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ios

  • 生物學家的工作樣態相當多元,除了在實驗室親手操作之外,也有一類生物學家以不一樣的方式進行科學研究,他們是利用計算方法解決生物問題的「計算生物學家」,或有些人稱為「生物資訊學家」。

    本集節目邀請到在藥廠擔任計算生物學家的周文奇博士以及林書弘博士,他們與《生技來一刻》分享計算生物學家如何協助推動藥物的開發,從早期的藥物發現,到後期的臨床試驗,隨著藥物進入不同階段,計算生物學家的工作重點也隨之演進。我們也討論計算生物學家的職涯,兩位講者介紹了他們的訓練背景,討論計算生物學家能夠提供的貢獻,最後也分享他們對於自己在工作上的角色以及反思。

    🧑‍💻 講者 | 周文奇博士 Dr. Wen-Chi Chou https://www.linkedin.com/in/wenchichou/

    🧑‍💻 講者 | 林書弘博士 Dr. Shu-Hong Lin https://www.linkedin.com/in/shuhong-lin-bioinfo/

    🎤 主持人 | 陳乃群 Nae-Chyun Chen https://www.linkedin.com/in/ncchen/

    🧑‍💻 後製 | Celine Hoh https://www.linkedin.com/in/celinehohzm/

    🧑‍💻 後製 | 林茂然 Mao-Jan Lin https://www.linkedin.com/in/mao-jan-lin-959734138/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我們製作節目。我們也歡迎聽眾的小額捐款,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https://www.paypal.com/US/fundraiser/charity/2101877

    生技來一刻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oment.in.biotech

    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

    BTBA Podcast 網站:http://btbatw.org/podcast

    過去相關訪問:

    第四季閃亮回歸,一窺 BTBA 新任會長的生技職涯大冒險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e7%ac%ac%e5%9b%9b%e5%ad%a3%e9%96%83%e4%ba%ae%e5%9b%9e%e6%ad%b8%ef%bc%8c%e4%b8%80%e7%aa%babtba%e6%96%b0%e4%bb%bb%e6%9c%83%e9%95%b7/人工智慧於基因體學的應用 ft. 張碧娟 Dr. Pi-Chuan Chang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e4%ba%ba%e5%b7%a5%e6%99%ba%e6%85%a7%e6%96%bc%e5%9f%ba%e5%9b%a0%e9%ab%94%e5%ad%b8%e7%9a%84%e6%87%89%e7%94%a8-ft%e5%bc%b5%e7%a2%a7%e5%a8%9fdrpi-chuan-c/大海撈針─癌症基因檢測 ft. 吳欣達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ft-hsin-ta-wu/Season 2 我們回來啦! 新任會長專訪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season-2-%e6%88%91%e5%80%91%e5%9b%9e%e4%be%86%e5%95%a6-%e6%96%b0%e4%bb%bb%e6%9c%83%e9%95%b7%e5%b0%88%e8%a8%aa/

    時間軸

    講者背景簡介 (1:50)

    計算生物學家在藥物發現階段的工作 (4:25)

    計算生物學家在藥物臨床階段的工作 (10:30)

    藥廠對於新技術的評估概況 (28:45)

    計算生物學家的訓練背景 (44:50)

    什麼樣是一位好的計算生物學家? (1:00:04)

    江湖傳言:「計算生物學家好找工作,但不好升遷」是真的嗎? (1:13:34)

  • 研究領域物換星移,隨著新的研究領域誕生,也有研究領域慢慢淡出人們的視野。而有些曾經冷門的領域,則因為技術進步、新的科學發現,回歸眾人追逐的研究熱點。神經膠質細胞(Neural progenitor cells, NPCs)就是這樣的領域,隨著近年對神經退化疾病的重視,以及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的發現指引,原本被認為扮演輔助角色的神經膠質細胞,一躍成為熱門的藥物標的。

    本集的訪談邀請到目前在 Biogen 擔任 Associate Medical Director 的蔡蕙歆博士,他將會介紹神經膠質細胞在神經系統的功能,以及這一群「和神經細胞一樣重要」的細胞,在神經退化疾病領域的進展。此外,蕙歆也會和我們分享他如何轉換領域、挑戰自我,從學界教職跳到業界,從基礎研究進到臨床試驗開發。他也和我們分享管理腦庫的特別經歷、和面對公司人事異動、冷門領域找工作的心法。他談論如何調適心態,應對多變的環境,在職涯中展現的彈性和適應力。相信蕙歆的分享,對於現在面臨嚴峻景氣的求職者,與在職場打拼探索屬於自己的道路的大家,會非常有助益。

    🧑 ‍講者 | 蔡蕙歆博士 Dr. Hui-Hsin Tsai:https://www.linkedin.com/in/hui-hsin-tsai-1b414b12/

    🎤 主持人 | 陳君瑋Chun-Wei Chen:https://www.linkedin.com/in/chun-wei-chen-b28813195/

    🎤 主持人 | 何逸雲 Yi-Yun Ho:https://www.linkedin.com/in/y-yun-ho-476b995b/

    🧑 ‍後製 | 陳君瑋Chun-Wei Chen:https://www.linkedin.com/in/chun-wei-chen-b28813195/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我們製作節目。我們也歡迎聽眾的小額捐款,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https://www.paypal.com/US/fundraiser/charity/2101877

    生技來一刻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oment.in.biotech

    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

    BTBA Podcast 網站:http://btbatw.org/podcast

    過去相關訪問:

    腦與神經科學系列:藥廠神經藥物開發的現況觀察與前景 ft. 黃正球博士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cheng_chiu_joe_huang/腦與神經科學系列:腦機介面的現實與未來(上) ft. 徐聖修博士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sheng_hsiou_hsu_1/腦與神經科學系列:腦機介面的現實與未來(下) ft. 徐聖修博士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sheng_hsiou_hsu_2/

    時間軸

    背景和講者介紹 (0:00)

    為什麼選擇研究神經膠質細胞──領域轉換 (2:52)

    配角的逆襲:神經膠質細胞的介紹 (4:46)

    和神經膠質細胞相關的疾病:神經膠質細胞作為藥物標的、神經膠質細胞與神經退化疾病的關係 (10:20)

    神經膠質細胞相關疾病在藥物開發上的挑戰 (15:55)

    神經相關疾病很多沒有好的動物模型,業界會怎麼去解決這樣的問題 (19:37)

    神經膠質細胞相關疾病藥物開發的未來趨勢 (21:43)

    在 HHMI 管理 newborn brain bank(新生兒腦庫)的經驗與腦性麻痺與寡突膠質細胞(Oligodendrocyte)的研究 (23:20)

    業界和腦庫的合作、和腦庫的不同運作模式 (28:33)

    從學界教職轉到業界科學家的轉換與選擇、業界研究和學界研究的比較 (31:34)

    Biogen 介紹:相對專注在神經領域的藥廠 (34:58)

    從基礎研究轉換到臨床試驗擔任 medical director 的經歷 (37:28)

    從基礎研究轉到臨床試驗的困難和挑戰 (40:43)

    臨床試驗和基礎研究的相似與不同 (44:00)

    基礎研究背景在臨床研究上的優勢 (45:20)

    如何在臨床試驗中評估藥物的效用、介紹何謂 active comparator (46:48)

    和商業開發組合作的經驗 (50:22)

    如何面對公司內部的組織重整 (51:59)

    人生規劃生涯發展的建議 (55:00)

    找工作的建議 (57:45)

  • ¿Faltan episodios?

    Pulsa aquí para actualizar resultados

  • 美國的高藥價和高醫療支出世界知名,光是處方藥的支出,就佔了全球處方藥物市場的四成,其中十款藥物在 2022 年佔了 Medicare 將近20%的支出(500 億美元),因此最近被《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 IRA)鎖定,於協商後大砍藥價,有些藥甚至被砍到現在價格的兩折,並於 2026 年實施.

