エピソード

  • 近期热播剧《黑暗荣耀》以校园霸凌为主线,根据“受害—隐忍—准备—复仇”的线性结构高开高走,无疑再次带火了“复仇”这一文学影视作品中的常见母题。在古希腊戏剧中,对此最经典的呈现莫过于埃斯库罗斯的《奥瑞斯提亚》三部曲,特洛伊之战的胜利,反为阿伽门农的残酷命运埋下了伏笔。

    复仇和报复有什么区别?复仇是潜藏在人性中的普遍冲动吗?什么样的复仇才是一次合格的复仇?何种程度的复仇可以为法律所接管?在复仇的世界里,冤冤相报何时了?本期播客,我们邀请到了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新刚老师,和我们聊聊古希腊悲剧中的正义、复仇、暴力以及人们对社会、对彼此的责任。

    【本期对谈】

    主播:大志(大观天下志编辑部)

    嘉宾:张新刚(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2:30 《黑暗荣耀》,没有宽恕的复仇

    04:15 复仇:延后性、系统性、直接性

    08:45 足够重视身份,才可能走入复仇

    15:20 俄狄浦斯王的复仇,杀父娶母

    16:50 一些开脑洞的复仇计划

    19:20 同态复仇: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24:00 好的悲剧往往带有很强的政治性

    29:30 好悲剧是人伦惨剧,远超仇敌相杀

    32:10 特洛伊战争:父献女

    36:30 《阿伽门农》:妻弑夫

    41:45 《奠酒人》:子杀母

    44:20 《善好者》:复仇女神的报复

    46:05 伦理冲突:夫妻关系vs血缘关系

    49:10 秩序构建:雅典娜女神的最后一票

    52:45 克里斯提尼改革,以地理重构政治

    57:00 悲剧上演,观众也在心里投下一票

    63:10 投票程序推动着群体观念的转变

    65:50 《安提戈涅》与“恶法非法”

    68:05 中国古代律法对复仇心理的鼓励

    69:35 民国历史上的施剑翘复仇案

    【工具箱】

    01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作家索福克勒斯创作的剧本,约公元前431年演出。《俄狄浦斯王》戏剧,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中关于俄狄浦斯杀父娶母的故事,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冲突——人跟命运的冲突。俄狄浦斯是希腊神话中忒拜的国王,是国王拉伊奥斯和王后约卡斯塔的儿子,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并娶了自己的母亲。受俄狄浦斯统治的国家不断有灾祸与瘟疫,国王因此向神祇请示,想要知道为何会降下灾祸。最后在先知提瑞西阿斯的揭示下,俄狄浦斯才知道他是拉伊奥斯的儿子,终究应验了他之前杀父娶母的不幸命运。

    02 索福克勒斯(Sophocles,公元前496年-前406年),古希腊作家,出身于雅典富商家庭。曾经两次当选为将军。他起先出任税务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的职责是负责改革雅典的整个财政政策,后来在西西里失败之后的困难时期又任“十人委员会”委员。索福克勒斯颇受雅典公民的爱戴。作品有《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俄狄浦斯在科洛诺斯》《埃阿斯》《特刺喀斯少女》等。

    03 《规训与惩罚》是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的代表作之一,在1975年问世。全书总共分为四个部分,包括酷刑、惩罚、规训和监狱。讲述了从中世纪末以来,规训手段及惩罚权力作用点的不断变换。中世纪末和“旧制度”时期作为王权武器的酷刑,作用于人的肉体;18世纪后半期,改革者们提出一种温和的惩罚方式,这种方式针对人的灵魂而非肉体;然而不到20年的时间,上面的两种惩罚方式又被一种新方式——教养所和监狱所取代。

    04 《诗学》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年-前322年)所著,又名《论诗》,是西方文明第一部系统的美学和艺术理论作品,为西方文论奠定了基础。现存二十六章,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其中亚里士多德表达了对艺术及悲剧的观点,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摹仿;而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05 埃斯库罗斯(Αἰσχύλος)公元前525年出生于希腊阿提卡的埃琉西斯,于公元前456年去世。他是古希腊悲剧诗人,与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一起被称为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作家,有“悲剧之父”“有强烈倾向的诗人”的美誉。代表作有《奥瑞斯提亚》三部曲:《阿伽门农》《奠酒人》《善好者》(或称《复仇女神》)。《奥瑞斯提亚》是埃斯库罗斯最成熟的悲剧之一,也是古希腊悲剧中仅存的一组三部曲。

    06 特洛伊战争是以争夺世上最漂亮的女人海伦(Helen)为起因,以阿伽门农,墨涅拉俄斯为首的希腊联军进攻以普里阿摩斯为国王的特洛伊城的十年攻城战——神明参战、万人身死、特洛伊国灭。但获胜者、联军统帅阿伽门农的命运同样悲剧——他在国王、父亲、丈夫的身份中,做出了一个个符合身份的决定,却令全家都陷入互相残杀的悲剧中。

    07克里斯提尼(Κλεισθένης,公元前6世纪) 古希腊雅典城邦著名政治改革家。公元前509年联合平民推翻贵族统治,并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在梭伦改革的基础上,又一次实行社会改革:划分十个地区部落取代过去的四个氏族部落;以五百人会议代替梭伦创立的四百人会议,它日后成为雅典最重要的国家行政机关;创立十将军委员会和陶片放逐法,前者各部落各选1人组成,轮流统帅军队,同时在政治上起重大作用。后者用于放逐危害国家的分子,防止僭主政治再起。改革肃清了氏族制的残余,标志着雅典一个多世纪以来平民与贵族斗争的胜利结束,确立了奴隶主民主政治。

    08 安提戈涅是古希腊著名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塑造的一个女英雄的文学形象。在《安提戈涅》这一文学作品中,普雷尼克(安提戈涅的兄弟)因犯叛国罪,触犯了国家的法律,被禁止埋葬。安提戈涅基于血缘关系和最基本的伦理,冒着生命危险,挑战城邦的法令,按当时的仪式埋葬了她的兄弟,她的理由就是:她埋葬自己的兄弟只是违反了克瑞翁(国王)的法律,而不是那种更高的法律,这种最高的法律,“它们既不属于今天,也不属于昨天,永恒地存在着。”但结果她还是受到了克瑞翁的严惩。但安提戈涅的形象却作为了一种符号,代表公民基于人伦精神和天理良心来对抗国家的实证法,她对城邦法的控诉在西方法学中被称为“安提戈涅之怨”。

    09 《美狄亚》由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所作,背景是“盗取金羊毛”的神话故事。英雄伊阿宋和小伙伴们四处冒险,在科尔克斯想要盗取金羊毛,于是在神的旨意下俘获了国王之女、巫女美狄亚的芳心,成功得到金羊毛。得手后两人被追杀到海边,为了和伊阿宋一起逃走美狄亚把最小的弟弟砍成几块扔给父亲,减缓来兵速度,最终逃离科尔克斯。伊阿宋和美狄亚生儿育女,定居在科林斯。科林斯国王想把女儿嫁给伊阿宋,伊阿宋为此抛妻弃子,美狄亚劝说无效后杀子惩夫。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说到奥地利,除了大家熟知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的金色大厅,一度还流传过这样一个梗——奥地利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让全世界认为贝多芬(德国人)是奥地利人,希特勒(奥地利人)是德国人。这个梗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反映了奥地利在欧洲历史上的复杂和矛盾的角色。

    为什么可以说“一部奥地利史,就是半部欧洲史”?奥地利、奥匈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之间是什么关系?19世纪末的维也纳何以如此繁荣?在本期节目中,主播何必和嘉宾施展老师将和我们聊一聊奥地利,如今小而美,却也曾举足轻重的欧洲国家。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施展(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

    【收听指南】

    02:40 奥地利、奥匈帝国与神圣罗马帝国

    06:10 国王和皇帝不仅仅是名头不同

    08:20 查理大帝的帝国情结与继承困境

    11:00 不停改名,但罗马在哪文明就在哪

    13:30 从神圣罗马帝国到奥地利帝国

    15:20 奥匈帝国仍有罗马帝国的身份认同

    17:00 “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帝都气派

    20:00 梅特涅,保守主义者的政治智慧

    23:30 要取得超越性共识,就要回到传统

    27:00 统一日耳曼,大德意志派vs小德意志派

    30:10 奥匈帝国解体,一战宣战方的战败

    31:40 民族主义本身是一套用以动员的话术

    33:10 世纪末的维也纳,宽松而畸形的繁荣

    【工具箱】

    01 《世纪末的维也纳:弗洛伊德、克里姆特、勋伯格和现代主义的诞生》是一本由美国文化历史学家卡尔·休斯克(Carl E. Schorske,1915-2015)所著的书,讲述了19世纪末维也纳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以及一些杰出的思想家、艺术家和音乐家的创作和影响。该书被认为是欧洲思想史领域的经典之作,曾获得1981年普利策奖非虚构作品奖。

    02 奥匈帝国(Austro-Hungarian Empire)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立宪制二元君主国。1867年,奥地利帝国为防止匈牙利再次独立,签订《奥地利-匈牙利折中方案》改组为奥匈帝国。奥匈帝国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匈两国在其国内被法律规定为平等而独立的两个国家,国际社会普遍看待奥匈为同一个政治实体。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匈帝国属同盟国一方,于1918年因战败而解体。

    03 神圣罗马帝国(Sacrum Romanum Imperium),962年到1157年的官方名称为罗马帝国,在1157年到1512年改称神圣罗马帝国,最后于1512年到1806年因帝国主体民族德意志人意识抬头而定名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帝国在建立初期是一个普通的封建君主制国家,皇帝拥有实际的权力,后逐渐成为松散的政治联盟。在帝国中后期,奥地利大公国的哈布斯堡王朝通过皇室联姻和金钱贿赂,长期垄断神圣罗马帝国皇位长达400年之久,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也成为帝国的实际上的首都。

