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ios

  • 大家好,我是源帅。


    在这之前呢,我已经介绍了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洞察方法,这个视频我将给大家介绍如何洞察前沿技术趋势。


    洞察技术环境需重点关注3个变量。


    1、前沿技术和趋势,密切关注前沿技术的发展,思考其对商业形态、对行业的影响。

    2、行业的技术应用,密切关注所在的行业的前沿技术应用趋势。

    3、产品的技术应用,密切关注公司产品可应用哪些前沿技术,开发迭代产品。


    为啥要了解前沿技术趋势呢?从电话开始,我们经历了八次重大的技术革命。大家能够看到,每一次重大的技术革新,都带来了新的商机,独角兽由此诞生:


    电话时代诞生了贝尔实验室;

    大型计算机时代诞生了"IBM";

    个人电脑时代诞生了微软;

    互联网时代诞生了企鹅、阿里、百度、网易等;

    移动互联网时代诞生了滴滴、美团、头条等。


    那如何了解前沿技术的趋势呢?


    第一,看历年的新兴技术成熟度线。对某项技术的整体变化趋势(如5G技术趋势)有个大概了解。


    "新兴技术成熟线",The Hype Cycle,是gartner公司在1995年提出。该公司通过专业分析和预测,把新科技的成熟演变分成5个阶段:



    1、触发期:在这个阶段,技术刚刚诞生,媒体过度报道、渲染,技术知名度很高。

    2、膨胀期:在这个阶段,各方面会过分炒作这项技术的成功案例,造成人们对这项技术过高的期望。

    3、幻灭期:由于这项技术还没成熟,技术的缺点、问题、限制出现。失败案例越来越多,没能满足大家的高期望,该技术进入幻灭期。

    4、复苏期:经过不断试错,有些技术依靠成功的经营模式存活了下来,并且逐渐成长,从而达到了稳步爬升的复苏期。

    5、成熟期:在这个阶段,新技术已经能够有实质、稳定的产出了。媒体与行业对此新科技的关注度再次提升,趋向稳定。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线图做两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1、预测某个前沿技术对商业影响的大致发生时间,避免过早或过晚做相应的商业布局。



    比如,从最新的2020前沿技术趋势图我们能看到,去年媒体炒得很热的"DNA计算"和储存技术,其实还处于触发期,gartner公司预估,这项技术需要超过10年才能到成熟期。


    又如5G技术还要多久才能成熟呢?




    根据gartner的预测,5G在2019年进入膨胀期,距离技术成熟还有两到五年时间,也就是最快今年可以达到成熟期。


    2、通过这个技术趋势图,我们可以看看公司需要掌握的技术或者已经掌握的技术处于哪一个阶段,来判断技术环境因素目前对公司是利还是弊。


    第二,通过技术趋势线,了解了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成熟时间后,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看相关的研报,深入了解其发展和商业应用的趋势。



    技术研究报告可通过199IT平台、阿里达摩院、券商平台和技术咨询公司官网等渠道获取。


    关于数据查找和验证的详细方法,我会在后续的「市场调研」模块系统介绍。


    那么,到这里,宏观环境的分析方法,源帅就全部给大家介绍完毕了。


    接下来,我将系统介绍行业分析方法论和案例。敬请期待。


    小伙伴记得点赞、关注、收藏我的作品支持一下我哟,么么哒。


    关注“源帅说商业”,给你系统的商业实战方法论和商业案例。

  • 大家好,我是源帅。


    在这之前,我已经给小伙伴介绍了pest分析模型的政治、经济环境的洞察方法,这个视频给大家介绍如何洞察社会环境的变化。


    分析社会环境时,应重点关注七大变量。每一个变量的变化,都可能带来新的商业机会。


    1.人口结构。

    2.区域特征。

    3.教育水平。

    4.风俗习惯。

    5.价值观念。

    6.宗教信仰。

    7.医疗社保。


    通过什么渠道能及时了解这些因素的变化呢?


