エピソード

  • 您現在活明白了沒?
    2020年我應邀在台灣台中市的古典音樂台進行了一段關於一個人要怎麼「活得明白」的廣播專訪。這個我並不期待的廣播專訪, 至於為什麼並不期待呢? 稍後我會向聽眾朋友們報告。 不過這次我並不期待的廣播專訪, 卻意外的碰撞出一段意義深遠, 而且頗為精彩雋永, 耐人尋味。這一集就將這次古典音樂台的廣播專訪節錄一部分與全球的聽眾朋友們分享。
    張政維老師在一個很糊塗的時期, 去做了一件很糊塗的事。 那就是在2020年抱著一種在我這個年齡和資歷都不太應該有的天真和浪漫情懷, 我講的是那種一廂情願的幻想「千里遇知音」的那種要命的天真和浪漫, 居然草率的促成了一個最終證明和藝術毫無關係的合作, 那就是在2020年在台灣台中和一位社會學的教授展開了為期一年的藝術村拓荒的計畫。當然在那一年中, 在藝術創作上我幾乎一事無成, 每天除了被如影隨形的社交打擾外, 還被那位一直自認為具有藝術天賦的社會學的教授「指教」了許多關於人生觀的課題。 他是專門研究老齡化社會問題的社會學者, 他創辦了一個自認為具備差異化競爭優勢的所謂「銀青共存」的園區, 也自認為在那個園區當中要有所謂「藝術元素」, 而且這個「藝術元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而我就是那個元素。這個藝術村拓荒的計畫, 其實自始至終都沒有機會靠近我定義的那個藝術狀態, 即使我是想方設法非常努力的想見縫插針的靠近那個藝術狀態, 甚至看能不能歪打正著的不小心和藝術挨上一點邊兒!
    所以我在不怎麼樂意下, 被那位社會學的教授安排接受了台中「古典音樂台」的專訪, 並很禮貌的要求我談一談所謂「創作力和年齡的關係」, 主要以我自身的藝術經歷為腳本來製播這一集節目。那位社會學的教授還引了一段和這個題目有關的典故, 他說:「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David Galsenson所主導的一個大型研究計劃,有系統地整理綜觀20世紀許多知名藝術作品和藝術家的創作力和年齡之間的關係,研究發現:20世紀人類歷史上許多知名藝術作品其實都出現在這些藝術家的60幾、70幾或甚至80幾歲。」
    好, 這是引言, 然後他又說:「現在的台灣是平均餘命80多歲的高齡社會,一般人50-60多歲退休,如果按藝術家生涯發展而言,這才是盛年、甚至只是起點, 所以我邀請您來的目的是想為這個園區添加一種旺盛的活力,您對這樣的安排感受如何?」
    其實, 我很想回答他: 「我的感受很糟。」當然我如果這麼回答的話, 那這個原本很受歡迎的節目就錄不下去了。 我剛才跟各位報告過了, 這個藝術村拓荒的計畫, 其實自始至終都沒有機會靠近我定義的那個藝術狀態, 即使我是非常努力的想見縫插針的靠近那個藝術狀態, 窮盡一切手段看能不能歪打正著的不小心和藝術挨上一點邊兒! 那應該怎麼回應他的這個「創作力和年齡的關係」的題目呢? 我心生一計, 就想從「您現在活明白了沒?」這個主軸繞進我定義的那個藝術狀態, 於是乎我就修正了他們原先的腳本內容, 提了一個「您現在活明白了沒?」梗。
    這個梗的開始我這麼說:「我在2015年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 叫『純粹』。在這篇文章中我談到過一位真正意義的藝術家是什麼狀態。我說:「一位純粹度很高的藝術家為什麼總需要這樣的狀態,那就是孤獨、寧靜甚至是貧窮?因為,他正在演譯一個超越自我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創作』。」
    我接著鋪這個梗,說道:「藝術家要盡可能的不要『一心兩用」,要盡可能的『反物質」,要淡泊、要寧靜,甚至要甘於貧窮。因為藝術品所蘊藏的『生命感』和『能量』有多大的強度, 會根據「純粹度」的深淺程度,來決定『加持』的力度。『再純粹』就『再加持』!『更純粹』就『更加持』!」
    然後我把這個梗放大到人生的長度, 我說:「人的一生有兩個日子很重要,一定要牢牢記住。一個是您出生的日子,另一個是您明白為什麼要出生的日子。」
    最後, 我用「哲學式審美觀」、「有病不呻吟」和「偉大的習慣」三個主題, 把這個梗放大到人生的寬度。
    就這樣, 我把這個看似自始至終都沒有機會靠近我定義的那個藝術狀態的專訪節目, 繞進我真正想表達的那個藝術狀態, 也可能歪打正著的和藝術挨上一點邊兒! 訪問內容碰撞的很精彩雋永, 意義深長且耐人尋味。希望您會喜歡…

