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it

  • 「什麼!這則假訊息已經流傳過三波了?」數位時代,假訊息無孔不入,每天不斷變形、「推陳出新」,但有一些謠言總會不斷捲土重來,挑起民眾情緒,但為什麼這些老謠言都無法闢謠成功呢?

    本集假掰特派員邀請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輯陳偉婷,帶聽眾深入認識2024年Top6~10的熱傳謠言。假訊息常見劇本是什麼?民眾又該如何分辨假訊息、不受騙上當?

    延伸閱讀:

    昨晚大愛新聞報導,黴漿菌已入侵台灣?曼谷8.5級地震的影片不要打開,立即刪除,是勒索病?榮總醫院內科主任吳文清醫師實驗報告:冰58c高粱酒… 只殺癌細胞....58c高梁酒冰過,它會變成鹼性水,每天飲用對任何人都有益...能殺死癌細胞 ?明天開始電費分三段式,上午7到13點是平常5倍、下午13點到15點是平常10倍、下午15點到隔天早上7點最便宜?一對夫妻在屋內聞到煤氣味打開燈,廚房爆炸,丈夫立即死亡,妻子送到重症監護室?


    節目團隊︱
    黃兆徽、張育騰、蔡東棧、曾富謄

    Podcast「新聞真假掰」單元【假掰特派員】,
    查核報告、時事觀察、謠言風向、國際研究,全都說給您聽!

    📻每周日17:05-18:00與您空中相會《國立教育廣播電台》https://gov.tw/mbF
    ❤️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請記得訂閱、分享
    ❤️ 想聽誰談假訊息與媒體素養?想聽什麼樣的內容?
    ❤️ 邀請您訂閱、分享、給五星好評,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您的想法和建議。
    💌想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寫信給主持人:[email protecte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藝人大S(徐熙媛)日前因流感併發肺炎於日本病逝,社群也立刻謠傳「感冒、流感、新冠可依症狀自行判斷」的假訊息,但醫師指出這是錯誤觀念。

    無論是咳嗽、流鼻水、發燒等,症狀可能因人而異,單憑表現難以區分病因。流感與一般感冒相比,症狀更劇烈、發作較快,並可能引發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若有呼吸困難、持續高燒等症狀,應盡速就醫,由專業醫師診斷與治療。避免自行判斷或延誤就醫,才能有效預防嚴重後果。

    延伸閱讀:
    網傳「根據咳嗽、流鼻水症狀,可判斷是感冒、流感或新冠」?

    網傳「診所會誤診流感,造成流感擴大,一定要自費快篩,吃特定抗病毒藥物」?


    💖更多正知識補充:https://gov.tw/zED
    ⭐你不能錯過的打假大補帖:https://gov.tw/sj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Puuttuva jakso?

    Paina tästä ja päivitä feedi.

  • 00:00 📌精彩預告  
    02:42📌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後,減碳政策走回頭路?
    07:33📌碳稅真的會讓房價飆升?破解綠色通膨迷思!
    13:14📌碳權能靠種樹獲得嗎?種類、申請條件及交易市場運作說給你聽
    16:24📌旅宿業限用一次性用品,一年能少一座垃圾山?
    20:43📌淨零時代來了!綠領職缺崛起,人才怎麼培養?
    25:25📌COP29重點懶人包,全球減碳進度一次掌握!
    33:16📌核能是乾淨能源嗎?台灣該如何穩健轉型?
    40:48📌AI時代來了!電力需求飆升,台灣供應得上嗎?
    48:57📌光電讓台灣變熱?火力發電空汙?加州大火?破解三大氣候謠言!

    美國總統川普再次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全球減碳行動是否受阻?極端氣候衝擊全球,2024 年的平均氣溫已上升至 1.6°C,台灣也不例外,氣溫屢創新高,颱風與極端氣候事件頻傳。當氣候變遷已成現在進行式,台灣該如何應對?

    減碳不只是環保議題,更關乎經濟競爭力與產業轉型。當全球供應鏈加速邁向低碳,碳稅是否會推高物價?綠電供應能否應付 AI 時代的高耗能需求?而核能究竟是乾淨能源,還是潛藏風險的選項?綠色轉型道路上,哪些迷思需要釐清?

