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 夫善驾者车。善奔者马。善引者绳。善远者射。莫不为力所使。为势所迫。以
    致其功用。见其德也。而地为天下之至有力者。故能载一切而不泻。
    为天下之至大势者。故能负万物而不压。以其道并乎天。德齐乎覆。
    用见于生化。功着于人物。所以称之曰至哉。而释文指明其势也。势
    之所加。万物以生。势之所役。万类以成。而负此者。厥象唯坤。坤者大
    块。无物不承。坤本至厚。无物不登。故曰地势坤。明其卦之所以名也。
    夫干曰健。指其道也。地曰坤。指其器也。上则志于虚。以喻其大。下则
    志于实。以喻其至。唯言坤而释坤。则一物之无异名。地之为德。即在
    是也。故坤者卦名。亦地之用。象名。亦德之成。唯其博厚。乃称斯名。唯
    其承载。乃得斯称。故坤卦象地。而以厚德载物为其用。而君子法之。
    以成君子之名。而昭著君子之功。君子因坤以明德。圣人因坤以明
    道。道明德立。易教之终也。是释文之微义也

  • 夫善驾者车。善奔者马。善引者绳。善远者射。莫不为力所使。为势所迫。以
    致其功用。见其德也。而地为天下之至有力者。故能载一切而不泻。
    为天下之至大势者。故能负万物而不压。以其道并乎天。德齐乎覆。
    用见于生化。功着于人物。所以称之曰至哉。而释文指明其势也。势
    之所加。万物以生。势之所役。万类以成。而负此者。厥象唯坤。坤者大
    块。无物不承。坤本至厚。无物不登。故曰地势坤。明其卦之所以名也。
    夫干曰健。指其道也。地曰坤。指其器也。上则志于虚。以喻其大。下则
    志于实。以喻其至。唯言坤而释坤。则一物之无异名。地之为德。即在
    是也。故坤者卦名。亦地之用。象名。亦德之成。唯其博厚。乃称斯名。唯
    其承载。乃得斯称。故坤卦象地。而以厚德载物为其用。而君子法之。
    以成君子之名。而昭著君子之功。君子因坤以明德。圣人因坤以明
    道。道明德立。易教之终也。是释文之微义也。

  • Episodes manquant?

    Cliquez ici pour raffraichir la page manuellement.

  • 释象辞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宣圣讲义
    此二语为明坤象之意。古人垂教之旨。其与干同义也。不曰地道。而
    曰势者。有所指也。在干曰天行。在坤曰地势。此所以别乾坤之用。明
    天地之德。静动各异。形气自殊也。地势者。言地之象。有其势也。以其
    土水高下。积而为地。故谓之坤。坤既成形。地乃有名。故地以形为主。
    势者形势也。非如天之以气为主。以行为道也。地既以形称。则地道
    以形势立。故地道曰刚柔。别于天道之阴阳。阴阳以气言。刚柔以形
    言。而地之为形。则分水土高下。寒热木石之类。无非刚柔之别也。故
    地道纯以形势言。而形势概包于刚柔也。夫天混沦无垠。窈冥无际。
    其积者虚。其见者气。不得称其形势也。唯可以别其气之阴阳。于地
    则虽广有度。虽厚有纪。水土之居。人物之履。其形既昭。其势已着。刚
    柔异方。德用殊处。故易象定其辞。释文明其故。曰坤以状其成。曰势
    以括其趣。名以明义。字以定诂。虽天地同斯道。而体用殊所与。在乎
    虚实。辨夫宾主。有物以质之。有类以致之。有数以指之。有言文以识
    之。故归于有。而取于形势。使人知地之为道。而得以窥坤象之意也。
    地势二字。恰与天行对。而坤之为坤。亦以形势成也。然曰地势而不
    曰形者亦自有故。势者有物。形者虚名。以二字言亦有刚柔之意。地
    取其实。本于阴。故曰势。势字从执。有所持也。后人加力。明其有力也。
    以势力为喻。如物之力。有力始有用。有用始有功。地道之所见。在用
    与功。故曰地势。无论为柔为刚。为原为冈。为陆为洋。为温为凉。为井
    为塘。为险为康。为峰为江。为林为场。为南北二极。为上下四方。为潮
    为浪。为李为杨。为飞或走。为或藏。为生或化。为潜或翔。为玉为金。
    为铁为钢。为煤为砂。为田为荒。为草为苔。为汁为浆。凡属于地。而生
    存其上者。莫不为其功用之宏大。育养之收藏。故皆着其势力。昭其
    德。称其名类。被其泽。是谓之地势。而罔有极。为载物之大则也

