神父“投笔从戎”,把大量图书寄存在他祖父家里,这使他有机会博览群书。后来,姑母将他送到州府的一所学校,读了三年书。家里人原想叫他继承祖父的律师职业,但因大学罢工而未能如愿。为了谋生,他只得当了会计。1935年,他来到墨西哥城,在移民局及其他政府部门工作,一干就是十年。工作之余,他在大学旁听文学课程,因为他从小就有从事文学创作的理想。
在这期间,他乘职务之便,跑遍了全国各地,同时,还大量地阅读了国内外的文学名著。
在卡德纳斯总统执政期间(1934—1940),墨西哥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开明措施。知识分子的思想比较活跃,创办了不少刊物。在这种形势的影响下,鲁尔福和朋友们也创办了一个文学杂志——《面包》,并在这本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早期作品,如《生命本身并非那么严肃》(1942)、《我们分到了地》(1945)等。 1946年,他离开移民局,到旅游部门工作,为公司推销汽车轮胎。1954年,又转到出版部门。此前的1953年,他发表了短篇小说集《燃烧的原野》,1955年发表了中篇小说《佩德罗·巴拉莫》,两本书引起了读者和评论界的关注,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墨西哥乃至拉丁美洲文学的经典。至今令许多人不解的是,1955年以后,鲁尔福再没有发表新作。直至1980年,才又发表了《金鸡》。其实这是一个电影文学脚本,写于1960年,并已于1964年拍成电影。 1962年以后,鲁尔福一直在墨西哥国立印第安研究所工作,直至1986年1月7日逝世。按照他的遗嘱,“葬礼要像我的一生那样简朴”。然而墨西哥文化界还是在国家艺术宫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悼念仪式。
革命的进程在《佩德罗·巴拉莫》(1955)中达到了顶峰,博尔赫斯认为这是“西班牙语文坛乃至世界文坛最好的小说之一”。这部小说精练却又令人眼花缭乱,它以虚幻而又准确的朴实展现了一种人类和文学的智慧,这不仅使它成了一部关于忘却的令人难忘的小说和一部本土艺术的杰作,而且成了人们更好地审视拉丁美洲腹地的地理环境及其农村消亡的无法表述的历史象征之一。
《佩德罗·巴拉莫》出版后,胡安·鲁尔福基本上没有再发表什么新作。1962年起,他在墨西哥国立印第安研究所出版部工作,1986年1月病逝于墨西哥城。
-
伊藤比吕美(Itō Hiromi),日本现代诗诗人、小说家、随笔作家、翻译家,以下是对她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出生日期:1955年 69岁
出生地:日本东京
职业:诗人、小说家、随笔作家、翻译家
更多外文名:Itō Hiromi二、文学成就
出道作品:1978年以诗集《草木之空》出道,引领80年代女性诗潮。
获奖情况:
1999年,作品《拉尼娜》获野间文艺新人奖。
2006年,《河原荒草》获高见顺奖。
2007年,《镊子·新巢鸭地藏缘起》(又名《とげ抜き 新巣鴨地蔵縁起》)获荻原朔太郎奖。
2008年,获紫式部文学奖。
代表作品:著有《好乳房坏乳房》《闭经记》《女人的绝望》《解读般若心经》等作品。其中,《闭经记》分享了伊藤作为女性闭经前后生理、心理的变化与喜怒哀乐;《身后无遗物》通过一个60多岁女性的视角,讲述了衰老和死亡;《初老的女人》继续书写伊藤人生后半场的各种体验。三、人生经历
1984年起居住在熊本,1997年起定居美国加州。
2011年10月1日起担任熊本学园大学客座教授。
拥有一段相对传奇的人生经历,20岁患厌食症,35岁患忧郁症,离过婚,40多岁去美国生活,55岁和美国画家同居,有三个女儿且都在美国。
父亲去世前,伊藤每个月长途往返于美国加州和日本熊本;父亲去世后,她每天跳尊巴,瘦了4公斤,重新穿回牛仔裤。
62岁的伊藤重回日本,一边在大学任教,一边带着狗狗开始晚年的独居生活。
日本作家伊藤比吕美的《身后无遗物》是一本深刻探讨生命、衰老、死亡以及人生意义的作品。以下是该书的详细内容:
一、主题与背景主题:该书围绕生命的脆弱与坚强、寂寞与自由展开,深刻反映了作者对生命和死亡的独特见解。
背景:伊藤比吕美在书中记录了自己进入60岁后的人生经历,包括与身边亲人的生离死别以及自己面对衰老和死亡的种种思考。二、内容概述
母亲的去世:伊藤比吕美在书中详细描述了母亲住院四年并最终离世的经历。她感慨于母亲离世后留下的遗物之少,希望自己也能如母亲般身后不留一物地死去。
丈夫的衰老与去世:书中还记录了伊藤比吕美丈夫如疾风暴雨般的衰老过程,以及他去世后的种种事宜。丈夫的去世让作者感受到了老去的无边寂寞和独自生活的不便,但也让她更加珍惜活着的时光。
面对衰老与孤独:伊藤比吕美在书中坦然面对自己的衰老和孤独,她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如跳尊巴、养狗、做饭、写作等,让自己的生活充实有趣。她不再惧怕寂寞,而是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三、文字风格与情感表达