    04 查理曼/查理大帝(Charlemagne或Charles the Great,742-814),法兰克王国加洛林国王,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奠基人。公元800年,由罗马教皇立奥三世加冕“罗马人的皇帝”。他在行政、司法、军事制度及经济生产等方面都有杰出的建树,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引入欧洲文明,将文化重心从地中海希腊一带转移至欧洲莱茵河附近,被后世尊称为“欧洲之父”。

    05 《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其内容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土伦苦刑犯冉·阿让(Jean Valjean)的个人经历,融进了法国的历史、革命、战争、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

    06 克莱门斯·梅特涅(Klemens Wenzel von Metternich,1773-1859)是在德国出生的奥地利政治家,是他所在时代最重要的外交家之一。他从1809年开始任奥地利帝国的外交大臣,直至1848年革命爆发被迫下野。其任内首要工作之一就是缓和和法国的关系,也正是他促成了奥地利公主,女公爵玛丽·路易莎与拿破仑的婚姻。他是维也纳会议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参与了重塑拿破仑战败后的欧洲秩序;被认为是保守主义和反动主义的代表人物。

    07 俾斯麦(Otto von Bismarck,1815-1898),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1871-1890),人称“铁血宰相”。俾斯麦担任普鲁士王国首相期间,在1866年发动了普奥战争并取得胜利。1870年又进行普法战争,打败了法军。年底南德四邦加入了德意志联邦,成立了德意志帝国,俾斯麦任德意志帝国宰相兼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靠“铁血政策”自上而下地统一了德国,还帮助法国凡尔赛政府镇压巴黎公社。俾斯麦是保守派,维护专制主义;但他通过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金、健康医疗保险制度、社会保险。俾斯麦在外交上纵横捭阖,成为19世纪下半叶欧洲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著有回忆录《思考与回忆》。

    08 维也纳学派亦称“维也纳小组”。逻辑实证主义的一个学派。1922年石里克应聘担任维也纳大学归纳科学讲座教授,并团结了一批有共同志趣的哲学家和科学家。1924 年石里克建立一个关于经验科学哲学问题的小组。1929 年卡尔纳普、纽拉特和哈恩共同起草《科学的世界观:维也纳小组》,正式宣告维也纳学派成立。

    【专题栏目】

    「列国志」是由「东腔西调」特别策划的一个人文历史栏目,在这个栏目中,特邀嘉宾施展教授将同主播何必一起,横跨亚洲、欧洲、非洲以及美洲的广袤疆域,复原当下列国的精神格局与时代境遇。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エピソードを見逃しましたか?

    フィードを更新するにはここをクリックしてください。

  • 最近一段时间,ChatGPT无疑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微软Bing推出集成了ChatGPT的New Bing,一举打破日活跃用户的亿级纪录。在聊天界面中,AI不仅能与用户进行智能对话,还会试图理解用户意图,给出相应的建议与方案,越来越接近于理想中的人工智能。

    ChatGPT真的能理解人类的知识吗?它将如何影响我们未来的教育和就业?技术的融合又将带来怎样的秩序演化?为了探讨这些问题,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的施展教授,和我们来聊一聊未来数字技术和现实生活的可能交互。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施展(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教授)

    【收听指南】

    02:20 有效率的新技术,其实是禁不掉的

    04:30 基于学习语义+计算概率能力的GPT

    07:00 理解的主体是要“去理解而不被理解”

    09:50 我们在学习“我们知道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12:20 未来教育面向:提出好问题+鉴别好答案

    13:40 良好审美能力的前提是人格的完整性

    16:30 大学老师也将经历一次大的分化筛选淘汰

    19:00 新技术会冲击传统行业,也会创造新岗位

    20:30 在GPT和社会的双重毒打中,找到应对之道

    22:00 AI与Web3.0的有效融合与商业前景

    26:15 技术聚拢可能会带来难以想象的涌现效应

    29:00 大航海带来了无主权空间,无主权≠无秩序

    31:00 非主权空间的秩序是自下而上演化出来的

    32:30 无主权空间与主权空间的秩序演化和互动

    【工具箱】

    01笛卡尔的哲学命题(法:Je pense, donc je suis. 拉丁:Cogito ergo sum. 德:Ich denke, also bin ich 英:I think, therefore I am. 西:Pienso, luego existo.),拉丁直译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原文法文直译“通过思考而意识到了(我的)存在,由思而知在。”因为我在思考在怀疑的时候,肯定有一个执行“思考”的“思考者”,这个作为主体的“我”是不容怀疑的,这个我并非广延的肉体的“我”,而是思考者的我。所以,“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

    02 回忆说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为论证他的理念论而提出的一种认识论学说。他在对话《美诺篇》《斐多篇》和《斐德罗篇》中,强调感性认识不可靠,认为感觉的对象是个别事物,而个别事物只是“理念”(一般概念)的“影子”或“摹本”。他采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灵魂轮回说,宣称灵魂不死,认为灵魂在未转世进入肉体以前,生活在理念世界中,具有理念的知识;进入肉体时,由于肉体的玷污,忘记了这种知识,通过一些具体事物的刺激,才能唤起不朽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而获得真正的知识。如通过美的花、美的人等具体美的事物,便可回忆起绝对的完全的美的理念。他把“辩证法”说成是灵魂“回忆”理念的方法,为后来的天赋观念等唯心主义先验论开了先河。

    03 《海洋自由论》是格劳秀斯在法学领域出版的第一部著作,中心思想是“海洋自由”。格劳秀斯通过对各种理论和观点的分析、论证和辩驳,雄辩地说明海洋不处于任何国家的主权之下,也不属于任何国家的管辖范围;海洋向所有国家、民族和个人开放,任何国家、民族和个人都有在海上进行航行和贸易的自由;海洋是大自然创造的全人类的共有物,任何国家、民族或个人都不能根据时效或习惯取得对它的所有权。格劳秀斯站在新独立的荷兰国家和荷兰新兴资产阶级的立场上,通过对“海洋自由” 理论的阐述,以实现打破葡萄牙和西班牙对东方海上航行和贸易的垄断、促进荷兰在东方的商业和殖民扩张的目的。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导言】

    在最近的两期「山河纪」栏目里,我们已经进入到“山”的部分。上一期我们讲了大别山对于中国革命的影响,而本期我们要聊的这座山,则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难以企及的地位,那就是井冈山。

    回溯历史现场,井冈山在中国众多的大山中并不算出众,从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当年在此进行的革命斗争历时也并不太长。井冈山为何能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重要一页?在这个过程中政党社会都经历了怎样的磨合?为什么说现代革命的本质并不是打地盘和抢政权?在今天的节目中,主播何必和嘉宾孟庆延老师将和我们聊一聊在井冈山的这一段具体的历史。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1:30 井冈山作为一个符号、一种精神

    03:40 象征意义:独立领导权与独立武装

    05:10 人对自己的起点,天然就有执念

    07:20 几省交界处,也是分立军阀交界处

    08:40 革命的几件事儿:人、钱、枪

    10:10 下山扩大游击区,其实是为了生存

    13:00 与当地的磨合:强龙不压地头蛇

    15:50 井冈山,内生性的土客矛盾

    17:40 现代革命的本质是改造社会结构

    19:30 游击战考验的是一个政党的政治能力

    22:10 军事革命特别容易被化约为农民战争

    23:40 古田会议是井冈山会师的另一面镜子

    26:20 重要的是去找到弥合不同看法的办法

    28:00 近现代的历史地理,其实都很鲜活

    30:30 彩蛋:在历史的河流中遇见自己

    * 本期内容暂不设置工具箱与逐字稿*

    【小助手】

    本期提到的两个学术考察分别为《星火:现代中国的起源》和《风华:民国及其风流人物的绽放与凋零》,今年都将继续开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海报中的二维码,获得更多关于考察的信息。欢迎持续关注。

     


    【往期回顾】

    Vol.82|山河纪:空间的历史与历史的空间

    Vol.87|山河纪:大运河,黄泛区,帝国最后的斜阳

    Vol.90|山河纪:珠江,风气之先与革命前奏

    Vol.99|山河纪:忆江南,何处是“江南”?

    Vol.106|山河纪:师爷、商会、思想家,浙东意味着什么?

    Vol.110|山河纪:近代中国与湖湘风云,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Vol.119|山河纪:天津卫,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

    Vol.130|山河纪:大别山,燎原星火,转换春秋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过去两个月,最具话题度的无疑是一浪盖过一浪的影视剧。一部作品在多大意义上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鸣、捕捉观众情绪的最大公约数,其实是评估热度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这里面,有比较简单的捕捉方式,有比较巧妙的捕捉方式,当然也会有比较粗暴的捕捉方式。

    如何看待这两个月涌现出来的热门影视作品?它们为什么会受到这么多观众的追捧?为什么说一场好的演绎背后就像是一次“田野调查”?如何看待“叫好”与“叫座”的不平衡?在今天的节目中,嘉宾孟庆延老师作为一名社会学者&影视剧资深观众,将和大家聊一聊最近热门的影视剧综,分享他的看剧门道。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3:00 《狂飙》其实是一部挺浅的爽剧

    05:00 黑社会的前提是存在正式制度的真空

    07:10 从秘密会社到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

    09:00 封神的作品往往捕捉了大众情绪的公约数

    12:05 塑造角色&田野调查:成为对方,再变回自己

    16:20 《去有风的地方》展现的美好乡村图景

    19:00 生活需要童话,但不需要剧来指导人生

    22:15 《满江红》对大众情绪的粗暴捕捉:反转+

    24:10 春节档电影vs大型联欢晚会上的小品

    28:35 大众媒体时代,我们都是“分母”

    31:00 “越是让人共情的东西,它的深度越浅”

    32:10 叫好不叫座vs叫座不叫好

    【本期提到的各类节目】

    《去有风的地方》(电视剧)《狂飙》《人民的名义》《教父》《暴力街区》《隐秘的角落》《我是余欢水》《我是黑社会(郭德纲&于谦)》《心居》《理想之城》《山楂树之恋》《归来》《一秒钟》《三枪拍案惊奇》《长城》《满城尽带黄金甲》《流浪地球2》《我们民谣2022》《无名》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嘉宾介绍 

    孟庆延,大观学者,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游识猷,果壳网主笔,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微博“年度十大影响力科学大V”


    知识分享

    1. 抑郁症是一个现代事件吗?当代社会哪些特点和个人习惯会更容易让人产生心理健康危机?

