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r

  • :「希望我八十歲的時候還能有一個適宜居住的環境。」

    本集主持: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 許少瑜副教授
    本集來賓: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學士班三年級 鄭中誠(政大Green24永續社社長、第24屆學生會副會長)

    2019年來自不同科系的政大學生組成了全校第一個永續社團——Green24永續社,為何叫做Green24?社團成立的契機跟宗旨是什麼?陸陸續續吸引了哪些人一起成為工作夥伴,實踐社團理念呢?

    01:58 永續行動者群像!在政大是哪一些學生在關心永續議題並付諸行動?
    08:15 永續社社員一直以來在蔬食、減塑減廢的推廣上做了哪些事,來試圖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
    25:13 舉辦一場永續市集需要做什麼?夥伴花了多少時間跟心力醞釀?

    在ESG的浪潮下學生社團需要懂得掌握機會同時忠於理念,在經費跟夥伴搭建起來的過程如何克服挑戰?不幫企業漂綠,而是找到能與之相輔相成的合作關鍵!

    35:06 如何引藉助推理論(Nudge)來減少會議瓶裝水的取用?
    40:33 從法律、經濟面向可以提供「蔬食太貴」的解套?農業食物系統轉型、未來肉也是選項?

    穀雨市集主打純素、無塑,如此主張或許已經不稀奇,蔬食等低碳飲食行動也早在社會上取得不小的響應,然而學校作為一個小型社會的縮影,社團又是如何回應部分對於「蔬食不好吃」、「吃不飽」、「吃不均衡」等想法?在關心氣候議題的同時,也關注著飲食相關產業的轉型及動物權利福祉。

    教學聯盟聽了鄭中誠同學的分享以及他娓娓道來的社團故事及願景,屢次在心中讚嘆之餘,希望每年的穀雨,社團的市集都能伴隨著降水一起發生,雙雙豐腴這片土地。

    ◎本集節目錄製時間為2023年5月,節目中提及的時間與節目播出時間不同,特請聽眾留意。


    ◎延伸閱讀
    111-2(2023)Green24永續社的蔬食專案企劃舉辦穀雨市集,從111-1(2022)就在籌劃(社群平台相簿:https://www.facebook.com/green24club/photos)
    110-2(2022)Green24舉辦免廢/費市集(社群平台相簿:https://www.facebook.com/green24club/photos)

    ◎台灣政策小輯

    2022年立法委員與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共同呼籲《氣候變遷因應法》納入低碳蔬食推廣2022年12月28日國發會公布「2050淨零12項關鍵戰略」同時舉辦「我國淨零轉型關鍵戰略行動計畫論壇」2023年01月10日《氣候變遷因應法》三讀通過,112年度「淨零綠生活行動指引」版本更新中。2023年01月17日環保署召開座談會針對淨零綠生活指引 研議納入蔬食、生鮮裸賣措施2023年04月19日環保署發布更新版「淨零綠生活行動指引」「零浪費低碳飲食 (食)」、「友善環境綠時尚(衣)」、「居住品質提升(住)」、「低碳運輸網絡(行)」、「永續觀光樂悠遊(育樂)」及「使用取代擁有(購)」

    全民綠生活網站上提供「綠色餐廳」、「環保標章餐館」與「AMOT溯源餐廳」網站導流連結

    ◎還想看到誰來節目中分享?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9tc3lw1hk801w652qm67p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本集邀請黑潮海洋文化基金會顧問及鯨豚調查員余欣怡,透過她20多年來對於海洋及鯨豚的熱愛與專業,來跟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陸曉筠老師一起聊聊海洋這些年受到氣候與環境因素,對於整個生態和鯨豚的生存有什麼樣的影響與改變。

    住在海島國家的我們,卻有很多人其實對於海洋的生態很陌生,甚至是以為鯨豚要出國才看得到,本集就讓鯨豚守護員欣怡顧問來跟大家分享她對鯨豚的觀察以及有趣的海洋小故事。

    身為海洋癡海洋狂的陸老師和余欣怡將透過親身經歷和科學上的研究,帶給聽眾朋友更多不一樣的認識。

    ◎問題孵化/本集精華/一起思考/(其他標題可自行訂定)

    近年氣候變遷對在台附近的鯨⿂有何影響?什麼樣的海洋保育或環保作為可以維持海洋中的⽣態永續?鯨豚保育對台灣未來的重要性,⽬前台灣做到什麼程度?隨⼿關冷氣除了北極熊外還能拯救鯨⿂嗎?鯨⿂復育⾏動是怎麼進⾏?能如何⽀持?

