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
主持/編輯七號、編輯慧儀
2019年9月21日,日本一名7歲女童小倉美咲,與父母、親友等多個家庭相約出遊,前往山梨縣道志村露營,並在當日中午12點左右陸續抵達營地。然而,當時在4點左右發現美咲失蹤,於是美咲的母親便在一小時後向警方報案。
在美咲母親報警之後,山梨縣警、消防隊以及自衛隊在露營地周圍八公里,展開16天的大規模搜索。整個搜救過程,官方以及各地湧入的志工,共投入了1,700名人力,甚至出動了直升機和無人機等,縣警也在9月30日對外公布美咲的照片,不過多天的搜查仍一無所獲,依然無法找到美咲。
最終,搜救行動在10月6日暫時宣告終止,整起事件自此成為了一起失蹤懸案。 -
Episodes manquant?
-
專訪來賓:菲律賓研究學者賴奕諭
菲律賓總統大選將在 2022 年 5 月 9 日舉行,這場選舉被視為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歷史詮釋權之戰」——若前獨裁總統馬可仕的兒子小馬可仕贏得了選舉,菲律賓歷史上 9 年的黑暗戒嚴時期與人權壓迫紀錄,將如何重新被詮釋與定義?而當初倉促流亡的馬可仕一家為何還能捲土重來?
本集重磅廣播邀請到菲律賓研究學者和《轉角國際》專欄作者賴奕諭,試著從更深入的角度理解菲律賓選舉面向:為何有些人會覺得馬可仕戒嚴時期是「黃金時期」?共產黨為何被視為恐怖的存在?菲律賓民調又可信嗎?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應該獨裁者子女一個執政的機會嗎? -
「神通廣大的馬皇降臨Twitter…但可能『更友善中國』?」馬斯克(Elon Musk)確定以440億美元收購Twitter,引發國際輿論的震動和熱議。儘管目前收購案還需要一段時間交易才會完成,但對於Twitter私人公司化後的未來動向,早已成為各界揣測或期待的藍圖假想。
然而除了牽動社群龍頭的競爭版圖之外,外界也擔心:因為特斯拉事業利益與中國的深度牽連,會不會反過來影響馬斯克的Twitter經營?過去對中國政府「相對友善」的馬斯克,掌握「言論自由」大平台,有沒有「屈服中國」的疑慮? -
主持/版權經紀人李艾真、編輯七號
「當勝利之日來到,人們將更需要烏克蘭書籍,而我們將再次迎來復興。」
隨著戰事持續延燒,歐美出版圈亦跟進譴責,並陸續祭出制裁,但相對於烏克蘭出版人疾呼的「全面斷開與俄羅斯出版界所有合作」,幾個重點協會和書展主辦方對於是否「徹底封殺」仍未鬆口。
書籍作為思想交流的重要媒介,制裁出版則形同斷絕對話,這是因應當前危機的必要手段,還是衝擊出版本質的矛盾之刃?烏俄戰後的抵制紅線,成為如今出版圈莫衷一是的議題。
背景音樂:蕭邦夜曲C小調 -
主持/編輯七號、特約編輯宜蘭
-
轉角國際的元祖編輯——張鎮宏——暫別工作七年的編輯台,要先去休息喘口氣了。本集編輯插播,我們和鎮宏聊聊進入轉前後的心路歷程。
想念鎮宏嗎?請看他的專欄:
https://global.udn.com/author/articles/1020/1413 -
【扭曲國際系列】印度神童阿南德篇。主持/編輯七號、編輯鎮宏
「傳說中的『印度神童』阿南德....到底是如何誕生的?」阿南德從一個「聰明的8歲小孩」,逐步成為「被認證」的天才神童,從這段歷程到後來的占星爆紅,一切因果似乎不是巧合。 -
【鎮宏戰情室第2彈!】
-
徵才來信請寄:[email protected]
信件主旨註明您的【姓名】及【應徵轉角國際】
.徵才人數:1名
.職位:轉角國際網站編輯
.工作內容:國際新聞編輯、撰稿,專題規劃,Podcast節目製作
.薪資:起薪4萬,可視資歷條件加成
.需求:不限學經歷,有從事媒體或新聞工作經驗者為佳
.請提供:簡歷(基本資料、工作期待、欲嘗試之構想...),或是任何可更認識你的內容作品。
.面試時間:即日起至徵到為止,收件最晚2022年3月28日 -
主持/編輯七號、編輯佳琦
「當活著與死去都成了反覆折磨的痛苦,安樂死是文明的終極選擇?」今年3月在中國的人大會議上,有代表提案「中國應當安樂死合法化」引發高度的社會話題。來自河北、全國知名的鄉村醫師代表劉貴芳在會議上表示,中國法律不應迴避安樂死,應該盡早研擬政策,幫助更多不治之症患者「選擇死亡的權利」。提案旋即在中國社群網路上掀起熱議。
網站圖文版:http://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6173552 -
主持/國際版權人艾真、編輯七號
網站圖文版: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6157304 -
主持/編輯慧儀
來賓/韓俐穎(新加坡自由記者)
在新加坡,運毒的最高刑法是死刑,但如果運毒者是智能不足者呢?