    究竟在整條藥物價值鏈當中,有哪些關鍵環節來決定藥價和藥品給付呢?藥品福利管理機構(Pharmacy Benefit Manager, PBM)又在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美國為什麼不像台灣一樣辦理全民健保呢?關於以上問題,我們很榮幸邀請到目前在 Takeda 藥廠擔任 Reimbursement & Contracting Strategy Lead 的 Mike Lee 來跟我們解析美國藥品錯綜複雜的給付系統,帶我們從更高的視角,一覽美國醫藥產業的運作體系全貌。

    🧑‍💼 講者 | Mike Lee 李和昭 https://www.linkedin.com/in/mikeleemsmba/

    🎤 主持人 | 劉駿:https://www.linkedin.com/in/chun-liu-sysbiophys/

    🧑‍💻 後製 | 彭郁茹:https://www.linkedin.com/in/yu-ju-crystal-peng-b7bb44206/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我們製作節目。我們也歡迎聽眾的小額捐款,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https://www.paypal.com/US/fundraiser/charity/2101877

    生技來一刻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oment.in.biotech

    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

    BTBA Podcast 網站:http://btbatw.org/podcast

    過去相關訪問:

    解密HEOR and Real World Data ft. Rosa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real-world-data-ft-rosa/Market Access與藥價制定 ft. Sharon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market-access-藥品給付-與-藥價制定-ft-sharon/台灣健保價值及生技創新環境 ft. 張鴻仁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台灣健保價值以及生技創新環境ft-張/時間軸

    講者背景介紹 (2:20)Reimbursement & Contract Strategy部門在藥廠的角色 (9:29)Reimbursement vs. HEOR vs. Market Access (14:23)典型的一日工作行程 (19:59)Medicare Part A - D分類 (24:22)Reimbursement BTBA月會精彩內容回顧 (28:07)美國醫療體系的給付系統如何運作?Pharmacy Benefit Manager (PBM)又是什麼 (38:33)美國為何不使用單一給付者系統 (51:30)單一給付者 vs. 多給付者系統 (61:29)政策對藥價和保險給付的影響 (66:43)value-based vs. fee-for-service (73:28)對這領域感興趣的朋友的建議 (76:41)

  • 本集節目邀請到姚若晴博士,若晴博士班畢業之後,隨即加入南加州大洛杉磯區域的新創公司,後續因為公司的組織調整,他面臨在生技寒冬換工作的艱難挑戰,若晴很大方地和我們分享這些心路歷程。

    若晴同時也是友台 PodCast 節目《三腳貓實驗室》的主持人,我們討論到製作 PodCast 的酸甜苦辣,是什麼動機讓若晴還有《三腳貓》團隊,出錢出力堅持製作節目與大家分享經驗?請收聽本集節目,一探生技內容創作背後的製作祕辛。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我們製作節目。我們也歡迎聽眾的小額捐款,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https://www.paypal.com/US/fundraiser/charity/2101877

    🧑‍💻 講者 | 姚若晴博士 Dr. Juo-Chin Robin Yao https://www.linkedin.com/in/juochinyao/

    🎤 主持人 | 陳乃群 https://www.linkedin.com/in/ncchen/

    🧑‍💻 後製 | 彭日平 https://www.linkedin.com/in/riping-phang-827859a0/

    🧑‍💻 後製 | 林茂然 https://www.linkedin.com/in/mao-jan-lin-959734138/

    生技來一刻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oment.in.biotech

    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

    BTBA Podcast 網站:http://btbatw.org/podcast

    🎧 過去相關訪問:

    半路轉行,彎道超車—藥物研發中的資料科學家 ft. Mike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e5%8d%8a%e8%b7%af%e8%bd%89%e8%a1%8c%ef%bc%8c%e5%bd%8e%e9%81%93%e8%b6%85%e8%bb%8a%ef%bc%9a%e8%97%a5%e7%89%a9%e7%a0%94%e7%99%bc%e4%b8%ad/細胞療法與轉譯醫學的奇幻之旅 ft. 張德寬 Dr. DeKuan Chang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de-kuan-chang/新型態細胞療法:當免疫細胞遇上點擊化學 ft. 蕭世嘉博士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sonny_hsiao/

    🐱《三腳貓實驗室》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odcast.TripodcatsHappy Hour 009:若晴被裁員了!!!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4%B8%89%E8%85%B3%E8%B2%93%E5%AF%A6%E9%A9%97%E5%AE%A4-tripod-cats-great-adventure/id1555954868?i=1000660422723Happy Hour 011:被裁員一個月後就找到工作?!原來connection是這樣用的!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4%B8%89%E8%85%B3%E8%B2%93%E5%AF%A6%E9%A9%97%E5%AE%A4-tripod-cats-great-adventure/id1555954868?i=1000662513375第 042 號實驗:生技來一刻出外景 + 用資料來說服你 - 劉駿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4%B8%89%E8%85%B3%E8%B2%93%E5%AF%A6%E9%A9%97%E5%AE%A4-tripod-cats-great-adventure/id1555954868?i=1000661772553時間軸

    講者背景介紹 (1:30)

    職涯目標漸漸轉變成業界科學家 (5:55)

    基礎研究背景找業界工作的時候,面試時的重點 (16:35)

    MTBA 介紹、參與 TBA 志工活動的經驗 (24:00)

    找第一份業界研發科學家工作 (28:47)

    加入早期新創公司的原因 (36:23)

    前公司裁員,需要找新工作 (49:15)

    人脈網路對於找第二份工作的影響 (57:00)

    三腳貓實驗室介紹 (1:08:04)

    經營自媒體的動力 (1:15:35)

    分享經驗的心態 (1:26:04)

  • 抗體藥物複合體 Antibody Drug Conjugate (ADC),是蛋白質抗體和小分子藥物的結合,此技術利用抗體的專一性,將藥物帶至特定區域來殺癌細胞,減少對正常細胞的傷害。ADC 在近幾年發展的很快。2023 年,ADC 藥物的全球銷售額為 100 億美元,預計在 2028 年成長到將近 200 億美元,15% 的年複合成長率非常驚人。

    “魔術子彈” (magic bullet) 的概念從二十世紀初期被提出,指藥物針對特定治病微生物或特定細胞攻擊,而幾乎對身體無害。最初是由德國科學家 Erlich 提出,他合成的小分子Salvarsan,是首款能專一針對梅毒螺旋菌毒殺的藥物,被認為是第一顆魔術子彈。遺憾的是,在其後 50 年由於技術等種種限制,這領域始終沒有太大的進展,直到 1967 年 ADC 的概念提出、以及之後單株抗體等技術的進展,這領域才慢慢有所突破。即便如此,也一直到了 2000 年,才有首款 ADC 藥物被 FDA 核准,真的是非常漫長的歷史。

    我們在這集的節目中,很榮幸邀請到目前在 AstraZeneca 擔任資深科學家的張瑄玶博士,他與我們分享關於 ADC 的設計與開發流程。如果上述簡史讓你對 ADC 藥物感興趣,那就千萬不能錯過這集訪談!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我們製作節目。我們也歡迎聽眾小額捐款生技來一刻,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

    👩‍🔬 講者 | 張瑄玶:http://linkedin.com/in/hsuan-ping-chang

    🎤 主持人 | 劉駿:https://www.linkedin.com/in/chun-liu-sysbiophys/

    🧑‍💻 後製 | 黃品翔 Sean Pin-Hsian Huang:https://www.linkedin.com/in/pinhsianhuang

    🧑‍💻 後製 | 林茂然:https://www.linkedin.com/in/mao-jan-lin-959734138/

    生技來一刻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oment.in.biotech

    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

    BTBA Podcast 網站:http://btbatw.org/podcast

    BTBA 2024 年會網站:https://www.btbatw.org/2024/

    過去相關訪問:

