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r
-
久遠劫以前,觀世音菩薩曾經誓願::「盡形壽度一切眾生,若有眾生未得度者,誓不成正覺。若我於眾生未度盡時,捨此願者,則腦裂千片。」
大家想想,頑劣的眾生就像暴惡有情(大家看看自己就知道~XDDD),怎麼可能全部搞定,發這樣的誓願會不會太…..狠了?
果不其然,當時的觀世音菩薩就真的遇到超糟糕的人,一個氣噗噗就切心了,結果,他的頭就裂成千片了!!!!
這個時候……誰能來救贖他呢? -
大家可能會以為地藏經是用來超度往生者,藥師經是用來利益陽世眾生,其實如果真正熟悉這兩部經,就會發現地藏經也是一部「生活寶典」,藥師經更是一部消除業障功德殊勝的佛經,不論在陰間或是在人間,都能消除業障而獲得解脫煩惱、痛苦與種種病苦。
藥師佛所發利益眾生的十二大願外,常誦藥師佛的聖號或常誦藥師經,也可避免九橫死,也就是避免病死、火焚、水溺等九種之意外死亡。現代社會雖然文明進步,但意外死亡不低於以前的朝代,這是因為眾生所造的業越來越嚴重。單以飲食來說,過去物質不豐富的時代,一般家庭吃魚吃肉都是等到農曆初一、十五拜神、拜兵將、拜祖先、鬼神時,才捨得買魚肉,更貧窮的可能要等到過年過節才買。吃魚肉的機會少,代表眾生造殺業的機會也減少,所以幾十年前的老百姓都很純樸,很有道德感,是非都很分明,不像今日社會,大家天天大魚大肉的吃,還想著吃得更希奇,更特別,吃法也就更殘忍,吃的量更是無法估計的多,這樣眾生怎麼可能沒有病痛? -
Mangler du episoder?
-
想知道如何生生世世衣食無缺,錢花不完還可以學習順利嗎?
讓叔離比丘尼來告訴你 -
你是否常常分不出來這位到底是哪位菩薩?因為菩薩長得都好像!如果不從法器來判斷,還可以從坐騎來判斷喔~
佛教中的四大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祂們的坐騎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所象徵的含義也有區別。
文殊菩薩的坐騎是青獅。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劍,騎乘獅子,比喻以智慧利劍斬斷煩惱,以獅吼威風震懾魔怨。也有一說這頭獅子大有來頭。牠嚴格說起來不是貓科動物,而是個器宇軒昂,無畏虎豹的龍子。牠是龍王第六個孩子,叫做狻猊。牠不僅會趕走惡魔,還會喚醒那些沒有走上正軌的人類。
普賢菩薩的坐騎是六牙白象。白象代表願行殷深,辛勤不倦;六牙,表示六波羅蜜──佈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禪定)、般若(智慧)。象自然像征力大無比,也就是說,我們行動的時候,一定要堅韌不拔,有大無畏的精神,才能成功。
觀音菩薩坐騎的是金毛犼,又名「朝天吼」。 傳說是龍王的兒子,有守望習慣。華表柱頂之蹬龍(即朝天吼)對天咆哮,被視為上傳天意,下達民情。
地藏菩薩,像以一頭形似獅子的怪獸為坐騎的,名號曰:「諦聽」,乃九華山鎮山之寶。諦聽集群獸之瑞像於一身,聚眾物之優容為一體,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形態別緻,想像豐富。
-
佛世的時候有一位惡生王(聽起來就人不太好),在國王的花園裡看見一隻金色的貓,咻一下就不見了。於是去找貓的時候,看到一個洞,就開始往下挖~挖挖挖居然挖到一罈黃金!然後一罈下面還有一罈,一罈下面還有一罈,垂直有三罈。再往前挖,連續挖了五哩路都是垂直三罈黃金!(挖路工人好累,可以分紅嗎?)到底是什麼因緣呢?
