エピソード
-
エピソードを見逃しましたか?
-
前些天推荐了音乐剧《巴黎圣母院》,提到了韦伯的音乐剧,今天就来聊聊他最著名的一部音乐剧——《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这部首演于1986年的作品出自英国音乐剧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1948-)之手,也是他的巅峰之作,曾荣获五十多项音乐剧大奖。其中动听的优秀单曲众多,《Think of Me》《The Phantom of the Opera》、《The Music of the night》、《All I ask of you》等等,几乎每一曲的旋律都十分优美,令人难忘。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歌剧魅影》拥有浪漫、悬疑、惊险的剧情,它讲述了巴黎歌剧院中的神秘“幽灵”和女演员克里斯汀以及她的恋人拉乌尔之间的恩爱纠葛。
住在歌剧院地下、戴着面具的“幽灵”虽然容貌丑陋,但却有着过人的音乐天赋,他爱上了女演员克丽斯汀,暗中教她唱歌并使她成为歌剧院冉冉上升的一颗新星。但是克丽斯汀与剧院经纪人拉乌尔却是一对情深意笃的恋人,“幽灵”因爱生恨的嫉妒之心,引出了追逐、绑架、谋杀等一系列曲折的故事。最终绝望的“幽灵”发现自己得不到克丽斯汀的爱,于是在警察赶来前悄然隐去,只留下一张凄凉的面具……优美的音乐旋律、逼真的舞台效果、强烈的戏剧冲突以及复杂的人物情感,使得这部音乐剧具有一股无法抵挡的魅力,令人沉迷陶醉。
韦伯的音乐创作中融合了古典、流行、民间、现代的创作手法,那些动听的旋律既博得了古典爱乐者们的喜爱,又讨了流行音乐爱好者的欢心,由此可见韦伯深厚的音乐素养和游刃有余的处理技巧。美声与通俗同台演唱的声乐唱法,交响乐团与电声乐队相结合的器乐演奏,这些多元而创新的表现手法令该剧大放异彩。
《歌剧魅影》是韦伯为爱妻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量身定做的,正是莎拉优美的歌喉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但是他们的命运也竟然和剧中人有着惊人的相似——莎拉和克里斯汀一样,也是舞蹈演员出身,在韦伯的一手调教下因主演音乐剧一炮而红;韦伯则和幽灵相似,其貌不扬甚至丑陋,为心爱的女人创作出使其成名的出色音乐,而他们最终的结局也是劳燕分飞。
2004年导演舒马赫把这部杰出的音乐剧搬上了大银幕,因为韦伯是音乐总监,所以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原剧中的音乐。虽然年轻演员的歌唱功力与莎拉▪布莱曼以及麦克尔▪克劳福德两位老将不可同日而语,但他们青春靓丽的外表和努力用心的表演弥补了这种不足。再加上电影有着比音乐剧更加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因此这部电影非常值得一看。
2014年底,我在美国访学期间终于在纽约的百老汇观看了这部心心念念的音乐剧,那是一个激动难忘的夜晚,毕竟音乐剧现场的气氛是任何CD、DVD都代替不了的,近距离的演员表演、乐团的现场伴奏、豪华的舞台布景、甚至现场服装道具散发出的味道等等,这一切都会成为独一无二的珍贵记忆。
(以上四张图片为作者凝思在美国纽约百老汇剧院观看《歌剧魅影》时拍摄的照片及留影)
乐剧中最令我难忘的一个场景就是当这首《The Music of the Night》响起时,幽灵一边用温柔而有诱惑力的歌声劝导克里斯汀抛开世俗的羁绊,一边载着她、划着小舟,沿着雾气弥漫、波光粼粼的小河缓缓而行,通往他的地下王国;在这悠扬婉转的歌声中,鳞次栉比的巨大烛台从四周的水面中缓缓升起……这种罗曼蒂克的梦幻场景和音乐怎能不让人怦然心动呢!?
这部《歌剧魅影》迄今已经在世界各地上演了超过65000场,多样性的艺术特征、赏心悦目的舞美设计、震撼的听觉与视觉冲击力,这一切使得它成为上演时间最久、最受欢迎的一部音乐剧。我相信,它一定会成为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在人类音乐史上流芳千古,成为永恒的经典。
-
大家好,我是凝思。我相信,不论你是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的爱好者,你一定都会爱上《巴黎圣母院》这部音乐剧。是的,这是一部男女老少都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音乐剧!而它成功的秘诀无外乎简单的两个字——好听!
