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r
-
本書由國防部部長邱國正先生題序,敘述國軍對全體國人堅定不移的承諾,以及部長對官兵克盡職責的深切期許。
全書以「緒論」作為導引,區分「區域情勢」、「國防戰力」、「政策興革」、「國防治理」及「榮耀傳承」等5篇。
闡述當前印太區域安全情勢,進而說明我國防戰略指導與戰力發展概況、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持恆精進後備改革及呈現各項施政成果,並藉由推展全民國防教育及深化社會溝通作為,扎根全民國防理念,發揮軍民同心力量,以凝聚國人全民防衛意志,建構全社會防禦韌性。 -
第一篇區域情勢:
2023年印太地區主要國家軍費支出較2022年均有增加:
中共1兆5,537億人民幣(約新臺幣6.86兆元),增幅7.2%
日本6.8兆日圓(約新臺幣1.6兆元),增幅26%
韓國57.1兆韓圓(約新臺幣1.29兆元),增幅4.6%
菲律賓42.8億美元(約新臺幣1,355 億元),增幅8%
印度5.94兆盧比(約新臺幣2.15兆元),增幅13%
澳洲486億澳元(約新臺幣1.03兆元),增幅7.4%
中華民國約新臺幣5,803 億元,增幅12.5%
第一章戰略環境:
印太區域情勢發展受美「中」戰略競爭影響,隨著中共機艦擾臺趨於常態化,兩岸和平現狀正逐步被改變,臺海安全已成國際關注議題,且北韓軍事挑釁與核威脅,使東北亞情勢益形嚴峻。美國藉印太戰略拓展多邊合作機制,共同因應中共的軍事擴張,區域內國家亦強化軍備,臺灣安全環境與戰略地位相形重要。 -
Mangler du episoder?
-
第二章安全挑戰:
2022年以來,俄烏戰爭及美「中」持續競爭下,國際情勢轉趨緊繃,牽動臺海局勢,中共藉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atricia Pelosi)訪臺,及蔡總統出訪與美國現任議長麥卡錫(Kevin Owen McCarthy)會晤時機,在臺灣周邊進行「聯合軍事行動」和環臺軍演,加大對我軍事威懾。習近平於「二十大」邁入第3屆任期之際,中共政權統治更加專制,並表示不放棄對臺使用武力,加上跨國疫情、極端氣候及能源供應等非傳統安全威脅,對我國家與國防安全形成嚴峻挑戰。 -
第二篇國防戰力:
面對複雜多變的區域戰略環境與嚴峻的敵情威脅,國軍依擬定之國防戰略與軍事戰略,以創新/不對稱的思維推動建軍備戰,組建肆應未來戰爭之兵力結構,並透過嚴謹建案程序,籌獲聯合作戰所需武器裝備,同時強化聯戰指揮機制、精進網電作戰能量、維持武器裝備妥善及提升官兵精神戰力,俾發揮戰場優勢。此外,秉持「處處皆戰場、時時做訓練」實戰化訓練要求,透過基礎戰力及聯戰訓練,打造勤訓精練的精銳部隊,全面提升國防戰力以預防戰爭,確保國家安全。
第三章戰略指導:
國軍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國防法》,遵照總統國家安全理念及行政院政策指導,審慎評估整體戰略環境趨勢與戰爭型態,研擬國防戰略與軍事戰略,據以指導國軍建軍備戰及防衛戰力整建,提升國軍戰力,確保國家安全與穩定。 -
第四章戰力發展:
國軍依循如何打、如何裝、如何編、如何訓練之建軍規劃思維,前瞻未來敵情威脅、科技發展、戰爭型態與作戰場景,依我防衛作戰需求及可獲資源,在國防組織、武器籌獲、聯戰效能、網電作戰、裝備妥善、精神戰力及實戰化訓練上持續精進,以發展整體戰力支持國軍達成各項任務。 -
第三篇政策興革:
