Эпизоды

  • Пропущенные эпизоды?

    Нажмите здесь, чтобы обновить ленту.

  • 在过去的几年,你可能会经常听到一家公司的名字,那就是台积电。台积电全名是台湾集成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如果没有听过台积电也没关系,如果你用手机,那么你手机里面的芯片基本都有台积电代工的产品。电脑也是类似的情况,现在AMD,英伟达,苹果,ARM,高通等等都找台积电做代工,美国,欧洲,日本也纷纷提出补贴,邀请台积电过去设厂。奇了怪了,为什么其他行业代工都是低端的工作,而芯片代工就那么吃香呢?

  • 截止2023年5月3日,AMD的市值高达一万亿人民币,而英特尔却只有八千五百亿。


    要知道,在二零一四年,英特尔的市值和今天差不多,而AMD当年市值却只有今天的百分之百分之四左右。


    从市值角度看,AMD终于超越了英特尔。AMD是如何赶上来的?近年英特尔又遇到了什么问题?

  • 你用什么电脑,微软系统的PC机,还是苹果机?无论是哪一种电脑,相信你一定听过英特尔的CPU。

    除了英特尔,AMD的CPU也在市场赫赫有名。现在x86架构的处理器市场,就只有英特尔和AMD两家。不过,这两家公司的关系真的相当复杂。在过去40年长期合作,又长期对簿公堂。




  • 在上一集,我们讲到日本半导体产业在1980年代独领风骚,并超越了美国。索尼总经理盛田昭夫和极右分子石原慎太郎甚至合著了一本书《日本可以说不》。说不的对象,正正就是美国。


    当时,日本振奋,美国衰败。可是,结果你都知道了。日本的半导体产业被美国反超,并且从此没落。美国究竟是如何反超的?这一讲我们仔细分析。



  • 你好,欢迎来到直达国际CME学堂。我们继续高仕霖老师的《芯片风云》。这一课的题目是《日本如何从超越美国到走向没落(上集)》。


    "美国过于强调短期利益和金融投机,忽视了真正的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


    ”美国以自己为中心的全球经济体系,是不公正的。她强加的经济规则和标准,经常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牺牲其他国家的利益。"


    "美国一直在用自己的力量和利益来支配别人,这是不道德的。"


    总之,美国的制度不行,美国不公平,我们应该对美国说不。我们必须保护我们的文化,我们需要对自己有自信!以上这些话听上去是不是耳熟能详?


    不过,这些话都是日本人说的,而且是来自于一本《日本可以说不》的书。这本书是由日本的极右分子石原慎太郎和当时的索尼总经理盛田昭夫合著,在1989年出版。当此书一出版,不单轰动日本,还让美国朝野震惊。


    因为,当时的日本的确可以对美国说“不”!在20世纪80年代,不但日本经济如日中天,就是半导体等重要先进技术也领先于美国。被日本超越后,你说美国人看到这本《日本可以说不》是不是五味杂陈?


    听完接下来的这两讲,你就会发现80年代的日本很像2018年前后的中国。不同的是,日本的故事结束了。中国的仍在进行中。希望你和我都能从历史中获取启发。


    第一小节:日本曾经的辉煌


    我们先看看80年代,日本半导体是如何辉煌。80年代初期,日本公司在内存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而且日本公司的产品质量和性能也很优秀。例如,NEC、东芝和富士通等公司在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英文简称DRAM,的市场上占据了当时全球市场份额的70%以上,而且日本的DRAM价格也远低于美国公司生产的。


    这里插一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内存,作用是提供电脑运用过程中所需要的临时存款空间,从而提升电脑的工作效率。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的半导体销售额占据了约60%的份额,而且日本的半导体行业也成为了当时全球范围内最赚钱的行业之一。


    我们再看看其他数据:


    1986年,日本的半导体出口额超过了美国的出口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出口国。


    1987年,日本公司拥有的半导体专利数量超过了美国公司的数量,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专利拥有国。


