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it
-
新州火車員工罷工潮尚未平息,但大家又是否記得早前新州的護士及助產士亦曾為爭取加薪而進行大罷工,一名雪梨專科護士接受本台訪問時,就分享自己亦在罷工與僅守岡位之間要作出艱難的選擇。
-
從香港社工到墨爾本關注華人心理健康的前線人員,究竟潘鳳賢 (Ada Poon) 這條路是如何走出來的?
-
Puuttuva jakso?
-
在大學念歷史的他,雖然幾年前經已退休,但他卻是個退而不休的人,他不斷幫人,同時也不斷充實自己。
-
與阮玉玲 (Frances Yuen) 做訪問,總覺得她是一個樂天派,擁有「盡人事、安天命」的性格,這從她移民澳洲的生活可見一斑。
-
三名港人初創企業家為香港人打造一個可以獲得各類移民資訊的可靠電子平台,以回應香港一直缺乏法定的移民顧問注冊系統的問題。
-
香港企業家陸潔瑩十一年間多次申請移民但失敗,最終靠經營澳洲郵政(Australia Post)分店成功移民,但全新的工作責任卻令她壓力爆煲而一度導致面癱,她最終又如何積極面對?
-
現年 46 歲鍾嘉文 (Clement Chung) 從小便喜歡打羽毛球。他剛於 10 月初在坎培拉舉行的「澳洲器官移植運動大會」(Australian Transplant Games Canberra 2024) 上,參與了兩個羽毛球組別的比賽,均奪得了冠軍,成績驕人。
-
有誰能夠想像到,一個學歷不高、手執鑊鏟的小夥子,於 1970 年代中前往新西蘭碰運氣,結果輾轉來到澳洲,並在這幾十年間闖出一番新天地。
-
做會計和經營酒莊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這位華人酒莊主卻覺得有融會貫通之處。
-
吳寶華 (Terence Ng) 雖然已屆 73 歲,也退休了差不多 11 年,可是他仍然熱愛足球,每星期總會騰出一兩天,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士踢球。
-
今天「我不是名人」環節裡的主人翁,是來自香港的湯子揚 (Stanley Tong) 。他對於能夠移民澳洲生活,非常感激。
-
目前在墨爾本 Swinburne 大學念 Marketing (市場學) 碩士的張婷人如其名,將「停」未「停」。她一個計劃接一個計劃不停地做下去...
-
在這集「我不是名人」環節裏,溫楚良請了來自香港的韓俊杰 (Mark) 分享他在墨爾本開設愛心咖啡店的心路歷程。
-
今天溫楚良請來的嘉賓,是剛滿 21 歲的 Carlos Lai (黎海揚)。
-
究竟人生的命運是否真的可由自己以掌控,還是冥冥中有註定的呢?對姚仁傑 (Joe) 來說,在他於昆州念大學時所碰到的一個人,改變了他的過去一年的事業方向。
-
建築界一直以男性主導,相對較少女性選擇在行內發展,但凡事都有例外。今集《我不是名人》黃詠妮邀請了澳洲註冊建築商 (Licensed Builder) 陳曉文 Alven,講述由最初修讀「社會工作」以致一步步加入建築界的經歷,亦會分享跟男性建築工人(Tradies)的相處竅門以及為有意入行的女性提供建議。
-
一批研究人員發現了一個令人有點驚訝的乙型糖尿病預測指標 — 光照/ 光曝露 (light exposure)。
-
六月是全球的「同志驕傲月(Pride Month)」,這個月LGBT+性小眾社群會以不同形式慶祝性別多元。而在雪梨就有一個同志團體,以唱歌的方式慶祝多元文化。今集【我不是名人】許蓓欣到雪梨同志合唱團(Sydney Gay & Lesbian Choir)的綵排現場,訪問唱男高音的女歌手任寵壁Dotty。
-
剛剛過去的一個星期(5月20-26日)是澳洲全國義工周,目的是要慶祝所有義工在社會上所作出的貢獻,而SBS 廣東話節目亦訪問了現年就讀12年級的彭禮進(Lucas)。 他由14歲便開始在雪梨的「華人服務社」當義工,去年年底更獲學校推薦,獲得區內聯邦議員向他頒發義工獎,以表揚他對社區的貢獻。
-
年輕真好,失敗了可以重新洗牌,絕不需待 18 年又是一條好漢。
- Näytä enemmä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