    第一、人口结构、教育程度等基础信息可通过国家统计局了解。

    第二、区域特征、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较为稳定,可主要通过二手调研了解。

    第三,价值观念、医疗社保等的变化,可通过一手调研和二手调研的配合来了解和验证。

    最后,我们可以对比发达国家的社会现状来预判我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下面,我通过两个案例来详细说明。


    案例1:人口老龄化带动养老产业的发展


    第一个案例,我带大家看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趋势,以及这个趋势变化带来的中国养老行业的潜在市场空间有多大。


    相信大多数小伙伴都知道,我国的人口结构正走向老龄化,但是这是感性的认知。具体的老龄化的现状和趋势是怎样的呢?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呢?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查看统计局的数据、阅读研究报告和对比日本的老龄化情况来了解。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截至2019年底,我国大陆地区六十五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1.7亿,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2%。


    预计2025年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据光大证券研报分析,按照各地颁布的9073养老发展目标估算,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合计潜在市场空间可超5000亿。


    另外,我们可以对比日本来预判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趋势。目前,日本养老市场的规模超过了7000亿人民币。2000年到2016年的复合增速达7.6%,远超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从人口结构、人口密度、社会模式等方面看,日本的养老产业对中国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了我们养老产业的良好发展机遇。


    案例2:铃木敏文为何在2000年推出「Seven Meal」项目?


    所以第二个案例,更进一步,我们来看看七十一便利店的开创者,日本的"铃木敏文"是如何从商业上灵活应对日本人口结构的变化的。他的决策方式非常值得学习。


    我在《零售的哲学》的书评中有介绍过,"铃木敏文"特别善于洞察外部环境的变化,分析其对用户的影响,进而做出相应的商业决策。


    这是他在20年前就在日本推出健康配餐和送餐服务的「Seven Meal」项目的决策过程:


    首先,他看到了日本社会环境的3个变化:


    1.由于社会老龄化和低生育率,老年人的数目正在持续增长。

    2.由两三个人组成的小规模家庭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3.个人经营的商店不断减少。


    然后,针对这些变化,他做了这些用户影响分析:


    第一:日本老年人持续增加的现象中可以预测目标用户的结构也在向老龄化发展。也就是说,顾客阶层正在发生改变。当人的年龄增长后,会更倾向于质地精细、口味清淡的食品。那么对中老年人而言,能将符合这些要求的健康食品送货上门,符合他们的公司定位便利。


    第二:日本社会子化和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特有趋势。一方面人口在逐年减少,另一方面晚婚和不婚的比例却越来越高,这导致由两三人组成的小规模家庭数量呈现出增长的趋势。当这些家庭在料理每日的三餐时,可能会因为无法一次性用完食材而觉得浪费,甚至有些家庭干脆觉得开火做饭是件很麻烦的事。


    第三:小规模家庭希望购买到分量适中的食材,因此不会专程去超市进行大批量采购。在过去,能满足这种需求的"商店"无处不在,小规模家庭可以根据人数购买相应的分量。然而,这样的中小型零售店在1982年达到数量峰值后开始逐年递减。到了2007年,与峰值相比,个人经营的中小型商店大约减少了六十万家。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工作繁忙的人和年事已高的老年人将更难有时间或精力为每天的"三餐"购买食材。


    基于以上的认知,


    他力排众议,坚持推出包含健康配餐和送餐上门的项目,大获成功。


    通过这个案例,大家能够看到,环境变化并不可怕,只要积极应对,还能从中获得助力。


    以上就是洞察社会环境的方法。


    下一个视频,我将给大家介绍如何洞察前沿技术趋势。敬请期待。


    小伙伴记得点赞、关注、收藏我的作品支持一下我哟,么么哒。


    关注“源帅说商业”,给你系统的商业实战方法论和商业案例。

  • ¿Faltan episodios?

    Pulsa aquí para actualizar resultados

  • 大家好,我是源帅。


    上个视频,我给小伙伴介绍了如何洞察最新的行业政策红利。这个视频,我给大家介绍如何洞察经济环境的变化。


    对于经济环境的洞察,可从三大角度,分析其现状和变化。


    第一,经济表现:如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利率/汇率;消费/投资等。

    第二,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

    第三,经济周期。


    一、如何洞察经济表现?