    80年代后期,日本半导体公司的市值占据了全球半导体公司总市值约三分之一。


    当时,就算是美国半导体的表表者英特尔。它的内存业务面临着日本竞争对手的巨大压力,陷入经营危机。


    那么现在你会不会有两个疑问?当年,日本究竟是如何能超越强大的美国?而后来,美国又如何应对,反超日本?那么,你的问题就问对了。


    我们进入第二小节:日本半导体的崛起


    日本的崛起有多方面原因。第一个重要因素是消费电子的崛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与苏联进行军备竞赛,美国为了要维持国防竞争力,投资了大量的资金在半导体研发上。根据统计,从1958 到 1976年之间,美国半导体产业研发的开支有43%是来自于政府的财政资助。


    可是,日本的情况是截然不同的。在二战后,日本军备发展受限。日本要发展半导体只能在民用市场。冷战时期,美国需要培养日本作为盟友对抗苏联。所以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得到美国政府的帮助。在1963年,日本电气(英文叫NEC)得到仙童半导体的技术授权,后来日本政府要求日本电气将技术分享给其他日本同业。


    此举迅速提升了日本电子企业的实力。加上松下、索尼等,自身的研发和创新,推出了一系列高性能,且价格亲民的家电产品,例如彩电、收音机、录音机、录像机、冰箱、洗衣机等等。这些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大受欢迎,并迅速占领市场。


    消费电子行业的成功为日本企业带来利润,有利润才能投入进一步研发,创造追赶美国的机会。


    第二个因素是,日本政府政策支持。除了上面说的要求NEC把技术分享给其他同业外,日本政府还在70年代末推出了一个名为"超大型芯片“的计划。


    日本政府在计划期间,总共投入超过1,000亿日元的资金,其中包括设备购买补贴、技术研发费用、税收减免等政策激励。透过这个计划,日本公司在短短的四年间取得上千件专利。


    除了技术,还有资金的原因。由于日本企业有政府的支持,获取资金方便比美国企业容易很多。作为支持,日本银行甚至以股权的方式入股。当产业经历下行的状况时,日本半导体企业的资金运作上还能维持正常。


    反过来看当时的美国半导体企业,情况就天差地别。美国企业资金有大部分是由风险投资公司所提供的。这些风险投资公司所提供的资金量相对银行少,而且回报率要求也高。当经济衰退时,投资者可能会减少投资,甚至撤资。


    这样的情况在80年代初时更为显着。当时,美国正经历第二次石油危机,利率水平很高,甚至一度高达19%。在高资金成本的环境下,美国半导体研发收到严重打击。利率高也导致美元升值,进一步打击美国的出口。


    第三个因素是在当时的技术容易复制,且缺乏专利保护。在1970年代的美国专利法中,光罩是没有列入知识产权中。光是阳光的光,罩是金刚罩的罩。光罩就是光刻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其中一个部件,也是芯片图案的秘密所在。


    在制造芯片的过程中,需要先在芯片表面涂上一层光刻胶,之后再对芯片进行曝光。光会通过光罩投射到光刻胶层上,形成所需要的光刻图案。有曝光的部分是可导电部分,没有曝光的不能导电。打个比喻就像是给汽车喷字,先用字框覆盖在汽车上,然后喷漆。喷完后把字框拿走,就只剩下字体。


    芯片发展到现在,光刻的过程就很复杂了。极紫外光的光刻机在光刻过程中需要很短的波长,这就要求很复杂的镜头组合才能做到。


    可是,在80年代,芯片制造的光源波长要求并没有那么高。再加上光罩没有被纳入专利法,那么日本企业可以通过反向工程把光罩的构造解密。光罩解密了,在光罩上呈现的芯片的构造也就解密了。


    通过复制光罩,日本企业就可以大大缩短芯片研发和设计的时间,迅速地追赶美国同业。


    当时,英特尔在游说国会时曾提出,虽然研发及生产一款芯片的成本为400万美元,但是每当推出一款新的芯片时,也需要同时推出周边配合的产品及软件,算起来研发及生产费用就达4,000万美元。此外,还需要加上市场开发成本约3,600万美元。


    可是,侵权者只要选择最畅销的商品进行复制,也不需要投入任何开发市场的成本,便可坐享其成。在当时,利用反向工程复制一款芯片产品的研发成本仅仅是10万美元。10万对7,600万。这是巨大的成本差距。