  • 释象辞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宣圣讲义
    此二语为明坤象之意。古人垂教之旨。其与干同义也。不曰地道。而
    曰势者。有所指也。在干曰天行。在坤曰地势。此所以别乾坤之用。明
    天地之德。静动各异。形气自殊也。地势者。言地之象。有其势也。以其
    土水高下。积而为地。故谓之坤。坤既成形。地乃有名。故地以形为主。
    势者形势也。非如天之以气为主。以行为道也。地既以形称。则地道
    以形势立。故地道曰刚柔。别于天道之阴阳。阴阳以气言。刚柔以形
    言。而地之为形。则分水土高下。寒热木石之类。无非刚柔之别也。故
    地道纯以形势言。而形势概包于刚柔也。夫天混沦无垠。窈冥无际。
    其积者虚。其见者气。不得称其形势也。唯可以别其气之阴阳。于地
    则虽广有度。虽厚有纪。水土之居。人物之履。其形既昭。其势已着。刚
    柔异方。德用殊处。故易象定其辞。释文明其故。曰坤以状其成。曰势
    以括其趣。名以明义。字以定诂。虽天地同斯道。而体用殊所与。在乎
    虚实。辨夫宾主。有物以质之。有类以致之。有数以指之。有言文以识
    之。故归于有。而取于形势。使人知地之为道。而得以窥坤象之意也。
    地势二字。恰与天行对。而坤之为坤。亦以形势成也。然曰地势而不
    曰形者亦自有故。势者有物。形者虚名。以二字言亦有刚柔之意。地
    取其实。本于阴。故曰势。势字从执。有所持也。后人加力。明其有力也。
    以势力为喻。如物之力。有力始有用。有用始有功。地道之所见。在用
    与功。故曰地势。无论为柔为刚。为原为冈。为陆为洋。为温为凉。为井
    为塘。为险为康。为峰为江。为林为场。为南北二极。为上下四方。为潮
    为浪。为李为杨。为飞或走。为或藏。为生或化。为潜或翔。为玉为金。
    为铁为钢。为煤为砂。为田为荒。为草为苔。为汁为浆。凡属于地。而生
    存其上者。莫不为其功用之宏大。育养之收藏。故皆着其势力。昭其
    德。称其名类。被其泽。是谓之地势。而罔有极。为载物之大则也

  • 释象辞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宣圣讲义
    此二语为明坤象之意。古人垂教之旨。其与干同义也。不曰地道。而
    曰势者。有所指也。在干曰天行。在坤曰地势。此所以别乾坤之用。明
    天地之德。静动各异。形气自殊也。地势者。言地之象。有其势也。以其
    土水高下。积而为地。故谓之坤。坤既成形。地乃有名。故地以形为主。
    势者形势也。非如天之以气为主。以行为道也。地既以形称。则地道
    以形势立。故地道曰刚柔。别于天道之阴阳。阴阳以气言。刚柔以形
    言。而地之为形。则分水土高下。寒热木石之类。无非刚柔之别也。故
    地道纯以形势言。而形势概包于刚柔也。夫天混沦无垠。窈冥无际。
    其积者虚。其见者气。不得称其形势也。唯可以别其气之阴阳。于地
    则虽广有度。虽厚有纪。水土之居。人物之履。其形既昭。其势已着。刚
    柔异方。德用殊处。故易

  • 释象辞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宣圣讲义
    此二语为明坤象之意。古人垂教之旨。其与干同义也。不曰地道。而
    曰势者。有所指也。在干曰天行。在坤曰地势。此所以别乾坤之用。明
    天地之德。静动各异。形气自殊也。地势者。言地之象。有其势也。以其
    土水高下。积而为地。故谓之坤。坤既成形。地乃有名。故地以形为主。
    势者形势也。非如天之以气为主。以行为道也。地既以形称。则地道
    以形势立。故地道曰刚柔。别于天道之阴阳。阴阳以气言。刚柔以形
    言。而地之为形。则分水土高下。寒热木石之类。无非刚柔之别也。故
    地道纯以形势言。而形势概包于刚柔也。夫天混沦无垠。窈冥无际。
    其积者虚。其见者气。不得称其形势也。唯可以别其气之阴阳。于地
    则虽广有度。虽厚有纪。水土之居。人物之履。其形既昭。其势已着。刚
    柔异方。德用殊处。故易象定其辞。释文明其故。曰坤以状其成。曰势
    以括其趣。名以明义。字以定诂。虽天地同斯道。而体用殊所与。在乎
    虚实。辨夫宾主。有物以质之。有类以致之。有数以指之。有言文以识
    之。故归于有。而取于形势。使人知地之为道。而得以窥坤象之意也。
    地势二字。恰与天行对。而坤之为坤。亦以形势成也。然曰地势而不
    曰形者亦自有故。势者有物。形者虚名。以二字言亦有刚柔之意。地
    取其实。本于阴。故曰势。势字从执。有所持也。后人加力。明其有力也。
    以势力为喻。如物之力。有力始有用。有用始有功。地道之所见。在用
    与功。故曰地势。无论为柔为刚。为原为冈。为陆为洋。为温为凉。为井
    为塘。为险为康。为峰为江。为林为场。为南北二极。为上下四方。为潮
    为浪。为李为杨。为飞或走。为或藏。为生或化。为潜或翔。为玉为金。
    为铁为钢。为煤为砂。为田为荒。为草为苔。为汁为浆。凡属于地。而生
    存其上者。莫不为其功用之宏大。育养之收藏。故皆着其势力。昭其
    德。称其名类。被其泽。是谓之地势。而罔有极。为载物之大则也

