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15日
    【国际论坛】期待“从钱凯到上海”成为拉中合作新通道
    作者:阿尔弗雷德·罗兰德

      打造畅通的合作大通道,加强与各大洲的互联互通,是秘鲁以及许多拉美国家的梦想,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现这一梦想创造了机遇
      太平洋沿岸,海浪阵阵,微风低声诉说着古老的贸易故事。在机械设备繁忙运转的轰鸣声中,一座大型港口拔地而起。钱凯港是秘中共建“一带一路”重要项目,承载着秘鲁发展繁荣的愿景,成为拉中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典范。
      钱凯港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以北的钱凯湾内,是中企在秘鲁投资建设的第一个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启用钱凯港将显著缩短从南美洲到亚洲的海运时间,降低海运成本,极大便利秘鲁进出口贸易,提升秘鲁优质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钱凯港地理位置重要,建成后将成为拉美地区新的枢纽港和太平洋门户港,助力秘鲁及周边地区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打造畅通的合作大通道,加强与各大洲的互联互通,是秘鲁以及许多拉美国家的梦想,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现这一梦想创造了机遇。2019年秘中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一大批中企参与建设道路、桥梁、机场、港口、学校、医院等,为秘鲁完善基础设施作出突出贡献,给秘鲁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秘鲁人民欢迎这些合作项目,认为它们可以为当地创造更加繁荣的未来。
      秘鲁是第一个同中国签署一揽子自由贸易协定的拉美国家,在开展对华合作方面走在拉美国家前列。近年来,秘中双方在农业、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加强合作,有力带动上下游企业发展,为秘鲁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秘鲁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秘鲁成为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投资对象国。得益于秘中自贸协定顺利实施,越来越多秘鲁产品进入中国千家万户。秘鲁已成为中国市场上蓝莓、牛油果的主要供应国,藜麦、葡萄、羊驼制品等秘鲁产品深受中国消费者欢迎。今年6月,秘中签署谅解备忘录,确认两国实质性完成自贸协定升级谈判,将为秘中经贸合作带来新动力。
      秘中投资发展协会致力于促进两国友好合作。我多次参加进博会、服贸会等,深深感受到中国市场的开放、包容与活力,感受到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大国担当。这些展会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与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联系起来,成为秘鲁企业加快融入中国市场、对接全球伙伴的重要平台。越来越多中企在秘鲁找到拓展市场的可能性。秘中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中国科技产品在秘鲁市场广受欢迎,奶茶等中国特色产品在秘鲁也成了新潮流。
      在拉中合作的广阔图景里,秘鲁致力于成为一座沟通桥梁。秘中是全面战略伙伴,两国关系超越贸易投资合作,具有全球影响力。双方关系建立在互惠合作的基础上,将不断促进两国繁荣发展和人民之间的情谊。秘鲁期待“从钱凯到上海”成为拉中合作新通道,充分发挥桥梁门户作用,推动双方共同迈向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作者为秘中投资发展协会董事长)

  •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15日
    【人民论坛】战略定力与策略活力
    作者:华平

      干部干事担事,是职责所在。干成事,既要讲自觉,还要有本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和策略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要把战略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
      处理好战略定力与策略活力的关系,既坚定执着又不失灵活,是干事创业的重要方法。
      过去晋陕地区群众要渡过黄河,得靠艄公来摆渡。黄河上掌舵的老艄公,在急流险滩、惊涛骇浪中,眼睛总是注视着对岸,遥望远方,端正航向,把舵掌稳当。如果只看脚下的浪花,就会手忙脚乱,甚至把船弄翻。统筹战略与策略,道理就在其中。
      “有一定之略,然后有一定之功。”只有强化战略思维,站得高、看得远、想得透,从全局、长远、大势上谋深虑远,作出判断和决策,才能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我们党之所以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在于因应情势发展变化,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临机决断,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使得我们的策略和主张,总能契合时代要求和人民心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为了实现“粮食安全”这个战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现实策略,保护耕地、兴修水利、科技赋能、政策引导,多措并举保证粮食产量。正是正确的战略策略,确保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全面把握战略与策略的关系,既要有“操其要于上”的战略谋划,也要有“分其详于下”的策略方法,切实把顶层设计与政策推进结合好,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执行好。
      战略要有前瞻性、全局性、稳定性。战略一经形成,就要长期坚持、一抓到底、善作善成,不要随意改变。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战略耐心,持之以恒务实功,稳扎稳打向前走,时间会给出最好的证明。
      当前,各地正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战略擘画谋在先、一张蓝图绘到底。浙江推进“千万工程”,锲而不舍、久久为功,造就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万千农民群众,深刻改变之江大地,赢得广泛赞誉。
      策略要有灵活性。“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善于根据形势变化调整策略,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握好政策尺度、改革力度。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今年发布的《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聚焦深海、航天等新业态新领域,分领域制定优化市场环境实施方案,体现的正是策略的灵活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略上勇于进取,战术上稳扎稳打。倘无战略定力,策略就会进退失据;倘无策略活力,战略容易凌空蹈虚。把二者结合好,理应处理好谋势与谋事、谋长远与谋当下、谋全局与谋一隅的关系,使战略更科学、策略更有效。
      “时与势在我们一边”。秉持这样的定力和底气,敏锐洞悉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机遇和挑战,既在战略上布好局,也在关键处落好子,我们就能把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 Episodes manquant?

    Cliquez ici pour raffraichir la page manuellement.

  •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15日
    【评论员观察】将适老化理念融入银发旅游
    作者:何娟

