エピソード


  • 周噜噜是个有态度的人,那些看似模糊的thin red lines(细小的红线,也是一部电影名)在她的大脑中鲜亮且深刻。左走一步是对,右走一步是错,不要给出任何数字化的概率预测——在非洲,有些事情严肃且较真,有些事情就是这么负责任的不确定。

    这一期播客,我和噜噜深度讨论了几个深度话题:

    在非洲,一个完整的Safari一天如何有意义地度过?住宿营地和Safari guide的选择如何影响你在非洲的旅行意义?

    如何在National Park, National Reserve,Conservancy,Sanctuary这四类不同性质的野生动物区域正确地旅行。噜噜纠正了我的误解:不要以私人保护区的Drive off road作为卖点,这并不是噱头,只是在条件允许下的合理安排。在野生动物世界,人始终被严格约束——动物法则不以人为转移,人不是这里的主人。

    对于“去非洲只为大迁徙The Great Migration”的误导再次被解释。职业营销号对旅行者的错误洗脑令拥有固定栖息地,不参与周期轮动的野生动物失去兽生意义吗?

    非洲营地酒店对于保护野生动物,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非常有态度。了解一下背后的道理,逻辑和故事,Do not make a fool of yourself in Africa(那一部分顽固如石却又无处不去的野蛮旅行者。。。一想到ta们也去非洲就脑仁疼)

    “很多时候你身在荒野看不到动物,实际上很多双眼睛在看你。”

    “撒哈拉以南地区的人对日落有神一般的崇拜。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马赛马拉的日落就是跟其他地方不一样,太阳特别大,特别红。”

    “人们通过Sundowner对着日落举杯欢庆完美一天的结束,你看到了多少动物。而我觉得这举杯的背后,我们终于把这一片土地还给了野生动物,入夜之后人类几乎失去适应荒野的任何能力,动物们却更加自由活跃。”

    ——All by 周噜噜

    以下是AI对音频形成的话题大纲,仅供参考不保证准确描述:

    00:02:25:东非大裂谷与肯尼亚的独特地貌:赤道的分割与自然奇观

    00:06:19:托尔卡纳湖:人类祖先的神秘之地,重新定义我们的历史轴线

    00:12:43:探索非洲之巅:奇里马扎罗山的地理奇观与登山挑战

    00:19:04:深入探索马赛马拉:野生动物观察的最佳方式

    00:25:24:大迁徙时间安排:如何选择最佳营地和观赏角度?

    00:31:46:营地生活:黄昏后的娱乐活动和夜间昆虫现象

    00:38:11:B Hunting in非洲大陆:体验野生动物与野外生活的奇妙结合

    00:44:33:生态环保与日常生活:非洲营地酒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00:50:54:环保行动!在肯尼亚营地使用玻璃瓶装水代替塑料瓶装水。

    00:57:15:银铜牌和金牌:不同等级的持有者在酒店和营地的差异。

    01:03:33:保护稀有资源:营地酒店的生态可持续理念与客人责任

    01:10:00:如何在旅行中融合当地生活:中国游客的建议与思考


  • 这一期话题内容非常丰富,越到后面一些核心认知,关键抓手,避坑建议越多,录制结束我自己都觉得意犹未尽。

    噜噜是一个宝藏旅行者,但需要我在旁边扮演“挤奶油”的人,那些来自经久阅历,长期在地的白金级旅行知识与目的地认知才能一口一口流出来,每一条观点或建议都值得一期独立播客讨论般的弥足宝贵。

    非洲的简单来自我们选择的一致旅行目标——看野生动物,和它的传统旅行方式——Safari。

    非洲的复杂来自野生动物和它们栖息生活的大自然拥有无数规律与法则:成百上千个物种,从食肉动物到食草动物的生物链,从每只动物的完整一生到日常一天,从野生动物在东非高原的迁徙规律到稀树草原植物的生长规则。

    非洲旅行的重要抓手——住宿酒店/营地的选择与财务预算的微妙平衡,背后是本地信息,旅行者经验,和旅行组织者智慧的支撑考验。

    环境与动物保护原则在非洲旅行中的重要性——酒店建造的生态环保要求,旅行者进入的可持续旅行标准。

    “低价团不应当在非洲出现,那里的大自然太脆弱了。”“在非洲旅行,你需要充分拥抱不确定性。”“非洲当地人教会我Humble是什么。”——By 周噜噜

    以下是AI对本次播客提炼形成的讨论大纲,仅供参考不保证准确。

    00:02:27:非洲之旅:简单与复杂的地理、地貌与人文之旅

    00:07:29:探索非洲:揭秘肯尼亚、坦桑尼亚、纳米比亚和南非的旅行目的地

    00:14:53:非洲旅行攻略:揭秘不同季节和路线的安排!