文字风格:伊藤比吕美的笔触细腻且真挚,书中没有华丽的词藻和刻意的渲染,而是以真实得近乎残酷的生活细节和内心独白打动人心。
情感表达:作者在书中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勇气和坦诚。她直面死亡,但并不让我们感到恐惧,而是让我们更加珍惜活着的时光和生命的宝贵。四、深层含义与启示
珍惜当下:伊藤比吕美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关爱身边的人,不要让忙碌成为疏远亲情的借口。
豁达坦然:书中文字一字一句都透着作者豁达坦然的生活观、生死观。她教会我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故和困难时,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勇敢面对并迎接新的改变。
-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是哥伦比亚的著名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以下是他的生平简介:
一、早年经历
1927年3月6日,马尔克斯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省的阿拉卡塔卡镇。
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
1940年,全家搬到首都波哥大,他就读于教会学校。
1947年,进入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并开始文学创作。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第三次辞职》于同年刊登于《观察家》平台
1948年,因哥伦比亚内战,马尔克斯中断学业,不得不转到卡塔赫纳大学,并开始在《世界报》担任记者。二、文学创作与记者生涯
1954年,马尔克斯重新回到波哥大,在《观察家》担任记者与影评人。
1955年,他因连载文章揭露被政府美化了的海难而被迫离开哥伦比亚,任《观察家》驻巴黎记者。
1958年,与恋人梅赛德斯结婚。
1959年,受古巴拉丁通讯社委任,成为该社驻波哥大记者。
1960年,先后在古巴与美国为报社工作。
1961年至1967年,居住在墨西哥,从事文学、新闻与电影工作。在此期间,他创作了《枯枝败叶》、《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恶时辰》等中短篇小说。
1965年开始创作《百年孤独》,并于1967年出版,(写了两年)该小说被誉为杰作,短时间内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并饮誉全球。三、辉煌时期
1975年,马尔克斯联合左翼知识分子与报界人士,成立了杂志《抉择》,为自由党发声争取意见空间。
1975年,为抗议智利政变而举行文学罢工,搁笔5年。
1982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并担任法国西班牙语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同年,哥伦比亚地震,他回到祖国。
1985年,出版长篇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该小说展示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并反映了哥伦比亚的历史。四、晚年经历
1994年,马尔克斯一手促成了伊比利亚美洲新闻基金会(Fundación Nuevo Periodismo Iberoamericano)的成立。
1999年,他被确诊罹患淋巴癌,此后文学产量遽减。
2002年,出版自传《活着为了讲述》。
2004年,出版新作《忆我忧伤妓女》。
2014年4月17日,在墨西哥城去世,享年87岁。五、主要作品
马尔克斯的主要作品包括《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迷宫中的将军》、《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等。其中,《百年孤独》是他的代表作,被誉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主峰,已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出版,销量逾1000万册(另有说法称全球销量超过3000万册)。
总的来说,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和历史变迁,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类命运和孤独情怀的深刻思考。
