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oder
-
This is a free preview of a paid episode. To hear more,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
數據顯示,2024年10月英國GDP出現0.1%的收縮,第三季度整體增長為零。儘管11月GDP錄得0.1%的同比增長,但仍低於預期。回顧全年,英國2024年的GDP增長僅為0.9%,遠低於國際貨幣基金會最初預測的1.1%。
展望2025年,英國經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首先,國債利率飆升,10年期國債利率已升至4.9厘,創下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高水平;30年期國債利率更達到5.42厘。匯率方面,英鎊兌美元匯率跌至1:1.22。儘管英鎊並未跌至2022年底的低位,但自去年9月以來,英鎊已累計下跌約4%,跌幅顯著。
英國經濟環境有幾差?點解那麼咁差?英國生產力增長點解咁低?英國政府最大嘅挑戰係乜?
-
話說近期香港又多了人關注詐騙園區的問題,起因就是因為中國大陸有個明星叫做王星,連他都被人騙去詐騙園區。其實詐騙園區的事早已不是新聞了,我們每天在香港生活的朋友,甚至乎在海外的朋友,都經常會收到這些詐騙的電話、訊息,而這些電話、訊息很多時候就是來自這些詐騙園區。
今天想探討的問題是:
一、究竟這些有組織的犯罪集團是如何出現的呢?他們是如何運作的呢?
二、近來我亦都見到一個新的趨勢,就是很多被騙去詐騙園區的人,可以用贖金換取自由。以前也有,但是現在似乎越來越多人談論。究竟這些所謂苦主的家屬,應不應該給贖金呢?
首先,我想說的是,全世界都有網路詐騙,不只是中國、不只是香港、不只是臺灣,全世界都有。不過我觀察到一個很明顯的區別:
在牆外的世界,很多時候這些詐騙都是用人的貪念作為起點,最出名的就是所謂的奈及利亞電郵騙局。後來出現了很多變種,包括有些人會自稱是某個發展中國家,可能是哈薩克或者是土庫曼的石油公司高層,又或者自己是銀行經理、義大利富豪的助手等等,說他意外地得到一筆鉅款,現在想找人幫忙將這些鉅款轉賬到海外,問你可不可以借銀行戶口用一下,還會答應事成之後跟你分一杯羹。
但是在針對某個神奇國度的人民時,很多時候這些詐騙都是說,現在政府公安正在調查你,懷疑你洗黑錢,就叫你做一些事。但是為什麼神奇國民又這麼容易中這些計呢?我想其中一個很根本的原因就是,在神奇國民的共同經歷裡面,那些手握權力的人可能真的會對其他人敲詐勒索,如果不是,他們又為什麼會這麼容易上當呢?說到底,神奇國度是一個人治社會,他們會相信用錢可以解決問題,而敲詐勒索也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其實從這些騙案的手法,你都可以見到社會文化的差異。在牆外的世界,這些騙案主要是針對人們的貪念,而在牆內的世界,主要就是針對人們的恐懼。但是無論是牆外還是牆內,都有一個共通之處,就是被騙的人,其實多少都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例如你打算去貪別人的錢,最終被人騙,你不會到處跟人說,就算你出去跟人說,人家都不會同情你。
例如最近有一宗新聞,話說有個香港大學的新香港人女學生,自稱收到上海公安的來電,說她涉嫌幫人洗黑錢,就叫她將920萬的資金分別轉去三個不同的戶口,去證明她自己清白。這個學生就照做,然後才發覺好像有點不對勁,去報警求助。我聽到這單新聞的時候,我也很先入為主地想,一個女學生,哪來的九百多萬轉賬給人呢?第二就是,為什麼她會覺得把錢轉給人就能證明自己是清白的呢?我相信就算這個女學生自己是清白,她的家人可能都在制度的灰色地帶賺了不少錢,所以一聽到這宗新聞的時候,我的腦海不期然又想起那四個字:奸有奸輸。
其實過去幾年,這些電話詐騙、網路詐騙要賺錢也越來越難,他們有些就改變手法,例如用網路情緣的方法,專門針對一些中年單身的女性,讓她們以為自己可能得到一份遲來的春天,然後就騙她們的錢。另外一些在牆外的世界會發生的就是,有人會說她已經成功入侵了你的電腦,拿了你很多不同的裸照、你裸聊的時候的影片,威脅你如果不給贖金,就將這些內容轉發給你的親戚朋友。這些故事都見得很多,但是隨著越來越多人都知道這些騙案的運作,其實這些詐騙集團是越來越難謀生的。
我們首先要明白的是,這些有組織的詐騙罪案,它本身都有一定的成本。當然這些犯罪集團,它不會跟你說人權,不會跟你說生活環境,所以去到這些詐騙園區的人,他的生活是很坎坷的。但是我看到有些臺灣的報導就說,有些被騙去詐騙園區的人,他最終是自願留下,甚至乎是回去他自己的地方,例如去臺灣、回來香港、去大陸,去招募更多的人去這些詐騙園區工作。
但是詐騙園區的幕後首腦,不是純粹說你招聘了一些人回來,他就一定賺到錢的。哪怕你這些人每天打幾百個電話,可能最終都沒有收穫。那麼他們會怎麼做呢?我覺得他們最有可能的就是向這些已經身在詐騙園區的人,他們自己的親友著手,就是說跟他們說,這裡已經沒有用到你的地方了,你和你家人說,給一筆贖金,我讓你走。我不敢說所有這些勒索個案,都是那些被騙的人,他自己本身,走去向自己的親友下手,但是我相信如果,有人的家人是被騙去這些詐騙園區,他們都要想一個問題,就是應不應該給贖金。
我自己覺得這個是每個家庭自己的決定,但是反過來,詐騙園區其實他們出於生意的考慮,只要你交贖金,他一定會放人。因為如果交了贖金,但是又換不到親人的自由,那麼以後就沒有人交贖金了。所以雖然你說交換贖金的過程是毫無保證的,不知道給了錢他會不會放人,但是作為一盤生意,其實他們是很清楚這個理性計算。
其實情況就和那些駭客入侵了你的系統,然後勒索說,你要給贖金,如果不是你的資料就會沒有了,其實情況很類似。有些人中了招之後,其實都有問我,他說,Simon,我應不應該給贖金?因為我的電腦系統就被人鎖死了,如果我24小時之內不交贖金,就整個系統就沒有了。通常我第一個問題就是,你有沒有備份?如果有備份的就由他吧,不要理他了。但是如果沒有備份,就真的一定要去交贖金解鎖?我通常都說,其實都值得賭一賭的,如果你的資料是很寶貴,你要值得去拯救資料的,一試無妨,因為很多時候交了贖金,都真的可以解鎖。
其實當我見我的朋友去交贖金的時候,我自己都有一些內心掙扎的,因為其實這樣做,變相就等於鼓勵這些犯罪活動。事實上很多政府和執法機關,他們都有一個政策,就是絕對不會鼓勵受害人去交贖金的。一來是有道德考慮,我相信,但是更重要一點就是,不想變相鼓勵這些犯罪活動。但是最令人無奈的一點就是,通常在這些情況之下,無論是政府、執法機關,或者任何做資訊保安、任何做保安的人,他是幫不了事主去解決他最眼前的問題,包括是取回親人的自由,或者取回自己電腦裡面的資料,其實其他人是幫不了他們的。所以很多時候事主最終都是會交贖金。
所以我自己就想,無論你怎麼建議都好,他如果是覺得那件事是有價值的話,可以用錢解決的問題,他們都會用錢去解決的。
那麼順帶一提,最近我看到網上都有很多討論,就說這次人質獲釋,究竟政府的功勞有多大呢?政府可以做多少事情呢?其實政府真的做不了多少事情,甚至推一步說,無論是這些騙案也好,或者我們平時保護自己的人生性命安全,首要的其實是要靠自己。坦白說,那些被人騙去詐騙園區的人,其實有多少是完全無辜的個案呢?我這麼說可能有人覺得涼薄,但是你看王星那件事,其實當事人不是沒有懷疑的。我的問題是,他明知那個自稱是經理人公司的人有可疑,為什麼他還會去泰國去見他呢?既然那個所謂經理人公司說到自己是一個這麼大的製作,為什麼又不可以去上海去跟他見面呢?要他去泰國去試鏡呢?那麼說到底都是因為,是不是有些人覺得只要有個機會都要試一試呢?再強調一點,我不是說那些人抵不抵可憐,而是保護自己,最重要就是靠自己。
那麼可能有些朋友都會問,政府是不是真的什麼都做不到呢?其實在牆外的世界,一般政府都會嘗試透過追蹤資金流向,如果真的找到某些銀行戶口,知道裡面的錢是來自犯罪所得的,有時候會凍結這些資金。其實中國政府也好,香港政府也好,以至泰國政府也好,如果他願意尋求國際協助,可能都會有一些方法去打擊這些有組織的罪行。問題是今時今日的中國政府、香港政府,會不會去找國際求助呢?