    面對碳中和與 ESG 目標,綠領人才需求正快速崛起,未來不僅是高碳排產業,科技、金融、建築等領域也將投入低碳轉型,創造更多職涯機會。

    本周節目邀請到環境部部長彭啟明,與我們一起剖析核能、減碳與國際氣候政策的最新發展。請收聽《新聞真假掰》,假訊息 Bye Bye!

    🎵本周來賓點播:林亭翰〈Race to Zero 綠色生活 〉

    來 賓|
    彭啓明(環境部部長)

    主持人|
    黃兆徽(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

    節目團隊︱
    黃兆徽、邱家宜、陳柏樺、張育騰、蔡東棧

    📻每周日17:05-18:00與您空中相會《國立教育廣播電台》https://gov.tw/mbF

    💌歡迎給我們五顆星星、留下您的鼓勵和建議。

    💌 更多資訊請看官網:https://tfc.pse.is/5d6udm

    💌 歡迎捐款,支持我們一起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https://tfc-taiwan.oen.tw

    💌想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寫信給主持人:[email protected]

    💌 謠言剋星查小喵:line.me/R/ti/p/@tfctaiwan?from=pag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健康訊息、詐騙防範、交通新制⋯⋯你是否曾經收到過類似的訊息呢?這些資訊都與你我的生活息息相關,也一直是民眾關心的重點,但卻可能因此成為假訊息的溫床!

    本集「假掰特派員」邀請到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總編輯陳偉婷,在新年伊始帶聽眾一起了解2024年前五大熱傳假訊息。這些假訊息有什麼特性?查核中心又如何應對、提升民眾的資訊免疫力?

    延伸閱讀:

    不管多熱都要喝溫開水家裡若收到禮券,立即撕毀美國疫情又變嚴重了6月交通新制,紅燈右轉罰5400元、闖紅燈由1800-3600元,調為3600-7200元、取締行人違規,不走斑馬線,一律罰1800元?蘑菇茄子一起吃會中毒? 


    節目團隊︱
    黃兆徽、張育騰、蔡東棧、曾富謄

    Podcast「新聞真假掰」單元【假掰特派員】,
    查核報告、時事觀察、謠言風向、國際研究,全都說給您聽!

    📻每周日17:05-18:00與您空中相會《國立教育廣播電台》https://gov.tw/mbF
    ❤️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請記得訂閱、分享
    ❤️ 想聽誰談假訊息與媒體素養?想聽什麼樣的內容?
    ❤️ 邀請您訂閱、分享、給五星好評,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您的想法和建議。
    💌想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寫信給主持人:[email protecte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每逢佳節,假訊息也會隨之變形。農曆年節剛過,社群流傳「LINEPAY搶紅包連結」及「查看紅包狀態」等相關訊息,偽裝成年節禮品使人動搖。但實際上這是詐騙連結,並非LINE官方活動。

    專家提醒,真正的LINE Pay紅包不會附帶可疑連結,也不會強制轉發。收到類似訊息時,應先至LINE官網查證,切勿輕信點擊,以免帳號遭盜用。若已誤點或輸入個資,應立即更改密碼並向官方申訴,避免個資外洩。

    延伸閱讀:

    【詐騙】網傳連結「LINE PAY紅包,查看紅包狀態」?

    網傳連結「過年領大紅包!最高1萬2,加入line群組」?


    💖更多正知識補充:https://gov.tw/zED
    ⭐你不能錯過的打假大補帖:https://gov.tw/sj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00:00📌精彩預告
    02:09📌《真相製造》八個國家的受訪者對於假訊息的觀察及採訪經驗
    03:58📌假新聞是點燃聖戰士加入恐怖組織、犯下罪行的火種?
    04:24📌一位聖戰士的母親如何創立組織,拯救被假訊息洗腦的小孩?
    06:36📌翻譯都不願意翻譯的問題?為何不是身為媽媽給他希望?
    14:44📌德國境外勢力是如何在社群平台上操作影響選舉?
    20:40📌「劍橋分析」如何在世界各地成功操縱選舉結果?
    31:34📌政府社群中,你讀到的是泡沫還是真人的民意?
    38:22📌怎麼健全資訊市場?
    49:00📌資訊戰?你的敵人跟我的敵人是同一個嗎?