    藥物製程專題(一)小分子藥物 ft. 謝効吾博士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pd-1-hwhsieh/藥物製程專題(三)蛋白質藥物 ft. Yvonne 孟憲薇博士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protein-yvonne/時間軸

    講者自我介紹 (3:32)

    Antibody Drug Conjugate (ADC) 基本結構及藥物設計考量 (7:54)

    ADC 發展簡史及主要作用標的 (16:56)

    ADC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 (25:24)

    在藥廠的開發流程 (29:55)

    在ADC領域研究多年的心得及未來領域發展走向 (33:00)

    ADC在年會的討論方向 (38:45)

  • 藥物開發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我們在研究所期間,接觸到的往往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且大部分著重於研究機制、找到藥物標的和設計候選藥物這一塊。從候選藥物到上市藥物中間仍然有很大一步和許多阻礙需要克服,其中包括了臨床試驗和藥物製程開發。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 Novartis 藥廠擔任 Clinical Science & Innovation Academy Fellow 的廖怡恩博士和 Vertex 藥廠 Process Development 部門擔任 Senior Scientist 的畢家興博士,我們以輕鬆的聊天方式,討論了轉譯科學、臨床科學與藥物製程開發的流程、工作內容與趣事。

    除了分享自己的職涯經驗,他們也會介紹今年 BTBA 年會 Translational Science Panel 和 Advanced Bioprocessing and CDMO Panel 的設計和內容,讓大家預先體驗一下 BTBA 年會盛況。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我們製作節目。我們也歡迎聽眾小額捐款生技來一刻,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https://www.paypal.com/US/fundraiser/charity/2101877

    🧑‍💻 講者 | 廖怡恩 Yi-En Liao:https://www.linkedin.com/in/yien-liao

    🧑‍💻 講者 | 畢家興 Chia-Hsing Pi:https://www.linkedin.com/in/chia-hsing-pi-13a29490

    🎤 主持人 | 何逸雲 Yi-Yun Ho:https://www.linkedin.com/in/y-yun-ho-476b995b

    🧑‍💻 後製 | 林庚民 Geng-Min Lin:https://www.linkedin.com/in/geng-min-lin-7b959a98

    生技來一刻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oment.in.biotech

    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

    BTBA Podcast 網站:http://btbatw.org/podcast

    BTBA 2024 年會網站:https://www.btbatw.org/2024/

    BTBA 2024 年會購票連結:https://www.tickettailor.com/events/btba/1264921

    過去相關訪問:

    ⚗️藥物製程系列:

    藥物製程專題 (一)-小分子藥物 ft. 謝効吾博士: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pd-1-hwhsieh/藥物製程專題 (二)-核酸藥物 ft. 朱治齊博士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jimmy-chu/藥物製程專題 (三) : 蛋白質藥物ft. Yvonne孟憲薇博士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protein-yvonne/藥物製程領袖專訪:葉秉陽博士(Dr. Ping-Yang Yeh)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ping-yang-yeh/新藥開發的製造與生產 ft. 孫大峻 Dajun Sun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dajun-sun/

    💉轉譯醫學系列:

    新藥開發的臨床試驗 ft. Margaret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margaret-wey/醫師在藥廠—臨床執業以外的職涯選項 ft. Starr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starrchen/生物標記於藥物開發的今生與未來 ft. Ric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e7%94%9f%e7%89%a9%e6%a8%99%e8%a8%98%e6%96%bc%e8%97%a5%e7%89%a9%e9%96%8b%e7%99%bc%e7%9a%84%e4%bb%8a%e7%94%9f%e8%88%87%e6%9c%aa%e4%be%86-ft-ric/啟程永遠不晚,堅定夢想實現—新藥開發的重要一環:藥物代謝動力學 ft. Frank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e5%95%9f%e7%a8%8b%e6%b0%b8%e9%81%a0%e4%b8%8d%e6%99%9a%ef%bc%8c%e5%a0%85%e5%ae%9a%e5%a4%a2%e6%83%b3%e5%af%a6%e7%8f%be%e2%80%94%e6%96%b0/基因編輯療法與罕見疾病 ft. 閔譯立 (Dr. Yi-Li Min)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yi-li-min/時間軸

    本集節目概括 (2:33)

    怡恩的學經歷和職涯選擇 (4:10)

    家興從機械系到生醫研究的特別經歷 (7:28)

    💉轉譯醫學部門 (translational medicine) 的介紹 (11:20)

    ⚗️製程部門 (processing development) 的介紹與工作內容 (13:44)

    💉轉譯醫學部門在臨床試驗不同階段的工作內容 (19:40)

    ⚗️藥物開發過程中製程部門對接的部門 (23:11)

    ⚗️製程需要考量的部分:原物料、運送方式 (25:30)

    💉⚗️轉譯醫學和製程部門在藥物開發過程中的角色和交互作用(27:30)

    💉轉譯醫學部門的一天 (32:30)

    💉如何決定臨床試驗的地點 (35:30)

    ⚗️製程部門的一天 (36:40)

    ⚗️代工廠CDMO 監工的經驗 (37:55)

    ⚗️製程部門的有趣經驗 (39:25)

    💉轉譯醫學部門的有趣經驗 (40:40)

    💉工作上最喜歡和比較不喜歡的部份 (42:10)

    ⚗️工作上最喜歡和比較不喜歡的部份 (45:00)

    💉⚗️未來展望 (46:28)

    💉⚗️過去所學對於現在工作的幫助 (48:50)

    💉⚗️給想從事轉譯醫學部門和製程部門工作的新鮮人的建議 (55:10)

    💉⚗️年會Translational Science Panel和Advanced Bioprocessing and CDMO Panel 介紹 (58:50)

  • 藥廠的營運部門 (operations) 和研發 (research & development)、財務 (financial) 同為藥廠中的巨大核心組織,營運部門通常包含製造、人力資源、資訊等子部門。營運部門的工作內容,常常圍繞著「人」在進行,如何與相關部門一起協調優先項目、有效統籌有限的資源,是在營運部門工作的日常課題。

    本集節目邀請到目前在 AstraZeneca 藥廠,負責研發資訊科技管理 (R&D IT) 的陳昱名博士 (Dr. Morris Chen),他的部門支援細胞與基因治療的資訊相關需求;在加入藥廠之前,Morris 在管理顧問公司工作,負責藥廠營運的優化。我們談到當時 Morris 第一份工作的求職考量、顧問業和藥廠的合作關係,也簡介藥廠營運管理。此外,Morris 分享了他對於職場人際互動的觀點,還有他在工作上協調各方的心法,這些軟性技能在他的工作之中,於幕後推動了許多重要案子。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節目製作。

    🧑‍💻 講者 | 陳昱名博士 Dr. Y. Morris Chen:https://www.linkedin.com/in/y-morris-chen-phd-2bb9bb/

    🎤 主持人 | 陳乃群:https://www.linkedin.com/in/ncchen/

    👩‍💻 後製 | 彭郁茹:https://www.linkedin.com/in/yu-ju-crystal-peng-b7bb44206/

    生技來一刻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oment.in.biotech

    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

    BTBA Podcast 網站:http://btbatw.org/podcast

    BTBA 2024 年會網站:https://www.btbatw.org/2024/

    過去相關訪問:

    我是你的智囊團-生技顧問業大解密 ft. Gugu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ft-gugu/從醫師到Medical Director的多元道路與選擇 – 薛涵中醫師、吳庭輝醫師專訪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emilyandting/時間軸

    管理顧問業:博士班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 (1:25)

    曾經接觸過的案子 (12:30)

    顧問業對於藥廠的貢獻 (19:30)

    加入藥廠工作 (23:50)

    藥廠營運部門介紹、R&D IT 部門介紹 (31:35)

    職場人際互動、政治 (43:35)

    優先順序的協調 (54:18)

    科學訓練在管理職涯中的幫助 (1:02:57)

