エピソード
-
这期不焦虑的人聊一聊《精力管理》,保持活力除了体力管理,情感、思维和意志维度更加重要。如果你对这一期感兴趣,推荐回顾之前的节目:
01 - 《Why We Sleep》| 捍卫睡眠的正当性,我们终将记起白天真正清醒的感觉 05 - 《Outlive超越百岁》| 为保持年轻干杯,即使我们正在逐渐老去 10 - 《时间贫困》| 不要做时间管理,要做快乐值管理!提到的书:《精力管理》
时间轴:
00:44 世界500强员工培训必备,如何让牛马更有效地拉磨
02:33 让自己的更充盈,除了工作也可以更好地生活,全情投入人生
04:05 精力管理不等同于体力管理,更是情感、思维和意志的管理
07:56 整体感受自己的精力,自测四个账户,保证不破产!
11:10 体能维度:饮食、运动和睡眠,从压力中再生长是无氧运动的核心
12:15 肌肉含量提高新陈代谢能力,在进步中增加自我效能感
14:45 找到适合自己的“断食”节奏,身体适当的饥饿感可以帮助长寿
15:58 力量训练的目标,“逼迫”人要正确使用身体
17:38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波动是在休息和间隔间产生的
19:30 情感维度:调用积极情感,保持情感的稳定性,确保没有坏账!
21:43 维护好与自己的关系,好好照顾自己,提升自我满足值和快乐感
23:58 思维维度:做最重要的事情,接受新的挑战,建立神经元间新的连接
25:41 转换任务,给大脑放个假,也是恢复精力的一种方式
26:50 主动选择面对工作的态度,积极寻找可以突破的点
29:16 意志维度:如何通过“降维打击”为其他精力维度提供动力
31:06 自信心,想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并相信自己最终能到达
36:25 杀不死你的只会使你更强大,足够的意志力接受变化
39:06 如何利用四个维度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41:25 找寻不同支点补充思维账户,网球帮助更多的自我了解,旅行感受更多地方的文化
43:59 账户管理就像理财,体能和意志相对稳定,情感和思维方面做更多的探索和调整
45:58 将目标具像化,对未来的具体想象会让精力管理更加高效
48:00 跟大自然一起律动,建立向上的能量场~
-
祝所有女性三八妇女节快乐!
提到的书:《我厌男》《亲爱的安妮薇拉》《厌女》《始于极限》《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女性主义有什么用》
时间轴:
0:35 为什么想聊女性主义?从“疏离不在乎”到“有义务去了解”的转变
4:35 告别熙媛,站在熙媛这一边,为女性发声
7:21 职场PUA与说教的约会对象,女性不适感背后源于父权的压迫
14:09 通过播客接触到女性主义,都来关注女性吧,女性需要被看见!
18:05 女权主义者没有模板,团结起来拒绝被割裂
22:36 成长中的性别差别对待:无形的约束和规训
28:00 女生为什么不能数学好?女性为什么要做二把手?全是谬误
33:29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性别困境:埃及女孩面临的威胁
36:09 法国约会文化的开门礼仪,拒绝男性的优越感
40:40 《爱说教的男人》女性要争取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43:35 《我,厌男》厌恶的不是男人而是男权,是对社会性压迫的厌恶
47:59 弗洛伊德给心理学种植的父权压迫,心理学需要女性主义!
52:29 《女性主义有什么用》约会为什么男性买单?凭什么女性要剃毛?
56:32 情感劳动的不平等,男性要意识到努力才能够赢得尊重
59:23 警惕隐性压迫,看似独立的金属丝构成限制女性的“鸟笼”
1:05:23 更多的女性声音,更多的女性故事,更多的女性作品,更多的可能性
-
エピソードを見逃しましたか?
-
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人类就像生活在洞穴中一样,以为通过自己的思维、认知、心智看到了世界的本源,实际上看到的只是真理之光折射到墙上的影子而已。《不焦虑的人》这期聊一聊第一性原理,如何利用和理解,更开放地拥抱新东西和破局。
提到的书:《第一性原理》
时间轴
00:07 吐槽本书初印象,什么是第一性原理?
03:35 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生活中的第一性时刻
06:28 归纳法能在初期带来高效解决方案,第一性原理帮助突破
10:01 挖掘成长背后的原动力,抛去原有的经验和固有想法
11:58 人生的本质也许就是活着,活得舒服,发现自己的原点
13:05 去创造更多的价值,在工作中第一性原理的实用性
16:53 浅吐槽这本书:前三章值得,整体不推荐
19:20 被过度吹捧的“第一性原理”,过于被推崇的哲科
21:24 不能苟同柏拉图将知识“由低至高”的等级:想象、信念、思想和理智
24:15 归纳法可以帮我们生存下来,但无法揭示真理,避免陷入归纳法谬误
27:06 系统视角:用演绎法打破层级,让系统的问题不复存在,开启降维打击
29:48 公理化思维:几何学为何被视为人类理性思维的巅峰?