    00:22:21:对比国家公园,国家保护区的旅行规则: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的区别。

    00:29:47:建立私人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重要举措

    00:37:14:非洲旅行攻略:揭秘马赛马拉保护区门票涨价背后的挑战与机遇

    00:44:46:掌握旅行位置要点:选择合适时间与地点的旅行指南

    00:52:11:非洲之旅:旱季与雨季的挑战与机遇

    00:59:41:探索非洲大陆的迁徙之旅:角马、大象和其他动物的奇妙旅程

    01:07:09:探索非洲:遇见野生动物与不确定性的旅行计划

    01:14:35:如何在有限预算下获得最佳非洲旅行体验?选择酒店营地的关键因素揭秘!

    01:22:03:选择旅行路线:不同出行时间对应的不同的目的地和住宿选择!

  • エピソードを見逃しましたか?

    フィードを更新するにはここをクリックしてください。


  • 今年的线路方案讨论,基于去年的旅行团经历,希望讨论一些更深度的认知,更确定的判断,以及更优化的旅行方案。

    所以会有一些啰嗦闲扯,但更多分享的是一些最新关键判断。例如在帕米尔河谷追花,如何选择河谷住宿地,如何安排河谷住宿天数正在成为决定追花体验所达高度与丰满度的决定因素。例如为什么帕米尔河谷的住宿将始终是一个旅行者必须接受的痛点?例如对于春季雪山世界的认知刷新,对于莎车与麦盖提的深度剖析等等。

    自己感觉这期音频交付了很多干货,但干货需要把逻辑链一步一步展开,而不是扎堆一把扔出去,没有听懂意味着白听。所以bear with my long story,音频很长接近2小时。

    可以去公众号和小红书查看更多旅行方案详情,旅行团照片,及讨论视频分享(“吐火罗人与走马行疆旅行”)

    以下是AI对音频自动生成的大纲,只能说,当下AI的营销话术库很充实。

    00:02:21:春花追梦:探寻新疆帕米尔高原的杏花和雪山世界

    00:09:12:探秘帕米尔河谷的河谷杏花:花期、位置和追花攻略

    00:18:25:自由探索的美妙之旅:在旷野中寻找野杏树的奇幻之旅

    00:27:40:深度解析库尔干河谷的住宿选择:最优方案的背后的复杂考量

    00:36:54:春季帕米尔杏花追花之旅:住宿安排与旅行体验

    00:46:07:探秘塔沙古道:地质挑战与美景并存的越野之旅

    00:55:29:体验传统居住方式:古兰丹姆姐姐的民宿与当地文化

    01:04:34:穿越帕米尔河谷:住宿选择与旅行体验的完美匹配

    01:13:47:探秘昆仑山:春季是最美的雪山景观窗口

    01:23:07:深入雪山世界,探寻春天的美景之旅

    01:32:17:喀什老城:传统建筑、院落形式与老程的CITYW步行之旅

    01:41:31:探索维吾尔木卡姆:莎车、刀郎木卡姆和当地文化的心脏


  • If you love him, bring him to 无人区, for it's heaven.

    If you hate him, bring him to 无人区, for it's hell.

    这一期我们聊一聊在中国三大无人区穿越旅行的那些事儿。

    中国三大无人区,阿尔金,可可西里,羌塘。三个令人既爱又恨的神奇目的地。

    每年入冬,领队大马和西藏格桑会不时陷入对无人区的惦念与回忆中。今年亦如此。他们到底在无人区经历了什么?为什么我眼中的无人区旅行约等于自虐,他们却念念不忘期待回响。

    这一期播客专门把领队大马,和他的两位老伙计新疆大鹏和西藏格桑集体喊出来,专门聊一聊他们心头的这份念想。

    我的听后感?想把Queen的这首歌《Don’t stop me now》送给他们。对,想去就去吧,别拦着 cause they are having a good time.