    我们先来看如何洞察经济表现。


    关于经济表现的洞察,小伙伴要注意,宏观统计数据如GDP、CPI、国民收入等存在不足,不能尽信。


    如GDP这个指标,它是生产出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X 市场货币价格得出的。


    这个价格是名义价格,是包含通胀因素的。因此,GDP这个指标有bugs:


    a、GDP增长不一定是生产增长,可能是发生通胀或产品质量普遍上升。


    GDP上升,不仅代表产出数量上升,也包含价格的上升。价格上升又有很多种可能性,可能是质量提高、供需变化、发生通胀等。因此,GDP的增长不一定是生产增长。


    目前我国公布的GDP是没有剔除通胀或通缩影响的。因此,如果想剔除通胀的影响,我们可参看其与1978年为基准的GDP指数。该指数通过以1978年为基期计算的定基指数,按不变价格计算,可剔除通胀的影响,看出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变动趋势和程度。


    虽然通过基准GDP指数可剔除通胀的影响,但价格上升,也可能是产品质量的普遍上升,这无法在GDP中反映出来。CPI指标也是类似的bugs。


    b、如果某产品或劳务不通过市场交易,GDP也无法反映出来。


    如不少国家有庞大的灰色经济,其实际的GDP会被低估。


    此外,GDP没有反映产品的销售、实现情况。GDP核算的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而非实现销售的产品。因此,如果某年经济不景气,生产出来的物品很多都滞销,GDP无法反映其状况。


    那应该如何了解经济表现呢?


    小伙伴注意啦,源帅要给大家说大干货了哈。


    第一、优先看市场产生的数据。


    市场产生的数据(如股票指数、债券利率等)比政府统计数据要可靠得多。虽然这些数据也会受到一定的干扰,但至少比政府统计出来的数据要靠谱。


    比如,美国经济到底复苏了没有,失业率、GDP等政府统计数据,经济学大家张五常一律不信,他就盯着美国长期国债的收益率来看,因为这是反映市场人士对美国经济未来增长能力的预期。市场预期有可能出错,但不管对错,人们就是根据预期来作决策的。这个无风险的、接近是纯利率的收益率就是人们对于美国的投资回报率的预期。若长期美债收益率持续处于低位,不正说明人们对美国未来经济发展能力非常不看好吗?


    第二、看数据重在看走势和趋势。


    比如,如果我们想了解目前是否有通胀,可看历年生产价格指数PPI的走势图。即便指标作假了,然而通过看历年的走势,就能够较好地剔除作假的影响了。因为"生产价格指数PPI"这个指标大众很少关注,因此,作假动力少,是比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靠谱的。


    第三,要学会交叉验证、事实验证。


    例如,我们想知道国民收入是否增长,增长得有多快,如何了解?


    政府统计的收入数据并不靠谱,因为国民普遍有灰色收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推出其它的指标、含义来验证。这里的指标并不一定是数据,只要是能观察到的事实就行。


    比如说,我们可以看国民的"非必需品"的消费力和增长趋势来了解国民收入的增长情况。这些指标就很丰富了。比如:


    出国旅游的人数和增长率。又比如国民的版权意识、知识付费意愿,宠物行业的增长情况等等都能反映国民收入的情况。


    通过这些交叉的事实验证,结论就非常靠谱了。


    怎么样,听我这么一说,小伙伴是不是对验证的方法有点感觉了。验证是特别重要的环节,是否懂得做事实验证,是高低手的分水岭。我后面还会专门用一期视频详细介绍如何做事实验证。敬请期待。


    以上就是关于经济表现的洞察方法。


    二、如何洞察经济政策影响?