    資訊泡沫時代,我們的思想與選擇正受到誰的操控?ISIS透過社交平台洗腦青少年?俄羅斯操作選舉輿論影響選情?資深媒體人劉致昕帶你深入揭露假訊息的產地與操控手法。在本集《新聞真假掰》中,我們不僅探討資訊戰如何滲透社會,更聆聽一位母親如何挺身對抗極端組織、拯救下一代的故事。
    假訊息從何而來?我們如何辨識與抵禦?透過第一手採訪與深度分析,讓我們一起鍛鍊媒體素養,看清資訊背後的真相!
    本集節目邀請作家劉致昕,談選舉的資訊戰,以及假訊息對於恐怖組織的影響。請收聽「新聞真假掰 」,假訊息Bye Bye。

    來 賓|
    劉致昕(作家)

    主持人|
    黃兆徽(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

    節目團隊︱
    黃兆徽、陳柏樺、張育騰、蔡東棧、林欣妮
    📻每周日17:05-18:00與您空中相會《國立教育廣播電台》https://gov.tw/mbF

    💌歡迎給我們五顆星星、留下您的鼓勵和建議。

    💌 更多資訊請看官網:https://tfc.pse.is/5d6udm

    💌 歡迎捐款,支持我們一起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https://tfc-taiwan.oen.tw

    💌想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寫信給主持人:[email protected]

    💌 謠言剋星查小喵:line.me/R/ti/p/@tfctaiwan?from=pag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是獨立民間組織,2018年成立至今,不接受政府、政黨或政治人物的贊助,但台灣事實查核中心仍常被質疑是政府組織、政黨側翼,甚至是境外勢力,面對這些質疑,今天一次說給您聽!

    撇除政治色彩,也有人質疑為何某些重大議題未被查核?這或許需要回歸到「事實查核」是什麼,在捍衛言論自由的大前提之下,個人意見不能也不會被查核,只有客觀的「硬事實」才可以釐清。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唯一的「立場」就是堅守「事實」!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面對鋪天蓋地的假訊息,讓我們共同面對越趨意見極化的社會,用事實做判斷!成為良好的數位公民。

    延伸閱讀:
    綠、藍、紅標籤一大堆 查核中心一次說明白


    💖更多正知識補充:https://gov.tw/zED
    ⭐你不能錯過的打假大補帖:https://gov.tw/sjE

    #事實查核 #假訊息防制 #數位素養
    #FactCheck #Misinformation #literacy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數位落差怎麼影響長輩對假訊息的判斷力?從教長輩使用Google Lens,到建立家人間的溫暖對話橋樑,假訊息再難也能迎刃而解!

    本集邀請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資深記者馬麗昕分享,如何用簡單技巧協助長輩辨別訊息真假,並從生活話題入手,培養良性溝通,讓每個家庭都能成為「反假訊息的種子」。

    想知道如何打破溝通困境?快來聽聽本集的真心建議!

    延伸閱讀:
    【世紀之疫遇上假訊息】別亂怪長輩愛傳假訊息 換位思考去理解資訊和情感需求

    節目團隊︱
    黃兆徽、邱家宜、張育騰、蔡東棧、林欣妮

    Podcast「新聞真假掰」單元【假掰特派員】,
    查核報告、時事觀察、謠言風向、國際研究,全都說給您聽!

    📻每周日17:05-18:00與您空中相會《國立教育廣播電台》https://gov.tw/mbF
    ❤️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請記得訂閱、分享
    ❤️ 想聽誰談假訊息與媒體素養?想聽什麼樣的內容?
    ❤️ 邀請您訂閱、分享、給五星好評,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您的想法和建議。
    💌想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寫信給主持人:[email protecte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00:00📌精彩預告
    01:47📌紀錄片如何入門?拍攝一部紀錄片要耗時五年?
    05:59📌從記者、雜誌到影像創作,僅需一招「真實」打遍天下?
    16:02📌為何電影得獎後,卻不想成為下一個侯孝賢?
    21:06📌劇情片的導演是人,紀錄片的導演是神?
    28:15📌田野調查的力量:如何貼近真實,讓故事更有力?
    41:45📌紀錄片流程:怎麼樣可以完成紀錄片?
    49:45📌編劇能夠如何融入真實更觸動觀眾?

    紀錄片如何成為捕捉真實與人性最有力的媒介?