說回頭,在亞洲的這些詐騙集團,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在臺灣有些所謂的金光黨,最初是一些很街頭形式的騙案,後來就越來越有規模,越來越大集團式經營,背後一定是有些黑幫等等跟他們勾結。但是去到過去十年,很多這些詐騙集團就將他們的基地搬到東南亞的新興國家,尤其是在緬甸、柬埔寨、寮國等等。這幾個國家其實他的特點就是,這些國家政府都是:一、很缺錢;二、這些國家的政府通常都有很嚴重的貪腐問題;三、這些國家的政府跟國際社會的關係比較疏離,而他們自己也沒有什麼規矩,沒有什麼法治可言。再加上在過去的十幾年來,有一帶一路的建設,幫這些地方興建了電力、電訊等等的網路,給了他們有足夠的基建去做這些有組織罪案行為,但是與此同時又沒有相應的制度去進行執法,就變成了興建這些詐騙園區的理想地點。
另外我想提的就是,通常這些詐騙集團,以至是任何有組織罪案都好,他背後很多時候都跟賭場有關。其實任何罪行最難處理的一個關鍵,就是怎樣將犯罪得來的資金變成一些名正言順的收入,也就是我們所謂的洗黑錢。賭場是洗黑錢很好的地方,例如柬埔寨的西哈魯克港、緬甸、越南甚至澳門的賭場,你覺得是不是純粹做娛樂旅遊業就可以賺這麼多錢呢?我不是說所有賭場都是用來洗黑錢,也不只是賭場可以洗黑錢,但實情是各國政府看到這些犯罪活動,有時候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做偏門生意的人其實也是求財,如果可以的話他們不會直接招惹政府,所以可以說政府跟這些犯罪組織有一定的動態平衡。政府雖然口頭上說打擊罪案絕不手軟,實際上他們是會計算代價回報。如果這次出事的不是一個有知名度的王星,我相信不會引來恐慌,不會令到中國大陸人覺得泰國很危險、取消機票,泰國政府也不會這麼緊張。
說回來我看到網上說,泰國那方面好像有些抱怨,他說經營這些詐騙園區的金主是中國人,被人騙的那班又是中國人,現在到頭來就是那班中國人說泰國很危險。實情又是怎樣呢?實情就是地球上有些地方因為地理因素,其實是很難有有效的管治,尤其是那些海岸線很長,但是附近又有很頻繁的經濟活動的地方,就很容易出現這些區域性的犯罪組織。南中國是一帶,另外在歐洲的地中海其實也是這樣。
順帶一提,其實在十九世紀末,南中國一帶就已經不斷輸出廉價勞動力去世界各地,這個現象就稱之為「賣豬仔」。當年簽賣身契那班被人賣豬仔的人,其實不是不知道自己會去做苦工,問題是他們很多時候覺得留在鄉下,結果一樣都是死路一條。為什麼在十九世紀有這麼多人去了南洋甚至乎去了美國呢?這個也和當時的社會經濟環境有關,一來就是太平天國,二來就是當時因為人口膨脹得很快,但是可以用來耕作的土地就越來越少。這些廉價的勞動力如果不出口的話,他們都不知道自己做什麼。所以我們回頭去看看今時今日,無論是臺灣也好,中國也好,甚至乎香港也好,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明知這麼危險,為什麼還會去搏一搏呢?為什麼還會去試一試呢?其實原因就是因為,他們自己留在本來的地方,可能都找不到工作。
其實有很多這些以前賣豬仔的人,去到美國也好,去到南洋也好,他賣身契是有年期的,做夠十年之後回復自由身,他們就反而回到自己的鄉下,去賣其他人的豬仔。其實這個就是所有這些犯罪組織怎樣不斷招攬新人的方法。
另外剛才說到南中國海一帶,很多時候都是這些有組織罪案的基地。其實我研究香港早期歷史的時候都發現,當時無論是清政府,還是英國殖民地政府,最頭痛的問題就有幾個,除了瘟疫,就是海盜和治安的問題。其實為什麼在這個地方有這麼多海盜活動呢?尤其是17、18世紀,我們香港都有張保仔的故事。其實當時這些海盜,有一些本來只是水上人,做打魚的,但有時候打不到魚,他們就會做一些走私,去掠劫附近的商船,慢慢有些發覺打魚都不是賺到多少錢,不如就正職轉行做海盜,後來就成為一些以幾萬人計的海盜組織。有些這些海盜組織,他們的船員其實最初都是這樣被誘拐上船,上賊船,但是做著做著就做全職海盜,甚至乎就做了海盜的頭目。其實張保仔就是一個這樣的故事,所謂太陽之下無新事。當年的海盜最終怎樣解決呢?有一部分就被朝廷招安,就給一個地方官他們做下。如果你說這些詐騙園區的幕後金主原來是些什麼政協,或者甚至乎是有為統戰部工作,我絕對都不覺得有任何出奇,畢竟這些詐騙園區這麼龐大的隊伍,除了詐騙勒索之外,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用途的。
This is a public episode. If you’d like to discuss this with other subscribers or get access to bonus episodes,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subscribe -
Mangler du episoder?
-
This is a free preview of a paid episode. To hear more,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
由十九世紀的金本位到後來的以美元為基準的國際金融秩序,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期間經歷這好多次金融危機,當中更有不少是流動性不足導致的信貸緊縮。由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 1971 年,我們叫做「布雷頓森林系統」(Bretton Woods System);各國貨幣與美元以固定聯繫匯率掛勾,美國政府則對天下承諾,以 35 美元可以兌換一安士黃金。
1971 年美國單方面宣布不再守黃金兌換承諾。但是在之後的半個世紀,美元仍然是國際通貨。逆向思維去想:美國已經破產一次,但實在沒有甚麼大不了。真正問題是,為甚麼當年美元要與黃金脫鉤?1971 年後,全世界不同國家的貨幣本來嚴格來說是可以自由浮動,也不需要以美元為基準的,但為何 1970 年代之後,美元的主導地位仍然繼續維持下去?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維持著美元的制度,不單止是美國政府的承諾,背後更重要是整個金融的網絡。
正如上次也有提到,哪怕是一個帝國覆亡之後,它所留下的制度,尤其是貨幣制度,有時還是會繼續沿用下去好幾百年。不論是羅馬帝國抑或漢朝,都是有這樣的情況;西漢的五銖錢在漢朝覆亡之後幾百年,一直是東亞最主要的通貨。直到唐代的開元通寶出現,另一個帝國發行的通貨,才取代了之前的五銖錢。
美元究竟會不會有朝一日不再是世界通貨呢?既然在廿世紀美國可以取代英國,為甚麼廿一世紀的中國不可以取代美國?究竟在甚麼情況下,美元會被取代?會不會是因為美國政府破產,由另一隻貨幣取而代之?假如美元被取代,又會是甚麼?是一籃子貨幣?還是回歸金本位?又或者是 Bitcoin?
-
This is a free preview of a paid episode. To hear more,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
想像一下,你流落到異地,這個時候你想要一個麵包,又或者一杯水,你見到一個當地人,你會說什麼?當然,如果你懂當地語言,你可以直接用他的語言提出你的要求。但如果你不會說他們的語言,你會怎麼做?我敢打賭,大多數人會開始用世界上最常用的語言說話,對吧?但如果你除了自己的語言外不會說其他語言,那麼你可能會去找一個能說兩種語言的人來幫你翻譯。如果你找不到翻譯,那你就會用自己的語言,希望別人會明白。
那麼,總結一下以上四個可能出現的結局:
一,你會說他們的語言; 二,他們會說你的語言; 三,你找到一個會兩種語言的人幫忙翻譯,甚至乎要幾個翻譯員來回翻譯幾種語言; 四,你們之間有一個共同語言。
讓我們考慮上述不同場景,成本最低、最直接的,就是其中一方會對方的語言。
套用到貨幣的情況,那就是當你身在外地,要跟別人進行交易,你可以用人家的貨幣,又或者人家願意收你所屬國家的貨幣。如果互相都不願意收對方的貨幣,那就要幫襯找換店。
但有一個情況,可以省卻了麻煩,那就是假如大家之間有一個共同的語言,共同的貨幣,那又是否會更方便呢?
記得通貨的定義是甚麼嗎?那就是交易媒介。語言,其實也是交易媒介,只不過傳遞的不是價值,而是資訊。
-
* 什麼是錢?什麼是通貨?
* 銀行是如何演變成今天的模式?
* 什麼是資本主義?
過去我經常談到經濟學,尤其是貨幣、銀行等等。有些聽眾朋友反映,有些概念比較深奧,不太容易理解。所以我想,有沒有辦法可以用一些和一般教科書不一樣的內容,讓大家更容易明白:究竟什麼是錢?什麼是通貨?銀行是如何運作的?以及什麼是資本主義?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金錢的大歷史,希望能從不同的角度,帶大家了解這些我們經常接觸到的經濟學概念。
首先,第一個要掌握的概念就是:什麼是錢?什麼是通貨?要知道什麼是通貨,我們可以先從沒有錢的世界開始,看看那時的社會是如何運作的。
原始社會的人類是狩獵採集者 (Hunter-Gatherer),他們靠打獵、採集野果和堅果維生。這種經濟模式基本上是自給自足的。什麼是自給自足呢?簡單來說,就是生產者和消費者是同一個人,生產和消費幾乎同時發生。你打了獵物,最多也只是帶回部落,和族人分享。在這種自給自足的經濟中,你不會有多餘的產能。如果你找不到食物,你的族人可能就要挨餓了。但打獵的收穫並不穩定,有時候你運氣不好,打不到獵物,你也會和族人分享他們找到的食物。這種共享資源的方式,可以說是一種原始的共產主義。
如今世界各地,仍有許多原始部落,值得我們去研究。他們的生活以部落為中心,這種部落模式某種程度上也分擔了風險。在這種經濟模式下,沒有貨幣,也沒有交易,只有分享。從這種最基本、最原始的人類生存模式來看,人類群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分擔風險。
人類歷史從原始邁向文明,最重要的進步之一就是出現了文字。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考古發現顯示,最早的文字記錄,這些記錄的內容,很多都是關於借貸的。考古學家也發現了一些更古老的記賬方式,那是在文字出現之前,人們如何記錄債務關係?他們會使用陶罐,裡面放著一些陶製的圓球,就像彈珠一樣,作為「信物」(Tokens)。他們將這些信物放在陶罐上,代表某個人借了多少錢或多少糧食。
我們發現,最初的文字很多都是會計記錄。此外,當時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也開始發展農業。值得一提的是,最初的農業和城市發展息息相關。城市通常是帝國的中心,而農村也從自給自足轉變為規模化的農業生產,這種規模化的農業生產往往需要依賴奴隸。因此,文字、農業、帝國和奴隸制度,都是在歷史的同一階段出現的。
與此同時,城市裡主要的居民有兩種:商人和貴族。古代的貴族主要分為兩種:神職人員,例如宗教領袖;以及軍事貴族,例如軍人。這就是古代社會的階級結構。
有趣的是,文字的出現實際上比貨幣更早。我個人更喜歡用「通貨」(currency) 這個詞,這個翻譯既典雅又精準,因為錢或貨幣的目的就是促進交易,所以稱為通貨。