    2. 当抑郁症频繁成为明星网红的公关“挡箭牌”之后,会容易加深公众对于抑郁症的污名化吗?

    3. 为什么心理健康问题容易被区别对待?对比其他疾病,患者自身的病耻感从何而来?这是我们文化更明显的现象还是全球都有?

    4. 抑郁症是吃饱了想太多的“富贵病”吗?为什么国内外心理咨询和精神类药物价格那么高?






  • 开年新剧《狂飙》带火了一众演员,也带火了“京海”。虽然剧中没有特别提及,但无论是《狂飙》里的莽村,《让子弹飞》里的鹅城,还是《破冰行动》里的塔寨村,都展现出了十足的广东特色。一方面,广东在一些社会要素上看起来有很多落后的地方,但另一方面,广东经济非常发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龙头之一。

    如何看待广东这个地方所具有的既落后又先进的矛盾?为什么说中国的近代史其实是从南方开始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念有哪些问题?我们是否要一味地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本期节目,我们请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黄少卿老师和我们一起聊一聊广东及其民营企业在中国近代经济与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黄少卿(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收听指南】

    01:00 “莽村”隔壁就是“鹅城”

    04:40 宗族作为一种社会资本的正反效应

    07:50 温州、潮汕的民间宗族力量都极其强盛

    09:30内部拒绝来往=宣判商业生命的死刑

    11:50广州口岸,清朝的“一口通商”

    13:20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为什么是南方?

    15:00 “游牧vs农耕”转向“农耕vs商贸”

    19:15 英国通过鸦片强行平衡了中英贸易

    25:40 “师夷长技以制夷”背后的丛林法则

    28:30 亦步亦趋无益于原始的技术创新能力

    31:00 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出现在中国?

    34:20 暴力斗争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无序竞争

    37:40 社会制度环境对整体商业氛围的影响

    40:20 没有企业家,恐怕就没有英国工业革命

    44:00 贸易创造财富,工业化生产放大财富

    46:40 垄断与竞争:商办、官办和官督商办

    51:30 阿里、腾讯的成长与兴起并不是巧合

    52:20 如何思考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呼声?

    54:40 中国微观商业环境未来的理想走向

    【工具箱】

    01温州模式(Wenzhou Model)是指浙江省东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由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率先提出。小商品是指生产规模、技术含量和运输成本都较低的商品。大市场是指温州人在全国建立的市场网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改革开放初期,温州模式享誉全国,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02《海国图志》作者魏源,是一部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全书详细叙述了世界各地和各国历史政治、风土人情,主张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中心思想。

    03《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初版于1983年,是20世纪80年代轰动知识界的“走向未来丛书”之一种。作者刘青峰采用中西对比的视角,探讨了近代科学技术结构发展的历程、机制和社会背景,进而剖析了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的技术和社会结构原因。

    04官督商办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也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发展近代新式工矿企业的重要经济形式之一。形式为由商人出资,政府委派官员来管理,经营管理权掌握在清政府派来的总办、会办、帮办、提调等官僚手中。这些人不懂技术业务,把企业办成了官僚衙门,而商民“虽经入股,不啻路人”。90年代以后逐渐没落,有的被外国资本吞并,有的改为官商合办或官办,或改为完全商办,有的则成为官僚集团的私产。

    【小助手】

    由黄少卿老师和李筠老师带队的“风华”系列学术考察-广州篇,时间为3月4号-3月8号,现已开放报名,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考察助理微信,获得具体价格和更多考察内容等信息(加好友时请注明“学术考察”)。也可以在“大观天下志”公众号回复“广州”了解风华考察三站的详细安排。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正月十五过后,年才算过完。对于在外求学或工作的人来说,返学返工也意味着与家和故乡的又一次离别与疏远。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是一家人聚在一起,互相拜年,吃好、喝好;对已经去世的长辈,要烧纸,送礼物,表示敬意。两者共同表达了一个宗族内尊亲敬祖的感情。

    家庭和家族对我们而言,似乎总是有一种特殊的意义。我们所熟悉的这一套家族的观念,家族的制度,它的历史到底有多久?我们中国人真的自古以来就是要过年的时候上坟拜祖吗?明代人的宗族观念有哪些特别之处?今天我们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的解扬老师和我们一起来聊一聊,明代家庭宗族制度的产生、应用与变迁。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解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收听指南】

    02:00 明太祖《大诰》与朱熹《家礼》

    05:50 明代各阶层为普及《家礼》所做的努力

    08:40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社会理想

    11:00 “日常反抗行为”,规训之下的民间智慧

    15:20 “服兵役贤弟勇代兄 分家产幼子竟承嗣”

    18:15 每个家族都会使用某种叙事解释他们的处境

    20:50 以祖宗的神圣性的权威性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23:00 宗族:血缘组织vs地缘/经济组织?

    26:00 把宗族看成一个有限责任公司

    28:40 圣谕六条、乡约与家族家规

    31:30 "孤独者"魏连殳的结局代表了家族制的没落

    34:00 明代家族意识的传承大于实际的物质的传承

    35:30 坦然面对社会变迁所带来的传统变化


    【工具箱】

    01 《明大诰》是明太祖由朱元璋王言汇编而成的刑典,包括《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四部分,统称《御制大诰》。洪武中期,官吏贪赃枉法、豪强兼并、脱避粮差日趋严重。朱元璋为维护统治,遂将“官民过犯”典型案例辑录成帙,仿周公《大诰》之制,于洪武十八年(1385)冬刊布《大诰》七十四条,十九年春刊布《大诰续编》八十七条,十九年冬刊布《大诰三编》四十三条,颁行天下,诰戒臣民。

    02 《朱子家礼》是宋代最著名的私撰家礼著作之一,亦是朱熹对后世影响至为深远的经典著述之一。全书的结构共分五卷,分别为通礼、冠礼、昏(婚)礼、丧礼和祭礼。《朱子家礼》不仅与宋代官僚士大夫积极推动的礼仪教化实践、北宋时期家礼的发展趋势紧密关联,更与宋代国家礼制教化的推进直接联系在一起。

    03 吕坤(1536-1618),字叔简,号新吾,河南宁陵人。25岁中秀才第一,26岁中举,39岁中进士,初为襄垣知县,因政绩卓著,调大同,征授户部主事,历郎中。其后又陆续担任山东参政、山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右佥都御史,左佥都御史、刑部侍郎等。吕坤的著作主要是在致仕后的廿年中完成的,现存有去伪斋集、呻吟语、阴符经注、四礼疑、四礼翼、实政录、小儿语、无如、闺范、交泰韵等多种。

    04 《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是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创作的哲学著作。该书陈述了有关对犯人的严刑拷打日渐被控制他们的监狱规章所取代的轨迹,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相关的政治、法律、权力、观念和科学技术问题;表明人类社会是如何从古代通过酷刑对人类肉体和精神的疯狂肆虐,逐步演化为一种通过实施“温柔的”暴力而使被统治者臣服和“自觉”接受规训的生存目的;进而通过对权力功能进行的微观分析,使人们对一系列传统观念都产生耳目一新的认识;认识到人们的身体、行为和主体也都是权力作用与塑造的结果。

    05 《被统治的艺术:中华帝国晚期的日常政治》是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中国历史学教授宋怡明(Michael Szonyi)的著作,该书以明代沿海卫所为背景,分三大部分,分别讲述了福建军户在原籍、卫所和军屯的生活,剖析在明朝世袭军户制度下军户家庭与官府的互动,着重描述和总结了承担兵役义务的军户如何趋利避害,制订出种种策略以优化自身处境。他们既未公然蔑视权威,亦非俯首帖耳,而是在反抗与服从的“中间地带”运作,以期将需要付出的代价降到最低,同时使利益最大化。该书的一大特色在于,运用了大量家谱、地方志、口述史等民间资料,讲述了许多发生在军户生活中有趣的故事。

    06 里甲制度,是明朝的基层组织形式,也是明朝政府推行黄册制度的基础之一。洪武十四年,明朝政府正式推行里甲制:“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丁粮多者十户为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十人,董一里一甲之事。先后以丁粮多寡为序,凡十年一周,曰排年。在城曰坊,近城曰厢,乡都曰里。”

    07 圣谕六言又称圣谕六条、教民六条、圣训六条等。明太祖朱元璋的为教化人民,促进社会和睦说的六句话:“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08 《孤独者》是近代文学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1926年,后收录于小说集《彷徨》中。该小说讲述主人公魏连殳是一个独具个性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以逃避的方式活在自己亲手造就的“独头茧”中品味孤独,最终以“自戕式”的“复仇”向社会作绝望的反抗。

    注:节目中提到的两篇书评文章分为《螳臂馆|自觉地做无聊之事》(周林刚)、《祥林嫂的问题:答曾亦曾夫子》(赵晓力)

    09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小说集的合称,包括冯梦龙编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以及凌濛初创作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以一回一个世俗小故事成就了中国古典短篇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本期节目是东腔西调和青葱计划的特别合作,我们邀请到了作家马伯庸,他的《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风起陇西》等多部小说此前成功完成影视化改编,获得了不俗的市场反响,他将此类作品定义为“历史可能性小说”,即在基本的历史写实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创作合理虚构,填补历史的缝隙。我们还邀请了学者孟庆延,他长期致力于历史社会学研究,同样也对组织、叙述故事有着深厚经验。