  • 释象辞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宣圣讲义
    此二语为明坤象之意。古人垂教之旨。其与干同义也。不曰地道。而
    曰势者。有所指也。在干曰天行。在坤曰地势。此所以别乾坤之用。明
    天地之德。静动各异。形气自殊也。地势者。言地之象。有其势也。以其
    土水高下。积而为地。故谓之坤。坤既成形。地乃有名。故地以形为主。
    势者形势也。非如天之以气为主。以行为道也。地既以形称。则地道
    以形势立。故地道曰刚柔。别于天道之阴阳。阴阳以气言。刚柔以形
    言。而地之为形。则分水土高下。寒热木石之类。无非刚柔之别也。故
    地道纯以形势言。而形势概包于刚柔也。夫天混沦无垠。窈冥无际。
    其积者虚。其见者气。不得称其形势也。唯可以别其气之阴阳。于地
    则虽广有度。虽厚有纪。水土之居。人物之履。其形既昭。其势已着。刚
    柔异方。德用殊处。故易象定其辞。释文明其故。曰坤以状其成。曰势
    以括其趣。名以明义。字以定诂。虽天地同斯道。而体用殊所与。在乎
    虚实。辨夫宾主。有物以质之。有类以致之。有数以指之。有言文以识
    之。故归于有。而取于形势。使人知地之为道。而得以窥坤象之意也。
    地势二字。恰与天行对。而坤之为坤。亦以形势成也。然曰地势而不
    曰形者亦自有故。势者有物。形者虚名。以二字言亦有刚柔之意。地
    取其实。本于阴。故曰势。势字从执。有所持也。后人加力。明其有力也。
    以势力为喻。如物之力。有力始有用。有用始有功。地道之所见。在用
    与功。故曰地势。无论为柔为刚。为原为冈。为陆为洋。为温为凉。为井
    为塘。为险为康。为峰为江。为林为场。为南北二极。为上下四方。为潮
    为浪。为李为杨。为飞或走。为或藏。为生或化。为潜或翔。为玉为金。
    为铁为钢。为煤为砂。为田为荒。为草为苔。为汁为浆。凡属于地。而生
    存其上者。莫不为其功用之宏大。育养之收藏。故皆着其势力。昭其
    德。称其名类。被其泽。是谓之地势。而罔有极。为载物之大则也

  • 故以数言。河图之位。西南金火。于时夏秋。坤本土德。相生
    相养。故有朋类。东北水木。于时冬春。木则贼土。水则泄气。两相乘制。
    乃失友好。又如洛书。九宫之位。各有其序。五行之德。未易其方。而坤
    以用殊。乃易艮位。以合于后天之数也。盖取终庆之象。宜艮止之义。
    仍安贞之占。得后顺之常。故二八易位。而阴阳相孚。体用代兴。时方
    相得也。又如八卦方位。先天乾坤上下。本无用也。故虚其位。上下无
    常。不指其变。至后天则以用为主。方位以变为要。坤乃移居西南。以
    应得朋之象。而循顺承之道。盖干处西北。以接于坎。由阳生阴。坤在
    西南。以近于离。由阴化阳。而上下之位既迁。施受之义益昭。交合之
    道既近。先后之序始着。文王八卦为后天之序。无一不符于象辞者
    也。天道下降。地道上承。干德资始。坤德资生。乃成交往之道。而见类
    行之程。故得丧非关天运。而刚柔在乎人用也。顺者安贞之吉。逆者
    迷失之征。因卦以寓教。因辞以明行。因宜否而知动静。因施受而见
    生成。此坤道之有常。亦君子之所戒本牝马之类。示行方之利害。守
    本位之吉。知天道之无远弗届。应无疆之行。孚自彊不息而莫懈。先
    利贞之求。应知元亨之有在。往复成其循环。德用乃昭于时迈。此圣
    人垂训。学者慎而毋怠也。故坤彖释文。详于占旨。为示祸福吉凶。使
    人正其行止。虽言坤道。指归人事。天地之不违。命数之不二。唯性情
    之所安。乃立则夫仁义。上下孚刚柔之行。升降达顺逆之序。知坤无
    生有生。无成有终。乃明天下生化之趣。故象数有精微。文辞有体例。
    合观以溯其蕴。会通以求其意。则天道在于掌中。悔吝不待卜筮矣。