    那如何分析经济政策的影响呢?通过阅读经济学家的分析推断来了解。


    对于相对短期的经济政策或管制的影响,不懂经济学的小伙伴要分析其影响,难度很大。阅读宏观研报通常不能解决问题。这时,我们可以参考经济学家的分析。


    作为钻研经济学十年的专业人士,我可以告诉大家,经济学家之中水货甚多,如果大家想找靠谱的经济参谋,可阅读张五常和李俊慧的书籍和文章。


    未来,我也会更「经济学」板块的内容,手把手教你靠谱的经济学理论+实证分析方法。敬请期待。


    三、如何洞察经济周期?


    那对于更长期的经济周期,我们又如何提前预知呢?


    经济周期是确实存在的。我们可以通过经典的经济周期规律图来预判。


    最出名的经济周期规律图是康波周期。


    1925年,前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在美国发表《经济生活中的长波》一文。他对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百多年的批发价格水平、利率、工资、对外贸易等三十六个系列统计项目的加工分析,认为商品经济存在约五十到六十年的周期。


    康波周期其实就是能量生克关系的循环描述,一个完整的周期是六十甲子(也就是六十年),是很有道理的。


    对康波周期的洞察,可助你预判宏观经济的起伏,提前做出应对措施。


    当一个周期已接近或达到顶峰,整个行业一派欣欣向荣时,你应该有危机意识,要提前为即将到来的谷底做准备了。这就是预判经济周期带给我们的巨大价值。


    以上就是关于经济表现、经济政策、经济周期变化的洞察方法。


    下一个视频,我将给大家介绍如何洞察社会环境的变化。敬请期待。


    小伙伴记得给我点个赞支持一下哟,么么哒。


    关注“源帅说商业”,给你系统的商业实战方法论和商业案例。

  • 小伙伴,当年牛根生想做蒙牛的时候,没钱,没地,没厂房,没设备,你知道他是怎么解决资金和资源问题的吗?


    其中一个办法就是他借助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红利来发展。这就是为什么蒙牛会选择注册在人口只有20万的小县城,内蒙古的和林格尔”县。


    通过这个方式,他获得了免费土地,大量项目资金,税收优惠,稳定的奶源等等,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在很短时间内就赶上了伊利。


    因此,无论大家是想做投资,还是经营企业,善于洞察政治环境,顺应政策之势发展,可以事半功倍。


    对于政治环境的洞察,应重点研究四大因素,密切关注其变化:



    1,方针政策。如行业政策、地方的招商引资政策、税收政策等

    2,法律法规。如劳动法、税法等

    3,政府管制。如最低工资、工会、市场准入等

    4,外交关系。如中美关系等。


    下面我结合案例,重点展开介绍如何洞察最新的行业政策红利,助力企业发展。


    一共有5个方法。


    第一,通过各地的招商引资政策了解。


    各地方为了吸引企业投资,都会出台招商引资政策,如税收优惠、项目资金、人才补贴等。对于重大的投资,政策还可以一事一议,也就是专门针对该项目内容设立政策。例如,根据我们的项目特点,我们公司向地方政府额外申请了物流补贴优惠。


    那通过什么渠道可以了解各地的招商引资政策呢?


    我们可以先在各地招商局官网大概了解,然后打电话过去详细了解。如果感兴趣,就亲自到当地了解。


    例如,我们可以在无锡招商局官网看到当地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项目的招商引资政策。点击最新的政策文件,我们能看到对各个项目的政策支持。大部分项目后面都有“一事一议”的说明。



    项目资金是属于政策性资金。无论是政策性融资、股权融资还是债权融资,我都操盘过。


    关于这方面系统的实操方法和宝贵信息,我会放在【投融资】内容板块跟大家分享,敬请期待。


    除了查看各地的招商引资政策,还有什么方式可以了解行业政策红利呢?


     第二,从国家的「五年规划」中洞察。


    关于行业政策, 政府的五年规划是一个很有指向性的政策风向标。它会告诉我们这段时间的政策红利--政府扶持哪些行业、哪类企业。


    如《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


    这就是说国家在政策上会重点扶持上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政府会提供哪些政策支持?