    《人类简史》中提到,讲故事是人类最重要的能力。不过凭空编造的故事往往并不可靠,具有强烈现实感的故事才会足够复杂、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历史往往在被写作之后愈发呈现出自身的意义。对于历史题材的创作者和研究者来说,什么样的历史会成为好故事的来源?他们会如何在复杂的历史中梳理出一段精彩的故事?我们还可以如何看待文字和影像的关系?在今天的节目中,两位嘉宾将和我们分享各自眼中的好故事,一起聊聊他们讲故事的“内功”。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马伯庸(著名作家,微博:@马伯庸)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B站:@孟庆延)

    【收听指南】

    02:10 两位嘉宾的观影分享

    05:15 马:《大三国志展》上的两块砖与小人物

    09:55 孟:历史学的内部鄙视链,史实vs年谱

    14:15 马:写作《大医》,好故事建筑在大量阅读比对之上

    18:40 孟:研究王观澜,把“阶级”概念落为政策的重要担纲者

    23:45 马:成为父亲后,突然理解了袁绍的“多谋寡断”

    26:25 历史逻辑的可能性:他可能没干过,但他真干得出来

    28:30 孟:做历史研究要有历史意见,不要有时代意见(钱穆)

    32:05 从科学意义上保证对人物的处理绝对客观,几乎不可能

    34:20 马:从小到大转学十几次,跨文化圈流动,变得多元包容

    36:50 孟:天津长大,爷爷又是资深票友,所以从小爱听故事

    39:00 历史上大部分的制度其实都是由少部分人设计出来的

    41:40 马:没参与过影视改编项目,原则是交给专业团队

    42:10影视剧和原著最大的区别可能在于信息投放的方式:写大侠vs拍大侠

    44:05 忠实原著的作品未必就是好的改编作品

    46:40 孟:写作逻辑/语言逻辑/思维逻辑,在同一个人身上也不能画等号

     

    作为影视观众的建议

    50:00 马:拍历史题材,应该找大时代、小切口、深挖掘

    51:20 孟:一类是历史的爽剧,一类是呈现人性复杂的影视剧

    【工具箱-本期提到的相关作品】(时间顺序)

    青葱影展片单:李少红《生死劫》、德格才让《他与罗耶戴尔》、梁鸣《日光之下》、申瑜《兔子暴力》、龙凌云《何处生长》

    马伯庸作品系列《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破案:孔雀东南飞》《三国配角演义》《风起陇西》《显微镜下的大明》《大医》《长安的荔枝》

    《大三国志展》(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李志毓《惊弦:汪精卫的政治生涯》

    孟庆延《“读活的书”与“算死的账”:论共产党土地革命中的“算账派”》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王汎森《“烦闷”的本质是什么——“主义”与中国近代私人领域的政治化》。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流浪地球》(导演:郭帆)

    《琅琊榜》(导演:孔笙、李雪)

    《庆余年》(导演:孙皓)

    王夫之《宋论》

    【青葱计划】

    青葱计划,全称为CFDG中国青年电影导演扶持计划,2015年由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李少红导演发起并正式启动,由中国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主办,旨在挖掘有潜力的青年导演人才,并对其优秀电影项目从剧本、制作、投融资、宣发等环节进行全产业链扶持。“青葱计划”几乎是所有中国电影的扶持计划包括创投活动中成功率最高的一个活动。截至2022,青葱计划已历时七年,培养了众多优秀青年导演,由青葱计划扶持并落地完成的学员作品已有二十余部,这些项目在国内外著名电影节上斩获各类奖项。

    2022年,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携手香奈儿,推出“成为导演之前”特别项目,以跨代际的对话,赋能青年电影人,潜入电影艺术的创作核心,持续滋养年轻创作者的电影观念与艺术知觉;同时,在北京、上海共同呈现“成为导演之前——文字与影像之间”主题影展与论坛,旨在支持电影人的深度对话,促进新兴导演与中国电影及文学创作领域大师之间的交流,为电影艺术和行业未来提供新鲜、前瞻性创作灵感。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本期「社会病理学」,我们想跟大家聊聊最近很火的《小妖怪的夏天》。从完整的讲述过程来看,这其实是一个比较暖心的故事,但看完的打工人无法不感叹:这不就是我的职场生活吗!而在此之外,孟庆延老师还看到了这个故事的另一面,那是现代性的隐喻——现代社会许诺了我们自由和平等,可实际上人人都是配角。

    为什么我能决定的事情越来越少了?为什么我的生活越来越不能由我做主?生活的意义到底在哪里?长大后才明白,原来你我都只是宏大叙事下的一只无名小妖;但每个配角,其实也都有机会去拥有属于自己的勇敢的夏天。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1:05 动画故事里的职场隐喻

    04:53 现代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配角

    07:00 为什么我可以决定的事情越来越少了?

    09:35 神仙的坐骑其实就是“领导的司机”

    12:15 现代人的生活状态是高度蜷缩的

    15:30 两个自洽的世界打架,没有输赢

    18:00 不顺利的就医经历与实习医生的夏天

    20:00 系统是自动的,人是隐形的

    21:55 每个配角在生命里都有夏天的机会

    23:05 一个配角的自我修养:辨别与行动

    【往期回顾】

    Vol.63|精神鸦片:究竟哪些东西在“毁掉下一代”?

    Vol.65|算法系统:人类终将陷入自己理性的牢笼

    Vol.68|全景敞视:当我们一起步入“楚门的世界”

    Vol.70|城市竞争:抢人大战除了抢人,还在抢什么?

    Vol.73|跟风旅游:一生有多少“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

    Vol.76|颜值正义:一场多数人对多数人的“暴政”

    Vol.80|制造需要:在消费主义与反消费主义之间

    Vol.89|社会病理学:社会有病,我们有药吗?(番外)

    Vol.92|象牙之塔:现代大学正在缓慢死亡吗?

    Vol.95|老龄社会:你真的了解过你的父母吗?

    Vol.108|精神危机:现代生活的意义,究竟去哪儿了?

    Vol.114|集体怀旧:一场关于“过去”的浪漫想象?

    Vol.117|网络戾气:短链条理性+长链条情绪

    Vol.121|乡土中国:走进乡村,走出田园牧歌式的异邦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说起希腊,大多数人可能都有一种理想化、浪漫化的想象。无论是希腊神话、英雄传说、德尔菲神谕,还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先贤思想家,都让希腊自带了一种神秘且神圣的气质。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往往被认为是现代西方文明的基础,其中希腊文明又是两希文明中更直接的一个源头。

    希腊究竟是什么?有哪些城市、哪些历史可以构成我们理解希腊的线索?为什么说希腊其实陷入了一种“思想资源的诅咒”?从希腊的财政危机始末来看,欧盟还能再往前走一步么?在本期节目中,主播何必和嘉宾施展老师将继续他们的欧洲之旅,聊一聊希腊这个“欧洲文明摇篮”的古代、现代与当代。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

    嘉宾:施展

    【收听指南】

    01:00 冬季希腊之旅:德尔菲&雅典

    07:00 地理决定了希腊天然是个城邦世界

    12:45 希腊贡献了:哲学?文学?宗教?民主?

    15:24 多城邦的世界对应了多神的故事结构

    17:00 从复杂的社会结构到复杂的数学研究

    20:40 古希腊哲学其实诞生于爱琴海的东岸

    24:42 政治学是伦理学分支,伦理学是哲学分支

    26:00 古希腊人的追问:如何过一种正义的生活

    29:00 柏拉图路径:想象中的完美“理想国”

    30:45 亚里士多德路径:对现实的观察与调适

    36:37 希腊的衰落与崩溃是否无可避免?

    38:52 希腊人长于思辨,但拙于实践

    41:35 罗马人拙于思辨,但长于实践

    44:00 现代希腊,近代欧洲第一个民族解放国家

    45:40 集体认同的建构:观念事实vs物理事实

    51:07 欧洲文化分界线:拉丁国家vs日耳曼国家

    53:00 观念影响行为,劳动生产率影响经济竞争力

    57:14 德国“抽水机”,对欠发达地区的虹吸效应

    59:10 “做假账”,希腊财政危机背后的欧盟结构性失衡

    60:20 从欧洲文明的摇篮看欧洲一体化的未来?

    63:00 中国“世界工厂”地位不保?用数据说话

    65:30 世界货币、全球工厂,两种对全球的不对称竞争

    【工具箱】

    01 希波战争(Greco-Persian Wars),是对公元前499年至公元前449年间波斯帝国与希腊城邦之间爆发的一系列战争的统称,前后持续了半个世纪。战争以希腊联军获胜,波斯战败而告结束;希腊城邦国家和制度得以幸存下来,而波斯帝国却从此一蹶不振。这次战争对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影响远大过于战争本身。

    02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第二次伯罗奔尼撒战争于公元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公元前404年,其间双方曾几度停战,最终斯巴达获得胜利。这场战争结束了雅典的古典时代,也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整个希腊开始由盛转衰。几乎所有希腊的城邦都参加了这场战争,其战场几乎涉及了整个当时的希腊。在现代研究中也有人称这场战争为“古代世界大战”。

    03 泰勒斯(Θαλής,Thalês,公元前624年-公元前546年),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出生于爱奥尼亚的米利都城,创建了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是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也称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他是第一个提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并开启了哲学史的“本体论转向”的哲学家,被后人称为“希腊七贤之一”和“哲学和科学的始祖”,是学界公认的“西方哲学史第一人”“西方哲学之父”。

    04 特洛伊战争是以争夺世上最漂亮的女人海伦(Helen)为起因,以阿伽门农,墨涅拉俄斯为首的希腊联军进攻以普里阿摩斯为国王的特洛伊城的攻城战。在荷马编写的《伊利亚特》一书中,特洛伊战争持续了十年。一场战争拖垮了一个文明,这也是特洛伊战争备受关注的一个原因。