    如果您喜歡這個節目, 歡迎您贊助我一杯茶 : https://p.ecpay.com.tw/4FB23A8

  • 敬愛的聽眾朋友們, 這一集我將繼續從趙無極老師「情緒表達法則」的第三個法則開始, 向聽眾朋友們報告趙無極老師8個「情緒表達法則」的其他六個法則。
    第三個趙無極老師「情緒表達法則」是「體察內心的需要」。
    說到趙無極老師在這裡所說的「體察內心的需要」,他說:「我畫畫,是一種需要。驅使我的唯一動力,是在寂靜的畫室中,手拿畫筆和顏料,面對一張空白畫布這一個需要。」
    趙老師其實並不太想輕易指導學生畫抽象作品, 一個真正的理由, 我認為他是擔心他當時的那些學生, 恐怕並不是因為自己的需要去畫抽象畫。他恐怕他當時的那些學生,並沒有真正需要畫抽象, 才學畫抽象。
    他說:「你們基本的觀察方法改變之後,覺得自己這樣畫不夠了,內心提出了這樣的需要,那你就會創出新路子來。」
    我認為, 他是希望每個學生根據自己合適的風格,去發展屬於它們最具辨識度的藝術, 可能有些學生將來會在藝術界非常出色, 但他的作品可能並不是抽象風格。聽眾朋友們, 藝術家可能窮其一生都企圖在藝術創作中去所謂「獲得新觀念」, 但是談何容易啊!我們都知道有沒有「獲得新觀念」是一種有點尖銳, 甚至有點刻薄的問法; 但我們至少應該要努力做到的是趙無極老師在這裡所說的「遠離低級趣味」,所說的「畫畫,要根據一種自身的需要」。藝術家是這樣, 我想對於收藏家言, 恐怕也是應該要用這一點去選擇您所收藏的藝術家作品。
    第四個趙無極老師「情緒表達法則」是「忠於自己,不要自欺欺人」。
    在這一集我會跟聽眾朋友們報告「藝術家性格」問題當中的「真誠」問題。我在2015年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 叫『純粹』。在這篇文章中我談到過一位真正意義的藝術家是什麼狀態。我說:「一位純粹度很高的藝術家為什麼總需要這樣的狀態,那就是孤獨、寧靜甚至是貧窮?因為,他正在演譯一個超越自我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創作』。」
    趙老師說: 「繪畫是一輩子的事情,像做和尚一樣,要不停地畫,不停地畫,一天都不能停。我能夠生活,我要畫畫,我不能夠生活,我也要畫畫。一個人選定了畫家這個職業就苦了,所以,你要是吃不了苦,還是找別的事幹吧!
    畫畫這個事業是這樣的,上坡、下坡、上坡、下坡,不會是一直上去的,高的時候不要得意,低的時候不要灰心。像患了精神病差不多,有時好一點,有時壞一點。」
    第五個「情緒表達法則」是「不要抄,要消化!」。
    第六個是「膽子要大、觀念要新!」。
    第七個是「要找自己的麻煩」。
    第八個, 也是最後一個趙無極老師「情緒表達法則」, 那就是「面向您的時代」。
    這就是我對趙無極的繪畫作品當中的8個「情緒表達法則」的全部內容, 跟全球的聽眾朋友們分享和討教。這些都是非常精彩的內容,屆時還請您撥空收聽指教。
    歡迎來信指教 [email protected] 我是Wei。