35:03 职场体验:逻辑链条的相似性,学会平衡感性与理性
41:03 破界创新的核心:打破认知边界,保持开放心态
48:51 浅谈令人失望的最后的四章 ,从众效应陷阱
51:02 不神化第一性原理:留住感性与想象力
-
身上一天活动10万次的器官,除心脏外就是眼睛了,不焦虑的人这期聊聊如何保护视力~
提到的书:《从0.1到1:不用药,不开刀,也能拥有好视力》
时间轴
00:51 去年12月的“视力flag”:开始一场拯救视力的旅程
07:20 眼保健操回归:多年后再度成为护眼神器
11:35 眼睛的寿命只有60-70年,身体中老化最快的器官之一
15:33 裸眼之争:如何用自然方式对抗近视,与医生“battle”的经历
25:56 护眼不仅仅是护眼,从整体健康着手才是关键
29:29 早晨与黄昏的阳光:天然的护眼良方
34:20 有意识地“控制”眼球,让眼睛变得更健康
37:40 远眺为何能缓解眼疲劳?睫状肌
40:07 最近养成的护眼好习惯:热敷、变焦练习和睡前护眼
46:07 随时随地护眼小动作:远眺、敲打关节、深蹲、弹跳
49:40 针灸护眼、头部按摩与食补:黑色食物养肝护眼,花青素叶黄素
56:22 少刷手机,调整与屏幕的距离,坚持护眼小习惯,视力健康一生相伴!
-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不要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
不焦虑的人这期读《被讨厌的勇气》,是否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你的生活,完全在你自己的一念之间,如此积极和“唯心”主义的学说,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认可欲求、共同体感觉、课题分离,概念复杂的心理学工具,如何为我所用,过为自己而活的生活!
提到的书:《被讨厌的勇气》《这就是水》
时间轴:
01:26 这本书如何改变了我们的思考?
05:22 心理学三巨头:弗洛伊德、荣格与阿德勒的核心理念
09:45 你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所决定的
12:10 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如何破解烦恼
15:28 人类追求优越感的陷阱:为什么陷入自卑与竞争?
25:04 渴望被认可是一种枷锁,将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
25:21 什么是共同体感觉?意识到你永远可以选择在更大的共同体里
32:33 只要跳出杯子,猛烈的风暴也会变成微风
37:05 从自我执着到关爱他人:阿德勒的幸福观
41:57 横向关系的力量:学会平等看待他人与自己
45:30 活在当下,回到最自然的状态,全身心体验
49:26 过去和未来都并不存在,唯一能掌控的只有此时此刻
52:16 三步走:自我接纳、TA者信赖、TA者贡献,走到哪一步都算数
59:52 人生可以随时处在完结状态,或一直在未完成的探索状态~
-
这一期终于要聊网球了,从顶级网球选手和自身的菜鸟体验中聊聊网球的艺术,探究自我1和自我2的区别,球如人生,打球更是认识自我的过程。
提到的书:《网球的内在游戏》《弦理论》《纳达尔自传》
时间轴:
00:05 浅聊网球,小预告之视力原因会改成月更
03:49 Pengpeng与网球十几年的"孽缘"和Ava的三年进阶之路
09:20 中央公园打球的美妙体验,网球是浪漫的运动
13:46 把网球作为探索旅行的一个支点
16:52 网球中的Self 1 (思考和评判的大脑) 和Self 2 (自然反应的身体)
21:31 在纳达尔训练营感悟Self 2的力量,直面ego重新认识自我
29:14 顶尖的网球选手都是控制情绪,定在当下的高手
33:14 细聊那些年接触的风格迥异的10+网球教练们
49:48 当赞美变成负担,表扬有的时候也许是伪装的批判
54:07 观察小孩子学网球,过度用逻辑和语言去学习也许是一个误区
58:07 和网球的一期一会对自身的影响
1:02:44 享受过程,接受自己的进步可以很缓慢
-
混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确定的事情,是所有人的统治者。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我们要学会提醒自己走出思维定势的泥沼,在细微琐碎、令人厌烦的无聊破事里,正是你做出选择的时机,要让自己有所选择。
这一期不焦虑的人聊两本书,两本书名冥冥之中似乎在对话。生命的意义聊到最后只剩虚无,对话中间的许多沉默、许多打断和观点的对撞,不舒适感也许就是思考带来的重量,与君共勉。
提到的书:《鱼不存在》《这就是水》/ 《this is water》/ 《世界上最简单又最复杂的事》
时间轴
01:05 初遇《鱼不存在》:始料未及的阅读之旅,那些未被颠覆的认知
03:27 不可摧毁之物和世界上最苦的东西,蒲公英理论
11:06 《This Is Water》,生活的真相与智慧,华莱士让人唏嘘的医生
Part 1: 两本书带来的思想碰撞
16:10 混乱是世界上唯一确定的事情,是所有人的统治者
19:58 这椅子当然存在,正如树、落叶和爱也同样存在
23:17 世界向我承诺,我的生命中有美好的事物,它们和破坏与失去一样,是混乱的一部分
33:06 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学会提醒自己走出思维定势的泥沼,给身边人更多的空间
34:09 我所有的切身体验都让我对一件事情深信不疑,我绝对是宇宙的中心
42:05 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放弃鱼类,不轻信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
Part 2: 生命意义的探讨
48:02 生命的意义是没有意义,在虚无之下依旧前进
51:04 对于精英叙事保持谨慎,自然界中无飞跃,梯子不存在
57:44 世界上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在每个时刻都有所选择
-
接着上期“出发”之后,这期接着聊《旅行的艺术》,在旅行中感受异国情调,从土耳其、墨西哥、阿姆斯特丹聊到古巴、巴西和巴塞罗那;探索自然的风景,为什么接近一座瀑布、一座山或自然界的部分,人能免于卑劣欲望的骚扰。
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因为风而四散各地,然后在一个国家出生,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之地。我们来自哪不重要,体会到的感情更重要。
提到的书:《旅行的艺术》
时间轴:
00:26 聊到旅行太开心了,不知不觉超时间了!
