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r

  • 古本合校

    其安也,易困也。

    其未兆也,易谋也。

    其霖也,易畟也。

    其几也,易践也。

    为之于其无有也,治之于其未乱。

    会抱之木,作于毫末。

    九城之台,作于累土。

    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通行本第六十四章上半段)


    古本释义

    它安静的时候,容易控制。

    它没有征兆的时候,容易谋划。

    那种小雨,容易耕地。

    那种预兆,容易依循。

    处理它在它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治理它在它尚未混乱的时候。

    合抱的树木,生长于细微的树苗。

    九座城那么大的土台,建造于堆积沙土。

    百仞的高处,开始于脚下。


    本节评述

    老子的无为并非什么都不为,而是为得非常有策略、有水平,是顺其自然的无为之为。这种无为之为是轻松愉快的,不必费尽心机、身心俱疲,只需在事物的开端或更早之前便做好准备,并在发现苗头之后及时将问题处理妥当,便为之能成、治之能安。说到这,让我想到了中国的控枪,这可以说是政府把“治之于其未乱”的思想运用于国家治理的成功典范。在问题看似微不足道之时就把它控制住,这为社会的安定带来了巨大的助益。

    但我们也要注意,不能在运用为于无有、治于未乱的时候,落入到无事生非、草木皆兵的极端状态中去,从而使无为之为的处事之道又沦为另一种执着与强为。这种在为与无为之间寻求平衡,虽为却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的高超本领,是每一个求道之人都应该终生去修炼的。


  • 古本合校

    会抱之木,作于毫末。

    九城之台,作于累土。

    百仞之高,始于足下。

    (通行本第六十四章上半段)


    古本释义

    合抱的树木,生长于细微的树苗。

    九座城那么大的土台,建造于堆积沙土。

    百仞的高处,开始于脚下。


    真经解读

    老子提出,为与治要在无有与未乱之时就开始着手,要早作准备、及时处理。可崇尚无为的老子为何又如此讲究掌握先机呢?其原因就在于万事万物的生长与演变都有一个过程,而每个过程都有一个开端,在开端处甚至未开端处着手,要比等到事物发展壮大或者错失良机之后再干容易得多。

    因此老子又列举了三种事物来强调开端的重要性,它们分别是合抱大树、九城土台和百仞高峰。这三种事物虽然都很高大,但也都是从一个小小的开端起步的。几人合抱的大树是从小树苗长出来的,九城之大的土台是从小土堆建起来的,百仞(一仞相当于1.7米左右,约一人高)之高的去处是从第一步开始走上去的。这些都是非常浅显而朴素的道理。老子告诉人们,抓住了事物的开端,也就抓住了事物的龙头。所以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 Mangler du episoder?

    Klikk her for å oppdatere manuelt.

  • 古本合校

    为之于其无有也,治之于其未乱。

    (通行本第六十四章上半段)


    古本释义

    处理它在它还没有出现的时候,治理它在它尚未混乱的时候。


    真经解读

    本节讲的是为的方法。老子告诉人们,有一种为是无为之为,并向人们揭示了,这种无为之为到底应该怎么个为法。根据上述两个常识及其中蕴含的道理,老子又得出两个推论:“其未兆也,易谋也”可推导出“为之于其无有”;“其几也,易践也”可推导出“治之于其未乱”。“为之于其无有”即事先做好准备,也就是未雨绸缪、有先见之明。“治之于其未乱”即在刚有苗头尚未混乱之时便及时治理,此谓重视预兆、及时行动的处事原则。

    老子讲“治之于其未乱”,重点是在对预兆的把握和治理的及时性上。而通行本《道德经》则把“其霖也,易畟也。其几也,易践也。”改成了“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于是“治之于未乱”便相当于防患于未然,重点被后人转移到防患这件事上去了。如此一来,“治之于未乱”就成了专制皇权的独门利器,他们时刻保持警惕,准备着消解脆弱的势力,分裂微小的组织。好好的治世之道就这样变成了对反对者实施严厉镇压的专制主义思想。他们所做的就是将异党扼杀在摇篮之中,以求不留后患。这便是老子之道被后人篡改为王霸之术的一个证据。

    老子通过在“未兆”之时的谋划和对“几”的依循来实现未雨绸缪与见机行事,而后人却把他的治世之方局限在防患于未然。要知道,防患之法虽有一定的效果,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这种思维方式的问题是把“患”摆到了首要位置,其结果就是“患”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越来越多。这就像有些人总想预防疾病,结果越防越病的情况一样。因为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去防病,而不是努力保持健康、增强体质。


