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r

  • 【本集简介】
    Jason是一名现居澳洲的律师,当年对自己的性取向感到困惑和怀疑,通过接触外国媒体和了解同龄人的经历逐渐确定了自己的同志身份。如今和男友已经相处六年,感情稳定。Jason分享了他的自我认知之旅,并和主持人刘彦就开放关系、多元恋(polyamory)、“出柜”被人忽视的特殊层面和LGBTQ的平权问题展开了讨论。

    【时间戳】
    1:40自我认同的经历
    4:13 第一次恋爱经历中,依然存在自我怀疑和否定
    7:54 同性恋是长期关系还是短期关系居多
    10:04 开放关系、多元恋的可能性
    14:13 相处六年后,目前和男友的状态
    15:31 家人和男友一起生活的感受
    19:01 遭遇逼婚后“威胁”母亲的经历
    20:58 “出柜”不只是性少数群体当事人的课题,家长也有特殊的“出柜”问题
    24:49 生活在LGBTQ友好的澳洲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28:08 面对保守党派可以采取的态度
    29:12 对于同性婚姻的看法

  • 【本集简介】
    主持人刘彦和Queer Up团队成员Angelica展开深聊。曾在美国深造的Angelica,在纽约的大熔炉里接触到了多彩而鲜活的酷儿群体,并从中收获了丰富的启迪和力量。让我们一同倾听她的奇妙见闻和多元思考。

    【时间戳】
    01:16 Angelica作为教师和酷儿议题的渊源
    02:43 在纽约深造期间通过同学获得了基础的酷儿教育
    04:08 关于LGBTQIA+各个字母和符号的简单科普
    10:50 在纽约深造期间从酷儿同学和致力于平权事业的老师身上感受到的勇气
    14:05 在爱与支持中成长起来的一位男同性恋朋友的故事
    17:58 酷儿同学对抗宗教桎梏的创造力以及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同理心
    23:04 从酷儿同学身上感受到的开放和包容
    25:17 Angelica成为母亲之后,对酷儿议题、系统性压迫(systemic oppression)的思考以及心态上的转变
    28:25 酷儿议题与女性主义的关联

  • Mangler du episoder?

    Klikk her for å oppdatere manuelt.

  • 【本集简介】
    自称为“妹妹”的梁宇宁,从小意识到自己对男性的特殊兴趣和情感倾向。所幸在一个相对开放和支持的环境中成长,未曾感受到明显的歧视或压力。他与主持人刘彦就社会对LGBTQ群体的理解和接纳、个体在自我认知过程中展现出的勇气和坚持、面对校园霸凌和职场挑战时的应对策略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的对谈。

    【时间戳】
    2:03自我认同的过程
    5:54 坦诚是自我认同之路上最关键的因素
    8:06 出柜的一方和接受出柜信息的一方都需要学习
    12:45 向同性恋亲友取经的经历
    15:00 接受出柜信息的一方如何回应比较好
    17:56 给在自我认知方面仍感彷徨迷惘的人的三点建议
    23:16 同志爱约炮的刻板印象难以去除,是因为人们倾向于关注负面信息
    25:48 感情顺利的同志情侣依然会遇到挑战
    31:15 如何看待异性恋对同性恋的好奇
    36:56 同性恋面对霸凌的应对方式
    41:53 如何回应对平权问题持消极或者中立态度的人
    44:37 出柜与否要基于对自己人生的考虑

  • 【本集简介】
    主持人刘彦和Queer Up团队成员Jayden展开深聊。Jayden勇敢地袒露自己脆弱的一面,向我们真诚分享了他在自我认同道路上包括逆向成长、遭受言语霸凌以及“半出柜”在内的别样经历,并探讨了自卑心理、性观念以及交友的性别藩篱等议题。

    【时间戳】
    01:08 回顾自我认知的历程
    02:23 拥抱不同,正确认识和接纳自己
    03:44 生活中感到无法融入周围同学的事例
    06:15 从小住在男生宿舍所经历的复杂心理
    09:16 在公共场合和家庭生活中无法真实做自己
    12:00 与父母讨论身份认知的经历以及出柜的故事
    18:01 关于是否以及何时出柜的讨论
    20:22 学生时期的恋爱经历以及感情上的自卑心理
    23:00 关于性观念的讨论
    26:04 自我身份认同随着年龄增长反而退步
    26:49 关于容貌焦虑带来的自卑心理以及正确认识自我价值的讨论
    31:23 交友中的性别藩篱:很难与男性——尤其是直男——交好
    32:40 交友不应在性别方面自我设限
    35:03 交友中的另一种性别藩篱:男性朋友远多于女性朋友

  • 【本集简介】
    作为一名职业律师的Xiaomi,虽然日常工作鲜有涉及LGBTQ人群的案例,但对该群体的生活和面临的问题有着深刻的理解。Xiaomi向我们分享了身边朋友的故事,并和主持人刘彦就异性恋群体对LGBTQ人士存在的歧视展开了有趣的讨论。来听听两位聊了什么吧!