2009年,一名21歲的馬來西亞印度裔男子納根(Nagaenthran K Dharmalingam)在入境新加坡時,被發現身上藏有42.72克的海洛因,最終被判死刑。根據診斷,納根不僅被認定智商為IQ 69(低於常人85至115的平均智商),同時也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這些診斷狀況意味著這會影響、左右納根當下的判斷,即他或許不清楚自己「正在運毒」,也不一定了解運毒將會為他招致什麼「嚴重後果」。
本集重磅廣播邀請到新加坡自由記者兼人權捍衛者韓俐穎(Kirsten Han),試著從納根的案子裡釐清尚未解決的爭議,從中探討新加坡的司法制度。當中,背後的詰問或許也在於:假設在不可能錯判的情況下,運毒的納根就是罪不可赦,那麼新加坡整體社會——從政府到民間——究竟如何理解「死刑」? -
編輯鎮宏的插播,聊聊這一波戰報裡的資訊判讀,以及關注俄羅斯獨立媒體《meduza》的生存困境,最後一定少不了最愛的足球故事。
《meduza》捐款相關資訊:
https://meduza.io/en/brief/2022/03/01/a-better-russia-tomorrow -
主持/編輯佳琦、編輯鎮宏
「該不該教導學生一個『更美好』的納粹大屠殺?」見證納粹暴行的經典著作《安妮日記》,在今年年初因為一份「誰背叛了安妮一家」的調查結果出爐,指稱該洩密者可能也是一名猶太人,其調查方法與爭議也再次引發世人關注。
無獨有偶的是,在上月底,美國田納西州一所學校委員會也以投票的方式,將著名漫畫《鼠族》(Maus)從八年級的英文課程中刪除。該部漫畫奠基於作者父母的真實故事,講述他們在集中營的殘酷經歷。然而該校委員會認為,該書內容有著「粗俗、令人反感的語言,以及女人的裸體和自殺內容」,因此全數通過刪除。該委員會並表示:「如果可能的話,應該用另一本沒有令人反感內容的書來替換它」。
爭議除了顯示「該如何教導下一代關於猶太屠殺的歷史」的問題之外,更突顯了今日關於許多屠殺歷史的立場與觀點,並沒有得到一致的認同。究竟人們該如何教導下一代屠殺的歷史?當我們講述戰爭帶來的集體創傷時,語言的複雜與簡化,是否也可能造成更多敘事的兩難? -
主持/編輯七號、編輯鎮宏
「金權和慾望的角力中,所謂『家人』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在日本經典小說改編的《華麗一族》中,描繪昭和時代的財閥家族,在戰後經濟起飛期面臨的一系列金融重組和利益糾葛,演變為家族內鬥和父子骨肉相爭的撕裂局面。類似的故事模式,始終是日本經濟小說的常見題材,而在現實中也確實有相似的事件成為新聞話題。
本回的新聞故事主角,正是在2007年木村拓哉和北大路欣也主演的日劇《華麗一族》中,提供許多高級家具做為場景使用的日本著名品牌——大塚家具。 -
主持/編輯七號、編輯鎮宏
「請給我黃金...不對,為什麼世界遺產申請又能引發第N次『日韓對立』?」日本在今年2月初再度提出世界遺產申請,主推新潟縣佐渡島歷史悠久的礦山——「佐渡金山」——從江戶時代以來有將近400年的開礦歷史,除了因武士傳說與後來的經典遊戲《信長之野望》系列而聞名外,佐渡島「日本第一的金山」更曾是江戶幕府得以穩固經濟的黃金鄉。
申遺固然是國家與地方都樂見其成,但佐渡金山的推薦提名卻也再度牽動了日本與韓國之間的歷史仇恨,南韓立即強烈抗議,指出在二戰期間曾有大批朝鮮人被送去佐渡金山挖礦,在極為惡劣的環境下強制勞動——但此一歷史宿怨的不道歉-不原諒爭論,卻也讓人想起才吹熄不久的「軍艦島風波」。 -
