エピソード

  • “如果说不擅交际是一种性格的弱点,那么,不耐孤独就简直是一种灵魂的缺陷了”。

    如果说,同他人交往,是为了实现社会价值,独处,则是为了达成灵魂的自我实现。

    独处是一次心灵的检验和灵魂的涤荡,“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

    只有在孤独寂静时,我们才能洞察社会变迁、洞悉世态人情;

    只有在洗心静思中,才能发现自己不留神戴上的人格面具、不得已而为之的虚情假意。

    除非我们完全放松下来,否则很难真正看到社会的全景、生命的全貌。



  • 这个春节,我不再立flag!写一份不必完成的计划吧
    感谢收听生活与心理学,关注主播,订阅专辑,在节目下方留言、点赞,各位大官人,多多支持,让主播多挣点春节回家的路费吧!
    小时候,春节是满桌飘香的年夜饭,是崭新锃亮的压岁钱,长大后,春节是长途跋涉的回家路,是一年一度的团圆饭。中国移动助力您春节网速不用愁,稳抢红包乐不够。
    2023年年初制定的计划都实现了吗?我们正式进入2024年,已经半个月了。但是大家有没有一种同感,总觉得2024年还没开始,心里一直在盘算着这个春节去哪过,只有在过完春节,在一身疲惫中才会感觉2024正式拉开了大幕。
    每年的春节,大家都做什么,我想很多人,都会在万家灯火、烟花璀璨时,给自己立下新年的flag。
    但是这里想问问各位听众,2023年年初制定的计划都实现了吗?2023年立的flag是不是还在哪里?
    回想2023年一时冲动下,制定的减肥计划、人际交往计划、跳槽计划,是否全部都完成了?年初的时候你精心填写的计划清单,已经不知道丢在哪了?
    每到新年伊始,我们总会借助辞旧迎新的氛围,给自己立下来年的flag,但是每到年尾,又会灰心丧气地发现,那不过一份永远不会完成的愿望清单。并且每次没有完成清单,都会让自己感到沮丧和懊悔,彻底放弃规划生活和规划人生的打算。
    那么与其列一份必须完成的清单,今年的春节,尝试点不一样的,尝试一下写一份无须完成清单:把接下来一年不需要做或不想做的事情列出,或许可以收获更愉悦的过程!

  • エピソードを見逃しましたか?

    フィードを更新するにはここをクリックしてください。

  • 如果你有机会回到过去对某些人说一些真心话,你会说什么?

    如果真的可以回到过去,回到30岁,我想告诉自己,不要再怪原生家庭了。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句话:

    “30岁以后,除了长得丑,就不要再怪原生家庭了。”

    从早年豆瓣上的「父母皆祸害」小组,到近两年被频繁讨论的原生家庭,越来越多人意识到:

    我们人生大大小小的失败,都或多或少和父母有关。

    但很多人讨伐过父母之后,人生并没有迎来转机。

    有人反复追溯、乞求弥补,在和父母对峙的过程中感受着更绵长的痛苦。

    有人仿佛找了个万能的借口,凡事都是父母的错,撇清责任、拒绝成长。

    人确实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但这不代表我们要龟缩在“原生家庭创伤”的壳子里得过且过。

    过去会牵绊住一时,不应该是一世。所以如果可以回到30岁,我想告诉自己,不要再怪原生家庭了。我会告诉自己,三个事实,

    第一个事实,过度沉溺原生家庭,给自己寻找失败借口和退缩的借口,毫无意义。


    第二个事实,原生家庭的影响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把时间线拉长,原生家庭只是漫长人生中短短的一部分,这一生我们所要面对的只有自己。


    第三个事实,重建全新自我,摆脱原生家庭创伤没有那么难,建立自己的原生家庭,重新雕刻自己,其实也很容易。

  • 人尽皆知的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是个带引号的“老流氓”,山川河岳都能想象成生殖器;而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是个“老顽童”,天天琢磨和小孩玩游戏;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是个“老好人”,谁的意见都尊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则是个“小愤青”,极端到做实验把小孩子吓成恐惧症;而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斯金纳却似带引号的“虐待狂”,以折磨鸽子、小白鼠为乐……然而,心理学恰恰因为有这些人而倍添魅力。