      “父母退休后的时间比较充足,他们也喜欢旅游,想给他们报个大理的旅行团。”浙江温州的徐先生考虑为父母报旅行团,出游的行程是否合理、交通住宿的细节等是他关心的重点。
      饱览大好河山、领略风土人情、品尝各地美食……旅游是老年人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跟团是老年人出游的常见形式。然而,出于健康、安全等方面的考虑,一些旅行社对老年人参团设置了重重限制。比如,有的旅行团拒接60岁以上老人,有的旅行团要求老人签免责协议、有年轻家属陪同等。
      如今,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人群体在不断壮大。统计显示,我国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50%。他们有时间、精力,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提高生活品质的愿望,是推动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
      发展银发旅游,对于释放消费潜力具有积极作用。例如,老年人时间弹性较大,可平衡旅游行业淡旺季。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十四五”末,我国出游率较高、旅游消费较多的低龄健康老年人将逾1亿人,老年旅游收入有望超万亿元。银发旅游不再小众,正在成为旅游市场发展的新蓝海。
      更好满足老年人的出游需求,释放银发旅游的市场活力,需要不断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当下,针对老年消费者的高品质旅游产品相对不足。这背后既有观念问题,也有现实困境。比如,有的景区适老设施不完善、对体能要求较高,如何保障顺畅游览?又如,老年人身体状况相对复杂,一些人患有慢性病,遇到突发状况,如何及时有效应对?旅游产业链条长,任何一个环节存在堵点卡点,都可能影响出游体验。
      发展银发旅游,应当在保障健康安全的前提下着力优化体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明确提出,“以健康状况取代年龄约束,完善相关规定便利老年人出游”。旅行社等相关机构应结合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身心需求,统筹考虑景点选择、交通安排、餐饮住宿等规划出行。长远来看,让老年人顺畅、安心、舒心出游,还有赖于构建全过程无障碍的旅游环境。有的景区在灯杆、垃圾桶、厕所等安装一键报警装置;一些场馆设置老年人绿色通道,帮助他们快速购票、安检……从硬件到服务,全社会共同发力,将适老化理念融入方方面面,才能便利老年人去追寻“诗和远方”。
      更应看到,老年群体的旅行需求日益多元化、多层次化。有的人注重性价比、偏好观光打卡,有的人注重品质、喜好慢节奏休闲,越来越多老年人愿意为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付费。这也为行业发展带来新机遇。贵州铜仁万山区朱砂古镇配备近千张床位,并与当地医院合作,为旅居老年人健康游乐保驾护航。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把陕西汉唐历史文化、秦岭自然资源和陕北红色文化与银发经济贯通起来,开发“慢游”“定点游”等多个产品,打造“铁路+文旅”消费新场景。顺应老年群体不断增长且持续升级的旅行需求,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服务品质,有助于培育新的旅游增长点。
      打开短视频平台,一些老年旅游博主用镜头记录见闻、分享心得,成为积极老龄观的践行者。与此同时,他们饱满、向上的精神状态,感染了许多人。旅游业是民生产业、幸福产业。老年旅游市场持续扩容提质,必将更好助力老有所乐,为文旅市场发展注入新活力。

  •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15日
    【现场评论】共护“夜校热” 文化更惠民
    作者:武卫政

      从长远计,夜校活动办得有声有色,才能引发更多关注,进而催生更多元的课程、更精彩的课堂,吸引更广泛群众参与,形成良性循环


      津城的夜晚,华灯璀璨。有人在欣赏迷人景色,有人在享受“文化夜宵”。
      戏剧表演、汉服制作、钢笔淡彩、八段锦、咖啡品鉴、新媒体攻略、茶艺入门……从10月下旬开始,依托文化中心馆区、梦娃绘本馆区、海河教育园馆区,天津图书馆推出夜间文化新品牌“天图夜读”。“读”不限于读书,内容和形式都很新颖,吸引不少市民参与。走进活动现场,只见老师用心讲授、学员认真聆听,互动气氛轻松愉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高质量文化供给从何而来?不少地方都在积极探索。
      就夜校活动而言,除了天津的“天图夜读”,还有近期开班的上海“豫Young”青年夜校,去年以来兴起的武汉青年夜校……夜校并非新生事物,但如今的夜校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让参与者既感到轻松自在,又能充实自我,享受文化滋养。可以说,与时俱进的夜校活动,满足了群众尤其是青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实实在在的以文惠民之举。
      瞄准需求,增强贴近性、针对性,才能办出实效、提高吸引力。有网友留言:“白天上班,晚上学艺。”这里的“学艺”意蕴丰富,包括技术、艺术等多方面内容,成为时下不少人的日常。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许多人有学艺、交友、减压的需求,特别是青年人,精力旺盛、需求多样,非常渴望高质量的文化供给。夜校活动针对个性化需求,开办各类特色课程,请来专业教师指导,主讲内容涵盖艺术教育、职场技能提升、生活品鉴等多个领域,弘扬真善美、充满正能量,自然受到参与者欢迎。
      群众有需求,谁来提供服务?从各地实践来看,有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等文化公益事业单位面向群众开办的市民夜校,有共青团组织面向青年开办的夜校,也有工会组织面向企业员工开办的夜校。夜校活动举办主体不同,但有两点是相同的:一是主动作为,积极探索;二是整合资源、共建共享。事实证明,要想做好这件事,必须既用巧思又出力气,善于周到谋划、整合资源,担当作为、务求实效。
      夜校活动办起来了,人们期待它可持续。一方面,“内容为王”,要有高质量的内容。这就要求活动具有一定的文化品位,能激发人们“我要学”的兴趣。另一方面,服务保障要跟上。从学费定价到场地选择,从交通组织到活动秩序,只有精心策划、周密安排,才能让人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从长远计,夜校活动办得有声有色,才能引发更多关注,进而催生更多元的课程、更精彩的课堂,吸引更广泛群众参与,形成良性循环。
      如今,夜校活动日益成为一种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汇聚众智、集聚众力,社会各界共同呵护扶持,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必将有利于扩大就业、促进夜间消费、激发城市活力,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作者为本报天津分社记者)

  •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15日
    【暖闻热评】在时间中“逆行” 在历史中传承
    作者:马睿姗

      【人物】“守庙人”尹振兴
      【故事】因一款游戏,藏于山西晋城玉皇庙的二十八星宿彩塑重新进入大众视野。晋城玉皇庙始建于北宋,庙内现遗存历代彩塑284尊、壁画120平方米。饱经风霜的文物流传千年不朽,背后是无数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倾情付出。尹振兴是晋城玉皇庙彩塑壁画博物馆馆长,自从2003年来到玉皇庙,面对一度薄弱的硬件设施,他牢记“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二十余载如一日投身文保事业,让曾经破败简陋的古庙焕发新的生机。
      【点评】
      凤眼高挑的“亢金龙”怒目而视、长发披肩的“斗木獬”瞋视凝思、布帽宽袍的“胃土雉”捻须慈笑……玉皇庙二十八星宿彩塑神像垂眸注视着世人。二十余载光阴里,尹振兴守护着它们免受岁月侵蚀,用真情细细拂去一处处尘埃。
      文物保护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修复和维护,更需要带着温度,用真心实意去对待每一件文物。尹振兴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过去,安防、消防等各类设施短缺,玉皇庙的保护工作只能依靠人力巡逻等“笨办法”。如今,有了科技赋能,文物保护条件发生了质的改变。高清晰扫描、720度全景摄影、三维数据采集等新技术,为建筑的壁画彩塑建立数字档案,助力文物永久保存、接续利用,真正让玉皇庙芳华永驻。
      文物古建见证着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正是无数像尹振兴一样的文物保护工作者,凭借一腔信念在时间中“逆行”,让文明瑰宝得以更好传承。高悬太行山腰、海拔1700米的金灯寺里,唯一的守护人冯开平一干就是近30年;安徽宣城泾县,村民吴金生义务巡查古建筑、协调推动修缮保护,挽救了一大批古民居、祠堂……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日复一日巡视检查、一砖一瓦清理修复,背后是他们对文物古建深沉的爱与责任。
      玉皇庙的今昔之变,折射着我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长足进步。据统计,全国目前有不可移动文物76万多处。相较于可移动文物,众多不可移动文物分布地域广、类型多,产权情况、保存状况不一,集中保护研究、活化利用的难度更高。过去,由于条件所限,部分不可移动文物没能得到完善的保护,有的甚至被闲置荒废。近年来,从有序进行文物普查、针对性开展保护修缮,到建立文物防灾减灾救灾体系、探索预防性保护路径,我国不可移动文物治理能力显著增强,不可移动文物获得了更有力的保护。
      平衡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冷热不均”,重在建立长效保护机制。玉皇庙的蜕变,离不开尹振兴等文物保护工作者的恪尽职守,也得益于国家文物局、山西文物部门等提供的坚实支持。从做勘察设计方案到实施建筑保护工程,凝聚各方力量,才能让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形成合力。因地制宜制定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建立贯穿各层级的文物保护联动机制,文保部门、公安机关、基层单位等拿出务实举措,压实文物安全责任,才能确保文明瑰宝都得到应有的呵护。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期待更多力量投身文物保护事业,让千年文脉绵延赓续,让厚重历史绽放新彩。