  • 古本合校

    其安也,易困也。

    其未兆也,易谋也。

    其霖也,易畟也。

    其几也,易践也。

    (通行本第六十四章上半段)


    古本释义

    它安静的时候,容易控制。

    它没有征兆的时候,容易谋划。

    那种小雨,容易耕地。

    那种预兆,容易依循。


    真经解读

    其安也,易困也。其未兆也,易谋也。

    事物安静的时候总会比混乱的时候容易控制。这是一个常识,不需要多解释。不过老子从这个常识中发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事物还没有显现征兆的时候,更容易进行谋划以便于控制。比如某些事物尚未出现混乱的苗头,而此时就细心谋划,以保持其平静的状态,这样它就不致产生混乱了。

    其霖也,易畟也。其几也,易践也。

    春雨纷纷意味着土地湿润,应该开始耕种了。这也是一个常识,农民知道下雨之后容易耕地翻土,而且有利于种子生长。老子从这个常识中得出了另一个道理,那就是如果发现了预兆,就很容易依循它而行动,人们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马上把接下来该做的事都做好。这就像农民总是在雨后忙着耕种一样,抓住了有利时机,就能事半功倍。


  • 古本合校

    故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通行本第七十六章)


    古本释义

    故此强大居于下位,柔弱居于上位。


    真经解读

    基于“坚强,死之徒也;柔弱,生之徒也。”这个理论,老子进而得出一个推论——强大的居于下位,柔弱的居于上位。这里的上与下并不是指空间位置的上与下,也不是指身份地位的上与下,而是指层次的上与下。

    很显然,死肯定不如生有利。与之相应的,强大也就比不上柔弱了。也就是说,强大的层次低,柔弱的层次反而更高些。这样我们就能很自然地得出柔弱胜刚强的结论。


    本节评述

    老子反复阐述柔弱胜强的道理,本节更是将其与万物的出生和死亡联系到一起,把柔弱与刚强提升到了生与死的哲学高度。这种形象而又深刻的论述,使人得以直观了解柔弱与刚强这两种状态之间的巨大差异。既然柔弱的层次高于刚强,读者理应知道如何取舍。只是现实中真要让人们放下刚强、选取柔弱,恐怕还得需要些勇气。


  • 古本合校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曰:坚强,死之徒也;柔弱,生之徒也。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兢。

    (通行本第七十六章)


    古本释义

    人出生的时候,柔弱;其死去的时候,僵硬。

    万物草木出生的时候,柔脆;其死去的时候,枯槁。

    所以说:刚强,死的一类;柔弱,生的一类。

    所以军队强大则不能取胜,树木强盛则互相竞争。


    真经解读

    本节还是对柔弱胜强的阐释。老子此次是以生与死来说明柔弱与刚强的差别,直观易懂,耐人寻味。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这里的坚强即刚强、僵硬之意,并非坚固有力、不可动摇之意。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婴儿是柔弱的,死人是僵硬的。老子用这个常识说明了人的出生、死亡与柔弱、刚强之间的对应关系。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万物,特别是草木,在出生的时候是柔软脆嫩的,而它们死去的时候则是枯萎干瘪的。这也是常识,老子用万物和草木作为例证,再次说明了它们的出生、死亡与柔弱、刚强之间的对应关系。

    故曰:坚强,死之徒也;柔弱,生之徒也。

    老子从人类、草木乃至万物出生与死亡的自然现象中总结出了一个道理,即刚强属于僵死的一类,柔弱属于生机的一类。的确如此,万物死亡之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总是刚强的,而万物出生之时所表现出来的特性总是柔弱的。因此我们便可以建立这样一个关联:凡是刚强的事物都与死有关,凡是柔弱的事物都与生有关。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兢。

    根据老子所总结的道理,军队越强大也就意味着其越接近僵死之类。事实往往也是如此,军队强大常会伴有组织庞大、机构臃肿的弊病。同时,官僚主义、贪污腐败等问题也会随之产生。于是系统内部开始拉帮结派、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军官们整天不务正业,把心思都用在怎么升官发财上了。像这样的僵死之军如何能战胜充满活力、出奇制胜的精兵小队呢?所以会有那么多游击队战胜正规军的案例,更有中国解放军战胜国军这种以弱胜强的经典例证。

    “兵强则不胜”所揭示的问题不只适用于军队,也适用于各种组织,比如难以摆脱的大企业病。企业强大之后所面临的困境往往比弱小的时候还多,解决不了企业僵化的问题,可能离关门倒闭也就不远了。