《礼拜二午睡时刻》是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该作品讲述了一位贫穷的母亲带着她的女儿,在八月的一个礼拜二的午睡时刻,乘坐破旧的火车来到一个荒凉的小镇,给因偷窃(在故事中这一行为存在争议)而被打死的儿子上坟的故事。
故事中的小镇带着贫穷、愚昧、麻木的阴影,生活在其中的人凭着一种集体意识的惯性和无意识的行为去生活,对生与死并不真正地关心,只是惯性地活着。(具体的表述为开始母女到来人们在睡觉,但得知那个小偷的母亲和妹妹来了,否纷纷都神父的窗户边来看)
而这对母女,尽管贫困且孱弱,但她们是有精神支撑的生命,成为作品中有力量的景色。母亲坚韧的形象隐喻着拉丁美洲人的民族性格及精神存在方式,她庄严的神情与意味深长的回答拷问着小镇人的心灵,也拷问着南美洲人民的心灵。
在故事中,当掌管墓地钥匙的神父问母亲是否想过要把儿子引入正道时,母亲平静地回答:“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人。”这句话不仅展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爱和信任,也揭示了小镇人们对生命和正义的漠视。神父听后有些羞愧,把墓地的钥匙给了母亲。母亲谢绝了神父要借给她们阳伞的好意,在小镇人的注视下平静地向墓地走去。
整个故事虽然情节简单,但寓意深刻。它通过对小镇和人们的描写,揭示了拉丁美洲人们贫穷、落后的生活状态以及人性的愚昧和麻木。同时,也通过母亲的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以及面对苦难时的坚韧和勇气。此外,小说还通过强调“礼拜二”这一特殊的时间节点,暗示了耶稣受难和救赎的主题,进一步加深了作品的宗教和文化内涵。
-
司汤达(Stendhal,1783年1月23日~1842年3月23日)。原名马里-亨利·贝尔(Marie-Henri Beyle),“司汤达”(又译斯丹达尔)是他的笔名,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著作为《阿尔芒丝》《红与黑》(1830年)、《帕尔马修道院》(1839年)。 1783年1月23日,司汤达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尔,少年时代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氛围中长大,崇敬拿破仑,并多次随拿破仑的大军征战欧洲。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后侨居米兰,同意大利爱国主义者有来往,后被驱逐出境,回到巴黎。他的主要作品大部分是在1831年后写成的。1842年3月23日逝世于巴黎
年轻时的司汤达并不是作家,而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帝国军官他在马伦哥打过奥地利军队、进驻过米兰亲临了耶拿战役、占领过柏林、还随军进攻了莫斯科。
司汤达原名叫马里·亨利·贝尔1783年出生于法国格勒诺布尔一个富裕的律师家庭。 他的父亲非常刻薄冷漠,并不重视子女教育。他把司汤达交给修道院的神父 ,很少关心孩子的感受 ,司汤达的母亲很有教养,却在他八岁时去世, 司汤达身边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人,就是他的外祖父, 他曾在法国大革命前拜访过伏尔泰, 早年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很深刻,他对启蒙思想的认可,再司汤达的成长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因此,司汤达很小的时候就读过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的书, 家庭氛围、神职人员的做派和后蒙思一同在他的心里汇聚成奇特的体会,让他既萌发出批判神职人员虚伪的念头,又在未来产生了热衷于社会变革。最终追随拿破仑革命的渴望。
在学校里,司汤达诗歌文理兼修的好学生吗3岁拿到了作文奖和数学奖,在学校外,司汤达是个热血分子, 他崇拜拿破仑,16岁就通过亲戚关系谋到了拿破合军队中的军官职位,17岁上战场, 历任兵站、骑兵部队少尉和副官等职,多次随拿破合征战欧洲各国, 在历史上残酷的1812年, 由俄国、普鲁士、匈开利、瑞典、大不列颠及发尔兰联合王国及莱茵联邦的某些邦国组成了反法同盟 ,这一年6月18日,先是美国向大英帝国宣战,美国第二次独立战爭爆发,一周后,就是6月24日俄法战第又爆发,拿破合率57万大军远征俄国9月12日拿破仑占领了莫斯科,却因战况不利,不得不在10月19日从莫斯科撤出,司汤达在当时已经成为后勤军官, 拿破仑撤军的路上便经过了由司汤达负责管理的军需仓库,司汤达的补给对远征军而言尤为重要,可惜俄法战争彻底摧毁了拿破仑手中的军事力量,迫于无奈,拿破仑只好于1814年下台, 波务王朝趁机复辟,司汤达也退出政治,侨居意大利米兰,开始进行文学创作。