  • 故以数言。河图之位。西南金火。于时夏秋。坤本土德。相生
    相养。故有朋类。东北水木。于时冬春。木则贼土。水则泄气。两相乘制。
    乃失友好。又如洛书。九宫之位。各有其序。五行之德。未易其方。而坤
    以用殊。乃易艮位。以合于后天之数也。盖取终庆之象。宜艮止之义。
    仍安贞之占。得后顺之常。故二八易位。而阴阳相孚。体用代兴。时方
    相得也。又如八卦方位。先天乾坤上下。本无用也。故虚其位。上下无
    常。不指其变。至后天则以用为主。方位以变为要。坤乃移居西南。以
    应得朋之象。而循顺承之道。盖干处西北。以接于坎。由阳生阴。坤在
    西南。以近于离。由阴化阳。而上下之位既迁。施受之义益昭。交合之
    道既近。先后之序始着。文王八卦为后天之序。无一不符于象辞者
    也。天道下降。地道上承。干德资始。坤德资生。乃成交往之道。而见类
    行之程。故得丧非关天运。而刚柔在乎人用也。顺者安贞之吉。逆者
    迷失之征。因卦以寓教。因辞以明行。因宜否而知动静。因施受而见
    生成。此坤道之有常。亦君子之所戒本牝马之类。示行方之利害。守
    本位之吉。知天道之无远弗届。应无疆之行。孚自彊不息而莫懈。先
    利贞之求。应知元亨之有在。往复成其循环。德用乃昭于时迈。此圣
    人垂训。学者慎而毋怠也。故坤彖释文。详于占旨。为示祸福吉凶。使
    人正其行止。虽言坤道。指归人事。天地之不违。命数之不二。唯性情
    之所安。乃立则夫仁义。上下孚刚柔之行。升降达顺逆之序。知坤无
    生有生。无成有终。乃明天下生化之趣。故象数有精微。文辞有体例。
    合观以溯其蕴。会通以求其意。则天道在于掌中。悔吝不待卜筮矣。

  • 故以数言。河图之位。西南金火。于时夏秋。坤本土德。相生
    相养。故有朋类。东北水木。于时冬春。木则贼土。水则泄气。两相乘制。
    乃失友好。又如洛书。九宫之位。各有其序。五行之德。未易其方。而坤
    以用殊。乃易艮位。以合于后天之数也。盖取终庆之象。宜艮止之义。
    仍安贞之占。得后顺之常。故二八易位。而阴阳相孚。体用代兴。时方
    相得也。又如八卦方位。先天乾坤上下。本无用也。故虚其位。上下无
    常。不指其变。至后天则以用为主。方位以变为要。坤乃移居西南。以
    应得朋之象。而循顺承之道。盖干处西北。以接于坎。由阳生阴。坤在
    西南。以近于离。由阴化阳。而上下之位既迁。施受之义益昭。交合之
    道既近。先后之序始着。文王八卦为后天之序。无一不符于象辞者
    也。天道下降。地道上承。干德资始。坤德资生。乃成交往之道。而见类
    行之程。故得丧非关天运。而刚柔在乎人用也。顺者安贞之吉。逆者
    迷失之征。因卦以寓教。因辞以明行。因宜否而知动静。因施受而见
    生成。此坤道之有常。亦君子之所戒本牝马之类。示行方之利害。守
    本位之吉。知天道之无远弗届。应无疆之行。孚自彊不息而莫懈。先
    利贞之求。应知元亨之有在。往复成其循环。德用乃昭于时迈。此圣
    人垂训。学者慎而毋怠也。故坤彖释文。详于占旨。为示祸福吉凶。使
    人正其行止。虽言坤道。指归人事。天地之不违。命数之不二。唯性情
    之所安。乃立则夫仁义。上下孚刚柔之行。升降达顺逆之序。知坤无
    生有生。无成有终。乃明天下生化之趣。故象数有精微。文辞有体例。
    合观以溯其蕴。会通以求其意。则天道在于掌中。悔吝不待卜筮矣。