-
藥師佛,顧名思義一定是可以醫治我們的身心疾病 很多人生病的時候都會祈求藥師佛 小時候以為藥師佛是藍色的是因為嚐百草的緣故(那是神農氏好嗎?) 另外,祂手上拿的果子據說每天吃可以百病不侵喔! 藥師佛在修菩薩行的時候發了12個大願,記載在《佛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裡面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曜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淨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於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若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之。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無量無邊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淨。不墮惡趣。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瘖。瘂。攣。躄。背僂。白癩。癲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藥。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厭離。願捨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九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羂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至於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第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錄。縲縛鞭撻。繫閉牢獄。或當刑戮。及餘無量災難凌辱。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 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饑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無衣服。蚊虻寒熱。晝夜逼惱。若聞我名。專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寶莊嚴具。華鬘塗香。鼓樂眾伎。隨心所翫。皆令滿足。 以上經文由唐朝玄奘大師翻譯,謝謝玄奘大師。
-
度母的由來有兩個故事,比較廣為人知的是觀世音菩薩的眼淚,另一個故事則是慧月公主。慧月公主發願要用女兒身成佛!是佛教界第一人,也因此鼓舞了世界上另一半的人(? 因為在那之前,成佛的人都是以男兒身成佛的。
另外,關於度母的樣貌與成就,以下內容出自大慈恩譯經基金會:
二十一度母,是度母的二十一種化身。
據《度母密續源流》記載:往昔無始劫中,鼓聲佛(鼓音佛)所在的彩光世界,有一位公主名為慧月,她發菩提心,並立下誓言,要在輪迴未空之間,以女身饒益有情。之後改名為度母。鼓聲佛也為之授記:「乃至未成無上正等菩提之間,妳的名稱唯名度母。」
又《度母本源記》云:觀世音菩薩在無量刧前,普救無數眾生,可是有一天,他觀察六道,發現受苦眾生並未減少,頓生憂悲,留下眼淚,淚珠滴落,化作蓮花,從蓮花中化現出綠度母,並對觀世音菩薩說道:「汝心勿憂悶,我為汝伴助,作度脫無量眾生之事業。」並説偈云:「汝心勿憂悶,我誓為汝助;眾生雖無量,我願亦無量。」
此時,隨著毗盧遮那佛的咒語,色身各異的二十一位度母從蓮花中化現,紛紛對觀世音菩薩立誓,願協助觀世音菩薩共行救度眾生之偉業。從此,二十一度母協助觀世音菩薩,廣度眾生無數,並立下無量功德,名聞十方世界。
二十一度母分別是迅捷勝勇度母、白如秋月度母、金色度母、如來頂髻尊勝度母、吽音叱吒度母、勝三世間度母、摧餘度母、盡摧魔羅施勝自在度母、賜勝度母、除一切憂度母、普攝眾生盡除災厄度母、普施吉祥度母、成熟度母、忿怒召攝度母、大寂靜度母、摧貪度母、普成安樂度母、尊勝度母、焚盡苦厄度母、普生悉地度母、圓滿度母。
二十一度母雖然皆化生於綠度母,但是各自有不同的身色、法相、標識和所司之事。二十一度母具有綠、紅、黑、白、黃、藍等不同的身體顏色。最基本的姿勢是左手拈烏巴拉青蓮花,右手結施予印,髮冠上方安住有毗盧遮那佛、寶生佛、不空成就佛、無量光佛等五部佛。
《二十一度母讚》在藏地家喻戶曉、處處傳誦,內容是毗盧遮那佛被度母弘誓度眾的悲心所感化,以度母根本咒來讚歎她。其中共有二十一首偈頌,讚歎二十一位度母的功德。
二十一度母能降伏一切魔類,去除眾生怖畏及一切罪業,避免敵害侵擾,破除罪業障礙,解除百毒侵害,清除噩夢諍訟,排除世出世間一切橫難,使得眾生增福延壽、廣開智慧、平安吉祥,凡有所求無不如願成就。每當遷居、生病、外出等,許多家庭都會延請僧眾或村民,來到家裡念誦《二十一度母讚》的經文及咒語,從早到晚,為家庭祈福禳災。而在寺院,念誦《二十一度母讚》更是僧眾必修的功課,一年四季、從不間斷。
-
妙音天女是賜予各種智慧及文藝才幹的本尊,所以在西藏,凡進修或從事梵文、藝術、文學、書法、音樂、工巧、著作及辯論的人,修持此法門都會得到極大的加持。若完成足夠的心咒念誦觀修,會增加不可思議的敏捷智慧。妙音天女是文殊菩薩的化身之一,常常示現為白皙的樣子,手持相似琵琶之樂器,上有千條琴弦。但在唐卡繪畫中,一般只會繪上三條弦,這是由於畫師無法繪上一千條琴弦。坐姿是右腳在外、左腳在內,雙足交叉而蹲坐。容顏似十六歲的妙齡少女,溫順而莊重。
-
五台山又名清涼山,上面有東西南北中五個台,在下兩次去五台山都成功登上五台,後來才知道「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唐朝時候有一位法雲法師,他因為太笨了,被別人嘲笑取了一個綽號叫「牛雲」,為了開智慧,他決定赤腳去五台山找文殊菩薩,表明他的決心。後來他遇到一個來無影去無蹤的老人,「就決定是你了!」於是懇求老人幫他開智慧,老人就跟他說,要用大鋤頭把他心頭的瘀肉砍掉,他還真的閉上眼給老人砍…..
