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ódios

  • 每年被學術界戲稱為「年底作文大賽」的國科會計畫,不曉得各位學術界的夥伴們是不是也已準備好大展身手呢?打開電腦埋頭苦寫之前,不妨先聽聽這集「學術生活」,或許這集「國科會計畫撰寫技巧」能夠幫助你擦亮你的研究計畫招牌,受到評審的青睞與肯定!

    在這集節目中,我彙整了過去各種失敗與成功的經驗,從以下四大要點出發,分享給每年在各種研究計畫申請苦海中泅泳的學術界夥伴們,關於設計研究計畫架構、以高效方式呈現出研究能量的重要建議。

    1. 「好萊塢」模式撰寫研究計畫:
    從「未竟的需求」出發,讓你的研究計畫像一部好萊塢電影,層層鋪陳且富有意義。
    2. 報導式的「小標題法」:
    將你的研究假設作為標題,善用粗體、底線、斜線等方式呈現重點。
    3. 根據評分標準撰寫研究計畫:
    根據公開評分標準凸顯研究重點,展示預知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的能力。
    4. 善用AI工具:
    根據研究計畫反覆出現的關鍵字或核心論述,利用AI工具編撰更精準、有吸引力的標題。
    5. 電梯談話(Elevator Speech)的呈現模式:在有限的篇幅內,提綱挈領地介紹你的研究計畫,以感性方式讓評審委員為你的理性研究留下深刻印象。


    本集節目推薦好書:《離開學術界》
    我很喜歡這本書帶來的啟發:在學術生涯中累積的技能,有哪些是離開了學術界仍然能繼續發揮效益的呢?邀請你,在計畫寫累了、教學研究有空檔的時候,一起來讀這本書!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lmcyh2oc8o00885qdeluvr1/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如何在高壓與緊繃的教學研究與執業生活中,仍能從事多樣化的節目內容製作?

    這集就從住院醫師時期的晨會開始養成的「筆記」習慣,如何成為一套研究基礎的知識系統,以及我們如何受到國際知名期刊如《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和《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的啟發,來跟大家聊聊「會談地圖」Podcast的誕生與理念,並綜合回覆在社群上各個讀者的留言提問。

    至於同樣想透過社群媒體分享自己學術專業的初心者或年輕後進,我也提出了一些經驗談,關鍵在於從「今天學到了什麼」來著手,而非「我的節目內容要做什麼」。

    隨著像ChatGPT這類AI工具的出現,使得各種文獻的搜尋與理解變得更容易,因此我們更需要進一步思考,有哪些研究是真的會影響臨床決策、對於既有的理論發現帶來挑戰,這也是當代的醫學研究者時時讓自己保有掌握醫學發展趨勢的關鍵。

    除此之外,在本集節目中,也會討論肥胖介入治療與家庭支持的重要性、關於體罰七個負面影響的研究回顧樣本多樣性,還有美國精神科與台灣精神科診療生態的比較。

    本集推薦讀物是今年甫出版的《我失敗的美式生活:鱸魚的三十年日常觀察與非典型剖析》,這是一本關於美國與台灣日常生活的觀察與探討,國外的月亮是否真的比較圓?透過這本饒富趣味而具啟發性的書寫內容,或許能帶給你更不同的視角與思維,推薦給大家!

    最後,邀請各位聽友在Apple Podcast平台上給予我們五星好評,並透過留言的方式與我們交流互動,就有機會成為下期「聽眾回覆」的討論主題喔!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lmcyh2oc8o00885qdeluvr1/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Estão a faltar episódios?

    Clique aqui para atualizar o feed.

  •  在2019年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重要文獻回顧中,對行動裝置在健康評估及數位治療領域的重要性進行了詳細的探討,這篇著重於行動裝置如何利用數位生物指標(Digital Biomarkers)與數位治療(Digital Therapeutics)來進行健康監控和疾病管理的文獻,可以幫助我們清楚掌握行動裝置應用於健康監測與評估時,幾個關鍵的基本概念。 

    這篇文獻介紹了兩種行動裝置蒐集使用者數據的方式:被動數據(Passive data)和主動數據(Active data)。被動數據通常是自動收集的,無需使用者主動輸入,例如智慧型手機和活動腕錶都能自動監測使用者的活動數據。相比之下,主動數據則需要使用者填寫問卷或輸入資訊。對於開發健康相關的應用程式,文章建議應優先使用被動數據,因其能持續獲取即時資訊且不影響使用者體驗。 