  • 这是一个教会
    我们怎样更好的生活的专辑
    生而为人
    很难想象
    不带一些生活和生存的技巧
    渡过这漫长又短暂的几十年
    心理学是关于人的科学
    心理学是如此的以人为中心
    如此的关心人
    我们懂一些心理学
    学习一些科学心理学
    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应对生活
    理解生活
    生活与心理学 帮助你更好的理解和处理生活

  • 应该控制情绪还是发泄情绪?
    核心在于你的目的。
    如果说情绪管理也有一个从低到高的水平之分的话,我觉得应该是从——“无意识的压抑或发泄”到“有意识的宣泄与表达”再到“有意识的觉察与成长”。

  • 本期主题:


    你对身边事物的“解释风格”

    也就是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决定了你是一个乐观的人,

    还是一个悲观的人。

    不同的解释风格,

    导致了乐观和悲观的重大区别。

    童年的经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解释风格,

    通过这期节目我们一起探究童年的哪些经历影响了我们的解释风格,

    一起明白过去的自己、

    理解现在自己、

    拥抱未来的自己。

  • 我们恐婚的原因都藏在评论区里!

    当今社会,不愿意结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有些人恐婚拒婚是由于社会压力大,担心结婚会增加自己的经济和精神压力;有些人则是受到了原生家庭中父母不良关系的负面影响……
    我们选取了两篇十万+阅读量的讨论恐婚话题的文章,一起来在评论区留言中找到年轻人恐婚的原因吧


  • 本期主题:

    人到中年才明白,一个人真正的吸引力,其实就是自我。

    每段感情,吸引力都贯穿始终。两个人互相吸引才有开始,持续吸引推动爱情的进展,白头偕老也仍有互相吸引的身影。虽然我们都知道吸引力格外重要,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弄懂吸引力。

    坦白说,在感情里,吸引力的属性,等同于每个人的特性。当一个人失去自我,那么她的吸引力一定会逐渐流失。


  • 情感忽视可以理解为未能给予儿童一个情感环境,使其获得足够的心理、认知和身体发展,以成为一个相对健康、人格完整的成年人。其中纯粹的情感忽视是看不见的,它通常是隐形的,很少有身体上的或是可见的迹象。如何判断童年的经历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如何治愈童年的情感忽视?让我们在这期节目中一起认识情感忽视。


  • 恋人是最好的朋友,是一件美好且有益的事情;但恋人要求成为你唯一的好友,那就被称为PUA精神控制了。朋友让你有分享欲、让你保持自我、让你相对独立但又有所依靠,如果你的恋人能成为其中之最,那真是太好了~

  • 快乐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需要我们找到自己的快乐源泉,需要我们了解如何维持快乐,需要我们避免令人沮丧的负面情绪,让我们通过本期节目,掌握快乐的基本知识,找到快乐的“水阀”,一起做快乐的主导者。

  • 既不喜欢自己,也难相信别人——恐惧型依恋者该如何走出自我的牢笼?

    孔先生在一次朋友聚会中对安小姐情有独钟,对安小姐展开了猛烈的追求,两人很快便确定了恋爱关系。孔先生毫不吝啬地用每一个细微的举动和甜蜜的言辞去表达对安小姐深切的爱意。原以为他们是童话中的完美爱情。然而,这一切却在一个月后的某通电话中戛然而止了。

    “老板说我有机会去海外工作,可以积累更多经验。”安小姐想询问一下孔先生的意见。

    “嗯,挺好的呀!说到这个,我有朋友计划出海钓鱼,想邀请我一起去,准备出去放松两天。” 孔先生回应道。还没来得及等安小姐说完,孔先生就挂掉了电话。

    接下来的一周,孔先生没有主动联系安小姐,这让她感到困惑不已。自我怀疑开始侵袭她,她反复思考他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试图找出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才让两人走向陌生。然而,她无法解开这个谜团。最终,沉默被一条五个字的短信打破:“我们分手吧”。

    孔先生和安小姐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浓烈而脆弱的情感模式——恐惧型依恋。

    什么是恐惧型依恋?