    林靖傑的創作生涯橫跨文字、新聞、紀錄片與劇情片。他最早以記者身份進入影視領域,曾在《影響》電影雜誌和《新新聞周刊》擔任編輯與記者,奠定了深厚的調查與敘事基礎。對他而言,無論是新聞報導、小說創作,還是影像敘事,最關鍵的始終是真實的呈現。他提到:「田野調查是創作的根本,無論是文字報導、紀錄片或劇情片,都需要貼近真實,才能讓觀眾產生共鳴。」

    紀錄片的挑戰在於導演的自省與倫理思考。林靖傑強調,攝影機背後的導演掌握著權力,而被拍攝者往往處於弱勢,這使得導演必須更加謹慎,確保不侵犯被拍者的權益。他舉例,紀錄片不只是客觀紀錄,也涉及創作者的視角與選擇,「你的真實,可能不是別人的真實。」因此,在拍攝紀錄片時,他傾向與受訪者建立長期的信任關係,以時間換取更深層的觀察與理解。

    相較於紀錄片,劇情片雖然是虛構的,但仍須立足於真實。他提到侯孝賢導演的創作方法——容許「天意」參與拍攝,讓現場環境與演員的即興反應形塑最自然的影像。「真實不是靠技術模擬,而是透過細節與觀察堆砌而成。」他認為,田野調查同樣適用於劇情片,唯有對角色、環境與故事的細緻探索,才能打造具備穿透力的作品。

    在假訊息橫行的時代,林靖傑呼籲提高媒體素養,並提醒創作者:「不要製造與傳播不實資訊,讓真實成為創作的核心價值。」影像創作不僅是技術,更是一種對真相的追尋與承諾,請收聽《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 Bye!》

    來 賓|
    林靖傑(導演)

    主持人|
    黃兆徽(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

    節目團隊︱
    黃兆徽、陳柏樺、張育騰、蔡東棧、林欣妮

    📻每周日17:05-18:00與您空中相會《國立教育廣播電台》https://gov.tw/mbF

    💌歡迎給我們五顆星星、留下您的鼓勵和建議。

    💌 更多資訊請看官網:https://tfc.pse.is/5d6udm

    💌 歡迎捐款,支持我們一起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https://tfc-taiwan.oen.tw

    💌想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寫信給主持人:[email protected]

    💌 謠言剋星查小喵:line.me/R/ti/p/@tfctaiwan?from=pag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2025年1月7日,Meta宣布將在美國終止第三方事實查核計畫,這項消息引發全球查核圈震盪。儘管其他國家目前未受影響,但這是否暗示未來的查核生態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

    本集節目邀請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國際事務主任何蕙安深入剖析:

    ・這一重大變局可能對查核生態帶來的衝擊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的運作方式與國際合作經驗
    ・與Meta合作背後的細節與挑戰

    很多讀者以為查核組織有權封鎖Facebook帳號或刪除貼文,但實情並非如此!想知道事實查核中心與Meta之間的合作模式、背後機制是什麼?來聽聽本集節目一次說清楚。

    延伸閱讀: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如何與Meta合作?常見問題一次答
    全球事實查核社群致馬克祖克柏的公開信
    查核準則

    節目團隊︱
    黃兆徽、陳柏樺、張育騰、蔡東棧、林欣妮

    Podcast「新聞真假掰」單元【假掰特派員】,
    查核報告、時事觀察、謠言風向、國際研究,全都說給您聽!

    📻每周日17:05-18:00與您空中相會《國立教育廣播電台》https://gov.tw/mbF
    ❤️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請記得訂閱、分享
    ❤️ 想聽誰談假訊息與媒體素養?想聽什麼樣的內容?
    ❤️ 邀請您訂閱、分享、給五星好評,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您的想法和建議。
    💌想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寫信給主持人:[email protecte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2025年1月21日凌晨0點17分,嘉義縣大埔鄉發生芮氏規模6.4地震,各種地震假訊息趁災難發生時蜂擁而至。