-
大事不妙!迦葉尊者居然要把文殊菩薩逐出僧團!到底發生什麼事呢?話說有一次,在結夏安居的那三個月,文殊菩薩居然搞消失,問他跑去哪了,他說跑去跟宮女和風月場所的女子小童小女孩廝混!????到底發生什麼事?
-
《觀音得道寶卷》中云:往昔過去劫,北闕國有個妙莊王,王后名叫寶應。妙莊王性格暴躁,經常依仗武力與鄰國爭戰。在國內,大臣們見了他也總是戰戰兢兢,生怕一不小心觸犯了他而招來殺生之禍。妙莊王有三個女兒,長女妙靜,二女妙音,最小的叫做妙善。妙善公主,妙善公主自幼生來即有許多與眾不同之處,從小就發願能有一個清淨修行之處,將來修行圓滿,再度化人間眾生,解救六道眾生之苦厄…
後段背景音樂《琴之藏月。04.千手觀音新版》作曲:真如/鋼琴演奏:廖旻瑜 -
文珠菩薩是大乘佛教最古老的菩薩之一,是佛法「智慧」的象徵。
相較於釋迦摩尼當初所創立的原始佛教,西元一世紀才登場的大乘佛教,它的重要特色是出現了諸佛思想與菩薩思想,即十方宇宙有諸佛與諸菩薩。而文殊菩薩和觀音菩薩、彌勒菩薩,都是大乘佛教裡最早出現的古老菩薩。在許多大乘法會裡,常可看見文殊菩薩的身影:有時以無礙的辯才與佛陀相互應答,開展出該經的經義;有時配合佛陀以「誇張」的手法,詮釋出令人驚嘆的奧妙義理。文殊菩薩的言行風格獨特、鮮明,常常是大乘經典中的關鍵人物。如果我們詳加留意的話,會發現幾乎所有大乘經典裡都可看見文殊出席佛陀法會,曝光率之高,大概是眾菩薩第一了。「文殊菩薩」到底是何方神聖?這個角色代表著什麼意義?他的出現與大乘佛教又有什麼關係呢?
文殊菩薩,全名「文殊師利菩薩」,梵文 Bodhisattva Manjusri。
Bodhisattva,音譯爲「菩提薩埵」,簡稱爲「菩薩」。
其中,Bodhi的意思是「覺悟」,sattva的意思是「有情」或「眾生」,因此,Bodhisattva的意思是「具有覺悟本質的眾生」,可引申爲「覺悟的力士」。
Manjusri,音譯爲「文殊師利」或「曼殊師利」。其中,Manju的意思是「妙」,sri的意思是「吉祥」,因此,Manjusri的意思是「妙吉祥」。
參照《文殊菩薩小百科》釋見介著 -
文殊菩薩為了降伏死神閻魔天,拯救西藏人民,決定化身為比死神更加恐怖的大威德金剛…..
忿怒尊的恐怖外貌,並不如一般人觀想的像惡魔邪煞;相反的,是一種有力而具足有慈悲的表現。象徵佛陀的慈悲,將毀滅力量轉變成通往菩提道的力量。因此,這些忿怒尊展現出來的怒氣和憎恨,並不是針對一般眾生,而是針對那些干擾眾生幸福的蔽障力量。 -
我們認識的佛陀,釋迦摩尼佛,名字怎麼這麼多?到底每個名字又是什麼意思呢?
佛祖、瞿曇、喬達摩、悉達多、世尊、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 世尊
佛陀十號又各是什麼意思呢?