    如果您喜歡這個節目, 歡迎您贊助我一杯茶 : https://p.ecpay.com.tw/4FB23A8

  • エピソードを見逃しましたか?

    フィードを更新するにはここをクリックしてください。

  • 敬愛的聽眾朋友們, 這一集錄製的時間恰逢公元2021年的亞洲農曆春節的除夕前一天, 預祝全球正在收聽本節目的朋友們, 新春快樂、歲月靜好、事事如意、心想事成。當然, 如果聽眾朋友們並不是在現在這個2021年的亞洲農曆春節的時期收聽到本節目, 也祝您今後的每一天都歲月靜好、事事如意以及心想事成。
    聽眾朋友們, 這一集我們就來談談從趙無極老師在藝術史上各個藝術創作時期的轉變以及他哲學和美學的高度, 來審視趙老師的繪畫作品是怎麼在東方令人沉醉的意韻, 與西方的浪漫主義的理解和融合中, 創造出他的「西方式的中國意蘊」, 怎麼在他的作品當中產生那「敏感細膩的質感特性」與那「神秘的節奏」和「扣人心弦的情緒湧動」。
    在1953 和1954 兩年之中,是趙無極繪畫風格最重要的改變時期,在這個時期,趙老師的繪畫作品由具象、半具象,到符號化與到完全抽家的創作歷程轉變, 是趙老師被稱為「西方現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這個趙老師創作歷程轉變, 對理解趙無極的繪畫作品當中的情緒表達問題, 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
    這一集我們談趙無極老師在藝術史上五個藝術創作時期的轉變過程。我們也談到趙無極老師在藝術史上各個藝術創作時期的轉變與在他的繪畫作品當中的情緒表達有什麼法則的問題。
    我且把趙無極的繪畫作品當中的「情緒表達法則」, 仔細的分成8個部分跟全球的聽眾朋友們分享和討教。
    本集談了兩個部分
    一. 趙無極老師說: 「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
    趙無極老師說: 「怎麼把自己的感情同看到的東西,在我們的手上表現出來,這點最重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察方法,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察方法, 所以每個人的風格就不會一樣。假如每個人的觀察都是清一色的一樣,畫出來就都是一個樣,像是從一個模子印出來的一樣。」
    趙無極老師又說: 「如果一個媽媽生了八個孩子,八個孩子脾氣一定都不會一樣,那為什麼你們的畫,畫卻都是一樣的呢?你們的技巧和功夫也許都很好,問題是觀念沒有打開,並沒有真正地用你們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並沒有把你們每個人的本性都發揮出來。」
    趙老師所說的「把每個人的本性都發揮出來。」, 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種「辨識度」的強調。有很多藝術家窮其一生也沒有辦法讓自己的作品具備「辨識度」, 這一點, 我想聽眾朋友們當中有些藝術唱作者, 應該很有共鳴。
    第二個趙無極老師這8個「情緒表達法則」的表達法則,是「遠離低級趣味」。
    趙老師就這個問題, 談到: 「你們要想辦法閉上眼睛,不要看低級趣味的東西,要自己畫自己的。」趙老師也說:「不要去將就別人的趣味,一切要等五十年或一百年後再做定論。」, 也就是說「藝術品味,要等五十年或一百年後再做定論。」
    這些都是非常精彩的內容,屆時還請您撥空收聽指教。