    这给了日本企业后来居上的机会。他们也迅速地从抄袭发展到自研技术,甚至超越了原本的设计厂。到后来,芯片的设计越来越复杂,而芯片产品的生命周期也逐渐缩短。抄袭成本原来越高,而就算抄袭成功,配置生产线也需要时间。新一代产品被推出,让抄袭老一代产品的无利可图。


    当时,日本在当时已经超越美国了。


    那么,曾经独领风骚的日本半导体产业,又是如何被美国反超的?我们下一讲继续。


    每天10分钟,搞懂30家芯片公司。这里是直达国际CME学堂。

  • 你好,欢迎来到直达国际CME学堂。这是高仕霖老师的专场课《芯片风云》。我是转述师大宝,下面由我来转述高老师的课。

    芯片有多重要应该不用我多说了。从手机、电脑到汽车、飞机,都需要芯片才能运作。

    根据不同研究指出,在2022年,全球半导体的销售超过4万亿人民币。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原来这么庞大的产业是由长途电话产业演化而来的。

    你上一次拨打长途电话是多久之前?1个月前,还是1年前?或许,很久没打过长途电话了。毕竟现在用微信和其他软件打电话都很方便。可是,在100年前,实现长途电话还是非常困难的。

    有多难呢?在1915年的美国,从东岸的纽约打电话给西岸的旧金山就需要接线生转接5次,拨通的等待时间长达23分钟。

    23分钟!放在今天是绝对不能想象的。更夸张的是,这种麻烦的情况一直持续到1963年。从1915年到1963年,足足花了将近半个世纪。

    半个世纪这么长的时间,通讯业的研发人员究竟在做什么?长途电话的难题是如何被最终克服的呢?这个就要归功于晶体管和芯片了。

    第一小节:长途电话与晶体管的诞生

    长途电话的最大痛点是,讯号会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干扰和消耗而逐渐减弱。所以,距离长,通话质量就没办法保证。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当时著名的美国电讯公司AT&T使用电子管来放大信号。

    电子管也叫真空管,是现代半导体的祖先,样子长得有点像灯泡。电子管的作用原理很简单,管里面是真空的,并分阴阳两极。在阴阳两极中间有个栅极,你可以把它视为一个可以开关的门。只要控制这个门,就可以控制电子在阴极到阳极的流动。

    电子通过和被阻挡,就会形成0和1的信号。0和1的有序组合就是信息传递的基础。这个就是半导体的工作原理。

    不过,电子管有过热、耗能过大、效率不佳等问题。当长途电话距离越长,就得不断地重复放大功率,成本也自然越高。为了进一步优化这个问题,AT&T和美国西部电器成立了贝尔实验室。

    在1947年,贝尔实验室有三位科学家发明了晶体管。这三位科学家当中,有一位叫做威廉·肖克利。晶体管比电子管实在强太多了,由于不需要通过加热的方式来产生电子,无论是功率消耗,还是体积,都秒杀电子管。有了晶体管,人类就迎来了芯片的时代。

    第二小节:芯片的诞生

    芯片有很多个名字,有人叫微电路,有人叫芯片,或者集成电路。其实,都是同一样东西。下面为了方便,我们统一叫芯片。

    要实现真正的逻辑运算,一个晶体管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很多晶体管。

    在电子管的时代,不同电子管是用线连起来的。可是,到了晶体管的时代,晶体那么小,用线连起来不是很笨吗?最好的方法当然是把很多晶体管放在同一块电子组件上。这个就是芯片。

    在1958 年,德州仪器的电气工程师杰克·基尔比发明并生产出芯片。他把相同材料制成的电阻、电容等晶体管组件,制作在同一芯片上。

    不过,估计你没听过这个人的名字。这是因为现在的芯片都是用硅这种材料。当时,基尔比是用锗这种材料来做的。锗的写法是左边金字旁,右边一个者,作者的者。

    有意思的是,另外一位传奇人物罗伯特·诺伊斯也在基尔之后的几个月后独力开发出类似的芯片。革命性的地方是,他用的就是硅这种材料。

    诺伊斯是谁呢?他就是英特尔的两位创始人的其中一位。那么英特尔是怎么诞生的?这就要说另外一家半导体公司– 仙童半导体了。我们下一节再讲。

    今天的课就接近尾声了。这里我想跟你讲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英特尔刚成立的时代,CPU的研发和制造是属于高风险的投资行业。过了这么多年,CPU的发展已经很成熟了。到了现在,虽然被冠名为高科技。可是,投资市场上并不认为这类成熟产品能有爆发性增长的机会。