01:58 充满异国情调的地方从指示牌开始:阿姆斯特丹、泰国、法国
05:40 在土耳其卡Cappadocia和墨西哥金字塔上空体验热气球,看到地球的弧线
09:17 异国情调有时候更是遇见的人,旅途中遇到的那些人都是旅行体验的一部分
13:52 墨西哥城体验亡灵节感受到意外的温情时刻,在洋溢着快乐很音乐的瓜纳华托寻梦环游,
18:20 热烈而又矛盾的巴西,贫民窟与高档社区的强烈对比令人深思。
21:42 平淡而朴素的古巴折射出巨大的贫富差距
24:33 自然的美是平等的,每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独特的风光。
26:20 在旅行中些更加投合我们性情的国家,在亚洲inclusive的具象化
30:37 短期旅行的新鲜感可以覆盖孤独感,打开自我在旅行中的深度沟通是一种际遇和幸运
34:04 接触异国文化让我们重新思考自己所处的文化,巴塞罗那的流动感
35:24 旅行的动力是对于世界的好奇心,自我的体验和探索
38:49 体验本地人的生活,逛市场:西班牙mercado、泰国超市、库斯科市场、巴哈马straw market
46:12 自然风光,徒步了一生的诗人华兹华斯,人要学会真正的观察、思考和感受
47:51 离自然远了会陷入非流动和开放的情感困境
49:07 如何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之中感受自然,打开不以人类为中心的视角
51:29 体验自然的救赎:头顶的乌云让人感到放松,暴雨中的平静,小型地震的体验
54:35 接近一座山、一座瀑布,可以免于卑劣欲望的骚扰,瑞士Grindelwald的自然之旅
58:38 当我们接触自然的时候,为什么会变好?
1:00:08 巴塞罗那深浅不一的树,让人难以忘怀的城市都会有自然的元素
1:05:06 当遇到困难,自然也可以成为一个出口:不要因为事与愿违而感到惊讶,因为这个宇宙比你大的多
-
到另一个地方去永远是让人满心欢喜的事情!在一个短暂的时刻,将过去和未来的一些美好思绪凝合在一起,所有焦虑顿然释解。我们既有的生活很容易被改变,假设我们走过一条通道,登上飞机,那么数小时后,我们将置身于一个全然陌生的地方,在那里,没有人知道我们的名字。
这一期不焦虑的人聊一聊《旅行的艺术》这本书,从出发的期待到旅行中的特定场所,聊一聊飞机场和加油站的诗意,总要在路上!
阅读书目:《旅行的艺术》《西班牙旅行笔记》
时间轴:
00:06 最近的旅行状态:离开日常旅居三个月和工作繁忙三个月没旅行
07:27 两人旅行经历的演变
10:56 part 1: 出发的期待
17:03 对西班牙海岛过高期待,与旅伴的争执影响了心情,无心欣赏美景
20:47 中央公园“高光之旅”,在日常中感受幸福
29:26 当实际的体验超出预期,在巴西里约”躲过“被抢,秘鲁高浓度的旅行体验!
33:53 part 2: 旅行中的特定场所
35:41 “宏观的思考常常需要有壮阔的景观”,飞机起飞降落激发对死亡的思考
38:22 置身云海中,更加的专注以及有创造力
43:45 在欧洲随时跳上火车进行一场随性的旅行,在保加利亚与几百个人狂奔赶火车
55:21 体验阿拉斯加的“土豪”加油站,荒野里的once in a lifetime的相遇
58:37 咖啡店里和本地人又近又远的距离,Edward Hopper在咖啡馆场所中人的孤独感的描写
1:04:13 下期预告:异国情调和自然风景!
