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r
-
Mangler du episoder?
-
暴龙(学名:Tyrannosaurus)又名霸王龙,目前唯一的有效种是模式种雷克斯暴龙(Tyrannosaurus rex)或称雷克斯龙,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恐龙,身长约12米,臀部高度约4.5米,体重最大约15吨。暴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阶,距今约6800万年到6500万年,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恐龙种群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西部,分布范围较其他暴龙科更广;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西部是个独立的拉腊米迪亚大陆。
有些科学家认为亚洲的勇士特暴龙(Tarbosaurus bataar)是暴龙属的第二个有效种,而其他科学家则认为特暴龙是独立的属。除此之外,过去有许多暴龙科的种被归类于暴龙属,但目前多被认为是暴龙的异名,或被分类于其他属。
如同其他的暴龙科恐龙,暴龙是二足、肉食性恐龙,拥有大型头颅骨,并借由长而重的尾巴来保持平衡。相对于它们大而强壮的后肢和巨大的身体,暴龙的前肢已经严重退化且极其细小,只是平衡头部的工具。长久以来,暴龙被认为只有两根手指,但在2007年发现的一个完整的暴龙化石,显示它们也可能具有三根手指。暴龙被认为是种食腐动物,以大型食草恐龙的尸体为食,但也有少数科学家认为暴龙是种积极的掠食动物。虽然目前有其他兽脚亚目恐龙的体型与暴龙相当或更大,暴龙仍在巨型肉食恐龙名单之列,亦是最著名的陆地掠食动物之一。亦有研究认为其拥有恐龙中最大的咬合力。
目前已有超过30个雷克斯暴龙的标本被确认,包含几具完整度很高的化石。暴龙的大量化石材料,使科学家们有足够的资料研究暴龙生理的各个层面,包括生长模式与生物力学。有些研究人员还在标本上发现了软组织与蛋白质。但暴龙的食性、生理机能以及移动速度仍在争论中。 -
甲龙属(属名:Ankylosaurus)意为“僵硬的蜥蜴”,是甲龙科恐龙的一个属,当中只有一种,称为大面甲龙(A. magniventris)。甲龙的化石是在北美洲西部的地层被发现,地质年代属于白垩纪末期,约6850万到6550万年前。
虽然没有发现完整的甲龙骨骼化石,甲龙常常被认为是装甲恐龙的原型。其他甲龙科也有同样的特征,如重装甲的身驱及巨型的尾巴棒槌,但甲龙却是这个科内最大型的物种。
与大部份现代的陆地动物相比,完全成长的甲龙仍是非常大型的动物。已知最大型的头颅骨有64.5厘米长、74.5厘米宽。一些科学家估计其身长约为8到9米。另一个针对甲龙的重建,提出一个较小的体型估计值,约6.25米长、1.5米宽、及1.7米高。甲龙的重量估计超过6,000公斤。它的体型扁平而宽。甲龙是四足行走,后肢较前肢为长。虽然科学家对它脚掌的形状仍不清楚,但参考其他甲龙科恐龙,可能会是有五趾。头颅骨扁平呈三角形,宽度大于长度。甲龙是草食性动物,有着树叶形状的小型牙齿,适合切碎植物。与其他甲龙类相比,甲龙的牙齿/体型比例相当小。甲龙并不像同期的角龙科及鸭嘴龙科恐龙有着磨碎用牙齿,可见它甚少咀嚼食物。头颅骨及身体其他部份的骨头是愈合的,以加强其力量。
装甲
