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r
-
AI 會取代醫生?波波醫生真的能力不如人?你不知道的,是制度背後的裂痕。
Morris 是台大醫學生,也是一位用 Chatbot 做健康服務的創作者。這集,我們進一步聊到醫療產業的未來:
從人工智慧到遠距醫療,從醫師責任到資訊隱私,他說得一針見血——醫療革命,其實是人類價值的重新洗牌。我們一起深挖:
🤖 AI 能開藥、能判斷病情,那醫生還剩什麼?
🧠 醫療晶片與預測健康的未來,是便利還是監控?
⚖️ 波波醫生風波,是歧視?還是台灣制度出了漏洞?
🏥 偏鄉醫療,是「誰願意去」,還是「制度該怎麼引導」?
這集完全顛覆想像,每一段我都聽得津津有味。
不是醫學生也值得聽,因為這場變革,正在改變每一個人的醫療未來。 -
你以為健保很便宜,是理所當然;但對第一線醫護人員來說,那是永遠虧錢的馬拉松。
台大醫學生 Morris,不談理想化的夢想,而是揭開醫療現場的真相。他坦言自己不是熱愛醫學的人,卻選擇走上一條能夠承擔的現實道路。
但比起個人的選擇,更讓人震撼的,是他對台灣醫療制度的觀察與揭露:
🩺 醫病關係為何越來越緊張?
⏳ 醫師工時動輒80小時,卻還要被期待「不出錯、態度要好」
💸 健保制度讓病人幸福,卻讓醫院越做越虧?點數制背後有什麼矛盾?
💊 學名藥取代原廠藥,真的完全一樣嗎?醫師如何在病人與制度之間做選擇?
📉 當病患只想「繳少、看多」,醫護人力流失、資源崩潰就是下一步
Morris 提醒我們:
健保不是免費的奇蹟,而是整個社會共同扛起的選擇。這集,會讓你重新思考你平常走進診間、刷健保卡的那一刻,背後到底藏了多少壓力、掙扎與被忽略的代價。
-
Mangler du episoder?
-
川普的一句話,為什麼能讓全球股市大跳水?
這集我們從最基本的關稅邏輯出發,帶你看懂消費者、出口商、政府誰在笑、誰在哭,並深挖美國的戰略操作、川普背後的沙排推演,以及歷史借鏡與台灣該如何因應。不只懂財經,更要懂背後川皇這隻老狐狸到底在打甚麼盤算。 -
科技股狂飆、AI 概念爆紅,這到底是黃金時代的開端,還是新泡沫的誕生?本集我們從鬱金香熱、.com 泡沫講到 2008 金融危機,帶你理解泡沫背後的共同特徵。也聊聊《漫步華爾街》怎麼教我們面對風險、建立穩健投資心態。📈
-
「最近房價怎麼又漲了?」
「現在還適合買房嗎?會不會買在高點?」
如果你最近也常聽到這些問題,別擔心,我們幫你整理好了!
2024-2025 的台灣房市就像雲霄飛車,衝高又急煞,到底背後發生了什麼?
政策怎麼變?市場怎麼動?這篇一次講清楚,讓你買房前不再霧煞煞!👇 -
從矽谷傳奇到步步危機,Intel 究竟怎麼了?
這一集,我們從 Intel 的創立故事說起,帶你一路拆解它在半導體產業的輝煌過去與今日困境。
📌 垂直整合的 IDM 模式為何變成包袱?
📌 與台積電、AMD、Nvidia 之間的愛恨情仇有多複雜?
📌 新 CEO 成立五能否解決技術落後、組織僵化、文化保守的三大挑戰?
如果你對科技產業、策略管理或矽谷故事感興趣,這集不能錯過!
-
你相信金融業與音樂能並存嗎?Jeff 白天在銀行打拼,夜晚則是認真的 RAPPER,將理性與熱血完美融合!從交換學生的體悟、金融業的職場生存法則,到創作音樂的初心,他用自身經歷告訴我們,人生不是填空題,而是一首 Freestyle。這不只是關於職場與夢想,更是一場關於如何活出真正自由的深度訪談。想知道如何在現實與熱情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這集 Podcast 不容錯過!🎧🔥
-
美國經濟「硬著陸」風暴來襲?市場恐慌加劇,股市劇烈震盪! 📉 通膨壓力、貿易戰、裁員潮接連衝擊,聯準會(Fed)陷入降息與通膨的抉擇。美股動盪,台幣貶值,投資人該如何應對?雖然風險升溫,但就業市場仍具韌性,市場恐慌或被放大!現在是恐慌出場,還是逢低布局 AI、電動車等長線標的?⚡ 危機即轉機,關鍵布局就在此刻! 🚀
-
最近整個新聞版面都被 「台積電在美國擴廠」 與 「美國對外半導體關稅」 洗版了。究竟是產業升級,還是地緣政治下的「被迫佈局」?來,我們分幾個面向聊給你聽!
-
想像一下:川普的減稅政策掀起一場金融風暴,卻讓地方政府站在懸崖邊。美國國會正考慮取消市政債的租稅優惠,校園和道路建設可能因此停擺,而你的投資組合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場減稅與財政赤字的博弈中,市場動盪、財富分配失衡,全球經濟又將何去何從?快來探索這場危機背後的真相,並找到最適合你的財務對策!🔥 #財經新聞 #減稅政策 #市政債
-
🌍 從投行到徒步環島,他如何找到自己的方向?