    回顧職涯不同階段的重要決定 (1:08:36)

  • 又是一年的夏季,很多 TBA 年會或是各種 conference 開始舉辦,除了各式講座和專題討論外,人脈拓展 (networking) 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講到 networking,有些人在社交場合不太好意思跟陌生人聊天,或著帶著一點功利的眼光,直率地想和人建立專業領域連結,甚至拜託人介紹工作;也有些人覺得只有管理階層需要和人交流,科學家好好做實驗即可,種種迷思讓 networking 的困難度急劇上升。

    但若能抱著單純的心態進行 networking,專注在和不同領域的人認識接觸,除了進一步拓寬自己的認知邊界,又培養專業人脈,實在是好處多多。這一集我們請到兩位在今年波士頓生物科技年會 networking 的負責人 Ginnie and Phoebe 來和我們聊聊一些常見迷思,同時也分別從學生和業界科學家的角度,談談 networking 對他們有什麼樣的意義和幫助,請千萬別錯過這集的討論喔~

    👩‍🔬 講者 | 蔡函庭:Phoebe Tsai https://www.linkedin.com/in/hanting-phoebe-tsai-298a443b/👩‍🔬 講者 | 胡金儒:Ginnie Huhttps://www.linkedin.com/in/chin-ju-ginnie-hu/🎤 主持人 | 劉駿:https://www.linkedin.com/in/chun-liu-sysbiophys/ 🧑‍💻 後製 | 林茂然:https://www.linkedin.com/in/mao-jan-lin-959734138/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我們製作節目。我們也歡迎聽眾的小額捐款,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https://www.paypal.com/US/fundraiser/charity/2101877

    生技來一刻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oment.in.biotech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BTBA Podcast 網站:http://btbatw.org/podcastBTBA 2024 年會網站:https://www.btbatw.org/2024/

    🎧 讓我們也一起回顧一下過去相關軟實力的訪問:

    成為職涯掌舵手:從化工到專案經理 ft. 楊秉修博士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bing_shiou_yang/藥廠法規部門跟你想的不一樣 ft. Hsiao-Ling Hung 洪筱玲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法規部門跟你想的不一樣-ft-hsiao-ling-hung-洪筱玲/ 時間軸

    講者介紹(1:52)為何需要Networking? (3:42)常見的Networking迷思(9:15)如何克服跟陌生人交談的心理障礙(21:24)印象深刻的Networking經驗(29:02)Networking Dos & Don’t (35:03)BTBA年會中的Networking session (41:51)Visibility職場能見度重要性(53:27)Leadership (56:42)女性在學界和職場的挑戰(65:25)你們想請問Speaker的問題(72:33)

    額外的連結:10 tips for effective networking: https://careers.umbc.edu/students/network/networking101/tips/

  • 本集《生技來一刻》邀請到 June 林靜君醫師,她在橫跨太平洋兩岸的台灣與美國,都有豐富藥廠醫藥事務 (medical affairs) 經驗,同時也是具備臨床經驗的醫學專家。醫藥事務作為藥廠和臨床醫師間的橋樑,需要非常需要靈活地應對進退,除了醫學知識,對不同地區醫師文化的敏感度,更是勝任這份工作的關鍵。June 具備在台美兩地的成長經驗,以及扎實的醫師訓練,成為這份工作的不二人選。但儘管擁有跨文化的成長背景,June 在職涯早期階段,仍然十分費勁。June 大方地和我們分享了許多她如何克服文化障礙的珍貴經驗。

    June 吸引我們的,不僅是她橫跨臨床和藥廠、橫跨不同文化的豐富工作經歷,更是她精彩的生命歷程。她過往艱辛的生活和職涯歷程,淬煉出堅毅不服輸的樂觀,與對少數族群的真誠關懷。相信林醫師真誠的分享,能鼓舞每一個還在生活與職涯中掙扎向前的你我。

    🧑‍💻 林靜君醫師 June Lin:https://www.linkedin.com/in/junelin20202023/🎤 主持人 | 許祐湉:https://www.linkedin.com/in/yu-tien-hsu-04043241/🎤 主持人 | 何逸雲:https://www.linkedin.com/in/yi-yun-ho-476b995b/🧑‍💻 後製 | 吳畇芸:https://www.linkedin.com/in/yun-yun-wu-3b0303106/

    過去相關訪問:

    藥廠中的活字典-醫藥事務部門 (Medical Affairs) ft. Jessie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e8%97%a5%e5%bb%a0%e4%b8%ad%e7%9a%84%e6%b4%bb%e5%ad%97%e5%85%b8%ef%bc%8d%e9%86%ab%e8%97%a5%e4%ba%8b%e5%8b%99%e9%83%a8%e9%96%80medical-affairs-ftjessie/從醫師到Medical Director的多元道路與選擇 – 薛涵中醫師、吳庭輝醫師專訪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emilyandting/不同型態的Medical Director工作、職涯面面觀 – 薛涵中醫師、吳庭輝醫師專訪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ting-emily-2/醫師在藥廠—臨床執業以外的職涯選項 ft. Starr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starrchen/醫療與大數據分析 – Ivy Weng醫師訪談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ivy-md/找到自己的路:從臨床、國際衛生到Real-World Evidence – 楊昆澈醫師專訪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rwe-dr-quitin/數位醫療新趨勢與創業領導力 ft. Dr. Liz Kwo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liz_kwo/「商業與策略」系列 - 藥廠投資組合管理 ft. 羅盈智醫師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ying_chih_paul_lo/讓我們來談談疫苗 ft. 連加恩醫師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e8%ae%93%e6%88%91%e5%80%91%e4%be%86%e8%ab%87%e8%ab%87%e7%96%ab%e8%8b%97-ft-%e9%80%a3%e5%8a%a0%e6%81%a9%e9%86%ab%e5%b8%ab/

    生技來一刻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oment.in.biotech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 BTBA Podcast 網站:http://btbatw.org/podcast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我們製作節目。我們也歡迎聽眾的小額捐款,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https://www.paypal.com/US/fundraiser/charity/2101877

    時間軸

    講者自我介紹與成長經歷 (1:10)從醫療進入藥廠的契機與多元職場文化轉換 (7:35)醫師在藥廠可以擔任的角色 (14:42)如何培養在跨文化跨國的溝通與領導能力 (21:30)美國藥廠擔任Medical affair職位需要的能力 (40:45)創立生訓科技 (BioSenseTek) 的歷程 (47:50)給聽眾的職涯建議 (53:35)如何提昇多元平等的環境 (58:20)

  • 在生物技術領域,商業發展(Business Development, BD)的角色至關重要,因為它牽涉到企業的成長和成功。商業發展團隊負責尋找、開發與公司核心業務相關的新機會,包括合作、併購、授權等。這不僅僅是一個獨立部門的工作,也是公司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定了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在生技領域,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商業發展部門的作用變得更加關鍵。通過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獲取新技術、擴大市場範圍等方式,商業發展部門能夠幫助公司實現創新、擴大市場份額,並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生技來一刻非常榮幸邀請到目前在 Voyager Therapeutics 擔任 Corporate & BD Head 的 Will 顏伯任博士來跟我們介紹商業開發部門的點點滴滴,並跟我們分享他當初是如何由基礎科學跨入商業策略領域,以及轉領域的心得。在訪談中 Will 還跟我們一起探索和分析一個模擬的商業併購案例,無論你是對商業感興趣的科學家,或是想拓展生醫藥廠認知邊界的朋友,這集都是不可錯過的訪談!BD假想案例連結:https://chat.openai.com/share/48c5407d-94ca-4a83-82ca-c99ce6b521db

    👨‍💼 顏伯任博士 Dr. Po-Jen (Will) Yen: https://www.linkedin.com/in/willyen 🎤 主持人 | 劉駿:https://www.linkedin.com/in/chun-liu-sysbiophys/🧑‍💻 後製 | Zoe Liu 劉紀秀:https://www.linkedin.com/in/chi-hsiu-zoe-liu-8436417a/