    同理,树木太强盛也会落入“死之徒”。茂盛的树木为了获得充足的阳光和水分,会与周围的植物展开竞争,它们伸展枝叶、扩张根系,以争夺有限的资源。所以森林中会有因得不到阳光照射而枯萎的植物。

    “木强则兢”说明了万物一旦过于强盛,就会破坏和谐的生存环境,就会为了满足自身庞大的需求而进入无休止的争夺之中。实际上,争夺可以说就是死亡的前奏,因为没有什么能在竞争中一直取胜。


  • 古本合校

    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

    故去彼取此。

    (通行本第七十二章)


    古本释义

    所以圣人自知而不自我显示,自爱而不自我崇尚。

    故此舍弃自我显示与自我崇尚而选择自知和自爱。


    真经解读

    正因为圣人尊道贵德,懂得万物一体、众生平等的道理,所以他有自知之明而不喜欢炫耀自己。而且,虽然他非常地自爱、自重,却不会在人前崇尚自己。圣人很自然地选择了自知与自爱的生活状态,摒弃了那种以自我标榜和制造个人崇拜来增强权威的方式。


    本节评述

    本节的主旨是:既不要压迫民众,也不要厌恶民众。老子曾经讲过,“必贵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第21节)。故此,圣人从不刻意抬高自己,也不刻意贬低他人,他不会去人为制造高低贵贱的等级差异,如此也就不会产生阶级压迫了。如果统治者也能具备圣人般的道德品质,从意识上摒弃对身份地位的分别——消除等级观念,从根本上杜绝压迫存在的可能性,那他必将被万民所敬仰,获得无与伦比的“大威”。


  • 古本合校

    毋狎其所居,毋厌其所生。

    夫唯弗厌,是以不厌。

    (通行本第七十二章)


    古本释义

    不要鄙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不要厌恶他们所生活的环境。

    因为不厌恶他们,所以不进行压迫。


    真经解读

    毋狎其所居,毋厌其所生。

    统治阶级如何才能改变压迫被统治阶级的习惯呢?只有改变他们的固有观念才行!自从人类产生了阶级分化,就随之产生了等级观念。随着金字塔型的等级制度被发明出来,数千年来总有一部分人会通过各种手段让自己爬到金字塔的上端去。他们高高在上,成为了身份地位高贵的人上人,于是就开始鄙视、轻贱那些被他们踩在脚下的低等级人群。然而,这种等级上的高低贵贱,并不符合自然状态,完全是人为制造的阶级压迫。万物本没有贵贱之分,谁也不是生来就该压迫别人的,谁也不是生来就该被人压迫的。

    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鄙视往往是根深蒂固的,这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古代的老百姓被称为贱民,他们在达官贵人面前根本没有平等对话的资格,而达官贵人对“贱民”的生活起居也完全看不上眼。所以老子告诫统治阶级,不要鄙视平民百姓所居住的地方,也不要厌恶他们所生活的环境。不要因底层民众的居所简陋、生活困苦就瞧不起他们,更不要因此而厌恶他们。

    夫唯弗厌,是以不厌。

    如果统治阶级能扭转鄙视、厌恶被统治阶级的心理,并心甘情愿地把自身的定位由统治者转变为管理者和服务者,那就能从根本上消除压迫。这是一个极其巨大的转变,无疑也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要想让统治阶级自觉自愿地放下高贵的身段,转而任劳任怨地去做人民公仆,只有让他们放下对等级制度和官本位思想的执念,重新开始尊道贵德,别无他法。


  • 古本合校

    民之不畏威,则大威将至矣。

    (通行本第七十二章)


    古本释义

    人民不必畏惧威压,则大的威望将至。


    真经解读

    本节讲的是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问题。阶级压迫是自从人类产生阶级以来,始终难以克服的问题,而且似乎是一个无解的问题。无论哪一种科学理论都没能提供确切可行的解决方案。反对压迫的人们只能在摸索中寻求各种可能的答案。

    其实老子早就指出了一条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途径,那就是从人的道德观念入手,通过提高每个人的思想境界来改变世界的不平等、不和谐。任何科学理论都不可能消解人类的自私与执念,唯有道德才能调和人性本身的阴暗面,从根儿上解决问题。

    统治阶级为了巩固统治通常都会采取以权威来压制人民的统治手段,这使得统治阶级不可避免地把自己摆到了被统治阶级的对立面。而老子直接切中要害,他告诉世人,如果人民能够不必畏惧威压,也就是让人民不用再为统治阶级的威压而担惊受怕,那么统治者将会获得巨大的威望。那种威望是一种比曾经的威压更为强大的威力,是统治阶级实现社会长治久安最可靠的依托。