  • 故以数言。河图之位。西南金火。于时夏秋。坤本土德。相生
    相养。故有朋类。东北水木。于时冬春。木则贼土。水则泄气。两相乘制。
    乃失友好。又如洛书。九宫之位。各有其序。五行之德。未易其方。而坤
    以用殊。乃易艮位。以合于后天之数也。盖取终庆之象。宜艮止之义。
    仍安贞之占。得后顺之常。故二八易位。而阴阳相孚。体用代兴。时方
    相得也。又如八卦方位。先天乾坤上下。本无用也。故虚其位。上下无
    常。不指其变。至后天则以用为主。方位以变为要。坤乃移居西南。以
    应得朋之象。而循顺承之道。盖干处西北。以接于坎。由阳生阴。坤在
    西南。以近于离。由阴化阳。而上下之位既迁。施受之义益昭。交合之
    道既近。先后之序始着。文王八卦为后天之序。无一不符于象辞者
    也。天道下降。地道上承。干德资始。坤德资生。乃成交往之道。而见类
    行之程。故得丧非关天运。而刚柔在乎人用也。顺者安贞之吉。逆者
    迷失之征。因卦以寓教。因辞以明行。因宜否而知动静。因施受而见
    生成。此坤道之有常。亦君子之所戒本牝马之类。示行方之利害。守
    本位之吉。知天道之无远弗届。应无疆之行。孚自彊不息而莫懈。先
    利贞之求。应知元亨之有在。往复成其循环。德用乃昭于时迈。此圣
    人垂训。学者慎而毋怠也。故坤彖释文。详于占旨。为示祸福吉凶。使
    人正其行止。虽言坤道。指归人事。天地之不违。命数之不二。唯性情
    之所安。乃立则夫仁义。上下孚刚柔之行。升降达顺逆之序。知坤无
    生有生。无成有终。乃明天下生化之趣。故象数有精微。文辞有体例。
    合观以溯其蕴。会通以求其意。则天道在于掌中。悔吝不待卜筮矣。

  • 故以数言。河图之位。西南金火。于时夏秋。坤本土德。相生
    相养。故有朋类。东北水木。于时冬春。木则贼土。水则泄气。两相乘制。
    乃失友好。又如洛书。九宫之位。各有其序。五行之德。未易其方。而坤
    以用殊。乃易艮位。以合于后天之数也。盖取终庆之象。宜艮止之义。
    仍安贞之占。得后顺之常。故二八易位。而阴阳相孚。体用代兴。时方
    相得也。又如八卦方位。先天乾坤上下。本无用也。故虚其位。上下无
    常。不指其变。至后天则以用为主。方位以变为要。坤乃移居西南。以
    应得朋之象。而循顺承之道。盖干处西北。以接于坎。由阳生阴。坤在
    西南。以近于离。由阴化阳。而上下之位既迁。施受之义益昭。交合之
    道既近。先后之序始着。文王八卦为后天之序。无一不符于象辞者
    也。天道下降。地道上承。干德资始。坤德资生。乃成交往之道。而见类
    行之程。故得丧非关天运。而刚柔在乎人用也。顺者安贞之吉。逆者
    迷失之征。因卦以寓教。因辞以明行。因宜否而知动静。因施受而见
    生成。此坤道之有常。亦君子之所戒本牝马之类。示行方之利害。守
    本位之吉。知天道之无远弗届。应无疆之行。孚自彊不息而莫懈。先
    利贞之求。应知元亨之有在。往复成其循环。德用乃昭于时迈。此圣
    人垂训。学者慎而毋怠也。故坤彖释文。详于占旨。为示祸福吉凶。使
    人正其行止。虽言坤道。指归人事。天地之不违。命数之不二。唯性情
    之所安。乃立则夫仁义。上下孚刚柔之行。升降达顺逆之序。知坤无
    生有生。无成有终。乃明天下生化之趣。故象数有精微。文辞有体例。
    合观以溯其蕴。会通以求其意。则天道在于掌中。悔吝不待卜筮矣。

  • 无天地则无物。无乾坤则无易。有物则必
    有天地而俱通。有易则必有乾坤而俱合。不合不通。复归于空。故干
    以坤名。坤以干存。二元之德一元之功。由一为二。气极则穷。由二合
    一。理穷则通。故先天由无入有。阴阳乃分。后天以气合形。乾坤始凝。
    凝者其神。分者其名。合而有得。生至于成。故坤元资生者。干所生。而
    坤克生之。坤厚载物者。天所予。而坤克承之。以能生成。乃曰含弘。以
    能受承。乃底咸亨。以德合而无疆。以有至而大光。斯所谓立坤之道。
    成柔与刚。达坤之用。乃同天行。博厚悠久。顺应有常。坤元之象。乃终
    有庆也。
    坤以牝马而应天行。行地无疆。以同于干。故虽牝而同类。牝则属地
    耳。唯属地而行止于地。不似干之行天。可御天也。以顺承之德。成安
    贞。乃孚天行。以随龙马之迹。故以静而动。以安而行。以柔成刚。以利
    贞成其元亨。
    夫守位者顺。安分者正。正顺者有常道。不失其守者有常德。能知先
    后者不逆。能识刚柔者不折。静者必明。巽者多群。知得者不失。戒争
    者有成。故处坤位而循坤道。以退为顺。以后为宝。若争先则迷。而后
    随乃其常道。彼气盛将穷。气弱易亨。西南之所合。乃得朋以行。东北
    之所乖。乃以顺静终保其庆。西南者。阳之盛也。阴所需也。故多友好。
    东北者。阴之盛也。乃阳所喜。故坤不与合。而失其朋类。然以坤之处
    顺用柔。持盈保泰。故能终吉。若自满者败。自恃者亡。身之不卹。安望
    其多助乎。