     

    ◎延伸閱讀
    52 赫茲的故事: The World's Loneliest Whale, BBC
    https://www.bbc.co.uk/sounds/play/p02kfl4q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9tc3lw1hk801w652qm67p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Mangler du episoder?

    Klikk her for å oppdatere manuelt.

  • 本集邀請黑潮海洋文化基金會顧問及鯨豚調查員余欣怡,透過她20多年來對於海洋及鯨豚的熱愛與專業,來跟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陸曉筠老師一起聊聊海洋這些年受到氣候與環境因素,對於整個生態和鯨豚的生存有什麼樣的影響與改變。
     
    住在海島國家的我們,卻有很多人其實對於海洋的生態很陌生,甚至是以為鯨豚要出國才看得到,本集就讓鯨豚守護員欣怡顧問來跟大家分享她對鯨豚的觀察以及有趣的海洋小故事。
     
    身為海洋癡海洋狂的陸老師和余欣怡將透過親身經歷和科學上的研究,帶給聽眾朋友更多不一樣的認識。
     
    ◎問題孵化/本集精華/一起思考/(其他標題可自行訂定)

    近年氣候變遷對在台附近的鯨⿂有何影響?什麼樣的海洋保育或環保作為可以維持海洋中的⽣態永續?鯨豚保育對台灣未來的重要性,⽬前台灣做到什麼程度?隨⼿關冷氣除了北極熊外還能拯救鯨⿂嗎?鯨⿂復育⾏動是怎麼進⾏?能如何⽀持?

     
    ◎延伸閱讀
    52 赫茲的故事: The World's Loneliest Whale, BBC
    https://www.bbc.co.uk/sounds/play/p02kfl4q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9tc3lw1hk801w652qm67p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本集節目由維生領域/成功大學電信管理研究所研究生李若彤和蔡旻興同學與海岸領域/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鄭宇辰和許鈺晴同學共同錄製。希望以在校學生的角度,結合維生領域以及海岸的跨領域議題,讓聽眾更了解什麼是氣候變遷以及如何減緩與調適氣候變遷衝擊,並以Nbs及氣候人權議題作為舉例,並聊聊學生如何在校園生活中,實踐NbS以及關注永續發展議題。希望透過此次跨領域的訪談,提出實際的解決方案,為校園減碳盡一份心力。

    ◎一起思考
    ☑【問題一】你們有覺得最近的天氣特別熱嗎?我在台南在室外走路都覺得快被太陽曬乾了,你們高雄是不是更熱呢?
    ☑【問題二】雖然我們可能不能改變天氣因素,但針對全球暖化我們似乎可以做一點事情,希望明年夏天不要再變更熱了,我真的受不了啦!想問對於全球暖化減緩,海岸領域這邊可以有什麼方針或是對策嗎?
    ☑【問題三】
    我想問我們要怎麼去對於可能海岸區域,有關氣候變化風險去進行一些評估跟管理呢?如果就政策層面,政府有什麼對策可能可以幫助氣候邊謙的嗎?
    ☑【問題四】
    想請問鈺晴跟宇辰,能不能分享海岸領域關於Nbs或風險評估之方法學嗎?或是有什麼實際案例可以分享呢?
    ☑【問題五】
    我覺得除了個人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們學生還可以參與學校組織的環保活動和倡議。例如,加入學生社團或組織綠色運動,組織環保宣傳活動、植樹活動或清潔行動等,提高校園環境保護的意識,像我知道成大就有永續相關的社團,我之前還有去參加他們的活動呢,中山這邊有類似的課程、特色或是活動嗎?
    ☑【問題六】
    節目的最後,可以請大家分別說一段你對於氣候變遷議題的感觸及體悟嗎?
     