    真正的权威来自和谐,而不是依靠压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任何压制手段都不能一劳永逸地把被统治者变成羔羊。只有放下高贵的权威,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让人民由衷地拥戴他,愿意接受他的统治。这就是大威不威、不威而威的道理。


  • 古本合校

    柔弱胜强。

    鱼不可脱于渊,邦利器不可以示人。

    (通行本第三十六章)


    古本释义

    柔弱胜过刚强。

    鱼不可脱离水潭,国家的武器不可以向人显示。


    真经解读

    本节讲了这么多就是为了引出“柔弱胜强”的主题。人们往往倾向于强的一面,倾向于扩张和亲近的一面,却没料到扩张会变为收缩、亲近会变为疏远、强大也会变为弱小。过不了多久,暂时的扩张、亲近或强大就该消失了。老子希望人们能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弱的一面。这样做的益处就是,事情总会向着强的方向转化。等到时机成熟,原本柔弱的一方必将胜过曾经强大的对手。

    这种以弱胜强、反败为胜的案例可谓是数不胜数,比如楚汉争霸和国共内战,都是柔弱胜强的经典。暂时的弱小日后必将发展壮大,只是壮大之后还得以柔弱的态度来为人处事,才能战胜强敌,并将胜利的果实保持长久。

    鱼不能离开水,这是比喻君王不能离开百姓。国家的武器是防御外侵的,不可以拿出来吓唬人民。如果统治者用刀枪来对付人民,那就是犯了失信于民的大忌,同时也误入了强权统治的歧途。如此一来,离衰落也就不远了。


    本节评述

    老子再一次强调了弱与强的辩证关系,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强接下来就是弱,弱早晚会变强。所以,柔弱胜强看的不只是眼前,而是长远之计。本节最后,老子借鱼不能离开水的常理来告诫统治者:不要脱离百姓,不要拿武器来吓唬人民,柔弱的统治远胜强权。


  • 古本合校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与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

    (通行本第三十六章)


    古本释义

    打算收拢它,必定张开它;打算削弱它,必定增强它;打算离开它,必定亲近它;打算剥夺它,必定给予它。这叫做微明。


    真经解读

    本节继续讲述阴阳转化、强弱变换、物极必反之理。然而,就是这样的自然规律却往往被人理解为阴谋诡诈之术,真是冤枉老子他老人家了。那么老子到底讲了些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与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

    老子在这里又用了四个排比句来阐明主旨,分别如下: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

    第一句讲的是收缩与扩张的转化之理。万事万物都存在收缩与扩张两种交替出现的周期,或是一呼一吸之间,或是潮起潮落之际。收缩之前必先扩张,就像不吸气就无法呼气一样。反之,扩张之前也必先收缩,就如拳头只有收回来才能打出去,是一样的道理。一收一放,一张一弛,循环往复,自然之理。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第二句讲的是弱与强的转化之理。万事万物都存在弱小与强大两个交替发展的阶段。弱小之前必先强大,就像壮年必在衰老之前。反之亦然,强大之前必先弱小,就如成年人都要经历童年一般。无论是由强转弱还是由弱转强,都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没有永远的强者,也没有永远的弱者。

    将欲去之,必固与之

    第三句讲的是疏远与亲近的转化之理。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亲与疏、远与近也都是不断转变的。要想离开一个人,得先经历亲近的过程,亲近久了也就淡了,也就想离开了。反之,要想亲近一个人,也得先离开一段时间,这样才能有久别重逢之感。这一去一与、一远一近,道尽了人情冷暖,点透了相处之道。

    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唯独这第四句的夺与予是不可以互相转化的,只能先予后夺,而不能先夺后予。人若剥夺农作物的果实,必先浇水施肥;人若剥夺牲畜的骨肉,必先喂养放牧;人若剥夺他人的价值,必先给予好处。把这些反过来做就不合理了。

    为夺而予的做法,使得本句看起来最象是阴谋论。毕竟“夺”不是什么好事,虽然理是这个理,但的确很容易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拿去乱用。比如那些搞诈骗的,用的大多都是夺人钱财必先给予小利的策略,利用人们的贪欲来达到剥夺他人的目的。

    其实这句话可以引申为“将欲得之,必固失之”,也就是先失后得、不失不得之理。这样看起来就舒服多了,而且得与失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先得后失也是常有的事。正所谓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得失平衡亦是自然之理,看透了这一层,就能做到得失随缘了。


