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ios
-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新石器时代陶器,被誉为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此件文物于1973年出土在甘肃省秦安县武营乡邵店村大地湾。
-
青铜雁鱼灯,为汉代文物青铜器,高53厘米,长34.5厘米。整盏灯由雁首颈、雁体、灯盘、灯罩四个部分套合而成。这座青铜灯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的状态,大雁体态宽肥,颈修长而弧鼓腹,身两侧铸出羽翼,有短尾,双足并立,掌有蹼,形态灵动而栩栩如生。雁喙张开衔一鱼,鱼身短肥,下接灯罩盖;鱼身及雁颈、体腔均中空相通,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精美灯具。现在收藏在海昏侯博物馆。
-
¿Faltan episodios?
-
菩萨立像头部,为北魏文物,出土自河南省龙门石窟宾阳中洞石窟,此菩萨头像原为洞内右胁侍菩萨头部。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
鲵鱼纹彩陶瓶,为新石器时代文物,1958年甘肃省甘谷县西坪遗址出土。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
鎏金铜菩萨像,为日本飞鸟时代文物,在1895年奈良横井寺遗址出土。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
刘贺玉印,为西汉文物螭纽玉印,其材质为和田白玉,局部有浅褐色沁,螭纽,为汉代常见的“方寸之印”。印文“刘贺”二字为阴刻篆书,左右等分,字迹线条粗细一致,分割匀适,方朴端重。此件文印为揭示墓主身份是刘贺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现藏于海昏侯国遗址博物。
-
孔子徒人图漆衣镜,为汉代文物,这件文物出土于海昏侯墓主椁室西室中部偏西处。现收藏于海昏侯博物馆。
-
金棺,为唐代文物,出土自泾川县大云寺,现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
伎乐纹八棱金杯,为唐代文物,在1970年窖藏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杯高6.4厘米,口径7.2厘米,侈口尖唇,八棱形杯体,器体厚重。此杯身八面分别各装饰有一位手执不同乐器的乐师,身着短衣宽裤,神态各不相同。现在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
-
斗彩瑞果纹碗,为中国明万历时期文物,通高11.3厘米、口径宽22.9厘米、底径8.6厘米,底部烧制有“大明万历年制”,为景德镇官窑制品,现在收藏在大阪市立美术馆。
-
比丘坐像,出土自河北峰峰矿区响堂山石窟,这座比丘像十分独特,全身微微前倾,用双手似乎保护着某样重要的东西;脸庞虽然稍有毁坏,但看出依然是慈眉善目,眼睛微微下垂,似乎在审视众生,又像是内观自性,让人感到虔敬庄严,慈静平和。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
玉米上的鹌鹑象牙根付雕,为日本江户时代文物,象牙材质,在极细的象牙上雕琢出一只羽毛根根分明,正打算吃玉米的鹌鹑站在玉米穗上的生活情节,憨态可掬,生机勃勃,仿佛如此生动的情景就在眼前。现在收藏在大阪市美术馆。
-
月白缂丝云龙纹单朝袍,为清乾隆文物,长148厘米,两袖通长190厘米,袖口16厘米,下摆146厘米,披领横100厘米,纵33厘米,属于清宫旧藏。现在收藏在故宫博物院。
-
斯内蒂瑟姆宝藏的金环(The Snettisham Great Torc),直径有19厘米,重1084克,属于英国铁器时代凯尔特时期,约公元前150-前50年,现今是大英博物馆藏品。
-
青金石朝珠,为清代文物,周长98厘米,此朝珠已残缺,青金石现存五十八粒,有四颗碧玺佛头、一个佛塔、一个椭圆形金嵌碧玺背云、一个随形碧玺、三挂十颗珊瑚记念以及下垂金累丝点翠托红宝石坠角。这是帝王祭天时配以蓝色礼服穿戴,以祈风调雨顺,天降祥瑞。现在收藏在故宫博物院。
-
青花瑶台赏月图瓷锺,为明代瓷器,高10.1厘米,口径15.5厘米圈足,高4.6厘米,圈足径4.2厘米,这件瓷锺是王妃的随葬品,2001年出土于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出土时有镀金银盖、镀金银托盏残件相配。瓷锺胎质细腻,壁薄色亮,白釉泛青,器形规整。 此器外壁描绘了三组人物故事:均为贵族女子与侍女,她们分别在远山、流云的映衬下,沉醉于皎洁的月色中。青花发色明快,制作精致,属江西景德镇御窑产品。现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
-
猫型燃香炉(Feline Incense Burner),为11世纪伊朗波斯文物,长35.5厘米、宽11厘米、高32.5厘米,重8.08千克。现在收藏在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
绿色缎海棠菊花纹狗衣,为清晚期织绣文物,长60厘米,宽43厘米。这件狗衣,顾名思义就是小狗衣服,以绿色织金缎为面料,面料上用粉、红、蓝色丝线和金线织海棠花和菊花等花卉装饰。镶紫色暗花绸边,里衬驼色棉布。另外,在狗衣边缘有绛色布带,用于拴系。整件狗衣色彩素雅,纹样精美,质地柔软,做工十分考究。现在收藏在故宫博物院。
-
鸠杖杖首饰,为西汉青铜器,长18.3厘米,高12厘米,鸠鸟被雕刻在杖首,造型模仿鸠鸟,做工精美考究。现在收藏在首都博物馆。
-
晋侯温鼎,青铜器,高23.7厘米,口径16.7厘米,出土于晋侯墓地晋武侯夫人13号墓葬。现收藏在山西博物院。
- Mostrar má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