    專家澄清,網傳如「黃金三角理論」、「跑去冰箱旁」、「往樓上跑」及「馬上開門、關瓦斯」等防災觀念均為錯誤。

    正確逃生方式為「趴下、掩護、穩住」,立即躲到桌下或堅固牆角,保護頭部並穩定身體。大地震期間難以移動,更應避免逃生或往樓上跑。

    台灣位於板塊交界處,地震頻繁,民眾應加強防災準備,如:固定家具、熟悉掩護點並備妥避難包,以建立當天災發生時的緊急應對機制。

    延伸閱讀:
    【錯誤】多則網傳地震防災訊息「地震時,要往黃金三角空間跑」、「要躲在冰箱或鐵櫃旁」、「要往樓上跑」、「馬上開門、關燈、關瓦斯」?
    【查小喵出任務】當地震來臨時!你該知道的警報與避災小知識
    【互動遊戲】Keep alive?地震生存戰,挑戰你的防災知識!
    💖更多正知識補充:https://gov.tw/zED
    ⭐你不能錯過的打假大補帖:https://gov.tw/sj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00:00 📌精彩預告
    04:15📌台灣海纜斷線次數是全球平均50倍?!「數位生命線」如何守護?
    10:00📌惡意破壞海纜沒法管?台灣網路韌性如何強化?
    18:03📌若14條海纜全被破壞,99%國際網路將斷訊?!國內通訊也可能出問題?
    24:02📌解析台灣海纜型態:「聯盟海纜」、「私有海纜」有何不同?
    28:42📌當海纜無法使用時,衛星技術能否替代以保障通訊?
    36:03📌國際平台壟斷也可能造成戰時通訊危機?台灣如何打造自主與多元的數位生態?
    41:17📌強化數位主權,從VPN管理到打擊兒少性剝削網站的策略與行動
    49:05📌「好撒馬利亞人原則」是什麼?如何推動安全且負責的網路環境?

    14條海纜撐起了台灣99%的網路頻寬,但在全球500條海底電纜中,每年台灣海纜斷線次數卻高達國際平均的50倍,成為島國數位生命線的重大挑戰。背後是人為疏忽,還是軍事騷擾行為呢?

    小至日常通訊、網路購物、電動手遊,大至緊急對外救援聯繫,我們都高度仰賴海底電纜,台灣網路資訊中心董事長黃勝雄帶我們深入探討海底電纜的重要性與風險,若有一天,當戰爭發生時,所有的海纜都斷線時,數位通訊將如何受到影響,平常LINE來LINE去的通訊軟體竟是「稀缺性資源」?面對斷纜頻繁、備援不足、法規不完善等問題,低軌衛星和多元備援能否提供解方?此外,若要推動台灣「數位主權」,他又有什麼見解呢?

    本集專訪台灣網路資訊中心董事長黃勝雄,帶您深入解析海底電纜的重要性、脆弱性與全球安全現況,探討數位時代的「灰色地帶戰略」。聚焦台灣數位基礎建設自主化、衛星網路備援方案,並解讀Telegram封鎖事件下的數位治理困境,為台灣數位未來提供洞見與建議。請收聽《新聞真假掰》,假訊息 Bye Bye!

    🎵本周來賓點播:滅火器 Fire EX. - 海上的人

    來 賓|
    黃勝雄(台灣網路資訊中心董事長)

    主持人|
    黃兆徽(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

    節目團隊︱
    黃兆徽、邱家宜、張育騰、蔡東棧

    📻每周日17:05-18:00與您空中相會《國立教育廣播電台》https://gov.tw/mbF

    💌歡迎給我們五顆星星、留下您的鼓勵和建議。

    💌 更多資訊請看官網:https://tfc.pse.is/5d6udm

    💌 歡迎捐款,支持我們一起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https://tfc-taiwan.oen.tw

    💌想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寫信給主持人:[email protected]

    💌 謠言剋星查小喵:line.me/R/ti/p/@tfctaiwan?from=pag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AI 時代來臨,資訊爆炸之下,高中生如何辨別短影音中的真假訊息?如何利用 AI 工具激發創意、完成歌曲創作?

    假掰特派員深入台南新化高中,與同學們暢聊 AI 工具如何改變學習與創作模式,並揭露他們在使用抖音、小紅書等中國社群平台時的矛盾心理。從支語現象到假訊息查核,探索 Z 世代的媒體素養挑戰與應對之道。

    此外,還邀請到媒體素養基地學校負責人陳佩玉老師,分享她如何以貼近生活的議題和精心設計的衝突情境啟發學生,培養他們的批判思維與資訊判讀力。六年來,她的努力為新世代種下了媒體素養的種子,現在就來聽聽這一切如何實現!


    延伸閱讀:
    【青年查證挑戰賽】台灣五強角逐亞太王座!12月對戰日印泰

    節目團隊︱
    黃兆徽、陳柏樺、張育騰、蔡東棧、林欣妮

    特別感謝︱唐煜翔、李景翔、黃敬霖、蔡昀芩、蔡喬安、童靖喬

    Podcast「新聞真假掰」單元【假掰特派員】,
    查核報告、時事觀察、謠言風向、國際研究,全都說給您聽!