每個人都在尋找「理想的人生路徑」,但該如何確保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本集邀請到在外商投行任職的Chad,分享他如何從金融職涯,到徒步環島兩個月,在不同的選擇與挑戰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
前兩個禮拜,一位二類組的朋友問我:「Austin,如果要選一本書作為我的投資入門課,你會推薦哪一本?」
我毫不猶豫地推薦了《持續買進》。
這本書與一般投資書籍不同,它沒有繁瑣的數學公式,也沒有讓人頭昏眼花的複雜理論,而是用淺顯易懂的語言,搭配大量實證數據來解釋投資觀念。它不僅讓新手能輕鬆理解,還能幫助讀者建立正確的投資心態,避免盲目跟風或過度焦慮市場波動。
如果你對投資理財毫無經驗,但希望在進入市場前做好準備,那麼《持續買進》絕對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
-
我們無法預知2050年的就業市場,但可以確定的是,人工智慧將徹底改變我們的世界。
過去,人類憑藉認知能力在機器面前仍保有優勢,但今天,AI不僅能辨識模式,甚至開始理解情緒、推理與批判思考。當人工智慧不再只是輔助工具,而可能成為決策者、創作者,甚至心理醫生,人類該如何在這場變革中立足?《21世紀的21堂課》沒有提供簡單的答案,而是不斷拋出問題,挑戰我們對未來的想像。本書探討的不僅是工作,而是人類在AI、全球化、自由、平等、教育與生命意義的時代如何重新定位自己。
這不只是一場科技革命,而是對人類價值的重新定義。如果我們沒有做好準備,就可能像工業革命時被汽車取代的馬車,逐漸失去自身的價值。
如果你對未來感到困惑,那麼這本書,或許能幫助你看得更清楚。
-
我們深入探討 《長期買進》 這本投資經典,顛覆你對投資的傳統觀念。許多人認為,投資成功的關鍵在於精準預測市場、掌握時機,但這本書告訴我們:「長期持有、分散投資,才是致勝關鍵。」
從效率市場假說、行為經濟學到長期投資策略,作者以科學數據證明 短線操作難以持續獲利,市場情緒常導致非理性決策。我們將解析投資人常犯的行為偏誤,如本質主義、後見之明、認知失調等,並學習如何透過 資產配置與時間的力量,讓複利成為最強大的武器。
投資並不需要過度操作,只需「躺在指數的道路上耍廢」,你便能穩健累積財富。本集將帶你認識真正的投資智慧,幫助你擺脫市場噪音,建立長期穩健的財富計畫!
-
《誤信》深入探討為何理性的人會相信不理性的事,揭露錯誤信念背後的四大元素:情緒、認知、性格與社會影響。書中透過真實案例與心理學研究,解析假消息與陰謀論如何抓住人心,並提供實用方法,幫助我們避免陷入錯誤信念的陷阱。這是一本讓你重新思考信任與信念的必讀之作,適合所有想提升判斷力與理性思考的人!
-
這集的《原子習慣》精華在於「行為改變四法則」,幫助你輕鬆養成好習慣、戒除壞習慣!
讓提示顯而易見:透過環境設計,提醒自己行動。
讓習慣有吸引力:結合誘惑捆綁,讓好習慣變得有趣。
讓行動輕而易舉:從兩分鐘法則開始,降低執行門檻。
讓獎賞令人滿足:立即回饋,強化正向行為。
掌握這四法則,你將能系統化地改變生活,讓好習慣自然融入日常! -
雖然知道習慣很重要,但你經常為了自己的壞習慣苦惱,想要戒除卻力不從心?或者,你想養成好習慣,卻老是半途而廢?其實,問題不在你身上,而是你遵循的行為改變系統出了問題!作者從生物學、生理學及神經科學中截取精華,結合自己親身實踐的經驗,創造出簡單易懂、容易執行的「行為改變四法則」。這套法則可運用於學業、工作、家庭、健康、財富、人際關係等人生各個面向有效幫助你打造好習慣、戒除壞習慣。
-
20世紀全球經濟的核心,是石油:而石油生產的關鍵,是中東。短短幾十年,中東經歷的戰爭、聯合、陰謀、政變、報復、危機、談判…石油除了為中東帶來巨大的財富,還帶哪些影響?而提到政治、軍事,沒有人敢小覷俄羅斯,畢竟俄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國土面積,然而一提到經濟蓬勃發展的國家,俄羅斯就完全被排除在外。大國俄羅斯,未來究竟將何去何從?
-
歐盟,曾經的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如今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在經歷了短暫的繁榮後,這個聯盟為何支離破碎?數十個歐洲國家在幾十年裡形成了盤根錯節的關係,又是如何引發了一場綿延至今的歐洲危機?而英國,昔日的全球霸主,是如何發生的一件過半數國民都沒有預料到的大事——「脫歐」?英國為什麼脫歐?目前已經完全脫離了嗎?脫歐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想要解答上述的問題,我們會從歷史、政治、地理、文化等多個面向,帶大家進入這片歐洲大陸彼此愛恨交織的故事。
-
以前提到希臘,大家通常會聯想到「陽光」、「愛琴海」、「浪漫旅遊勝地」…但這幾年,希臘卻時常和「債務」二字一起出現。這個曾經締造經濟奇蹟的美麗國家,是如何走上欠錢不還的不歸路?又是如何在高盛的幫助下?搞小動作欺騙世人?對後來的歐洲危機又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我們將沿著債務這條線索,為大家介紹歐洲各國中最會鬧事的小弟——希臘。
- Se 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