  •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15日
    【观察者说】提升依法治网效能需要强化平台监管
    作者:皮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经过长期努力,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正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增量。同时要看到,网络空间的各类违法犯罪日益增多、危害凸显,对监管和治理形成巨大挑战。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部署落到实处,必须依法加强对网络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确保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这对提升依法治网效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准确把握网络空间的特征特点,依法治网便有其规律可循。强化网络平台监管,促进网络平台合法合规运行、发挥关键作用,是有效预防和遏制网络违法犯罪、提升依法治网效能的重要着力点。
      网络空间和物理空间共同组成了现代社会的丰富图景,由众多网络平台搭建起的网络系统是网络空间的物理基础。网络平台可以依据其服务协议,确定用户使用平台服务的规则,并拥有监督平台运行甚至影响用户行为的强大技术能力。从这个意义上看,网络平台能够对网络空间进行直接管控。很多情况下,要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能,关键是发挥好网络平台的作用。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支持网信企业做大做强,加强规范引导,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企业发展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更好承担起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网络平台理应参与网络空间治理,肩负起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责任。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立法要求网络平台承担保障用户合法权益、维护网络空间秩序与安全等方面的法律义务。能力越大,风险也越大。如果网络平台本身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受害群体往往众多且分散,其社会危害后果远较一般违法犯罪严重。为了维护网络安全,保障人民合法权益,也必须把依法监管网络平台作为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好。
      从实际情况看,依法监管网络平台的难度相对更高,当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破解。比如,网络平台自身的违法犯罪具有较高的隐秘性,类似向境外非法提供用户个人信息、协助境外机构非法采集测绘数据等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及时发现较难。有的网络平台规模大、影响力强,能给案件调查制造阻力,且手段方法高度技术化,相关证据电子化网络化,导致案件查处较难。此外,有的网络平台不依法履行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法律义务,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个人信息泄露、刑事案件证据灭失等。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大动力。生成式AI、深度合成等人工智能技术被应用于网络平台,出现了向用户提供有害、虚假信息或服务,以及利用“AI拟声”“AI换脸”仿冒他人身份进行电信诈骗等新问题。人工智能安全风险在叠加互联网技术后被进一步放大,变得更加真实且多样。合理确定网络平台责任,助力强化人工智能安全监管,也更显必要和紧迫。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网络平台发展实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推动制定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出台《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为依法监管网络平台提供了重要法律依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作出“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加强网络安全体制建设”等重要部署,为强化网络平台监管、更好发挥网络平台在依法治网中的作用指明了前进方向。
      针对网络平台监管存在的短板弱项,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不断探索依法治网的科学途径和方案,确保网络平台合法合规运行,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必须加强网络安全的法治保障,推进国家安全科技赋能,为依法惩治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公民合法权益的网络平台违法犯罪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和技术支持。要完善和落实网络平台责任,既要求网络平台依法严格履行法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对利用网络平台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进行管控,又避免给网络平台施加过重负担,阻碍网络平台发展。对网络平台不履行相关法定义务涉嫌犯罪的,严格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加快人工智能立法进程,网络平台应用人工智能提供服务,要分级分类依法管控相关安全风险。对高风险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出更高要求、更严标准;应用低风险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研发的,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合理确定网络平台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责任,更好促进网络平台对先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实现网络平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网络安全良性互动。
      (作者为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15日
    【无影灯】将人文关怀融入诊治全流程
    作者:白剑峰

      一杯冬日养生茶饮,一张放了垫子的座椅,一个免费的充电插头……当人们走进医院,看到这样的服务细节,总会倍感温暖。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发布《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旨在加强医学人文关怀,改善医患沟通,增进医患互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助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事业提出了新要求,不但要求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希望不得病、少得病,看病更舒心、服务更体贴。医学人文关怀是人文关怀在医疗领域的具体体现,以对患者的关怀、尊重为目标,体现着医学对生命的态度。作为患者,往往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痛苦。医疗技术只能缓解躯体上的痛苦,而医学人文关怀却能缓解精神上的痛苦。医疗技术和人文关怀是医学的两翼,缺一不可。
      提升医学人文关怀,需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将医学人文教育贯穿医学生培养全过程和医务人员职业全周期。看病不是修理机器,不能“见病不见人”。医生既要有一个科学脑,又要有一颗慈悲心。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面对患者,医务人员要主动沟通病情和治疗方案,回应疑问和关切,不断改善治疗效果,让患者感受到人文关怀。例如,被誉为“万婴之母”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在查房时,总要拉拉产妇的手,或者擦擦汗水、掖掖被角,一启齿、一举手、一投足,无不体现着深切的爱,传递着一种人文的力量。“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有很多暖心的“小动作”:冬天出诊,总是先把手搓热、把听诊器焐热,然后再去接触患者的身体;查房时,总是上前拉着患者的手拍一拍,有时还用自己的额头贴着患者的额头试体温。医学是有温度的,这种温度体现在医生对患者的悲悯和同情之上。如果没有对患者的关爱,不能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即便技术再精湛,也不会赢得患者的尊敬。只有具备深厚的人文情怀,才能成为人民需要的好医生。
      提升医学人文关怀,需要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方式,营造人文关怀就医环境。患者始终渴望得到悉心的照护和关怀。因此,医疗卫生机构要将人文关怀融入患者诊治全流程,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努力为患者营造安全、便利、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配备方便患者的各种设施和设备,为老人、孕产妇、儿童及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提供就医便利。充分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患者提供快捷便利的就医体验,特别注重为老幼残孕等重点人群做好服务。要通过科学管理分诊、优化安排出诊时间等,保证医患有较充分的沟通交流时间。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要耐心倾听患者陈述,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拉近与患者的心理距离。同时,要丰富医务社工服务内容,协助开展医患沟通,提供诊疗、生活、法务、援助等支持服务。鼓励医务人员、医学生及社会爱心人士等,通过系统专业的培训后为患者提供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在医患关系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无论医疗技术如何发达,都无法替代人文关怀的价值。医生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必须要有人文情怀。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传承医学优良传统,弘扬崇高职业精神,修医德、行仁术,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医疗卫生服务的期盼。