    1、资金支持:无论是金融系统,还是政府专项资金方面都有扶持。


    如地方政府层面,去年4月,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完成设立,首期就设立了30亿元的规模。


    2、财税优惠:针对这些新兴产业的税收优惠。如对购置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3、上市支持:可在科创板快速上市等。


    4、其它支持:如研发政策、进出口政策、人才政策、知识产权政策、国际合作政策等。


     第三,通过券商分析师的行业深度分析报告了解


    券商分析师一般只专注分析特定的几个行业,所以他们能及时了解行业的最新政策和趋势。


    因此,通过阅读他们的行业深度分析报告,能快速了解行业的政策红利。


    通过什么渠道能查看行业深度报告呢?在此,给小伙伴介绍三大靠谱实用的渠道。要说明的是,我和这些信息渠道方没有利益关系,纯粹是觉得好用才推荐。


    我以慧博客户端为例说明一下。



    首先,大家下载、登录客户端之后呢,在导航左侧选择「行业深度报告」,筛选行业、分析师,或者直接搜索关键词,就能找到所需的行业报告啦。


    如「产业互联网」是最近几年最大的趋势之一。我们可以在行业深度研报中了解其最新的政策动支撑。


    第四,浏览相关官方网站,深入了解。


    通过研报了解相关政策的大概信息后,我们可以通过政府官网找到对应文件深度了解政策细节。


    例如,在工信部官网,我们能找到非常全的工商业及互联网行业相关的政策和数据。



    在司法部官网,我们可以搜索到所有法律法规的官方文件。例如今年1月生效的《民法典》。《劳动法》09年及2012年修正本等。



    最后一个方法就是咨询行业专家,向他们深入了解政策的动向,政策变化对行业的影响等等。


    总结一下,洞察行业政策红利的方法有五个:


    1、通过各地的招商引资政策了解。


    2、通过国家的五年规划了解。


    3、通过券商的行业深度报告了解。


    4、通过相关官方网站,深入了解。


    5、通过咨询行业专家,深入了解。


    下一个音频,给大家介绍如何洞察经济表现和经济周期。


    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 小伙伴记得点个赞支持一下哟,么么哒。


    关注源帅说商业,给你系统的商业实战方法论和商业案例。


  • 大家好,我是源帅。


    书接上回,我有说到,新的商业机会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小变化带来小商机,大变化带来大商机。

     

    因此,商业人士需要做行业研究,密切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思考这些变化对自己所在的行业有什么影响,对自己的公司业务有什么影响,对我们个人有什么影响。如果能这样积极思考外部环境的变化,我们是可以获得很多宝贵的认知的。这样,我们就更容易在商业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

     

    行业研究又分为宏观分析、行业分析和公司分析。


     

    接下来,第二大节的内容,我先介绍如何做系统的宏观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分析表面上没有行业分析、公司分析那样和公司业务密切相关,但是恰恰是最重要的。宏观环境变化,才导致行业环境的变化,公司也才相应变化。

     

    那宏观环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咋一看还有点无从下手。我们应该如何着手进行分析呢?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最常用的宏观环境分析模型来辅助啦。

     

    这个模型叫做pest模型。


     

    针对宏观环境,不同的行业、企业和分析目的,分析的侧重点会有所差异,但一般都应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这四大类因素进行分析,简称PEST分析。

     

    几乎每一本商学教材、研究报告在做宏观环境分析时,都会用到这个模型。然而,这个模型仅仅是提供了分析角度。每一部分具体怎么分析,数据怎么去伪存真,如何做事实验证?高低手间,判若云泥。

     

    应该怎么处理呢?下个视频告诉你。

     

    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 小伙伴记得点个赞支持一下哟,么么哒。

     

    关注“源帅说商业”,给你系统的商业实战方法论和商业案例。

  • 大家好,我是源帅。


    从今天开始,我计划做500个原创音频,结合我的实战经验,和大家分享靠谱、实用、系统的"商业实战方法论"和"商业案例"。


    那么,这个系列的第一个内容模块是行业研究。为啥先讲行研?因为行研是所有商业人士都应该具备的底层能力。为什么这么说?一会儿告诉你。


    在这之前呢,大家不妨先暂停一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那就是 :新的创业机会来自哪里呢?