    恐惧型依恋是心理学家金·巴索罗谬提出的一个心理学概念。根据他的理论,我们可以将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也就是说,个体可能认为自己值得被爱和支持,或者相反,感觉自己不值得。同样,对他人的看法也可以分为:认为他人是可信赖的和乐于助人的,或者认为他人不可信赖且会拒绝自己。基于这两个维度,共有四种可能的依恋组合。分别是安全型、痴迷型、回避型、恐惧型。



    您可以点开本期节目的文稿展示,文稿图片中展示了这四种依恋模式,每个模式代表了一种典型,不同的人可能在不同程度上接近其中的某一种。

    可以看出,恐惧型依恋者对自己和对他人的看法都是消极的,既不觉得自己足够好,也不觉得对方足够好。他们常会有较低的自我价值感,觉得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同时也对他人持消极预期,认为他人无法依赖,会拒绝自己。尽管他们渴望被爱,但消极的自我评价常常会引发对“被抛弃”的恐惧,而这种恐惧会使他们回避亲密关系以保护自己。这让他们在关系里表现出如下模式:

    1. 充满矛盾信号。恐惧型依恋者时而像犬系伴侣,表现出黏人的一面,时而又像猫系伴侣,神秘而冷漠。

    2. 不健康的关系动态。恐惧型依恋者有时会故意挑起争端来结束关系,或使用冷暴力让对方结束关系。他们不断在关系中寻找背叛的线索以及任何表达拒绝的迹象。

    3. 无法建立信任关系。要求恐惧型依恋者向他人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是极度困难的。即使伴侣表达爱意、提供支持,他们也很难全然相信。甚至在伴侣试图靠近时感到不适和怀疑。

    这些模式很容易让伴侣感觉到他们好像既“作”又“渣”。比如,恐惧型依恋者会需要反复确认伴侣对自己的感情。“你爱我吗?你有多爱我?你明天下午还会继续爱我吗?”但令人为难的是,即使告诉他们101次“我爱你”,他们也不会真的相信,所以他们总在检测亲密关系里背叛与拒绝的信号,一旦认定为“被抛弃”的信号,就立刻遁逃出这段关系,留下你独自疑惑。但是,恐惧型依恋者真的是又“作”又“渣”吗?考虑到恐惧型依恋的成因,我们或许要再斟酌一下这个说法是否公平。

    恐惧型依恋是怎样形成的?

    恐惧型依恋的根源通常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的不适当教养方式或严重创伤,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遭受虐待

    照顾者实施的言语、身体以及性方面的虐待都会给孩子留下童年创伤。

    当孩子亲身经历或目睹虐待情境时,身体会进入“失活状态”去回避对痛苦的感知,以此来保护自己。矛盾的是,虐待情境下孩子会本能地寻求安慰,身体又会被“过度激活”。于是他们会认为自己的依恋对象无法给予自己安全感,然后将此模式延续到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表现为焦虑与回避的并存。

    第二种信任破裂

    当养育者的回应常常不可预测时,孩子会更容易形成恐惧型依恋。比如,养育者心情愉悦时会夸赞孩子在墙上的涂鸦为艺术,而被老板批评后再面对同样的情境,却会责怪孩子乱涂乱画。在孩子眼中,父母一会儿充满热情和关爱,一会儿又会变得冷淡疏离,便会认为他们的爱和支持是不可信赖的。同样,如果父母经常许下承诺而不兑现,也会导致信任的破裂。

    第三种需求被忽视

    如果在家庭中,父母需要孩子去提供照顾或情感支持,久而久之会压抑孩子的需求。孩子会认为自己的需求并不像他人的那样重要。成年后在关系中便常常产生“不配得感”。

    恐惧型依恋者习惯了早期建立的这种不安全和不稳定的亲密模式,因此成年后,即便渴望,他们也无法从亲密关系中同时感受到爱和安全感。但这没有听上去的那样绝望,因为依恋模式是可以被改变的。

    如何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了解依恋风格

    了解依恋理论并明确自己可能具有的依恋风格有助于帮助我们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可以花些时间思考我们儿时与照顾者的互动对当下的自己产生哪些影响。觉察到这些影响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掌控感。