前面提到,在通貨出現之前,就已經有了借貸的概念。英文裡有一句話說:money is debt,意思是錢就是債務。承接剛才提到的古代記賬方法,就是在陶瓷片上記錄誰欠了多少糧食、多少錢、多少牲畜等等。但這種方法的效率不高,因為記錄只有一份,而且保存在城市裡,所以古代的債務無法拿去交易。
後來人們想到,可以用某種信物來作為債務的憑證。當時人們還沒有發展出在紙上記賬的方法,所以他們使用的憑證通常是一些稀有物品,例如首飾、寶石、貝殼等。這裡我想補充說明一下「信物」(Token)的概念。近年來,人們經常談論加密貨幣,尤其前幾年,市場上出現了許多所謂的「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s,NFT)。其實 Token 的翻譯應該是「信物」更為貼切。什麼是信物呢?如果A和B之間有一個約定,如果只是他們兩人之間的約定,就不需要信物來記認。信物是為了讓第三方,例如C、D、E、F等等,都知道A和B之間存在著一個協議或約定。通貨是一種特殊的信物,它可以轉手交易,而且任何人都知道,只要持有這種信物,就可以用來清償債務。
作為一種通用的信物,通貨需要滿足幾個條件:首先,它必須具備普遍性,無論走到哪裡,人們都能夠識別它,並知道可以用它來償還債務;其次,它不能輕易被複製,否則如果可以無限量製造,它的價值就會下跌,這就是通貨膨脹。
在古代,最常被用來作為通貨的是金屬。因此,最終所有貝殼或其他實物形式的信物,都不如金、銀、銅三種金屬。
通貨的出現帶來了巨大的轉變,它讓交易不再局限於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你不需要認識生產者,也不需要認識消費者,只要有市場價格,交易就能進行。通貨的出現,拉大了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無論是時間上還是地理上。有些人,例如馬克思主義者,認為這種現象會導致人與人之間的疏離(Alienation),但從現代的角度來看,作為生產者,你當然希望接觸到更多消費者;作為消費者,你也希望有更多選擇。想像一下,如果只能向你認識的人購買商品,你的選擇將會非常有限。因此,貿易對每個人都有好處,無論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
在早期社會,人們使用各種不同的信物作為通貨,例如黃金、白銀、銅錢等等。由於不同地區使用不同的通貨,於是在一些主要的城市就出現了專門從事貨幣兌換的職業,也就是找換店。早期的找換店除了兌換貨幣,也提供借貸服務。由於他們經常接觸外來人口,而且掌握許多市場信息,因此在一般人眼中,這些商人或找換店的人並不值得信任。在古代社會,與外來人接觸 often 帶有負面含義,甚至會受到歧視。此外,商人利用信息差
獲取利潤的行為,也 often 被視為不道德。還有一個原因導致商人社會地位低落,那就是他們 often 替貴族收稅。在一些大型帝國中,將各地區的農產品運送到中央政府非常困難,因此統治者會委託商人將收穫的農產品 converted 成通貨,再運送到中央。當然,商人也會在這個過程中獲取利益。因此,在歷史上,商人 often 被視為社會的底層。這就是為什麼會有「士農工商」的說法,商人排在最後,主要就是因為他們從事一些被認為不道德的行為。
在早期的社會,人們使用很多不同的「信物」,例如黃金、白銀和銅錢。正因如此,在一些主要的城市出現了一個新的職業——找換店。早期的找換店除了幫助人們兌換不同的貨幣之外,也會借錢給人做生意。由於他們參與許多交易,也掌握了很多信息,所以在一般人眼中,這些從事貿易或經營找換店的人並不值得信任。在古代社會,能夠接觸「外人」的人 often 會被人歧視,或者說,往往是那些被歧視的人才會去和外地人做生意。此外,由於他們掌握了許多信息,他們也會利用這些信息來獲取利潤。所以古代的人認為,這些貿易商或找換店的人是不可信的。還有一個原因讓他們的社會地位更加低落,那就是他們 often 會代表貴族去收稅。特別是在一些大的帝國,不可能每次都將地方的農產品收回來,再運到中央。因此,中央的統治者會通過這些商人或找換店的人,將收回來的地租和地稅(通常是以農產品計算的)變成通貨,然後再將這些通貨運到中央政府。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會從中獲利。也因為這個原因,在歷史上,商人一直都被貶低為社會的最低層。所以為什麼會有「士農工商」的說法?為什麼商人會排在最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做了很多一般人認為是有違道德的事情。
通貨的出現,讓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無論是時間上還是地理上。有些人很不喜歡這種現象,例如馬克思主義者就認為,將生產和消費分開是不好的,他們稱這種現象為「異化」(Alienation)。但是,如果我們從現代的角度來看,作為一個生產者,你當然希望能夠接觸到越多的消費者越好。如果你要這樣做的話,你就必須透過通貨。試想一下,如果你必須認識每一個消費者,就像在古代的原始社會,一定要透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能進行交易,那麼你能賣出多少產品呢?肯定不多。同樣地,作為一個消費者,你也希望有更多的選擇。但如果你只能從你認識的生產者那裡購買你需要的物品,那麼你的選擇就會變得很少。所以答案很簡單,貿易對每個人都有好處,無論你是消費者還是生產者。
銀行的出現,是為了滿足社會對通貨日益增長的需求。最初,銀行只是幫助人們儲存黃金和白銀。人們將黃金白銀存入銀行,銀行就會向他們發出一張票據,這就是最原始的紙鈔。同時,這些銀行也會借錢給人做生意,特別是當時的遠洋貿易。
歐洲的海洋貿易歷史悠久,早在帝國出現之前,地中海地區就已經有非常頻繁的貿易往來。到了中古時代後期,這些遠洋貿易更是超越了地中海的範圍,到達了世界的另一端。這些航行本身就充滿了風險,不僅船隻可能會被海盜搶劫,或是遇到風浪沉沒,就連最初採購貨物也需要融資和借貸。也是在這個時代,銀行發現,它們借出去的票據可以超過它們手上擁有的黃金。因為它們發出去的票據,很多時候會被存到其他的銀行,它們只需要在銀行之間互相結算,就可以調整餘額。這種運作模式,直到今天仍然被採用。銀行借出去的錢,金額远远超過它們的存款額,這就是「部分準備金銀行制度」(Fractional Reserve Banking)。
由於銀行需要整個行業一起運作,所以在古代,這些銀行通常都會聚集在一些大的貿易城市,例如倫敦、巴黎、阿姆斯特丹,或者更早期的威尼斯等等。
我覺得大航海時代的巔峰應該是在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時代。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於1602年,是世界上第一家上市公司。它主要從事香料貿易,其經營模式是通過發行股票籌集資金,然後用這些資金建造船隻,前往亞洲購買香料,再運回歐洲銷售。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成功,帶動了荷蘭的經濟發展,也促進了金融業的發展。
在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幾年後,阿姆斯特丹也成立了第一間具有現代銀行規模的銀行——阿姆斯特丹銀行。阿姆斯特丹銀行發行自己的紙鈔,背後以黃金和白銀作為儲備。但在阿姆斯特丹銀行成立大約20年後,就出現了歷史上第一次的投機泡沫——鬱金香狂熱 (Tulip Mania)。鬱金香狂熱發生在1634年到1637年間,當時鬱金香球莖的價格被炒作到天價,最後泡沫破裂,導致許多人破產。
鬱金香狂熱的歷史告訴我們,金融市場有一個特點:無論是信貸擴張還是信貸收縮,其力量之大,都不是任何人可以阻擋的。這也讓有些人認為,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不穩定。但是,回顧前面提到的,人類群居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分擔風險。資本主義的出現,讓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投入他們多餘的儲蓄,去投資不同風險的活動,以爭取回報。
其實,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現代經濟的出現,只是代表了我們買賣的對象,從最原始的實物,到後來可以將一盤生意、將背後的風險,都變成有價值的資產來交易。這就是資本主義的初期。
各位,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希望大家從這段歷史的分享中,大致了解了貨幣(也就是通貨)是如何出現的。而且,原來在通貨出現之前,人類就已經有了記賬制度和債務的概念。債務的概念慢慢演變成憑證,憑著一個信物就可以拿去交易。而這種可以普遍地進行交易的通貨,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貨幣。所以,貨幣只是一種記賬的工具,而銀行其實就是這些賬簿的儲存地方。
在今天的世界,我們還需要銀行嗎?下一次分享金融業的大歷史時,我想和大家談談,到了21世紀的今天,剛才所說的信貸、通貨、銀行業究竟可以如何運作。
This is a public episode. If you’d like to discuss this with other subscribers or get access to bonus episodes,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subscribe -
每年除夕,紐約時報廣場 Planet Fitness 的廣告又提醒我們,是時候去健身中心;這段日子既是健身中心的廣告黃金檔期,也是很多人定下新年目標的時候。
但到了二月,健身中心又回復平靜。統計反映,只有不到一成人可以堅持他們為自己定下的新年目標。
由為甚麼開始(Start with Why)
很多人只專注於目標本身,也就是「做甚麼」(What),但忽略了關鍵的「為甚麼」(Why)和「怎麼做」(How)。
正如 Simon Sinek 在 他的 Start with Why 中所分享,問題的次序應該由「為甚麼」開始;其實我們要激勵,不只是別人,更重要是自己,所以,新年目標的意義,重點不在於結果,而是我們背後的動機是為了甚麼。
很多時我們其實都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甚麼。以「減磅」這個常見的新年目標為例,究竟背後真正原因是甚麼?假如是為了健康,那除了是改變飲食習慣,可能我們還要考慮做運動、睡眠質素等等。但假如是為了改善外表,提升自信?那可能要再深入去問,為甚麼自信對你那麼重要?還是我們太過在意別人的看法?每個問題都可以讓我很更接近自己內心的真正動機。
清楚了解動機,才去想目標是「做甚麼」。不是甚麼「以結果為目標」的口號,而是知道了解背後動機,然後才去計劃去主動做甚麼;注意,關鍵詞是「主動」和「做」。
要達到一個目標,有時候可以有多過一個方法,有時候要用多個不同的方法。只有目標而沒有背後的原因,尤其是那些標榜「目標為本」的人,往往「做咗當得咗」。
怎樣做(How)
We are what we repeatedly do.