  •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14日
    【人民论坛】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
    作者:华平

      得其法则事半功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两手并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于胸有成竹的、思虑缜密的,那就要搞顶层设计;对于心里没底的、还不成熟的,就摸着石头过河”。
      坚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论。
      改革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有“设计图”也要有“施工图”。加强顶层设计,对改革内容进行统筹设计,对改革路径进行整体谋划,才能使得各方面改革有机衔接起来,保证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摸着石头过河,是对我们改革开放策略和方法的形象比喻。实践中,对必须取得突破但一时还不那么有把握的改革,就采取试点探索、投石问路的方法,先行试点,鼓励大胆探索,取得经验、看得很准了再推开。实践证明,这一改革方法符合中国国情,适应我国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是辩证统一的。顶层设计更重系统思维、整体战略,摸着石头过河更重敢闯敢试、基层探索。坚持两者协调统一,才能蹄疾而步稳,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推广,到经济特区相继设立,从户籍制度改革由中小城镇推及特大型中心城市,到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由试点迈入全面深化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正是这样一路走来,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今天,改革顶层设计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大盘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作了总动员、总部署,各地方各部门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把“大写意”转化为“工笔画”。
      必须看到,改革进入深水区,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并没有过时。“熟门熟路的改革,就像在游泳池,标着线,哪儿是浅水区、哪儿是深水区一目了然。到湍急的河里,不得摸着石头过河?”习近平总书记的生动比喻,回应了“摸着石头过河就是保守和胆小”的错误论调。
      改革之路从无坦途。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既有许多未知领域,也会面对难以预料的因素,既需要去实践中大胆探索,又必须慎之又慎,不能随便“翻烧饼”。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怎样推进共同富裕,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如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很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必须通过基层实践总结新鲜经验、汲取创新智慧、破解发展难题。
      前不久,国务院印发通知,将自贸试验区取得积极成效的30条试点措施向更大范围复制推广。从试点探索、形成经验到上升为制度性成果,生动体现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良性互动。实践证明,试点是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法,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可以推动顶层设计和先行探索有机结合,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
      改革大潮奔涌,多少蜿蜒细流汇聚为奔腾河流,多少无名山丘崛起为时代高峰。坚持正确方法论,更好把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我们一定能掀起更加波澜壮阔的改革潮涌,推动“中国号”航船驶入更加开阔水域。

  •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14日
    【民生观】帮助老年人更好融入智能时代
    作者:白真智

      各方协同,多向发力,一起打通老年人拥抱智能生活的“最后一公里”
      不久前,江苏省第三届“老年达人”运用智能技术大赛正式启动。大赛内容包括预约挂号、出行导航、手机支付、网约车出行等场景,要求参赛者年龄超过60岁,且参加过江苏省老年人智能手机使用普及培训。
      从中可以看出以下信息:比赛之前举办过,今年已经是第三届;考查的内容是看病、出行、购物等老年人常遇到的生活场景;将实操纳入其中,不是简单的“纸上谈兵”;赛前对当地老年人进行过智能手机使用培训……
      大赛的引导作用明显,希望以此为桥梁,连接老年人与智能时代。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让老年人更好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各方关注和重视老年人在使用智能产品时面临的困难,凝聚力量对他们提供帮助。比如,出台适应老年群体需求的智能产品技术标准,促使产品开发和技术改进更贴近老年人生活场景、使用习惯。老年大学、老年食堂、社区服务站等老人经常集中活动的地方,可以开设基础性、适宜性课程,帮助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基层自治组织、涉老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也可以开展技术普及和培训,帮助老年人提升辨别虚假信息、识骗防骗的能力。
      “银发经济”蕴含着巨大商机,很多企业也在开发具有适老化功能的智能产品。老年人需求个性化、多样化,未来,企业应持续加强调研,了解老年人具体生活场景的变化,提高产品和技术的精准性,防止服务流于表面。要把使用说明、操作界面设计得简单易懂,并在老年人使用过程中提供“陪伴式”随访和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老年消费者的认可和信任,让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在老龄化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家人的陪伴也很重要。现在学习工作节奏快,年轻人陪伴老年人的时间相对减少。如果能够帮助老年人顺畅使用智能产品,既能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也能增加彼此间沟通交流的渠道。所以,请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鼓励,帮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选择适合的智能产品,陪伴他们熟悉使用场景和方法,及时解决问题。
      帮老年群体跨越“数字鸿沟”,享受快捷便利,需要各方协同,多向发力,一起打通老年人拥抱智能生活的“最后一公里”。

  •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14日
    【人民时评】用法治更好守护市场公平
    作者:魏哲哲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在法治轨道上维护市场秩序,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餐饮、数字电视、蔬菜批发……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一批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涉及许多民生领域,引发社会关注。
      民生领域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往往涉及公共服务,社会影响面大,群众感受强烈。比如,某地群众安装壁挂锅炉后,在向县里主城区唯一的城镇民用管道天然气供气企业提出用气申请时,却被要求安装指定的壁挂锅炉,否则不予接入,群众只能拆除更换。这些民生刚需,替代选择有限,若不能及时遏制这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搭售行为,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可想而知。
      遏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既是改善消费环境的需要,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各归其位、优胜劣汰,产品和服务品质有保障,人们敢消费、愿消费,就能激发市场活力,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以法治更好守护市场公平,切实保护经营主体的发展权益、消费主体的合法利益,才能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
      近年来,从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到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再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施行,我国公平竞争制度加速健全,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
      也要看到,与建设更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任务依然艰巨、工作仍需加强。数据显示,近年来,涉垄断或不正当竞争的案件数量增长明显,行业覆盖面广,并且深度涉及民生和新经济领域。比如,“大数据杀熟”“暗刷流量”等新类型案件,就是随着平台经济兴起而出现的。
      解决好这类问题,要强化法治化监管。对供水、燃气等重点领域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案件,要加大惩处力度。对随着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要加强研判,通过司法判决等方式明确权利责任和行为边界。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中,一起案例认定“刷流量”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就有很强的指导性。某网络公司开发运营针对某短视频平台的系列服务产品,用于组织执行“涨粉”“刷流量”等任务。法院审理认定,这一行为破坏了短视频业态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最终判决该公司和另一相关公司共同赔偿某短视频运营公司400万元。这样的判决,其意义不仅在于个案,还将对维护整个行业的市场秩序产生深远影响。
      当前,我国正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营造,变得愈加重要。司法是保障和实现公平竞争法治化的关键一环,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明晰相关司法规则,有力彰显以法治守护市场公平的价值导向。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法治经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在法治轨道上维护市场秩序,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

  •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14日
    【评论员观察】览色彩之绚 品文化之味
    作者:李洪兴