    05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一书作者爱弥尔·涂尔干(Émile Durkheim,1858-1917)为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奠基人之一。该书援用大量人类学材料,从图腾制度出发讨论了宗教生活之构成的基本原理及命题,揭示了宗教的起源和本质,并指出宗教崇拜对象与社会集体对应,进而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本书反映了涂尔干晚年思想的主要转向,即用社会决定论来构建道德个体主义的理论企图。

    06 《政治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作的政治学著作,是公元前325年亚里士多德根据他和他的学生对希腊158个城邦政治法律制度的调查结果写成的。该书的核心内容是关于城邦问题,以“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为前提,分析了城邦的形成及基础,探讨了各种城邦理论、制度,研究了各政体的分类和变革,并提出了他关于理想城邦的设想,从而成为西方政治学研究的开山之作,被视为政治研究体系的典范。

    07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580年-约前500/490年),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出生在爱琴海中萨摩斯岛(今希腊东部小岛)的贵族家庭,曾在名师门下学习几何学、自然科学和哲学。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万物的本原是“数”,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一切事物的形状都具有几何结构,几何结构则与数字相对应:1是点,2是线,3是面,4是体。世界生成过程是由点而线,而面,而体,从体产生出可感形体,产生出水、火、土、气四种元素。这四种元素再以不同的方式结合和转化产生出世界的万事万物。

    08 肥沃新月带,是西亚的古文化发源地,包括西北-东南走向的美索不达米亚,以及略作东北-西南走向的西亚裂谷带中、北段。两区相会于幼发拉底河中游以西地方,在地理分布上合成新月形地带,包括今伊拉克东北大半部、土耳其东南边缘,叙利亚北部与西部,黎巴嫩、巴勒斯坦以及约旦西部。在此地带内,因灌溉水源丰富或降水较多,有利于农、牧业与文化发展。与北面地形崎岖的托罗斯山、扎格罗斯山,或与南面荒旱的阿拉伯高原相比,都显得较为肥沃,故有此称。

    09 希腊债务危机,源于2009年12月希腊政府公布政府财政赤字,而后全球三大信用评级相继调低希腊主权信用评级从而揭开希腊债务危机的序幕。希腊债务危机的直接原因即是政府的财政赤字,除希腊外欧洲大部分国家都存在较高的财政赤字,因此,希腊债务危机也引爆了欧洲债务危机。

    10 二十国集团(Group of 20,G20),是由八国集团财长会议于1999年倡议成立,由中国、韩国、印度、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法国、俄罗斯、日本、欧洲联盟、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南非共和国、沙特阿拉伯、土耳其、澳大利亚、阿根廷、巴西2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组成。G20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利益平衡,人口占全球的2/3,国土面积占全球的55%,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86%,贸易额占全球的75%。

    【专题栏目】

    「列国志」是由「东腔西调」特别策划的一个人文历史栏目,在这个栏目中,特邀嘉宾施展教授将同主播何必一起,横跨亚洲、欧洲、非洲以及美洲的广袤疆域,复原当下列国的精神格局与时代境遇。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在之前的「山河纪」栏目中,主播何必和历史社会学学者孟庆延老师已经和大家聊过了大运河、江南、湖湘、广州与天津等与水有关的地方;从这一期开始,他们将开始聊一聊“山”。

    “巍巍大别山,矗立江淮间。东西瞰平原,雄踞鄂豫皖”,就是本期的主题。大别山不以秀美或险峻而著称,却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抗战时期有李先念率领新四军鄂豫挺进队建立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有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大别山为什么能成为一个重要的武装区域?红四方面军、新四军第五师、刘邓大军,给这里留下了什么?反过来又给革命留下了什么?在今天的节目中,两位老师将带我们走进“二十八年红旗不倒”的大别山。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1:00山河纪,从“河”到“山”

    03:33 三省交界之处的僵化与混乱

    06:00 大别山区的历史地理和商品经济

    09:30 秘密会社:从红枪会到兄弟会

    11:30 大别山,暴力机制的温床

    14:15 中国士绅对儒家义理系统的运用

    16:20 革命早期的产业工人与小知识分子

    19:50 私立武汉中学,传播火种的阵地

    21:30两大苏区:闽粤赣vs鄂豫皖: 

    22:30社会分化:山区-平原、城-乡、贫-富

    27:45 大别山区的社会基础其实并不弱

    30:00 比革命力量更厚的是社会的力量

    31:40 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理念与方略

    34:00 风气与民情,真实地起着绵延的作用

    【工具箱】

    01 《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一书按照长时段理论,研究的时间段从元末农民大起义一直到场20世纪三十年代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研究的地域集中在湖北麻城。这种“长时段”和小地域的结合使得这本书能挑战一般著作的历史分期,从宏观上透视中国政治社会变迁,并暗示暴力超越朝代和政权的恒久。作者对麻城地方史的细致研究,还使得本书深化了前人对地方社会的认识,在叙事中凸显各阶层对暴力的感知。

    02 “差序格局”是由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用以描述中国传统人际关系的概念。费孝通认为中国传统的人际关系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ta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他把这种人际关系格局称为“差序格局”

    03 《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是美国汉学家孔飞力(Philip Alden Kuhn)的代表作之一。19世纪中国发生了巨大变革,该书从分析中国社会的内部结构及其制度入手,强调了中国地方名流的作用,论述了在其影响下的地方组建武装活动的形成和发展,并就此对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提出了新的看法。

    04 《地中海与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世界》是法国年鉴学派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的成名作,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本书精辟地论述了一个地区(地中海)、一个时代(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历史,尤为重要的是,它本身就代表了一个时代(当代)的历史。作者从总体历史的思想出发,把16世纪后半期即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在位时期(1556-1598年)的地中海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作者在广泛运用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民族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把平凡的日常生活与伟大的历史潮流,把微观与宏观有机地结合起来,立体地再现了所述时代地中海及相关地区人类的全貌,揭示了它们的命运。

    【往期回顾】

    Vol.82|山河纪:空间的历史与历史的空间

    Vol.87|山河纪:大运河,黄泛区,帝国最后的斜阳

    Vol.90|山河纪:珠江,风气之先与革命前奏

    Vol.99|山河纪:忆江南,何处是“江南”?

    Vol.106|山河纪:师爷、商会、思想家,浙东意味着什么?

    Vol.110|山河纪:近代中国与湖湘风云,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Vol.119|山河纪:天津卫,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非常感谢各位朋友的收听与支持,和东腔西调一起又走过了一年。




    2022,有时觉得它漫长难熬,有时却又感到那么短促;有时愉快幸福,有时又悲伤惆怅。有很多不可言说。同时,在沉默爆发之后,也蕴含着新的可能。




    除了重建社区、重建共同体的呼吁,我们还想借用加缪在1940年1月1日写下的盼望,和大家站在一起:



    今年,希冀幸福将是徒劳的,通过工作去建造幸福才关键。不要希冀任何事,而是要做点什么。不要等待着他人从头至尾地构建你的命运,尤其是当命运仍掌握在我们手中。《共和党人晚报》今年不会祝您幸福,因为它知道您的身体和精神正在经历重创。但它需要您保持必要的力量和清醒,去努力维持您自己的宁静与尊严。



    ——加缪





  • 今天这期节目,我们来聊聊虚无主义(nihilism)。虽说这是一个哲学概念,但虚无主义所代表的精神状态却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浮躁、内心空虚、彷徨无助,似乎每一个现代人都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被虚无主义困扰过。

    躺平、摆烂、觉得一切都很无聊、找不到意义……类似的情绪或认知,在多大程度上源于虚无主义?虚无主义究竟产生于何处,又是否可能被克服?科学技术曾经是人类陷入虚无主义的罪魁祸首,未来会成为使人类免于虚无主义的救星吗?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请到了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郁喆隽老师和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张红军老师(《虚无主义》一书译者),来和我们深入聊一聊“虚无主义”。

    【本期对谈】

    主播:大志(大观天下志编辑部)

    嘉宾:张红军(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嘉宾:郁喆隽(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收听指南】

    |我们生活中的“虚无主义时刻”

    03:50 张:我去翻译《虚无主义》,就是因为我个人有着非常强烈的虚无主义体验,那样的瞬间让我感到生活好像没有意义,很多文学作品里也有这样的记载。

    06:20 郁:大多数人面对的可能是一种怀疑或一种破灭,但从怀疑到虚无不是那么容易顺畅过渡下去,虚无主义本身有一种自我否定的力量。

    |我们一不留神就成了虚无主义者

    09:40 “无神论者被称为虚无主义,因为他们不在乎信仰;宗教人士被称为虚无主义者,因为他们不在乎事实;保守派被称为虚无主义者,因为他们不在乎社会进步;改革派被称为虚无主义者,因为他们不在乎社会规范。”

    11:30张:哲学史上的思想家们往往认为自己才是真理,所以会把否定自己立场/意识形态的对方都批判为虚无主义,典型的有尼采和雅克比、海德格尔关于虚无主义的论争。

    14:20郁:如果是一个真正的虚无主义者,看到不同派别人士的争吵,可能会无动于衷,因而也不容易被识别。但凡你还有一种-ism,还坚持有所主张,你就不是虚无主义。

    |理想主义、犬儒主义与虚无主义

    17:30 “激烈的理想主义者与彻底的虚无主义者其实只有一步之遥。”

    19:30张:如果我们把理想主义泛化为某一种文化所追求的最高生存理想、“理想之家”,其实中西方都有过“无家可归”的经历。理想一破灭,虚无感必然会产生。比起悲观主义和犬儒主义,虚无主义反而更接近于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

    26:00郁:虚无主义看起来消极负面,但在一个过度虚伪的社会,虚无主义反而有一种积极的治疗作用。如果想象一个内心小剧场,虚无主义者可能会这样批判犬儒主义者——哀莫大于心不死。

    |探寻虚无主义的哲学脉络

    33:40 “欧洲文明必将陷入虚无主义,虚无主义是不得不接受的命运。”