    📻每周日17:05-18:00與您空中相會《國立教育廣播電台》https://gov.tw/mbF
    ❤️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請記得訂閱、分享
    ❤️ 想聽誰談假訊息與媒體素養?想聽什麼樣的內容?
    ❤️ 邀請您訂閱、分享、給五星好評,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您的想法和建議。
    💌想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寫信給主持人:[email protecte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網傳「北榮麻疹大流行,門診N95都戴上」的說法為錯誤訊息,事實是北榮目前未有麻疹確診病例,亦未要求一般門診配戴N95口罩。近期僅中部某醫院發生麻疹群聚事件,確診16例,未形成社區大流行。
    專家指出,多數1981年後出生者已完成麻疹疫苗接種,具保護力,1981年前出生者則多數具自然抗體。學齡前兒童、醫護人員以及計劃前往高風險國家的民眾可考慮接種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
    面對網路流傳的健康資訊,應保持理性判斷,查證來源,避免輕信與轉傳錯誤訊息,引發不必要恐慌。
    這集還有特別消息要告訴大家——主持人歐啦Ola將把主持棒交給其他人啦!想知道原因和未來的節目安排?趕快點進去聽聽看!

    延伸閱讀:【錯誤】網傳:北榮麻疹大流行,門診N95都要戴上?

    💖更多正知識補充:https://gov.tw/zED
    ⭐你不能錯過的打假大補帖:https://gov.tw/sj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00:00 📌精彩預告  
    03:51📌台灣要交保護費給美國?馬斯克將選總統?
    05:00📌降低關稅衝擊,台灣廠商將進行第二次供應鏈移轉?
    14:27📌美國掌握品牌高附加價值,台灣負責代工生產,為科技產業提供關鍵支援!
    17:51📌企業跨足海外,更能促進台灣產業升級帶回國際視野! 
    23:36📌提高效率、減少風險,「市場國」思維更提升商業價值
    27:54📌美國失業率低,缺少工作機會是假議題! 
    30:00📌越南、泰國設廠即將飽和?菲律賓是新興潛力股?
    42:30📌川普2.0即將開展,中美貿易戰台灣選邊站?
    45:46📌股價漲、房價漲,唯獨薪水沒漲,如何彌平貧富差距?
    50:03📌科技業獨大?AI時代的人才培育指南?

    台積電真的會變成「美積電」嗎?台灣科技業搶走大部分美國人的工作?在全球化的交錯影響下,台灣如何穩固自身的產業地位,打造地緣政治影響力?

    本次我們將帶您破解盛傳的貿易戰謠言,並分享「市場國思維」,探討如何透過全球布局提升競爭力。此外,本集也將深入剖析台灣的貧富差距、人才培育、AI 時代的核心能力等關鍵議題,幫助你掌握未來趨勢,在變局中找到立足點。

    本集特別邀請研華科技共同創辦人暨董事何春盛,帶來最專業的國際視野,解析台灣科技產業的機遇與挑戰。請收聽《新聞真假掰》,假訊息 Bye Bye!

    🎵本周來賓點播:夏川里美〈淚光閃閃 / 伍家旭演奏版〉

    來 賓|
    何春盛(研華科技共同創辦人暨董事)

    主持人|
    黃兆徽(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

    節目團隊︱
    黃兆徽、邱家宜、陳柏樺、張育騰、蔡東棧

    📻每周日17:05-18:00與您空中相會《國立教育廣播電台》https://gov.tw/mbF

    💌歡迎給我們五顆星星、留下您的鼓勵和建議。

    💌 更多資訊請看官網:https://tfc.pse.is/5d6udm

    💌 歡迎捐款,支持我們一起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https://tfc-taiwan.oen.tw

    💌想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寫信給主持人:[email protected]

    💌 謠言剋星查小喵:line.me/R/ti/p/@tfctaiwan?from=pag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青少年網路詐騙雷區!當孩子們熟練於3C操作,以為不易受騙,卻往往因心態鬆懈落入詐騙陷阱!

    邀請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資深查核記者馬麗昕深入解析青少年最常踩雷的三大類型詐騙,包括遊戲點數、打工徵才、假冒名人活動的「網路陷阱」,並教你如何在新興平台Threads上辨別詐騙帳號和不實訊息。

    即便是「數位原住民」也可能在瞬間中招,學會這三步,守住你和孩子的安全!