    歡迎來信指教 [email protected] 我是Wei。

    如果您喜歡這個節目, 歡迎您贊助我一杯茶 : https://p.ecpay.com.tw/4FB23A8

  • 這一集我們會仔細談到趙無極老師針對處理畫面的構圖問題, 是以怎樣的心法來實現的? 或是說, 是以怎樣思維習慣的來實現的?
    趙無極老師處理畫面的構圖問題是有一些已經很成熟的規律的,
    第一個法則, 趙無極老師說: 「要看整體,不是看小趣味…」
    這個「整體」問題的第一個思維習慣, 也就是這個「牽一髮而動全局的意識」, 就是趙老師慣有的構圖的思維型式, 理解了這個思維型式之後, 也就可以使我們對判斷趙無極畫作時, 可以用這個「牽一髮而動全局的意識」構圖問題, 也就是趙無極老師說: 「一筆動,整個畫面都動。這裡動,別的地方要呼應」這樣的構圖的思維型式, 來判斷眼前這幅趙無極的畫作作品是真跡還是贗品。真跡一定是有「全局意識」的, 而贗品就一定沒有「全局意識」的。
    第二個趙無極老師處理畫面的構圖法則, 趙無極老師說: 「少就是多…」
    趙老師說: 「畫畫要「經濟」,也就是說要能從簡單裡看到豐富,從少裡看到多,但不是表面的多。換句話說,就是簡單裡要有東西看。」這一點趙老師提到了兩個字, 「中肯」。他說: 「如果中肯,力量就大,不中肯,擺了很多東西也沒用。」
    趙老師也就這一點批評了他的學生, 說: 「你們畫畫總是注意小的東西,囉哩囉唆,我總是要求你們單純、再單純, 簡單、再簡單。」
    第三個法則, 趙無極老師說:「畫要能呼吸…」
    趙老師說:「構圖最重要的就是空間關係,假如沒有空間,你的畫就鬆不了,動不了。空間關係多就活,不然的話就呆。你們的畫常感覺是停在那裡,沒有動的感覺。你們用筆也總有停的感覺,筆像是「擺」著畫,筆不要用得太死,要活一點。」我這麼說, 不論您用甚麼理論構圖, 用什麼技巧構圖, 只要您能夠讓您的構圖感覺起來能呼吸, 那就是好的構圖。
    反之, 不能呼吸的構圖, 那就是不好的構圖。
    這一集我們也開始談了「趙無極的情緒」問題。
    趙無極說:「人們都服從於一種傳統,我卻服從於兩種傳統。」
    我們都知道, 作為受東方藝術環境薰陶長大的趙無極,潛意識地會將東方式的山水,以慣性的水墨的渲染、書法的筆觸以及東方的細膩與虛實等元素, 加上西方現代主義的造型構成、觀念表達與色彩理論等元素應用於他的作品之中, 他的盛期作品是一個完全抽象的形式世界,投射了許多審美聯想的幻覺。
    趙無極老師的有些繪畫作品中, 體現了東方人特有的一種「冥想的精神」,認為趙老師是「將法國的情致與遠東的空間感相結合」。其獨創的「抒情抽象派」的繪畫風格,隱含著大自然的神韻和中國文人畫的意境,充滿著東方的神秘與中國的詩情。