    我们再回顾一下10年前的阿里、腾讯,和现在的阿里、腾讯,是不是也发现类似的现象?当网购和游戏变得普及后,这类公司就无法再享受高增长和高估值。爆发式增长往往伴随着一整个科技时代的来临。英特尔当年是PC时代。腾讯阿里是移动互联网时代。

    下一个时代什么时候来临?怎么来临?欢迎你在留言区和我们互动。

    如果你有朋友想多了解芯片行业,欢迎分享这一课给你的朋友。

    每天10分钟,搞懂30家芯片公司。这里是直达国际CME学堂。

    今日收获:


    主讲:高仕霖

    策划:丁华兴

    编辑:丁华兴

    校对:朱丽雅

    Copyright 2022 直达国际 版权所有

    风险及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能代表直达国际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不构成任何金融营销或投资要约,亦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前,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相关的风险因素,并于需要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


  • 你还记得那个在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的肖克利吗?他在1953年离开了贝尔实验室,并在1956年和布拉顿、巴丁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然。同年,名成利就的肖克利以自己的名字肖克利,成立了自己实验室,并计划大展拳脚。

    由于肖克利的名气和才华,他吸引了非常多的顶尖人才。

    可惜的是,肖克利在商业经营及管理上十分糟糕。他脾气火爆、疑心重、蔑视员工,是一位难以相处的领导。据说有一次,一位秘书在实验室划破了手指,但他却觉得有人在搞阴谋,要让全体员工接受测谎仪测试。他甚至还向政府建议,智商低于100的人自愿绝育,为此政府应该给与1000美元的奖励。

    可想而知,与肖克利一起工作是多么痛苦。当时,有八名出色研究员希望研究一种用硅来取代传统锗材料的晶体管,但肖克利并不支持。加上肖克利的性格,这八名员工最终决定集体离开公司。

    当他们一起提交辞职信的时候,肖克利怒不可歇,称他们为“八叛逆”。“八叛逆”的称呼就是这样来的。这八位员工就包括了后来成立英特尔的诺伊斯和戈登·摩尔。

    离开肖克利后,“八叛逆”找到了谢尔曼·费尔柴尔德作为他们的投资者。费尔柴尔德的英文名字叫Fairchild,语意翻译为仙童。仙童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1957年,仙童半导体正式成立,而且发展顺利。因为仙童半导体的技术是建立在硅这种材料上。

    当时的传统技术路线是使用锗作为材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锗的提纯容易,而硅比较难。可是,如果按地球的存量计算,锗在地球的储量非常少,而硅在地球的储量非常大。有沙子的地方就有硅了。按材料成本算,锗远远高于硅。

    诺伊斯厉害的地方在于,他带领团队解决了硅提纯的难题。所以,他们在原料成本上就占据了极大优势,剩下的制造成本也在随后产量提升中大幅降低。

    技术是仙童半导体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仙童拥有的不仅于此。仙童的另外一个成功因素是美国军方的订单。导弹和登月就是其中两个重要的催化剂。导弹之所以打得准是因为导弹可以在发射后不断微调,而微调需要仪器计算。在过去还是电子管的时候,既笨重算力又低,这是没有办法满足导弹需求的。

    晶体管和芯片的发明正正能解决这个难题。另外就是登月,阿波罗计划的电脑芯片也是仙童公司制造的。

    在技术和军方订单支持下,仙童半导体进入了黄金时代。到了1967年,仙童半导体营业额接近2亿美元。当时,美国人均GDP只有4300美元。2亿美元的企业年收入绝对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到了1969年,在加州的森尼维尔市举行的一次半导体工程师大会上,400位与会者中,只有24人没有在仙童半导体工作过。如果说,仙童半导体开启了硅谷的繁荣,一点都不为过。

    当初成立仙童半导体的八位杰出人才当中,诺伊斯和戈登·摩尔在1968年成立了英特尔。事隔一年,1969年,在仙童任职市场总监的杰瑞·桑德斯和他七位同事成立了AMD。