  • 无天地则无物。无乾坤则无易。有物则必
    有天地而俱通。有易则必有乾坤而俱合。不合不通。复归于空。故干
    以坤名。坤以干存。二元之德一元之功。由一为二。气极则穷。由二合
    一。理穷则通。故先天由无入有。阴阳乃分。后天以气合形。乾坤始凝。
    凝者其神。分者其名。合而有得。生至于成。故坤元资生者。干所生。而
    坤克生之。坤厚载物者。天所予。而坤克承之。以能生成。乃曰含弘。以
    能受承。乃底咸亨。以德合而无疆。以有至而大光。斯所谓立坤之道。
    成柔与刚。达坤之用。乃同天行。博厚悠久。顺应有常。坤元之象。乃终
    有庆也。
    坤以牝马而应天行。行地无疆。以同于干。故虽牝而同类。牝则属地
    耳。唯属地而行止于地。不似干之行天。可御天也。以顺承之德。成安
    贞。乃孚天行。以随龙马之迹。故以静而动。以安而行。以柔成刚。以利
    贞成其元亨。
    夫守位者顺。安分者正。正顺者有常道。不失其守者有常德。能知先
    后者不逆。能识刚柔者不折。静者必明。巽者多群。知得者不失。戒争
    者有成。故处坤位而循坤道。以退为顺。以后为宝。若争先则迷。而后
    随乃其常道。彼气盛将穷。气弱易亨。西南之所合。乃得朋以行。东北
    之所乖。乃以顺静终保其庆。西南者。阳之盛也。阴所需也。故多友好。
    东北者。阴之盛也。乃阳所喜。故坤不与合。而失其朋类。然以坤之处
    顺用柔。持盈保泰。故能终吉。若自满者败。自恃者亡。身之不卹。安望
    其多助乎。



  • 无天地则无物。无乾坤则无易。有物则必
    有天地而俱通。有易则必有乾坤而俱合。不合不通。复归于空。故干
    以坤名。坤以干存。二元之德一元之功。由一为二。气极则穷。由二合
    一。理穷则通。故先天由无入有。阴阳乃分。后天以气合形。乾坤始凝。
    凝者其神。分者其名。合而有得。生至于成。故坤元资生者。干所生。而
    坤克生之。坤厚载物者。天所予。而坤克承之。以能生成。乃曰含弘。以
    能受承。乃底咸亨。以德合而无疆。以有至而大光。斯所谓立坤之道。
    成柔与刚。达坤之用。乃同天行。博厚悠久。顺应有常。坤元之象。乃终
    有庆也。
    坤以牝马而应天行。行地无疆。以同于干。故虽牝而同类。牝则属地
    耳。唯属地而行止于地。不似干之行天。可御天也。以顺承之德。成安
    贞。乃孚天行。以随龙马之迹。故以静而动。以安而行。以柔成刚。以利
    贞成其元亨。
    夫守位者顺。安分者正。正顺者有常道。不失其守者有常德。能知先
    后者不逆。能识刚柔者不折。静者必明。巽者多群。知得者不失。戒争
    者有成。故处坤位而循坤道。以退为顺。以后为宝。若争先则迷。而后
    随乃其常道。彼气盛将穷。气弱易亨。西南之所合。乃得朋以行。东北
    之所乖。乃以顺静终保其庆。西南者。阳之盛也。阴所需也。故多友好。
    东北者。阴之盛也。乃阳所喜。故坤不与合。而失其朋类。然以坤之处
    顺用柔。持盈保泰。故能终吉。若自满者败。自恃者亡。身之不卹。安望
    其多助乎。

