エピソード
-
巴特·霍华德1954年创作的“带我飞向月球”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金曲。请听钢琴家加布里埃拉·蒙特罗在此曲基础上演绎创作的版本。
-
《F大调第8号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中最短小的一部。全曲轻松欢快,充满生活乐趣。
-
エピソードを見逃しましたか?
-
宣叙调与诙谐随想曲是“小提琴之王”弗里茨·克莱斯特创作的一首无伴奏小提琴独奏曲,意境深邃,是小提琴演奏家喜爱的曲目。
-
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878年,是史上最著名的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请听以色列小提琴家什洛莫·敏茨(Shlomo Mintz)与圣保罗赫利奥波利斯交响乐团的演奏。
-
“太阳城”是巴西作曲家安德烈·梅赫马里(André Mehmari)应德国之声邀请创作的一首交响曲,于2010年10月呈献给波恩贝多芬音乐节的观众。
-
米哈伊尔·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鲁斯兰与柳德米拉》是他的第二部歌剧,1842年在圣彼得堡大剧院举行首演。
-
艾里·巴罗佐(Ary Barroso)是 20 世纪40、 50 年代最受欢迎的巴西作曲家和歌手之一。他创作了数百首桑巴舞曲和民谣,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1939 年创作的《巴西水彩画》。
-
弗朗茨·舒伯特的B小调交响曲又被称为《未完成交响曲》,却被视为舒伯特交响曲中最杰出的作品。请听圣保罗赫利奥波利斯交响乐团的演奏。
-
《狄托的仁慈》是莫扎特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请听圣保罗赫利奥波利斯交响乐团演奏的这部歌剧的序曲。
-
贝多芬《第3号小提琴奏鸣曲》的第二乐章是全曲的情感核心,第三乐章充满动感,具有舞蹈性。
-
贝多芬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创作于1797-1798年间,当时的贝多芬深受莫扎特的影响,但已经开始在创作手法上进行创新。
-
贝多芬在“第三小提琴奏鸣曲”中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小提琴和钢琴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互动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为后来的奏鸣曲树立了典范。
-
贝多芬D大调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的特点之一是突出钢琴和小提琴之间的对话,并且使用了切分音以及特殊的转调和节奏。
-
“为18位音乐家而作的音乐”是美国简约主义古典音乐作曲家斯蒂夫·莱奇1976年创作的一部作品,也是其代表作之一。
-
斯蒂夫·莱奇(Steve Reich)是美国简约主义古典音乐作曲家,曾进行过很多电子音乐方面的实验。《鼓乐》是其早期作品,创作于1971年。
-
罗伯特·舒曼的d小调第四交响曲被誉为他的四部交响曲中最抒情,也最具创造性的一部。其最大的特色是虽分为四个乐章,但打破了各乐章之间的间隙,形成一气呵成的连贯气势。
-
匈牙利狂想曲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创作的一组钢琴曲。其中6首后被改编为交响乐。请听罗姆辛提爱乐乐团演奏的李斯特的D小调第二匈牙利狂想曲。
-
位库尔德裔荷兰籍作曲家阿里·奥特曼(Ali Authman)2011年受德国之声委托创作了交响乐《祈祷》。他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诠释存在的奥秘和万物诞生的神秘力量。
-
乔瓦尼·博泰西尼是19世纪意大利著名的低音提琴大师,也是指挥家和作曲家。请听他为小提琴、低音提琴和管弦乐队而作的大二重奏协奏曲。
- もっと表示す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