    歡迎來信指教 [email protected] 我是Wei。

    如果您喜歡這個節目, 歡迎您贊助我一杯茶 : https://p.ecpay.com.tw/4FB23A8

  • 趙無極是世界公認的中國當代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他以西方現代繪畫的形式和油畫的色彩技巧,融入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意蘊,創造了色彩變幻、筆觸有力、富有韻律感的空間與情緒。我們透過深入理解趙無極老師繪畫當中極其富有辨識度的藝術特色及技法,和他慣有的構圖與色彩的思維型式,來建立對構圖與色彩語言的基礎認識。
    這一集, 我們所談了「趙無極的空間與情緒」當中的「空間」問題。
    我們對怎麼決定空間構圖中「趣味中心」的位置和形式? 以及我們怎麼把形式的趣味和內容的趣味和諧的統一起來, 又怎麼把它們矛盾的對立開來 ?
    我想趙無極老師也會遇到這樣的舉棋不定, 這樣的糾結於對立與和諧、矛盾與統一中….當趙老師解決了這些糾結後, 他以光源進一步地確立了空間的實體存在, 以多樣交錯的緻密筆觸創造出各種匪夷所思的線條, 如同無數直射、折射與反射的光線一般,引導並觸發了我們對於趙老師所創造空間形象的種種臆測,而更感到畫面無窮盡的擴張並愈發深邃….
    還有一個對喜愛趙無極作品的藏家非常重要的問題, 那就是趙無極畫作鑒別真偽的問題。這一集, 我們談到趙無極畫作的鑑定問題, 我們談到了「趙無極基金會」這個專家組織,這是全球唯一有權頒發趙無極作品真偽證書的機構。我們這一集的內容就是要使聽眾具備一定程度專業的能力, 來初步判斷趙無極畫作鑒別真偽的問題, 讓您的鑑定能力更接近專業鑑定師或其他專業人士的想法, 這也是我錄製這集節目可能達到的目的之一….

    歡迎來信指教 [email protected] 我是Wei。

    如果您喜歡這個節目, 歡迎您贊助我一杯茶 : https://p.ecpay.com.tw/4FB23A8

  • 在這一集中,我們要談的是藝術的「品牌操作」。以2020年的潮流藝術興盛現象來說,興起的原因與操作面可大致歸類為三種類型: 1.藝術網紅化 2.跨界合作 3.社交貨幣的量化。 因為年輕收藏家的數量攀升,而年輕收藏家的趣味趨勢走向變化,使得二級藝術市場也將潮流藝術列為現階段的重點操作目標。以美國塗鴉藝術家KAWS為例,來分享他的品牌創造故事,探討他所締造的社會現象及對藝術趨勢所造成的影響。潮流藝術品在現今的價值來說,是它所造成的藝術普及和精神。這股潮流旋風的幕後推手跟一群著名的策展人或是隱藏在藝術家背後的團隊有關,他們突破了過去的框架,策展場域不是畫廊而是街頭;策畫的宣傳對象不是收藏家而是關注社會議題的人;推廣藝術的工具和形式並不是辦畫展而是用社群謀體還取代線下畫廊;用事件營銷來取代策辦畫展。這種製造潮流藝術品牌的方式是很前衛的,甚至可以說是策展人革新了策展方式所製造出來的藝術品牌,而不是藝術家創作了多麼高價值的藝術作品。【Wei & Pei】節目歡迎下載、收聽與不斷回放。歡迎加入臉書留言討論並給予我們您寶貴的意見。In this episode,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 the "brand operation" of art.Taking the trend of in fashion art in 2020, the reasons and operations of the rise can be roughly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1. KOL(Key Opinion Leader) 2. Cross-border cooperation 3. Quantification of social currency. Because the number of young collectors is rising, and the interest trend of young collectors is changing, the secondary art market also lists in fashion art as the key operation target at this stage.Take the American graffiti artist KAWS as an example to share his brand creation story and discuss the social phenomenon he created and the impact on art trends.The current value of in fashion art is the popularization and spirit of art it has caused. The driving force behind this trend is related to a group of famous curators or a team hidden behind the artists. They broke through the framework of the past. The curatorial field is not a gallery but a street; the propaganda object of the plan is not collectors. People who are concerned about social issues; the tool and form to promote art is not to organize art exhibitions, but to use the community as a community to replace offline galleries; to use event marketing to replace planning art exhibitions. This way of creating trendy art brands is very vanguard. It can even be said that the art brand created by the curator innovating the curatorial method, rather than the high-value art work created by the artist.