  • 宣圣讲义3 01无天地则无物。无乾坤则无易。有物则必
    有天地而俱通。有易则必有乾坤而俱合。不合不通。复归于空。故干
    以坤名。坤以干存。二元之德一元之功。由一为二。气极则穷。由二合
    一。理穷则通。故先天由无入有。阴阳乃分。后天以气合形。乾坤始凝。
    凝者其神。分者其名。合而有得。生至于成。故坤元资生者。干所生。而
    坤克生之。坤厚载物者。天所予。而坤克承之。以能生成。乃曰含弘。以
    能受承。乃底咸亨。以德合而无疆。以有至而大光。斯所谓立坤之道。
    成柔与刚。达坤之用。乃同天行。博厚悠久。顺应有常。坤元之象。乃终
    有庆也。
    坤以牝马而应天行。行地无疆。以同于干。故虽牝而同类。牝则属地
    耳。唯属地而行止于地。不似干之行天。可御天也。以顺承之德。成安
    贞。乃孚天行。以随龙马之迹。故以静而动。以安而行。以柔成刚。以利
    贞成其元亨。
    夫守位者顺。安分者正。正顺者有常道。不失其守者有常德。能知先
    后者不逆。能识刚柔者不折。静者必明。巽者多群。知得者不失。戒争
    者有成。故处坤位而循坤道。以退为顺。以后为宝。若争先则迷。而后
    随乃其常道。彼气盛将穷。气弱易亨。西南之所合。乃得朋以行。东北
    之所乖。乃以顺静终保其庆。西南者。阳之盛也。阴所需也。故多友好。
    东北者。阴之盛也。乃阳所喜。故坤不与合。而失其朋类。然以坤之处
    顺用柔。持盈保泰。故能终吉。若自满者败。自恃者亡。身之不卹。安望
    其多助乎。

  • 无天地则无物。无乾坤则无易。有物则必
    有天地而俱通。有易则必有乾坤而俱合。不合不通。复归于空。故干
    以坤名。坤以干存。二元之德一元之功。由一为二。气极则穷。由二合
    一。理穷则通。故先天由无入有。阴阳乃分。后天以气合形。乾坤始凝。
    凝者其神。分者其名。合而有得。生至于成。故坤元资生者。干所生。而
    坤克生之。坤厚载物者。天所予。而坤克承之。以能生成。乃曰含弘。以
    能受承。乃底咸亨。以德合而无疆。以有至而大光。斯所谓立坤之道。
    成柔与刚。达坤之用。乃同天行。博厚悠久。顺应有常。坤元之象。乃终
    有庆也。
    坤以牝马而应天行。行地无疆。以同于干。故虽牝而同类。牝则属地
    耳。唯属地而行止于地。不似干之行天。可御天也。以顺承之德。成安
    贞。乃孚天行。以随龙马之迹。故以静而动。以安而行。以柔成刚。以利
    贞成其元亨。
    夫守位者顺。安分者正。正顺者有常道。不失其守者有常德。能知先
    后者不逆。能识刚柔者不折。静者必明。巽者多群。知得者不失。戒争
    者有成。故处坤位而循坤道。以退为顺。以后为宝。若争先则迷。而后
    随乃其常道。彼气盛将穷。气弱易亨。西南之所合。乃得朋以行。东北
    之所乖。乃以顺静终保其庆。西南者。阳之盛也。阴所需也。故多友好。
    东北者。阴之盛也。乃阳所喜。故坤不与合。而失其朋类。然以坤之处
    顺用柔。持盈保泰。故能终吉。若自满者败。自恃者亡。身之不卹。安望
    其多助乎。

  • 夫天道无量。地道无疆。天无不覆。所包无外。故其德大。地道主载。止
    于地上。虽行无疆。而德有极。故不及地外。其德曰至。至者极也。有至
    者。言当至皆至。地道也。坤元之德也。在干元以大而统天。凡天之下。
    无不及也。而坤元。以至而顺承天。居其地而尽及。有其极而无不履。
    地道有限。天道莫量。地气所行。周地而已。天气则无不包也。故以大。
    名天德之广覆。以至示地德之有常。各有当也。非扬干而抑坤也。天
    下之大。众星并罗。气之所举。众体同里。故干道统天。兼乎坤言。坤道
    承天。对干而言。坤处顺受。唯承得气之用。故地面之气。天日之光也。
    地行之度。天日之轨也。地之立也。大气举之。地之周也。大气环之。凡
    地之生成。天之功也。而天之生成万物。地之功也。盖天之覆也。至物
    而见。天之生成。因地而名。天道见于地。而生化之用。必因地以成。非
    地不可见也。不可名也。故履地始得天气。行地始知天德。天之风雨
    寒温。地之候也。天之日月星辰。地之光也。天与以时。地复以令。天施
    以德。地承以化。天变以气。地着其形。天赋以数。地昭其象。凡天之所
    为。皆见于地。皆成于地。天始之。地终之。天施之。地承之。天地相通。生
    化以明。天地相接。万物以名。此天地之为天下主。而乾坤为全易首
    也。夫坤本干以行者。以厚载物。合天之广覆。以形生成物。合天之气
    化。乃同天悠久。而德无疆。含弘光大。以得天之气。受天日之光热。被
    天之泽。承风雨之嘘润。通天之用。而至中和。达天之功。而并元亨。故
    能顺承天。而合搆精形。以为物生成。此所谓含弘光大。品物咸亨也。
    坤之致此。为其善合干也。以有坤元合干元之德。成天地之用也。故
    一虚一实。万物并育。一生一成。万有并名。一气一形。万类并行。一降
    一升。万轨并申。后天之宰。人物之母。分之则还于无。合之则二而一。
    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也。