    背景音乐《Don’t stop me now》by Queen。它值得在聊天部分结束后被完整收听(所以我放了完整版在结尾)。


  • 周噜噜是我在文旅行业仅有的几个朋友之一。从新闻记者到旅行杂志,从肯尼亚旅游局到safari guide on the road,她始终做不到反应敏捷,对答如流,反而是满脑子的海量信息经常以各种尴尬组合方式传递出来。但她真诚热忱,简单直接,实话实说,从未掌握如何销售自己的任何心思技巧。

    所以我们成为朋友,并希望一起尝试做一些她格外擅长的非洲旅行的事。她不介意我的粗鲁,我不介意她的迟钝,我们彼此接受对方满身的个性,因为都理解这种身陷自我理想世界不愿为琐事妥协的“懒人”心态。

    非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是生态可持续旅行的大本营,非洲与新疆、西藏拥有太多相似的自然逻辑与生活方式,说起来频频令我俩唏嘘不已。于是我们的合作变得箭在弦上,变得早晚会发生。

    所以这场合作正在发生。这是我跟噜噜的第一个非洲主题播客,所谓“往事如风”其实是想听一听她的故事,她如何从一枚上海本地新闻女变成一位流浪非洲的“亚非拉女王”,再变成一身大地色的local safari guide。

    她的聊天方式再次印证了简单的笨拙约等于真实的专业。我第一次认真采访一位朋友经常忍不住粗鲁插话且废话量大。It annoys me too. 但这就是真实的相互探究,没有排练的随机对谈,我尊重它的真实所以就这样吧,爱咋咋。

    如果你对我们讨论的话题,以及未来计划讨论的关于非洲旅行的深度话题有兴趣,please bear with us. 因为有深度无心机且严重偏理想化的关于非洲旅行目的地的严肃讨论少之又少。请相信,非洲并不适合那么多旅行者,非科学理性的超载旅游和粗暴打卡正在对它造成净伤害。非洲能够帮你找回自然的天性,但它首先需要保护好自己的自然天性。

    P.S. 噜噜觉得自己在开头的自我介绍太饶舌所以单独录制了一份熟记后更加简单从容的版本让我替换(放在了音频的结束部分),但我还是偏好那个脑子快过嘴巴,于是略貌似嘴笨的她。所以就这样吧,总有人理解。

    背景音乐:Africa, by TOTO
  • 下篇的话题貌似难度系数低于上篇,有的地方语气比较任性,也因为如此所以录得畅快,哗啦哗啦一气到底(如果不是因为隔壁装修不时给我一段噪音让我暂停去喝口水。。。)。

    感觉下篇话题更加实用:

    1)住宿背后的心思。如何选择与不选择酒店/民宿

    2)为什么要包餐?每日三餐背后的逻辑

    3)直接链接目的地社区的价值创造

    4)旅行者的收获,open question

    5)年龄是否代表差异?

    6)旅行没有完美,只有不断犯错上的积累

    7)我们的定价逻辑

    8)旅行没有性价比,只有一分钱一分货的讨论

    感谢收听。期待与各位在旅途中碰头。

  • 呼应上一篇“我们的价值观”,这里短话长说地聊一聊我们的路线产品背后的价值创造与定价逻辑。

    因为信息量超大,所以分为上下两篇。可以作为中级旅行者的新疆及西北边疆旅行教育手册(入门新手慎选)。

    关于产品价值的讨论源自梁宁在《真需求》书中的推论观点,即一个正向商业闭环=产品价值+外界共识+令自身可持续的竞争力系统(定价),产品价值(有形或无形)=功能价值+情绪价值+资产价值。

    尝试参考上述观点详细分析走马旅行团产品的价值创造于哪里,出什么?