    34:50张:在尼采之前就有过三个著名的虚无主义概念,一个是来自雅克比的哲学使用(《致费希特的信》),一个是来自让·保罗的诗学使用(诗歌上的虚无主义),还有一个来自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屠格涅夫的文学使用(如《父与子》中的巴扎罗夫,反虚无主义文学的发展)。

    38:20张:在尼采那里,西方理性主义过分压抑了感性生命,使得人的生命虚无化,反过来又导致“上帝之死”。从海德格尔“存在”的角度来说,他认为尼采过分强调生命意志,又会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自然对人的反噬。

    42:00 郁:有两个建筑学的比喻可以描述欧洲人的精神结构,一个是基础主义,一个是拱心石。进入现代,欧洲人的信仰从宗教上帝转向了进步主义,但一战又让他们对进步主义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进步背后蕴含着虚无。

    47:30郁:尼采身上带有两面性,一方面他对欧洲文明虚无主义的诊断很清楚,他就像虚无主义的标签,另一方面他提出要重估一切价值,要做超人(overman),看不出任何虚无主义的成分。

    49:00 张:尼采说人是野兽与超人之间的一根绳索,要经过末人、骆驼、狮子、婴儿,才可能成为超人。末人代表不完全的虚无主义,骆驼代表消极虚无主义,狮子代表积极虚无主义或完全的虚无主义,婴儿代表新生,但仍然是一种狄奥尼索斯式的虚无主义。

    |不同版本的虚无主义:生命有限VS绝对自由

    56:45 张:在克罗斯比看来,凡是认为生命没有意义的哲学主张都是虚无主义。格尔茨进一步提出,仅仅相信生命本身是无意义的,这个并不是虚无主义,当你已经发现生命没有意义,你还能一如既往地苟活下去,逃避现实,麻痹自己,那么你就是虚无主义的。

    |思想实验:科技、死亡与虚无主义

    65:30 “假设未来有技术可以无限延长人类寿命,这会是一种人类福祉的开始,还是一种真正的虚无主义的到来?”

    68:00 张:虚无主义产生的原因就是与死亡相关,如果人人长生不死,生命就会变为静态,失去张力,不再能生成意义。

    72:00郁:很多人的无意义感都源于做一件事情没有结果,或者这个结果让ta觉得无意义,此时狄奥尼索斯式的迷醉也许是一种可能性的出路。“当下”既不是手段,也不是目的,它就是自己本身。

    74:45 张:技术乐观主义认为技术将来可能解决所有的人类问题,技术悲观主义认为所有的人类问题当将来可能都是由技术引起的。人只要活着就有欲望,但如果我们的欲望在使用技术满足自己的过程中没有接受智慧的指引的话,那就叫做纵欲主义。

    81:25郁:我不大喜欢把“科学”和“技术”连在一起用,科学在源头上和哲学是一体的,对世界是静观的视角,而技术本身有强烈的内在驱动,就是实用主义。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超人和末人,我想还是末人多,这是有关生存勇气的问题。有可能技术它无法成为虚无主义的救星,而变成虚无主义的掩体逃遁之处。

    【工具箱】

    01 《忏悔录》是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的心灵自白,也是一本通俗易懂、写给普通人读的“认识生命”之书。在创作《安娜·卡列尼娜》行将结束时,因不堪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托尔斯泰思想出现巨大困惑,他追溯自己五十年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寻找生命意义,并记录下这段精神活动的过程,取名《忏悔录》。

    02 弗里德里希·海因里希·雅克比(Friedrich Heinrich Jacobi,1743-1819),德国哲学家、作家,以推广了虚无主义一词而知名。他认为虚无主义是启蒙运动思想,尤其是斯宾诺莎、康德、费希特和谢林的哲学体系的主要缺陷。雅各比提倡信仰和启示,反对思辨理性。著有《致摩西·门德松的书信》《休谟论信仰》等

    03 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德国作家、哲学家、爱国主义者,古典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之一。在《自然法学基础》中,他提出自我意识是一种社会现象,任何客体的自我意识,必要条件是所有其他理性的客体存在。由这些观点所导出的我/自我之间的差异(自我在自身中设定非我与自我相对立)最终发展成了费希特的认识论(绝对自我,自我设定自己本身)。

    04 《荒诞的幽灵:现代虚无主义的根源与批判》(译者:张红军)一书的核心观点是:虚无主义代表着那些支撑现代哲学、政治和科学思想的基本前提的阴暗面。作者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哲学教授唐纳德·A.克罗斯比(Donald A. Crosby)希望通过这本书遏制无限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对当代社会的有害影响。

    05 彭富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珞珈杰出学者,主要研究美学的一般理论、德国现代哲学(海德格尔)以及中国古典思想(国学)。彭富春教授创立了新道论的哲学与美学,认为生活世界是欲望、技术和大道的游戏活动,美是欲技道游戏的完满显现。著有《论国学》《论海德格尔》《哲学与美学问题》等。

    06 第欧根尼(约公元前412-前324),古希腊哲学家,出生于一个铸币厂的家庭,犬儒学派的代表人物。第欧根尼揭露大多数传统的标准和信条的虚伪性,号召人们恢复简朴自然的理想状态生活;师承苏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以身作则发扬了老师的“犬儒哲学”,试图颠覆一切传统价值。他的真实生平难以考据,但古代留下大量有关他的传闻轶事。

    07 让·保罗(Jean Paul,也译作“让·保尔”,原名J.Richter,1763-1825),德国浪漫主义作家,以幽默的小说和故事而闻名。在接触了雅克比哲学后, 让·保罗模仿雅克比把费希特唯心主义命名为“虚无主义”,而把深受费希特影响的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命名为“诗歌上的虚无主义 (poetic nihilism) ”, 意指在文学领域表现的虚无主义。

    08 反虚无主义文学是指与别车杜革命民主主义文学相对立的一种文学派别,强调在19世纪中后期文学中的功利主义、理性主义横扫一切之际,俄国文学仍有人立足文学本位,以独立的思考和创作对抗这种意识形态。《十九世纪下半期俄国反虚无主义文学研究》(作者:朱建刚)主要以19世纪俄国文学中的反虚无主义为研究对象,挖掘了一批因意识形态而遭埋没的思想家、批评家、小说家及其代表作。

    09 《西线无战事》改编自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Erich Maria Remarque,1898-1970)撰写的同名经典小说,讲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保罗·鲍曼和同学莱尔、米勒参加了德国国民志愿兵,被派往前线与法军作战。在战场上,他们目睹到了残酷的饥饿、血腥和死亡,战争的荒谬无情让保罗从迷恋战争到心灰意冷。

    10 1917年,德国著名思想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应邀在慕尼黑大学为德国学生作了名为“以学术为业”的著名演讲,指出:不同于政治家,科学应避免价值判断,不同于艺术家,科学工作请求被人超越,希望相形见绌,而同时现代科学应具自明性及责任感,以防越过科学的维度变为意识形态或者世界观。

    11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这本以散文诗体写就的杰作,以振聋发聩的奇异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之语宣讲“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横扫了基督教所造成的精神奴性的方方面面,谱写了一曲自由主义的人性壮歌。 

    12 迈克尔·艾伦·吉莱斯皮(Michael Mien Gillespie),杜克大学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著有《现代性的神学起源》《尼采之前的虚无主义》《黑格尔、海德格尔与历史的根据》等。

    13 狄奥尼索斯(Dionysus),或者称为巴科斯、巴萨柔斯,是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酒神。如果说在《悲剧的诞生》中, 狄奥尼索斯还只是和阿波罗相抗衡的一种力量, 那么在尼采后期思想中, 狄奥尼索斯已经成为唯一的“自然之神、自然循环之神、出生之神、死亡之神、再生之神、悲剧之神和喜剧之神, 简而言之, 成为生命之神”。

    【本期推荐】

    当某人被贴上虚无主义者的标签时,通常并不意味着赞美。虚无主义究竟是什么?是浑浑噩噩?还是认为生活不值得?或是相信一切都无所谓?诺伦·格尔茨指出,如果我们学会辨认虚无主义的多种类型,那么我们就能学会区分有意义与无意义。

    《虚无主义》一书选自“麻省理工学院基本知识系列”丛书,从苏格拉底、笛卡尔,到汉娜·阿伦特、让-保罗·萨特,围绕公共话题,为大众读者提供专业概述。它追溯西方哲学中的虚无主义历史,对人们所熟知的哲学家及其思想提供了一种颇有新意和启发性的理解。结合当代社会的日常情景,以生动有趣的案例,在与“悲观主义”“犬儒主义”和“无动于衷”的对照下澄清何为“虚无主义”,直击现代人灵魂,引发共鸣与反思。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今天的节目是一期以社会学为主题的杂谈。从“困在系统中的外卖骑手”到对“996、内卷和躺平”的讨论,大家都能明显感受到近两年兴起的“社科热”,尤其是“社会学热”。



    在以往很多人看来,社会学就是研究犯罪、反社会人格、同性恋、亚文化等社会边缘群体的学问,又或者是专门研究婚姻家庭问题和儿童老年问题的学问,对口就业是妇联、街道、社区等等。但实际上,社会学从诞生之初,就是研究政治、经济、文化的硬核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群体”、“社会”这样没有边界的存在。



    现在大家都说“万物皆可社会学”,那到底什么是社会学?社会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去理解社会学家的思想生成比掌握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更重要?今天,我们邀请到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的孟庆延老师,和我们聊一聊他“命中注定”的社会学以及他眼中的“社会学的眼光”。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硕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2:00 第一志愿不是社会学的“天选之人”



    05:30 那时候的南大浦口校区属于“自然状态”