    生技來一刻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oment.in.biotech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 BTBA Podcast 專頁:http://btbatw.org/podcast

    🎧 讓我們也一起回顧一下過去相關訪問:「商業與策略」系列 - 藥廠投資組合管理 ft. 羅盈智醫師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ying_chih_paul_lo/「商業與策略」系列 - 商業及數據分析部門 ft. Mango 張文穎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wenying_mango_chang/「商業與策略」系列─全球商業部門 (Global Commercial) 及產品經理 ft. 黃意茹 Dr. Yi-Ju Huang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yi_ju_huang/

    ✨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 小額捐款生技來一刻 https://www.paypal.com/US/fundraiser/charity/2101877,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

    時間軸自我介紹以及在哈佛的學術生活 (1:30)在何種機緣下進入商業發展Business Development (4:14)Corporate Strategy & Business Development 簡介: M&A, Licensing, Partnership (6:45)BD的基本框架和談判流程 (12:05)典型的一日工作行程及合作部門 (14:40)BD決策流程考量及案例討論 (20:32)從學界轉進商業領域的體悟及挑戰 (33:00)商業領域核心技能:溝通能力的培養 (34:33)在商業領域發展的心得分享 (36:25)

  • 這四季以來,「生技來一刻」邀請過許多嘉賓,也帶大家認識了許多藥廠中不同的部門和職位。以藥物開發週期的視角:從研發、臨床、數據分析、製程,甚至是法規、商務,一直到上市後相關的真實世界證據 (RWE)、醫事 (medical affairs) 等等,都需要透過許多人力、不同部門間的相互配合,才有辦法讓一個新藥順利上市。藥廠要怎麼掌控人力、預算等資源上的分配,監督計劃的推進,協調不同部門間的合作、溝通、還有解決問題呢?那就需要專案經理 (project manager) 這個角色囉!

    本集,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在 Boehringer Ingelheim (BI) Project,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Team 擔任 Director 的楊秉修博士。透過楊博士的分享,我們更加了解專案經理在藥廠中所扮演的角色。如何培養自己軟實力,好在各部門間合作時更加游刃有餘呢?從重視實做的化工部門,轉換到偏向管理與決策的專案經理,楊博士又是如何掌舵他的職涯規劃呢?不論是初入職場的你,想要轉換跑道的你,或是身為主管,需要引導下屬佈局職涯的你,都會收穫滿滿喔!

    🧑‍💻 講者 | 楊秉修博士 Bing-Shiou Yang:https://www.linkedin.com/in/bing-shiou-yang-07462a7/ 🎤 主持人 | 蔡函庭 Phoebe Tsai:https://www.linkedin.com/in/hanting-phoebe-tsai-298a443b/ 🧑‍💻 後製 | 林茂然:https://www.linkedin.com/in/mao-jan-lin-959734138/🧑‍💻 後製 | 林庚民:https://www.linkedin.com/in/geng-min-lin-7b959a98/

    相關訪問:

    It’s the climb, Ascending biotech’s career ladder without losing balance ft. Dr. Jo Viney https://www.podbean.com/ew/pb-xvy6x-12d96ff 生技新鮮人求職修煉手冊—上卷 ft. Margaret Wey, Yvonne Meng, Phoebe Tsai https://www.podbean.com/ew/pb-56q9x-131628e 生技新鮮人求職修煉手冊下卷 - ft. Margaret Wei, Yvonne Meng, Phoebe Tsai https://www.podbean.com/ew/pb-ktjuc-132b4fd「商業與策略」系列 - 藥廠投資組合管理 ft. 羅盈智醫師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ying_chih_paul_lo/

    生技來一刻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oment.in.biotech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BTBA Podcast 網站:http://btbatw.org/podcast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我們製作節目。我們也歡迎聽眾的小額捐款,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https://www.paypal.com/US/fundraiser/charity/2101877📨「生技來一刻」觀眾問券:https://forms.gle/1fNKfAGTCF2vyh8Y8

    時間軸

    主持人自我介紹、專案經理簡介 (0:16)楊秉修博士自我介紹 (2:14)

    初入化工:求學階段 (3:11)產業選擇 (5:10)第一次求職及業界的第一份工作:如何開始培養軟實力 (7:03)

    持續上升與轉換:如何掌握機運:從第一間公司到第二間公司 (15:40)上升期:從individual contributor、lab head到people manager的培養 (18:08)獨立貢獻者與主管的差異 (19:55)主管在職涯規劃中的角色:自己就是自己的職涯掌舵手 (22:55)升遷的道路:如何提升自身價值、增加能見度、尋求回饋?(28:02)危機就是轉機:Reorg也許沒有那麼糟 (34:16)

    專案經理:主動出擊:踏入專案管理的第一步 (38:38)如何佈局和推進自己的職涯轉換?(40:59)專案經理日常:溝通、協調、跟進度,如何成為一位專案經理?(45:08)

    上市藥廠與家族企業的異同,與公司一起持續成長 (1:02:04)

    給正在收聽的你一些建議與鼓勵:了解自己、保持開放態度、為自己找一位mentor (1:12:30)

  •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狄更斯的這句話,說出了許多神經生物背景求職者的心聲。一方面,2013 年歐巴馬總統推動了 BRAIN Initiative,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經費企圖解密神秘的大腦,讓腦與神經成為繼基因解碼後的下一個聖杯,開啟了腦與神經科學的大航海時代。另一方面,神經藥物的在藥廠的發展依然跌跌撞撞,神經藥物開發的困難和時長讓許多大藥廠怯步,2018 年大藥廠輝瑞 Pfizer 退出了神經藥物開發、2019 年大藥廠 Amgen 也跟進裁撤神經部門,形成了神經藥物研發的寒冬。雖然 FDA 去年(2023 年)通過了第一個可以減緩阿茲海默症進程的藥物,但神經藥物研發的寒冬真的過去了嗎?神經生物博士生們又該如何自處呢?

    本集節目邀請到目前在 Eli Lilly(禮來藥廠)擔任 Senior Director of Neuroscience NGTx,也是 BATBA(灣區臺灣人生物科技協會)創辦人的黃正球博士來跟我們分享他在藥廠神經科學研發部門的第一手觀察,分享他對神經藥物業界版圖和未來發展的珍貴洞見。節目中黃正球博士分享了許多業界神經藥物版圖的變動,也提出他對業界目前發展方向的觀察與想法,相信對於無論是正在找工作的神經生物科學家、抑或是單純好奇藥廠神經藥物部門的發展的觀眾,都會非常有幫助。

    ✨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我們製作節目。我們也歡迎聽眾小額捐款生技來一刻,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

    ✨ 節目連結、講者Linkedin連結請見留言處!感謝講者提供詳盡的延伸閱讀連結和文章!