    为了形象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01引例:为啥电商红海里杀出了个拼多多?


    大家是否会好奇,为啥阿里和京东统治了电商,此时还能冒出个拼多多呢?


    15年拼多多上线时,阿里+京东的电商市场份额已超过80%,剩下的几个电商平台(当当、唯品会、苏宁等)只能做些垂直品类。当时大家都觉得电商领域已经没法玩了。


    然而此时,拼多多杀出来了。why?外部环境变化了。


    15年前后,什么外部环境变了呢?


    1、存量机会:低端市场出现空缺。


    该年,"阿里"大力整顿类目,放弃了低端市场,所以该市场出现空缺。


    为啥阿里放弃了低端市场?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是战略重心的转移。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中产阶级比重持续提升,消费呈现升级趋势。主流电商纷纷布局品质升级市场。2012年成立天猫后,阿里的重心逐步向天猫倾斜。"天猫店"相比"淘宝店",获得了很大的流量倾斜。据公司公告显示,2013-2019财年,天猫贡献的成交额比重由 23.49% 提升至44.21%。经营低价商品的"中长尾淘宝商家"在阿里平台的经营难度越来越大,对于平台的存在感越来越低。


    第二、阿里在2015年遭遇了"假货风波",市值受损。


    当年,"工商总局"发布"监测报告"指出,“淘宝正品率不足4成”,引发"淘宝"大战"工商总局"事件。该风波导致阿里市值蒸发了1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7亿元。


    因此,基于上述两大原因的考虑,为了撕掉"廉价劣质"的标签,阿里"一不做二不休",成立了由300人组成的“打假特战营”,开始严打假冒伪劣产品。


    此举干掉了假货和低端供应链产品。这为拼多多的崛起提供了机会。这是第一个变化。


    2、增量机会1:农村电商开拓难度和成本降低。


    「智能机+微信+微信支付」全民普及,大大降低了发展“农村电商”的难度和成本。


    从比例上看,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更多,是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因此,此前阿里早就已经着力发展“农村淘宝”了。这个“农村淘宝”是发展买家,也就是设法让农村人也上淘宝网购。阿里发展农村电商的战略方向是对的,但推广效果远没有之前在农村发展卖家的“淘宝村”好。


    (注:此前,在卖家端,阿里在全国发展出了211个淘宝村,活跃卖家数超过7万家)



    为啥拼多多就成功了?这并非拼多多比阿里厉害,而是因为阿里和拼多多面临的外部环境/局限条件不一样。时势造英雄也。


    拼多多是得益于「智能机+微信+微信支付」的全民普及:

    a、据 GFK 数据显示,中国三线及以下城市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维持在 65%左右。下沉市场的网民规模众多。

    b、15年,中国网民总规模达到 6.88 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 6.20 亿人,占总网民的90.05%,中国网民已基本实现移动化。

    c、2015年, 微信冠名春晚,发力下沉市场,微信装机量突飞猛进。2016 年春节期间,微信红包帮助微信支付实现了快速普及。


    这些因素重叠在一块,为拼多多发力下沉市场创造了机遇。


    为啥拼多多更容易推广呢?


    因为采用的是在微信拼团的形式,用户只需点击商品链接,用微信付款就完成网购了,这比在淘宝网购容易太多了(在淘宝网购要注册淘宝,搜索商品,加购,还要注册支付宝、实名认证,绑定银行卡,holy crap,上了年纪的人会觉得太难了)。这使得网购门槛大大降低,于是能成功吸引大量农村人、老人加入网购。


    3、增量机会2:15年,PC电商见顶,移动电商渗透率达80%,社交电商潜力巨大。


    因为淘宝生意难做,随着微信的普及,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流量发展迅猛。很多人转做微商。


    微博、陌陌、快手等社交平台流量很大,但当时对应的商业没有起来。微商发展如火如荼,但存在网络传销的嫌疑,微信官方打压。因此,社交电商潜力巨大,怎么合理商用,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因此,在三大局限优势上,拼多多结合此前的团队游戏基因,得以走出一条差异化的电商模式,快速成长起来。


    通过拼多多的案例,小伙伴是否洞察到了新的商业机会的来源?