1817年,司汤达写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作品, 到1822年,司汤达发表了《论爱情》, 虽然这本书11年间就卖出过7本, 销量极差但却尤为重要,司汤达在书中提出了爱情结晶现象。第一:他把发情分为四类: 激情之爱、虚荣之爱、肉体之爱、趣味之爱。他认为“爱情是文明的奇迹,他还在书中把发情的产生分成七个阶段,又写了内容、形式、结局各异的故事。引出发情是人类情感结晶这样的结论,第二《论发情》的出现,是对发情深刻细致的思考。是超前的艺术创作,书中的爱情理论进一步反映在他后续的作品中。比如像《红与黑》里的爱情变化,其实就是《论爱情》观点的具体表现,正是司汤达超前地对爱情进行了部机, 间接指出了心灵的复杂性、多变性、偶然性、矛盾性与不确定性。 才使人物的心理活动、意识理念、形而上的思考等等极为抽象的描述。 不再依赖于跟随动作、对话、场景来呈现。这番创新,也正是司汤达被人评价是“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创作鼻祖的原因。
1828年司汤达开始动笔写《红与黑》,小说发表后,社会上立刻流传着,不读《红与黑》,就无法在政界混的谚语,在漫长的岁月里,《红与黑》影响了包括像海明威、纪德、毛姆等一众文豪,纪德更是说《红与黑》是他一生最受益 的书,
这要从司汤达创作本书时的社会环境讲赶1828年至1830年小说脫稿期间 ,法国正酝酿着新的社会革命,政治变化成了当时法国人聊得最多的话题,司汤达曾通过编辑的嘴说,如果您作品的人物不谈政治他们就不是1830年的法国人您的书也就不再像您希望的那样成为一面镜子了。所谓这面“镜子,极具动荡下法国社会年轻人的出路问题,年轻人该如何活出自我,如何打破身上的束缚?又会遇到什么阻碍?这些疑问成了《红与黑》的核心命题,小说讲述了一个木匠儿子的野心之路,只有军队和教会两条路
红与黑代表司汤达对社会的一切看法, 有三重含义,首先,从酝酿这部小说开始,司汤达的生活就陷入了贫困交加,疾病缠身的处境,他人生中铁马金戈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只有寄托于文学创作,才能让理想抱负不至于黯淡无光,干连是司汤达的二次生命,是眼看着拿破仑倒台后,现实中无能为力, 而在创作中对波旁王朝的一次冲锋,其次,高尔基會说《红与黑》中的于连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 一系列反叛资本主义社会的英雄人物的"始租, 高尔基进一步说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也就是说司汤达到最后也没有给青年人出路是什么的答案,从某些角度看,于连是极为成功的年轻人,梦想也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完全破灭,于连的悲剧性不是死去,而是无路可走,这种反抗却又最终败在宿命论面前的悲剧人生,是司汤达的文学突破,也是他的局限性,最后,司汤达旗帜鲜明的反对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在19世纪20年代就提出了文学具有时代性特征,把审美从传统的外部审视转变为内部审视,他这种继往开来的创作思想,引出了对人的欲望、情感产生之规律的研究,在他之前,故事角色的欲望如何,想法如何并不是小说的核心描写部分,而他扩大了这个部分,使其具有独立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能力,司汤达在原先无人涉猎的地方开辟出一片天地。并完成了极有人格张力的代表作品《红与黑》,于是意识流和心理小说便在这片沃土上成长了起来。
-
探索松浦弥太郎的智慧生活哲学,一百个信条引领人生新视角。你有专属的人生指南吗?
松浦弥太郎的““100个基本”是为了让自己明白的事,是对自己展开的思考,是为了整理自己的思路而存在的。这是为了个人成长、学习,为了更像自己,而应该恪守的人生信条。重要的事情、想要遵守的规则,我想每个人都有,但这些内容其实是很模糊的,难以用言语表述。如果能一条条地认真思考如何用言语表达它们,也能借此更好地认识自身。“基本”可以关涉任何事—计划、目标、想养成的习惯,灵光一闪想到的或者想模仿的事。将这些事列个清单,偶尔过目,检查做到了多少,没做到多少,这很重要
-
《双城记》的开头是一段名言:“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个睿智的年月,那是个蒙昧的年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大家都在直下地狱。”
这段话被广泛传诵,早已超越国界,不过,美好和糟糕并存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我能明白“蒙昧,疑虑重重,黑暗笼罩,让人绝望和一无所有……”如果狄更斯感到“那个时代和这个时代是如此相似”,那么,我对悲惨的一端更感同身受些。
《双城记》,我最直观的感受是一种难以言说的震撼。第一部“复活”,第二部“金钱”,第三部“暴风雨前的踪迹”。前面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看似有点杂乱无章,甚至让我产生冗杂无味的感想,但是到了最后一部特别是最后几章却有了戏剧性的转变,所有的情节串联在一起,那些看似无关的情节都得到了一一照应,人物的命运、故事的发展随着法国大革命的激烈浪潮彼此交杂。