    ◎延伸閱讀
    全球發燒中!科學家認證氣溫「10萬年來最熱」破紀錄 今年夏天恐持續創新高
    文/中央社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4826733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9tc3lw1hk801w652qm67p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本集節目由健康領域吳佩芝主持人及奇美醫院行政副院長鄭天浚醫師,以「熱傷害」為主題,探討對高溫對於心肺疾病、糖尿病與腎臟病等不同疾病之健康衝擊外,另也將針對因為高溫與極端天氣事件的增加,使「熱傷害」成為戶外工作者及許多愛好運動的人會造成危害,據此將在節目中針對此項議題做深入淺出的說明。

    ◎一起思考

    為什麼會有熱傷害?它跟極端氣候有什麼關係?熱傷害的症狀有哪些?高危險群有那些族群?如果有熱傷害的症狀發生,該要如何處理?要如何預防熱傷害找上門?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9tc3lw1hk801w652qm67p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本集節目由教育部南區氣候變遷教學聯盟的計畫主持人-土地領域/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趙子元老師與氣候變遷教育教學聯盟北區團隊前生物多樣性領域計畫主持人李玲玲老師所共同錄製,帶領聽眾朋友們一起從【土地開發與利用VS.生物多樣性的保育與永續利用】的主題進行探討。

    ◎一起思考
     熱帶雨林的經濟發展與雨林保育之間是否有機會去達成平衡呢?在農地保護與民眾經濟需求之間似乎有一定程度的落差?可透過什麼樣的工具或制度去調整呢?
     根據現今台灣能源轉型的發展,因閒置鹽田土地的特性,使此類土地設置太陽光電逐漸被列為首要選擇,則對於此作為,從生物多樣的角度來看有何想法呢?
     全球因氣候變遷影響,未來的發展是否許多事物都應以”自然的角度”進行全盤性的思考?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9tc3lw1hk801w652qm67p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2023年獲獎作品開箱很快的來到了最後一集,本節目由「氣候變遷創意實作競賽」計畫主持人-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黃誌川教授,邀請今年「銀獎 暨 環境部淨零轉型實踐特別獎」太空wet基,與聽眾朋友們介紹獲獎作品與參賽經驗談~

    :「嗚怎麼不是金獎」 

    團隊成員:國立勤益科技大學 機械工程系 廖朕浩、謝易騏、張介謀 同學
    指導老師:謝瑞青 副教授
    獲獎作品:燒包菇菇

    ◎問題孵化/本集精華/一起思考/

    主題發想及如何透過廢棄物獲取價值?如何在使用能源的情況下減少碳排放?如何落實團隊合作?去年金獎團隊再戰心得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9tc3lw1hk801w652qm67p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接續上集,本節目由「氣候變遷創意實作競賽」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黃誌川教授擔綱主持,邀請2023年獲獎團隊與聽眾朋友們介紹獲獎作品與參賽經驗談,緊接著邀請到的是「農業部特別獎金獎隊伍」零食怪獸 👾

    :「蛤怎麼是我們!」
     
    團隊成員: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科技管理所 朱祥宇、吳品萱 及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工業工程與管理所 張銘浩 同學
    指導老師:林士平 副教授
    獲獎作品:食物銀行

    ◎問題孵化/本集精華/一起思考/

    參賽契機?團隊的組成來自不同的在職專班?食物和碳排放的關係?獲獎當下的心情人生發生的事情不會是沒有用的!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9tc3lw1hk801w652qm67p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氣候變遷聊不完【永續行動之夜】系列

    本系列第一集再次請到「氣候變遷創意實作競賽」籌辦團隊的黃誌川老師(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擔任主持人 👏

    錯過今年的競賽成果展了嗎?緊接著的三集節目,老師將與2023年競賽獲獎團隊聊聊~為聽眾朋友們帶來獲獎作品介紹與參賽經驗談!

    本集首先邀請到「金獎隊伍」「膜淨」之膜術師 🪄

    :「大家都可以勇於報名這個競賽!」
     
    團隊成員:國立臺灣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周鼎勳、吳柏均及葉佾叡同學
    指導老師:童國倫 特聘教授
    獲獎作品:黃河之水天Sun來

    ◎問題孵化/本集精華/一起思考/

    如何組隊及選擇使用薄膜過濾作為作品核心技術的原因?如何將純水變成飲用水?產品邁入量產階段?給未來參賽者的建議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9tc3lw1hk801w652qm67p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自然解方孵化教室】帶您一步一步踏進自然解方的世界!!
     