      饱含独特韵味的色彩,既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又于无形中系紧情感上的纽带、强化文化上的交融
      更好让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有机融合,赋予其新的形式与内涵,传统文化将在新时代大放光彩
      持续激发创意灵感,不断丰富表现形式,为文化创新插上科技翅膀,文化创新创造的源泉还会更充分涌流
      秋冬时节,全国各地不少人被大自然的颜色吸引,或近观或远游,走向户外、拥抱天地。
      山林间,绿的、红的、黄的叶子相间交错,美不胜收;城市中,银杏大道上满是拍照的人;乡野里,有树上挂满的果,也有田间割下的稻……满目的翠绿、金黄、火红,自然的画布给予我们美的馈赠。
      如何描绘这样的自然美学?中国传统色的雅称,很是恰当。
      江苏东台市,麋鹿在万亩盐蒿里觅食嬉戏,这片“地毯”染上了“锦葵红”;河南济源,王屋山的山峰间云海翻腾,眼前都是“晴山蓝”;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胡杨叶挂满枝头,一片片的“金盏黄”……田野间渲染着传统色,如诗如画,给人以美的享受,也促使人更愿意接近美、欣赏美、创造美。
      色彩绚丽的背后,是文化之味。像“东方既白”,描述破晓时分的景象,《赤壁赋》中写“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可见曙光之色;又如“紫蒲”,本是长在水岸边的菖蒲,一句“紫蒲生湿岸,青鸭戏新波”,画面感十足;再如“天青色”,给人以雨后初晴、碧空如洗的感觉,“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中国人用独特的方式定义色彩,在精致与精妙之间书写浪漫。充满想象的色调,诗意曼妙的名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沉淀,耐人寻味、意味悠长。
      有人说,色彩是一种文化基因。中国传统色既契合天地万物的自然,又被赋予人文审美的旨趣,更承载着中国人的生活观与世界观。比如“纁黄”,名字出自《楚辞》,描述了黄昏时分太阳落地平线时的天色,古人认为此时是天地阴阳交接之时,有了“昏礼宜昏”之说,后来“昏礼”逐渐变为“婚礼”。黄昏色彩的映射,道法自然的理念,融入了人们对新人开启新生活的期待。可以说,饱含独特韵味的色彩,既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又于无形中系紧情感上的纽带、强化文化上的交融。
      以色彩为载体形成的文化连接,何以产生共鸣?融入日常、走进生活,至关重要。扎染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染色工艺,如今渐成风潮,受到不少年轻人喜欢。扎染研修活动,教人体验“布里生花”,感受非遗魅力;推出创意设计,一些玩偶、扇子等“染上”青黛,成为备受欢迎的“单品”;借用扎染艺术点缀衬衫、头巾等衣物,穿在身上、美在心里……当色彩表达巧妙地走进生活,当古朴与新潮相遇,古老的正在变成当代的,生机勃发。更好让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有机融合,赋予其新的形式与内涵,传统文化将在新时代大放光彩。
      文化的生命力源于创新创造,而创新创造就包括科学运用新技术、新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以编纂出版“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为例,收录的每幅古画,力求在笔墨神韵等方面接近原作,很多成果也实现了数字化。丹青不老,当文化珍品借助科技实现“活色生香”,人们看到的不只是色彩、线条、写意、情怀,更是文化传承发展的多元化呈现、时代化表达。持续激发创意灵感,不断丰富表现形式,为文化创新插上科技翅膀,文化创新创造的源泉还会更充分涌流。
      时代犹如一束光,由各种色彩交织而成,我们当追光而遇、沐光而行。面向新的图景、打开新的画轴,每个人都不妨恰到好处地添上一笔,勾勒热烈的红、清新的绿、开阔的蓝、温暖的橙……执笔绘多彩,必能为发展添新彩。

  •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14日
    【暖闻热评】让善行接力 让爱心传递
    作者:漆袁雯

      爱的力量不仅在于它内嵌于人性之中,更在于它能够感化人、带动人,形成同频共振的力量,这会让整个社会都更加崇德向善
      【人物】杨恩泽教授
      【故事】2019年10月9日,天津大学教授杨恩泽逝世,但此后5年里,杨恩泽生前捐赠的奖学金,依然能在每年如期到账。捐款来自杨恩泽的儿子杨石,他遵照遗嘱,继续兑现父亲“连续捐赠20年”的承诺。捐电脑、建科学楼、资助生活困难学生……怀着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杨恩泽生前持续努力改善家乡基础教育,诠释何为立德树人的“大先生”。斯人已逝,爱意仍在延续。
      【点评】
      将大半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后,杨恩泽教授留下一份令人动容的遗嘱:卖掉自己名下唯一的房产,一半的钱留给天津大学,另一半留给广东潮州饶平县所城镇中心小学。连续给该小学“成和奖教奖学金”捐赠20年的承诺,由子女帮着完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杨恩泽倾其所有的奉献背后,有甘为人梯的无私,也有仁而爱人的赤诚。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国光纤通信事业开拓者之一、“八二工程”总工程师、天津第一个光纤通信实验室创建者,这些闪耀的身份在杨恩泽口中,不过是云淡风轻的一句“这是大家一起做的”;单人床用了几十年、衬衣领口和袖子磨破、菜刀木头把脱落,杨恩泽常说“已经很好了”“过得去就行”。70多年躬耕教坛,潜心治学、桃李天下,这是教育的播种;几十年如一日甘于清贫,无私奉献、舍己为人,这是精神的垂范。去世后子女继续兑现承诺,让善行成为一场代际接力跑,让爱心超越生命的界限、向未来延伸。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感动人心的不只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行善,更是爱心的传递及其在不同人之间形成的共鸣。“布鞋校长”李振华在71年间捐款170余万元,设立“振华奖学扶困基金会”,让1.24万人次贫困生受益。曾受他资助的学生任纪兰,在大学毕业后,回到李振华曾工作过的小学执教,并拿出部分工资继续资助贫困学生。从四川大山深处走出的蒲邦顺,创办兴农中学,允许农家学子用粮食、蔬菜或猪肉抵交学费,或给贫困孩子减免学费,圆了无数农村孩子的求学梦。从兴农中学毕业后,昔日学子解囊资助兴农在读的学弟学妹。正所谓“德不孤,必有邻”,善念和爱心在循环往复的正反馈中不断强化,为社会和谐注入了更强大的正能量。
      “一灯燃百千灯”。师生之间传递的,不只是有形的知识,更是无声的美德。无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优秀教师,用温暖的爱心托举学子求学路,同时也以人格魅力塑造着学生的价值追求,为他们的人生选择树立起标杆。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当爱心激起爱的涟漪,当善行激起善的回响,人们从中可以直观看到,爱的力量不仅在于它内嵌于人性之中,更在于它能够感化人、带动人,形成同频共振的力量,这会让整个社会都更加崇德向善、向风慕义。
      从爱出发、用爱抵达、以爱回馈,期待更多用真心打动真心、用爱心传递爱心的故事,让美好就发生在人们身边,让每个人都成为爱心的火炬手。