《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暗流涌动的激进和猩红色的革命基调充斥着整部作品。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露西·马奈特跟随台尔森银行的员工(也是父亲马奈特医生的朋友)去巴黎将从巴士底狱释放的父亲带往伦敦,在回程途中结识了前法国贵族查尔斯·达尔奈。由于一场冤假官司,露西、查尔斯和英国律师卡顿相识,由此展开了他们爱恨交加的故事。整部小说的构架宏大,第一部以紧张的社会气氛作为基调,用大量笔墨去勾勒出革命前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极其不平等的社会;第二部则通过描绘贵族的残酷行为加剧这种黑暗,让人忍不住对人民的遭遇深感同情,并为后面人民的暴动做铺垫;但在第三部的开端,仅仅几十页,就让人从同情转而错愕,对先期革命者的残暴极其所伴随的黑暗而感到不知所措。“自由、平等、博爱,要不毋宁死的统一、不可分割的新生共和国”——这涂在巴黎墙上的革命宣言似乎剩下了“宁死的统一”。没有与主题无关的繁枝杂叶,也没有与时代无关的杂乱碎语,狄更斯的叙事手法对美的关照是永恒的:用纯描绘与铺垫来达到直击人心,其力量不亚于一部电影。
在这样一个“是最好的,也是最坏的”时代里,我认为这部小说最感人也最打动人心的部分在于卡顿对露西的深沉无私的爱。卡顿出身卑微,看似行为懒散颓废,实则才华卓越,是小有名气的律师助手,是斯特里弗律师背后的“胡狼”。当卡顿第一次在法庭偶遇露西后,被她动人的青春美貌、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气质所吸引。他关注着露西的一切,喜则为她雀跃,忧则为她担心。为解救露西的卡顿急中生智,提出了面貌相像的问题;法庭上,他是第一个发现露西晕倒的人;当露西为达尔奈牵肠挂肚时,他又主动替她传递消息;甚至和达尔奈喝酒时,他都不忘记说一句:“为了美丽的露西小姐干杯”。虽然露西并不爱卡顿,但卡顿还是默默地守候着露西,露西和达尔奈新婚旅行归来后,卡顿是第一个来道贺的朋友,他很郑重地向达尔奈恳求给予他每年六次探望的机会,对待小露西,卡顿像女儿一样宠爱她……当法国大革命的风暴无情的向前侯爵贵族查尔斯·达尔奈袭来时,当露西的平静生活被猩红的浪潮打破,当出狱后的查尔斯不到两小时又锒铛入狱时,是卡顿多方打探竭尽筹谋,买通了看守所罗门,利用和查尔斯相似的容貌设计了一场“调包计”,在牢房里用药迷倒达尔奈,并迅速调换了衣服,达尔奈被安全带出监狱与露西汇合并乘坐的车辆顺利通过关卡的检查,逃亡巴黎——而他,却选择了独自留下,代替达尔奈走上断头台。
-
出走后的她,真自由了吗?从电影《出手的决心》聊起,看现代女性出走与百年前的不同。影片主角与现实中的苏敏,她们勇敢踏出家门,挑战既定角色,她们的故事让人深思:女性在家庭与自我追求间如何破局?如今社会,女性就业多元,经济独立不再是梦,但出走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意识觉醒。金钱是底气,觉醒是动力,面对重重困难,是勇往直前还是半途而废?我们身边不乏出走后活出自我的女性,她们的经历比文学作品更鼓舞人心。今日话题:现代女性的出走,是否已逃离前辈们的悲剧宿命?经济自由与意识觉醒,哪个更重要?一起来聊聊,寻找答案。
02:02 女性独立与社会变革:出走后的不同命运
04:27 从贫困到独立:女性在现代社会的就业机会与自由选择
09:01 教育与觉醒:探索属于自己的女性权利之路
13:31 现代女性的出走与一百多年前的差异:经济独立与意识觉醒的重要性
18:00 突破束缚,追求自由:出走与经济独立的重要性
22:33 婚姻家庭中的女性付出:社会价值系统的观察与思考
27:01 《出走的决心》:爱情与命运的交织,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
31:35 《他的世界临近了》:电影中出走决心的那一刻与安静的交汇
36:04 当婚姻变成独角戏:探寻离婚背后的心理压力与孤独!
40:36 上海朋友们,如何以优惠价格观看电影?分享实用方法!
45:07 《离开的勇气》:女性出走的决心与自我重生的故事
49:35 生活中的家暴与电影中的呈现:一个被困女性的希望与鼓励
-
看过的财商书单分享:
《金钱心理学》美 摩根.豪泽尔
《小狗钱钱》德 博多.舍费尔
《穷爸爸富爸爸》美 罗伯特.清崎
想财务自由?先点亮你的财商!《财务自由第一课》。究竟,不为钱愁时,你最向往啥?是朝九晚五稳稳幸福,还是追逐无限可能的流浪?书中学生的“小确幸”财务自由观,是否戳中你心?我们不仅聊理念,还揭秘实用存钱法门,比如FAQ MONEY秘籍,算算你的自由金要多少?赚钱重要,存钱才是财富增速的刹车键!赚钱高手的财务悲剧警示我们:会赚还得会存。别让无度消费拖慢自由脚步。存钱苦哈哈?我们分享乐趣和窍门,让攒钱变身生活乐事。不止理论,还有亲身经历证明,理财收益虽小却温暖,房租压力减半,幸福感加分。你,准备好一起向财务自由迈进,探索精明用钱新世界了吗?