甲龙最明显的特征是它的装甲,包含了坚实的结节及甲板,嵌入在皮肤上。在鳄鱼、犰狳及一些蜥蜴上亦可以发现类似的装甲。装甲斯上覆盖者坚硬的角质。这些皮内成骨(Osteoderms)是按照大小来排列,从宽而平的甲板到小而圆的结节。甲板在它的颈部、背部及臀部以横列整齐排列,而小型的结节则保护大型甲板之间的空隙。较小的甲板则在四肢及尾巴。与较为古代的包头龙比较,甲龙的甲板在质地上较为平滑,并没有像同时代的结节龙科埃德蒙顿甲龙般有棱脊。在尾巴的两侧伸出一列扁平及呈三角形的尖刺。坚硬及圆形的鳞片保护头颅骨的顶部,而四只大型的角则在后方向外伸出。
尾巴棒槌
甲龙著名的尾巴棒槌是由几块大型皮内成骨组成,与最末几节尾椎愈合而成。尾槌是非常重的,以最末7节尾椎支撑,彼此愈合形成一支坚硬的棒子。连接这些尾椎的厚肌腱亦在化石化过程被保存下来,这些肌腱是部份骨质的,不意弯曲,可以将力量传至尾巴。尾巴棒槌就是一个主动的保护武器,可以对施袭者的骨头造成重击。在2009年的一个研究显示,在结构上,甲龙科的尾槌是可以挥动的,大型尾槌可以对肉体、骨头造成严重伤害,但中、小型的尾槌所造成的伤害有限。目前仍无法解释,尾槌是用在物种内的打斗行为、抵抗掠食动物、或是两者兼有。亦有研究指出这个尾巴可以作为头部的伪装,但这个建议却倍受批评。 -
狐(学名Vulpes),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食肉目犬科,目前人工主要饲养的有银狐(白鼬)(Vulpes vulpes fulva),为赤狐的一个亚种。狐狸繁殖率高,抗病力强,食性杂,好饲养。
狐体长约70厘米,尾长约45厘米。毛色变化很大,一般呈赤褐、黄褐、灰褐色,耳背黑色或黑褐色,尾尖白色。(厘米=厘米) 尾基部有一小孔,能分泌恶臭。
狐栖息森林、草原、半沙漠、丘陵地带,居树洞或土穴中,傍晚外出觅食,天明始归,杂食虫类、两栖类、爬行类、小型鸟兽和野果等。生殖期结成小群,其他时期单独生活。由于属于犬科类,狐狸仍保有类似家犬的习性,多数的狐狸可以被人类驯服,仅有少数种类不行。 截至2012年6月,单单在英国伦敦市区而已,就有大约一万只狐狸视为宠物与人类共存。 -
企鹅(学名:Spheniscidae) 是一种不会飞行的鸟类,属于企鹅目,企鹅科。
企鹅主要生活在南半球,目前已知全世界的企鹅共有17种或18种,多数分布在南极地区,而其中环企鹅属的汉波德企鹅、麦哲伦企鹅与黑脚企鹅分布在纬度较低的温带地区,至于加拉帕戈斯企鹅的分布则更接近赤道;完全生活在极地的只有皇帝企鹅及阿德利企鹅两种。
企鹅可以说是现时最不怕冷的鸟类。它全身羽毛密布,并且皮下脂肪厚达二至三厘米,这种特殊的生理构造,使它在-60℃的冰天雪地中,仍然能够自在生活。
曾分布于北极地区、现已灭绝的大海雀可能和本鸟一样耐寒,而且两者外表相似,曾经被误认有亲缘关系,使得在发现企鹅时欧洲人对企鹅命名也相似。
企鹅拥有其他鸟类的共同特征:身上拥有羽毛、尖而突出的坚硬的喙及有爪及鳞片的双脚。但跟其他鸟类不同,它们没有发达的翅膀,使它们无法飞行,也不像其他不擅于飞行的走禽(如鸡、鸵鸟),因为身体肥胖而不擅于奔跑。但企鹅的趾间有蹼,翅膀也演化至桨状。这样的身体结构让企鹅成为善泳的动物。
在陆地上的企鹅都是直立着的,就是步行,大部分时间也是像人一般以双脚走路,可是由于身型肥胖,它们走路时都显得很笨拙。在冰天雪地下,若被捕猎者追捕时,它们会全身向前俯伏在地上,以腹部贴上冰地上,并以双脚作推动,快速逃走。 -
禽龙属(学名:Iguanodon,意为“鬣蜥的牙齿”),属于蜥形纲鸟臀目鸟脚下目的禽龙类,是大型草食性动物,身长约10米,站起来高3到4米,前手拇指有一尖爪,可能用来抵抗掠食动物,或是协助进食。
禽龙的化石多数发现于欧洲的比利时、英国、德国。它们主要生存于白垩纪早期的巴列姆阶到早阿普第阶,约1亿2600万年前到1亿2500万年前。禽龙的演化位置大约位于行动敏捷的棱齿龙类首次出现,演化至鸟脚下目中最繁盛的鸭嘴龙类,这段演化过程的中间位置。禽龙与年代更晚的鸭嘴龙类,共同属于禽龙类演化支。