    本系列第四集來賓是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 暨 中華民國生態專業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于玻老師!
     
    黃老師以熱愛環境的心想著可以對環境做些甚麼從而開創了「新興綠色產業」。
     
     
    ◎問題孵化
    l  為什麼從環境科學的背景到生態顧問呢?
    l  環境影響評估、生態檢核和自然解方,三者有何不同?
    l  如何與工程方做溝通呢?
    l  物種/特殊物種在生態檢核中扮演的角色是甚麼呢?
    l  生態檢核需要的調查時間及範圍是多大呢?
    l  如果發現地點不適合開發,生態檢核會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呢?
    l  自然解方跟生態檢核有甚麼不同?
    l  執行自然解方需要注意的地方?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9tc3lw1hk801w652qm67p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自然解方孵化教室】帶您一步一步踏進自然解方的世界!!
     
    本系列第四集來賓是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 暨 中華民國生態專業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于玻老師!
     
    黃老師以熱愛環境的心想著可以對環境做些甚麼從而開創了「新興綠色產業」。


    ◎問題孵化
    l  為什麼從環境科學的背景到生態顧問呢?
    l  環境影響評估、生態檢核和自然解方,三者有何不同?
    l  如何與工程方做溝通呢?
    l  物種/特殊物種在生態檢核中扮演的角色是甚麼呢?
    l  生態檢核需要的調查時間及範圍是多大呢?
    l  如果發現地點不適合開發,生態檢核會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呢?
    l  自然解方跟生態檢核有甚麼不同?
    l  執行自然解方需要注意的地方?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9tc3lw1hk801w652qm67p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自然解方孵化教室】帶您一步一步踏進自然解方的世界!!
     
    本系列第四集來賓是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 暨 中華民國生態專業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于玻老師!
     
    黃老師以熱愛環境的心想著可以對環境做些甚麼從而開創了「新興綠色產業」。

    ◎問題孵化
    l  為什麼從環境科學的背景到生態顧問呢?
    l  環境影響評估、生態檢核和自然解方,三者有何不同?
    l  如何與工程方做溝通呢?
    l  物種/特殊物種在生態檢核中扮演的角色是甚麼呢?
    l  生態檢核需要的調查時間及範圍是多大呢?
    l  如果發現地點不適合開發,生態檢核會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呢?
    l  自然解方跟生態檢核有甚麼不同?
    l  執行自然解方需要注意的地方?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9tc3lw1hk801w652qm67p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自然解方孵化教室】帶您一步一步踏進自然解方的世界!!
     
    本系列第四集來賓是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 暨 中華民國生態專業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于玻老師!

     ◎問題孵化
    l  為什麼從環境科學的背景到生態顧問呢?
    l  環境影響評估、生態檢核和自然解方,三者有何不同?
    l  如何與工程方做溝通呢?
    l  物種/特殊物種在生態檢核中扮演的角色是甚麼呢?
    l  生態檢核需要的調查時間及範圍是多大呢?
    l  如果發現地點不適合開發,生態檢核會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呢?
    l  自然解方跟生態檢核有甚麼不同?
    l  執行自然解方需要注意的地方?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9tc3lw1hk801w652qm67p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自然解方孵化教室】帶您一步一步踏進自然解方的世界!!
     
    本系列第四集來賓是觀察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 暨 中華民國生態專業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于玻老師!
     
    黃老師以熱愛環境的心想著可以對環境做些甚麼從而開創了「新興綠色產業」。
     
    ▶️
     
    本集以一則近期新聞回顧開頭——阿朗壹古道南端步道工程,比較了三個大家耳熟能詳卻不一定透澈明白的名詞,那就是環境影響評估、生態檢核、自然解方。
     
    如何透過生態檢核機制與工程端溝通?物種/特殊物種在生態檢核中扮演的角色為何?生態檢核需要的調查時間及範圍是多大?如果發現地點不適合開發,生態檢核會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黃老師在節目中一一進行深度討論,探討執行生態檢核精要且核心之目的,強調建立溝通管道以達到多贏的重要性。
     