    【时间戳】
    1:29 异性恋人士对LGBTQ群体的一些观察和感受
    2:54 LGBTQ群体在工作、社交和家庭三大方面面临的挑战
    6:22 性取向是私人事宜,且存在一定的流动性,我们应当尊重每个个体的结论
    9:19 同性恋朋友“深柜”和“出柜”的故事
    12:22 跨性别朋友独特的相处模式
    16:00 朋友圈对于跨性别朋友的接受情况
    17:50 出柜面临的最大压力依然来自家庭
    19:15 异性恋群体对LGBTQ群体的歧视
    21:00 LGBTQ群体面对外界评价的不同应对方式
    23:49 排斥男同但对女同喜闻乐见的直男,是不是虚伪?
    28:18 推动LGBTQ权益:公益与教育的力量

  • 【本集简介】每年的5月17日为国际不再恐同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主持人刘彦和Queer Up团队成员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展现酷儿群体的风采。我们倾情推荐了涉及酷儿元素的音乐、影视、书籍等文化作品,真·倍儿酷!快来一探究竟吧!

    【时间戳】
    00:17 国际不再恐同日简介
    02:02 Vincent推荐:歌曲Somebody to Love—Queen
    04:49 电视剧Looking(《寻》)
    06:33 电影《喜宴》
    07:52 Charlie推荐:歌曲No Matter What—Calum Scott
    10:27 电影Shelter(《欲盖弄潮》又译作《爱的港湾》)
    12:19 Emily推荐:脱口秀Nanette—Hannah Gadsby
    18:14 Jayden推荐:电影Firebird(《浴火鸟》)
    21:32 歌曲He Was a Friend of Mine—Willie Nelson
    23:38 歌曲Cowboys Are Frequently Secretly Fond of Each Other—Orville Peck & Willie Nelson
    26:01 刘彦推荐:书籍Ace—Angela Chen
    28:12 电视剧Schitt's Creek(《富家穷路》)
    31:14 歌曲girls girls girls—FLETCHER


    【推荐过程中提及的文化作品】
    歌曲We Will Rock You/We Are the Champions—Queen
    歌曲Somebody to Love—Brian Justin Crum
    电影Brokeback Mountain(《断背山》)
    歌曲Dancing on My Own—Robyn
    电视剧Heartstopper(《心跳漏一拍》)
    书籍The Invisible Orientation—Julie Sondra Decker
    专辑Girl Of My Dreams—FLETCHER
    歌曲Becky’s So Hot/Her Body Is Bible—FLETCHER
    歌曲I Kissed A Girl—Katy Perry

  • 【本集简介】
    主持人刘彦和Queer Up团队成员Emily展开深聊。在澳洲工作和生活的Emily,较易接触到性少数文化,对非二元性别也有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那些涉及非二元性别和跨性别的常见问题,两位都有什么样的回答?

    【时间戳】
    1:21 非二元性别越来越常见
    2:27 一些公众人物的性别认同问题;非二元性别(non-binary)和跨性别(transgender)的区别
    5:25 跨性别的不同类型和复杂性
    9:54 区别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
    10:55 区别性取向和性别认知
    11:42 酷儿的定义和Queer Up(《倍儿酷》)名字的由来
    13:04 对非二元性别的积极看法
    15:12 性别认同是一种自我认知,需要给与尊重
    17:58 只要心理性别存在,二元性别的去标签化就有必要
    19:39教育和社会化过程会对性别认同造成影响
    24:13 性别多样性在华人社会接受度面临挑战
    25:24 倡导非二元性别并非潮流,而是社会发展使然
    27:25 社会对性少数话题抗拒的原因
    30:25 厌恶性少数或者性别讨论因为害怕丧失个人利益
    34:26 参加澳洲同志大游行(Mardi Gras)的经历


    【对话中提及的性少数明星】
    * Sam Smith (非二元性别)
    * Alok Vaid-Menon, aka ALOK (非二元性别、跨性别)
    * Elliot Page(跨性别,2023年出版自传Pageboy)

  • 【本集简介】:“帮助别人就是帮助曾经的自己。”Charlie在一开头如是说。因此,他勇敢而坦诚地分享了作为一名男同性恋的成长经历,以及其中的身份认同挣扎。他在成长路上一步步迈向自我接纳,也希望以自己的故事和思考,帮助听众朋友产生共鸣、收获力量。