禽龙的化石在1822年首次发现,并在1825年由英国地理学家吉迪恩·曼特尔进行描述与命名。在过去的研究历史中,有许多化石被归类于禽龙,年代横跨侏罗纪启莫里阶到白垩纪森诺曼阶,范围广达欧洲、北美洲、亚洲内蒙古、以及北非。但根据近年研,这些化石多被归类于其他属,或是建立为新属。目前的唯一有效种是贝尼萨尔禽龙(I. bernissartensis)。
禽龙是继斑龙之后,世界上第二种正式命名的恐龙。斑龙、禽龙、以及林龙是最初用来定义恐龙总目的三个属。古生物学界对于禽龙的了解,因为新发现的化石而随着时间不断改变。禽龙的大量标本,包括从两个著名尸骨层发现的接近完整骨骸,使得研究人员可提出许多禽龙生活方面的假设,包括进食、移动方式、以及社会行为。禽龙的重建图也随着标本的新发现而改变。
风神翼龙(Quetzalcoatlus)又名披羽蛇翼龙、羽蛇神翼龙,是种翼手龙类,生存于晚白垩纪(马斯特里赫特阶),约7000万年前到6550万年前,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飞行动物之一。它属于神龙翼龙科,该科是先进而缺乏牙齿的翼龙类。属名的来源是阿兹提克文明里的披羽蛇神奎玆特克(Quetzalcoatl)。
第一个风神翼龙化石是在1971年,由道格拉斯·劳森(Douglas A. Lawson)发现于德州大弯曲国家公园的Javelina地层发现。这个标本包括部分的翼(由前臂与延长的第四手指构成),从翼推测翼展超过10米。劳森将这标本建立为新属:诺氏风神翼龙(Quetzalcoatlus northropi)。在1996年,Kellner与Langston在德州公布了了第二个未命名种。这个暂时性被称为Quetzalcoatlus sp.的标本,比诺氏风神翼龙还完整,包括部分头颅骨。虽然较北方风神翼龙的小,而翼展已证实长达5.5米。
在2002年,海尔河组发现的一节神龙翼龙科的颈椎,可能属于风神翼龙。这个标本原本被研究人员与暴龙类的化石混在一起。这个标本并没有被暴龙类捕食的迹象。科学家估计这只神龙翼龙科的翼展为5到5.5米。
在1995年,恐龙公园组发现一个神龙翼龙科的部份幼年骨骼,可能属于风神翼龙或其近亲。根据翼上的断裂牙齿,这个骨骼曾被蜥鸟盗龙(一种小型驰龙类)所咬食。根据牙齿的断裂状况,风神翼龙与其近亲的骨头应该非常坚硬,而非易碎。 -
角龙属(学名:Ceratops)意为“有角的面孔”,是角龙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上白垩纪的北美洲。化石发现于美国蒙大拿州。虽然对角龙的研究很少,但它们在恐龙的分类历史很重要,因为角龙是角龙下目及角龙科的模式属。但是角龙的化石过少,因此很难被有效鉴定,而被认为是疑名。
翼龙目(Pterosauria),希腊文意思为“有翼的蜥蜴”,是一个飞行爬行动物的演化支。翼龙类生存于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末期,约2亿1,000万年前到6,550万年前。翼龙类是第一群能采主动飞行的脊椎动物。它们的双翼是由皮肤、肌肉、与其他软组织构成的翼膜,翼膜从身体两侧延展到极长的第四手指上 。较早物种的颌部布满长牙齿,具有长尾巴;较晚物种有大幅缩短的尾巴,而某些晚期物种缺乏牙齿。目前已在某些标本的身体、部分双翼发现丝状结构痕迹,显示翼龙类可能已演化出毛发。翼龙类的体型有非常大的差距,从小如鸟类的森林翼龙,到地球上曾出现的最大型飞行动物,例如风神翼龙与哈特兹哥翼龙。
在大众媒体、大众读物中,翼龙类常被当成飞行的恐龙,但这是错误的。恐龙指的是特定陆地爬行动物,能采取直立步态,包括蜥臀目与鸟臀目,并不包括翼龙类、鱼龙类、蛇颈龙类、沧龙类。这群中生代飞行动物通常被大众俗称为翼手龙(Pterodactyls),希腊文意思为“有翼的手指”。这个名称衍自于翼手龙属(Pterodactylus)以及翼手龙亚目 -