早在2005年,当一位古典音乐爱好者把这部法语音乐剧推荐给我时,我的心便一下被它那美妙动听的音乐所俘获。特别是当我看到它1998年首演的完整视频时,更是被此剧的听觉和视觉魅力所征服——那是一种对美的深深感动与痴迷沉醉,用任何言语来形容都显得太过苍白!
这首《大教堂时代》(The age of Cathedrals)是全剧的开场白。简单的一记吉他拨弦,引出了游吟诗人葛林果(Gringoire)气定神闲的叙述:
“这个故事发生于美丽的巴黎
时值一四八二年
叙述爱与欲望的故事
我们这些无名艺术家
运用意象和诗韵
试着赋予它生命
献给各位及未来的世纪
大教堂撑起这信仰的时代
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人类企图攀及星星的高度
镂刻下自己的事迹
在彩色玻璃和石块上面……”
在遐想与诗韵中,亲切动人的民谣渐渐融入辽阔的时代背景中,演唱者那坚定的歌声拨开时空的迷雾,席卷观众们的意志进入到遥远而神秘的大教堂时代。在一阵高过一阵的嘹亮歌声和那富有穿透力的教堂钟声中,你会变得热血沸腾,你的灵魂会沐浴在大教堂耀眼的光辉里——艺术家以最滂沱的旋律和最强悍的声音模拟出圣母院的辉煌历史和庄严气象,让你的心灵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今年四月的一场大火,令无数人扼腕叹息。 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巴黎圣母院不仅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宏伟杰作,也是大作家雨果笔下爱恨交织的文学地标。这部家喻户晓的世界名著塑造了吉普赛女郎艾丝梅拉达和钟楼怪人卡西莫多的不朽形象,其宏大的叙事结构、富有张力的情感表达以及对人性善恶的深刻剖析,都令后人难以望其项背。100多年来,《巴黎圣母院》这部文学巨著先后被改编为电影、动画片和音乐剧,并且都无一例外的大获成功。
《巴黎圣母院》就是诞生于1998年、根据雨果名著改编的一部法语音乐剧,它由欧美音乐界顶尖才子吕克•普拉蒙东(Luc Plamondon,1942-)作词、理查德•科西昂特(Richard Cocciante,1946-)作曲,迄今为止,这部大受欢迎的音乐剧已经在世界各地演出超过5000余场。
令我特别钦佩的是这部音乐剧的作曲者——法意混血音乐人理查德•科西昂特,他竟然可以把一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音乐剧写得从头至尾的精彩!全剧没有一句对白,五十多首旋律优美的歌曲撑起了整个剧情,几乎每一首曲子单独拿出来都是一支悦耳动听的优秀单曲。这部音乐剧和韦伯的音乐剧风格截然不同,韦伯的音乐剧更偏向于古典和歌剧风格,伴奏采用管弦乐团;而《巴黎圣母院》则更偏向于通俗和流行歌曲风格,伴奏全部采用电声乐器,是一部标新立异的旷世巨作。
这部音乐剧呈现出热情奔放的姿态,携带着一股无拘无束的想象力。除了音乐,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它前卫的舞美概念——在观众的现代感观面前唤醒了一段古代传奇。和以往的舞台剧不同的是,它舍弃了以往力求逼真的写实手法,而是运用了抽象的概念。一堵沉重无言的石墙,一排水兽石柱和玫瑰窗的瑰丽光影,便完成了对巴黎圣母院的象征。
演员们的服装摒弃了以往的华丽和繁复,采用的都是极为简朴的样式;伴舞更是采用了完全现代式的舞蹈语言。《巴黎圣母院》的舞台简洁粗犷,但却燃烧着滔滔不尽的激情。这部音乐剧不仅要听,更是要看的,因此强烈推荐此剧的法语DVD版本!
不过再好的DVD也不及现场的感受来得深刻强烈、令人难忘。中国的观众们今年可是有福了!因为从七月份开始,这部音乐剧已经登陆上海,并会陆续在北京、杭州、天津、哈尔滨等一系列中国城市展开巡演!从8月15日开始, 20周年纪念版的《巴黎圣母院》就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连续上演半个月!而它上一次来华演出还是2002年,当时我还没听说过这部音乐剧呢。如今终于可以零距离欣赏这部喜爱了十几年的音乐剧了,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期待着这场即将到来的视听盛宴!也希望喜欢《巴黎圣母院》的朋友们不要错过这个难得的现场体验机会,相信你一定会度过一个激动难忘、内心沸腾的夜晚!