    就这样,现在全球两大CPU厂商就此呱呱落地。可能当时连他们自己都没想过,自己的CPU业务能引领行业几十年。

    下一课,我们先讲美国和日本的芯片战争。再回来说英特尔和AMD长达几十年的既合作又竞争的复杂关系。

    在这一课结束前,我想跟你说两个重要的知识点。

    第一个,摩尔定律。你可能都听过了。这是英特尔另外一位创始人戈登·摩尔总结的规律,指的是在同样面积的芯片上晶体管数量每隔18个月翻一倍的规律。自从摩尔定律出现后,整个半导体行业在往后50年基本上都是按着摩尔定律的速度发展。

    很多人都会觉得科技行业发展迅速。其实过去几十年,发展迅速的基本都是跟芯片相关的行业。先是电脑,再是手提电话,近年是电动车。硬件的发展带动软件,新软件的开发又反过来迫使硬件性能的提升。

    不过,你看看燃油车行业是不是发展缓慢?这么多年来,有省很多油吗?并没有。价格降了很多吗?也没有。手机和电脑,降价幅度基本是每18个月跌一半。这就是摩尔定律的威力。

    商业和科技进步的第一个重要要素是成本要素。新技术能淘汰旧技术不是优化百分之几十的幅度,而是几倍的优化,甚至是十倍效率的提升。

    第二个知识点是,仙童半导体在70年代开始走向衰败。这个也是市场经济的魅力,哪怕你是时代的开创者,无论你曾经多么辉煌,只要你没跟上,你开创的时代也同样会无情地抛弃你。

    下一课,我们讲70年代到80年代,美国和日本的半导体产业之争。当时,大部分美国半导体公司都几乎要破产,包括英特尔。下周见。


  • 你好,欢迎来到直达国际CME学堂。这是高仕霖老师的专场课《芯片风云》。我是转述师大宝,下面由我来转述高老师的课。这一讲是全课的发刊词《今天开始快速搞懂芯片行业》


    芯片、半导体这些词,你这几年估计听了不少?。最近我身边的朋友也经常跟我提问。他们总是感到困惑,觉得看半导体行业就好像雾里看花。问题很多,例如:这芯片公司是做什么,竞争力如何,行业地位如何?


    往往一个问题还没回答完毕,又会有一连串的问题扑面而来。例如:英特尔和 AMD 都是一样做处理器,但是为什么近年来英特尔与AMD的营收增速差距越来越大? 


    什么是晶圆代工?为什么台积电可以生产各式各样的芯片?台积电、英特尔和 AMD 是竞争关系吗?


    其实,要快速掌握半导体产业的脉络,我们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做个产业链分类就可以了。当你了解了相关企业在产业链的位置,你就不容易迷失方向。


    半导体产业可以简单分为四个主要的部份: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以及其它。这个其他你别小看,里面也含不少产品和服务公司,例如:制造所需原材料、仪器供应商等。


    以现在苹果手机里面的A系列芯片作为例子,手机芯片设计是苹果公司,总部在美国。台积电做代工,代工完毕后需要切割、测试和封装。封装后再运到中国富士康与其他零件一起组装成为终端产品。


    台积电可以做代工、切割和封装的业务,但是台积电不做相关的仪器。晶圆代工的仪器需要从荷兰的阿斯麦购买。给晶圆代工厂做代工用的仪器叫前端仪器。还有一类叫后端仪器,是给封装测试厂家用的。


    生产所需要的原料由日本和韩国的厂家提供。芯片设计需要用设计软件,这个软件叫EDA。全球三大EDA公司有两家是美国公司,一家是德国公司。芯片设计也需要专利。苹果A系列芯片是基于ARM架构的。ARM拥有不少专利,是一家总部在英国的公司。ARM的收入主要是通过专利授权,而非芯片销售。


    经过简单梳理,你就会发现芯片行业产业链高度分工,而且分布在全球几个主要地区。每个地区都掌握一些关键节点。虽然每个节点在产业链上有话语权,但上下游企业需要互相依赖。

    依照公司的商业模型,我们又可以把半导体行业分为两大类:垂直整合制造商,英文简称为IDM。这些企业是从芯片的设计,制造以及封装测试都自己干。所以叫垂直整合。代表公司有:英特尔。另一种商业模型则选择分工,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拆分出来,由不同公司来负责。就好像刚才苹果手机A系列芯片那样。

    有了这些概念后,你会不会觉得看半导体行业容易了?


