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isódios
-
今天来谈谈美国的棉花产业。为什么谈美国棉花呢?因为前不久,良好棉花发展组织(BCI)以劳工保护为由对我国新疆棉花发难,Nike、HM等若干国际大牌都牵扯其中。在中美博弈大背景下,有观点认为这是美国借此打压我国棉纺织产业,给自己加buff。那么同为棉花出口大国,美国自己的棉花产业发展的到底怎么样?
-
在引起了轩然大波的1.9万亿纾困刺激通过后,拜登政府又打算开展另一项规模更大的基建刺激。美国搞大基建的钱都从哪儿来呢?这又会给全球经济带来哪些影响?
-
Estão a faltar episódios?
-
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的全球经济水深火热,但资本市场却一片喧嚣,其中SPAC上市更是在华尔街风靡一时,就连港交所最近也开始研究起SPAC上市。那么,SPAC上市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它在2020年突然变得火爆?
-
最近美债收益率节节高背后是不断强化的经济复苏与通胀预期。在此背景下,全球各地的交易员开始看空以日元为代表的避险货币。什么是避险货币?为什么日元是避险货币?
-
美债收益率节节攀升,各类资产价格一路调整。美债收益率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重要?它的上涨对我们又意味着什么?
-
这段时间美国得州寒潮导致断电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甚至有居民因为在车内取暖而一氧化碳中毒而死。那么,得州断电到底是谁的锅?对世界有怎样的影响?这期节目我就和大家聊聊得州断电背后的利益纠缠以及能源和气候困境。
-
新年以来,金融市场上最刺激的新闻大概就是美国散户暴打GME机构空头了。但散户具体是如何做到的?为什么说期权才是散户暴打空头的大杀器?本期我将以纯小白也能理解的话向大家科普GME事件中的来龙去脉与技术细节,在此特别感谢三思期权大佬王璐老师在内容上的支持!
-
英国退欧后,伦敦的金融中心地位还在吗?这期视频就和大家聊聊退欧对英国金融业的影响,以及哪些国家可能冲击英国金融中心的地位。欢迎围观!
-
前几期谈的内容比较正经,这期来个猎奇向的。大家都知道去年美国大选双方选民撕得不可开交,但其实在有一个问题上两者达成了高度一致,就是……合法地嗑大麻。为什么大麻反而能成为美国大选的最大赢家呢?这期就和大家谈谈这个猎奇问题。
-
针对互联网巨头反垄断的话题很火,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欧盟最新的反垄断法是怎么对Google、Facebook、Amazon这些数字巨头开刀的。末尾部分有一段关于最近特朗普推特被封话题的即兴发挥,谈了一些关于数字巨头与国家主权之间关系的思考。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与我交流!
-
去年8月,莫迪通过议会决议与军事布局软硬兼施,染指印巴争议土地克什米尔。而在今年上半年,深陷疫情当中的莫迪仍然不忘搞事情,于是中印双方爆发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边界冲突。眼见在冲突中没捞到便宜,莫迪又在6月底让全印度禁用Tiktok,甚至威胁进一步赶走中国在印企业,并积极响应美国提出的“印太战略”,反华之心,昭然若揭。
然而,莫迪不仅对外咄咄逼人,他对本国人甚至更狠。
往远的说,2002年,莫迪治下的古吉拉特邦的一起意外事件让数十名印度教徒遇难,他一口咬定这是穆斯林的阴谋,并引发了震惊世界的古吉拉特邦大屠杀,造成15万人流离失所。往近的说,2019年12月,莫迪推动印度议会通过了《公民身份法修正案》,堂而皇之地把穆斯林排除在外,大规模的骚乱一直持续到今年2月,莫迪却对此充耳不闻。
从个人性格来看,莫迪就像一个神棍。他8岁的时候就接触到了激进的印度教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RSS)”,从小践行禁欲主义,不仅饮食上少油寡盐,还在18岁时逃离父母指定的包办婚姻,当了一辈子单身汉,据说至今仍是处男。他还经常穿着印度教风格的奇装异服发表煽动性演讲,却常常能引得台下一片狂热的惊呼……
这种冷酷强硬的手腕与神神叨叨的气质交相辉映,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怎样的经历锻造了像莫迪这样的领导人?他从小就接触的RSS宗教组织,对他产生了什么影响?而他所属的印度人民党,又为什么能干掉甘地和尼赫鲁曾加入的国大党?以及,莫迪治下的印度,未来到底会往哪个方向走? -
2020年1月,印度GDP增速已经从最高时将近10%,跌到了3.1%,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几乎全部熄火,内需不断下降,外贸也长期赤字,所以这一切与其说是飞来横祸,不是说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为什么印度经济会变成今天这样?