Aristotle
新年目標半途而廢,另一個原因是缺乏清晰的方法;有目的地但沒有路線圖,最終只會原地踏步。所以,了解自己的「為甚麼」想做一件事,下個問題就是「怎樣做」(How)。
改變從來都不容易。打破舊習慣,不可能只靠意志力。坊間有關個人自我提升的書教的方法,不外乎是用(一)替代法,(二)改變環境條件,(三)將要改變的習慣化整為零,由小處著手。
習慣塑造了我們。除了以上的三個最基本在 Atomic Habits 這本書有一個更根本的建議,那就是從自己的身份認同著手。
想每日做運動的朋友,如果讓自己有個「身份」,例如「馬拉松愛好者」、「渡海泳選手」,這種身份上的轉變,比起單單每日迫自己去運動,有更大機會堅持下去。換句話說,改變習慣,除了是改變行為,更重要是改變自己的身份。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要像剛才所提到的,要知道自己心底裡為甚麼想做一件事。
精進(Excellence)
雖然有些事我們每日都重複地做,但不代表每個人都有反省、進步。那怕我們活了幾十歲人,很少人會留意到其實怎樣呼吸、怎樣站立、怎樣坐、怎樣集中精神、怎樣思考等等,其實仍然有進步的空間,
這種不斷追求進步的心態,就是「精進」;英文 Excellence 這個字,有些人簡單的理解成完美,但我認為那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人世間是沒有完美的,我們可以做的就只有不斷追求近乎完美。
很多人將知識和經驗混為一談,但其實兩者有重要的分別。經驗雖然重要,但如果沒有反省,經驗也可以是認知上的陷阱;令我們忽略了可以進步的機會,以為自己已經完全掌握「怎麼做」。
體育和藝術是精益求精;自小有體育和藝術修養的朋友,更會追求精進。可惜,主流的教育制度,偏偏忽略這方面的個人品格修養,將重點放在知識的累積。其實當一個人有精進的心,不但學習事半功倍,也會更深入,不致流於表面。
知識、思考、方法等等,其實都是習慣,但它們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需要不斷的修為和自我反省,不斷提升。不論你是學習一門新的技術,又或者已經是某個範疇的資深從業員,我的建議是將自己想像成一位老師,必須向他人分享自己的方法;正所謂「教學相長」,抱著這種心態去學習,不但能自己的思路更清晰,也會讓功夫更加扎實。
轉化經驗為知識,說穿了就是有系統的思考。
由精進到有能力去創造、創新,英文叫 Mastery 。中古時代的工匠,由學徒晉升成師傅,最重要一步是能夠獨自完成一件代表作,也就是所謂的 Masterpiece 。Masterpiece 講求的不只是做工,更重要是從中見到工匠的個人特色和風格。沒有創造力,最多是熟手技工,而不是真正的「師傅級」。
在這個 AI 越來越普及的今日,熟手技工一樣可以被取代。所以,人如果沒有不斷反省「為甚麼」這個問題,不會有創造力;沒有創造力的人,最終只有被其他有創造力的人,借科技的力量取代。
可能會有人覺得,整天不斷的反省反省再反省,這種完美主義也有它的代價。但人只能活一次;有要求和沒有要求,最終還是有分別。
據說愛因斯坦也曾經講過,複合增長是世界第八大奇蹟。每日其實都是新的開始,改變也不用等新年。那怕每日都只有千份之一的進步,兩年下來就是 200% 的進步。
S-Curve 與突破
He who has a “why” to live can bear almost any “how”.
Nietzsche
進步的過程,其實有階段性的分別。
正如剛才提到,假如每日只有 0.1% 的進步,最初是幾乎察覺不到任何轉變。要經歷一段時間,踏入中間的高增長階段,之前投資的時間和精力才見到有明顯的回報。所以,無論學習甚麼新技能,最初都必然有想放棄的時候。堅持,就是要憑最初所提到「為甚麼」的問題去找答案。
但人始終是血肉之軀,不可能像晶片那樣,每兩年容量倍增。所以,任何範疇的進步,到了一定階段,自然會出現遞減的情況;再努力也好,最終一樣出現「增長放緩」。
以上所提到的由「低回報到高增長再回到低回報」的過程,這個增長的曲線,學術一點的叫 S-Curve。
有些文化,迷信所謂的「由量變到質變」,以為增長到達某個水平,自然會有更高質素的增長;這種想法忽略了「突破」的過程。不論是社會抑或個人,沒有進步,就沒有條件去突破。突破,也不是突然而來。只是當條件成熟,從前不可能的嘗試,終於變得可能。
在金融財經界,當某一個市場、行業範疇出現了飽和的情況,追求高增長的資金就會轉到另一些新興市場和行業,也就是所謂的「換馬」。你可以想像的是,當增長曲線漸漸變得平坦,基金經理就會「寧買當頭起」。當然,追逐更高回報自然有更高的風險;但這不代表一直守在同一個位置就沒有風險。其實,已經接近包和的市場,一旦環境出現轉變,風險一樣存在。
在個人層面,不論是知識技能、人際關係抑或是財富,我們很多時都會安於現狀;尤其是當現狀沒有甚麼表面上的問題,我們更不容易跳出「舒適區」。
每當我們發現自己的進步空間漸漸縮窄,可能那就是跳出「舒適區」尋求突破的時候;甚至乎更正確應該說,無論是做甚麼事情,總要有虛懷若谷的心態,準備要在另一個平台從新開始。這樣說不代表叫大家將過去所累積的各種知識和技能全部拋諸腦後,而是希望大家可以明白,任何知識和技能的價值都會貶值,只有學習的能力,才可以讓我們不斷地更新跑道,走在 S-Curve 的大斜坡上。
在過去的世界,人是不用這樣不斷更新跑道;往往經歷要一、兩代人才見到明顯的轉變。但從客觀現實可以見到,我們這個世代,科技、經濟和社會的轉變比,想像中的要來得更快更急。剛才講到 AI 的普及,兩年前很多人說機器取代不了人類,但兩年下來相信很多人都已經在日常生活中都對各種 AI 工具漸漸變得依賴。
AI 工具不只是用來省時省精力,我覺得這些 AI 平台其中一個最有用的地方,是可以讓我們用最有效的方法,學習新的知識,尤其是一些我們自己從未接觸過的範疇。從前我們要學專門程式語言,才可以對機器下指令,現在機器已經掌握了人類的語言。從前是我們研究如何去改善機器的運作,在可見將來,對大多數人來講,應該是我們透過機器去改進自己的思考方式,尤其是如何去了解問題,用甚麼方法去解決問題。
最後的總結是,無論要實現的是甚麼目標,首先要思考的問題是「為甚麼」,然後才去想「怎麼做」;改變的過程是漸進的,但到達「收成期」就見到複合增長的威力。但「收成期」過後,又回到低回報的穩定狀態。從前的人,尚且可以經營高增長的收成期之後,繼續享受過去成就的餘溫。但我們這個世代的人,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就是每過一段日子,就要跳出原本的「舒適區」,重新去學習與適應新環境。與其視 AI 工具為單純省時省力的捷徑,倒不如認真去學習如何用這個工具去改進自己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This is a public episode. If you’d like to discuss this with other subscribers or get access to bonus episodes,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subscribe -
話說在昨天的新聞裡面看到,港鐵將會有2000億的資金需求,會考慮用組合拳去進行融資,包括發債和出售物業。其實從港鐵的財務,我們也可以略略看到,究竟香港整體的經濟表現是怎樣,因為有些數字是騙不了人的。
首先講一下究竟這2000億的數字是怎樣來的。其實最主要就是由2023年起計,2025年港鐵將會投入650億,作為日常的鐵路保養、裝置更新、改造。這650億理論上是不會增加港鐵的收入的。另外的千多億其實就是,現在幾個最主要的新的發展,包括古洞、洪水橋、屯門南延線,小蠔灣站等等。估計在未來10年,港鐵最少是要另外在那裡用1600億。
根據信報的引述消息人士的說法,就是說目前港鐵的負債比率是三成,市場應該可以接受它增加到六成。另外報導也有說,就是說港鐵是會考慮將部分的資產套現,但是當你出售資產的時候,也都會影響你的租金收入。所以問題就是,在乎於你是用甚麼價錢,賣得出這些資產,還是有方法令到租金收入上升。
雖然我經常都說港鐵是一間地產包裝成為的運輸企業,但是運輸服務對港鐵的收入其實都非常重要。如果我們看回港鐵的營運數字,我們可以看到在2023年,因為最新的數字都是2023年,2024年的數字遲一點才出,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就是,雖然你說疫情那幾年,鐵路運輸的載客人數是大幅減少,但是去到2023年,理論上應該都已經要恢復在疫情之前的水平,但是我們看到,對比起2017、2018年的高峰期,其實現在仍然是有一定的距離。原因是甚麼呢?