02:02 财务自由的定义:工作轻松、兴趣发展、稳定收入与旅行梦想
04:19 个人财务自由之路:通过兴趣爱好和储蓄达到自由生活的目标
08:37 培养财商思维:从储蓄到投资,打造财务自由之路
13:00 存钱不是目的,是手段:如何为人生增添价值?
17:19 《存钱篇》:从赚到存,让你的财富增值之路更近一步!
21:44 提升自己的投资意识:分析情况与理性决策的关键
25:58 金钱使用与生活其他方面的参考指南,如何避免不必要的消费和浪费。
30:20 培养财商意识,掌握财务自由的关键!
34:41 如何判断一件商品是否具有长期价值?——购买商品的思考方式与方法
39:02 打造私域流量词的六个步骤,探索个人影响力的奥秘!
47:42 坚持付出,追求真实的收获:前王粉丝的心路历程
-
女生独行的异国之旅: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特别篇!一场勇敢与自我成长的自由行冒险。语言不通?签证难办?不怕,真相揭晓!从巴厘岛的人潮汹涌到斯里兰卡的独特韵律,我以亲身经历告诉你,即便英语不算溜,也能勇闯天涯。独自上路的女背包客心得全揭露:如何用破冰英语走天下,遇见不同国度的奇妙缘分。更有签证办理秘籍大公开,教你如何省时省钱跳出旅行团,拥抱真正的自由行乐趣。还有,那些必备旅行APP清单,让你在当地如鱼得水。想知道更多独行不孤单的秘密吗?快跟着我的脚步,一起探索旅途的无限可能吧!
02:01 旅行中的语言难题:英文不好的人能否自由行?
04:40 旅行中的英文挑战:克服口音障碍,提升英文听力能力
09:21 自由行 vs. 跟团游:如何评估你的英文水平并提高旅行体验?
14:03 如何办理签证及选择机票订购平台的建议
18:43 马来西亚和印尼打车软件推荐,价格实惠、性价比高!
23:22 全面比较各个旅行预订平台的价格和优势,选择最划算的预订方式!
28:05 印度尼西亚和斯里兰卡:安全程度对比,女生旅行建议
32:48 巴厘岛和斯里兰卡:两个海岛国家的差异与魅力!
37:28 斯里兰卡留学选择:教育水平不低且性价比高的国家
42:08 探索斯里兰卡:自然风景与人文交流的难忘记忆
46:49 探索自然之旅:斯里兰卡的野生动植物和徒步之旅
51:32 自由行探索斯里兰卡:发现国家的魅力与文化的交融
-
一九五四年,七岁的他,因病休学在家,整天躺在床上看漫画。在母亲的鼓舞下,他创作了一个四页长的魔法动物故事,获得母亲赏赐的一块美金稿费。他自觉人生就此开启了一扇“可能”的大门,但,焦虑也随之开始了。
不同的人生阶段里,这种关于写作的焦虑,以着不同的面貌出现。“退稿”当然是其中一种,但不严重。对于一个以写作为乐的十四岁少年而言,墙上悬挂退稿的钉子因无法负荷重量而掉了下来,充其量换一根更长一点的就是了。类如“写得很好,但不适合我们。你很有才华,再加把劲吧!”的退稿注语,则让他大受鼓舞,深感希望无穷,前途无限
写作是一种涂鸦。我们每个人的思想都像一个滤网,网的大小和尺寸都不同。我的滤网流不过的东西,也许可以流过你的滤网,而且一点困难也没有。你的滤网流不过的东西,也许在我的滤网中通行无阻。我们每个人似乎都有与生俱来的责任去转换这些堵住我们思想滤网的糟粕,最后会发展出某种才艺来
一九七三年的斯蒂芬·金:大学毕业两年,二十七岁,已婚,眼镜镜片越来越厚重,卡其裤已快装不下日益向外扩张的啤酒肚。育有一子一女的他,好不容易在高中找到一份教职,却入不敷出,暑假里还得到洗衣工厂打工,老婆塔比莎则穿着粉红制服在甜甜圈店里当服务生。全家人住在一辆拖车里,电话被断线了,更没钱修理代步用的破烂“别克”车。他终日担心会有额外的账单,也被教学跟行政会议搞得兴味索然,“这不是我该拥有的生活!”跟所有人一样,斯蒂芬·金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却看不到任何改变的曙
即使生活如此艰难,他还是在写作,还是在投稿,而且,还是写恐怖小说,书桌抽屉里随时躺着五六份未完的手稿。“为何要糟蹋天分?为何要浪费时间?为何要写这些垃圾?”老校长的这几句话,想必也曾浮现在他的脑海之中,不过此时的他大概无暇顾及这些了。毕竟,有时候“垃圾”被录用了,额外的稿费收入总会带来意外的欢乐。全家大吃一顿、多买些日用品、带耳朵有问题的女儿去看早该看的医生。这有什么不好呢?他真正担心的是,眼见而立之年即将到来,自己到底能不能成为作家,靠写作为生呢?