-
从2018年禁用华为5G,到今年年初疫情仍在肆虐时就迫不及待提出要对疫情源头做“独立调查”,再到最近挑起双输的中澳贸易战……明明从贸易总量上看中国是澳大利亚的大金主,可为什么澳大利亚还总是和大金主过不去?我们面对澳大利亚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劣势?
-
这几年关于中国制造业转移到东南亚的焦虑越来越多,越南是讨论中出镜频率最高的一个。在加入RCEP后,越南会进一步替代中国,乃至成为下一个中国吗?
-
今年下半年来,大宗商品的行情波澜壮阔,铁矿石期货价格两个月内暴涨53%。
铁矿石原材料价格通过钢铁传导到基建、制造业,最终将会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什么铁矿石价格会突然暴涨?这与我们最近跟澳洲的矛盾有没有关系?我们有什么应对办法? -
控场:奥特快(张纬杰)
主讲:Eden
今年由于中印关系趋紧,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起印度。但是,站在国内去看印度,往往有一种隔靴搔痒之感,而且在猎奇心的影响下,大量信源往往会被夸张或扭曲,使国内读者对印度的认知产生进一步偏误。
本期节目我们就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曾在“印度硅谷”班加罗尔外派工作大半年的Eden,与我们一起聊聊他在印度当地的见闻。Eden在深圳的一家互联网公司担任投资总监职务,在印度外派期间负责商务接洽,因此有大量与当地人深入交流的经历。
在印度的大半年时间,Eden对印度的宗教、贫富差距、工业化与对华关系方面有哪些新的思考?欢迎大家收听本期节目!
音频目录:
1'09'' 宗教在印度的影响有多大?
09'20'' 班加罗尔真的比肩硅谷吗?
11'50'' 为什么印度精英阶层都普遍“西化”?
16'20'' 印度社会有多割裂?
23'45'' 印度数字化背后居然是中国互联网巨头?
27'55'' 微信、tiktok在印度还能用吗?
30'25'' 普通印度人对中国的看法
34'40'' 印度的奇葩趣事
-
主讲:奥特快(张纬杰)
音频目录:
1'09'' 全球面临的粮食问题具体是什么?
3'07'' 为什么说美国主导全球粮食格局?
4'00'' 美国如何使用粮食来扩张自己的利益?
9'52'' 美国农业强大的原因是什么?美国农业发展模式可以复制吗?
15'00'' 粮食如何影响世界秩序?大家好,欢迎来到奥特快谈,我是奥特快。
从年初蔓延东非与南亚的蝗灾,到疫情时东南亚粮食禁运,再到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世界离粮食危机有多远?本期我们远川国际组就与大家聊聊粮食,其中需补充两点:
1.造成粮食危机的原因既有天灾也有人祸,本期节目侧重后者,尤其是从全球粮食格局与美国粮食战略去解析粮食危机的原因(也是因为我不太懂前者……)
2.之所以说美国粮食战略引发粮食危机,因为无论打开他国农产品市场还是改变他国膳食结构,其实都是在扩大对美农产的需求端,而美国自身又牢牢把控供给侧,所以供给侧波动都会让需求方出现震荡,比如体现为粮价上涨。
欢迎大家点赞+转发+关注,如果想获得更多关于我们的内容,欢迎关注微博@奥特快啊。
-
主讲:周煜洋
控场:奥特快(张纬杰)
音频目录:
1'50'':20世纪以来,美欧关系总体上经历了几次变化?
3'15'':俄罗斯在美欧关系中扮演什么角色?
5'06'':特朗普对美欧关系造成了哪些冲击?
6'58'':美国与欧洲也在打贸易战?主要围绕什么打?
12'58'':莱特希泽怎么看美欧贸易问题?