  •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14日
    【思想纵横】按规律办事 按规矩做事
    作者:陈文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做事,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原则。”按规律办事就要实事求是,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发现规律、把握规律、遵循规律、运用规律。按规矩做事要求党员干部心中有红线,知敬畏、存戒惧;行为有底线,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做事,是党员干部在改革中开拓进取、干事创业必须坚守的原则,也是坚持求真务实的题中之义。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必须按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惩罚,这是被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的道理。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党员干部要敢于到改革和发展第一线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探索中找规律、在实践中求真知,真正按照规律办事,这样才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顺利推动事业发展。比如,塞罕坝通过生态旅游带动经济发展,库布其沙漠治理将防沙治沙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解决了生态治理“钱从哪里来”“如何可持续”等问题,这些都是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中坚持按规律办事的生动案例。新时代,得益于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推进改革创新,因地制宜探索绿色发展之路,许多地方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伟力。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规矩是行为的依据,按规矩做事就要自觉树立规矩意识。我们党的党内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为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推动党的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规矩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法律是所有社会成员必须共同遵循的规矩。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体现的就是按规矩做事。党员干部要坚持讲原则、讲规矩,常念“紧箍咒”,常照“反思镜”,把按规矩做事的要求贯穿于各项工作始终。要求党员干部按规矩做事,必须提高规矩的质量。如果规矩本身模糊不清、过于宽泛、脱离实际,就很难真正被落实。这说明立好规矩是按规矩做事的前提。像浙江出台的《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提出政商交往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倡导清单,“三张清单”让政商交往有规可依、有度可量,有利于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我们要以立好规矩推动严守规矩,让党员干部习惯在规矩的硬约束下办成事、办好事。
      按规律办事与按规矩做事是相辅相成的。规律指明方向,规矩划定边界,规矩体现了规律。只有在规律和规矩的共同指引下,各项事业才能有序开展、不断发展。党员干部既要实事求是、遵循规律,大兴调查研究,走好群众路线,在政策和措施出台前多征询、考虑各方意见,提升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又要依法依规、真抓实干,避免规则执行出现偏差走样,避免政策实施发生力度递减,更好以规矩推动解决党员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真正干出成果、干出实绩。
      当前,我们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做事的自觉和担当,真正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做到尊重规律、遵守规矩,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14日
    【金台锐评】分清指标和目标 优化考核体系
    作者:倪弋

      近日,“两高”相继对指标考核体系进行改良优化: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修订后的《人民法院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将适用的26项指标精简为18项,指标的运用机制也作了调整,相关数据主要供研判、分析使用,不得通报排名;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取消一切对各级检察机关特别是基层检察机关的不必要、不恰当、不合理考核,不再执行检察业务评价指标体系,不再设置各类通报值等评价指标,不再对各地业务数据进行排名通报。
      司法工作中,指标和考核都是用来衡量和评价司法机关工作的重要方式。但在司法实践中,“唯指标论”等现象也客观存在。例如,一些法院把结案率作为评价办案效率常用指标——在一个统计周期内,法院审结案件占收案总数的比例。而现实中,起诉时间越是接近考核期末,案件就越不可能在这个考核周期办结。个别法院为了避免拉低结案率,有时就会拖延立案甚至不立案。又比如,个别检察机关在办理一些刑事案件中,针对考核指标,希望提高适用认罪认罚从宽的案件数量,在没有厘清案件事实证据的前提下,告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后“就可回家”,诱导案件简单粗暴地进入认罪认罚程序,以实现所谓的“案结事了”。
      更值得关注的是,如果过于关注数据指标和考核排名,就可能产生“唯指标论”的司法工作导向,从而导致违背司法规律和罔顾办案程序的情形发生,这不仅损伤公平正义这一法治生命线,也将对司法权威性和公信力造成严重破坏。
      建设高质量的司法指标考核体系,关键是让指标变得科学。有的人一提及“指标”就有抵触情绪,认为指标容易表现于形式、受制于数据,甚至把许多问题简单归咎于指标。事实上,在司法工作中,指标究其本身只是考核考察的工具。问题的关键在于指标设置是否合理、运用是否科学,是否能让指标更符合司法规律,是否能让司法工作不被数据所惑、不为考核所累,更专注于实现严格依法办案和公正司法上。此次“两高”改良优化指标考核体系的相关做法,正是对“唯指标论”的及时纠偏和防微杜渐,也是推动高质量办好每一起案件的有力举措。
      司法工作应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正确理念,摒弃“唯指标论”等错误观念,切不可为了“数据好看”而让群众“事情难办”,更不能错把“指标”当“目标”。“目标”是设置“指标”的指引,“指标”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因此,对于司法工作而言,应始终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一至为核心的“目标”挺在前面、放在心间。

  •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13日
    【人民论坛】“该改的”与“不该改的”
    作者:华平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准改革方向,坚守重大原则,讲求科学方法。
      “始终朝着总目标指引的方向前进,该改的坚决改,不该改的不改。”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改革不是改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改革无论怎么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不该改的不改,体现的是坚强的政治定力。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推动党和人民事业更好发展,而不是为了迎合某种标准或看法。实践证明,一切刻舟求剑、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依样画葫芦的做法都是无济于事的,在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要鲜明,态度要明确,不能有丝毫含糊。
      该改的坚决改,展现的是坚定的改革决心。问题是时代声音,也是改革所向。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只有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才能持续释放发展活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把该改的、能改的改好、改到位,看准了就坚定不移抓。
      比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把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放到更加突出位置来抓。
      近年来,户籍制度改革、公立医院改革、城乡养老并轨、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打破“一考定终身”等一系列惠及民生的改革举措密集出台、落地见效,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又如,抓好有利于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保障民生、防范化解风险的改革举措,坚持用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
      经济体制改革具有牵引作用,影响和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必须在改革中进一步破除。当前,各地区各部门要着重把各项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落实到位,通过改革加快建设统一市场体系,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不断释放和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
      把握好“该改的”和“不该改的”,关键是要牢牢把握、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的重大原则。既坚定改革决心和信心,同时也不能为改而改,不能稀里糊涂地改。在抓好改革落实中,必须谨防混淆改革性质内容的“假改革”,杜绝以不能改为由拖延改革的“不改革”。
      改革是要动奶酪的,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改革,触及利益深、攻坚难度大。党员、干部务须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在“该改的”和“不该改的”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继之以坚决行动,推动改革部署落地见效,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立治有体,施治有序”。牢牢把握改革的领导权和主动权,不能改的坚决守住,该改的坚决改,继续打硬仗,啃硬骨头,确保干一件成一件,必能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13日
    【人民时评】多措并举改善高校宿舍供给
    作者:吴丹