     
    生態檢核相對於環境影響評估多了很多彈性溝通的空間,但經由反思【做這工程來解決問題是對的嗎?】發現到若要往永續利用自然的發展,特別是因應氣候變遷中很多不同於以往的狀況時,我們需要新的思維、新的解方去面對未來世界,自然解方應運而生重新關注地球的健康並更加關注共享共好的概念。
     
    ⏪若以人體健康來比喻,生態檢核即是人體利用指南;自然解方則是人體養生指南。
     
    ◎問題孵化
    l  為什麼從環境科學的背景到生態顧問呢?
    l  環境影響評估、生態檢核和自然解方,三者有何不同?
    l  如何與工程方做溝通呢?
    l  物種/特殊物種在生態檢核中扮演的角色是甚麼呢?
    l  生態檢核需要的調查時間及範圍是多大呢?
    l  如果發現地點不適合開發,生態檢核會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呢?
    l  自然解方跟生態檢核有甚麼不同?
    l  執行自然解方需要注意的地方?



    ◎補充說明
    106年公共工程委員會規定受中央政府補助比率逾工程建造經費百分之五十之新建公共工程 都要做 ”生態檢核"
    相關網址: https://lawweb.pcc.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0049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9tc3lw1hk801w652qm67p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自然解方孵化教室】帶您一步一步踏進自然解方的世界!!
     
    本系列第三集來賓是現任台灣河溪網協會理事長以及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廖桂賢老師!廖老師從極端氣候下的旱澇現象中談洪水(flood water)的定義,接著介紹自然式水患治理(natural flood management)的範疇,與近年備受討論的自然解方(nature-based solutions)存在尺度上的差別。NbS必須拉到整個流域的尺度,強化流域的水文作用、修復河溪的自然型態,也就是所謂「還地於河」。
     
    還地於河將有助於生物多樣性提升,當流域的動植物回過頭來貢獻於源頭水量的產生,自然的水患治理便也達到生態系統服務的效益。
     
    有沒有可能迎來不再淹水的一天?不再淹水會對生態、城鄉造成什麼影響?本集讓我們發現,現行的許多治理思維正在轉變,或是必須要轉變。聽完這集,希望你對水患治理跟生物多樣性的關係可以更加了解,對於人為介入自然的途徑有更多面向的審慎評估。
     
    ◎問題孵化
     現在臺灣面臨了那些與水相關的問題呢?
     洪水是甚麼?
     什麼是水患治理的自然解方?
     以河川為例,涵蓋的空間尺度範圍為何?以及施作範圍為何?
     水患治理跟生物多樣性有什麼關係?
     執行水患治理的自然解方,是否就不會淹水了呢?
     自然解方可以有多少人類的介入與建設?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9tc3lw1hk801w652qm67p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自然解方孵化教室】帶您一步一步踏進自然解方的世界!!
     
    本系列第三集來賓是現任台灣河溪網協會理事長以及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廖桂賢老師!廖老師從極端氣候下的旱澇現象中談洪水(flood water)的定義,接著介紹自然式水患治理(natural flood management)的範疇,與近年備受討論的自然解方(nature-based solutions)存在尺度上的差別。NbS必須拉到整個流域的尺度,強化流域的水文作用、修復河溪的自然型態,也就是所謂「還地於河」。
     
    還地於河將有助於生物多樣性提升,當流域的動植物回過頭來貢獻於源頭水量的產生,自然的水患治理便也達到生態系統服務的效益。
     
    有沒有可能迎來不再淹水的一天?不再淹水會對生態、城鄉造成什麼影響?本集讓我們發現,現行的許多治理思維正在轉變,或是必須要轉變。聽完這集,希望你對水患治理跟生物多樣性的關係可以更加了解,對於人為介入自然的途徑有更多面向的審慎評估。
     
    ◎問題孵化
     現在臺灣面臨了那些與水相關的問題呢?
     洪水是甚麼?
     什麼是水患治理的自然解方?
     以河川為例,涵蓋的空間尺度範圍為何?以及施作範圍為何?
     水患治理跟生物多樣性有什麼關係?
     執行水患治理的自然解方,是否就不會淹水了呢?
     自然解方可以有多少人類的介入與建設?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9tc3lw1hk801w652qm67p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自然解方孵化教室】帶您一步一步踏進自然解方的世界!!
     