臺灣位居西太平洋第一島鏈核心,是扼控中共擴張太平洋海權的要衝,為確保臺海安全,國防部遵總統指導戮力戰備整備,積極推動義務役役期調整及後備動員改革等重大國防政策,精進部隊實戰化訓練,增加戰場抗壓與應變能力,役男退伍後納入後備編管,提升後備部隊總體戰力,達成「後備動員合一、常後一體」目標,以強化全社會防禦韌性,確保國家生存發展與守護人民福祉。
第五章義務役役期調整:
面對嚴峻區域衝突與挑戰的變局,國防部與各部會共同主導,歷時2年多,審酌國際秩序變動、分析共軍戰力增長及可能犯臺行動,針對臺澎防衛作戰所需兵力規模、防衛戰略、作戰模式、組織結構、實戰訓練、武器裝備及4個月軍事訓練強度不足等議題深入研討,據以檢視我國整體防衛戰力,並在衡量國防安全及符合《兵役法》規範的情況下,回復1年期義務役,期藉由兵力結構調整與完善配套措施,建立強韌的全民國防體系。 -
第六章精進後備改革:
國防部依後備動員合一、常後部隊一體及跨部會合作等政策指導,推動後備動員改革工作,同時為強化「全民防衛動員」運作機制,於111年1月1日成立「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專責協調各部會動員政策規劃與執行,共同推動強化全社會防禦韌性之具體作為,以利戰時能發揮全民總力,進而支援軍事作戰及維持民生正常運作。 -
第四篇國防治理:
國軍建軍備戰的同時,依政府財力妥適配置國防資源,推動各項事務,包含照顧官兵生活以營造安心職場,及多元招募管道吸引有志青年投身軍旅,亦藉由部隊管理、國防法務及廉
能施政等,發揮整體組織效能,並儲備戰傷救護能力達到健軍衛國目標。國軍更致力於推動國造機(艦)、地面裝備、無人機及精準武器等建案,落實國防自主政策。此外,持恆與美國及其他友好國家深化軍事交流合作,並透過智庫戰略溝通建立夥伴關係,共同成為區域安全與穩定的力量。
第七章施政成效:
為提升整體國防事務施政效能,國軍致力於優化國防治理,積極革新人才招募、組織管理、福利照顧、國防自主、軍陣醫療及國防法務等施政作為,充分整合總體資源與配置,提升國防事務執行品質與效能,以達到建構現代化國防戰力目標。 -
第八章夥伴關係:
臺灣位處第一島鏈樞紐位置,周邊海域連接西太平洋主要海上交通線,居印太區域海空交通要衝,當前世界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先進半導體產業,亦由我國掌握先進製程技術主導地位,從而建構臺灣在地緣戰略上的關鍵角色。為強化國防戰力與韌性,國軍持續深化與美國及其他友我國家的軍事交流合作,以建立緊密夥伴關係及安全鏈結,促進區域和平穩定,確保國家永續發展與繁榮。 -
第五篇榮耀傳承:
青年投身軍旅,用辛勤的汗水與青春的歲月,傳承國軍黃埔精神,寫下保國衛民的壯闊史頁;國軍用堅實的國防與精實的演訓,守護人民生活日常,奠定國家安全及臺海和平的穩固根基。近年來透過多元管道宣傳國防政策,並強化社會溝通以掌握認知戰場,主動反制假訊息且即時提供正確資訊,亦讓國人體認當前國家安全威脅,凝聚全民防衛意志,以強化整體社會韌性;每當重大災害發生之際,國軍始終以實際行動護衛國人、堅毅身影安定民心,全方位無時無刻的守護。
第九章軍民同心:
從俄烏戰爭看到烏克蘭面對強大敵人的侵略,全國軍民展現團結一致的抗敵意志及防衛國家的決心,國軍近年在面對敵情與疫情嚴峻考驗的情勢下,持續以務實的態度,拓展多元教育管道,深耕全民「責任一體、安危一體」的共信共識,凝聚國人全民防衛的意志,發揮「軍民同心」力量。 -
第十章人才培育:
為強化發揮國防人力效能,國防部透過整體規劃軍事教育與文官培育制度,致力發展為學習型組織,期許國軍官兵自我學習與成長,也鼓勵培養多元專長,型塑優質的國防人力,打造具備軍人武德、領導統御及建軍備戰素養之國防事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