主持/編輯慧儀
來賓/劉忠恩(前《緬甸時報》、現《紐約時報》記者)
2021年2月1日,緬甸軍方發動政變,推翻由翁山蘇姬領導的民選政府「全國民主聯盟」(NLD),全國自此掀起革命——民眾爆發大規模示威、各行各業展開罷工潮、僧侶和少數族群上街抗議、流亡政客組成平行政府、甚至號召人民起義革命等——一年後的緬甸,隨著運動能量漸漸沈寂下來,如今怎麼樣了?
本集重磅廣播邀請到前駐仰光《緬甸時報》(Myanmar Times)、現《紐約時報》記者劉忠恩,分享緬甸重回軍方統治後,其經濟民生狀況以及未來的前景等——緬甸,有可能再重回民主之路嗎? -
主持/ 編輯慧儀
來賓/ Etty
37歲的Etty(圖非當事人))來台工作至今邁入第十年。當初,為了家人的未來,她從印尼出發,待過新加坡和香港賺錢,最後返鄉結婚,生下兒子Andre。而在離婚之後,為了Andre的未來,她再次出發,來到台灣擔任看護,照顧行動不便、已經101歲的阿嬤。
每一天除了例行工作,Etty趁著休假,攻讀碩士學位;熱愛寫作的她也利用休息時間記錄下自己的心情,並在疫情籠罩的這兩年間,以《疫情中的承諾》(印尼文:Janji Dimasa Pandemi)一文拿下2020年移民工文學獎優選獎與青少年評審獎。文章裡,Etty寫下她未能在疫情裡實現的承諾——她答應兒子要在2020年回印尼,一起過開齋節。 -
主持/編輯佳琦、編輯鎮宏
過年特別節目之Podcast限定系列計畫上線啦!(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未來這個不定期更新系列,會由4位編輯各自精選過去一年看到的荒謬國際新聞大賞,並針對這些新聞現象來討論與分析。
試錄EP00,編輯佳琦與鎮宏就來談談,為什麼主流媒體報導的義大利黑手黨新聞,總是充滿義勇傳說、英雄主義、浪漫色彩、偶爾甚至還有點鏘?黑手黨這個深受電影、電玩等大眾文化影響的題材,和媒體報導採寫角度,是否也產生了新的碰撞?
【參考資料】
CNN. (2022, Jan 6). Google Maps helps Italian police capture mafia fugitive
https://edition.cnn.com/2022/01/05/tech/gioacchino-gammino-google-maps-italy-mafia-intl-hnk/index.html
BBC. (2021, Nov 7). Italian Mafia: 'Ndrangheta members convicted as Italy begins huge trial.
https://www.bbc.com/news/world-europe-59196463
The Guardian. (2021, Mar 29). Mafia fugitive caught after posting YouTube cooking video.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1/mar/29/mafia-marc-feren-claude-biart-caught-youtube-cooking-video - Montre 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