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
中國主體性哲學是一種實踐與理論結合的哲學形態。他與西方哲學不同的地方,在於人必須觀復自己的本來面目,通過實踐以純潔化人的生命以至其極:儒家曰聖賢,佛家曰菩薩、佛,道家曰至人、神人。
-
王陽明的基本哲學觀念就是致良知,致良知的意思是推致我們內在惻於世間事物。
-
Episodes manquant?
-
王陽明強調心即是理,朱熹認為性即理。分別很微妙。
-
南宋朱子成為主要的儒家人物。朱子的理論是將儒家的道德結合形而上學,其理論簡稱物物一太極,
-
宋明理學不同的派別裏面,朱熹是最重要的人物。 他的四書集註成南宋以後的定本。朱子的理論相當龐博,首先介紹他的格物致知理論。
-
北宋的新儒家人物有周敦頤、張橫渠、程明道、程伊川等等人物, 開創承接先秦儒家而在發展一套形上學
-
宋明理學的分系相當複雜, 有一系說,有一題說,有二系說,也有三系說。我們採取牟宗三先生的分系:三系說。
-
我們打算改為影片。此輯為宋明理學,引介新儒家的發展
-
全球化的新世界,中西方思想的交往,會否有新的局面?鄭教授為我們探討。
-
講者鄭宗義是中文大學哲學系系主任,反省中國哲學的發展。
-
宋明兩代共六百年,主要是儒家哲學復興,故稱新儒學運動。先秦以孔、孟的仁或四端之心,講求道德的心性,宋明兩代則從道德主體推上形而上的成德境界,
-
隋朝很短,但佛學上卻建立了天台宗。唐朝開始有華嚴宗, 唐中葉之後出現反佛教運動,唯有禪宗才能夠發展。 三者合起來稱為中國本土三宗。
-
先秦以儒家思想為主流,經過三國的政治紛爭,,加上對士人的壓迫,知識分子 為了逃避現實的逆境,轉而談三玄:易經、老子、莊子,成為新道家的興起。
-
中國古代的哲學環繞着天道,直至先秦時候才出現諸子百家:儒家、道家、墨家法教、陰陽家等等。 諸子大都有一種救世之志,但是主張各自不同, 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
-
我們討論許多西方哲學問題,回到東方傳統,哲學與文化有一種好密切的關係。文化是什麼呢?中國文化又是什麼呢?老生常談的答案往往過於簡單,我們試試進入東方思維的軌跡。
-
康德代表哲學的 一個新時代,他提出一種批判哲學, 要將傳統由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甚至笛卡兒等等哲學家作出一個批判。
-
西方因為基督教的原因,由哲學發展出神學觀念,其中就是希望以理性的方式證明神的存在。第一因論證就是其中的表表者。
-
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代表一種新的真理觀,原來我們要發問真理之前必須反省自我的存在。於是「自我」的存在成為現代哲學的新起點。
-
西方哲學成為一龐大的體系,是從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開始。柏拉圖創立理形論(theory of form), 而亞里士多德更加建構不同的哲學分類:倫理學、形上學、詩學、政治學等
-
西方哲學起源於泰利斯,跟着有許多哲學家出現。他們的哲學主要發問世界存在的物質, 所以我們稱為宇宙論階段。
- Montre 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