      广东印发实施方案,支持当地高校新建、重建、改造一批学生宿舍,鼓励通过购买、租赁等方式补充宿舍资源;山西在高校学生宿舍建设方案中提出,全力补齐现有学生宿舍缺口,动态调整匹配招生扩大需求……近期,多地出台针对性举措,缓解高校学生宿舍供需矛盾,引发社会关注。
      对大学生群体来说,宿舍是在校期间的第二个“家”。提供干净、舒适、功能齐全的住宿条件,事关学生学习和生活质量,也是提升高校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宿舍建设持续推进,学生住宿条件显著改善。空调、洗衣机、热水器、校园网等生活设施逐渐完善。一些具备条件的高校,还建有智能餐吧、学生活动室等场所,能为学生提供“一站式”生活服务。这是社会发展进步使然,更是用心改善育人环境的体现。
      也要看到,今后一段时期,随着适龄人口规模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继续提高,在校大学生总量将持续增加,高校学生宿舍供需矛盾将更加凸显。
      尤其是研究生阶段,床位不足已经成为困扰学生和学校的棘手问题。由于一些高校无法安排宿舍,部分专硕生不得不负担高昂的租房和生活费用,相关话题曾冲上热搜。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增加高校学生宿舍资源,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发展所需。
      高校宿舍的缺口,是由学生数量迅速增长以及研究生招生比例扩大的结构性变化所致。从2012年至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在学规模由3325万人增至4763.19万人。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当代大学生对住宿条件的期待也不一样了。过去的“八人间”“六人间”,如今已无法完全满足学生对个人空间的需要。统筹考虑增加数量、提升质量两方面需求,推动宿舍功能从“居住”向“育人”转变,才能更好服务大学生学习成长。
      高校宿舍从投入建设到后续使用,是一个长期过程,应分清轻重缓急,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就当前来说,扩充床位资源有一定紧迫性。但拉长周期看,我国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将经历快增、短平、陡降3个阶段。这意味着,高校学生宿舍建设,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系统谋划近中远期任务,以更好适应人口阶段性变化,实现动态平衡。
      高校宿舍建设投入大,面临土地、资金等多方面限制,要积极创新模式,健全多元筹资机制,多渠道扩大学生宿舍资源,逐步形成与教育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长效机制。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一份指导意见提出,引导高校通过新建、改扩建、修缮、装配化改造提升等多种方式,补齐高校学生宿舍短板。更好统筹校内外资源,大力探索灵活多样的运营管理体制机制,相信能把学生的住宿条件和经济负担保持在合理水平。
      当代大学生生逢其时,成长环境较上一代大有改善。一些高校暂时出现宿舍不足的情况,是高等教育走向内涵式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立足当下、放眼长远,期待各地各部门齐心协力、多措并举,推动高校住宿条件持续改善,让广大学生在良好环境中舒展青春梦想、留下美好记忆。

  •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13日
    【评论员观察】抓改革需要有历史眼光
    作者:陈凌

      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才能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今天的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潮澎湃,我们尤需从历史中汇聚前行力量、收获镜鉴启迪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更好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学习”。
      时针往回拨,10月2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给“关键少数”上了“关键一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再往前看,10月17日,正在安徽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桐城古城内的六尺巷。汲古言今,他强调,“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要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场所”。
      不同的场合,有着相同的一个视角——历史。
      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的一个重要方法论。要求“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指出“要牢固树立大历史观”,强调“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才能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今天的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其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凸显。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需要树立历史眼光。
      有了历史眼光,改革的主动性极大增强。
      共同的经历是最鲜活、最生动的历史。广东深圳,从“三天一层楼”到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多“春天的故事”在这里书写;长江两岸,从“化工围江”到“生态绿廊”,“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重现;山城重庆,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重庆造”跨越山海、走向世界……回望历史,正是改革,让中国式现代化展现出万千气象。亲眼见证、亲身经历了一个个“改革奇迹”,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沿着改革开放这条“必由之路”坚定走下去。
      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前行。坚持道不变、志不改,坚定改革信心,方能写好实践续篇和时代新篇。
      树立历史眼光,改革的使命感更加强烈。
      我们今天在做的事,就是明天的历史。就拿建设雄安新区这个千年大计来说,在新区设立后近两年里,几乎没有动一砖一瓦。为什么?就是为了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再开始建设,“精心推进不留历史遗憾”。稳扎稳打、善作善成,让雄安成为新时代改革新地标。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一张蓝图绘到底,这正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应有的担当。
      改革是薪火相传的伟大事业,是一场接力赛。只有进一步强化改革担当,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改革才能在接续奋斗中一往无前。
      坚持历史眼光,就能找到更多改革智慧。
      四川广元剑阁县,得益于明代开始颁布实行的“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守护,创造了翠云廊“三百里程十万树”的奇观。今天,剑阁县借鉴历史上的经验做法,推出古柏离任交接制度和“一树一档”挂牌保护、“一树一人”日常巡护、“一树一策”科学救护等制度。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让古树名木保护有了更坚实的支撑。
      历史之中有智慧。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树立历史眼光,不仅有助于摸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也有利于收获解决问题的经验启迪,更好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从而推动改革行稳致远。
      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今天的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大潮澎湃,我们尤需从历史中汇聚前行力量、收获镜鉴启迪。树立历史眼光,坚定改革信心、增强改革担当、汲取改革智慧,我们必能以新的作为、新的成就,无愧今天、不负明天。

  •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13日
    【新知】让碳减排有迹可循
    ——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推进创新⑥
    作者:江静

      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行业、多种产品、多个环节、多个领域,需动员社会主体广泛参与
      【现象】在今年举办的中国—东盟榴莲产业研讨会上,经过碳足迹核算,两家榴莲种植企业获得我国首批榴莲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消费者看到标签,就知道一颗榴莲上市前排放了多少温室气体。随着“双碳”工作的推进、环保意识的提升,更多企业开始注重产品碳足迹、碳标识,以绿色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
      【点评】
      碳足迹是量化产品、个人、家庭、机构或企业碳排放的有效工具。以产品碳足迹为例,从生产、运输、分销、使用、废弃等整个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都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核算出来,作为衡量产品绿色低碳水平、开展碳排放配额管理的重要指标。
      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是减排工作实现精细化治理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算明白账,设碳标识,让碳减排有迹可循,才能更好把握工作全局,有条不紊推进这项工作。
      当前,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构建迈向实质操作阶段。根据《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到2025年,国家及省级地区碳排放年报、快报制度全面建立,一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发布实施。可以说,当前碳排放相关计量、检测、监测、分析能力水平都在稳步提升,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绿色发展是世界潮流,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规则将碳足迹纳为必要的考核指标。从一开始就注重国内外协同,推动规则体系兼具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有助于让更多中国产品走向国际,提升碳足迹管理的市场认可度。比如,浙江一家企业1平方米面料从原料到出厂仅排放0.76千克二氧化碳,品牌价值大幅提升,拿下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等赛事制服装备的面料订单。积极参与国际标准规则制定,提升产品碳足迹核算结果的采信水平,在国际贸易中打开新空间,能为国内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更强动力。
      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行业、多种产品、多个环节、多个领域,需动员社会主体广泛参与。从产品碳足迹入手,推动供应链全链条碳减排,培育低碳消费习惯,可以逐步形成“由点到链再到网”的全社会减碳模式。
      长三角绿色认证联盟发布首批11项产品种类规则采信清单,包括钢铁、“新三样”等重点出口产品以及家具、巴氏杀菌乳等民生消费品;江苏省在电池、光伏、钢铁等行业探索开展产品碳标识认证,鼓励有条件的城市探索开展风电装备、纺织品等特色产品碳标识认证……结合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协同推进,碳足迹管理就会成为中国产品竞逐绿色新赛道的助推器。
      我国是在工业化、城镇化仍在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开启降碳进程的,降碳任务之重、时间之紧前所未有。着眼发展全局,做好系统规划,推动精细治理,加强产品碳足迹与贸易、财政、金融等政策的有机衔接,丰富产品碳足迹应用场景,我们一定能安全降碳,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中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13日
    【思想纵横】成一事莫留多憾
    作者:李建国