    延伸閱讀:
    【謠言風向球】別被限時優惠騙!戳破「一頁式廣告詐騙」4大謊言!
    【錯誤】網傳「衛福部網站申請紓困/補助」?
    【事實釐清】網傳連結「勞動部勞工保險局網頁,可以都來填填看有沒有符合資格領3萬,一分鐘就填完了」?
    【謠言識讀術】政府機關網址辨識術
    【謠言識讀術】粉專識讀術
    【謠言識讀術】存股社團粉專詐騙識讀
    節目團隊︱
    黃兆徽、陳柏樺、張育騰、蔡東棧、林欣妮

    Podcast「新聞真假掰」單元【假掰特派員】,
    查核報告、時事觀察、謠言風向、國際研究,全都說給您聽!

    📻每周日17:05-18:00與您空中相會《國立教育廣播電台》https://gov.tw/mbF

    ❤️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請記得訂閱、分享
    ❤️ 想聽誰談假訊息與媒體素養?想聽什麼樣的內容?
    ❤️ 邀請您訂閱、分享、給五星好評,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您的想法和建議。

    💌想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寫信給主持人:[email protected]
    💌 謠言剋星查小喵:line.me/R/ti/p/@tfctaiwan?from=pag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近期網傳「喝熱水加咖啡可治感冒並排毒」及「老人多吃豬腳可長壽」,但均無科學根據。醫師指出,咖啡可舒緩部分症狀,但無法治癒感冒,也不能透過排尿排除病毒,咖啡因提神效果也與免疫力無關。

    營養師則表示,豬腳的膠原蛋白需分解後吸收,並非直接促進健康,且豬腳含飽和脂肪酸,過量攝取恐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這些傳言誇大或錯誤解讀健康概念,可能導致不正確的飲食選擇,甚至影響健康。面對網路流傳的健康資訊,應理性判斷,查證來源,避免輕信與轉傳錯誤訊息。

    延伸閱讀:
    【部分錯誤】網傳「萬芳醫院的密招...喝溫熱開水再喝原味咖啡,流鼻水、打噴嚏、頭痛都慢慢不見了...咖啡可以加速排尿,把病毒從身體裏『洗』掉大部分...咖啡會讓免疫功能提振起來」?

    【錯誤】網傳「老人宜多吃豬腳,常吃可長壽」?

    💖更多正知識補充:https://gov.tw/zED
    ⭐你不能錯過的打假大補帖:https://gov.tw/sj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00:00📌精彩預告
    05:51📌「Chat」功能讓GPT影響力大增,非工程師也能輕鬆上手!
    08:33📌LLM的腦補危機:為什麼ChatGPT的「文字接龍」會出錯?
    12:49📌AI是打假良藥,還是謠言滋生的溫床?
    18:22📌讓假新聞「校正回歸」,推動「真」新聞才是新解方?
    23:50📌初音未來、ChatGPT「Dan模式」,人類為什麼對AI有感情? 
    27:13📌 AI助力,未來「查核報告」客製化?
    34:52📌用專家提問策略,讓真新聞更快抵達受眾
    40:05📌 學「農場文」寫澄清文,打造正確具說服力的內容
    47:18📌 北歐經驗:接觸假新聞並破解,有助提升「資訊免疫力」?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AI正成為協助我們辨別真相的重要工具,但也帶來了新挑戰。在這集節目中,我們邀請到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古倫維,深入探討大型語言模型(LLM)如ChatGPT的影響力。ChatGPT 為何因「Chat」功能而廣受非工程師青睞?它究竟是打擊假訊息的良藥,還是助長謠言的溫床?