    上篇讨论一半内容,下篇讨论另一半。需耐些性子,但保证应说尽说,适合指导出行实操。虽然还是说不全说不够,好在还有那本“欢迎或劝退信”小册子继续大力补充。

    完美package:“欢迎或劝退信”手册+播客“我们对旅行的价值观”+播客“如何理解我们的产品价值与价格(上)(下)”。

    如有时间通过小红书“吐火罗人与走马行疆旅行”的过往视频对更多细节话题查遗补漏,会收获更加清晰完整的旅行知识库。

  • 乔布斯说:“对我来说,营销讲的就是价值观”。

    做了七年“吐火罗人”,从2018年到24年,想要完整聊一聊“吐火罗人”的价值观。对我来说,营销正在变得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它来回答“我们是谁”的命题,尝试与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相互认识、了解,在未来某时可能共同踏上一段旅程。

    这个命题启发于最近阅读的梁宁的《真需求》,她从产品经理的角度讲述了一些商业道理,总结了一些产品逻辑。她在书中回忆了苹果1997年的营销推广“Think different” Campaign背后Steve Jobs的一段内部讲话,点亮了最近正在深陷思考人生中的我。

    如果您选择认真看待每一次出发,严格审视旅行的每一个抉择,我会建议您耐心收听这一期播客中关于“吐火罗人”的命题作文,它分享的是一些我认为值得了解、从个人经历中总结,可能顺应当下社会发展趋势的价值观,解答了“我们到底是谁”。“吐火罗人”因为这些价值观存活了过去七年。

    Travel creates value. Experience different.


  • 这两个目的地不是矛与盾的故事,不是哪个好哪个不好的事,是适合不适合的了解与判断。

    一起讨论一下冬季阿勒泰和伊犁这两个目的地的独立特征,差异比较,匹配适合的人群特征。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还有一些关于这两个冬季目的地的Q&A,我把众多关心的问题挑出来供回复讨论。

    这一期音频我录得很惬意放松,没有上一期音频的负面情绪影响,果然还是讨论目的地本身更有趣。

    了解更多,红薯与公主号“吐火罗人与走马行疆旅行”。My wx:13810404675

  • 完整详细讨论分为上下两期,一共2小时左右。

    这个话题确实信息量很大,内容很多。从侧面说明这条路线看似简单实际处处是海量细节和考量,旅行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放在金融行业每一场旅行都是一个精心调研后的投资组合。

    此外也有主讲人越说思路越活跃,有点刹不住闸的地方哈哈。

    本集主要讨论成功追花的核心方式方法,“追花之旅”的落地执行姿势,和帕米尔高原的其他区域的独家体验安排。


  • 上下篇各40分钟左右。

    下篇主要讨论在这个季节,这个区域,面临若干新选择的情况下,以自然景观的季节性,旅行天数、旅行预算、每日行车时间不能过长等等约束下,我们不建议怎么玩?

    还有关于帕米尔高原住宿条件,高反顾虑的详细讨论。


  • 一段关于云南旅行的记忆与回顾,领悟与想法。

    十五年前至今的从滇西北,滇西南到滇东南的个人旅行回忆。云南旅行曾经的黄金十年回顾。未来的路在何方?我们怎么做。。。

    想了解我们更多?请参阅

    微信公众号/小红书号:吐火罗人与走马行疆旅行

    或直接联系公子刘:13810404675(微信号)



  • 终于把这期音频录出来了。

    对2023年夏天的伊犁河谷的回忆,对夏季伊犁河谷的旅行逻辑与小众旅行方式的详细啰嗦讨论,尽在这里。

    24年夏季招募团期:5月18日(天山红花主题),5月25日(天山红花主题),6月1日,6月8日(端午假期),6月15日,6月22日,6月29日,7月6日,7月13日

