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s
-
嘉賓 Philip:
有別於一般知訊性 podcast 的凝重氛圍,「不吃」團隊也著重呈現受訪嘉賓的個性特質。本次作為「牛歡喜」的代表,從田野考察掌握的實況,與政策現況的角度上,說了很多塔門、牛隻、郊野垃圾與數據相關的東西。也談了頗多登山及運動的習慣、素食經驗及如何將意識推廣面向公眾的策略⋯⋯。
主持人 Sky、Carmen 及 Ann,均涉獵著多種學術範疇與背景,揉合著哲學、社科、心理學、藝術、素食、動保及民間推廣等面向的一個對談。盼望可從中審視事物的共通性,而連繫我們至回饋自然的契機,是一顆顆善良的心。
也感謝 Anna 在錄音及後製上的專業認真。總言之,這麼一個富親和力與文化氣息濃厚的 podcast 團隊,我非常喜歡,也榮幸能置身對談當中。
主持兼插畫 Carmen:
點樣先可以令到人歡喜?便利嘅生活模式、富足食物⋯⋯乾淨嘅居住環境?
牛呢?點樣至可以令到牛歡喜?
一班有熱情,有行動力,有諗法同神奇號召力嘅年青人,點解同點樣幫「塔門牛」發聲?由零開始,到集合百人到市區收集牛食物,幫手清理垃圾等等等等(數之不盡)。一齊聽下「牛歡喜 Joy Cow」同我哋有趣嘅討論之餘,記得去佢地個 page 睇長文分享呀 🤍
主持兼監製 Sky:
呢集本應係第四集,點知後製期間突然殺出「城大乳牛事件」,《ep4. 城大養牛牛歡喜?》就搶佔咗第四集,呢集順延變咗第五集——由此可見 Philip 行動力之高強!聽聽這位不吃紅肉的人的故事,感受一下他的輕鬆、幽默和生命力,就會知道點解「Joy Cow」咁 joyful——and successful。
主持 Ann:
第一次見到「牛歡喜 Joy Cow」呢個 #牛隻關注/#淨灘/#生態 page,已經覺得個名好盞鬼!識埋佢哋團隊嘅「補肉員」之後發現⋯⋯果然人如其名!大家都係咁 fun 咁玩得,仲好有行動力!聽完今集 podcast 後,請大家稍移玉步,上「牛歡喜」IG 睇埋佢哋啲千字潮文 post 🫡 出文快靚正,內容有深度,又夠貼地兼風趣(忍唔住又笠高帽 😄),真心 respect!🙌🏼
錄音後製 Anna:
今集與「牛歡喜」合作,不論是錄音還是剪接,均非常愉快,皆因 Philip 相當幽默,笑聲不絕,但話鋒一轉,當他談起塔門的牛牛或環保議題時,分析詳盡,思路清晰。這或許就是「牛歡喜」的魅力所在,吸引到同溫層以外的朋友關注。
▋Follow 埋「不吃動物的人」啦!
Apple Podcast: https://apple.co/3X0bWCV
Google Podcast: https://bit.ly/3WUwrAL
Spotify: https://spoti.fi/3IeB4Bt
YouTube: https://youtu.be/AfQwkzZ0-Gs -
「牛歡喜」Philip:
近日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宣布,位於大埔林村的自家農場於 11 月 16 日正式啟用,並一同引入 24 頭懷孕乳牛,未來可產出自家鮮奶及雪糕。同時,農場成立目的亦為修讀六年制獸醫學學士課程的學生,供給一個實戰經驗、學習畜牧及農場管理技巧的場地。
從城大「自家」新聞稿的用字(aka. hastag)考究,項目標榜「環保」、「可持續發展」、促進「動物醫學」、「健康一體化」、保障「公共衞生」及倡議「動物福利」,並「進入另一里程」。
在 COP27(埃及國際氣候峰會)終將碳排放大國避談多年的「損失與損害(loss and damage)」基金放進議程討論範圍。西方諸國早為生境的「可持續」及「動物權利」作考量,推出了各樣的大豆、燕麥和杏仁乳製品,甚至風行植物肉,均受民眾青睞。此刻,在本地引入 24 頭懷孕乳牛,代表著自家的畜牧業將以「可持續」作考慮,乳牛的後代亦生生不息。
此「持續」非彼「持續」,這次,感謝致力倡議素食文化的團隊「不吃動物的人」所邀請,Sky 將以畜牧業與動物權利的角度,揉合筆者對本地野化牛保育境況的理解,談論當中利弊。從大環境、動物友善、牛隻研究及學生實習等層面,城大是否背道而馳?