    欲翕先张,欲弱先强,欲去先与,欲夺先予。老子把这四句话所包含的智慧叫做“微明”,即微妙之明。


  • 古本合校

    是以方而不割,廉而不刺,直而不绁,光而不眺。

    (通行本第五十八章)


    古本释义

    所以方正而不损害,廉洁而不刺伤,正直而不控制他人,光明而不使人斜视。


    真经解读

    有道之人深知物极必反之理,不愿把那些正与善发挥到极致,而能做得恰到好处。因此他们为人方正但不去损害他人,如此则正不致转为奇;他们为人廉洁但不去刺伤他人,如此则善不致变成妖;他们为人正直但从不控制他人,正因其不进行道德绑架,则有德不致沦为无德;他们光彩夺目但不至于让人无法直视,正因其懂得韬光养晦,才使得好福气不致招来祸患。


    本节评述

    本段从统治者为政的不同风格和效果讲到了祸与福。这可以说是人类最关心的两件事。老子通过对祸福之间辩证关系的揭示,深刻阐释了物极必反的道理。

    福与祸、正与奇、善与妖,这些二元对立的概念在老子眼中实际上都是阴阳一体的。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当你对一个看似美好的事物过于执着的时候,它就将转变成相反的一面。因此有道之人不会执着于任何东西,他们永远都是游弋于阴阳的交界,中和着各种力量,以此来践行宇宙的平衡之道。

    儒家所推崇的中庸之道亦是如此。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个“中庸”意味着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而这早已成为圣王之治的基本条件之一。


  • 古本合校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

    (通行本第五十八章)


    古本释义

    谁知道那个终极?那里没有正。

    正又变为奇,善又变为妖。

    人的迷惑,那时日确实太久了。


    真经解读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祸与福变化莫测、相互转换,如果一直这样推演下去,那么万事万物的终极状态究竟是什么呢?是否应该有一个最终的并且体现了最高准则的极点呢?人们以为这种绝对准则就是“正”,即正常状态。然而老子却给人们泼了一盆冷水,他告诉人们,在那个终极状态之中,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正。那里既没有正,也没有奇,只有一片混沌。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万事万物始终在不停地演化着,在这个演化过程中,正常的会变得奇异,善良的会变得妖邪。同理,奇异的还会变得正常,妖邪的也会变得善良。因此事物并不会在正常或者善良的状态下保持不变,也不会在奇异或者妖邪的状态下停滞不前。这就叫做“天道员员”。

    举个例子:比如原本正常的生物会发生基因突变,这就是正复为奇;而发生基因突变的生物如果形成了稳定的种群,则又成为正常的新物种,这就是奇复为正。再比如法海执意要拆散白蛇与许仙,与白蛇斗法而导致了水漫金山、生灵涂炭,这就是善复为妖;而白蛇为报答许仙的救命之恩,常做善事、济世救人,这就是妖复为善了。

    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

    由于世人对大道的迷失,直接导致了人们对福祸、正奇与善妖等问题的迷惑。人们迷惑于求福为何会得祸,迷惑于尚正为何会化奇,迷惑于向善为何会成妖。人们迷惑得太久,以至于忘掉了祸福相倚、正奇相生、善妖相转等等这一系列物极必反的道理。人们总是执迷于对幸福、正常与善良的极致追求之中,却对由此引发的那些祸患、畸变与妖异束手无策。


  • 古本合校

    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

    (通行本第五十八章)


    古本释义

    祸,是福所依靠的;福,是祸所潜藏的。


    真经解读

    统治者以不同的态度为政治国将导致完全不同的社会效果,而不同的社会效果也就与吉凶祸福联系起来了。是福是祸?人们总是在心中默默地评判,希望自己能够趋吉避凶、得福免祸。然而老子却告诉人们,福与祸是相依相伴、相互蕴含的。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就和万物一样,是“负阴而抱阳”的。世界上既没有单纯的祸,也没有纯粹的福,祸与福一定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存在。

    因此闷闷之政、屯屯之民,虽貌似是祸,却有民风淳朴之福;而察察之政、夬夬之民,虽貌似是福,反而有民风刁顽之祸。这便是祸中有福、福中藏祸,祸福相倚、阴阳一体的道理。

    治国尚且如此,为人处事更是不在话下。关于因祸得福或者因福生祸的事例实在太多,最经典的当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桩了。塞翁失马,而得良马;为骑良马,其子折髀;又因其跛,性命得保。诚可谓“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出自《淮南子·人间训》)