    數位生物指標在健康篩檢和治療追蹤中扮演關鍵角色,尤其針對憂鬱症、中風和糖尿病等疾病的管理。例如,結合行動裝置的應用程式,透過生態瞬時評估(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 EMA)來進行即時的心理健康評估,可以有效提升診斷和追蹤效果。 
    同時,數位治療(Digital Therapeutics)將認知行為治療數位化,用於失眠、ADHD、藥物濫用等問題,透過智慧裝置的提醒和行為干預,幫助患者改善認知與行為。不同品牌和系統的裝置在數位治療中的差異,也為數位健康應用開發帶來挑戰,特別是在治療結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上。 

    最後,數位健康應用的發展同時面臨著數據收集及隱私保護的倫理挑戰。因此,如何在提供高效治療的同時,維持使用者隱私,將是所有想開發相關應用程式,以及這個領域未來發展的重要議題。 

    你對數位科技與健康監測、治療的議題有興趣或甚至也投入其中嗎?歡迎在本則貼文底下「留言」與我們交流你的看法,就有機會抽中節目中提到的這本《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關於「數據科學」的特刊喔!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lmcyh2oc8o00885qdeluvr1/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本集主題:【研究室論文】如何利用人工智慧分析數位足跡量化工作效率

    我們將在這集與大家分享研究室的重點研究領域「工時」,以及我們是如何將「數位足跡」藉由人工智慧領域中的深度學習與機器學建立出「個人化」的數位行為模型,進而精準判斷出實際的工時。

    工時的研究緣於對台灣醫界超長工時、對工作時間產生回憶性偏誤等現象,逐步發展出對工時與作息、工時與工作效率的研究,並開發出可實際應用的手機程式。而2023年,我們的研究團隊也首次採用了人工智慧作為研究方法,藉由針對各個使用者的數位足跡進行分析與建模,我們得以回答以下幾個核心問題,並於2024年將研究成果發表於《醫學網路研究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1. 如何用數位足跡紀錄工時?
    2.工作地點的休息狀態? 非工作地點的工作時間?而工作與休息並非總是能截然以二元方式區分,而是如0與1之間仍存在著許多數一樣的狀態,那麼在這之間的狀態可以如何測量預估?
    3. 什麼樣的因素會影響工作效率?
    除了上述三個問題,我們也會討論人工智慧在認知及心理行為研究領域中帶來的突破與可能的挑戰。
    您對工作與休息狀態如何透過人工智慧進行分析感到好奇嗎?是否也十分關注工時過長、勞動權益等議題呢?歡迎聆聽這集的內容並與我們交流你的想法!

    📖論文原文:Chen H, Lin C, Chang H, Chang J, Chuang H, Lin Y
    Developing Methods for Assessing Mental Activity Using Human-Smartphone Interaction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ctivity Levels and Phase Patterns in General Mental Activities, Working Mental Activities, and Physical Activities
    J Med Internet Res 2024;26:e56144
    URL: https://www.jmir.org/2024/1/e56144
    DOI: 10.2196/56144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lmcyh2oc8o00885qdeluvr1/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這集的學術生活我們將與大家分享關於學者日益嚴重的「時間貧窮」現象,並從有「圍棋界奧林匹克」美稱的「應氏盃」歷年的競逐遞嬗情況、菁英家庭的教養策略與學術學閥現象的連結等面向進行討論,說明人工智慧對翻轉階級可能帶來的利基。 
     
    隨著學術界對研究、生產力和行政工作的高要求增加,學者們面臨著時間管理困難,無法充分投入研究、教學和生活平衡,進而影響其身心健康與學術創造力。 而AI的出現,或許就有機會打破過去既有的學術人際網絡,讓新進而無雄厚背景與資源的學術工作者們,有機會更開放地進行學習、資訊整合與交流。 
     