关于《巴黎圣母院》的剧情和几首歌曲的歌词详见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部分来源于网络)
剧情简介:
担任全剧“主述”的游唱诗人葛林果(Gringoire),是吉普赛女郎艾丝梅拉达(Esmeralda)有名无实的丈夫,艾丝梅拉达出于同情心,为了让他免于被族人处死才允诺和他结婚。
天生畸形、被巴黎圣母院收容而担任敲钟人的卡西莫多(Quasimodo),以及圣母院的副主教弗罗洛(Frollo)与侍卫队的队长菲比斯 (Phoebus),都情不自禁地爱上了美丽的艾丝梅拉达。一生侍奉天主的弗罗洛,明知男女之爱是神职人员的禁忌,仍然难以自拔。而菲比斯虽然已有娇美的未婚妻百合(Fleur-de-Lys)为伴,却因为生性风流而意图染指艾丝梅拉达。卡西莫多自惭形秽,只能把爱意深埋心中。艾斯梅拉达爱上了菲比斯,引起弗罗洛的妒恨,他趁着艾丝梅拉达与菲比斯幽会时,刺伤了菲比斯,然后嫁祸给艾丝梅拉达,要挟她以身相许,否则就要将她处死。她拒绝服从,被送上了绞刑台。
卡西莫多奋不顾身到法场劫人,把她藏在圣母院中。不久,吉普赛人的领袖克洛潘率众攻打圣母院,意图解救艾丝梅拉达。菲比斯率领卫队击溃了吉普赛群众,克洛潘被杀,葛林果取代了领导人的地位。自知无力对抗军队的卡西莫多,让弗罗洛把艾丝梅拉达交给菲比斯,因为他以为菲比斯是来解救她的。未料及菲比斯由于不敢再触怒未婚妻,而宣布将艾斯梅拉达处死。
最后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彩虹乐章”! -
今天分享的这首曲子比较另类,它本来不属于我的音乐推荐范畴,但是因为它可能拥有一些特殊的功效,所以还是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听到它并从中受益。这是一首长达21分钟的瑜伽唱诵音乐(来自一部伊朗电影《心灵印记》,作曲家叫Craig Pruess),非常适合一个人的时候静坐冥想,也有可能帮助失眠的朋友消除睡眠障碍。第一次听到这首音乐是在一堂瑜伽课上,当90分钟的习练结束,老师让大家躺在瑜伽垫上进入最后的放松体式,同时把教室的灯关上,并开始播放这首音乐。整个世界都静止了下来,那音乐声音仿佛从遥远的天边飘来,空灵舒缓、安详平静、神圣纯洁、温柔深邃,那闪耀着母性光辉的女声带着一股悲悯与包容的情怀,能够让你浮躁烦恼的内心变得沉静、无处安放的灵魂得到安抚。
在这样的音乐声中,请闭上你的眼睛,平静均匀地呼吸,舒展、放松你身体的每一个部分,眼睛、嘴巴、头部、颈部、身躯、四肢,请沉淀你的内心,感受自己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轻,仿佛是一片漂在水面上的浮萍。你的呼吸变得越来越柔软而深长,你也仿佛被这音乐催眠进入了美好的梦境——黎明的朝阳正在逐渐升起,寒夜的黑暗被轻轻驱散,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沉睡的万物都被悄然唤醒。这音乐有着一股疗愈系的魔力,令人身心都感到无比安逸、彻底放松,仿佛胎儿徜徉在母亲腹中温暖的羊水里一般舒适和惬意。
虽然我们听不懂梵文的唱诵歌词,但却可以感受到浸润到灵魂深处的那股神奇力量,伴着这音乐,生活的烦恼都烟消云散,工作的压力也都轻松释放,麻木的内心正在逐渐苏醒,伤痛的身体开始自我修复……放下心中的藩篱,远离世俗的喧嚣,你会变得更加豁达和释然,自然也会夜夜好眠,酣然入梦。
让我们在这深沉而慈悲的祈祷声中净化自己的身体与心灵,在无限的感恩与爱中吸收来自宇宙母亲的神圣能量,一起进入一个充满奇迹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