14'20'':特朗普宣布美国从德国撤军其实是跟默克尔有私仇?
16'00'':为什么军事防务问题是美欧关系中最难解的结?
19'40'':欧洲内部现在有哪些矛盾?
22'56'':欧洲人怎么看今年的美国大选?
23'26'':欧洲的异质性对中国而言意味着什么?
大家好,我是奥特快,欢迎来到奥talk快谈。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想与大家一起聊聊美欧关系,之所以选择这个话题,一方面是自欧盟7500亿复苏通过后,很多观察家认为欧洲一体化可能因为疫情更进一步,逐渐成为一个更独立的地缘政治力量,另一方面是在当前中美大博弈的环境下,为了争取一切可能的支持,理解美欧关系对管窥未来形势十分重要。
其实,特朗普上台后不仅中美关系出现很大变数,美欧关系也是如此。美国不仅对中国、对墨西哥、对日本发动贸易战,也对欧盟发动贸易战,前阵子还宣布要从德国撤军(虽然实际上这些军队仍然在欧洲,只是撤出德国)。在贸易和安全问题上,美欧都存在许多摩擦。
2001年“911”发生后的第二天,法国《世界报》头版标题就是“今夜我们都是美国人”,但在2018年G7峰会上,一幅欧洲领袖们(尤其默克尔)与特朗普针锋相对的照片却刷屏全网。这似乎是一个隐喻——特朗普时代,美欧关系也大不如前了。
那么,当下的美欧关系究竟怎样?在贸易和安全方面,双方争论的焦点在哪里?俄罗斯又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美欧的矛盾,对中国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这一期节目中,我将与我们远川国际组的周煜洋一起聊聊这些问题。周老师本硕都毕业于南京大学,其中硕士就读于南大-霍普金斯中美研究中心的国际关系专业,对美欧关系有长期的积累和洞察。欢迎大家收听! -
主讲:奥特快
控场:周雪玲
音频目录
0’30’’ 菅义伟是什么来头?为什么他能当选自民党党首?
1’52’’ 为什么说菅义伟当选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4’00’’ 菅义伟其人,有什么个人特点?
12’20’’ 未来日本的国内政策怎么走?
17’10’’ 菅义伟上台后, 可能对中国造成什么影响?
19’35’’ 菅义伟会怎么搞外交?
23’30’’ 明年9月再次选举后,日本的长期政治路线走向何方?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近日因肠胃炎缠身,不得不提前结束了任期。继任者菅义伟走马上任,这个名字说来陌生,不过大家或许对这张图片有点印象:
去年日本改年号时,这位举着牌子出名的【令和大叔】,就是菅义伟本人。
菅义伟之所以除了举牌出圈以外没什么记忆点,是因为他的政治经历实在太接地气了。农民出身的他从政之后,在众议院秘书的岗位上默默干了十几年,直到47岁才当选议员;加入安倍政府后,负责的也都是修水坝、调手机资费之类的内政工作,在新闻发布会上也因为总板着一副面无表情的扑克脸让人印象模糊。
虽然存在感不强,但毕竟是日本首相。菅义伟未来的政策路线自然成了关注焦点。菅义伟直言要“坚持奉行安倍经济学”。与中国最相关的,是日本正在进行的供应链政策。菅义伟表示日本应当“分散生产基地”、“避免依赖个别国家”,其实矛头直指中国制造。在安倍时期,日本已经在把日企生产线陆续搬离中国,而菅义伟或许会加速这一进程。
不过即便菅义伟铁了心萧规曹随,但安倍在外交上的柔性手腕,这张扑克脸恐怕学不来。安倍在任时一边迎合美国搞遏制中国的印太战略,一边又暗暗实现了中日关系的回暖;菅义伟这位发言木讷、经常拒绝回答问题的内政官,在外交上想要继承前辈,估计会有点难度。
然而说到底,鉴于距下一次日本正常选举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菅义伟只是一个过渡人物。随着时间推移,日本终将迎来60年代后出生的新班子;而没有战争创伤和历史包袱的这代人,会如何左右日本的政治、外交路线?中日关系、日美关系会产生什么变化?
本期节目里,我们顺着菅义伟这条线聊聊日本政府的昨天、明天,以及更远一点的未来,欢迎大家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