  • 古本合校

    其政闷闷,其民屯屯;其政察察,其民夬夬。

    (通行本第五十八章)


    古本释义

    他的政务闷声不响,他的人民诚恳敦厚;他的政务苛察精明,他的人民果决刚强。


    真经解读

    本节承接上一节,用洞察国家和天下的视角来审视统治者为政的效果。统治者为政闷闷,即默默无闻、清静无为,这是与“大上,下知有之”(第52节)相类似的一种状态,以至于民众都不清楚他具体在干些什么。当然,为政闷闷并不代表懒政和不作为,他是闷声不响地干实事,用不着非要搞得大张旗鼓、惊天动地。人民长期生活在平静祥和、自然和谐的社会环境下,定然会养成清静淡泊、与世无争的习性。百姓们都是如此的憨厚老实,虽然看起来好像傻乎乎的,却形成了诚恳敦厚的良好民风。

    反之,如果统治者为政察察,不论大事小情都苛刻严厉、明察秋毫,弄得国无宁日、人人自危,他的人民也将学得精明强干且刻薄刁钻。表面上看起来,百姓们都是办事果决、性格刚强,但其中却蕴含着刚愎自用、争强好胜的隐患。

    曾几何时,人们对人品的偏好从欣赏淳朴、厚道悄然转变为崇尚精明、刁钻。人们不再愿意做老实人,而是要争当滑头。看谁更滑,比谁更狠,谁更会钻空子,更不吃亏。这便是现代社会管理越来越细、越来越严所带来的一种副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政府对民众的管理越严苛,民众就必须以更强有力的方式来应对,否则就很难获得成功的机会,甚至于自身的权益都难以保全。政府黑白分明,民众就必须以黑白分明的态度来适应社会;政策精细严格,民众便会绞尽脑汁去寻找政策的细微漏洞,甚至铤而走险,好让自己的生活更优越一些。当然,这并不是说应该如此,这只是一种客观现象。如此看来,老子的“鬻人察察,我独闷闷”(第74节)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 古本合校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定。

    善建者不拔,善保者不兑,子孙以其祭祀不绝。

    修之身,其德乃贞;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通行本第五十四章)

    本节评述

    大道到底简单还是不简单?这还真不好说。看懂了就很简单,看不懂就艰深晦涩。如能看透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智慧,大道的确是很简单的,否则就会如盲人摸象一般,各执一端。

    老子所讲的两个道理,一个能定天下,一个能祭祀不绝,世人如能遵行必将获益良多。以此修身则身正,以此持家则家兴,以此治乡则乡安,以此治国则国家富强,以此治天下则天下太平。

    大家可能会觉得老子的修之身、修之家、修之乡、修之邦、修之天下与曾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些类似。但实际上,两者还是有所区别的。老子讲的是将大道运用在不同层面对修道者的益处,随着运用范围的扩大,修道者之德也将逐步提升。而曾子讲的是修为进阶,身修好了则可以齐家,家齐好了再争取治国,这样逐步扩展自身能力所达的范围,直至最后的平天下。

    另外,与老子的“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相似,管子曾讲过这样一段话:“以家为乡,乡不可为也;以乡为国,国不可为也;以国为天下,天下不可为也。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出自《管子·牧民》)这讲的是处理不同的事务要用不同的方法,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可越俎代庖。而老子则是把重点放在了看问题的方法上,要用相应的道理来观察相应的事物,如此便可对天下之事洞若观火了。

    关于修身、持家乃至治天下的道理,老子、曾子和管子三个人有三种不同的表述。他们是各有各的道理,各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修行和领悟的。但与管子和曾子的入世之法不同,老子是清静无为的,他更愿意做世界的旁观者,淡泊名利、笑看风云。


  • 古本合校

    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通行本第五十四章)


    古本释义

    以修身之理观察自身,以持家之理观察家庭,以治乡之理观察乡村,以治国之理观察国家,以治天下之理观察天下。

    我怎么知道天下的情况呢?用这个方法。


    真经解读

    那么要想知道人们修身、持家、治乡、治国、治天下的效果如何,该怎么做呢?接下来,老子就给出了这个方法,即用相应的道理来观察相应的事物。具体来说,就是以修身之理观察自身,以持家之理观察家庭,以此类推,直至以治天下之理来观察天下。修身之理与持家之理、治国之理虽然同是源于大道,但在具体运用上还是会有一些差别的。因此,想了解某一层面的情况,还是要用相应的道理来观察才能更加准确。