    本系列第三集來賓是現任台灣河溪網協會理事長以及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廖桂賢老師!廖老師從極端氣候下的旱澇現象中談洪水(flood water)的定義,接著介紹自然式水患治理(natural flood management)的範疇,與近年備受討論的自然解方(nature-based solutions)存在尺度上的差別。NbS必須拉到整個流域的尺度,強化流域的水文作用、修復河溪的自然型態,也就是所謂「還地於河」。
     
    還地於河將有助於生物多樣性提升,當流域的動植物回過頭來貢獻於源頭水量的產生,自然的水患治理便也達到生態系統服務的效益。
     
    有沒有可能迎來不再淹水的一天?不再淹水會對生態、城鄉造成什麼影響?本集讓我們發現,現行的許多治理思維正在轉變,或是必須要轉變。聽完這集,希望你對水患治理跟生物多樣性的關係可以更加了解,對於人為介入自然的途徑有更多面向的審慎評估。
     
    ◎問題孵化
     現在臺灣面臨了那些與水相關的問題呢?
     洪水是甚麼?
     什麼是水患治理的自然解方?
     以河川為例,涵蓋的空間尺度範圍為何?以及施作範圍為何?
     水患治理跟生物多樣性有什麼關係?
     執行水患治理的自然解方,是否就不會淹水了呢?
     自然解方可以有多少人類的介入與建設?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9tc3lw1hk801w652qm67p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本系列第三集來賓是現任台灣河溪網協會理事長以及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廖桂賢老師!廖老師從極端氣候下的旱澇現象中談洪水(flood water)的定義,接著介紹自然式水患治理(natural flood management)的範疇,與近年備受討論的自然解方(nature-based solutions)存在尺度上的差別。NbS必須拉到整個流域的尺度,強化流域的水文作用、修復河溪的自然型態,也就是所謂「還地於河」。
     
    還地於河將有助於生物多樣性提升,當流域的動植物回過頭來貢獻於源頭水量的產生,自然的水患治理便也達到生態系統服務的效益。
     
    有沒有可能迎來不再淹水的一天?不再淹水會對生態、城鄉造成什麼影響?本集讓我們發現,現行的許多治理思維正在轉變,或是必須要轉變。聽完這集,希望你對水患治理跟生物多樣性的關係可以更加了解,對於人為介入自然的途徑有更多面向的審慎評估。
     
    ◎問題孵化
     現在臺灣面臨了那些與水相關的問題呢?
     洪水是甚麼?
     什麼是水患治理的自然解方?
     以河川為例,涵蓋的空間尺度範圍為何?以及施作範圍為何?
     水患治理跟生物多樣性有什麼關係?
     執行水患治理的自然解方,是否就不會淹水了呢?
     自然解方可以有多少人類的介入與建設?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9tc3lw1hk801w652qm67p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自然解方孵化教室】帶您一步一步踏進自然解方的世界!!
     
    本系列第三集來賓是現任台灣河溪網協會理事長以及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教授廖桂賢老師!廖老師從極端氣候下的旱澇現象中談洪水(flood water)的定義,接著介紹自然式水患治理(natural flood management)的範疇,與近年備受討論的自然解方(nature-based solutions)存在尺度上的差別。NbS必須拉到整個流域的尺度,強化流域的水文作用、修復河溪的自然型態,也就是所謂「還地於河」。
     
    還地於河將有助於生物多樣性提升,當流域的動植物回過頭來貢獻於源頭水量的產生,自然的水患治理便也達到生態系統服務的效益。
     
    有沒有可能迎來不再淹水的一天?不再淹水會對生態、城鄉造成什麼影響?本集讓我們發現,現行的許多治理思維正在轉變,或是必須要轉變。聽完這集,希望你對水患治理跟生物多樣性的關係可以更加了解,對於人為介入自然的途徑有更多面向的審慎評估。
     
    ◎問題孵化
     現在臺灣面臨了那些與水相關的問題呢?
     洪水是甚麼?
     什麼是水患治理的自然解方?
     以河川為例,涵蓋的空間尺度範圍為何?以及施作範圍為何?
     水患治理跟生物多樣性有什麼關係?
     執行水患治理的自然解方,是否就不會淹水了呢?
     自然解方可以有多少人類的介入與建設?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29tc3lw1hk801w652qm67pw/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