    自我觉察

    尝试在回避或焦虑被触发时觉察自己的自动化思维以及行为模式。例如,如果我们注意到伴侣的身体语言有所变化,不要立马就断定他们在隐瞒什么,可以考虑他们可能只是累了或心情不好。意识到自己的自动想法并试图挑战它们有助于我们以健康的方式应对各种情况。

    培养沟通技巧

    我们可以试着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尝试用以“我”为主语的陈述去代替以“你”为主语的指责。例如将“你为什么不会我的消息?”替换成“当你没有及时回我消息的时候,我觉得有些沮丧。”让伴侣明确自己的需求,而不是间接推开他们。

    设定健康的界线

    恐惧型依恋者可能在童年时期经历了界线的侵犯,对健康界线有了扭曲的看法。不妨花一些时间思考什么样的关系和沟通方式会让自己感到舒适,以及自己的界线是什么。然后与信任的家人、伴侣或朋友沟通,协助守护这些界线。

    寻找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如果你发现自己需要额外的支持,可以寻找专业人士的帮助。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我们学会识别自己的依恋模式,审视自己的感受以及建立健康关系。例如,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关系治疗与心理动力疗法都可以帮助恐惧型依恋者收获更加健康的人际关系。

    无论你以何种方式承受着恐惧型依恋带来的苦恼,都要知道:你不是一个人,你有人可以依赖,你有人可以倾诉心事,你有人可以向他们借力。没有人应该成为一座孤岛。只有透过真正的理解和包容,我们才能真正营造出一个互相支持、彼此尊重的关系网络。

    本期分享文章来源于公众号家姻心理公众号,作者甄卓。



  • 知道了就不晚|经营幸福婚姻的四大法宝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夫妻关系都是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有很多的诗人写了很多赞美婚姻美好的诗句,如“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然而,到了今天,曾经令人神往的婚姻关系,却在新闻媒体、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各样诸如离婚、出轨等令人感叹、扼腕顿首的现象和故事。

    为了探讨影响当今婚姻关系的因素和作用,北京师范大学婚姻家庭实验室于二零二三年五月至二零二三年六月开展了一项夫妻关系网络调查,共收集到523名妻子和丈夫的数据,调查的内容包含三大影响婚姻质量和稳定性的因素:

    ●  个人因素,包括抑郁和神经质;

    ●  夫妻互动因素,包括冲突应对方式、沟通频率、积极互动行为等

    ●  原生家庭因素,包括与自己和配偶原生家庭的关系、原生家庭的经济、情感支持和干涉等等。

    在经过初步的数据分析后,研究结果展现了一些隐藏在婚姻当中的有趣现象,这些结果有助于我们理解一段婚姻会因何失败,因何成功,也为经营婚姻提供了方向。

    第一,用家族思维而非个人思维来经营婚姻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渴望婚姻是两个人的事,相应地,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婚后感受到期望落空的挫败,因为这样的期望跟现实的真实情况不匹配。先抛开文化背景的影响,结婚后的小家庭离不开大家庭的支持,这就意味着纯粹的独立是很难实现的。

    我们的研究结果也提供了一致性的证据。在调查了夫妻与自己父母和对方父母的关系质量,并且评定了夫妻之间的婚姻质量之后,结果显示,不管是同自己父母的关系,还是同对方父母的关系,都与夫妻之间的婚姻质量成显著的正相关

    也就是说,从统计学意义上看,那些跟双方家庭关系相处不错的夫妻,他们的婚姻关系也很好,尽管因果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但这两者总是呈现一致的变化。

    可见,想要经营好婚姻,就不能局限于小家庭中的两个人,而是需要站在协调家族关系的更高视角,来平衡个人需求和家庭需求。

    第二、花更多的时间和配偶的父母处好关系

    在步入婚姻后,我们天然地跟自己的原生家庭更亲近,也会更倾向于维护自己原来的家庭,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我们的研究却发现了有趣的结果。结果显示,夫妻双方跟对方父母的关系质量与婚姻质量有更紧密的相关。

    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让自己的婚姻质量更高,那可能需要主动花更长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跟对方父母处好关系,而你的另一半也需要花心思跟你的父母处好关系。