要不是老婆塔比莎始终认定斯蒂芬·金有才华,写作绝不是浪费时间,总是鼓励他多花时间在写作上;要不是她从字纸篓里把已经被揉掉的《魔女嘉莉》(Carrie)草稿捡了回来,抖掉烟灰,摊平开来阅读,还贴心地对老公说“这个有搞头,你一定行的”
魔女嘉莉》预付版税仅二千五百美元,畅销之后,光平装本版权就卖了四十万美元,他拿到一半的二十万,等于三十一年的教书薪水
此后三十年里,每天一大早,他就坐在打字机前写作,至少要写个一千五百字才起身,且每年只在国庆日、生日和圣诞节这三天停笔歇息。(后来他承认,这是为了找话题才这样说的,其实一疯魔了,这三天照写不误!)“我不断地写,因为这是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了。有人花上二十年做心理分析,想去了解他们为何有某种兴趣和感觉,我只是放纵它们。”“当我坐在打字机前时,我知道我有多认真。”某次接受访问时,斯蒂芬·金曾这样说道。
一九八八年里,他曾有四部小说同时登上畅销书排行榜,成了美国出版界破天荒的大事。整个八〇年代里,斯蒂芬·金可说攻无不胜、战无不克。据统计,这十年里,美国大大小小最畅销的二十五本书里,他一人就占了七本,当真空前绝后!
似乎又焦虑起来了。本来就爱喝两杯的他,到了一九八五年,酒瘾、药瘾纷纷上身,不但酗酒,还吸食古柯碱。这是为什么呢?“成名症候群”的患得患失,以及定期出版的压力都可能是原因
一九八二年,斯蒂芬·金已经接连写出《撒冷地》(Salem's Lot)、《闪灵》(The Shining)、《守夜》(Night Shift)、《死亡区域》(The Dead Zone)、《凶火》(Firestarter)、《狂犬库丘》(Cujo)这些哄传一时的叫座小说,声名大噪,隐隐然具备“畅销霸王”气象之时,他却出版了《肖申克的救赎》(Different Seasons)。这一本书颇出乎读者跟出版界意料之外,是由四个中篇小说组成,前三个与恐怖几乎沾不上边,最后一个虽颇惊悚,但跟之前的“超能力”、“吸血鬼”、鲜血满地流相较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关于这本书,斯蒂芬·金后来曾透露:“我花在上面的精神比任何一本书都多。”“也许一生再也不会出版另一本完全相同的书了。”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精神?为什么再也不会有第二本了?答案还得从这本书里去探索。
《日蚀》又名“惊鸟”,英文原名Dolores Claiborne,就是多洛雷丝·克莱本的全名。全篇正文以嫌疑犯小高岛居民、帮佣多洛雷丝·克莱本的自叙视角写就,
书里充满了以女性角度出发的对现实细节的描述、和心理体验刻画,极其真实和震撼。相对于对书中男性人物的平铺直叙(也许因为时代原因,连他们对女性的诡计也只是单层式的浅薄阴谋),作者作为男性,他对于女性的刻画可谓曲折且深彻骨髓。小说设置了多洛雷丝和雇主薇拉·多诺万的奇特且极其固执的友谊;多洛雷丝女儿塞莱娜对于父女、母女关系的错乱和纠结;薇拉与子女的纠结和对他们现状的隐瞒;多洛雷丝在婚姻里的磨损和她为了子女所做的决绝行动而导致的母女关系的疏离等等。相比这些纠结纠缠的关系,谋杀反而不能被算作小说的主调,而成了小说的调味剂。
对我而言,这部小说最大的阴谋不是主人公帮佣多洛雷丝杀夫,也不是雇主薇拉算计谋害了自己的孩子们,它最大的阴谋在于读者到底信不信多洛雷丝所说的所有的一切和她叙述的这部小说:杀夫的真正原因和过程、薇拉是不是被谋杀、薇拉病重迷糊时其财产有没有被挪用、以及薇拉的遗嘱是不是在她清醒时完全自愿写下的。让我引用小说中的一句话——“有时候家人可以察觉到法律看不见的蛛丝马迹,譬如塞莱娜。” 作者不断地暗示着我们去用塞莱娜的眼神去选择:信还是不信呢?