    其实,在我的这一课,不仅仅能回答以上问题。我会从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角度,带你理解行业的基础概念、技术发展,以及如何辨识值得投资的半导体企业。


    如果你关心现在中美在芯片上的博弈,那么第3和第4课讲日本和美国之间的半导体战争可能是你感兴趣的。


    如果你对英特尔、AMD、英伟达、台积电这些公司兴致勃勃,但没时间去研究他们,那么第5到9课非常适合你。我梳理了这些企业的历史,以产品发展、企业经营和财务表现等角度呈现了他们所经历的起伏。你可以从中了解到半导体企业兴衰的规律。


    第10课,我会归纳你在投资半导体行业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果你对投资这个行业有兴趣,不要错过。


    接下来的第1课和第2课,将会为你打开半导体行业之门。如果你对这个行业毫无头绪,那么听完前两课。你会知道半导体行业是怎么来的,以及为何能发展到今天。


    在这一课的结尾,我给你一份功课。有一个很有名的半导体指数叫费城半导体指数。指数内有30家公司是它的成分股。按照这一课讲的分类方式,这30家公司该如何分类呢?答案就在这一课的最末尾。


    每天10分钟,搞懂30家芯片公司。这里是直达国际CME学堂。


    答案你做好了吗?其实,在《芯片风云》这一课的结尾都有一句:“每天10分钟,搞懂30家芯片公司。” 这30家公司就是指费城半导体指数的成分股。具体成分股表格和相关的期货合约我都放在文稿内。


    在费城半导体指数中,芯片设计公司有AMD、英伟达、恩智浦半导体、高通;晶圆制造是台积电和联华电子。仪器供货商有应用材料公司、科林研发公司、科磊公司、阿斯麦等。英特尔、德州仪器、美光科技是垂直整合制造商。

  • 你好,欢迎来到直达国际投资学院。你可能听说过股票指数的名字,比如纳斯达克100指数。


    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指数是如何产生和迭代的?市场又为什么需要这样的指数,和相关的期货产品呢?


    本着求知的精神,我们今天邀请了一位来自于洲际交易所的重量级人物到我们的播客。他的名字叫FrancSportiello,为了方便称呼,我们翻译为富兰克•斯波尔蒂耶洛,简称富兰克。富兰克是洲际交易所亚太地区金融衍生品业务发展主管。


    他也被认为是“亚洲科技30指数”之父,因为他推动了该指数和期货产品的发展。


    众所周知,投资者在2022年的科技股上遭受了巨大损失。然而,2023年初的市场反弹,再次激起了投资者对科技股的热情。


    亚洲有两个著名的科技指数。一个是恒生科技指数。另一个是亚洲科技30指数。今天我们邀请到富兰克,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亚洲科技30指数和期货的详细信息和见解。以下内容是直达国际的采访翻译,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主持人:富兰克,谢谢你来到我们博客节目。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亚洲科技30指数和指数期货吗?


    富兰克:大家好,我叫富兰克•斯波尔蒂耶洛,我负责洲际交易所证券衍生品业务。谢谢直达国际的邀请,在正式介绍亚洲科技30指数之前,我想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洲际交易所新加坡的背景。


    洲际交易所新加坡是洲际交易所集团的一部分,下面简称ICE新加坡交易所,成立于2015年,这是新加坡第一家不断增长的多资产并受监管的交易所。因此,在ICE新加坡交易所平台上拥有很多品种合约,从能源到股票指数都有覆盖。


    微型亚洲科技30指数期货是在20214月推出的,亚洲科技30指数其最重要的目标是要成为一个地区科技股的基准,我们通过微型合约以及简单的策略去实现。


    亚洲科技30指数有3个显著的要素,首先是区域性,我们相信,该产品不单单只是给投资者投资一个国家股票的机会,而是给投资者带来可以投资整个亚太地区的机会。根据最大的科技股排名情况来看,其中排名前10家公司,有4家来自亚太地区,其中包括中国内地的阿里巴巴、韩国的三星以及中国台湾的台积电。所以该指数成分股是非常多元化的,且投资机会范围也很广。除此之外,该指数期货统一采用美元计价,减轻了不同国家的货币风险。