-
神经网络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但是早期的开拓者从未让这项技术像他们希望的那样工作。不焦虑的人这期聊《深度学习革命》,在人工智能火爆,每天都有新技术新创新的今天,回溯过去几十年AI的发展史。
深度学习革命中的“少数人”(Bengio、Hinton、LeCun)在推动AI技术发展过程中,就像“看不见的手”一样,虽然他们是个体,但他们的贡献影响了整个行业,甚至改变了未来的技术版图。
提到的书:《Genius Makers》 深度学习革命
时间轴
00:56 浅谈读《Genius Makers》的感受,13个小时800条笔记的硬核阅读体验
03:58 询问ChatGPT,提供了五大方面去展开聊聊这本书
06:45 我们与AI的日常接触,如何缓解AI时代的焦虑感
14:12 Topic 1: 深度学习的历史起源,人工智能过去半世纪的发展历史
19:52 Topic 2: 重要人物 "Godfathers of AI": Bengio, Hinton, and LeCun
27:14 在读硕士期间,Ava接触到CNN和吴恩达的Machine learning“启蒙”
37:14 Topic 3: 深度学习的应用与影响,各大科技公司如何入局AI
42:45 AI历史的里程碑:AlphaGo 战胜李世石
50:04 AI研究学者LeCun和Hinton坚持开放AI实验室研究,最终获得业界妥协
51:45 微软在陆奇的推动下开始布局AI
57:20 AI颠覆了很多领域十几年的学术研究成果,Minsky真是“反派”角色
59:30 Topic 4: AI技术与道德,OpenAI的创建
1:06:00 Topic 5: 对AI未来的展望
1:12:21 感慨AI领域女性角色的缺失,stay on the table!
-
人们的记忆是由事情的高潮和结束决定的,你的记忆会被最极端的时刻和最后的时刻过度渲染,只有特定时刻被想起,所以要精心安排时间,尽情享受并为之庆祝。这一期聊一聊时间贫困,英文名happier hour,如何更快乐地度过时间,以更宽广的视角看待时间,人生的画布上永远有空间留给新的开始、新的图案!
提到的书:《时间贫困》
时间轴:
00:40 读这本书的感觉,如何提高快乐值
02:24 时间和人生的幸福感紧密联结
04:10 建立生活的routine,从多重维度和长期主义安排时间
09:34 通过记录时间来获得对时间的掌控感,内观自身的状态
12:10 时间贫困的概念,可支配时间的最佳时长
16:09 让自己感觉时间变充裕的方法:运动,行善,培养敬畏心
21:15 敬畏自然和艺术才能反过来相信自我,音乐会和旅行
24:27 时间组合起来能代表你所珍视的一切,不只是活在当下这一个瞬间,而是活在每一个瞬间
26:58 时间是一个罐子,要先放大石子、再放小石子,最后才是细沙
28:48 快乐和不快乐的定义,通过记录和数据找到自己的标准
32:42 正视“浪费”时间这件事
35:20 快乐的要素:投入程度高,外界产生连接,目标感和意义感
40:59 如何延长快乐:计算剩余时间, 增加仪式感,增加多样性
47:04 时间重塑:藏起手机,重视对每段时间的投入,建立定期相聚的传统,留白
53:34 把快乐的事情拆分,把痛苦的事情打包完成
54:24 死亡的必然性,保持清醒是敦促你生活充实的最强手段之一
55:28 Pengpeng心流时刻: 尝试up主的morning routine,极速进入心流状态
58:01 Ava心流时刻:通过自我效能,在球场爆满的情况下打上了网球
-
运动员思维其实是面对人生的思维,人生是一场没有终点线的比赛,对梦想孜孜不倦的追求超越了梦想本身。《不焦虑的人》这期聊一聊如何像运动员一样思考,如何设置好的目标、积极行动、面对困难,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提到的书:《像运动员一样思考》《Inner Game of Tennis》
时间轴:
03:34 五大心理工具:目标、情绪调节、专注度、自我激励、增强自信
05:56 三大方面:设置目标、如何行动、面对失败和挑战
【如何设定目标】
09:20 过程目标比结果目标往往更重要,源源不断的力量
13:18 人类的狩猎史决定了基因里有追逐目标的欲望,马拉松可以战胜人生低谷
【如何行动】
16:08 如果那么四字计划法,极端情况下做出正常的反应
18:22 脑区中的蓝色系统vs红色系统,逻辑和应激之间的平衡
22:14 网球运动员在比赛的每一盘、每一个球里在两个系统间波动
24:02 能量的四个象限:愉快/不愉快 x 高能量/低能量
27:15 正念让球浮在水面上,专业运动员可以把干扰转化为更高的专注度
32:24 通过自我对话来激励自己,骑行组通过自我对话显著提升了成绩
37:15 挑战性的自我对话里把“我”变成“你”
【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
41:31 区分挑战和威胁,演讲焦虑把脑海中威胁变成实际的准备
43:50 身体经历过的和之前付出的努力不会消失
46:08 自信的来源是如何看待过去的成就,而不是成就本身
49:28 全身全意接受生活的起伏,把专注力放在可控因素上
52:21 自我实现的预言,多许下积极正向的预言
53:35 什么时候可以选择放弃,放弃是运动员最正当的权利
58:53 pengpeng心流时刻:巴塞罗那街头的那抹绿,缓解了工作压力
1:00:43 ava心流时刻:周五挑战自我成功,聚餐后继续健身!