其實2017、2018年香港最主要,我想對於無論是地產或者運輸行業,最重要的一個額外的收入,其實是來自於當時的遊客。問題就是在未來可見的日子,我們都不會預期香港的市道,是會回到2017、2018年的水平。如果我們拿一個平均數計,可能港鐵在它經常的收入裡面,基本上不會有甚麼增長。
其實如果我們再仔細地去看,在2021、22這兩年,港鐵為甚麼可以彌補到它經常業務的收入的萎縮呢?其實最主要就是透過物業發展。但是2021、22這兩年,港鐵其實就是剛剛遇著它物業落成的高峰期。在未來的幾年我們都可以預期,港鐵在香港的物業的落成量,都不可能會回到之前那兩年的水平,就是2021、22這兩年。我們如果用平均值去計算,其實港鐵平均每年在物業發展獲得的利潤,大概都是有20億到40多億不等。好像21、22年那樣是上90億,到100億這樣的數字是非常罕有的。
如果我們假設未來幾年,港鐵的經常業務大概的盈利貢獻是50億左右,而物業的收入貢獻是圍繞著40多億左右,換句話說在未來幾年,港鐵每年的股東應佔溢利,大概就是由90億到100多億左右這樣的水平。
但是我們要看一個很重要的數字,就是它的負債。其實港鐵的負債在過去的十年是不斷上升,在2014年港鐵的平均值裡面,它大概負債是205億左右,但是到了2023年已經是接近600億。如果現在再說,未來還會有2000億的用資缺口,其實數字是非常龐大。
其實今年9月港鐵已經發行了,30億人民幣的10年期債券,和15億的30年期債券。10年期的那一個債券,它的票面息率就是2.75釐,而30年期那一批債券,它的票面息率就是3.05釐。其實之前我也有說過,在未來的日子在香港,應該就會越來越多用人民幣去進行融資的活動,一來就是人民幣的匯率,現在大家都看它將會有一定的貶值空間,二來就是人民幣的利率,也都比港元和美元低。
如果我們用港鐵自己的數字去看,就更加容易明白,為甚麼這些企業在香港,寧願用人民幣去做融資。在2023年底,港鐵整個集團它平均的借貸成本,連利率計算就是3.5釐,而2022年底港鐵的平均借貸成本,只不過是2.5%,就是說在2022年到2023年,就已經上升了1個百分點。
問題就是港鐵不可以無止境的去發債,尤其是它不可能只是發人民幣債,所以最終現在港鐵在它持有的,接近979億的投資物業裡面,我想都可能要拿一些出來套現。其實如果我們看,港鐵這979億的投資物業,每年可以賺到的淨租金收入,就是36億左右,回報率大概就當它是3.6釐,其實以香港現在的水平來計,就絕對不失禮的。所以港鐵也都要看看用甚麼價錢去賣,不可能純粹因為等錢花,而就這樣賣了物業。
但是如果你說要大幅增加它的負債,現在估計就要2000億,當然裡面有很大部分相信就是透過發債去進行,平均來計就是說港鐵它額外的利息支出,最保守估計都應該會增加40億以上,你將剛才說估計它股東應佔入來,大概都是在90至100多億的水平,就是說它還要減回這一筆新增的利息支出,所以未來港鐵的股東應佔入來,可能只會得回60億,甚至乎更低的水平,是比起過去10年是要低很多。
如果我們看2014到2018年,港鐵平均每年最差的那一年,都是2016年都有過百億的盈利,如果用高位去計,就是2017、2018年是過168億的,但是現在可能只剩下50至70億這些水平,如果你計算起來可能到時會有一些物業的股值的調整等等,所以未來的日子,港鐵的盈利是會有一段日子會受壓的。
而且港鐵有很多它控制不了的外在因素,包括是香港整體的經濟環境,又或者是利率就勢,這兩個風險加起來,在2025年對於它的影響將會都頗大。
但是港鐵不是香港唯一一間的「收租佬」,但是今天的分享只是想告訴大家,如果我們去分析一間公司的時候,其實最重要去看的,就不是拿它的總市值去對比它的負債比率,因為我看到有坊間不少的報導,就是說港鐵的市值是多少,它會增加的債務是多少,但是其實用市值去計它的債務比率,其實就沒有甚麼意思。
我們真的要看的,其實就是看它增加了的債務,對它的盈利影響有多大,而它自己本身增加收入的自主空間究竟有多大。但是事實上我們知道無論是客運的人數,車費,甚至乎港鐵可以出售的物業的數字,其實都很受規劃的影響,也都很受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它是一個很被動的處境裡面。
其實港鐵所面對的問題,和香港整個社會,香港政府其實面對的問題都是非常相似,其實在正常的情況之下,好像港鐵也好,香港特區政府也好,面對這些這樣的宏觀經濟挑戰,正常情況第一件事,就應該是要考慮一下,怎樣控制自己的開支,而不是想著透過發債,然後再加大它的資本投放。
正如剛才說的,有650億的開支在未來5年,是要用來更新它的鐵路設施,或者是用來做它的維修工程,當然站在港鐵的立場,就一定會說這些是一定要花的錢,但是我們知道,債務是容易上升就很難去減省,所以在5年之後,港鐵是否還有能力繼續不斷地投入新的資本,有些新的資本,只不過是用來令到它的鐵路營運,是繼續維持到原本的狀態。
這也是為甚麼有些地區,它經歷了一段長期的經濟低迷之後,你看到它們的硬體,更新的速度就會越來越慢。當然有些城市,我們看到它們的鐵路是很舊很殘舊,一直以來我們引以為榮的,就是香港的鐵路的硬體做得非常好,軟體我們曾經也是引以為榮的,但是背後必須要有的就是,我們不斷的經濟發展,但是香港的經濟發展,其實去到2018年就已經見了高峰,我們已經經歷了超過六年的衰退,接下來的日子,是否真的可以維持到,我們一直以來的那種硬體和軟體的水平呢?
這個不只是港鐵,其實其他的大型的企業,甚至整體香港社會,都是面臨著這個問題,這個也是我們經濟迷失的其中一個現象。
最後再補充多一點,就是港鐵雖然說它有香港業務,中國大陸的業務,國際的業務等等,但是我們看到港鐵在香港以外的業務,其實所賺取的盈利是非常少的,尤其是中國大陸,從這個角度看,其實港鐵也在另外一個層面,反映到香港的現實。
This is a public episode. If you’d like to discuss this with other subscribers or get access to bonus episodes,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subscribe -
雖然亞洲金融風暴距今四分一世紀,但對於我們這代人,很多情境至今仍然歷歷在目。
但當時身處中國這個神奇國度的人,那怕是院校中的經濟學者,彷彿對當年發生過甚麼事,完全懵然不知。
近年甚至有不知從那裡跑出來的「歷史修正主義」,說當年香港能安然無恙,全靠北京出手。畢竟在這些人的眼中,中國很大,香港很小,中國救香港,才是合情合理的。
事實上,當時中國不但沒有救香港,反而是因為中國,最終觸發香港的金融危機,展開亞洲金融風暴香港站的序幕。
1997 年 10 月 23 日,「中移動」的前身「中電信」在香港上市,代號 941 ;這宗大額上市集資活動,導致香港銀根抽緊,銀行同業隔夜錢拆息抽高至 300% 。我不知道當時為何中電信在這種環境下仍然要上市,但合理推斷應該是想趁泡沫爆破前,以最高價套現吧?除了中電信,同一日掛牌上市的還有「兗州煤」。
當年的環境,用今日的講法,是「南水北調」。平情而論,沒有這兩宗新股上市,亞洲金融風暴早晚也會波及到香港。只不過可以十萬個肯定的說,當時中共根本沒有能力去支援香港。相反,當時廣東省企粵海危機,最終還是透過注入東江水業務,改組後來香港市場集資,完成整個借務重組。東江水業務的客戶是香港,上市集資的地方也是香港,是名副其實的「南水北調」。
中國金融業,其實在 1990 年代才起步。中國人民銀行一直到 1994 年,才正式廢除多年來自欺欺人的匯率雙軌制。
匯率雙軌制,說穿了就是官方牌價並非真正的市場匯率,而所謂的市場匯率,又不是真正一般老百姓可以兌換到外幣的兌換率。當時在中國,要購買到外來的進口貨,先要有外匯券。外匯券,理論上只有外賓旅客和商人才可以用官方牌價兌換得到;這個制度變相就是保護主義,同時間也是一種極端的外匯管制。
時至今日,雖然表面上中國已經進行好多次匯改,但本質上仍然有外匯管制,只不過是以上所提到的保護主義,以另一種形式繼續存在,操作上也更加細膩。大陸牆內的消費者和投資者,不論是兌換外幣抑或投資海外,還是有一定限制。
話說回來,1994 年的匯率制度改革,其實是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有關。世貿的前身是國際關貿總協定;1995 國際關貿總協定改組成今天的世貿。中國本來可以是創始締約國之一,但當時其中在談判桌上的其中一個障礙,就是匯率機制。所以 1994 年的匯率改革,本來是為加入世貿而做。
根據中國外匯管理局的數字,中國的外匯儲備由 1994 年開始急升。1993 年 1 月中國的月度外匯儲備為 201.38 億美元,金額與 1991、1992 年的年度平均相約。但由 1994 年 1 月起,中國外匯儲備的金額由年初的 251.61 億美元,倍增至年底的 516.2 億美元。由 1995 到 1996 年,中國外儲又再由 547.89 億美元倍增至破千億美元。
其實當時亞洲各國,也就是後來在亞洲金融風暴時遭到「洗倉」的國家,其實多少都有類似的現象。1990 年代亞洲各國構成泡沫經濟的原因之一,是 1990 年代初日本經濟泡沫爆破後,日央行透過擴大信貸以保銀行免於倒閉,也就是所謂的量化寬鬆政策。一部分資金買入日本政府的國債,其餘的資金從日本流走到亞洲各國。
那怕是當時仍然在圍牆後的神奇國度,一樣有資金的流入,結果反映在外匯儲備的增長。
有一個簡單的數字,可以解釋了剛才所提到的現象。從 1990 年代初開始,中國外匯儲備增長速度,遠高於出口貨額增長;簡而言之就是資金流入。一般人未必容易察覺到資金的流向,但從市場上的一些現象,也可以略知一二。當時日本大型百貨公司八佰伴,就是先於 1990 年落戶香港,然後進駐中國。1996 年八佰伴國際將總部由香港遷到上海。最終八佰伴在亞洲金融風暴中宣布破產,同時被揭發原來八百伴日本母公司嚴重虧損,管理層在帳目造假隱瞞。
1990 年代為中國創匯最強大的力量,就是香港的股市。自 1993 年 7 月青島啤在香港上市,在港掛牌的紅籌股企業,成為了中國外匯儲備增長的重要來源。甚至在 1997 年 10 月亞洲金融風暴期間,紅籌仍然繼續在香港「抽水」。
正如一開始提到,最經典的一幕,莫過於在 1997 年 10 月 23 日上市的中國電信,這間公司後重組並易名為中國移動,固網業務的中電信後來再另行上市。當日也是史上有名的「黑色星期四」,當其時因為新股活動令香港銀行體系流動性大減,同業隔夜拆息抽高至 300 厘。
單一隻中國電信在一天抽走 42 億美元資金;當時整個中國的外匯儲備,亦只不過是 1378 億美元。由 1997 年底到 1998 年中,中國的外匯儲備雖然仍然有些微增長,但是當香港這個窗口也自顧不暇時,從香港流入神奇國度的資金亦大減。
無獨有偶,一度被譽為「紅籌之父」的梁伯韜所創立的投資銀行百富勤,也在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因為在印尼投資虧損而破產。
中國牆內的人一廂情願,以為亞洲金融風暴對中國完全沒有影響,甚至有能力去救香港。由 1998 年到 2001 年,尤其是廣東省,亦受到影響;若干廣東省的銀行不良貸款比率高達五成,省企如粵海企業等,亦經歷兩年多的重組工程。最終「死過翻生」,還是靠廣東省政府向注入東深供水項目。這個項目最主要收入,就是香港每年以高於市場的廿億,購買賣東江水;這是一宗名副其實的抽水業務。
說香港在亞洲金融風暴安然無恙是因為北京出手救市,是顛倒是非黑白。
所謂「一國兩制」,無非就是讓中國在不改變自身的制度下,可以透過香港享有國際金融財經市場帶來的各種好處。
