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r
-
如何才能合理运用八善德制?
载营魄抱一等等,都是历来被解释不清的。南怀瑾的营魄从医学角度解释倒是靠点谱,只是一个载字确实没有紧扣原文的如何才能使“天下皆知”。
至于婴儿,如果只是作为婴儿来理解,很明显缺了一个动词,按照先秦中婴做包裹讲就没有问题了。天门开阖被权威们理解得歪七扭八,玄乎其玄,其实就是讲一君王上下班的问题。涤除玄览,无非就是日常护理铜镜的事儿,都是易知易行的类比,不回到时代背景中,自然就只能曲解个有趣与不知了。如此看易大神在最近发表的《老子为何喜欢“唱反调”》中大谈的婴儿论,真真叫人笑掉大牙。
这一章的关键首先在于正确梳理六个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要理清六问与答案玄德之间的对应关系。而正确辨析生之、畜之的之到底指代的是什么,结合第一章“玄”字的翻译:一根打结的丝线,才能正确理解玄德即为线徳的真实含义。
全文其实就一个观点:什么是能合理运用德制的君王玄德?
那就是建设、培育八善德制,不占有、不自恃、不独裁的节制君权的制度化。这一针对君权的德制是实现七善的不争之德。
-
既然是要以发展民生为本,就要清楚有害民生的错误做法。其中以占用危害最大,这是权力交接中最常出现问题的。
反对死占着位子不退,也是《老子》不能流行于后世的一大原因。后世君王要不去曲解其文才是不正常的。
揣而棁之是权威们无法正视的,因此大多认为棁应该是锐,也就是锋利的意思。棁之本意是横梁上的短柱。将一个有核心之用的工具揣起来,搁到横梁上,不就是束之高阁嘛!很易懂的表达。
-
Mangler du episoder?
-
可持续发展的治理之道,其核心是什么?
是若水之八善。
上善若水,原来并不是在赞美一个人的德行,而是在讲制度润泽万物的善之一面。孰对孰错,其实联系上下文就能分辨。
第一章讲可道的制度法条本质,
第二章讲可道制度的善美特性与目标,
第三章讲可道以制度去实现理想的三大基本路线,
第四章讲可道及其制度的历史发展观与理论结合实践的基本治理方法,
第五章讲可道制度的网状体系特性、社会作用与基本原则,
第六章讲常道的制度根子在神授的绝对君权,
第七章讲可道的制度根子在理想的节制君权,
第八章讲可道制度的社会核心价值观,也就是天下人皆知的善,具体表现为什么内容。
在本章中,老子提出了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这也是全书的核心观点,被称为水之八德,简称水德,也就是后来秦的德制特征。八善是关于善的内容,随后必然论述的是如何善利,万物为何,如何不争的具体内容。因此,善利万物而不争就被老子归结为以发展民生为本。本章在全书中的重要性由此可知。
七善一不争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老子坚实的理论,这也是读书需要去仔细辨析的地方。所谓环环相扣,不仅仅是在大的思路上,还在于细节的逻辑安排中。品读之三口,岂虚言哉!
可道与常道的根本区别,需要联系八章,甚至后面的九、十、十一和十二章来整体理解。九和十讲如何运用八善德制,后两章讲善利万物的具体内容。万万不能单独地强行拆分。原本,《老子》是没有分章的。
-
正确阅读这一章的关键有两点:
一是何为不自生?二是后其身与外其身到底是要将圣人置身于什么后面?
这两个问题其实是逻辑严密的。天地不自生,是因为其间的网状制度,联系第五章来理解就没有问题。天地不自生是效仿的标杆,那么圣人的不自生,当然就必须以制度为本了。
要靠君王节制权力,必然就要处理好公私关系。这与后文中所说的以身为天下是一致的。
历来的诸多误读,就在于断章取义地翻译。
弄清楚了这一点,结合第四章的制度先行论,也就清楚了为什么老子的思想从汉武帝之后就被封印的根本原因了。
将小我融入大我,不是宣扬无私,而是肯定公私兼顾。
-
商和周的祖先都有一个差不多的诞生故事,其母在户外沐浴的时候,都有一只黑色的母燕子,扔了一个蛋,她们吃后就怀上了商和周的第一个族人。编故事的人想要表达的是:商人和周人都是神的选择,是受命于天的存在。这就解决了传承大统的天然性。
神授君权,是常道制度存亡的根子,因为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人治为主归根到底就是君王为主,就是上位者说了算。
老子以可道和常道的对比作为基本写作方法,同理,要正确理解这一章的内容,最好的办法就是对比其他的解读版本。在道家和道教的翻译中,这一章是非常神奇的存在。阅读的有趣,其实在于对比。
每次看权威们的翻译和解读,都会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看见白胳膊”典故,这倒是中国文人们自古就非常乐于扯谈的路数。只是如此去翻译一本专业性强的著述,未免有失严谨与公允。当然,迎合小民百姓的市井需求,原本就是小说话本的特点,也无可厚非。
-
线之又线,织就的是什么?
是网袋状的制度体系,它体现着天下皆知的社会善美核心价值标准。
它有什么用呢?
一是对天下人公正公平公开,二是给社会支撑塑形,
它有什么特性呢?
不触动不显现,精简不多
需要注意什么根本原则?
适中为要。
这就是无名道、常道和可道的制度同质性。
如此一来,下文首先就要解释常道与可道的根本区别,然后还要讲述可道制度体系的内容和结构问题。这也是老子随后去论述的内容。
-
有了理想、三大路线和社会核心价值标准,如何去实施治理?
首先必须认识到可持续之道的发展与不完美特性,
然后理论结合实际去践行,
要坚持制度先行,
且先于圣人帝王。
这当是《老子》被曲解并且被神秘化的主要原因。
什么是和光同尘?
它被后世彻底地歪曲了。
其本意是和于思想之光而同于民需之尘。
光可照亮前路,指引方向,如迷雾中的灯塔;
而微尘般的民需才是检验治理实践的唯一标准,
它能让政策制度化,让制度常态化。
-
老子回答秦公可道是以什么路线去实现什么理想,
那就是以抚民、富民和安民的三大路线去实现安平太的圣人治世。
如何去抚民?富民?安民?要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最根本的社会需求又是什么?
也只有弄清楚可道非常道的对比写法,才不会混淆常道的愚民治理和可道的民本治理。
-
老子为秦公画了一个大饼:依靠天下人公认的社会核心价值标准,就能实现圣人的无为而治和不言之教。
需要辨析的是:圣人的无为被解释的非常清楚,只是“辞”现在的字义与当时的审理案件的含义已经大为不同,原本是不用亲自审理,一被曲解,“无为而治”就被有意无意地误导了。
此节重在讲述天下人皆知的标准建立、完善和实施的法条特性与基本方法。这就需要从三个方面去辨析六相的具体所指及其相互关系。而不能只是去读文字的表面意思。
-
以常道来区分可道,是老子写作的对比手法。只有清楚这一点,才能正确认识到两者的界限,而不会将常道与可道混为一谈。常道不可长久,可道能够长久。常道愚民而治,可道则相反。这是误读《老子》的一个主要原因。
不能分清无名道、有名道、可道与常道的关系,是误读的有一个原因。
认为玄字是深奥,是误读的又又一个原因。
玄,本义是一根打了结的线,规律如线,法条如线,线连结线编织成网,这是《老子》对制度的理解与形容,一比到底。认清这一点,全文豁然开朗,顺畅无比。反之,一团浆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