    02 如何寻找新的商业机会?


    虽然商业形式一直在变,但是人类的大需求是不变的,【马斯洛需求层次】+【多快好省】可以描绘。



    变得只是满足需求的方式。当更好满足需求的方式出现时,过去的产品/解决方案就会失去优势,进而产生新的商业机会。


    比如,零售的业态一直在改变,但是我们对消费品的需求都是「多快好省」。过去的业态是夫妻档小卖部,后是大型超市、7-11这样精致的便利店,其后互联网+移动电商、跨境电商,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社区电商……如果你细细拆解,每一种新业态在「多快好省」的四个维度中,相比前业态,至少占据一个维度的优势。


    满足需求的新方式为啥会出现?因为外部环境变化了 。


    小变化带来小商机,大变化带来大商机。大变化是小企业颠覆巨头的逆袭机会,而这些独角兽企业通常是跨界颠覆。


    例如,打车难的问题一直存在,为啥滴滴这样的网约车平台就能解决了?外部环境变化了。智能手机、移动支付、手机导航+LBS的普及共同支撑了网约车平台的解决方案,于是商机呼之跃出。在资本助力下,滴滴快速成为独角兽。


    投资人朱啸虎指出:


    中国的第二代互联网公司像58、赶集、去哪儿基本是在2005年左右成立。这一年中国PC互联网的渗透率达到20%,达到了引爆点。


    同理 ,移动互联网公司,像今日头条、滴滴、小红书,基本是在2012年、2013年左右成立。这两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渗透率达到20%,达到了引爆点。


    由此可见创业时机的重要性。


    雷军说:


    我到40岁才明白, 做企业最重要的不是聪明、勤奋,而是要顺势而为。若能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


    我总听到有人说时运不好,没碰上马化腾、马云那样的时代机遇 。亦有人说黄光裕回归不能掀起什么火花了,时代变了。


    这些人根本就不懂商业本质。时代不变,如何能产生新商机?新企业如何能逆袭?


    环境一直在变化,因此新的商业机会也会一直涌现。任何时代都不缺乏商机,缺的只是发现商机的慧眼。


    叙说过去的商机是事后诸葛亮了,我们如何事前就能洞察趋势,预见风口,提前布局,把握新商机呢?


    这时候,【行业研究】就发挥用场了。学会行业研究,也就具备了洞察商机的慧眼。


    若你是老板/高管: 藉此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制定/调整公司战略;

    若你是综合运营者:藉此设计产品方案;制定营销方案

    若你是投资人/机构:藉此寻找好的投资标的(一/二级市场)


    03 做行业研究,要分析哪些内容?


    系统的行研应分为三大板块 :



    宏观分析:此乃分析天时

    行业分析:此乃分析地利

    公司分析:此乃分析人和


    分析和验证(很多人没有验证的概念,验证是最重要的步骤)都需要信息支撑,因此需要做「市场调研」。市场调研又可分为一手调研和二手调研。这就是整个行研的分析框架。


    所以,接下来,我将手把手教大家这四大板块的内容。


    你将学会


    如何了解政策红利?

    如何预判经济周期?

    如何预判前沿技术趋势?

    如何估算市场规模?

    如何做细分市场分析?

    如何做产业链分析?

    如何做行业竞争分析?

    如何做用户需求分析?

    如何看公司年报/财报?

    如何分析公司的商业模式?

    如何做靠谱的问卷调查?

    如何做专家访谈?

    如何查找宏观、行业和公司资料/数据?

    如何做数据验证?

    ……


    满满的干货持续向你涌来哟。


    那么下一个音频,我先给大家来道餐前开胃菜——介绍如何洞察天时,也就是宏观环境的变化。


    敬请期待。


    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 小伙伴记得点个赞支持一下哟,么么哒。


    关注“源帅说商业”,给你系统的商业实战方法论和商业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