    🧑‍💻 黃正球博士 Cheng-Chiu (Joe) Huang:https://www.linkedin.com/in/cheng-chiu-joe-huang-9765253a/

    🎤 主持人 | 何逸雲:https://www.linkedin.com/in/yi-yun-ho-476b995b/

    🧑‍💻 後製 | 洪慧芳: https://www.linkedin.com/in/hui-fang-hung-b86760b5/

    生技來一刻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oment.in.biotech

    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

    BTBA Podcast 專頁:http://btbatw.org/podcast

    💲小額捐款生技來一刻:https://www.paypal.com/US/fundraiser/charity/2101877

    📖 相關閱讀

    在業界給簡報的技巧 by 波尼奇垃的秘密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H2ENCTTHe9Hz6G8k/?mibextid=WC7FNe

    📖 相關訪問

    腦與神經科學系列:腦機介面的現實與未來(上) ft. 徐聖修博士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sheng_hsiou_hsu_1/

    腦與神經科學系列:腦機介面的現實與未來(下) ft. 徐聖修博士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sheng_hsiou_hsu_2/

    時間軸

    黃正球博士的學經歷 (1:40)

    藥廠神經藥物的版圖 (5:30)

    業界神經藥物的發展回暖了嗎? 新技術帶來新的發展希望 (10:02)

    Drug Delivery – AAV載體的發展如何幫助神經藥物發展 (14:30)

    阿茲海默症和神經退化疾病的發展 (18:47)

    進到業界工作的準備 (22:20)

    在求學階段怎麼準備 (23:00)應徵工作的建議 (24:40)

    給業界晉升的建議 (27:45)

    美國不同地區的生技業發展 (31:58)

    創立BATBA (灣區臺灣人生技協會)的契機 (34:43)

    如果能回到研究所會有什麼不同做法 (39:22)

  • 新藥開發是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除了漫長的開發時間之外,人力和資金的投入也非常驚人,更令人頭痛的是,新藥開發的失敗率相當高,風險極大。在這樣一個複雜的產業裡,如果沒有辦法時刻抓住市場動態、做好資源分配,整個公司很可能曝露在難以挽回的巨大風險之中。如何確保公司可以在風浪中抵達目標,就是投資管理部門肩負的重大任務。

    投資組合管理 Portfolio Management 不僅限於金融領域,也在醫藥行業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在本集節目中,我們將探索投資組合管理的流程,包括目標受眾、主要衡量指標以及如何通過資源分配和風險管理,來實現企業的長期成功。我們很榮幸邀請到目前在波士頓 Novartis 藥廠投資組合數據科學部門擔任 Associate Director 的羅盈智醫師,來跟聽眾分享這個重要但罕為人知的部門,同時羅醫師精彩的跨領域經驗分享,也是聽眾朋友們不容錯過的主題喔!

    👨‍💼 羅盈智醫師:https://www.linkedin.com/in/ying-chih-paul-lo-md-phd-3b696059

    🎤 主持人 | 劉駿:https://www.linkedin.com/in/chun-liu-sysbiophys/

    🧑‍💻 後製 | 羅維中 Wei-Chung (Jimmy) Luo:https://www.linkedin.com/in/jimmy-luo/

    🧑‍💻 後製 | Sunny Hsu:https://www.linkedin.com/in/sunny-hl-hsu

    生技來一刻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oment.in.biotech

    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

    BTBA Podcast 專頁:http://btbatw.org/podcast

    🎧 讓我們也一起回顧一下過去相關訪問:

    「商業與策略」系列 - 商業及數據分析部門 ft. Mango 張文穎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wenying_mango_chang/「商業與策略」系列─全球商業部門 (Global Commercial) 及產品經理 ft. 黃意茹 Dr. Yi-Ju Huang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yi_ju_huang/發掘生技璞玉的冒險王,開創自我價值的投資家 ft. 張劭聿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shaoyuchang/

    ✨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

    ✨ 小額捐款生技來一刻 https://www.paypal.com/US/fundraiser/charity/2101877,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

    時間軸:

    Part 1. 投資組合管理101

    講者自我介紹 (2:42)

    什麼是自然語言處理?在醫學上有何應用?(4:41)

    投資組合管理 (Portfolio Management) 簡介 (8:15)

    投資組合管理一般流程 (15:55)

    典型的一日工作行程 (21:14)

    組合管理特別關注的指標 (23:59)

    藥廠如何平衡投資組合風險 (28:06)

    部門組成及最需要的關鍵技能 (31:14)

    Part 2. 跨領域經驗分享

    多重跨領域經驗分享及為何選擇進入商業領域 (42:05)

    跨領域前需要做的準備和評估 (63:20)

    給想進這領域的科學家們一些建議 (67:54)

    最想分享的職涯體悟 (70:35)

    波士頓臺灣人醫師協會 (BTPA) 介紹 (74:48)

  • 最近 Elon Musk 的 Neuralink 據稱開始人體試驗,Neuralink 嘗試將人腦與大腦連結。但你知道嗎,Neuralink其實並不是第一個做人體試驗的腦機介面公司。而且腦機介面除了侵入式還有非侵入式,腦機介面除了幫助身體癱瘓的人,更可能和智慧眼鏡與耳機等我們周邊物品結合,走入一般人的生活,幫助我們更專注、甚至能幫助我們改善心理健康。

    這集節目是腦機介面訪問的第二集。我們將延續上集,繼續和目前在 Arctop 擔任 Director of Data Science 的徐聖修博士討論更多腦機介面相關話題。在上集節目中Shawn 除了介紹腦機介面外,他也和我們分享他從電機系,一路進到生醫工程領域的求學生涯和職業歷程,這集節目則會更深入的討論腦機介面目前的發展與遇到的挑戰,並提供給未來想要從事相關領域的學弟妹一些建議。

    🧑‍💻 徐聖修 Dr. Sheng-Hsiou (Shawn) Hsu:https://www.linkedin.com/in/shhsu12/個人部落格 https://goodshawn12.wordpress.com/🎤 主持人 | 何逸雲:https://www.linkedin.com/in/yi-yun-ho-476b995b/🧑‍💻 共同策劃 | 李韋賢:https://www.linkedin.com/in/weihsien-willy-lee-458472154/🧑‍💻 後製 | 陳君瑋:https://www.linkedin.com/in/chun-wei-chen-b28813195/

    ✨感謝 Vysioneer醫隼智慧 贊助本集節目。

    Follow Vysioneer on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vysioneer台北辦公室人才招募中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vysioneer生技來一刻訪問Vysioneer創辦人暨執行長呂任棠博士 https://www.podbean.com/media/share/pb-3jusi-117c45b

    ✨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我們製作節目。我們也歡迎聽眾小額捐款生技來一刻,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https://www.paypal.com/US/fundraiser/charity/2101877

    生技來一刻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oment.in.biotech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BTBA Podcast 專頁:http://btbatw.org/podcast

    相關連結(感謝講者提供詳盡的延伸閱讀連結和文章)

    腦機介面中文介紹

    https://investigator.tw/1226/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interface-專題-上/https://investigator.tw/1237/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interface-專題-下/

    腦機介面英文介紹

    https://arctop.com/deep-dives/how-bci-works-part-1https://arctop.com/deep-dives/five-levels-of-explanation-part-ii-how-brain-computer-interfaces-work

    延伸閱讀

    Wait but Why 介紹 Neuralink https://waitbutwhy.com/2017/04/neuralink.html念力:讓腦波直接操控機器的新科技.新世界 (Beyond Boundaries:The New Neuroscience of Connecting Brains with Machines — and How It Will Change Our Lives)時間軸

    進到腦機介面領域需要的技能 (3:08)腦機介面的突破(5:30)硬體的突破 (6:04)腦電波GPT? 解讀腦電波算法上的突破 (9:13) 拿到腦波訊號要做什麼 (14:17) 腦機介面如何幫助學習困難技巧 (16:35)腦電波訊號的可能隱私問題和資料所有權 (19:28)從單向讀取進到close-loop反饋與治療 (23:17) 人機融合與人機合作 (27:12) 了解自己的精神狀態 (29:09)

  • 最近 Elon Musk 的 Neuralink 據稱開始人體試驗,Neuralink 嘗試將人腦與大腦連結,將《駭客任務 (The Matrix)》成為現實的決心,引發各界許多關於腦機介面的討論。究竟什麼是腦機介面?我們離電影裡的世界又有多遙遠呢?科幻想像的未來世界外,目前的世界中腦機介面,也扮演著癱瘓病人與外界溝通的重要橋樑,幫助癱瘓病人維持和外界的交流。