    【时间戳】

    00:47 希望通过分享个人的故事帮助更多的人

    03:30 青少年时期,在社会交往中认识到自己的不同,陷入自我身份否定

    07:13 不能仅凭说话方式判断他人是否是同性恋

    07:50 具体阐述如何从他人和自我反馈中,得以认识自己的身份

    11:10 认识到自己身份后产生的焦虑恐慌

    12:10 通过网络了解同性恋科普信息和文艺作品,走上自我认同之路

    14:08 得到性少数群体和ally(盟友)的支持,因而勇于向他们分享自己的身份

    16:20 当前的身份认同状态——半自我认同

    19:52 关于如何更好接纳自我的思考

    24:41 半自我认同有时可能倒退回自我否定状态,不要紧,只要大方向是进步即可

    27:02 完全自我认同与半自我认同的区别

  • 【本集简介】

    “自己决定的事情,我一定把它做好。”独立而有主见是Joy给人的第一印象。研究生班一开学,Joy便公开出柜;正如在本集一开头,她便坦诚宣告自己的身份。她带我们回溯了身份探索、感情、家庭等私人事件;又探讨了刻板印象、身份标签等公共议题。让我们一起倾听她勇敢而坚定的声音。


    【时间戳】

    01:09 讲述自我身份探索的故事

    07:15 讲述初中时期关于女生朋友写信的故事

    12:35 有主见是否有利于更好的自我认同?

    14:45 仅凭外在判断女同不可取

    15:33 gaydar(基达)是否真实存在?

    17:49 讲述读研期间向老师和同学出柜的故事

    19:58 一般情况下,是否有必要在职场或学校出柜?

    23:45 向对方出柜时,什么样的回应是比较理想的?

    26:23 讲述和女朋友交往的经历

    30:56 来自另一半的性取向及家庭压力等方面的不安全感

    35:19 一段感情里,性与情感交流哪个更重要?

    38:41 女同是否对期望的恋爱对象有更高要求?

    41:25 女同内部T、P等身份标签的讨论

    42:52 性少数关系中,二分化标签的讨论

    45:05 是否考虑和女友安定下来?如何应对来自原生家庭的压力?

    47:49 偶像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品质,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粉丝的择偶偏好?

    50:10是否希望自己的偶像明确表达对性少数群体的支持?

  • 【本集简介】主持人刘彦和Queer Up团队成员Vincent展开深聊。今年的春节对Vincent而言非常特别,因为他完成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向家人出柜。事实上,这已经是他第二次这样的经历了。这当中有什么故事?他在自我认同的道路上还有哪些难忘的瞬间?让我们听Vincent娓娓道来。

    【时间戳】
    02:53 女性化是对男同性恋的一大刻板印象
    04:27 希望以对话的形式促进大众了解同志群体,减少误解和恶意
    06:00 回溯自我身份认同之路
    11:33 大学时期通过网络受到同志启蒙
    14:18 同志启蒙的时间点在不同家境的孩子之间存在差异;互联网时代正缩小这种差距
    17:10 大学之后继续身份探索,其间见证了周遭和社会大环境的改善
    24:30 同志公众人物对同类群体起到榜样示范和激励作用
    25:03 Queer Eye的新老版本变化反映了多元化的进步趋势
    28:06 讲述向家人出柜的故事
    33:05 出柜并非当下必选项,应综合考虑做出选择
    37:25 谈出柜后的心理变化


    【对话中提及的文化作品】
    *《蓝宇》
    *《霸王别姬》
    * Love, Victor(《爱你,维克托》)
    *《9个Gay》
    * Queer Eye/Queer Eye for the Straight Guy(《粉雄救兵》)

  • 【本集简介】

    满怀骄傲与热忱,Queer Up(《倍儿酷》)正式与大家见面啦。我们希望通过第一期节目奠定友好交流、轻松科普、提升士气的播客基调,因此特地邀请了一位能满足这些要求的重量级嘉宾——从业十五年的武汉同志中心负责人豪杰。


    大环境紧缩的当下,在夹缝中左右逢源并运营好一个同志中心绝非易事。豪杰诚恳分享了他们的生存与发展现状,介绍了主要工作内容,同时科普了HIV和艾滋的相关知识。他诚恳呼吁大家将公益融入日常生活,从小事中贡献自己的大能量。


    【时间戳】

    01:22 介绍武汉同志中心及其工作内容

    02:43 作为非营利组织的生存现状以及个人职业理想的支撑作用;身份透明的工作环境

    07:12 通过筛选和培训机制,保障工作内容的专业度

    10:52 重点工作内容及安排

    13:00 心理咨询服务的资助与收费情况

    15:00 武汉同志中心所反映的同志社群生存和发展状况,及其与全国其他各地的差异

    18:33 小城同志群体如何改善生存状况的讨论

    21:51 防艾工作是否无意间加深了同志群体污名化现象,以及如何应对

    23:38 HIV感染率在不同性向以及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

    25:56 HIV感染的统计学概率并不意味着个人可以掉以轻心,应避免高危性行为

    27:11 HIV认知误区及其背后原因的探讨

    29:43 感染HIV不等于被判死刑;只要主动积极参与治疗,就可以正常生活

    31:30 HIV感染确诊流程

    33:00 工作定位:服务所有性少数群体

    35:51 工作中记忆深刻的真实案例

    39:49 在日益紧缩的大环境下,同志中心如何保持初心,坚守阵地

    42:07 大众如何帮助同志公益事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