-
社会集体做出了决定,让数百万人经年累月地假装忙碌,敲击各种有的没的的内容到电子表格里,准备各种奇奇怪怪的思维导图到会议上展示,比自由自在地织毛衣、遛狗狗、组建乐队要有意义。
《不焦虑的人》这期聊一聊毫无意义的工作,英文bullshit jobs,disclaimer 内容来自于书本,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一起从社会学角度,学习了解狗屁工作的进程,为什么社会允许狗屁工作激增,作为个体如何对抗和找回意义感。
提到的书:《毫无意义的工作 | Bullshit Jobs》大卫 格雷伯
时间轴:
【什么是狗屁工作】
05:26 狗屁工作的定义,无法合理化的职业
06:28 5 种类型:随从、打手、拼接修补者、打钩者和分派者
10:37 完美主义的作者扫射了基本所有工作,被提到多次的金融行业
17:29 一份工作也许会是五种类型的交叉,在随从打钩者和打手之间不断转换角色
19:15 不完全同意作者的定义,意义感和重要性在于个人的解读
《【人为什么因为狗屁工作不快乐】
19:51 从微观层面,狗屁工作对人的身心影响
21:58 人类本质追求影响和世界的反馈,而不是最大收益率
24:18 狗屁工作对于自尊感的摧毁,《老友记》被Phoebe拯救的toner manager
27:54 只有小部分人能利用狗屁工作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保护创造力
32:07 应对狗屁工作:在工作中找到自我觉察,安排一些喜欢的事情
【为什么社会允许这么多狗屁工作】
34:13 反驳两个主流观点:需要管理和政府管控
35:40 美国高校多了那么多狗屁工作,但教学质量毫无提高
37:03 当生产出的财富没有回到生产者身上,而是投入到生产流程里去
39:37 管理主义与古代封建制度的关联,好莱坞的官僚制压制了创造力
41:09 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反对狗屁工作呢
42:05 国家或公司,保持无意义的工作岗位是稳定现状的最短路径
44:22 劳动并不总等同于工作,消费社会和工作伦理的冲突
46:22 不同年代的人,对待工作和“忠诚度”拥有不同的看法
48:26 狗屁工作是社会集体决定让数百万人经年累月的假装忙碌
【工作价值和获得报酬的反比性】
51:20 研究表明,金融工作者每赚1块钱,社会就有1.5块的损失
53:08 逻辑闭环的道德嫉妒,越不快乐的工作会有更多的补偿compensation
57:41 顺口聊一下Open AI,从nonprofit到很卷的环境
59:50 冷知识,做狗屁工作的人,无论钱多少天生会“羡慕”真正做有意义工作的人?
1:01:51 什么样的(狗屁)工作可以被替代,生产力提高但工作时间没有减少
1:02:58 照料型工作是不太能够被替代的,比如车站信息员提供的情绪价值
1:06:08 生产财富的是究竟是劳动者还是资本?揣摩资本家和币圈大佬的“空虚”感
【如何应对狗屁工作】
1:10:22 作者提出全民收入,可能高估了人性,低估了人的复杂性
1:13:54 把工作当做人生的体验,寻找到对自己有意义的components
1:18:07 pengpeng心流时刻:周末湖中心钓鱼甩100杆毫无回报的美好体验
1:21:44 ava心流时刻:在阿拉斯加直升飞机冰川降落,开始和自然建立联系的感觉
-
伟大的运动员的动作是深邃的,他们能将力量、优美、控制力这些抽象的东西变得可见。
《不焦虑的人》首次远程录制,“外派记者”到了巴黎奥运会现场!从《奥林匹亚》开始,回溯从古代奥运会到现代奥运会的复兴,从网球、跳水、乒乓球比赛,浅谈体育精神、女性力量和情绪管理,像运动员一样思考,是每个人都能受益的课题!
提到的书:《奥林匹亚》《弦理论》《像运动员一样思考》
时间轴:
00:34 浅谈08年奥运的记忆和历届奥运会的印象
02:42 《奥林匹亚》中关于古代奥运会的精神,现代奥运会的复兴来自于顾拜旦的坚持
08:18 谈谈巴黎奥运会初体验,颠覆预期,也许是最好的巴黎
14:50 网球比赛中出乎意料的惊喜:纳达尔和阿尔卡拉斯的梦之队
16:41 德约科维奇和郑钦文夺冠,为国家而战 how bad do you want it!
20:06 《弦理论》 伟大的运动员的动作是深邃的
22:14 亲观女单乒乓球决赛, 顶级运动员在比赛中及时调整自己状态的能力
25:26 有毒的体育界”饭圈“文化,孙颖莎vs陈梦女单金牌对决
28:29 跳水队我的天才女友:全红婵、陈芋汐
33:01 巴黎奥运会女性力量的崛起:郭晶晶、张雨霏、杨思琪
38:05 现场观加拿大vs 塞尔维亚男排,永不言弃、顽强拼搏到最后一秒的精神
41:28 《像运动员一样思考》顶级运动员不内耗:潘展乐
44:11 pengpeng心流时刻:女子100米跨栏半决赛感受到的爆发力
45:02 ava心流时刻:在观看运动员们准备到开始的压力最大的瞬间
-
在跑步时不需要和任何人交谈,不必听任何人说话,只要眺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就行。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宝贵时刻!