    近年國際圍棋發展在競爭資源的現象也可見一斑,過去頂尖的棋手經常集中於中國、韓國等「圍棋強權」國家,然而透過AI,更多國家的棋士可以藉由與AI對弈、演算法分析等方式,縮小與傳統圍棋大國棋士之間的鴻溝,顯然有助於促進更公平的競爭。我們也很欣喜地看見,這週剛結束的應式盃由日本棋士一力遼九段奪得世界冠軍,在睽違多年後讓日本重回國際圍棋龍頭之位。 這說明了在大量向AI學習,提升人類認知,形成更強大智識的新世代也正在形成中。
     
    而AI帶來的平等性利基或許也能在時間貧窮、階級翻轉的議題上看到曙光,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藍佩嘉在《拼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中,即精闢地探討了家庭社會階級與教養策略的關聯,這樣的情況其實與學術界過去某些現象十分類似,也形成階級鞏固的現象。 而AI此時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新學習工具,將有機會挑戰階級固化的現狀並帶來翻轉。 
     
    你對於學者的時間貧窮現象有共鳴或是不同的觀察嗎?而AI是否能夠在你所關注的議題或領域中帶來明顯的助益或挑戰呢?歡迎與我們一起分享!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本集主題:【聽眾問答】心理治療也會有副作用嗎? 

    在這一集的節目中,針對聽眾們熱烈提出的各種疑問進行了詳細的說明——

    心理治療真的會有副作用或反效果嗎? 
    如何正確地解讀文獻,並應用在臨床工作上? 
    認知行為治療(CBT)的治療管道有哪些? 
    正念練習中的身體掃描對失眠有幫助嗎? 
    若不建議躺著做放鬆練習,那坐著進行會比較好嗎? 
    運動可以改善失眠嗎?什麼時間運動比較好呢?
    運動對改善憂鬱症狀的研究參與者是否有選擇性偏差? 

    此外,也再次感謝許多聽眾慨然與我們分享音質改善的方法、推薦相關的軟體,這集也請大家持續不吝給予我們音質上的回饋喔!

    #心理治療 #副作用 #臨床應用 #精神健康 #CBT #放鬆練習 #文獻解讀 #聽眾問答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lmcyh2oc8o00885qdeluvr1/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認知行為治療無論在安全性、治療效果,以及療效的持續性,都是比藥物治療還要好的選擇,因此近年來的失眠治療指引,幾乎都建議認知行為治療 (CBT-I),應該作為失眠的第一線治療。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近期一篇失眠處理的回顧,也再次強調這項論點,並且指出在大型統合分析中:認知行為治療與藥物治療,對失眠指標改善的效果量(effect size)。
    以低、中、高的效果量以0.2、0.5、0.8界定,CBT-I 治療失眠總體症狀的效果量可以達到最高的0.98,對入睡時間、維持睡眠都達到中等以上的效果量,只有在睡眠總時間的效果量較有限。
    各種藥物治療的效果量均不如CBT-I,再考量長期服用的安全性不明,因此CBT-I被認為是應該優先於藥物的第一線治療。
    關於 CBT-I 的細節,可以參考先前我們對今年CBT-I有效元素最新統合分析的整理,而這篇NEJM回顧文獻中所提到兩種在台灣也有核准治療失眠的新藥,也會補充在未來新版的《會談地圖》。
    #食慾素雙重受體拮抗劑(dual orexin receptor antagonist)為什麼能治療失眠?
    食慾素(orexin)是在猝睡症研究中,患者所缺乏的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
    在外側下視丘的orexin,會刺激腦幹和下視丘中促進清醒的神經核;並且抑制腹外側和內側視前區促進睡眠的神經核。
    因此食慾素雙重受體拮抗劑如lemborexant會抑制清醒、促進睡眠,在臨床試驗中也證實幫助入睡、維持睡眠的療效。
    因為上述藥理性質,對於猝睡症是這類藥品的禁忌症。
    Lemborexant 在台灣雖然取得藥證核准上市,而且不屬於管制藥品,但是健保不給付需要醫師評估後自費開立。
    #褪黑激素以及受體致效劑有哪些?可以治療哪種失眠?
    台灣食藥署核可含褪黑激素(melatonin)的長效錠,以及作用在褪黑激素受體MT1及MT2及的致效劑ramelteon
    是應證都是對入睡困難型失眠有效。對於睡眠中斷,過早清醒幾乎沒有效果。
    目前台灣均沒有健保給付,需要醫師評估後自費開立。
    📅 演講資訊:

    TSfN 2024 Meeting 跨領域神經科學國際研討會日期:2024/08/23 14:35-15:50地點:國立臺灣大學博雅教學館102教室演講主題:How human-smartphone interaction can reveal the circadian rhythms

    📚 好書推薦:

    《安眠藥要不要?醫師講解睡眠及安眠鎮定藥物》◎作者:林子堯醫師粉專:醫院也瘋狂

    粉專:醫院也瘋狂
    📖 參考論文:Management of Insomnia. N Engl J Med 2024;391:247-258
     
    如果對我們研究室開發的App有興趣的人,歡迎加入我們的LINE群組與我們聯繫:https://lin.ee/B2W6Qfk
     
    #Podcast #失眠治療 #CBTI #藥物治療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睡眠研究 #褪黑激素 #食慾素 #認知行為治療 #國際期刊 #醫學研究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lmcyh2oc8o00885qdeluvr1/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中風後的復健過程該注意什麼呢?這一集中,我們將深入探討中風患者在復健過程中的晝夜節律變化及其對健康指標的影響。我們最新發表在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JMIR) (IF=5.8)的研究發現,穩定的活動量和良好的睡眠品質是促進復健的重要因素。
    📈 研究重點:
    1.中風患者與非腦部損傷患者在睡眠與晝夜節律有哪些差異
    2.中風患者的晝夜分明程度較低,睡眠品質較差,夜間躁動更多,可以有量化的數據指標。
    3.晝夜節律可能和中風後的復健有關嗎
    我們不僅僅是探討理論,還提供了實用的建議,幫助中風患者及其家屬更好地應對復健過程中的挑戰。

    #Podcast #中風復健 #晝夜節律 #活動量 #健康指標 #復健指南 #健康生活 #醫學研究

    📖 論文原文:Liang HW, Wu CH, Lin C, Chang HC, Lin YH*, Chen SY, Hsu WC. Rest-Activity Rhythm Differences in Acute Rehabilit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Stroke Patients and Non-Brain Disease Controls. J Med Internet Res. 2024 Jul 4:26:e49530.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老年人難治型憂鬱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in Older Adults),有哪些臨床處理的重點?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近期一篇回顧,特別以一位個案為實例,從第一線非精神科照顧者的角度,來介紹相關的治療與實證。幾項重點如下:

    1. 什麼樣的程度可以說是「老年人難治型憂鬱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對兩種不同類型的抗憂鬱藥物,治療8週仍沒有改善

    2. 實證對輕到中度「老年人難治型憂鬱症」的藥物治療原則?
    - 低劑量第二代抗精神病藥:強烈的證據支持使用aripiprazole(起始每日劑量2.5mg,目標5-15mg),quetiapine是另一個如果病患願意在鎮靜的情況之下的選擇,但實證等級較低。
    - 某些SSRI以及SNRI以外的抗憂鬱劑作為加強(augmentation),下列可以根據患者的症狀選擇:
    Bupropion:疲憊、體重增加、性功能受影響
    Mirtazapine:失眠、焦慮、體重降低,但要注意跌倒風險會增加

    3. 重度「老年人難治型憂鬱症」還可以考慮哪些有實證的方法治療?
    - 經顱磁刺激(TMS):系統性回顧顯示6.7%到54.3%得到緩解
    - 電痙攣治療(ECT):一項沒有對照組的觀察性研究,證實63%中度、75%重度患者得到緩解
    - Esketamine鼻噴劑:目前隨機對照研究沒有證據能改善症狀

    論文原文: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in Older Adults. NEJM 2024;390:630-9.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中國近三年對台灣軍機與軍艦的軍事威脅,對台灣人民造成心理壓力的研究,刊登在《亞洲精神醫學期刊》(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從2020年至2023年,中國對台灣軍機與軍艦侵擾的軍事活動頻繁,尤其是在2022年6月之後更大幅增加。在中國對台灣有軍事活動威脅的當週,台灣人在網路上搜尋「移民」的搜尋量就會跟著增加;而且在一週後搜尋「憂鬱」也會增加,顯示中國對台軍事活動,對台灣人群體心理健康的有顯著影響。
    這項研究發表在《亞洲精神醫學期刊》(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IF=9.5)中「戰爭帶來的心理創傷與移民的心理健康」特刊的論文,探討台灣面臨中國武力威脅時的心理健康影響以及心理反應。