梁龙属(学名:Diplodocus)是蜥脚下目梁龙科下的一属恐龙,它的第一副化石是由塞缪尔·温德尔·威利斯顿(Samuel Wendell Williston)所发现。它的属名是由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于1877年所命名,是从古希腊文的“διπλόος”(意即“一双”)及“δοκός”(意即“横梁”)衍生的新拉丁语而来。这是因它在尾巴下侧有双叉形的人字骨。这些骨头最初被认为是梁龙独有的特征,但是之后在其他梁龙科及非梁龙科(如马门溪龙)恐龙也有发现这个特征。
梁龙生活于侏罗纪末期的北美洲西部。梁龙是在莫里逊组上层的最为常见化石之一,莫里逊组上层的地质时代可追溯至启莫里阶至提通阶,约1亿5500万至1亿4800万年前;梁龙的生存年代,可缩小至1亿5400万到1亿5000万年前。根据化石纪录,莫里逊组当时曾存活者数种巨大的蜥脚下目恐龙,如圆顶龙、重龙、迷惑龙及腕龙。
梁龙是辨识度最高的恐龙之一,有着巨大的体型,长颈及尾巴,及强壮的四肢。很多年来,它曾被一般大众认为是最长的恐龙。它的巨大体型足以阻吓于同一地层发现的(有可能是同时代的)异特龙及角鼻龙等猎食动物。 -
鸭嘴龙(学名Hadrosaurus)意为“健壮的蜥蜴”,是鸭嘴龙科的一个疑名。在1858年,发现了第一个鸭嘴龙的化石,这也是北美洲所发现的第一个完整的恐龙化石;在1868年,鸭嘴龙成为第一个架设起来的恐龙化石模型。佛克鸭嘴龙(H. foulkii)为鸭嘴龙的唯一物种,并在1991年成为新泽西州的州恐龙。
鸭嘴龙生存于当时美国新泽西州的海岸附近,时间是晚白垩纪,约8,000万年前。大多数资料显示鸭嘴龙身长7到10米,高达3米,重量约7吨。鸭嘴龙可能以二足方式奔跑,但当进食时可用前肢支撑自己;如同所有鸭嘴龙科,鸭嘴龙是草食性。鸭嘴龙的牙齿显示它们吃树枝、树叶。
在1838年,William Estaugh Hopkins在新泽西州哈登菲尔德Hopkins Pond的一个泥灰坑里挖掘时,他发现了大型骨头。他将骨头运回哈登菲尔德的住家中展示。在1858年,这些骨头引起一位访客,威廉·帕克·佛克(William Parker Foulke)的兴趣。佛克在1858年将泥灰坑中的骨骸挖出。同年,古生物学家约瑟夫·莱迪(Joseph Leidy)将这标本命名,这标本有骨盆、几乎完整的后腿、脚掌的数个部份、28个脊椎骨(其中8个是尾椎)、8个牙齿、以及颌部的两个部份。莱迪从骨头与禽龙的相似处,认为这些骨头来自于恐龙,但这鸭嘴龙的骨骸远比数十年前发现的禽龙骨骸还完整,也是当时所发现最完整的恐龙化石。在莱迪的论文《美国的白垩纪爬行动物》(Cretaceous Reptiles of the United States)里,用想像图将鸭嘴龙叙述的更完整;莱迪在1860年完成了该论文,但因南北战争而延迟到1865年才出版。莱迪将鸭嘴龙重建为二足恐龙,有别于该时代认为恐龙为四足动物的观点。整副骨骸在1868年组合完成,由一个英国雕刻家与博物学家本杰明·瓦特豪斯·郝金斯(Benjamin Waterhouse Hawkins)组成的团队完成,并在费城自然科学馆展出。
本杰明·瓦特豪斯·郝金斯与鸭嘴龙的骨架模型,这是全球第一个恐龙骨架模型
虽然鸭嘴龙科的名称来自于鸭嘴龙属,但从没发现过鸭嘴龙的头颅骨,而骨骸不易与其他鸭嘴龙亚科恐龙分辨出来,让大部分科学家认为鸭嘴龙是个疑名。许多艺术家重建鸭嘴龙时,都是参考相关物种的头颅,例如格理芬龙、短冠龙。
一个由哈登菲尔德居民John Giannotti完成的鸭嘴龙塑像,现在竖立在哈登菲尔德的市中心,以纪念这个发现。 -
鸽属,学名Columba,是鸠鸽科的一属,俗称鸽子;包括各种中型和大型的鸽子,其中有我们今天常见的鸽子,即原鸽。 鸽子是和平的象征。