    假如你可以理解这个研究结果,你就知道了在婚姻中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最好不要做。比如:

    ●   最好不要在自己父母面前说另一半的坏话;

    ●   最好不要跟父母透露另一半对他们的不满;

    ●   最好不要夹在伴侣和父母之间反复横跳;

    ●   夫妻之间的事情内部解决,最好不要牵扯父母;

    ●   可以做一些事情为对方在自己父母面前树立不错的形象……

    总之,有利于你们跟对方父母关系的事情尽量多做,不利的事情谨慎去做。这样,才能放大彼此原生家庭对小家庭的支持作用,让你的婚姻更幸福、更牢固。

    第三,婚姻要幸福,得先让自己快乐起来

    除了原生家庭的影响,个人的状态当然也会影响夫妻关系。针对个人因素的部分,我们的研究主要探讨了一个人的抑郁和神经质对婚姻质量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一个人的抑郁水平和神经质水平越高,婚姻质量越低,婚姻越不稳定。

    抑郁表现为更多的情绪低落,而神经质表现更容易对消极事件和消极情绪做出反应。不难理解的是,当你个人的负面情绪无法消化,且超过伴侣对你的可容纳范围之后,亲密关系自然也会受到不好的影响。

    要想让婚姻幸福,就得先让自己快乐起来。减少因个人情绪因素对婚姻和亲密关系的影响,也有很多方法可循

    ●  在婚姻中为自己保留一定的空间,而非把全部都奉献给家庭;

    ●  当被负面的情绪困扰,还要寻求其他家人、朋友、同事的支持,而不是把所有的情绪倾诉负担都施加在伴侣身上;

    ●  学习区分情绪的来源,是自己内在的原因还是家庭成员的原因;

    ●  做可以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第四,跟伴侣的互动关系是婚姻幸福的大前提

    尽管我们前面提到了,高质量、高稳定的婚姻需要看重对原生家庭关系的经营,也提到了注重个人情绪的关注和养护,但这些都离不开足够好的夫妻关系作为前提。毕竟,跟对方父母关系再好,也不能代替婚姻中你跟伴侣的关系,假如失败的夫妻关系是你每天开始新生活的底色,那么你也很难快乐起来。

    我们的研究结果也毫不例外地证明了这一点。相比较个人因素和原生家庭,夫妻互动因素跟婚姻质量的正向相关性更高。

    而在众多影响婚姻质量和稳定性的互动因素中,积极互动、对配偶的承诺以及夫妻之间的沟通频率,这三个因素跟婚姻质量的关系是最大的。

    换言之,在经营夫妻关系时,我们最需要花时间维护的就是这三个因素。

      ●  积极互动,意味着对彼此更多的回应、理解,更少的回避、批评、蔑视,在不满面前,更多的承认和更少的自我辩护;

      ●  对配偶的承诺,意味着在婚姻中更多的责任和担当,说到做到,也意味着对伴侣忠诚、信任;

      ●  沟通频率,意味着彼此保持紧密的联系和密切的沟通,随时知道对方的意见和真实想法。

    总的来说,幸福的婚姻需要经营,而我们所做的这些心理学研究也指明了高质量和稳定婚姻的经营方向。夫妻互动的各项因素、跟原生家庭的关系经营以及个人的自我调节和成长,都是经营一段幸福婚姻的重点。


  • 除了加糖怎么能让食物更甜?形状与味觉

    常说幸福就是甜品的味道,甜甜的味道总是能带来轻飘飘的好心情。但是糖分的摄入总是让人非常为难。想要在不加糖的情况下也能享受甜蜜吗?当然可以,把它放在圆形的盘子里吧!

    枯藤老树昏鸦,圆盘甜品最佳?