「不吃動物的人」Sky:
「牛歡喜」補肉員 Philip 一日主動同我討論城大農場事件,當然要立即捉住佢(in a humane way)錄返一集,傾下啲牛歡唔歡喜。呢集由相約到錄音到出街都只不過用咗幾日時間⋯⋯實在佩服感動。希望下次可以傾得更加輕鬆歡喜。
「不吃動物的人」錄音後製 Anna:
我相信城大牧場的誕生是出於良好意願,讓獸醫學生獲得實習機會,但良好意願不等於好事。若從動物權利的角度出發,不論牛牛在牧場如何受人性化的對待,牠們的存在全然要為人類服務,已越來越不為人所接受。或許我們不用無中生有,可以關注在塔門及其他地區因著環境污染而生命受危的野牛們。
五分鐘認識現代乳製品工業:https://bit.ly/3xMQtmK
(圖片來源:香港電台視像新聞) -
Episodes manquant?
-
今集,我哋一洗嚴肅風格,請嚟 Joycow 嘅 Core 成員 Jane,輕鬆漫談下佢嘅露營專頁 「Yesterday Camping」。短短兩年,以詩意滿滿的簡潔文案、日系風格的用色與排版,搭配著每段親近,又融化內心的野外烹調經歷,獲得高人氣!(偽 . 日系式讚嘆)
從事文字編輯工作嘅佢,如何由記錄露營軼事、用具、衣裝襯搭,到選擇置身淨灘淨山,推廣愛護自然,近來更開展自家品牌?喺推廣意識方面,我哋又點睇文字喺速食時代下嘅威力?鍾愛於紙本嘅佢,更諗過創立露營雜誌...。
我哋都相信,無論身處何地,文字都能帶領讀者跨越時間、海岸與山嶺;淺灘上,腳背被緩緩沾染,反覆,餘韻匿藏在指隙之間。抬頭,我們的思緒如星河往返、交織,重聚。
Camper:Philip、Jane(昨日露營 Yesterday Camping 版主、明日露營 Tomorrow Camping 品牌創辦人) -
今集,我哋續談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三位大男孩如何透過浪接浪的跳躍思維,將清潔工執煙頭的實況類比運動項目,更妄想推廣至世界舞台?相對於考古學,著重考察個體現況的「考現學」如何透過瞭解街坊生活模式,或是其口述歷史,呈現出有別於傳統框架內的數據蒐集角度,跨過洪溝,使所得結果與社區觀點接軌?更彰顯了民眾話語權的價值?
儘管如此,利用「執煙頭競技」有趣而寬廣的切入點,引領公眾了解清潔工權益及其背後的種種複雜面向,也難以達到全盤托出?原來社會脈絡的複雜程度,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除了跳出框架大膽嘗試、實踐試錯,觀察後的改進也要異常審慎?全因很多橫空而生的設計忽略了在地實踐與預測,分分鐘為後世帶嚟咗把雙面刃...?一系列圍繞著煙頭嘅微妙觀察、愛情故事等等,由三名青年為大家娓娓道來。
持分者:Philip、Oscar(競技教練)、Ka Long(競技運動員)、Kimba Sam(項目國際裁判) -
從宏觀到微觀,由相對冷冰冰的規劃放眼至「社會設計」,如何透過講求民間互動、在地性(貼地)、利他性(同理心)、實踐性等甚至更多因素;去設計活動、項目等等,使「冷門議題」能夠發揮其推廣的持續影響力?都係一門專項!
簡單啲講,今集有「講膠所 Talking Plastic」嘅幾位社會設計系友好們,同我哋傾:「如何貼地咁推廣環保。」。佢哋喺紅磡街市嘅民間協作項目,同我哋嘅民間推廣經驗,又會 jam 到啲咩火花呢!
好,上面講嘅設計要點及理論都可以暫拋諸腦後,從實踐中與大眾建立關係、共學、邊做邊修改;原來先係精髓!生果檔有分紅白袋,做成單次購買重複使用塑膠?為走塑又有人帶膠兜買魚?更多跳脫嘅街市限定用袋造詣,由四位女生同你哋一一解構...。街市議價你就試得多,同商家傾走塑現金券價格你又試過未?
持分者:Philip、講膠所 Talking Plastic(Viann、Joyce、Yori、Heidi)
請見諒:器材發脾氣,本集以耳筒聆聽效果相對更佳(有少雜訊)。
-
「Leave no trace」概念隨著時代演進,人們逐漸自省與反思郊遊活動、歷奇冒險對自然的友善程度,如何秉持公民意識,盡量使探索與破壞間的衝突遞減。而國際峰會近年更不乏以「Sustainable Mountain Tourism」為題的討論及推廣;若從一些緊扣著人類活動的既有觀念作反思,在郊野生境築起壯觀營火,是否必須?渡過了茹毛飲血的時代,爐具能替代的煮食方式,若堅持原用,是為了加熱食物、還是製造氣氛景象?增加活動體驗者的「體驗感」?