-
//aod.cos.tx.xmcdn.com/storages/1e1e-audiofreehighqps/F1/8B/GArMStkKfLwSAB0HeQL32CvG.png
如何从《飘》中看清爱情与友情的真谛
《飘》塑造了一个复杂多面的女性——郝思佳,既有她父亲的豪放不羁,也有母亲的坚韧细腻。在南北战争的背景下,她经历了爱情的失落和友情的醇厚,对曾经追求的爱情观有了深刻反思。书中不仅展现了她和白瑞德的动荡爱情,更深刻描绘了她与梅兰的真挚友情。你是否好奇郝思佳何以成为经典文学中的强悍女性?又是什么让她对友情的理解如此深刻?这些都将在我们的讨论中得到解答。
00:02:04:《简爱》与《傲慢与偏见》:爱情中的个人意志力与社会压力的冲突
00:04:12:《一直爱着你》:一个灵活的脑袋,一段感人的故事
00:08:27:《飘》:玛格丽特米切尔笔下的美国南北战争与友情故事
00:12:40:小说中的经典爱情故事:《飘》与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现实生活
00:16:54:玛格丽特米切尔:一部小说,见证花季少女的成长与成熟
00:21:07:家族与爱情的交织:郝思佳的命运抉择
00:25:20:爱情与自尊的较量:白瑞德与郝思佳的命运抉择
00:29:34:爱情中的相似与相像:白瑞德与郝思佳的彼此吸引
00:33:48:爱的追寻:思佳与白瑞德之间的复杂情感纠葛
00:38:01:爱与觉醒:小说中的主人公在爱情中的成长与困惑
00:42:15:忍辱负重的传统与魅力留存:郝思佳的成长历程
00:46:27:十七岁情敌的奇特魅力:一本超前而感人至深的小说 -
贝蒂·史密斯(1896—1972),德国移民,成长于纽约布鲁克林的威廉斯堡。她的经历与这部小说主人公弗兰西相似,早年也是靠自学完成了初步的知识积累。后来她进入大学学习新闻、戏剧、写作和文学。《布鲁克林有棵树》是其最主要作品,曾被改编为电影、电视、音乐剧等多种形式,并曾获得过奥斯卡奖。她还是一位剧作家,一生写过多部独幕剧和完整的长篇戏剧,曾获洛克菲勒基金会和戏剧家协会基金会资助
1岁的女孩弗兰西生活在布鲁克林穷人区,和其他布鲁克林小孩一样,她和弟弟尼雷会在外面捡些布头、纸张、金属、橡胶等破烂,每逢周末,她就和弟弟一起去垃圾站卖掉他们捡来的垃圾,换得几枚硬币。她熟悉每一种废品的价格,也知道如何买到廉价的发霉面包。
一心想成为作家的弗兰西天生喜欢读书,逮到什么读什么:经典作品她读,垃圾作品她也读,连时刻表和食品店的价目表她都读。每周弗兰西都会请求图书管理员给她推荐一本好书,如果图书管理员能微笑一下,或是说句友善的话,弗兰西就很开心了。她爱图书馆,也希望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能让她钦佩,可惜图书管理员总想着别的事,不大喜欢小孩儿。
弗兰西一直想拥有一本书,实在不行抄写一本也行。她发誓长大后努力工作,好好存钱,将自己喜欢的书全都买下,这个想法对于她来说是个巨大安慰。每个周末,她都会拿着一本书,独自在家,边读书边快乐。
弗兰西的书读完的时候,爸爸也回来了,弗兰西一边帮爸爸熨衣服,一边和爸爸聊天。弗兰西的爸爸是个一无是处的歌手,经常喝得醉醺醺的,但她还是很喜欢爸爸。在她的眼里,爸爸帅气潇洒,比别人的爸爸都要优雅,风度翩翩。
弗兰西的妈妈靠擦洗地板和当看门人维持家用,她是全家的经济支柱。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生活得好一点儿,她梦想着能供养两个孩子上大学。她的外祖母没有文化,连字都不识,却建议弗兰西的妈妈给自己的孩子读《圣经》,读莎士比亚,讲述民间故事和童话,好让孩子虽然处于困境当中,也不至于沉沦。弗兰西姐弟在物质上几乎一无所有,却意外地拥有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弗兰西跟爸爸亲,跟妈妈疏远,但最了解女儿的,却恰恰是这位母亲。在生产第三个孩子几乎要死掉的时候,母亲吐露了心声,说儿子本来不喜欢读书,如果停他的学,他永远都不会再回去;而弗兰西不一样,她会拼,会斗,她还会回去的,就如同太平梯那里的那棵天堂树。
弗兰西在艰辛的生活中品味着成长的种种无奈:家境的贫穷、同学的歧视、社会的不公……然而她始终像那棵长在水泥地里的树,奋力成长,坚韧不拔。
弗兰西带着自己的梦想,从书中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几经周折,她终于得以进入大学的校门,离开了熟悉的故乡
- Mostrar má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