    咨询与报名请联系公子刘13810404675,或领队大马13667557366。


  • 新疆及西北边疆地区的住宿选择,在我看来,是一个超级复杂的任务。

    没办法国情复杂,区域情况更加复杂。这里通行的规则与玩法常常令我这个从业者感觉“原来还能这样”,“原来其实就是这样”。

    新疆的住宿方式通常是三个选择:酒店,民宿/固定住宿营地(所谓野奢房车/帐篷营地等),户外露营。

    结合我们自己的个体经验与教训详细讨论一下这三者的最新情况,趋势以及如何考量抉择。


  • 真实的“李娟的阿勒泰”在哪里?在我们这条打磨五年的夏季北疆路线上。

    从李娟书迷的角度八卦一下观剧感受,聊一聊李娟与她书中的北疆游牧世界。聊一聊有关北疆阿勒泰的我们的理解与感悟。

    聊一聊我们为什么做这条路线?虽然禾木喀纳斯景区大蹭热度,我们仍然坚持不去的理由是什么。

    很多碎碎念,但是真实,从脑子里冒出来就说出来的话。


  • 从自然地理角度,柴达木盆地以外的青海与甘南实为一体,同属黄河源头的上游区域。现代行政的划分无需干扰旅行背后的逻辑。

    我们在青海与甘南游荡已久。最近的几次频繁出团是在2020-2022年。一方面因为地理位置上青海与甘南相当于新疆的前院,更准确地说是进入新疆的丝绸之路的两个分支:青海道,与河南道(湟水与黄河以南,与河南无关);另一方面是我的个人兴趣:柴达木盆地的雅丹,黄河源果洛牧区,与甘南的玛曲湿地。

    若评选中国境内最壮观的天然雅丹地貌,我认为一处在罗布泊,另一处则是柴达木。雅丹是风与水的产物,是时间的刻度。见证一场天然宏大的雅丹如同走过一条时间的廊道,进出之间忽然忘记身在何时。在多次深入罗布泊雅丹群后,柴达木盆地从俄博梁到茫崖的鲸背式、流线式雅丹地貌令我再次惊叹。穿行于亿万年间的雅丹地表,每个人的心中到底想到了什么?

    在阿尼玛卿雪山冰川融水的庇护下,青海果洛是青藏高原最优质草场之一。也正因其宝贵,果洛曾经是青甘之间民风最为彪悍尚武的藏区,直到一百年前约瑟夫洛克先生的书中,仍然记下了他从甘南扎尕那出发前往阿尼玛卿雪山途径果洛的历险故事。甘南是黄河百转千回流下青藏高原的见证。

    黄河河水在甘南草原上九曲十八弯,奋力寻找出路的过程令甘南得以拥有一场西北独绝的湿地草原景观。看遍新疆欧亚草原自认已是“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我来到甘南湿地后跟领队大马说,我们还是要做甘南!

    在黄河之外,甘南还拥有令洛克与我同时怀念的扎尕那的光盖山。位于甘南与青海交界的阿尼玛卿雪山中的年宝玉则与扎尕那极度神似却似乎在宏观程度上更胜一筹。

    甘南的人文地理与历史串联起西域与中原,令人既熟悉又陌生。“卫藏的法,康巴的人,安多的马”。甘南的安多藏族在黄河玛曲湿地豢养的“河曲马”如此出名,令我将其列入必选。

    在新疆之外,如果你希望跳出旅行市场红海中千篇一律,毫无生趣的青海与甘南,欢迎加入走马旅行团,看一看我们眼底与心中真实的中国最壮观雅丹之二与黄河上游源头秘境。

    联系公子刘:13810404675

    小红书/公众号:吐火罗人与走马行疆旅行


  • 虽然与“青海道”share同一篇文案,但本集音频的讨论内容属于甘南它自己。甘南的人文话题超多,一起重新认识一下甘南吧!

    从自然地理角度,柴达木盆地以外的青海与甘南实为一体,同属黄河源头的上游区域。现代行政的划分无需干扰旅行背后的逻辑。

    我们在青海与甘南游荡已久。最近的几次频繁出团是在2020-2022年。一方面因为地理位置上青海与甘南相当于新疆的前院,更准确地说是进入新疆的丝绸之路的两个分支:青海道,与河南道(湟水与黄河以南,与河南无关);另一方面是我的个人兴趣:柴达木盆地的雅丹,黄河源果洛牧区,与甘南的玛曲湿地。

    若评选中国境内最壮观的天然雅丹地貌,我认为一处在罗布泊,另一处则是柴达木。雅丹是风与水的产物,是时间的刻度。见证一场天然宏大的雅丹如同走过一条时间的廊道,进出之间忽然忘记身在何时。在多次深入罗布泊雅丹群后,柴达木盆地从俄博梁到茫崖的鲸背式、流线式雅丹地貌令我再次惊叹。穿行于亿万年间的雅丹地表,每个人的心中到底想到了什么?