即使生火,除了可使用焚火台;國外的一些歷奇網站,亦列舉過不少野外紮營選址的要項,例如遠離草地、溪流。亦盡量將火焰「最小化」,依煮食份量執拾適當數量的木材;實用性 優於 觀賞性,以達致生態友善。更有攀岩者開始關注鎂粉對土壤的影響,嘗試推出「Eco friendly」的防滑粉,原來郊遊與自然應當取其平衡。
香港,一個郊區承載力嚴重超越負荷的地方,有戶外品牌提倡「可持續走起」,地區宣傳片卻原用舊時代的營火狂歡元素。企業除了主打「用戶體驗」面向的呈現,推廣的意識能否「因地制宜」又是否重要?
補肉員:Philip
-
本地勢情瞬息萬變,莫講話十年,三日分分鐘已經人事幾番新;惟獨牛事歷久不變?隨住城鄉拉近加上郊遊風潮遞增,往年牛事連連,貝澳、塔門,從公眾眼眸中一閃而過。連帶受益的牛隻議題關注重新進入了家常討論的短暫高峰,送牛迎虎,善忘不變...。
從民間角度出發,冷門議題與社會遞進的滯後跟落差,離不開關注群屬小眾,而於寥寥可數的關注群體中,相對缺乏的是議題脈絡的發展詳述及整理。以致每逢討論高峰,大眾的論述無法建基於具流通性的已有基底,達至層層遞進。永遠得啲「好嬲」、「好慘」、「人類抵死」。
所以今次,本地首個概述牛隻議題廿年脈絡嘅 Podcast,將會盤點政策上嘅變動與停滯。數據上嘅缺乏、多元性以及透明度,準備嚇大家一跳!要令秒針再度緊隨分針移動,達致因時制宜。最重要的,就是提醒大家,緊扣社會步履的現行政策仍未跟議題脫軌;皆因它們屬平行空間中的同聚鄰居,一起停滯不前,使社會步履跟不上日益遞進的大環境風氣及關注點。
補肉員:Philip
-
隨住疫症肆虐,措施收緊,外賣現成常態;保守估計近年啲膠刀叉嘅全年棄置量已達 200 億件咁誇張。前身為「緣在區區」intern 嘅 ahka 同 kiki,嚟到同大家講見聞、講回收忌諱;原來塑膠再造機嘅濾膜頗為昂貴?回收物若被污染,換膜又有幾煩?消費卷竟然又掀起咗一陣棄置潮...?
我哋仲會淺談膠袋徵費、管制即棄塑膠嘅公眾諮詢,由「三色筒」引申至「綠在」有關民眾回收意願及信心嘅爭議。冇錯,今集簡直係「賀年環保議題盆菜」一樣!如果佢係一碗米線,就係一碗冇走韭芽嘅過橋米。
惜食食評家:Philip、Ah Ka、Kiki
-
人不輕狂枉少年,踏破鐵鞋又無地圖,相信大家細個都經歷唔少,搞到要開住個 GPS 剷林落山,落到山又發現唔夠水、將僅餘嘅食糧分比成村人...。今次繼續有活潑動人嘅 Ryann 同大家講「走營」、裸行八仙嶺等哈轆史;講到郊遊前爬文準備嘅重要性,宜家就話興 YouTube,原來以前 Philip 真係上網睇文章 mark 路線?
輕狂有時,滑咗啞嘅大家心態上又有咩轉變?大家千祈唔好期待將會聽到啲好認真嘅轉變。
Gau1upper:Philip、一籃野 Ryann
-
「保育」一詞蘊含著人對自然的彌補之意,周旋其意,難免略顯沉重;或遠,距離在於城市與非洲大草原的遙遠。但大家有否想過,先不談獅子老虎大笨象,在談香港郊區之前,我們的城市鄰居雖然個頭微小,但也可是「保育」及善待的對象?
不出走郊野,也能學會人與動物的共融概念?今集由大嶼居民淺談「共存」,更分享因鳥巢被強行拆遷,繡出了她將雀鳥保育的訊息蘊藏於藝術作品內的契機。仲突然傾起咗對「幽靈公主」嘅睇法!