  • 夫天道无量。地道无疆。天无不覆。所包无外。故其德大。地道主载。止
    于地上。虽行无疆。而德有极。故不及地外。其德曰至。至者极也。有至
    者。言当至皆至。地道也。坤元之德也。在干元以大而统天。凡天之下。
    无不及也。而坤元。以至而顺承天。居其地而尽及。有其极而无不履。
    地道有限。天道莫量。地气所行。周地而已。天气则无不包也。故以大。
    名天德之广覆。以至示地德之有常。各有当也。非扬干而抑坤也。天
    下之大。众星并罗。气之所举。众体同里。故干道统天。兼乎坤言。坤道
    承天。对干而言。坤处顺受。唯承得气之用。故地面之气。天日之光也。
    地行之度。天日之轨也。地之立也。大气举之。地之周也。大气环之。凡
    地之生成。天之功也。而天之生成万物。地之功也。盖天之覆也。至物
    而见。天之生成。因地而名。天道见于地。而生化之用。必因地以成。非
    地不可见也。不可名也。故履地始得天气。行地始知天德。天之风雨
    寒温。地之候也。天之日月星辰。地之光也。天与以时。地复以令。天施
    以德。地承以化。天变以气。地着其形。天赋以数。地昭其象。凡天之所
    为。皆见于地。皆成于地。天始之。地终之。天施之。地承之。天地相通。生
    化以明。天地相接。万物以名。此天地之为天下主。而乾坤为全易首
    也。夫坤本干以行者。以厚载物。合天之广覆。以形生成物。合天之气
    化。乃同天悠久。而德无疆。含弘光大。以得天之气。受天日之光热。被
    天之泽。承风雨之嘘润。通天之用。而至中和。达天之功。而并元亨。故
    能顺承天。而合搆精形。以为物生成。此所谓含弘光大。品物咸亨也。
    坤之致此。为其善合干也。以有坤元合干元之德。成天地之用也。故
    一虚一实。万物并育。一生一成。万有并名。一气一形。万类并行。一降
    一升。万轨并申。后天之宰。人物之母。分之则还于无。合之则二而一。
    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也。

  • 夫天道无量。地道无疆。天无不覆。所包无外。故其德大。地道主载。止
    于地上。虽行无疆。而德有极。故不及地外。其德曰至。至者极也。有至
    者。言当至皆至。地道也。坤元之德也。在干元以大而统天。凡天之下。
    无不及也。而坤元。以至而顺承天。居其地而尽及。有其极而无不履。
    地道有限。天道莫量。地气所行。周地而已。天气则无不包也。故以大。
    名天德之广覆。以至示地德之有常。各有当也。非扬干而抑坤也。天
    下之大。众星并罗。气之所举。众体同里。故干道统天。兼乎坤言。坤道
    承天。对干而言。坤处顺受。唯承得气之用。故地面之气。天日之光也。
    地行之度。天日之轨也。地之立也。大气举之。地之周也。大气环之。凡
    地之生成。天之功也。而天之生成万物。地之功也。盖天之覆也。至物
    而见。天之生成。因地而名。天道见于地。而生化之用。必因地以成。非
    地不可见也。不可名也。故履地始得天气。行地始知天德。天之风雨
    寒温。地之候也。天之日月星辰。地之光也。天与以时。地复以令。天施
    以德。地承以化。天变以气。地着其形。天赋以数。地昭其象。凡天之所
    为。皆见于地。皆成于地。天始之。地终之。天施之。地承之。天地相通。生
    化以明。天地相接。万物以名。此天地之为天下主。而乾坤为全易首
    也。夫坤本干以行者。以厚载物。合天之广覆。以形生成物。合天之气
    化。乃同天悠久。而德无疆。含弘光大。以得天之气。受天日之光热。被
    天之泽。承风雨之嘘润。通天之用。而至中和。达天之功。而并元亨。故
    能顺承天。而合搆精形。以为物生成。此所谓含弘光大。品物咸亨也。
    坤之致此。为其善合干也。以有坤元合干元之德。成天地之用也。故
    一虚一实。万物并育。一生一成。万有并名。一气一形。万类并行。一降
    一升。万轨并申。后天之宰。人物之母。分之则还于无。合之则二而一。
    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