    古倫維老師也分享了AI如何協助客製化查核報告、推廣真實訊息,並藉由模仿假新聞的吸引力來提升正確內容的說服力。此外,我們將探索人類為什麼對AI產生感情,以及北歐教育如何利用假新聞提升「資訊免疫力」。

    讓我們一起反思AI的角色,學習駕馭這項技術,成為具備批判思維的數位公民!請收聽《新聞真假掰,假訊息Bye Bye!》。


    🎵本周來賓點播:Culture Club〈Love is Love〉

    來 賓|
    古倫維(中研院資訊所研究員)

    主持人|
    黃兆徽(台灣事實查核教育基金會董事)

    節目團隊︱
    黃兆徽、陳柏樺、張育騰、蔡東棧

    📻每周日17:05-18:00與您空中相會《國立教育廣播電台》https://gov.tw/mbF

    💌歡迎給我們五顆星星、留下您的鼓勵和建議。

    💌 更多資訊請看官網:https://tfc.pse.is/5d6udm

    💌 歡迎捐款,支持我們一起看見真實打造美好台灣:https://tfc-taiwan.oen.tw

    💌想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寫信給主持人:[email protected]

    💌 謠言剋星查小喵:line.me/R/ti/p/@tfctaiwan?from=page

    #AI #ChatGPT #MediaLiteracy #LL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2024年青年查證挑戰賽雖已圓滿落幕,但「假掰特派員」張育騰與蔡東棧,依然在台灣各地尋找查核偵探們!這次我們來到屏東潮州高中,聽聽學生們的參賽心得,以及他們關注哪些媒體素養議題?

    同學們指出,事實查核就像一張篩網,幫助他們過濾出值得信賴的資訊。然而在有限時間內完成任務,壓力可不小。面對這些挑戰,「Google 智慧鏡頭」與「查核工具箱」成為解決難題的必備神器。除此之外,跨語言查核的問題也浮現,善用翻譯工具固然重要,但更需要驗證翻譯的正確性,也是一項不可忽視的環節。

    在AI技術的輔助下,他們也感受到生成式AI在提供查核方向上的優勢,但細節掌控仍需更多努力。令人擔憂的是,AI的聲音與影像模仿能力,可能被用於製造更精緻的假訊息,進而影響資訊流通的真實性。這些科技帶來的便利,卻也牽引出一連串AI時代的媒體倫理議題,例如政治人物的換臉爭議與生成內容無限制擴散的挑戰。

    當我們詢問學生們最關心的媒體素養議題時,有人提到NCC組織法,甚至注意到與此相關的假訊息。為何這樣的議題吸引他們的目光?我們帶著這份好奇,一同深入探討。

    訪談中,我們還邀請到潮州高中的公民科教師郭卜萱,她分享了在推廣媒體素養教育時的第一線觀察。面對現實中的資源限制與觀念落差,她如何以創意與熱情,帶領學生從課堂學習延伸到實踐場域,培養批判性思考?這不僅是一堂課,更是一次面向未來的公民教育啟蒙。

    延伸閱讀:
    【青年查證挑戰賽】台灣五強角逐亞太王座!12月對戰日印泰

    節目團隊︱
    黃兆徽、陳柏樺、張育騰、蔡東棧、林欣妮

    特別感謝︱
    潮州高中教師郭卜萱

    潮州高中學生蘇凌、楊家萱、辛品璇、許芮綺、劉思霓、潘子茜、賴秉強、張思宥、葉貞妘、莊婉仟、葉棠林、藍翊熏

    Podcast「新聞真假掰」單元【假掰特派員】,
    查核報告、時事觀察、謠言風向、國際研究,全都說給您聽!

    📻每周日17:05-18:00與您空中相會《國立教育廣播電台》https://gov.tw/mbF
    ❤️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節目,請記得訂閱、分享
    ❤️ 想聽誰談假訊息與媒體素養?想聽什麼樣的內容?
    ❤️ 邀請您訂閱、分享、給五星好評,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您的想法和建議。
    💌想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
    💌寫信給主持人:[email protected]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近期網路流傳「人類間質肺炎病毒大流行」引發民眾恐慌,但經查核確認,這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病毒,並非全新未知病毒。對健康成人而言,症狀多為輕微,類似一般感冒,無需過度擔憂。

    此外,有關「死亡率高達43%」的報導,其實針對免疫系統極差的特殊族群,與一般健康人無關,數據被誇大解讀,容易引發誤解。

    小提醒:若看到健康相關訊息,請多方查證,留意官方公告。未有緊急警告時,別被聳動標題影響。日常防護如勤洗手、接種疫苗,便能有效減少風險。

    延伸閱讀:
    【易生誤解】中國爆發人類間質肺炎病毒,死亡率43%,沒有特效藥?

    【部分錯誤】中國警告新肺炎疾病蔓延?

    💖更多正知識補充:https://gov.tw/zED
    ⭐你不能錯過的打假大補帖:https://gov.tw/sj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