  • 在第十集的節目中,我們會告訴大家目前藝廊在銷售藝術品時,有那些不為人知的商業取向,例如:複製原畫、肖像畫、復買回機制…等等。其中,復買回的服務已被當成金融操作的手段,奠基在權威的估價系統之上。當代藝術的買賣中,存在著兩種價格訂定:一是對已存在的藝術品定價,二是對未來的藝術品定價。當我們試圖去找尋未來的高價藝術品時,就必須將作品價值列入討論;作品價值本來是藝術家的主觀認定,而這種主觀認定是否受到未來的市場機制的認可跟追捧,就需深入思考藝術品的趣味趨勢中價格與價值之間的關聯。藝術家要如想站在趣味趨勢的浪頭上,首先他的藝術作品需具備傳播性,如何做到傳播性呢?簡單來說便是作品差異化,其中「引人入勝的故事」是組成差異的重要部分,當藝術家和他的藝術品被廣為傳播時,藝術家便有了名氣,藝術品的價格便能提升。那麼,是誰在主宰趣味的走向?趣味的趨勢是否能被炒作?2018年10月英國藝術家班格西(Banksy)的畫作「女孩與氣球」,在蘇富比夜拍專場上以新台幣約4100萬的價格拍出時,幾乎與落槌聲同時響起的警鈴震驚了所有人,更令人吃驚的是這幅畫作便緩緩下降,被隱藏在畫框內的碎紙機碎成條狀,更加不可思議的是得標的買家仍堅持以得標原價買下這幅已碎成條狀的作品……所以這個故事的衝擊力是非常強大的。趣味趨勢的發生與轉移常是不可掌控與預知的,我們唯有將眼光放遠以200年的長度來思考,並衡量自身的審美能力,放棄功利思維,將本身的收藏以象徵性交換入手,不要只以投資增值為唯一考量,堅持個人化趣味眼光,長遠看來,收藏家都會收到歡天喜地的結果。本系列分別有上中下三集,歡迎下載、收聽與不斷回放。歡迎加入臉書留言討論並給予我們您寶貴的意見。記得訂閱我們的節目,並到 iTunes Store上為節目打星評分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讓更多人看到【Wei & Pei】這個優質的藝術評論節目In the tenth episode of the program, we will tell you about the unknown commercial orientations of art galleries when selling artworks, such as copying original paintings, portrait paintings, repurchase mechanisms… etc. Among them, the repurchased service has been regarded as a means of financial operations, based on an authoritative valuation system.In the buying and selling of contemporary art, there are two kinds of price setting: one is to price existing works of art, and the other is to price future works of art. When we try to find high-priced artworks in the future, we must include the value of the work in the discussion; the value of the work is originally the artist’s subjective determination, and whether this subjective determination is recognized and sought after by the future market mechanism requires in-depth think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ce and value in the interesting trend of art.If an artist wants to stand on the wave of interesting tendency, first of all his works of art need to be communicative, how to be communicative? Simply put, it i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works, in which the "fascinating sto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ifference. When the artist and his artwork are widely disseminated, the artist gains fame and the price of the artwork can increase.So, who is in charge of the interesting tendency? Can the tendency of interesting be hyped?In October 2018, when the British artist Banksy's painting "Girl with Balloon" was sold at Sotheby’s Night Sale for about NT$41 million, the alarm bell that rang almost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hammer fell was shocked. For everyone, what’s more surprising is that the painting slowly descended and was shredded into strips by a shredder hidden in the frame. What’s even more incredible is that the winning buyer still insisted on buying it at the original price. The work is broken into strips…so the impact of this story is very powerful.The occurrence and transfer of interest trends are often uncontrollable and predictable. We can only think about 200 years in length, and measure our own aesthetic ability, give up utilitarian thinking, and start with symbolic exchange of our own collection. Don't just take investment appreciation as the only consideration, and stick to a personal and interesting vision. In the long run, collectors will receive happy results.Welcome to join Facebook and leave a message to discuss and give us your valuable opinions..Remember to subscribe to our show, and leave a comment on the iTunes Store to rate the show,share your views with you, and let more people see [Wei & Pei] this high-quality art review show