    07:20 社会学研究的其实是元问题



    11:20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里,中学毕业≈未成年



    14:50 严复把sociology翻译成“群学”是准确的



    18:00 文化也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的对象



    23:10 社会学的眼光是社会学的看家本事



    26:00 关键是阅读和理解经典思想家的“脑回路”



    29:00 社会学的“独门绝技”,就是熟能生巧



    31:00 孟老师推荐:《疯癫与文明》+《飞越疯人院》,《文明的进程》



    33:10 欢迎关注B站课堂《经典社会思想20讲》




    【工具箱】



    01 本期提到的社会学学者:周晓虹、成伯清、谢燕清、贺晓星、孙立平、应星



    02 埃米尔·杜尔凯姆(法语:Émile Durkheim,1858-1917),又译为迪尔凯姆、杜尔凯姆,涂尔干,杜尔干等,法国犹太裔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法国首位社会学教授,《社会学年鉴》创刊人。与卡尔·马克思及马克斯·韦伯并列为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著有《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等。



    03 《青春之歌》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革命历史题材剧情片,由崔嵬、陈怀皑执导,谢芳主演,于1959年上映。该片改编自杨沫的同名长篇小说,讲述了知识女性林道静几经周折与磨难最终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



    04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法兰西学院思想体系史教授。他对文学评论及其理论、哲学(尤其在法语国家中)、批评理论、历史学、科学史(尤其医学史)、批评教育学和知识社会学有很大的影响。著有《疯癫与文明》《性史》《规训与惩罚》《临床医学的诞生》《知识考古学》《词与物》等。



    05 在1895年发表的《原强》和《原强修订稿》文中,严复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阐述了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首次提出了“群学”概念。严复认为斯宾塞的社会进化学说“宗天演之术,以大阐人伦治化之事。号其学曰‘群学’”。



    06 奥古斯特·孔德(Isidore Marie Auguste François Xavier Comte,1798-1857),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和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开创了社会学这一学科,被尊称为“社会学之父”。他创立的实证主义学说是西方哲学由近代转入现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07 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1902-1979),美国哈佛大学的社会学者,美国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美国二次世界大战后统整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思想家,20世纪中期颇负盛名的结构功能论典范之代表人物。他早期的主要理论倾向是建构宏大的社会理论,后期开始探讨从宏观转向较微观层面的理论方向,著有《社会行动的结构》《社会系统》《关于行动的一般理论》等。



    08 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Charles Wright Mills,1916-1962)提出“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个概念。所谓社会学的想象力:是一种社会科学的洞察力模型,将个人问题与社会公共问题联系起来;是一种视角转换的宝贵心理品质,将个人经历与社会环境联系起来;也是一种整体与局部来回切换的思维模式,将个人轨迹与社会历史联系起来。




    【小助手】



    《经典社会思想20讲》是B站新推出的一门视频课程。在这门课里,主讲人孟庆延老师会从韦伯、涂尔干、马克思、福柯、鲍曼、托克维尔、齐美尔、埃利亚斯、布迪厄等9位社会学大师的视角出发,回顾100多年来面临的时代挑战,洞察经典社会学知识背后的实际意义。现在购买可享5折优惠。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嘉宾介绍 

    何必,大观学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播客《东腔西调》主播;

    黄少卿,大观学者,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著有《走出发展的陷阱》《供应链金融》等


    知识分享

    1. 在特斯拉当一名普工真的可以月入过万吗?新制造业待遇薪资凭什么可以直追互联网?

    2. 新制造业究竟是在做什么?是未来出路还是昙花一现的风口?

    3. 新制造业是解决35岁危机的出路吗?到底哪个行业才能算年龄友好型行业?

    4. 成都、青岛、杭州等热门城市会是下个超级工厂的栖居地吗?最有可能发展新制造业的城市竟然是……?


    观点讨论

    在你看来,新制造业有可能成为年轻人的容身处吗?






  • 卡尔·马克思或许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欧洲思想家。无论是他提出的剩余价值理论,还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都是我们学生时代的必考题;几乎人人知道《资本论》,说起“资本家”就会想到“剥削”,马克思也曾计划将其写成工人都能读得懂的书,可知道并不等于会读,读过也未必就能真正理解。

    如何理解劳动价值论是《资本论》的核心?马克思所说的“异化”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又是否有破解的可能?时代变了,还需要读马克思吗?“教条”之外,我们还可以如何认知马克思与《资本论》?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杨照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资本论》复杂深刻的思想世界,聊聊具体而真实的马克思。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杨照(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历史学者)

    【收听指南】

    03:30 作为哲学家的马克思,一辈子都在为《资本论》做准备

    08:20 《资本论》的核心,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说起

    14:20 资本介入带来了“异化”,“手段”甚至开始比“目的”更重要

    20:45 原本创造是目的、劳动是过程,工人们开始搞不清状况

    25:40 有了“资本家”,“劳动者”就成为只是出卖自己劳动力的人

    29:20 思考-评断-改造,面向不同的课题,要将彼此联系起来 

    34:50 黑格尔哲学用“绝对精神”代替了“上帝”,是“头下脚上”的

    41:00 马克思的宗教理论:不是上帝创造人,是人创造了上帝

    45:00 异化理论,是贯穿马克思一生的最基本的哲学思考概念

    50:00 去读《资本论》,它从来不是神话,不是口号,而是方法

    55:40 哲学家们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但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

    【工具箱】

    01 《资本论》(德文:Das Kapital)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德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全书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目前作为三卷定稿的“通行本”,只有第一卷(1867年)在马克思生前出版,第二卷和第三卷均由恩格斯整理,分别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后来还有考茨基整理的《剩余价值学说史》作为《资本论》第四卷,于1904年、1905年、1910年分三卷出版。

    02关于劳动价值理论,即关于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历史理论,其一般逻辑构图是劳动——价值——价格。马克思把价格归结于价值,把价值归结于劳动,这样就从经济形态的全领域中把握了生产和分配,同时揭示了“商品经济形态”的发生。

    03 关于异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分析了异化劳动的四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的异化、劳动过程与劳动者的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人与自己的类本质关系的异化。马克思还强调了:其一,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的直接原因;其二,劳动的异化性质明显地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

    04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旅居布鲁塞尔时写作的,《提纲》着重论述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观点。其中第十一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是对整个《提纲》的总结,也是后来镌刻在马克思墓碑上的名言。

    05 《精神现象学》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阐述自己哲学观点和方法论原则的第一部纲领性著作。全书以客观唯心主义立场,叙述了意识从自发到自觉的各个发展阶段,即“意识”、“自我意识”、“理性”、“伦理精神”、“宗教”、“绝对知识”,并把这些阶段说成是人类意识在历史中所经历的发展阶段的缩影,逻辑和历史统一于“绝对精神”。

    06 《形而上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创作的哲学著作。在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四因说”,即世界的运动变化来源于四类因素的影响: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第一因论证是指,任一物都不会是它自己的效因(efficient cause),必然是另一物;这种关系不可能推至无穷,因为没有初始的效因,也就没有终极的效果(final effect);所以必定有一个初始的效因,也就是所谓“第一因”或“无因之果”。

    07 关于正反合理论,是黑格尔在康德的理论上发展而来的一种二元论,包含辩证法三个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之中的后两个规律。举例来说:一颗麦粒,开始只是麦粒(正),但它实际上已包含了突破自己、否定自己的因素,就是要长成麦苗。当它真的长成麦苗时,就不再是麦粒了,而是达到了麦粒的对立面(反)。麦苗最后还会成熟结种、产生新麦粒。新麦粒不是麦苗,也不同于原来的麦粒,而是两者综合的产物(合)。

    【本期推荐】

    《<资本论>的读法》源起看理想的口碑节目《你好,马克思先生》,凝聚杨照四十年《资本论》研读成果。这样一部划时代的经典巨著,直到今天仍有挖掘不尽的思想资源,人人都听过,但很少有人真正读过,现在正是时候,告别课本里的“教条”,跟随杨照,真正走进《资本论》复杂深刻的思想世界。

    作者认为要理解现代社会,《资本论》是绕不开的话题,它对今日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仍有着重要的解释和指导作用,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概念和工具。作者从《资本论》的社会环境和思想动机出发,试图还原一个兼具理性和前瞻性的《资本论》,带领读者重新认识它的深刻与趣味。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前段时间,播客九霄电台更新了几期对谈节目,有关窦唯和张有待一起聊少年时听的摇滚乐,唤起了不少人的摇滚DNA。借此契机,我们也请来了东腔西调的常驻嘉宾孟庆延老师,一位窦唯乐迷aka摇滚乐重度爱好者,做了这么一期闲谈。




    作为摇滚发烧友&社会学学者,孟老师如何看待窦唯及其所代表的的一代中国摇滚乐的转变?1994年的摇滚热是“出道即巅峰”吗?我们为什么会被音乐打动?怎样理解音乐或旋律背后的力量?在这期节目中,孟庆延老师将和我们分享他的私人歌单,也会聊聊他个人感受到的中国摇滚乐发展历程。




    最后,孟老师强调说,本期观点不是专业意见,大概也不能代表广大乐迷,谨代表他自己的青春回忆。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孟庆延(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收听指南】




    02:06 回忆窦唯,更是回忆我自己



    *窦唯,从黑豹、做梦,《黑梦》到不发声音乐



    07:39 中国摇滚乐巅峰不在《乐夏》,而在1994



    *窦唯,何勇,张楚,唐朝,被封神的94红磡



    10:03 中国摇滚乐演变——天才为何成群地来?