董建華在卸任後,曾向傳媒透露,在亞洲金融風暴期間,的確有向北京提出要求,但是遭到當時的國務院拒絕。後來董建華為北京「補鑊」,指中央政府拒絕出資,是不想破壞一國兩制。但從客觀條件分析,當時中國既沒有條件去協助香港,而當時香港亦沒有需要北京打救。
很多人都會說,打大鱷用的是港府財政盈餘。但那只是極之表面的理解。
聯繫匯率,本身是沒有危機。任何金融危機,資產價格下跌只是表面的問題。真正構成系統性崩潰,是當企業以及銀行資產負債表萎縮,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假如同時出現收入減少,開始有人未能及時還債,結果就是所謂的骨牌效應。
全世界銀行系統的資產負債表,物業按揭都是重要的資產;可以說,任何地方只要出現系統性的地產泡沫爆破,都必然會造成銀行危機,日本如是,香港如是,美國如是,中國亦如是。雖然 1997 以至 1998 年香港的樓市泡沫雖然已經開始爆破,但仍然未到真正危急關頭;到 2001 年至 2002 年,才是那一波經濟寒冬裡最難捱的一段日子。
2003 年全世界包括美國、歐洲等,從衰退中復甦,中港的經濟亦續漸回暖;雖然沙士令香港的反彈延後了幾季,而最終這一浪經濟周期,一直維持到 2008 年的終極一爆。
2008 年的金融危機,中國經濟一樣出現問題;否則亦不會有 2009 年的四萬億救市。嚴格來說,那是中國第一次大規模以財政措施去處理宏觀經濟問題。在這一幕之前,中國金融制度的傳導機制還是未完全建立,所謂的宏觀經濟調控,主要是處理物價通脹等問題。不要忘記,幾間國家級政策銀行,建行、中行、工行和農行,分別在 2005 年 10月、2006 年 6 月、2006 年 10 月才上市。當然,銀行上市其實不代表甚麼;畢竟銀行業最主要的資金還是來自央行。但是可以見到,中國在金融制度的建設,歷史其實比想像中的短。
反而當年香港的金融制度卻沒有明顯的「表面傷痕」;但內傷還是有的。這個題目有緣再講。
再強調多一次,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許多香港人是靠自己咬實牙關捱過去的,而當時中國不但沒有動用任何資本去支持香港經濟,甚至連根本的條件也沒有。
溫故知新,意義不在於要說:「假如沒有香港,中國甚麼都不是。」因為這樣講,只會令我自己也貶值到那種低層次的思想水平。市場的力量實在太龐大,任何市場一旦出現金融危機,那怕強如 1990 年的日本,又或者 2008 年的美國,一樣有方寸大亂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政府可以說想做甚麼就做甚麼,可以有無限的資源去為所欲為。
說到這裡,令我想起了在 1984 年底的一件事。話說在簽署中英聯合聲明之後,戴卓爾在北京跟鄧小平曾經會面,當時鄧小平想借戴卓爾向美國的列根總統傳話,說想借香港的「一國兩制」模式去處理台灣問題。戴卓爾問鄧小平關於中國的經濟改革方向,鄧小平斷言中國永遠都會是社會主義國家,生活在資本主義的人口永遠都只會是少數,否則資本主義必然會「吃掉」社會主義政府。之後在同一年年底,戴卓爾在美國大衛營會見列根總統時,也傳達了這個訊息。
香港不只是一個地理概念。香港是一個複雜的城市,是一個社會;無疑香港一直都在轉變,只不過是在 1997 年之前,香港是世界的一部分。越接近 1997 年,香港就由世界的一部分,變成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曾經有不少人以為,最終是香港影響中國的發展。可能,這個由始至終都是外界對這個神奇國度有太多一廂情願的假設。當時的人以為經濟現實的改變,最終會令到中國會改變。實情是中國現代社會的各種制度,包括政治、經濟甚至乎科技,至今停留在很膚淺的認知;除非是見得到,模得到的,例如高樓大廈和燦爛的夜景,否則這個社會的人都掌握不到;對於抽象的概念,他們只有口號式的理解。其實在 1983 到 1984 年的中英談判時,英方很想花點時間對中方解釋香港的特點,為何如此成功,可惜是中方從一開始的態度就是:「1997 年之後的香港,就沒有你們的事;談判的重點只是過渡期的 13 年,英方如何將一個繁榮穩定的香港交還。」
經歷過 1989 年天安門事件,全世界其實已經見到,中共是不會接受和平轉變。但在蘇聯倒台後,我們又再被同一班人,被同一個謊言騙了,以為「誰不改革誰就下台」意味中共還是會變,只不過要更長的時間。其實這個說話的關鍵詞不在於「改革」,而是中共很清楚明白告訴全世界,它們就是不要「下台」;其實大家都錯了重點。
香港也好,中國人也好,從來都不是甚麼血濃於水的民族情懷,一切都只是工具,重點在於如何繼續統治下去。繼續統治下去的方法,就是讓多數人相信所謂的社會契約,甚麼「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中國夢」以至對香港人講的「馬照跑舞照跳」、「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五十年不變」等。
一句又一句的口號,背後是一個又一個都市傳說去充撐場面。明明 1997 年主權移交又遇上了亞洲金融風暴,明明特區政府處理經濟危機時犯下了不少錯誤,但是人的記憶是很容易受到各種主觀信念扭曲的,只要越來越多人相信,中國是龐大的而香港是細小的,在金融危機過後十年八載,扭曲歷史說成因為北京介入讓香港渡過難關,再過十年八載,很多人就分不清甚麼是事實,甚麼是中國的事實。
請記住,歷史是由勝利者所寫的。如果我們放棄了對歷史事實的堅持,那個用口號和都市傳說統治的神奇國度就完成了人心回歸的社會工程。
This is a public episode. If you’d like to discuss this with other subscribers or get access to bonus episodes,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subscribe -
早幾日睇法庭新聞,見到法官話:「因為法律入面都有誹謗嘅限制,所以自由並非絕對」。究竟言論自由嘅意義係乜?專制獨裁統治者又點樣用 lawfare 鎮壓反對聲音?
This is a public episode. If you’d like to discuss this with other subscribers or get access to bonus episodes,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subscribe -
This is a free preview of a paid episode. To hear more,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
Quantum Computing 的前景如何?哪些公司是最受惠?如何自製一籃子 Quantum Computing 概念股?誰是下一隻 NVDA?
-
This is a free preview of a paid episode. To hear more,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
相信大家都已在新聞中得知,元朗 721 案的判決,也有很多人分析判詞。判決究竟是否公正,相信大家心中也各自也有評斷。
今天,我想講的問題是,為何中共和香港特區政府,要借法庭判決將事件定性為「暴動」。我們甚至可以見到,中共和特區政府將 2019 年的社會運動的焦點轉移到衝突上面;除了元朗 721 白衣人無差別攻擊市民,特區政府也將「理大案」、包圍立法會、佔領立法會等事件無限放大。
-
This is a free preview of a paid episode. To hear more,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
近年大家都經常聽到「需求不足」這四個字;為何要處理「需求不足」是那麼困難?政府有能力製造需求嗎?上星期講北部都會區的問題時,我也提到「需求不足」並不可能單靠增加供應就解決得到,有聽眾在 YouTube 留言說:「所以 supply creates its own demand 這句話,也要看是甚麼經濟體系吧。」
這句話講得沒有錯,但也有一些值得補充的地方。
-
這個聲音專欄一向都是由我一個人單槍匹馬,由頭說到尾。如果你問我是否想找一位節目主持人或搭檔,老實說,我當然想。不過,我是一個不想麻煩別人的人,再加上似乎也不太擅長與他人合拍,所以一直以來,這個節目都是我一人包辦,自彈自唱,自說自話。
最近我忽然萌生了一個想法——既然ChatGPT的對話能力已經變得更強,我何不試試讓ChatGPT成為我的節目搭檔,與它共同製作一個節目。
ChatGPT:Simon,你對於今年的英國經濟有什麼看法?
Simon:我分享自己的觀點之前,不如你先向聽眾簡單介紹一下今年英國的經濟環境,包括實體經濟、通脹、財政狀況、政府赤字和財政負擔等方面。
ChatGPT:好的,Simon。今年英國的經濟面臨不少挑戰。首先,英國的GDP增長放緩,原因包括全球經濟放緩和貿易壁壘的增加。通脹方面,能源價格和食品價格的上漲,進一步推高了通脹壓力。至於政府財政狀況,財政赤字仍然是一個挑戰,而政府的財務負擔也相對較重。你認為這些因素會對英國經濟產生什麼影響呢?
Simon:首先,我想問一個問題。你剛才提到今年英國的經濟增長放緩,但如果與其他歐洲國家,甚至亞洲的日本、南韓等國家的經濟表現相比,是否有數據可以作為參考?
ChatGPT:是的,Simon。英國的經濟增長與其他國家確實有所不同。例如,歐洲其他國家的經濟增長相對較為平穩,而亞洲的日本和南韓的經濟表現則各不相同。日本面臨通縮和人口老化的挑戰,而南韓的經濟則因其出口導向型結構,受全球貿易波動的影響較大。至於英國,自脫歐以來,貿易壁壘的增加對其經濟增長構成不小的挑戰。你覺得英國應該如何應對這些挑戰呢?
Simon:你剛才的分析似乎缺乏一些具體的數據支持。你能否提供一些具體的數據,讓聽眾有更直觀的了解?
ChatGPT:好的,Simon。具體來說,根據2023年的數據,英國的GDP增長約為0.6%,而歐元區的平均增長率為0.8%。日本的GDP增長約為1.1%,而南韓的增長率約為2%。這些數據可以幫助大家比較英國和其他國家的經濟表現。你認為這些數據對我們理解英國的經濟情勢有什麼啟示?
Simon:很明顯,亞洲國家的增長速度明顯比歐洲國家快。你提到的2023年數據很有參考價值,但今年2024年似乎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據我所知,英國在2024年10月的經濟增長似乎已經出現了收縮。你能為我們的聽眾提供更多有關這方面的資料嗎?
ChatGPT:是的,根據初步數據,英國的GDP在2024年10月出現了約0.2%的萎縮。這可能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包括持續的通脹壓力和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不過,這些數據只反映了短期的經濟狀況,未必能夠充分預測全年的趨勢。你覺得這些變化對未來的經濟形勢有什麼啟示?
Simon:我一向認為分析經濟問題要區分週期性現象和結構性問題。而在英國的情境中,公共開支的膨脹就是一個嚴重的結構性問題。英國的公共債務不斷上升,而我注意到,當債務超過GDP的一半時,經濟增長的壓力就會顯著增加。你能否為聽眾講解一下,英國政府為應對財政負擔和赤字問題而採取了哪些具體措施?