被驯化后称家鸽,原鸽在鸟类中属中等体型,通体石板灰色,颈部胸部的羽毛具有悦目的金属光泽,常随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显由绿到蓝而紫的颜色变化,翼上及尾端各自具一条黑色横纹,尾部的黑色横纹较宽,尾上覆羽白色。一般而言,结群活动和盘旋飞行是其行为特点,但据1928年的研究,栖息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原鸽飞行迅速而且常延直线飞行,一般离开地面不高。
分辨雌雄一般是辨别大小,雄鸽的肩膀宽,头形圆大,脚也较长,脊椎也较长,相反的雌鸽都较短。此外,雄鸽的颈子粗短,颈羽富有金色光泽,叫声也较强,步伐大,求偶时会一边旋转,或是一边跳跃;雌鸽的颈子细,叫声也较轻柔。 -
剑龙属(学名:Stegosaurus)是一类已灭绝的草食性四足动物,是装甲亚目剑龙下目的一个属。属名为Stegosaurus,源自希腊文中的στέγος-(stegos-;指屋顶)与σαῦρος(-sauros;指蜥蜴)。剑龙是最知名的恐龙之一,因其特殊的骨板与尾刺闻名。剑龙就像暴龙、三角龙以及迷惑龙一样,经常出现在书籍、漫画或是电视、电影当中。
剑龙生活在侏罗纪晚期,大约是1亿5500万年前到1亿5000万年前左右,也就是启莫里阶至提通阶早期。剑龙与一些巨型蜥脚类恐龙,如梁龙、圆顶龙与迷惑龙(原名雷龙)等优势草食性恐龙,生存于相同时代的相同地区。在美国与加拿大西部的莫里逊组地层中,大约已经挖掘出约80具剑龙属的身体骨骼,且其中至少可辨识出3个物种。过去人们认为剑龙只分布于现今的北美洲地区,不过到了2006年,葡萄牙境内也发现了新的剑龙属标本,显示现今的欧洲也有剑龙化石的存在。
剑龙的身体庞大且沉重,是所有剑龙下目之中最大,大概相当于一辆巴士。它们的背部曲线呈弓状弯曲,后肢比前肢更长。头部靠近地面,而硬挺的尾部则平举于空中。关于剑龙身上的尖刺与板状物的用途,有许多不同的推论。尖刺很可能是用来防御,而板状物除了防御之外,或许还能用来视觉展示与调节体温。剑龙以及其他属于剑龙下目的恐龙(例如钉状龙属与华阳龙属),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包含背部骨板与尖刺。剑龙的头部/身体比例相当低。剑龙具有小型头部、短颈部,意味者它们可能以低矮植被为食。 -
河马(学名:Hippopotamus amphibius)的名字源自于希腊语“ιπποπόταμος”(英文名称即hippopotamus,希腊语的hippos即“马”,potamus即“河”),英文常缩写成“hippo”,是源自非洲的大型草食性哺乳类动物,是生物分类法里河马科中的两个延伸物种的其中一个(另一个是倭河马)。
河马是半水生的,栖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河里或湖中,通常高达40头以上的族群。白天的时候它们会为了保持身体的清凉而待在水中或泥沼里;公河马具有领域性,繁殖及生产皆发生在公河马掌控延伸的水域中。它们会在傍晚的时候出水域来吃草。然而,虽然河马在水中互相倚靠休息时会在水中的领域内,但吃草是属单独的活动,河马在陆地上是没有领域性的。
在1995年7月,河马有猎杀飞羚并食用的纪录河马的屁股是粉红色。之后,河马也有食用水牛尸体及其它河马尸体的纪录。
河马肥胖的身躯没有一根毛,也没有汗腺,却会分泌出一种红色的黏性液体,保护皮肤免受脱水龟裂。河马走路时不但边走边排下大小便,还会用尾巴把粪便拨向四周。在同类争执中,河马有时更会把粪便当作暗器拨向对方。不过河马不雅的排便行为其实对生态很有裨益。 -