    针对味觉和形状之间关系的研究显示,看到圆形能够让我们更强烈地感知到甜味,甚至只是被这个图形启动也会有这种神奇的效果。

    在一项研究中,参与者们需要在看过研究者在电脑上展示出来的形状后喝一些水。那些看到了圆形形状,比如圆和椭圆的参与者,能够在几乎没有糖的水中尝出甜味。而那些被展示了三角形、正方形等角形形状的参与者就表示没有感觉到甜味。

    另一个研究中,参与者们被邀请来品尝一些芝士蛋糕,蛋糕除了被放进了圆形和方形两种不同形状的盘子之外没有任何差别。结果发现,吃了圆盘子里的蛋糕的参与者对蛋糕甜度的感受比方盘子高20%,研究者甚至发现咸味的食物放在圆盘子里也会神奇地变得“更甜”。

    伦敦大学感官研究中心的研究者发现,将同样的甜菜根切成不同的形状并放在不同形状的盘子里,也会得到参与者不同的反馈。在品尝完(明明是相同的)开胃菜之后,参与者们打出的“甜度分”却有差别,他们会觉得圆盘子里开胃菜比方盘子里的甜17%。同时,用圆盘子盛装的切成圆片的甜菜根得到了“最甜”的评价,而方盘子里的三角形甜菜根的得分是最低的。

    “这巧克力,甜到掉牙了!” 

    圆形给甜度带来的额外“加成”效果非常强大,但有时也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巨大影响。

    英国每日电讯报曾报道过这样的一则失败案例:2013年秋天,以生产牛奶巧克力闻名的吉百利公司推出了一款新产品,本想将其作为标志性主打商品,没想到却遭到了忠诚的消费者们的抗议。“吉百利粉丝”认为,新产品的巧克力尝起来“有些油腻”,“太甜了”,以及“令人难受”。然而,在2010年收购了吉百利的卡夫公司却坚持声称他们的配方没有变化。我们可以相信卡夫没有撒谎,可是为什么那么多糖果食客会如此不愉快地感到惊讶呢?答案相信大家也猜到了,是因为新产品改变了巧克力的形状,从原来的正方形变成了现在的圆形,这一改变成了消费者们抗议的“罪魁祸首”。

    爱她,就带她吃圆形甜点

    为什么我们会自动地将“甜味”和“圆形”联结起来呢?这也许是由于我们过去在周围世界的生活经验中学习到了这种感官的对应关系。说起甜食,你会想到什么呢?冰淇淋球、曲奇饼干、纸杯蛋糕?你看,这些甜点都和圆形有关。水果也是甜的,一般也都是圆圆的(虽然有时也有别的奇异形状)。所以,在这种关联的不断强化下,圆形就能使你将眼前的食物与甜味进行联系,也就能感受到更强的甜味了。

    但形状与口味之间的这种联系并不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最近在纳米比亚开展的一项关于形状和口味之间匹配情况的调查显示,对于那些从来没有接触过现代市场和广告,甚至没有书面语言的土著狩猎采集者来说,他们会把苦味和圆形联系起来。这意味着,为了让圆形和甜味之间的联结增强,你需要规律地在甜味的背景下去感知圆形——就像蛋糕、馅饼、甜甜圈那样。

    不过幸运的是,我们已经反复地接触到大量圆形的甜食,因此我们可以受益于这种感官的协同作用——当我们看到圆形时,头脑就会让甜味在舌尖上纵情绽放。所以,少加糖,多用圆形盘子,然后去尽情地享受“甜”点吧!



  • 生活很少扔给我们重大创伤事件,但常常给我们找点小麻烦。“日常烦心事(dailyhassles)”指的是日常生活中实际发生的给人们带来轻微而持续烦恼的事件、情境或冲突,也称为“日常压力事件”“较小的压力事件”等。它可以是一些具体的事件,比如被老板提问了自己不会答的问题,明天有一个让自己压力大的展示;也可以是内心的一些矛盾或冲突,比如自己一直有上名校的理想,但事实上考研临近自己却仍未做好准备,现实与理想差距过大,令自己烦扰。

    虽然“小”,但日常烦心事足以占用我们的精力,消磨我们的快乐,让我们疲于应付或感觉无法控制。

  •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生物,不同的性格……太多的不同都仅仅是不同,没有办法区分优劣好坏。我们的本能也总是让我们憧憬着不同性格却又同样可爱的人,期待着性格互补而又目标相同的人。内向者和外向者有什么不同呢,通过以下几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我们可以侧面了解一下,内向和外向的区别。


  • 相爱让我们更相似| 夫妻相是怎么形成的?