ChatGPT:好的,Simon。英國政府確實意識到公共開支和負債問題的嚴重性,並採取了一些措施。例如,政府已宣布削減部分公共開支,並考慮增稅以平衡財政壓力。此外,他們還嘗試改善公共服務的運作效率,減低成本。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希望在不影響經濟增長的情況下,改善財政狀況。你覺得這些措施會不會有效?
Simon:我覺得結構性問題並不容易解決。不過,說到週期性現象,許多人都會關注英國的貿易情況。英國的貿易夥伴中,歐洲、美國和中國都是重要市場。你能否為聽眾講解一下,英國與這三個市場的貿易特徵有何不同?
ChatGPT:當然可以,Simon。英國對美國的出口主要是高增值產品和服務,例如金融服務、製藥產品和高科技產品。對歐洲的出口則主要是汽車、化學品和機械設備。至於對中國的出口,則集中在機械設備、汽車和高階製造業產品上。
Simon:如果從你剛才的分享,我有一個大膽的推測就是,似乎英國對美國的貿易關係是建立在一些相對高增值的範疇,而對歐洲也好,對中國大陸也好,似乎他們受影響的勞動力是會比較傾向一些藍領,或者是工業型別,製造業型別。可能這個也解釋了為何工黨上場之後,對華對歐的策略是有一定的轉變。它似乎是更加想親歐洲,更加想親華,而與美國保持一個相對中立的距離。與之前保守黨要與美國建立一個很特殊的締約國之間的那種關係,策略是非常之不同。我想這個也與國內的政治有一定的關係。
Paul:你的推測很有道理。英國對不同市場的貿易和政治策略確實受到國內政治和經濟結構的影響。工黨政府可能更加關注與歐洲和中國的經濟合作,特別是製造業和工業領域,從而支援國內相關的勞動力,而對美國的貿易關係可能會維持在高增值範疇,保持平衡。
剛才就是我和ChatGPT做的一集Podcast節目,不知道大家有什麼看法呢?可以留言給我一些意見,還有希望大家可以在我這個頻道不時找到一些新的玩法,找到一些不同的觀點,因為我自己是一個很喜歡嘗試新事物的人,我也希望無論是技術上還是觀點上,都可以不停地給大家一些新的衝擊。
This is a public episode. If you’d like to discuss this with other subscribers or get access to bonus episodes,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subscribe -
This is a free preview of a paid episode. To hear more,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
理解中共經濟政策的思維方式
剛公佈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內容;許多人對這類文件的興趣不大,覺得滿篇都是官話、四字成語和虛詞。然而,分析這些經濟工作會議的報告,通常要關注與前兩年的會議報告相比的變化;變化的部分顯示政策的轉向,而沒有變化的部分則可能反映中共制度化的思維模式和持續的政策框架。
這次會議涵蓋的範疇廣泛,但我們將重點關注三個主要領域:經濟形勢的總體判斷、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變化、以及政策重點的調整。
經濟形勢的總體判斷
2022年,李克強仍在生;當時的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經濟恢復的基礎未穩固」,並強調三大壓力:需求收縮、供應鏈衝擊及預期轉弱。當時還指出,外部環境不穩定對經濟復甦構成挑戰。
2023年,會議報告提出的問題有: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增加,以及內部市場的循環受…
-
This is a free preview of a paid episode. To hear more,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
今天一早上,在李聲揚的「金融肉骨茶」Facebook 專頁見到:「刁,呢啲就似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這幾個字是李聲揚說的,我只是轉述而已;但也因為這四個字,令到我產生了好奇心,就想去發掘多一點。
今天的分享,用今時今日香港人的話來說就是「細思極恐」;與此同時在我腦海中浮現的另一個四字成語就是「奸有奸輸」。
-
中共一直試圖對臺灣實行「認知戰」,影響臺灣人對兩岸關係的看法。之前談到臺海關係時,我也曾說過,中共對臺灣的首要策略並不是動用軍事手段,而是先從心理戰和認知戰入手,這是他們一貫的作法。然而,當提到「統戰」時,許多人可能會認為這是一種秘密行動,充滿陰謀氣息。
事實上,中共的統戰策略和部署其實是非常公開和透明的。中共的「中央統戰部」有一個官方網站,詳細介紹他們在過去100年裡的統戰工作。從中共的角度來看,統戰是合情合理的行動,他們不認為自己在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
然而,中共經常指責他國「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但當他們自己進行類似行動時,卻認為理所當然。要理解這一點,首先要了解中共的「戰爭思維」。在他們看來,與世界的競爭本質上就是一場戰爭。從這個角度來說,他們的行動不僅合乎邏輯,甚至顯得理所當然。而當其他國家對他們採取類似行動時,他們則視之為「侵略」和「威脅」。
從歷史的角度看,統戰這個概念最早是由列寧提出的。當時,他的目標是拉攏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讓他們至少保持中立,從而集中力量對付階級敵人,這些敵人主要是大地主和官僚資本主義者。到了中共時期,毛澤東進一步發揮了這一思想,並將其推向極致。毛澤東曾說,中共有三大「法寶」:一是黨的建設,二是軍隊,三就是統戰。而與列寧的統戰策略相比,中共的統戰更側重於如何「分化敵人」,利用敵人內部的矛盾來達成自己的目標。
要補充的是,統戰的工作不僅僅是由「統戰部」負責的,而是整個中共體系的共同任務。每一個部門、每一個機構,都在不同程度上肩負著統戰的責任。
中共的統戰對象不僅是海外世界的人,還包括國內的特定群體,包括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社會知名人士、知識分子、少數民族、宗教人士等。到1978年後,統戰的對象擴展到了非公有制經濟領域(即私人企業的管理和技術人員)。
2021年,中共又將「新社會階層人士」列為統戰對象,這些人包括:
* 企業管理和技術人員
* 中介組織、社會組織的從業人員
* 自由職業者
* 新媒體從業者;即是我們所謂的「網紅」。
如果從香港的角度來看,我會將中共的統戰模式劃分為1997年之前和1997年之後的兩個時期。在1997年之前,又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 1949年之前:當時中共的主要對手是國民黨,統戰對象多為有共產主義理想的文化藝術界人士。
* 1949年至1967年:國民黨退守臺灣,中共的統戰目標轉向知識分子、文化界和支援中共思想的群體,韓戰期間,統戰重點變為「反美、反帝」。
* 1978年至1997年:改革開放後,統戰的重心擴大到工商界、金融界、專業界別、文化演藝界等群體,這也是為了準備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
在1997年之後,統戰的範疇變得更加廣泛和系統化。這一過程可以從香港的選舉委員會(選委會)成員的選擇上窺見端倪。最初,選委會分為四大界別:
* 工商金融界
* 專業界別、文化界、演藝界
* 勞工、基層、宗教界
* 立法會、區議會、鄉議局等
* 後來,選委會又加入了第五個類別,即「港漂」。
理論上,這些選委往往在各自的圈子中具有影響力,能夠對其他人施加影響。但根據我多年的觀察,就算四大界別,背後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由香港的幾個財閥家族控制的,這對中共來說是極為不安的。對中共而言,這本來是他們對香港統戰的一個藍圖,但後來發現,統來統去都是這幾個家族的人掌控著局面。
當時的地產黨有一個想法,認為控制了這些界別後,中共就必須與他們「共治香港」;但這個共治的模式,根本不是中共能接受的。所謂的「共治香港」,只不過是香港地產黨一廂情願的想法。
地產黨的這種幻想,是建立在「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這幾個詞語的承諾之上,讓他們誤以為,只要控制這些界別,中共就會將香港的治理交給他們。不過,事實正好相反,這種行動讓中共覺得地產黨已經在威脅他們對香港的全面管治。
自2007年起,中共不斷嘗試削弱地產黨的影響力,手段包括在專業界別、演藝文化界、勞工界和基層宗教等不同範疇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2007年之後,香港出現了許多以前從未見過的新面孔,也冒出了不少所謂的「中間人」。
當我在《蘋果日報》工作時,幾乎每隔幾個月,就會有一些人主動聯絡,說要介紹一位來自內地的「研究人員」給我認識。這些人聲稱是朋友介紹的,我通常也會見一見。見面時,這些所謂的「研究人員」不會表明自己的身份,來自的地區五花八門,有福建、深圳、浙江等地。他們經常詢問《蘋果日報》的運作模式等問題。
對於這類問題,我的回答通常是:「香港最有影響力的報章其實是《東方日報》,你找《蘋果日報》是沒用的,你不如去找《東方日報》。」結果,這些人多數不再聯絡我,可能他們覺得我是在「忽悠」他們。
我也知道,這些「研究人員」的來意不單純,他們一方面是來收集情報,另一方面是想看我這個人是否具有「統戰價值」。很快,他們就得出結論,認為我這個人沒有什麼統戰價值,於是不了了之。
但負責牽線的這些「中間人」,後來有一些卻飛黃騰達,成了高官。我觀察到,從2007年開始,香港的局勢發生了深刻的改變,香港的民主陣營內部矛盾加劇,民主運動出現了分裂的跡象。現在回想起來,這些分裂可能正是統戰行動的結果。
但我不想大家陷入恐慌,覺得身邊到處都是「鬼」;因為很多被統戰的人,其實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已經被統戰了。
說一下美國的情況。2008年,中共中央組織部推動了一個名為「千人計劃」的項目,目的是招攬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的華人學者,尤其是55歲以下的名校畢業生、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和企業的高階技術人員。其實,人才爭奪戰不是今天才有的,早在那時候中共就已經在這麼做了。2020年,這個計劃的名稱悄然消失,但「啟明計劃」依然在運作。
美國政府也高度關注這些行動,個別教授和研究人員因參與「千人計劃」而被FBI檢控,原因是他們非法將美國的知識產權轉移到中國。