象,通称大象,是目前世界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属于长鼻目,只有一科两属三种,即象科(学名:Elephantidae),非洲象属和象属,非洲象有两种:普通非洲象(也叫热带草原象或灌木象)和非洲森林象,象属只有亚洲象一种(也叫印度象)。广泛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亚及东南亚以至中国南部边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象的妊娠期为22个月,刚出生的小象就有100千克重,需要8-14岁才能达到性成熟。
象皮厚毛少,鼻与上唇愈合成圆筒状长鼻,两个上颌门齿大而长,就是所谓的“象牙”,口中一般每侧有三个前磨牙和三个后磨牙,食用高纤维的食品,树叶、草类等,磨牙并不是同时长出,现存的磨牙磨损后,新的磨牙才长出来,所以如果最后一颗(第六颗)磨牙大约在60岁以后磨损后,老象可能死于营养不良,如果继续饲喂磨碎的食品,它有可能继续活下去。 -
狮,俗称狮子(古称狻猊/狻麑),被人称为“万兽之王”、“草原之王”。狮是一种生存在非洲和亚洲的大型猫科动物,豹属四种著名的大型猫科动物之中第二大的一种,现存中是继老虎之后第二大的猫科动物。其雄性的鬃毛是其特征之一,过去它分布在多个洲,但因为人类的开发,现代的狮群生存环境与分布已经大大缩小了。 中国地区本来没有狮子,直到张骞通西域以后,才从伊朗附近的地区知道狮子的存在。
-
虎(学名:Panthera tigris),俗称老虎,是现存哺乳纲豹属的四种大型猫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有“百兽之王”之称,是亚洲的特有种类。虎是种猎食动物,有敏锐的听力、夜视力,可自由伸缩的尖爪和粗壮的犬齿。同时,它们也是自然界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除了庞大的体型与有力的肌肉之外,它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白色到橘红色的毛皮上有黑色垂直的条纹,这有助于其在捕猎时隐蔽自身。
虎分布的范围极广,从外兴安岭针叶林到开阔的草地到热带沼泽都有。它们的领地观念十分强烈,会划分属于自己的地域范围,而且是独居的。它们通常需要大面积的栖息地,以满足相当的猎物数量。伴随这一事实而来的是,其对栖息地的偏好与地球上部份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相重叠,从而导致了与人类利益的严重冲突。现代虎的九个亚种中,三个已经绝种,其余的六种都被列为濒危,部份处于极危。20世纪初虎的数量约有10万只,而现在世界自然基金会估计全球仅存3200只虎。残存的虎虽多受到政府保护,但非法捕猎仍屡禁不止。栖息地丧失和遗传多样性下降亦是其巨大威胁。
虎是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动物之一,它们出现在许多古代的神话和民俗传说,现代的电影和各类媒体中。在许多的旗帜、战袍、甚至运动会的吉祥物中都可以见到它们的图案。孟加拉虎是孟加拉和印度的国家动物。 -
猩猩属(学名:Pongo),也叫人猿、红猩猩、红毛猩猩,灵长目人科的一属,与猴子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没有尾巴,能用手或脚拿东西。马来语和印尼语叫做Orang utan,意思是“森林中的人”。与人类十分相近,与人类基因相似度达96.4%。活动的习性通常不用声音沟通,通常有好几个个体会在同一个区域活动,但彼此不干扰,平均寿命大概40年,平均身高大概171—180厘米。
- Se 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