  • 本集節目含金量超乎您的想像,精彩萬分,一定要立馬收聽與下載。藝術品的價格取向與金融資本的特性很難區分,而資本的本質是唯利是圖。不只藝術品的價格是人為操作出來的,甚至連藝術的趨勢品味也是。當藝術品也像股票一樣有基本面,藝術市場的操盤者,選擇操作對象的要件如何?也許可以說是當時的潮流趨勢或是評估藝術家創作量能是否穩定、甚至是藝術家對於作品的論述及對於當時社會事件的敏感度等等….可是,符合上述要件的藝術家那麼多,又如何在這些藝術家之中挑出要操作的標的呢?這個陡峻的金字塔結構是個謎團。價格這個問題跟藝術品的基本面關係不大,既然市場價格的波動有人為操弄的顧慮,那麼初級藏家盡量選擇自己喜愛的藝術品來收藏才不至於掉入市場操弄的旋渦而迷失自己。如果連藝術品的趣味趨勢都滿是人為創造的痕跡,那麼台灣的藝術市場如何生存?在亞洲藝術市場出現與歐美反常的藝術品掉價誇張的現象的此時,藏家們該如何再相信藝廊的品味信用?現在藝廊與藏家的關係竟出現了不為人知的有趣反轉,這是收聽到節目最後才會知道的彩蛋,千萬不要錯過。本系列分別有上中下三集,歡迎下載、收聽與不斷回放。歡迎加入臉書留言討論並給予我們您寶貴的意見。記得訂閱我們的節目,並到 iTunes Store上為節目打星評分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看法,讓更多人看到【Wei & Pei】這個優質的藝術評論節目This episode is beyond your imagination, very excitingIt is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the price orientation of art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nancial capital, and the essence of capital is profit-oriented. Not only the prices of artworks are artificially manipulated, but also the trend and taste of art.When art works have fundamentals like stocks, what are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art market traders to choose the objects of operation? Perhaps it can be said that it is the trend of the time or the assessment of whether the artist’s creation can be stable, or even the artist’s discussion of the work And the sensitivity to social events at the time, etc…However, with so many artists who meet the above requirements, how do you choose the target to be operated among these artists? This steep pyramid structure is a mystery.The issue of price has little to do with the fundamentals of art. Since market price fluctuations are caused by manipulative concerns, junior collectors should try their best to choose their favorite art to collect so as not to fall into the vortex of market manipulation and get lost. Yourself.If even the interesting trends of artworks are full of traces of artificial creation, how can Taiwan's art market survive?At this time when the Asian art market is experiencing the phenomenon of exaggerated prices of artworks that are abnormal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how can collectors trust the reputation of art galleries?N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galleries and collectors has appeared in an interesting and unknown reversal. This is the easter egg that will only be known until the end of the show. Don't miss it.There are three episodes in this series respectively. Welcome to download, listen and replay continuously.Welcome to join Facebook and leave a message to discuss and give us your valuable opinions..Remember to subscribe to our show, and leave a comment on the iTunes Store to rate the show,share your views with you, and let more people see [Wei & Pei] this high-quality art review show

  • 本集節目談到藝術品的價格是如何制定出來的。價格是市場機制的運作,
    藝術品在賣家想賣時就可以賣得出去,買家在想買時就可以買得到的時候,價格和價值就在此時相等了,而影響價格的因素有那些呢?
    這裡提到藝術作品的稀缺性對價格的影響,但稀缺性對藝術品的價值卻無法撼動。

    本系列分別有上中下三集,歡迎下載、收聽與不斷回放。
    歡迎加入臉書留言討論並給予我們您寶貴的意見。

    This episode talks about how the price of artwork is determined. Price is the operation of market mechanism,

    Artwork can be sold when the seller wants to sell it, and when the buyer can buy it when they want to buy it, the price and value are equal at this time. What ar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rice?