    *赵牧阳,三哥,汪峰与鲍家街43号,许巍,郑钧



    13:00 九十年代,是思想与创造最激荡的年代



    *张楚的诗意,何勇的烟火,窦唯的仙气



    16:30 流量过后,大家开始面对不同的境遇



    *汪峰的彷徨,郑钧的淡然,高旗的后撤,窦唯的自在



    23:30 每个人的生活状态,其实只属于ta自己



    26:15 没有歌词,旋律和编曲也能传递出意象



    29:30 “诸神的黄昏”与社会节奏的加速有关



    32:15 被程式化的还有原本丰沛的意象与理解



    36:46 在音乐中感受个人表达与不同的人生故事



    39:00 现代人越来越容易忘记发自内心地热爱




    【本期提到的音乐人&作品】




    黑豹乐队《无地自容》《Don't Break My Heart》《别来纠缠我》



    做梦乐队《希望之光》



    窦唯《高级动物》《噢!乖》《悲伤的梦》《艳阳天》《山河水》《幻听》《殃金咒》《暮良文王》



    何勇《垃圾场》《钟鼓楼》



    张楚《孤独的人是可耻的》《蚂蚁,蚂蚁》



    唐朝乐队



    鼓手赵牧阳



    许巍《在别处》《那一年》



    郑钧《赤裸裸》《回到拉萨》《灰姑娘》《商品社会》《路漫漫》《第三只眼》《低空飞行》《Happy Ending都挺好的……吗》《青春的葬礼》《温暖成河》《Ai ma huo》



    汪峰,鲍家街43号乐队《晚安,北京》《小鸟》



    “三哥”(贝斯手欧洋),面孔乐队



    高旗&超载乐队 《梦缠绕的时候》《魔幻蓝天》



    重塑雕像的权利乐队



    子曰乐队



    歇斯乐队《2065舞指如歌》



    新裤子乐队



    反光镜乐队




    【相关往期】




    Vol.15丨用摇滚精神反抗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我们熟悉卢梭,往往是因为他的《社会契约论》和两论(《论科学艺术》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却较少了解他写作的《爱弥儿》一书,还是一本夹叙夹议的教育小说。在这部著作中,卢梭把自己描写成一个理想的教师,又把爱弥儿描写为理想的学生,叙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20岁成长和受教育的全过程。

    事实上,1762年6月,当《爱弥儿》一书在巴黎刚刚出版不久,就遭到法国天主教会和世俗当局的全面批判和封杀。巴黎大主教贝尔蒙特呼吁人们不要阅读该书,巴黎高等法院也发出了禁书令,并下令逮捕该书作者。在日内瓦共和国,这个卢梭心目中真正的祖国和自由的故乡,《爱弥儿》甚至被市政当局在广场上公开焚毁。

    爱弥儿明明有父母,甚至出身名门,为什么卢梭要说他是一个孤儿?卢梭的分阶段教育理念对后世造成了哪些影响?如何看待爱弥儿和苏菲之间的爱情?如果只把《爱弥儿》当成一本教育学的奠基之作,它何以给晚年的卢梭带去流亡和隐居的厄运?在本期节目中,主播何必和嘉宾张国旺老师将以卢梭的著作《爱弥儿》为引子,带领我们探寻人与公民之间的阶梯、现代人的养成之路。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张国旺(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收听指南】

    02:00《爱弥儿》,卢梭的“育儿经”

    04:40 卢梭为何要假想出一个富家孤儿?

    07:15 卢梭对当时欧洲的教育模式极其不满

    11:07 学校接管孩子,也接管了父母的权力和权威

    12:30 大人要学会辨别孩子的哭声是请求还是命令

    15:20 孩子有内在自然节奏,不是任由捏造的玩物

    17:30 强大不取决于绝对力量,而是身心得以平衡

    19:30 要避免孩子被想象出来的恐惧或欢乐所控制

    23:12 孩子不该成为我们实现自己设想的一个工具

    26:00 青春期,也是建立社会关系的最重要的时期

    28:10 卢梭的引导:建立友谊、帮助他人

    29:00 爱弥儿与苏菲,什么是理想的爱人?

    32:30 为爱成婚,是卢梭带给现代社会的默认值

    34:50 现代人的社会成长和身体成长是不同步的

    37:30 全书高潮:一位萨瓦牧师的信仰自白

    39:35 好的教育,需要先建立亲密的情感纽带

    43:00可以把《爱弥儿》当作“育儿100问”吗?

    46:30 从紧张中跳出来,建立一种轻松的关系

    49:40 没有谁需要完全按照教科书的理念去教育孩子

    【工具箱】

    01《爱弥儿,或论教育》是法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1712-1778)的重要著作。此书写于1757年,1762年第一次在阿姆斯特丹出版,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全书共分五卷,卢梭根据儿童的年龄提出了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02在《人与公民:卢梭社会政治思想研究》一书中,张国旺老师指出,社会状态及其无处不在的恶是现代个体必须直面的命运,就像爱弥儿虽有父母却必须承担孤儿的命运一样。卢梭笔下爱弥儿式的教育展现了人性逐步实现的线索,也标示了现代个体在财产、信仰和家庭等层面确立自身的方式。在此基础上,现代个体才能像爱弥儿一样,借助意志与意志的联合,造就“人民”。

    03 《论科学与艺术》由卢梭回应第戎学院的一篇征文文章组成,在这篇短小的文章中,卢梭集中表达了自己对当时历史条件下科学和艺术的看法,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认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对敦化风俗,保持淳朴的自然并不有利。

    04《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讲述意大利贵族凯普莱特女儿朱丽叶与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诚挚相爱,誓言相依,但因两家世代为仇而受到阻挠的故事。两位主角之间的爱情代代相传,而实际上,当时的罗密欧是17岁,当时的朱丽叶只有13岁。

    05在《爱弥儿》第四卷的中间部分,卢梭插进了一段跟全书主题似乎不太相干的长篇大论,并且给它配上一个独立的标题,名曰“萨瓦牧师的信仰自白”。正是在这篇相对独立的文字中,卢梭借一位虚构的萨瓦省牧师之口,表明了真正的“人的宗教”在自然情感和理性的指引下,如何成长起来。对此卢梭称之为“自然宗教”。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


  • 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本期节目是三联中读“记者,请回答”串台系列节目之一,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邢海洋老师。

    作为《三联生活周刊》的资深主笔,邢海洋老师的经历相当特别。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系和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却投身于证券投资。直到1996年进入《三联生活周刊》,成了目前最老牌的财经评论作者,《投资物语》专栏从1999年下半年开栏至今。而近年来,他又开始回归自己的专业领域,撰写了多篇关于中国地理的文章报道,广受读者欢迎。

    邢老师关心的问题非常有趣也非常接地气,比如:在中国,哪里的气候变化最大?我们的环境治理这么努力,为什么每年还会有沙尘暴?现在的绿化大多种树,为什么花粉过敏的人还是那么多?西安大雁塔一度有像比萨斜塔一样的倾斜迹象,为什么如今“改邪归正”了?“泾渭分明”的泾河和渭河到底是谁浊谁清?除了自然地理因素,其中又有哪些历史留下的独特痕迹?带着一系列的问题,邢老师踏上了实地考察的路途,前后去了西北、大运河与黄河。在今天的节目中,邢海洋老师就将和我们聊一聊他所乐在其中的行走与书写经历。

    【本期对谈】

    主播:何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

    嘉宾:邢海洋(《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收听指南】

    02:22中国股市轮回十年还是3000点

    06:53 重新关注历史地理,属于机缘巧合

    11:00 行走西北,沙漠、沙尘暴与花粉过敏

    14:10西安大雁塔“改邪归正”

    15:00 “泾渭分明”谁浊谁清?

    16:45 行走大运河,河流所带来的历史

    19:30 承载政治意义的十三陵水库

    22:00 古代运河的水闸是如何修建的?

    26:00行走黄河,南旺“分水龙王庙”

    30:10 张生与莺莺,黄河最后一弯的爱情

    33:36 汾渭大裂谷与串珠式盆地

    39:50 黄土高原与人类文明的桃花源

    47:37 好奇心一打开,就有了足够的动力

    【工具箱】

    邢海洋《西北不再干且旱》

    https://www.lifeweek.com.cn/article/130596

    邢海洋《中国西北行》

    https://www.lifeweek.com.cn/article/137167

    《飞絮未至,黄沙又漫天》

    https://mp.weixin.qq.com/s/x2tjnxhePS17VzVjx7ogIw

    《牛羊肉又涨价,过年还能“吃肉自由”吗?》

    https://mp.weixin.qq.com/s/xQiuNYo0ARhX32BEXgIU0g

    《在中国,为什么西北的气候变化最大?》

    https://mp.weixin.qq.com/s/qMkTCrvVJ4ValyEkCf-5nQ

    《泾渭分明:中国北方的气候变迁史》

    https://mp.weixin.qq.com/s/VIMKnqcoNw4VGigZJiDoYg

    《大雁塔为什么会倾斜?》

    https://mp.weixin.qq.com/s/oMfMLnR4pha1s2wBCXgpsw

    《河南特大暴雨:为何这里成为强降雨中心?》

    https://mp.weixin.qq.com/s/xJNSTE2HGcXkNEsw7ug7GQ

    邢海洋《地理大环境中的漕运与大一统帝国》

    https://www.lifeweek.com.cn/article/146134

    邢海洋《北京运河,元代造极》

    https://www.lifeweek.com.cn/article/146141

    王实甫《西厢记》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16631/

    辛德勇《黄河史话》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6750968/

    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099209/

    【小助手】

    由邢海洋老师主笔的三联生活周刊-黄河系列即将发表。收听本期节目并留言,我们将精选3名用户送出“三联中读”数字刊会员月卡+知识会员月卡的双重福利,畅看畅听《三联生活周刊》~

    【关于我们】

    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思考。「东腔西调」是一档由大观天下志制作播出的轻文化播客,每周五更新,不定期加更,感谢你的收听。你可以在喜马拉雅、小宇宙、网易云音乐、QQ音乐、苹果播客、36氪、三联中读等各平台找到我们。欢迎多多留言评论,我们真诚感谢所有反馈,同时也期待更多脑洞。

    公众号:东腔西调

    听友群:添加小助手eidos001(备注「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