    比如想看一个人的身体怎么样,就看他是清静淡泊还是浮躁不安,修身养性是否有决心和毅力,有没有急于求成。这样一看就能知道个大概了,合乎修身之理的,必然身心健康;不合修身之理的,当然容易生病。

    看一个家庭也是如此,要看其家庭环境是否清静安宁,家人之间的感情是否稳定和睦,还有对于家业是否能做到稳健经营。如此便能得知这个家庭是幸福还是不幸。

    同理,看一个乡村的建设,看一个国家的发展,乃至看天下的兴衰,都是如此简单。老子之所以能知道天下大势,用的就是以治天下之理观天下的方法。他看到了当时的周朝政府大肆修建,并且田地荒芜、仓库空虚,而统治阶层却锦衣玉食、财物丰足。这一切既不清静又不安定,既贪大求快又不顾民生,完全违背了守业的道理。他知道天下必将大乱,便归隐山林出关避乱去了。


  • 古本合校

    修之身,其德乃贞;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通行本第五十四章)


    古本释义

    实修这个道理用于自身,他的德就会端正;实修这个道理用于家庭,他的德就会有余;实修这个道理用于乡村,他的德就会长久;实修这个道理用于国家,他的德就会丰盛;实修这个道理用于天下,他的德就会博大。


    真经解读

    上面讲了两个道理:其一,清静则天下安定。其二,创业不动摇、守业不激进,则子孙祭祀不绝。接下来讲的就是实修这两个道理的益处。老子是以身、家、乡、邦、天下这五个层面来进行阐述的。我们分别来看:

    修之身,其德乃贞

    当一个人把清静安稳、不动摇、不激进的道理用于修身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如此便能使他清静淡泊、清心寡欲、身心康泰、心平气和。而且,其修身养性之心不动摇,生活和修炼的态度不激进、不求快。长此以往,他的德自然就端正了。

    反之,心浮气躁、没个消停,必然杂念丛生、身心失衡,怎么能够德行端正?或是修行之心摇摆不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修行肯定不会有什么效果。或是做事贪多求快,总想一步到位、神功速成。俗话说欲速则不达,这么个活法不走火入魔才怪!

    修之家,其德有余

    当他把清静安稳、不动摇、不激进的道理用于持家的时候,又会发生什么呢?如此便能使他的家庭清新优雅、安定和睦。而且,其爱家之心不变,发展家业不激进、不盲目。久而久之,他的德就会积累得越来越多。

    反之,乱七八糟、乌烟瘴气、六亲不和、打骂不断的家庭怎么能呆得下去?或者喜新厌旧、朝三暮四,家庭也难以稳定。抑或急功近利,总想一夜暴富,弄不好就把家业给败光了,哪里还有余德?

    修之乡,其德乃长

    当他把这样的道理用于管理乡村的时候,便能使他的乡村山清水秀、平安祥和。而且,他的乡情不改,建设家乡也不以速度取胜,把绿水青山看得比什么都重。这样坚持不懈,他的德当然会福泽长久。

    反之,把乡村搞得肮脏混乱、土地荒废、人心惶惶、民怨纷纷,谁还愿意留在那里受罪?要么信心不足,认为乡村再怎么发展也不如城市,不想投入精力去搞建设;要么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发展,用严重的污染来换取金钱和业绩;这些人把子孙后代的家园都给毁掉了,怎么可能保持长久呢?

    修之邦,其德乃丰

    当他把这些道理用于治国的时候,便能让他的国家山河秀丽、国泰民安。他的大政方针坚定不移,也从不急躁冒进、追求高速发展。如此治国,他的德自然就会无比丰盛。

    反之,毁坏山林、污染江河、社会动荡、民生凋敝,国民既不能安居又无法乐业,这样下去,国家发展将难以为继。政策混乱、反复无常,则会失信于民。而急躁冒进、盲目生产,只要GDP不顾高能耗、高污染,这些都是人类曾经走过的弯路。如果国家是这么个治法,那统治者就该反思一下自己的德行了。

    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如果把这些道理用于治理天下,那么天下将进入一个和谐美好的新时代。那时天下的治理者们,也将拥有博大之德。可惜当今世界还有一些国家的统治者未能理解老子所讲的大道,总是唯恐天下不乱,不惜发动各种战争来掠夺资源。他们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坚守什么样的信念,总是在利益与道义面前左右权衡、矛盾纠结,然后还是要为争取本国或本族的私利而伤害其他人。或者大搞军备竞赛、太空竞赛,总想让本国的地位高高在上,好让他国俯首称臣。之所以到现在天下仍不太平,就是有些统治者并不懂得治世之道的缘故。