除了在美國的統戰,我對日本沖繩的經歷也印象深刻。第一次去沖繩時,我發現日本共產黨在沖繩的勢力特別大。當時,沖繩的主要遊客來源是來自福建的旅客。我後來查詢了日本政壇的情況,發現日共在沖繩的勢力比其他地區要大得多。根據《關鍵評論網》的報導,2019年日共的八成收入來自於黨內刊物《赤旗》的銷售,總收入達到176億6千萬日元;這樣的收入模式使他們能夠在財政上自給自足。這讓我懷疑,日共是否也是中共的統戰對象。
接著是英國的情況。大家可能還記得,不久前,英國律師李正軀被MI5點名為「中共代理人」。李貞駒是中國駐英大使館的首席法律顧問,還是「中國和平統一促進協會」的重要人物。他活躍於英國的政治圈,資助過工黨前能源部長 Barry Gardiner,甚至讓他的兒子進入 Barry的議員辦公室擔任助理。
最後,談一下臺灣的情況。根據自由亞洲電臺的報導,今年10月,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在香港舉辦了一場活動,並邀請了一名臺灣的退休將領出席,該將領在活動中站立聆聽《義勇軍進行曲》,事後被臺灣軍方罰停領75%的退休金五年。
正如八炯和陳柏源(即閩南郎)所說,過去對中共統戰的印象,往往缺乏實質證據。然而,這次他們提供了一個實質的證據,顯示福建的某些人積極地招攬臺灣的網紅。其實不僅僅是網紅,軍方、政界等領域也成為中共的統戰對象。據說,八炯的下一集將專門討論針對政界人物的統戰行動。
我想補充一點,我有兩位臺灣學者朋友——佘建源和劉玉晢,他們是一對夫婦。佘建源在高雄的中山大學任教,劉玉晢在臺北的世新大學教書。他們和另外兩位研究員共同完成了一項研究,分析臺灣的宮廟(主要是媽祖廟和關帝廟)對選舉的影響。通過計量經濟學模型,他們試圖找出這些宮廟的活動如何影響選舉結果。研究顯示,許多宮廟對選舉有一定影響,而資金來源也跟中國有關。雖然這在某種程度上是理論推測,但也提供了一些實質證據,說明中共的統戰行動確實對臺灣選舉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總結我對不同地方的統戰的觀察——包括香港、美國、日本、英國和臺灣。事實上,很多被統戰的人是「機會主義者」,他們是自願參與的,不用特意去統戰「圈套」,但也有一部分人屬於所謂的「有用的白痴」(useful idiots);這樣的 useful idiots 有些因為反美情緒強烈,導致自己成為中共的統戰目標。
只要他們不斷批評美國,就可能成為中共的「可用資源」。此外,在港英時代,有一些人雖然未必真的喜歡共產黨,但他們更憎恨英國的殖民統治,這類人大多是大中華主義的信徒。有些人一開始說自己支持國民黨,但後來一步步被統戰,最終成為中共的幫手。
八炯和閩南郎也分享了他們的觀察:最容易被統戰的網紅,很多並不是談政治或時事的,而是討論生活、旅遊等主題的內容創作者。他們的共同特徵之一是「強烈民族認同感」,認為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國家」,自己就會被欺負。閩南郎本人也說,他年幼時就有這種感受,長大後去美國讀書時感受到「被歧視」,進一步加強了他的這種心態。
我在香港也見過類似的情況;有些人認為自己在殖民地時期被歧視,特別是英文不好的情況下,對英國人的態度產生了不滿。這些人中,有一些我認識很多年,最初可能只是前線的社區幹事、區議員,但後來一步步變成了「大中華主義者」,甚至是「建制派」中的活躍人物。
另一類機會主義者則較為現實。有些人可能認為,中共不會花太多錢買通所有人。但事實上,從成本效益的角度來看,收買一批網紅的成本並不高。比如說,中共的策略是邀請臺灣的網紅到大陸旅遊、參加活動,這些開支非常有限。根據陳柏源的說法,這些去大陸謀生的臺灣網紅,賺到的錢可能比留在臺灣還少。但問題在於,這些人一旦在臺灣開了頭,宣稱自己在大陸發展,往往就無法「回頭」,最終只能「越洗越深」。
在香港的統戰情況中,我也看到類似的模式。我稱這些人為「藍朋友」。很多所謂的「藍朋友」,其實並沒有在大陸賺到大錢,大部分人只能賺到幾萬元。這些「藍朋友」或者所謂的「建制派」中人,從成本效益的角度看,他們的「價格」非常低廉。
但這些人通常沒有什麼忠誠度;當利益受到直接衝擊時,他們的立場會迅速反轉。閩南郎和華記正能量的轉變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This is a public episode. If you’d like to discuss this with other subscribers or get access to bonus episodes,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subscribe -
This is a free preview of a paid episode. To hear more,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
上星期五一早就聽到中山美穗逝世的消息。當時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又一位代表著八九十年代黃金歲月的代表物離開這個世界。」其實中山美穗的年紀與我們這一代人年齡相約。在我們這一代人的心目中,最深刻的印象大多來自她在八九十年代的作品,尤其是她在 1990 年代演出的電視劇、電影又或者是流行曲。
之後,在不同的群組,見到與我年齡相約的同輩轉載了她的作品。這一切不禁令我想起,在某個時空中,日本的流行文化對整個亞洲,甚至是世界的影響之深遠;這些流行曲也勾起了許多日的回憶。
日本流行文化的影響力為何歷久不衰?日本的軟實力又是如何形成?
其實我們所熟悉的日本流行文化,大多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的。最早的一代日本流行文化,包括了他們的動畫和電影。戰後的日本漫畫代表作品,有手塚治虫的《阿童木》和《怪醫黑傑克》等等;而電影方面,則有黑澤明導演的《姿三四郎》、《野良犬》、《羅生門》等名作。
雖然我只不過是流行文化的消費者,亦不是甚麼專家;肯定有更多的朋友可以舉出更多例子。我只是想從產業和社會的角度,去分析日本流行文化為何能風靡全球,以及對香港的啟示
-
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不時提出要提升人口規模至千萬人的目標。最新的一次,是行政長官李家超在節目中提到,研究顯示香港若要保持競爭力,需要千萬人口的規模。然而,這一說法是否合理?更值得探討的是,為何特區政府如此重視人口數字,甚至將其作為競爭力的指標?
其實,千萬人口的概念並非李家超政府的首創。早在2006年,香港政府便有「九加二」、「一小時生活圈」等構想,當時的唐英年也曾提出香港可容納千萬人口。然而,根據政府的預測,香港人口頂多達到800多萬,而現今的人口趨勢更顯示,達到千萬的目標困難重重。當前最大的問題在於:為甚麼要刻意追求千萬人口?
中國大陸有過千萬人口的大都市比比皆是,例如上海、北京和深圳。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城市的巨大人口規模,很大程度上來自農村外來勞動力的湧入,並且這些城市多以工業為基礎經濟核心。
放眼全球,擁有千萬人口的城市如東京、紐約等,無疑是國際大都會,但大多數發達國家的城市人口規模介於600至900萬之間。縱觀全球,有競爭力的地方未必人口多。例如瑞士的蘇黎世,以質量取勝,吸引大量外來資本與人才。有研究指出,一個城市的最適宜規模約在700至800萬人之間,超出這一範圍反而可能造成管理上的困難。
同時,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人口可能選擇向郊區遷移,導致都市過度擴張,增加基建和行政成本。
現實中,香港面臨兩大挑戰。第一是缺乏經濟機會。增加人口並非創造需求的解決之道,只有自由市場能真正發掘需求。第二是土地供應問題。北部都會區計劃希望透過大量建設來吸引人口,但缺乏明確的需求支撐,可能導致成為「鬼城」。例如,高鐵和三跑的案例,均顯示投資回報率不足的風險。
香港一直以來以吸引「高端人才」為目標,然而過去幾年的現實是,本地的專業人才出現大規模流失,特區政府對專業人士的態度引發不滿。此外,「高端人才」也有其他選擇,他們更重視生活質素、專業操守和自由度,而香港近年的發展可能未能提供這些保障。
This is a public episode. If you’d like to discuss this with other subscribers or get access to bonus episodes,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subscribe -
This is a free preview of a paid episode. To hear more,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
「你係眾望所歸,無得留低,你要一筆OUT消,goodbye。」這段聲帶來自香港一個經典遊戲節目《一筆OUT消》(英文名:《The Weakest Link》)。
最近新聞報導楊潤雄和林世雄兩位政治問責局局長被突然撤職,這件事讓我想起這個遊戲節目,也勾起了許多回憶。如果問香港的朋友有哪些局長應該「一筆OUT消」,恐怕名單會涵蓋所有現任司局長。
但《一筆OUT消》這個遊戲卻帶給我很多啟發,尤其是關於政治的運作方式。
如果你沒有看過這個遊戲節目,我簡單說一下它的玩法。每一集《一筆OUT消》中,會有九位參賽者,他們需要在限時內輪流回答常識和時事問題。回答問題的同時,參賽者可以選擇「bank」儲存獎金,或者冒險累積更高的獎金。如果參賽者選擇不儲存並答錯問題,那麼之前累積的所有獎金就會歸零。這個遊戲的精彩之處在於每一回合結束後,參賽者可以投票淘汰一位他們認為是「最弱的環節」的對手,遊戲名稱《The Weakest Link》便由此而來。
實際情況往往與最理想情況不同。
理論上,參賽者應該每回合淘汰最沒有常識的人,但隨著遊戲進行到中後段,一些強勢且知識豐富的參賽者反而成為被淘汰的對象。這是因為其他相對較弱的參賽者為了提高自己的勝算,會聯手將最強的對手淘汰掉,讓自己在最後一輪面對更容易擊敗的對手。
這種現象與政治現實非常相似。
-
This is a free preview of a paid episode. To hear more, visit leesimon.substack.com
12月3日晚上11點,南韓總統尹錫悅突然宣佈戒嚴令,試圖以軍事手段穩定局勢。然而,這項決定在六小時後被迫撤銷,國會迅速召開特別緊急會議反對這一決定。有分析指,尹錫悅是因其低迷的民望以及與反對黨控制的國會之間的僵局所致。
近期,預算案的爭議使南韓政治陷入僵局,尹錫悅聲稱國會中的部分反對派人士有親北韓背景,進一步加劇了局勢的緊張。
然而,作為一個弱勢政府,尹錫悅此舉可能導致他加速被彈劾下台。
南韓的經濟挑戰
自 2019 年以來,全球多國經濟面臨嚴峻挑戰,負債水平普遍增加。南韓的國債雖然對GDP比例仍低於50%;但每個國家對負債的承受能力不同,不應簡單地用數字對比。2020年疫情爆發後,南韓 GDP 出現負增長,2021年有所反彈,但 2022 年及 2023 年GDP增長再度放緩;今年的表現亦不理想。
如此經濟…
- Se 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