《不焦虑的人》这一期聊跑步的体验,将视线投去内部,不顾一切地坚持跑完,所有东西都从躯体最深处挤榨了出来,爽快感油然而生。
提到的书:《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强风吹拂》《太极跑》
时间轴:
00:50 “小时候”仿佛8公里的800米,延续的从跑步机到路跑的习惯
04:58 考虑一生一次的马拉松,体验自我拉扯和“消耗殆尽”的感觉
07:28 村上春树在书中关于跑马拉松的经历分享
09:18 跑步的三个维度:痛苦 -> 内观 -> 快乐
【跑步本身是痛苦的】
11:26 苦着脸,拖着腿,从跑步中的痛苦体验活着的感觉
13:25 身体上的pain和坚持能帮助你战胜枯燥乏味的事
15:13 从不同角度去看待跑步,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17:16 升高的痛苦指数,从工作的stress中实实在在地拉出来!
18:53 跑步的时候不给自己缝隙放弃,主动选择suffering
【跑步给予和自我相处的时间】
20:52 跑步终究还是要一个人跑,人无法与别人共享速度与节奏,一切只属于自己
22:55 跑步时只需要眺望周围的风光,凝视自己就可以
24:13 直面孤独感,将视线投去内部,追问自己逼问自己
27:46 跑步的时刻反复思考,想清楚自己工作生活上想要做的决定
29:12 和自己对话并记下来,实现动态冥想和动态日记
【跑步带来美好的体验】
30:35 以跑步作为work 和 life 的分界点,更好地与这个世界连接
33:37 跑步带来更多的内啡肽,来自于痛苦和坚持完的爽快感
35:02 看见许多水,对于人类具有重大的意义
36:21 旅行中通过跑步去融入一个城市,东京和柏林的体验
38:35 随处跑到的greenpoint小公园,不断发现纽约的魅力
【跑步tips】
41:26 提升跑步体验就是要放松肌肉,用心跑!
43:30 提高步频,身体前倾,重心在身体正下方,推荐fit4life姥姥的视频
46:57 专注的力量,眼下世界从此处就向前三米便告完结了
【心流时刻】
50:11 第一次尝试雨天跑步,非常enjoy悟到了生活的起起伏伏
52:23 每次在中央公园跑步,都能够感受身体当时的状态
53:42 跑步改变了我们对天气的感觉,开始喜欢阴天和小雨啦!
-
长寿不意味着在我们慢慢枯萎的过程中,只留下越来越多的生日。《不焦虑的人》这一期聊超越百岁,如何从未来的角度思考健康、长寿的生活。当人们停止思考未来时,他们就老了。为保持年轻干杯,即使我们正在逐渐老去。
提到的书:《超越百岁》
时间轴:
00:19 这些年体能不减反增了?想活到多少岁
03:05 超越百岁这本书在运动、饮食睡眠给的战略性框架:多无氧晚年可以嘎嘣脆
【概念】
03:51 医学3.0 vs 医学2.0,如何不让鸡蛋开始落下 v.s. 竭尽全力接住已经落下的鸡蛋
06:02 对于抵抗影响老年生活质量的四骑士,要制定战略不能只有战术
08:09 疾病之间的关联性,牙齿的咬合如何影响我们的大脑
11:10 让人醍醐灌顶的百岁老人清单,不是你现在能做什么,而是你80岁还能做什么
【运动】
15:45 运动对于抗衰的重要性,像存退休账户一样去存肌肉
18:16 运动是整个抗老战略的核心没有之一,随时随地去运动!
21:05 不能忽视训练稳定性,推荐普拉提和瑜伽
24:25 重要的心肺训练,二区训练让线粒体更加的健康,最大摄氧量决定身体年龄
29:10 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一定要让身体修复!
30:46 握力是很有趣的一个重要指标,多多农夫行走和悬挂!
33:40 警惕生活中的“舒适危机”,去超市拎两桶油回家,夏天多搬西瓜🍉
【饮食和睡眠】
36:16 除了运动,饮食和睡眠对长寿的重要性 (睡眠方面的tips 可以听我们的第一期)
37:03 很多所谓的营养知识忽略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断食不一定适用于每个人
38:24 从短期主义到长期主义的转变,更加在意自己的身心状态
40:38 不太苛求饮食细节,多吃蛋白质和蔬菜是个人的核心原则,将核心的饮食原则融入日常生活中
43:45 关注身体对于食物的反应,极端的一种长寿方式是纯饿,但要在好吃和干净之间找到一个tradeoff
47:21 对果糖的看法被重塑了,此生不再喝果汁!