    #不只是戰爭倖存者_台灣長期受威脅也可能造成心理壓力
    戰爭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不僅僅是從戰火中倖存者的創傷壓力症候群、憂鬱症。全世界有非常多地方,雖然還沒有爆發戰爭,但可能經常飽受軍事威脅,這些地區人民的心理健康狀態,以及面對軍事威脅壓力的心理反應,台灣就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研究的案例。
    但是要量化軍事活動的威脅,以及長時間觀察心理狀態的變化,都是非常困難的科學研究議題。這項研究台灣在軍事威脅下的心理反應研究,巧妙地結合幾項公開的資料分析。
    台灣是全球矚目被預測可能會爆發軍事衝突的熱門區域,尤其是近年來中國在台灣周邊不斷增加軍機、軍艦的各種軍事活動:2016年底中國軍機開始頻繁在台灣周圍海域飛行,甚至在2019年越過台灣海峽中線。到了2023年進入台灣海峽的中國軍艦數量開始增加。為了讓台灣民眾了解這些動態,台灣國防部自2020年起每天公布中國軍機和軍艦的運作數量。研究團隊進一步比對同時期Google趨勢資料庫,分析台灣人對「移民」、「憂鬱」及「自殺」的網絡搜尋行為,探索這些數據與軍事活動之間的潛在聯繫。這種方法提供了客觀數據反映民眾對軍事威脅的心理反應。

    #網路搜尋量客觀的反應台灣人民的心理壓力
    面對軍事威脅或政治重大變革,民眾在第一時間的反應,通常會想到移民。從1971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1979年美國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以及1996年台灣首次總統民選前中國在台灣周邊海域飛彈試射後,都引發了台灣的移民潮。同樣的現象也可以在全球其他地區觀察到。利用Google趨勢搜尋「移民」一詞的數據,可以看到在某些國家的政治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時,如2016年美國政黨輪替和英國決定脫離歐盟,英、美兩國的人民對在網路上,「移民」的搜尋量都暴增。
    當中國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時,台灣人在網路上的搜尋模式顯示了軍事威脅對他們心理健康的影響。在中國加強對台軍事活動的那週,「移民」這個關鍵字的搜尋量就會上升。而在接下來的一週,「憂鬱」的搜尋量也隨之增加。這種現象與心理學家Charles S. Carver所提出的心理壓力應對策略(coping strategies)理論相吻合。人們搜尋「移民」的資訊,希望通過改變壓力源來解決問題,這是一種對心理健康較好的「問題導向應對策略」。但是,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威脅也可能引發一些「無效應對策略」(noneffective coping strategies),這通常表現為純粹的情緒宣洩,比如在軍事行動後一週內搜尋「憂鬱」的增加。所幸這項研究中並沒有發現與軍事行動相關的「自殺」想法的增加。
    從近三年來,台灣人在網路上「移民」、「憂鬱」的搜尋量,對應中國對台灣日益增加的軍事活動。國際社會不僅需要關注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威脅,也不應忽視軍事威脅對台灣民眾心理健康的影響。

    論文原文:Yen CF, Lin YH, Hsiao RC, Chen YY, Chen YL. Associations of China’s Military Activities in the Peripheries of Taiwan With Suicide Death and Internet Searches for Depression, Suicide, and Emigration Among Individuals in Taiwan. 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Available online 26 December 2023, 103889 (In Pres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僵直症(catatonia)長久以來被很多醫師誤認為是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的一種罕見類型,因為僵直症常有奇異的動作行為異常,而這造成僵直症的患者沒有得到最適當的治療。 
    近期《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的一篇回顧文獻,深入淺出地介紹「僵直症」。這篇回顧文獻首先談到,僵直症常常沒有被診斷出來的原因有:(1)僵直症的嚴重程度從只有數小時的輕微行為異常,到最嚴重可能致命的都有。(2)僵直症的臨床表現可能表現為昏迷、嚴重躁動等各種情況變化不定,或者患者可能從平緩的對話,轉變為持續數小時的沉默不語。(3)僵直症患者不與周圍環境或其他人互動,這使得醫療人員難以問出病史和完成心理狀態檢查。 
     