    一对夫妻,如果相处多年,就会越来越像,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学家早在1987年就针对“夫妻相”这个主题进行了相关研究。目前,相关原因大致有五个方面。

    1、饮食相似。汉堡,巧克力,你吃我也吃,要胖一起胖。

    2、环境相似。夫妻生活于相同的地理和社会环境中,享受同样的光照,遵循同样的作息等。

    3、无意识模仿。人们经常无意识地模仿其他人(包括交际中)的姿势、怪癖和面部表情,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变色龙效应”。

    研究发现,当你和别人交谈的过程中,如果别人做出抓脸或者抖腿之类的肢体小动作,那么你也可能会自然而然地模仿这些动作,比如抓脸的动作比例为20%,而抖腿的比例居然达到了50%。这种模仿还会增进彼此间的好感!如果你正在和两个人交谈,其中一个人一直在模仿你的肢体动作,而另一个人完全不模仿你,虽然你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模仿行为可能已经改变了你对两人的态度。你会对模仿你的人更有好感,是不是非常神奇啊!越是亲密的人,我们越是容易模仿,夫妻间相互模仿,动作、神情和气质自然会越来越像啦!

    4、彼此共情。这是心理咨询领域的一个概念,又称为“同感”“共感”或者“同理心”,通俗地来说,就是“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的感觉。对于夫妻而言,他们在朝夕相处中,如果双方都能体察对方的情绪,产生共同的情感体验,就会与对方产生相似的面部表情。每一种表情都会放松或收紧某些特定的面部肌肉,日积月累,就会在相同的位置产生皱纹,从而形成了“夫妻相”。比如,一对总是分享喜悦的夫妻就会出现相似的笑纹哦。研究也发现,面部的相似程度与婚姻的美满程度成正比,情感疏离的夫妻没有共同的情感体验,自然不会出现“夫妻相”啦!

    5、无意识选择。还有一些人认为,夫妻相的出现是因为我们在选择朋友或者恋爱对象时,就偏好与自己长相相似的人。“长得像的人相互吸引”,就是第五个原因。进化心理学家认为,人类会根据外观上的相似程度评价内在的遗传相似性,下意识地倾向于选择那些和自己长相相似的另一半,而遗传基因的相似性在选择标准中甚至占有三分之一的权重。我们潜意识里认为相似的另一半相处起来可能会更融洽,能够保证自己的基因更可靠地保存与传递,这种现象被称为“选型交配”或“利己偏好”。

    弗洛伊德则从恋父恋母情结的角度进行解释,他认为儿童成长到4到5岁的时候,父母往往会成为自己心目中的偶像;男孩会幻想将来娶母亲为妻,女孩会幻想长大后嫁给父亲,这种情结也会影响到成年后对伴侣的选择。研究还发现,亲密的父女关系常常会导致女儿最终嫁给和她们的父亲相似的男性。对长得像自己父母的人产生好感,而自己的相貌必然与父母相似,也就是说,人们从一开始的择偶选择就决定了"夫妻相"的存在。

    其实不止夫妻,亲密的朋友相处久了,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不仅打扮相似,连长相和气质都很相似。

    心理学家于1997年发现,人们普遍愿意与同自己性格相似的人交往。即使是完全没有见过面的人,如果恰好与我们同名(甚至是英文名的首字母相同),我们也会对他们产生比路人更多的好感!要知道,这都是因为我们天生地自恋。我们都喜欢自己,或是希望变得更喜欢自己。我们想要受到肯定,而观念相似的人更容易肯定我们。看到与自己相似的事物(包括长得相似的人),会更加有安全感,更容易产生信任。

    这种相似性的偏好甚至跨越了物种!

    圣地亚哥的研究者发现,人们能够准确地将主人照片与他们的爱犬照片进行配对,但仅限于纯种的狗。而且这样的结果绝非偶然,在配对过程中,面部表情等比一些简单的特征,如毛发、体形等,对判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实验的参与者也表示,他们更多是依据狗和主人在性格方面的相似之处作出配对。因此,一些研究者相信,主人在挑选宠物的时候就已经对其有所期待,希望找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自己性格、体质等的宠物。就是说,如果你很外向,那么你挑选的狗应该也是喜欢亲近人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