【情绪】
49:45 情绪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活着但每天都很愤怒就没有意义
52:57 学会区分当下的情绪 vs 把一件事情做完后的情绪,用后置情绪做决策
55:46 常读常新的一本书,重要的不是痴迷身体长寿而是心灵上的超越百岁
57:35 “消极”的角度,长寿与反进步主义,活的久一点把不好的大环境熬过去
1:02:27 【心流时刻】专注地做了一道意面
1:04:03 【心流时刻】经久不衰的长寿运动,打网球需要集中精力才能有体验🎾
-
我轻松愉快地走上大路,我健康自由,世界在我面前,长长的褐色大路在我面前,指向我想去的任何地方,从此我不再希求幸福,我自己便是幸福。凡是遇见的我都喜欢,一切都被接受。从此,我不受限制,我使我自己自由,我走到我所愿去的任何地方,我完全而绝对地主持着我。
本期聊一聊刚刚完结的玫瑰的故事里第二段前夫哥的桥段,编剧刻意找骂的台词和剧情设定下,浅谈父权制社会下市场外部和女性工作的关系,女性身体的拥有权和厌女的根源。
提到的书:《父权制和资本主义》《厌女》《始于极限》
时间轴:
00:14 聊聊看剧的整体感受。我们都有被玫瑰的颜值美到!
03:35 被微博上“炸裂”的台词点燃了愤怒,而为之创作内容
06:05 聊聊凤凰男方协文和恶婆婆的两个角色
08:18 从方协文在婚姻前后的巨大转变和单一的价值观,浅谈在父权社会中的婚姻制度
11:37 厌女的恶婆婆作为一个工具人角色,增加了很多的冲突与看点,可恶又可悲
16:32 以厌女症为核心机制的社会,其实就是父权社会
18:22 爱和母性,对于女性来说是一种天然的“枷锁”,也能是一种主动选择
26:00 父亲在孩子成长中,更多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提供物质但是缺少了陪伴和爱
30:08 方协文阻挠玫瑰去工作的底层原因终究是什么?男性其实会希望自己一直在这个外部市场里面,让女性始终处于内部中依赖于他,尽量隐形。
38:23 如何看待方协文和玫瑰最终离婚, 底层价值观并不相似,离婚是意料之中
40:49 《始于极限》“不结婚的原因,就是无法忍受讲性与爱置于权利和义务之下”
42:07 独立女性的定义没有单一的标准,build up more awareness 为女性发声
47:24 【心流时刻】时隔两年学习网球,练习正手击球时感受到了身心合一
49:13 【心流时刻】纽约大暴雨感受自然的Chaos,酣畅淋漓!
-
所有的物品都是都是来自地球的借用品,所谓”占有“只不过是物质这一悠久历史长河中随机截取了一小段水流,那么我们要珍惜自己与所谓”占有的物品之间极为偶然的缘分。当缘分终结时,我们要痛快干脆的放手。
《不焦虑的人》这一期聊断舍离,如何在物品、居所和消费主义之间找到权衡,如何在关系、知识、想法间建立流动性,管理人生的这个空间,获得悠然自得的生活。
提到的书:《断舍离》
时间轴:
00:10 什么时候读的这本书,消费型社会下才开始考虑和物品的关系
02:37 当开始拥有一个自己的房间,考虑留什么不留什么
04:44 每次搬家会多出很多东西是常态,践行好断舍离每次东西少到让搬家公司惊讶
【断舍离的Tips】
07:05 每次搬家都是一次断舍离的好机会,对于每件物品,问问自己日常生活中真的能用到吗?
08:25 以自己为原心,从每天的生活图景来决定是否接受这个物品
09:32 东京、香港、纽约这种城市里的居住空间本就不大,更要去好好保护
10:25 利用心动原则,并且建立缓冲带
13:10 断舍离可以带来内啡肽,经历纠结和挣扎最终成功留出空间的感觉
13:51 一进一出,物尽其用
【断舍离跟消费主义】
14:46 人类从物质中获取安全感,没有购物欲的人也会在东京翻车?
17:10 买东西回家的前提是能找到它的位置,旅行中购买冰箱贴就很“正当”了
18:59 买新衣服和尝试新体验之间的trade off,合适的outfit会让你更做自己
21:28 这些年逛街挑不到让自己心动的衣服,ecommerce是对实体店的剥削
【关系、知识和想法的断舍离】
23:45 对关系更挑剔,珍惜时间和精力,为了高质量的相处时间更多say no
26:38 断舍离关系中的一些components 让关系更加健康,有“间隔”才能如水一样丝滑
28:25 暴言知识上可以不进行断舍离,保持开放的好奇心,学海无涯,多多益善
29:46 平衡知识的广度和宽度,获取知识途径的断舍离是需要的,推荐读书和播客!