      民间有句俗语,叫作“按下葫芦浮起瓢”,比喻顾此失彼,无法使问题得以圆满解决。在实际工作中,“按下葫芦浮起瓢”的事情时有发生。个别党员干部干工作,为了解决一个问题,结果却导致出现另一个问题甚至一些更棘手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些事情是不是好事实事,不能只看群众眼前的需求,还要看是否会有后遗症,是否会‘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
      “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的现象,在现实中还一定程度存在。比如,有的地方在招商引资中“捡到筐里都是菜”,铺摊子、上项目,GDP上来了,环境却被污染了。又如,双碳目标提出以后,有的地方曾经搞运动式降碳,对高耗能项目搞“一刀切”关停,结果影响企业生产和群众生活。诸如此类顾此失彼的做法,虽然完成了某些方面的指标和任务,但是留下了后遗症,导致“旧疾”才去、“新症”又来,甚至就连看似已解决的问题,也会埋下“隐形炸弹”。这显然不是正确的工作方法。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在《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一文中谈道:“修了一道堤,人行车通问题解决了,但水的回流没有了,生态平衡破坏了;大量使用地热水,疗疾洗浴问题解决了,群众很高兴,但地面建筑下沉了,带来了更为棘手的后果;这类傻事千万干不得!”重温这段话,我们依然可以从中得到深刻启发。党员干部想干事创业、创造业绩是好的,但不能因此留下后遗症。或大或小的后遗症,有的花气力可以弥补,但很多具有不可逆性,一旦留下将很难彻底解决,损害不可估量。之所以会留下后遗症,一方面在于有些党员干部认识水平跟不上,导致预见性不够、前瞻性不足;另一方面在于有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不强,私心杂念作祟,政绩观出现偏差,导致工作作风不实不细,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那么如何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不留遗憾?关键是按规律办事、按规矩做事,讲究办事的科学性,特别是在决策前深入调查研究,进行科学论证,防止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1941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中指出:“我党现在已是一个担负着伟大革命任务的大政党,必须力戒空疏,力戒肤浅,扫除主观主义作风,采取具体办法,加重对于历史,对于环境,对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具体情况的调查与研究”。只有把调查研究这一“十月怀胎”的工作做实,搞清楚工作的实际需要、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全面掌握推动发展的现实条件,才会有符合实际、遵循规律的决策。
      当前,各方面工作关联度越来越高,许多工作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的现象。要做到解决问题、不留遗憾,需要在经济社会发展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这尤为考验党员干部的系统思维能力。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党员干部推动工作,要想得深入、考虑周延,善于“十个指头弹钢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只有坚持系统观念,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观点去分析情况,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以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才能防止系统目标碎片化,避免出现东扶西倒、顾此失彼的现象,才能让工作不留遗憾。
      防止“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还要有长远眼光,善于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观察思考,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那种不管条件急于求成,为了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将长期目标短期化、把持久战打成突击战的做法,往往欲速不达、留下后患。党员干部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发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对于长期任务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紧盯目标、心无旁骛,一锤接着一锤敲,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13日
    【观象台】深耕好新兴产业市场“蓝海”
    作者:刘志强

      只要相关部门和广大企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让新兴产业在良性竞争轨道上稳步前行,中国制造就会越发强大,深耕好一片片市场“蓝海”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增速高于规上工业3.3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3%,高于规上工业9.8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包括高技术制造业在内的新兴产业增势良好,成为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
      发展热潮背后,不少地方和企业也在冷静观察、思考:“光伏产业园,东边县有了,西边县也打算建一个。”“这几年,不少其他行业企业纷纷加入风电,利润很快便降了下来。”“应该更多追求‘高质量’,而非‘扩产能’。”总的看,一些新兴产业“内卷式”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已经受到关注。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如何深耕好这片“蓝海”?笔者认为:既要理性看待,也要认真对待。
      之所以理性看待,是因为竞争本就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一方面,供给充足是我们的优势,应当看到其积极的一面。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从钢铁、煤炭、玻璃等原材料,到家具、家电、纺织服装等传统消费品,再到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我们都具备强大的生产能力。换言之,如今的中国,各制造业行业都集聚了千千万万的大中小企业,一些领域技术领先、产能充足,国际市场份额也很可观。这是中国制造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底气和优势所在,应当长期坚持并不断巩固。
      另一方面,供大于求、适度过剩是市场正常现象,不必过分担忧。某个行业供大于求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撬动该行业的企业和资本涌入成长性更强的“风口行业”。这是经营主体的自然选择。
      盈利关乎企业的生存发展。我们敬佩那些立足主业、深耕细作的企业,同时,对于那些经过细致研判后从其他行业转战新兴产业的企业,也当予以尊重。只有更多竞争者加入,才会有更多新的“蓝海”不断被开拓出来。产业升级、经济发展,也正是这个逻辑。
      说完了“理性看待”,还得说“认真对待”。10多年前,钢铁、玻璃、水泥等传统行业出现产能严重过剩。后来,我们“刮骨疗伤”去产能,让行业迎来了良性发展。而从当前阶段看,风电光伏等产业发展依然具有十分广阔的空间。毕竟,从国内到国外,绿色低碳转型、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进程还在持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放松警惕。特别是对一些企业反映的重复建设、低价恶性竞争等问题,要高度重视、未雨绸缪、精准施策。妥善化解,不妨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营造良好市场环境。避免低价竞争,要用好标准这把“尺子”,通过设定合理的准入门槛,压缩低端产品的市场空间,从而抑制住低端产能的无序扩张。同时,也要将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举措落实到位,切实维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创新的积极性。环境好了,秩序顺了,产业就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二是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对地方而言,发展新兴产业不是装点门面,不能“一哄而上”。要立足全局、审视自身,找准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定位,综合考虑自身的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发展阶段,作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科学决策。
      应当相信,真正优秀的企业是不怕竞争的,不少新兴产业“领跑者”已做好应对。像北方一家风电企业,从国内市场转战欧洲发达国家,用技术更高、工艺更精的产品打开新市场,赢得高附加值。只要相关部门和广大企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让新兴产业在良性竞争轨道上稳步前行,中国制造就会越发强大,深耕好一片片市场“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