    本集節目邀請到目前在 Arctop 擔任 Director of Data Science 的徐聖修博士來和我們聊聊最近當紅的話題–腦機介面。有別於以往講者多為生化背景,徐聖修博士是少數來自二類組(理工科系)的講者,除了介紹腦機介面外,他也和我們分享他從電機系,一路進到生醫工程領域的求學生涯和職業歷程。上集節目會先簡單介紹什麼是腦機介面,並從徐聖修博士的求學求職經歷,帶我們了解他如何進到腦機介面的領域,和他所參與的幾個腦機介面的專案、並介紹腦機介面和穿戴式裝置如何幫助藥物的臨床試驗。下集節目則會更深入的討論腦機介面目前的發展與遇到的挑戰。

    相關連結(感謝講者提供詳盡的延伸閱讀連結和文章)

    腦機介面中文介紹

    https://investigator.tw/1226/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interface-專題-上/https://investigator.tw/1237/腦機介面-brain-computer-interface-專題-下/

    腦機介面英文介紹

    https://arctop.com/deep-dives/how-bci-works-part-1https://arctop.com/deep-dives/five-levels-of-explanation-part-ii-how-brain-computer-interfaces-work

    延伸閱讀

    Wait but Why 介紹 Neuralink https://waitbutwhy.com/2017/04/neuralink.html念力:讓腦波直接操控機器的新科技.新世界 (Beyond Boundaries:The New Neuroscience of Connecting Brains with Machines — and How It Will Change Our Lives)

    ✨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我們製作節目。我們也歡迎聽眾小額捐款生技來一刻,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

    ✨ 節目連結、講者Linkedin連結請見留言處!們製作節目。我們也歡迎 聽眾小額捐款生技來一刻,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

    🧑‍💻 徐聖修 Dr. Sheng-Hsiou (Shawn) Hsu:https://www.linkedin.com/in/shhsu12/個人部落格 https://goodshawn12.wordpress.com/🎤 主持人 | 何逸雲:https://www.linkedin.com/in/yi-yun-ho-476b995b/🧑‍💻 共同策劃 | 李韋賢:https://www.linkedin.com/in/weihsien-willy-lee-458472154/🧑‍💻 後製 | 陳君瑋:https://www.linkedin.com/in/chun-wei-chen-b28813195/

    生技來一刻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moment.in.biotech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BTBA Podcast 專頁:http://btbatw.org/podcast

    時間軸

    介紹神經系列和訪問契機 (0:37)簡介徐聖修博士的學經歷 (2:43)何謂腦機介面大眾視野裡的腦機介面 (4:03)腦機介面的泡泡與破裂 (6:12)腦機介面的定義 (7:37)腦機介面的三個要素:sensing, decoding, application (10:46)從電機轉到生醫工程領域與腦機介面的契機 (15:52)博班時期的研究:環境雜訊處理與情緒的大腦訊號的解密 (20:29)Google X 的經歷 (28:07)Startup 的經歷和文化 (33:13)目前的公司 Arctop (35:28)腦機介面能如何幫助藥物的臨床試驗 (38:28)

  • 在上一集的節目中,「生技來一刻」訪問了蕭孟烜博士(Dr. Erin Hsiao),他與我們分享了他在博士班期間過關打怪的經驗,在這集節目中,Erin 則會繼續分享他初入業界的職涯經驗。

    許多人常說第一份業界工作是最難找的,因為學校的訓練和業界的需要常常不直接相關(或是相關的不太明顯 🤔),在求職網站中各色各樣的職位中,策略性地認識、選出適合自己的機會,是需要大量心力的一件事。此外,Erin 也和我們分享他在第一份業界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以及他毅然決然在生技業凜冬中換工作的心路歷程。

    👩‍💻 蕭孟烜 Dr. Erin Hsiao:https://www.linkedin.com/in/meng-hsuan-erin-hsiao/

    🎤 主持人 | 陳乃群:https://www.linkedin.com/in/ncchen/

    🎤 主持人 | 彭郁茹:https://www.linkedin.com/in/yu-ju-peng-b7bb44206/

    👩‍💻 後製 | 彭郁茹:https://www.linkedin.com/in/yu-ju-peng-b7bb44206/

    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

    BTBA Podcast 專頁:http://btbatw.org/podcast

    🪙 贊助者: Vysioneer醫隼智慧 https://www.vysioneer.com/ | Follow Vysioneer on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company/vysioneer | 台北辦公室人才招募中 https://www.yourator.co/companies/vysioneer | 生技來一刻訪問Vysioneer創辦人暨執行長呂任棠博士 https://www.podbean.com/ew/pb-3jusi-117c45b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我們製作節目。

    🪙 我們也歡迎聽眾的小額捐款,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https://www.paypal.com/US/fundraiser/charity/2101877

    🎧 讓我們也一起回顧一下過去相關訪問:

    成長之路:博士班血淚史 ft. 蕭孟烜 Dr. Erin Hsiao (1/2)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erin_hsiao_1/

    COVID-19疫情期間生技業新人求職攻略 ft. Meredith https://www.podbean.com/eas/pb-57u6f-f62944

  • 博士班的訓練,無論是在專業知識技能的硬實力,或是管理專案、人際互動的軟實力,都是許多生技職涯初期的重要養分。「為什麼要唸博班?」、「博士班是怎麼樣的經驗?」這些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回答。

    本集我們邀請到畢業於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的蕭孟烜博士(Dr. Erin Hsiao),他毫無保留地和我們分享了他從碩士班動心決定出國唸博班,一路到博班結束的血淚史。這不是一個一帆風順的故事,Erin 來到美國沒幾個月,選上的指導教授沒有拿到終身職,開始了一段到處尋找指導教授,同時和系辦談判的大地遊戲。終於談定指導教授之後,卻發現教授的指導風格相當捉摸不定,在一長段時間的掙扎之中,Erin 透過和自己的深度對話,漸漸找到和教授相處的方法,也成功推進研究。在博班後期,和教授討論畢業標準、時程,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Erin 也和我們分享他如何主導和教授的畢業談判,爭取到自己權利的經驗。

    👩‍💻 蕭孟烜 Dr. Erin Hsiao:https://www.linkedin.com/in/meng-hsuan-erin-hsiao/

    🎤 主持人 | 陳乃群:https://www.linkedin.com/in/ncchen/

    🎤 主持人 | 彭郁茹:https://www.linkedin.com/in/yu-ju-peng-b7bb44206/

    👩‍💻 後製 | 彭郁茹:https://www.linkedin.com/in/yu-ju-peng-b7bb44206/

    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

    BTBA Podcast 專頁:http://btbatw.org/podcast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我們製作節目。

    🪙 我們也歡迎聽眾的小額捐款,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https://www.paypal.com/US/fundraiser/charity/2101877

    🎧 讓我們也一起回顧一下過去相關訪問:

    🌻 COVID-19疫情期間生技業新人求職攻略 ft. Meredith https://www.podbean.com/eas/pb-57u6f-f62944

    時間軸

    講者介紹、出國唸博士班的動機 (00:01)

    申請博士班的準備過程 (13:50)

    開始讀博士班!第一關:找指導教授 (15:30)

    第二關:加入實驗室之後 (33:38)

    第三關:畢業挑戰 (57:10)

    唸博士班的心態 (80:10)

  • 無數科學家們研究並開發新的治療方法來對付癌症,這個令人聞之色變的疾病。從早期的非專一性的化學和放射線治療,到約西元 2000 年出現的標靶療法 (targeted therapy),以及過去十年開始興盛的免疫療法 (immunotherapy) 等,每一步都是跟癌症對抗的重要里程碑。而從 2017 年 FDA 核准六款 CAR-T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細胞療法之後,CAR-T 細胞療法成為癌症研究和治療的一大主流方向。與此同時,目前核准的 CAR-T 療法需要從病人身上取得 T 細胞,改造後放回病人體內,高度客製化的要求導致療程的費用高昂;另外,目前的療法使用病毒將遺傳物質帶入取出的 T 細胞,以表達特定受體,但並非所有細胞都能承受這樣的改造流程,種種原因限制了 CAR-T 療法在臨床治療的影響力。

    針對這些現有療法的不足,蕭世嘉博士創辦的育世博公司另闢蹊徑,將點擊化學(此技術獲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應用在免疫細胞改造,避免了一些免疫細胞經病毒改造後失去活性的限制,並成功開發兩款改造 T 細胞進入臨床試驗。

    想知道一般免疫細胞為何需要做專一性抗體修飾,育世博的抗體細胞連結技術 (Antibody Cell Conjugate, ACC) 和之前的改造方法相比還有何優勢,以及創辦新公司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千萬不要錯過這集精彩的訪談!