補肉班底:Philip、一籃野 Ryann
-
風乾物燥,山火頻生,大東山、雞公嶺、蒲台島,草原變燎原,不堪往事山友們歷歷在目,從露營角度,生火方式以至取材都有講究?而雞公嶺經大火後被種上新的植被,點知又再比越野單車留痕處處?「野山留痕」後患無窮,喺郊野、灘岸留下巨量垃圾,原來從民間及政府部門角度,運走垃圾都相當耗時不易,程序更是繁複。
毀山「民眾化」對抗山野文化,無知只是一時,反省過後的亡羊補牢才是「可持續山地旅遊(Sustainable Mountain Tourism)」之法。
小編們登山將逾 8 個年頭,由年少無知到自省投正,今次繼續輕鬆談見聞。
補肉班底:Tom、Philip
-
野豬捕殺令反響席捲全城,除了使動物權益的有關討論升溫不斷,垢病已久的野生動物餵飼問題再被牽起注視。保育野生物種提倡宜盡量以非接觸方式達致予動物的保育效果,不論是「好心市民」還是本地合法的持牌餵猴員,若人類以緊密接觸的餵養形式造就保育手段,你又會否「餵」懼動物習性改變,使佢哋唔「畏」懼同警惕人類?
中間的取捨應如何商榷?有送草入塔門嘅我哋係咪倒自己米?而「動保」除咗單純因為人嘅憐憫之心及情感投射,原來動物係咪因外界因素產生刺激,或表面上嘅情緒變動,都可以有科學根據?外國就「動物福祉」建基於科學化,同「善待動物」透過法例喺人類日常生活又有何應用例子?今集同大家淺談一下。
補肉班底:Tom、Philip
-
秋風起,三蛇肥,冬季寒冷,隨著人類發展將城郊拉近,山林漸毀,動物誤闖城市覓食難免,豈料面臨殺生之禍。「動物權益」近日打轉於大眾眼眸,同時間「大嶼」工程進入了環評審批程序,中部水域的江豚及白海豚危機再現!今集繼續有希汶,同大家以輕鬆形式,講下海豚研究員平時要做啲咩,又會回應下啲網上QnA,剖釋「圈養動物」議題坊間謬誤。
講講下又醒起海咩公園面臨緊節流危機...。
補肉班底:Tom、Philip、希汶(嘉賓)
-
早前虎鯨「Kiska」喺加拿大尼加拉瀑布城嘅主題樂園不斷以頭撞牆,其被囚 40年的身世惹人憐憫,圈養期間牠誕下的五條幼鯨全數夭折,「圈養動物」議題短暫搏得大眾討論。圈養動物,古今中外又有啲咩嚇人例子?喺香港起個「海濱庇護所」比動物退休,又貴唔貴?
補肉班底:Tom、Philip、希汶(嘉賓)
-
施政報告講明發展往北移,「北部都會區」誓成主力,「大愚」暫遭冷落,又真係唔搞個海?1000公頌嘅「一期」成現屆班子硬推政職,原來國策又禁咗填海提倡保育?成件事有幾尷尬?「雙Y」代表住施政報告規劃方針嘅導向又有咩象徵啟示?
香港嘅美麗生態,值得持續關注。 -
「海洋保護區」同「環境評估影響制度」,用意都係令發展期間對周邊生境嘅破壞達致舒緩及避免,點知「Hong Kong style」版本嘅係用嚟圓滿發展意向而「做樣」嘅一盞「綠燈」?施政報告倡議發展往北移,涉及地段包含「濕地」及郊野公園範圍;同時間,又提倡精簡「環評」制度程序。我哋就用「個海」這些年來受過嘅百般折磨,以「港珠澳」、「三跑」、「石鼓洲焚化爐」、「P3」及中央放風嘅「雙Y」等一連串實例,帶出「保護區」同「環評」嘅千絲萬縷,裏裏外外都已經穿曬窿,大家想像下精簡過後又會變成點?
溫馨提示,現於屯公同龍翔道塞緊車嘅你,啱先又過咗三個字,下次見。
-
早幾日,大雨淋漓,彷如八號波威力嘅三號波為大眾誘發好多不便,甚至悲劇。天文台發言直指面對「極端天氣」,全世界都需要加大力度減碳;既然極端氣候令淺溝變深溝,黃雨已經要勞煩「契哥」游水返工,咁我哋就淺談下「施政報告」同以往一啲發展方針是否與減碳契合?順道聽下三位小編點比個風玩謝...
———————————————————
快啲去 Follow 我地➥ Instagram 同 Facebook 啦!!!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joycowshk/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Joycowshk -
上個營季,單係復活節五日連假,塔門同東龍島合共錄得11噸垃圾,草地荒漠化、人牛衝突頻生。營季又到,不妨入嚟聽下三位牧牛少年,上至護牛淵源、牛隻忌諱,下至現場驚險狀況、義工軼事;一齊探討下塔門「膠野」各種階段!露營前嘅籌備,你又知幾多?
——————————————————————
快啲去 Follow 我地➥ Instagram 同 Facebook 啦!!!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joycowshk/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Joycows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