通常太厲害的人,才會有這麼多的名字…. -
我們常常看到的華嚴三聖,中間是釋迦摩尼佛的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文殊菩薩駕青色獅子侍佛左方,普賢菩薩乘六牙白象侍佛右方,顯示佛的理智合一,行證相應。
《楞嚴經》中記載,普賢菩薩曾對佛說,如果遠在恆河沙數世界之外,有眾生發願修持十大願行,祂將會乘坐六牙白象親自來到此人處所;假如此眾生罪業深重,無法見到菩薩現前,普賢菩薩也會在暗中為他摩頂、加持,讓這位修行者遠離障礙,早日成就。
在《華嚴經》中記載,善財童子在文殊菩薩的啟發下,發出菩提大願並向53位善知識不斷求教如何行菩薩道,最後在普賢菩薩處得到最為圓滿的答案,即普賢菩薩的十大行願。
第一、禮敬諸佛
第二、稱讚如來
第三、廣修供養
第四、懺悔業障
第五、隨喜功德
第六、請轉法輪
第七、請佛住世
第八、常隨佛學
第九、恆順眾生
**第十、普皆迴向
** -
農曆二月十五是釋迦牟尼佛涅槃日,「佛陀您涅槃了我們怎麼辦?」
弟子們問了以下四個問題:
佛陀住世的時候,我們大家依佛陀為師,佛陀涅槃以後,我們依誰為師呢?
佛陀住世的時候,我們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以後,我們依甚麼而安住呢?
佛陀住世的時候,兇惡的人有佛陀調伏,佛陀涅槃以後,兇惡的人如何去調伏呢?
佛陀住世時,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槃以後,經典的結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呢?
佛陀回答:
你問我涅槃以後,依誰為師;應依戒為師。
你問我涅槃以後,應依何安住,應依四念處安住。
你問我涅槃以後,惡人如何調伏,應默擯置之。
你問我涅槃以後,經典如何叫人起信,應在一切經首安‘如是我聞’之句。 -
曾經有一個世界叫刪提嵐,當時有一尊佛,名叫寶藏佛,有一位轉輪聖王叫無諍念王,他有一位大臣叫寶海梵志。
無諍念王是被他的大臣——寶海梵志來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並發願去成佛的。他的一千個王子也各自發願,長子不眴太子就是後來的觀世音菩薩,第二個兒子就是後來的大勢至菩薩。
而在這個法會上,很多菩薩都是發願去淨土度化眾生;有些菩薩雖然決定不去淨土度化,也只是到了人壽一千歲的時候來穢土來救度眾生。因為人壽太低的地方,表示眾生福報不夠,善根微劣,條件很差。
當問到更低的人壽,有誰願意到這樣的地方來度化眾生的時候,大家都搖搖頭,放棄了。
這時突然有人說:「我去!」
大家驚訝地看著他。
.
是寶海梵志。
.
他竟然發出了一個非常深重的大悲願。就是要在娑婆世界五濁惡世,人壽一百二十歲的時候,來到這個世間示現八相成道,度化眾生。
要知道,對天人來說,人間已經穢惡不堪,更不要說是由菩薩來看。
那麼這個人壽一百二十歲的世界,眾生是什麼相狀呢?這是個非常苦難的時期——眾生不信因果、誹謗聖人、造作五逆,用種種不善業來莊嚴自已,煩惱非常厚重,以惡為能。這個世間的眾生是非常剛強難化的,正因為剛強難化,也就是最苦難不堪的。
所以寶海梵志,竟發出了要在這個時代成佛,要來陪伴這個時代的眾生,陪伴他們的苦難,直至成佛的大願,這個願真是太偉大了,所以當這個大願發起來的時候,大地六種震動,十方無量的諸佛接到這個信息,都派遣菩薩前來讚嘆寶海梵志。
寶海梵志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前身,謝謝祂為我們而來。 -
大家都知道每個菩薩都有一座山當道場,文殊菩薩的道場則是釋迦牟尼佛在佛經中指定款:五台山。(五台山又名清涼山~非常適合怕熱的人去修行,像我。)五台山最重要的一座寺院就是殊像寺,殊像寺也被認為是文殊菩薩在五台山的正宗祖庭(祖庭,應該就是一種hometown的感覺,就像日常老和尚的祖庭是鳳山寺)。殊像寺創建於元代,裡面的主尊文殊菩薩像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蕎麵頭」傳說… 大家可能會以為這只是神話故事,騙騙信徒的,想不到還真有人去探測…..還真的是真的……
-
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是同一個人嗎?當然不是!但他們有什麼關係呢?
阿彌陀佛的淨土為什麼這麼有名?祂在成佛之前又發了什麼樣偉大的願望呢? -
藏地稱祈願法會為「神變祈願大法會」,它的起源是佛陀以神通變化降伏了六師外道,所以稱為「大神變節」。後來印度的國王一直都有舉行慶祝大神變節的法會,每年在舍衛城迎請佛陀的身、語、意像,然後進行廣大供養。為什麼會有這個大神變法會呢?居然是一個佛陀跟人家約了結果跑了七個國家,最後一口氣解決…..解決我們的煩惱的故事!
- Se 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