33:30 想法的断舍离,把某些想法从脑海中清除,少一些妄念
35:22 和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联系,把整个人生当作一个空间,重要的是你曾经思考过什么
36:48 减少焦虑,拥抱不确定性,只把每天的事情认真做好
38:17 通过写子弹日记,把想法从头脑中移出去,建立分割感拿回掌控感
41:25 警惕负面想法,想多了会成为你的思维方式!让想法流动起来
【结语和心流时刻】
43:38 终身的课题,流动的人生才有断舍离的机会
44:30 pengpeng在时代广场附近重新感受纽约的魅力,太熟悉的会太麻木
47:03 ava在没有自行车道的大路骑citibike,直面恐惧感内心无数drama时刻
50:06 破除执念,珍惜与物品之间的缘分,缘分到了痛快放手~
-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有其肉身、欲望、情感,也有能量、意识、精神,这意味着我们与世界万物和每个人的交流绝不仅仅局限于肉体、知识和概念,我们的生活是可以丰富多彩的,如果每个人的选择能够自主自知。
《不焦虑的人》这一期聊一聊被中医启蒙的感悟,你在坐过山车的时候,很多东西你看不见也听不到,你也感受不到,只剩下了那当时的一些情绪和恐惧。从小世界抬起头,去看一看,天地,自然,山水,草木,星月;
提到的书:《经典中医启蒙》
提到的影视作品:《三体》《周处除三害》
时间轴:
00:36 为什么开始读这本书 食补养生,受姥姥想活到长命百岁的启发因为好读才读结果读了8个小时
03:38 被打中,当一个人用自己的感受生活的时候,是从TA的内心出发,原点是自己没有错位
05:12 知道了常就具备了坐标系的原点,觉察自己心智程序,为什么自己的状态发生了变化难以做决定?
08:22 一切都是流动的,每个人都有TA独特的作用,做好人生的空白,不一定要参与社会化的流程里面
11:23 人在能量的海洋中,与宇宙万物共振,《三体》的结尾 bugs are strong
13:48 生活中与中医相关的经验,针灸、按摩、massage、草药疗法?
16:10 一个过于努力的人不适合做针灸师,不把僵硬的力带到了身体里才能打通任督八脉
17:44 日常生活,每天坚持静坐站桩会有哪些改变,情绪和感受的区别
19:57 浓人只能在力量训练停下感受身体的变化,淡人在太极拳中第一次感受到“气”
22:28 人为什么要静下来,两个振聋发聩的比喻:听不到看不见的过山车,汹涌的海浪和平静的湖面
25:17 给生活的take away,Ava一开始用脑子和逻辑学网球,到学会放松用身体迎上球
30:15 Pengpeng一开始也是用脑去学跳舞,记动作没法一气呵成,读完书要重新跳舞了!
32:40 相信科学也开始相信气场这个东西也许是真实存在的,五感和感受力
35:44 有些蔬菜看着就更有生气,椰子树和土豆感觉不一样,一排一样的玩偶就能挑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个
38:04 中医和疾病,疾病是从生命无形的部分再到有形的层面
40:06 不专业发文:中医真的可以治病吗?大学生物老师说自己跑步治好了癌症?!
42:08 《周处除三害》新造的人这一part看进去了,曾经~我茫然前行~
46:12 【心流时刻】放弃从睁眼到闭眼都要productive,睡前躺平回放自己压力山大的一天
48:12 一直在不断进步一直很忙就不觉得自己有问题,也许是真正的comfort zone
49:32 【心流时刻】湾区的同时终于“圆梦”来纽约团建,打Mini高尔夫,习惯追求内啡肽的Ava正视多巴胺
53:11 要平静不要大喜大悲,但作为真实存在的人可以多学习,但在生活中也要多和解~
-
最近在纽约家门口追极光,追到了白色的😆 加更分享一下追极光的纠结、过程、当下的感受和延伸的思考!
提到的书:《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飞行》 《论生命之短暂》
时间轴:
00:36 送到纽约家门口的极光,怎么可以missing out!
02:10 和年轻的孩纸们感觉自己“老”了,但权衡利弊之后选择去冒险
04:15 追的过程看着小红书直播,该死的极光让长岛沙滩的大哥加班
06:30 一群知道看到的希望不大,大晚上12am就算没有结果也不会放弃
07:50 想到自习室下坡路一期里面的南迦巴瓦雪山,并且与云共情了
10:05 当下的第一感觉,和延伸出来的一万个思考
11:10 从0%到1%到9%,赤子之心觉得100%可以看到
12:40 极限积极的心态,宇宙会为你打开极光!
14:27 感受到更大的遗憾,如何正视自己的失落
15:58 用理智脑去想周五晚的成功vs周六晚”失败“的人群,冒险者vs跟风者
18:00 不恰当聊一聊时代的风口和个人努力的因素
20:23 在大岛偶然看到火山,看到的一瞬间很惊喜但一片漆黑的过程更有意思
23:15 chatgpt告诉我极光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会触动人们的情感,是浪漫和神秘的象征
25:22 《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飞行》里的柳德米拉行星,人类的本源的情感
28:03 更加浪漫的故事,用色彩作为语言,”你看这个晚霞,你是不是觉得它在跟你攀谈”
31:56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偶尔借着契机做一个思考者~
- もっと表示す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