    在阿尼玛卿雪山冰川融水的庇护下,青海果洛是青藏高原最优质草场之一。也正因其宝贵,果洛曾经是青甘之间民风最为彪悍尚武的藏区,直到一百年前约瑟夫洛克先生的书中,仍然记下了他从甘南扎尕那出发前往阿尼玛卿雪山途径果洛的历险故事。甘南是黄河百转千回流下青藏高原的见证。

    黄河河水在甘南草原上九曲十八弯,奋力寻找出路的过程令甘南得以拥有一场西北独绝的湿地草原景观。看遍新疆欧亚草原自认已是“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我来到甘南湿地后跟领队大马说,我们还是要做甘南!

    在黄河之外,甘南还拥有令洛克与我同时怀念的扎尕那的光盖山。位于甘南与青海交界的阿尼玛卿雪山中的年宝玉则与扎尕那极度神似却似乎在宏观程度上更胜一筹。

    甘南的人文地理与历史串联起西域与中原,令人既熟悉又陌生。“卫藏的法,康巴的人,安多的马”。甘南的安多藏族在黄河玛曲湿地豢养的“河曲马”如此出名,令我将其列入必选。

    在新疆之外,如果你希望跳出旅行市场红海中千篇一律,毫无生趣的青海与甘南,欢迎加入走马旅行团,看一看我们眼底与心中真实的中国最壮观雅丹之二与黄河上游源头秘境。

    联系公子刘:13810404675

    小红书/公众号:吐火罗人与走马行疆旅行


  • 2024年我们如何探索秋季北疆?

    从我个人对什么是秋景的理解开始闲聊,为什么阿尔泰山是境内秋景的最高水准?比较一下境内其他几处秋景目的地。然后聚焦讨论我们这份秋季北疆阿尔泰山路线方案背后的思考与逻辑,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不那样等等。音频时长1小时零15分钟左右,还可以,基本上把我目前想到想说的都聊到了,如果你有更多问题可以随时找我或留言。

    或去小红书“吐火罗人与走马行疆旅行”找到相关压缩版的视频讨论。或者我们的公众号“吐火罗人与走马行疆旅行”找到详细文字版线路文案,或找到我们的联系方式。


  • “帕米尔高原隐藏了多少秘密”是我在2018年特别为那个年代的帕米尔高原撰写的一篇长文,并基于这份长文录制了一系列长音频提供更多详解。

    这些工作的背后是我对帕米尔高原的一份真诚加努力的理解与认知,也是一份仰止与珍藏。

    后来帕米尔高原迅速网红化成为一个打卡流水线,我为此心情低落几年,终于从去年我们对这个目的地重新开始更多探索与了解。两个夏天的若干次探路之后,我们的路线方案令我相信这会是一个远离网红流水线的,更加真实有深度的帕米尔高原旅行计划。为此我把珍藏了好几年舍不得滥用的最初那篇长文题目郑重送给了这份路线方案。希望它能带你看到一个更加神奇的帕米尔。

    关于帕米尔有太多信息,太多话题,太多八卦与正史,这个音频应当是第一波的闲聊讨论,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后面一定会有更多I am pretty damn sure. 亚历山大,法显,玄奘,斯文赫定,斯坦因向往并亲历的帕米尔隐藏了太多秘密。

    可前往红书或公众号“吐火罗人与走马行疆旅行”查阅相关主题视频或文字文案。


  • 这个音频我觉得说得有点啰嗦,情绪不太好,毕竟是回忆23-24年冬天北疆阿勒泰旅行中的一场又一场匪夷所思与大跌眼镜。

    我自己回听都感觉有好多唉声叹气在其中,也因为情绪差所以说话的逻辑有时候啰嗦且混乱。请谅解,我通常不是这样的哈哈

    对去年的闹剧做复盘分析,一方面想为今年的旅行者提供更多有效提示和背景信息,另一方面也是我们自己再次确定这件事到底应当如何做才是正确合理的选择,而不是被大众咨询者打乱思路:要知道去年和今年的冬季旅行咨询者,太多人说我们价格贵或不理解为啥一定是四驱越野车和资深领队的配置。

    所以虽然啰嗦那么一点点,但都是又冷又硬的干货内容,价值含量超高。还是找个闲散的时间收听吧。或者去我们的小红书上收看这个话题的视频版。Thanks dear.

    小红书:吐火罗人与走马行疆旅行

    公子刘wx:13810404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