    這篇發表在NEJM的回顧文獻,也從三種醫療的情境來介紹僵直症(catatonia)的診斷與處置 ——  
    (1)在急診(emergency department)如何及時診斷並且讓患者初步穩定下來並且安排後續處置 
    (2)在一般醫療單位(medical settings)如何鑑別並且處理可能會造成僵直症的潛在的疾病 
    (3)精神醫療單位(psychiatric setting)最可能與僵直症有關的精神疾病,而且需要注意精神科常用的多巴胺拮抗劑治療,可能會讓某些僵直症更嚴重等重要的事項。 
     
    📖 論文原文:Catatonia. N Engl J Med 2023; 389:1797-1802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本集重點:
     
    1.亞洲文化對睡眠品質的影響
     
    2.別再聞雞起舞,早起上課對青少年學生的成績沒有正面幫助
     
    3.褪黑激素在國外被當成保健品,購買便利,不是睡眠品質較好的關鍵
     
    4.為何不建議自行購買褪黑激素服用?
     
    5.比起增加褪黑激素,我們可以如何打造好眠環境
     

     
    今天你睡得好嗎?台灣一年服用超過十億顆安眠藥,睡眠障礙已是國人不可忽視的困擾。
     
    根據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究,亞洲人的入睡時間比較晚,睡眠品質比較差,周末的補眠時間也比較短,可能與亞洲的超時工作文化和生活習慣有關係。
     
    研究證實亞洲教育提倡早起上課,將上學時間拉長對青少年學生的成績沒有正面影響。比起早睡早起,強迫學生提早到校上課,實際測量更接近睡眠時間平均少一小時,在睡眠不足的狀態上課。學生下午課程的成績表現較好,早起上課對學生的成績是有害的。
     
    然而,褪黑激素在國外被當成保健品,在超商就可自行購入,是國外睡眠品質較好的關鍵嗎?褪黑激素長期使用的安全性與療效不明確,美國食藥署一向認定為膳食補充劑,並未核准任何睡眠障礙的適應症。《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的報導指出:美國近年來有越來越多兒童因為服用褪黑激素造成副作用,甚至致死的案例。
     
    為何不建議自行購買褪黑激素?產品標示不實,劑量標示常與實際有出入,甚至達到四倍誤差,另外還有成分不純粹的問題,未標示含有足以對大腦產生作用的血清素含量。除此之外,激素就是一種賀爾蒙,長期服用賀爾蒙,對健康產生的影響仍是一個問號。
     
    與其開源增加褪黑激素,不如思考如何節流,減少服用褪黑激素的需求,也就是打造沒有光源刺激的睡眠環境。照光會讓褪黑激素退散,睡前滑手機、開燈都會有影響。所以睡前看紙本書跟3C電子產品,有光照的3C產品會對褪黑激素造成較大的影響。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要檢測一個人的生理時鐘或日常作息的規律性,需要依賴穿戴式裝置,像是醫療上常用的活動腕錶(actigraphy),但我們最新發表在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JMIR) (2023年IF=5.8)的研究提出另一種方式,是用在手機留下的數位足跡,和actigraphy所記錄的睡眠時間可以高度相似,即使在經常有睡眠中斷的患者也同樣準確。 
     
    無論是醫療用的 actigraphy 或是商用的Apple Watch或各種手環,記錄到的是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而每天我們和手機互動(human-smartphone interactions)的數位足跡,記錄到的是心智活動(mental activity),而在這項研究中也證實數位足跡的作息紊亂(disrupted circadian rhythmicity)和憂鬱程度的關聯性,比起用活動腕錶的記錄更好。 
     
    這項研究希望能夠為穿戴式裝置的產業帶出新的方向:原本需要穿戴式裝置才能記錄到的生醫訊號,用更自然留下的數位足跡就可以取代。原本需要軟體與硬體同時研發的模式,或許可以更聚焦在軟體的開發。 
     
    📖 論文全文:Lin C, Chen IM, Chuang HH, Wang ZW, Lin HH, Lin YH. Examining Human-Smartphone Interaction as a Proxy for Circadian Rhythm in Patients With Insomnia: Cross-Sectional Study. J Med Internet Res. 2023 Dec 15:25:e48044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