    It is mentioned here that the scarcity of works of art affects prices, but scarcity cannot shake the value of works of art.

    There are three episodes in this series respectively. Welcome to download, listen and replay continuously.

    Welcome to join Facebook and leave a message to discuss and give us your valuable opinions.

  • 【Wei & Pei】EP.7 |如何激活感性接收器 (下)下集節目將提到有關於意識能力的表現以及探索靈光乍現的頻率並控制它,本系列分別有上下兩集,歡迎下載、收聽與不斷回放。歡迎加入臉書留言討論並給予我們您寶貴的意見。[Wei & Pei] EP.7 |How to activate the perceptual receiver (Part.2)The (Part.2) episode of the program will mention about the performance of consciousness and the frequency of exploring the emergence of aura and controlling it. This series has two episodes respectively. Welcome to download, listen to and keep playing back.Welcome to join Facebook and leave a message to discuss and give us your valuable opinions.

  • 談到藝術不可學這件事是因為「情緒」不可複製。但我們仍希望可以有方法來激活「感性接收器」讓我們可以提高「靈商SQ」可以接收到藝術品中的靈性而與之產生交流。
    上集節目將提到有關於意識能力的開發以能與抽象的世界產生連結的激活方式,本系列分別有上下兩集,歡迎下載、收聽與不斷回放。

    歡迎加入臉書留言討論並給予我們您寶貴的意見。

    The reason why art cannot be learned is because "emotions" cannot be copied. But we still hope that there is a way to activate the "perceptual receiver" so that we can improve the "spiritual quotient SQ" that can receive the spirituality in the artwork and communicate with it.

    The last episode of the program will mention the activation metho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sciousness ability to connect with the abstract world.


    Welcome to download and listen and replay continuously.


    Welcome to join Facebook and leave a message to discuss and give us your valuable opinions.





  • 藝術需要追究懂或不懂嗎? 從藝術的可學與不可學,來探討解釋與不解釋的各個面向。
    這個主題共有上中下三集,請粉絲們期待本節目的不定期更新,請記得按下訂閱鍵,才可第一時間收聽最新節目。
    本集概述:面對藝術時,需打開理性接收器與感性接收器。這接收器的概念是Wei獨創的論述。
    把這兩種接收器打開後,就能體會「哲學」。

    成長,不需要學習,需要際遇。因為選擇永遠比努力重要。

    接收器與審美能力有何關聯?

    藝術家是作品製造者和橋樑建造者,甚麼是通往藝術的過橋能力?
    好作品的定義又是為何?

    趙無極的畫作中表現出的理性空間和感性空間透露出何種情緒?
    感性能力賦予作品生命力和完整性。

  • 藝術需要追究懂或不懂嗎? 從藝術的可學與不可學,來探討解釋與不解釋的各個面向。
    這個主題共有上中下三集,請粉絲們期待本節目的不定期更新,請記得按下訂閱鍵,才可第一時間收聽最新節目。

  • 藝術需要追究懂或不懂嗎? 從藝術的可學與不可學,來探討解釋與不解釋的各個面向。
    這個主題共有上中下三集,請粉絲們期待本節目的不定期更新,請記得按下訂閱鍵,才可第一時間收聽最新節目。

  • 這是《Wei & Pei 》優質的藝術評論的第一集,我們藉著這個節目,開啟藝術與靈性的對話;轉譯意識語言與內在力量的怦然共感。歡迎點入連結下載收聽、評論、訂閱與分享。This is the first episode of "Wei & Pei" high-quality art reviews.Through this show, we open a dialogue between art and spirituality;translating the sensational sympathy between the language of consciousness and inner power.Welcome to click on the link to download, listen, comment, subscribe and share.#藝術評論 #靈性#podcast#意識語言#藝術#art#inner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