  • 古本合校

    善建者不拔,善保者不兑,子孙以其祭祀不绝。

    (通行本第五十四章)


    古本释义

    善于创建的人不动摇,善于保持的人不激进,子孙因此祭祀不绝。


    真经解读

    通常情况下,清静的状态有利于天下安定,而与之相反,躁动不安则会引起天下动荡、祸乱横行。躁动不安的状态在创业之初往往表现为摇摆不定,在守业过程中则表现为急躁冒进。

    “拔”即拔出,能轻易拔出的东西,其根基肯定是不牢固的。所以,善于创建的人必须坚韧不拔、毫不动摇,才能根基稳固。“兑”即锐利,锐利的刀锋很容易磨损,难以保持长久。而激进的状态就像刀锋一样,用不了多久就被磨掉了。锐气受挫之后很可能就会一蹶不振,甚至是一溃千里。故此,善于保持的人必须收起锐气、放弃激进,才能保持长久。善于创业的人不动摇,善于守业的人不激进。正因为如此,子孙后代才能祭祀不绝,也就是家业传承久远绵长之意。

    创业者的决心是不可以摇摆不定的,他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心才能有勇气面对创业的艰辛,才能为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创业成功的首要条件。而一遇到困难就信心动摇,很难有创业成功的一天,多半都会半途而废。这句“善建者不拔”的创业格言,对于现代的创业者们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说,创业是考验一个人意志品质的试金石,只有坚韧不拔的人才有可能生存下来。尽管如此,还是会有无数的人去创业,因为人们都希望以此来证明自己。

    一旦创业成功之后,要做的就是守业了。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守业者更加不能毛躁,一定要控制风险、稳健经营,这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而行事急躁冒进,追求高速发展,很容易就会一败涂地。在这方面我国是吃过很多亏的,如果当初的人们能把《道德经》读懂,也许就不会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了吧。再看看我们身边的企业,能存活十年的就已经很难得了,这都是不善于守业的结果啊!

    既善建又善保,则家业兴旺、事业永续,子孙当然会为此而感恩先祖,常常祭祀缅怀。不只是子孙后代,事业做大了、做久了,会有更多的人怀念那些可敬的创业者与守业者,把他们作为学习的榜样。


  • 古本合校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定。

    (通行本第五十四章)


    古本释义

    躁动战胜寒冷,安静战胜炎热,清静帮助天下安定。


    真经解读

    躁动可以战胜寒冷,这是生活常识,冷的时候跑跑跳跳就不会感觉那么冷了。安静战胜炎热,这个大家也都懂。心静自然凉,天气再热,只要能安静下来,就可以感受到由内而外的清凉。老子先用两个浅显的道理来说明,动与静这两种身心状态是可以影响人对于环境的主观感受的。

    接下来,老子把人的状态影响主观感受的道理扩展到天下,得出了“清静为天下定”的结论。这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呢?其实,按照“静胜热”的原理,可以得出清静战胜热闹,而热闹也意味着混乱,所以清静战胜混乱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也就是说,一个人内心的清静可以战胜外界环境的混乱,从而感受到自身的安定。如果天下人都能使内心清静,则天下人都能感到身心安定。当天下人都感到身心安定的时候,天下也就真的可以安定了。

    天下是什么,天下其实是指我们所在的地球和全人类。天下安定则社会环境安定,并且自然环境也能安定,既没有天灾也没有人祸。按老子的说法,人类自身的清静状态和感受,完全可以帮助天下的大环境也变得安定。社会环境由每个人的状态共同决定,这毫无疑问。而自然环境为何会因人们的状态而改变呢?这就联系到了“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之理。按照老子对道的领悟,自然环境也是由人们的心念共同决定的。人们的主观感受能反向作用于外界环境,让它成为自己所感受到的样子。所以当每个人都身心清静了,世界也就真的清静安宁了。

    “清静为天下定”是对“静胜热”的引申。那“躁胜寒”呢?为什么不提了呢?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时期,天下正处于混乱的状态,所以老子讲的主要是如何战胜混乱、恢复安定。实际上,世界总是混乱的,因此清静对于人类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可是,当天下陷入一片死寂之时,就得用上“躁胜寒”了。人们需要用躁动来战胜荒凉,使天下恢复生机、焕发活力,重新热闹起来。所以说,“躁胜寒”也很有用,只是需要合适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