    🧑‍💻 蕭世嘉 Dr. Sonny Hsiao:https://www.linkedin.com/in/sonny-hsiao-83199956/

    🎤 主持人 | 劉駿:https://www.linkedin.com/in/chun-liu-sysbiophys/

    🧑‍💻 後製 | 林茂然:https://www.linkedin.com/in/mao-jan-lin-959734138/

    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

    BTBA Podcast 專頁:http://btbatw.org/podcast

    🪙 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生技來一刻」。

    🪙 我們也歡迎聽眾的小額捐款 https://www.paypal.com/US/fundraiser/charity/2101877,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

    🪙 感謝 Vysioneer醫隼智慧 贊助本集節目。

    Follow Vysioneer on LinkedIn台北辦公室人才招募中生技來一刻訪問Vysioneer創辦人暨執行長呂任棠博士

    🎧 讓我們也一起回顧一下過去相關訪問:

    Faculty as Entrepreneurs I 學者創業專訪 I - Smart Insulin 聰明的胰島素 ft. Dr. Danny Hung-Chieh Chou 周宏杰博士 https://www.podbean.com/ew/pb-xhw9u-116a1afFaculty as Entrepreneurs II 學者創業專訪 II – Empowering Clinical Diagnostics with Mass Spectrometry質譜儀上的洞燭先機ft. Dr. Cheng-Chih Richard Hsu徐丞志博士 https://www.podbean.com/ew/pb-ciz77-11d3f08Faculty as Entrepreneurs III Part 1 學者創業專訪 III 上集– Empowering Clinical Diagnostics with Nanotechnology 揪出血液中癌細胞的奈米魔鬼氈ft. Dr. Hsian-Rong Tseng曾憲榮博士 https://www.podbean.com/ew/pb-g8mmz-11fff03

    時間軸

    Part 1. 化學合成+細胞療法101

    講者自我介紹 (3:55)

    何謂點擊化學? 跟細胞療法 Antibody Cell Conjugate (ACC) 有何關係? (5:45)

    一般免疫細胞能辨識癌細胞,為何還需要做專一性抗體修飾?(10:02)

    ACC 和 ADC, CAR-T 的異同點在哪? (12:58)

    現有兩款細胞產品介紹:NK and gamma-delta T Cell (20:32)

    Part 2. 商業模式&創業

    離開學校後的創業選擇 (23:50)

    ACC是否為育世博獨家核心技術?有無其他競爭者 (26:45)

    ACC和現有療法的優劣勢比較 (34:55)

    商業模式的選擇(43:49)

    Funding & Team Building (48:54)

    Part 3. 未來展望

    台灣生技產業概況及未來發展方向建議 (65:00)

    育世博未來展望 (72:25)

  • 「商業與策略」系列列車來到第二站,這一集我們要來談談商業分析和市場預測在藥廠商業部門 (Commercial Data & Analytics) 扮演的角色。我們很開心邀請到目前在 Amgen 擔任資深經理的張文穎 Mango 來跟我們分享她的多年在商業分析領域的經驗。跟一般在商管領域耕耘的人略有不同,文穎在國內是生物科技背景出身,但在出國攻讀科技管理碩士後跨入商業分析領域。

    「商業分析」不僅是計算出正確的數字,更需要說出一個好的故事; 如何將數字轉為 insight 讓決策高層快速吸收與理解風險是商業分析的必修寶典。當市場預測數字和高層預期不符時,分析者應該如何應對?業界常聽到的 life-cycle management, primary & secondary analytics 等專業術語又代表什麼?希望文穎這集的分享,能讓你不止對藥廠的商業部門分析應用有近一步的了解,同時能將其中提到的溝通技巧運用在你的日常工作中。

    🧑‍🔬 張文穎 Mango:https://www.linkedin.com/in/mangochang/🎤 主持人 | 劉駿:https://www.linkedin.com/in/chun-liu-sysbiophys/👩‍💻 後製 | Zoe Liu 劉紀秀:https://www.linkedin.com/in/chi-hsiu-zoe-liu-8436417a/

    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BTBA Podcast 專頁:http://btbatw.org/podcast

    🪙「生技來一刻」感謝國科會與駐波士頓辦事處科技組贊助我們製作節目。我們也歡迎聽眾的小額捐款,您的支持能幫助我們製作更優質的節目。https://www.paypal.com/US/fundraiser/charity/2101877

    🎧 讓我們也一起回顧一下過去相關訪問:

    「商業與策略」系列─全球商業部門 (Global Commercial) 及產品經理 ft. 黃意茹 Dr. Yi-Ju Huang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yi_ju_huang/半路轉行,彎道超車—藥物研發中的資料科學家 ft. Mike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半路轉行,彎道超車:藥物研發中/

    時間軸:

    講者背景介紹(1:37)在財團法人國家研究院的經歷(2:27)生物科技管理:business + biotech + management的結合(5:14)第一份業界工作面試經驗分享; 個案研究又在商業分析面試中扮演什麼角色(8:32)在IQVIA 醫藥數據服務公司經歷 (13:52) 藥廠中的商業和數據分析部門介紹; 市場預測(forecasting) 又是如何用來輔助商業決策 (15:10)當市場預測結果和高層想法有出入時該怎麼辦(24:32)Commercial Insight是什麼樣的部門?商業的一級和二級分析又是什麼? (28:15)給想進商業部門的科學人一些建議(33:57)推薦的職場軟技能培養(41:12)

  • 醫療科技、遠距醫療等等數位醫療的創新都為未來的醫學轉型帶來許多可能性與希望,也提供許多新創與革新的契機。本集特別節目我們邀請 2023 BTBA 年會深受觀眾喜愛的 Keynote speaker Dr. Liz Kwo 分享她身為醫師、創業家、數位醫療企業經營的經驗。Liz 將分享她對數位醫療趨勢的洞見、對領導力培養的心得、以及身為醫師、經營者、妻子、母親多重角色的平衡。

    (本集節目由英文錄製)

    講者自我介紹 (1:32)

    數位醫療大趨勢 (3:15)

    創業經驗分享 (19:10)

    企業經營與臨床服務並行的職涯選擇 (29:20)

    女性企業家的職涯 (26:51)

    新書分享Digital MD (38:27)

    🧑‍🔬 Dr. Liz Kwo:https://www.linkedin.com/in/lizkwo/

    🎤 主持人 | 陳乃群:https://www.linkedin.com/in/ncchen/

    🎤 主持人 | 許祐湉:https://www.linkedin.com/in/yu-tien-hsu-04043241/

    👩‍💻 後製 | 彭郁茹:https://www.linkedin.com/in/yu-ju-peng-b7bb44206/

    BTBA Facebook 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tbatw

    BTBA Podcast 專頁:http://btbatw.org/podcast

    🎧 讓我們也一起回顧一下過去相關訪問:

    醫療與大數據分析 – Ivy Weng醫師訪談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ivy-md/從醫師到Medical Director的多元道路與選擇 – 薛涵中醫師、吳庭輝醫師專訪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emilyandting/It’s the climb: Ascending biotech’s career ladder without losing balance ft. Dr. Jo Viney https://tmrbiotechmoments.podbean.com/e/it-s-the-climb-ascending-biotech-s-career-ladder-without-losing-balance-ft-dr-jo-vi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