    亚洲科技30指数第二个关键要素是:行业板块。ICE指数数据团队会尽可能的捕捉最佳的科技股去完善该指数,因为它是不断发展的。所以我们需要关注我们想要涵盖的行业,比如最主要的三个板块的蓝筹股:包括科技、消费者必需品、消费者非必需品和媒体等。所以,这一过程是在跟踪像索尼公司、美团这样的蓝筹股表现的指数。


    第三个要素,实际上是一个基于规则的指数中捕捉以上两点的概念,也就是科技行业概念和亚洲市场发展概念,从而使投资者能够非常简单地跟踪整亚太地区的整个科技行业。正如你所知道的,亚洲地区在股票、市场、时间、地区以及货币方面是非常多样化的。所以,通过创建一种基于被动指数的方法,提供了一种低成本且高效的方式来覆盖这个亚洲地区的整个科技行业。亚洲科技30指数已经覆盖了亚太地区交易所产品,它是标准化的,且每季度更新更新一次其成分股,并且以美元计价。正如我所说,你能在该指数中找到最相关的核心科技股。简单来说,就是投资者可以通过一个期货合约就能投资一篮子全球顶尖的科技公司股票。


    亚洲科技30指数是由30只主要科技股组成。说到这,我想考一考大家,你们知道这30只股票当中,哪一种在今年表现最好?今年的意思是指截止到1月底。是索尼?美团?还是阿里巴巴呢?各位听众朋友们可以猜一猜,我也会在采访最后公布答案。


    主持人:我猜是阿里巴巴。哈哈


    富兰克:哈哈,现在我还不能揭晓答案。节后尾声咱们再揭晓。


    主持人:好啊。回到科技指数,我们都知道,在亚洲不仅仅只有亚洲科技30 ,除此之外还有像著名的MSCI AC亚太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亚洲科技30指数和这些指数相比,有哪些显著的特征呢?


    富兰克:实际上,MSCI AC亚太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实际上与亚洲科技30指数是非常相关的。亚太指数是亚太径合组织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股票的基准,其成分股成分股行业分布很广泛。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是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这两个指数的成分股的特征是,一个非常广泛,一个地区很集中。


    而亚洲科技30指数是结合了这两个指数的特征。我们可以从指数表现来看,亚洲科技30指数每年年化回报率大约是在10%,标准差大约为21%。夏普比率为0.54,而亚太指数仅为0.34,因此,亚洲科技30指数是有更好的风险回报率。


    从今年的表现来看,亚洲科技30指数今年迄今上涨了14%,但恒生科技指数和亚太指数仅上涨9.5%6.1%。总而言之,对比其他两个科技指数,亚洲科技30指数是最有优势的,因为它不仅行业分布多元化,而且还专注于高增长领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科技领域。


    从更深层次来说,这意味着在低迷的时期,多元化可以通过不同区域的企业组合降低投资风险。比如,我们来看在2018年、2010年以及2020年增长年份的表现,亚太科技30指数的业绩表现是远高于亚太指数的。因此,亚洲科技30指数会优于其他两个指数。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说一说亚洲科技30指数成分股最新地理分布,什么样的因素会影响指数的地理权重?比如说,中国的科技行业正在崛起,并正在赶上美国。由于中国科技公司在港交所上市,未来香港的权重会增加吗?


    富兰克:实际上,指数成分股的地理分布是我们一开始设定规则的时候所产生的结果。因为成分股会根据市值而调节。因此,可以预期这种分布会随着该地区科技行业的多样性和公司发展业绩而发生相对应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比如,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其在全球半岛体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它们占全球半导体产量近70%,所以,在亚洲科技30指数中涵盖半导体行业中,你就会看到这些国家/地区在该指数中具有很高的代表性。


    目前,亚洲科技30指数涵盖30家公司最近地区分配大致如下:排名第一的是中国内地,约占34%,其次是日本约占26%,接下来是中国台湾21%,韩国约20%


    去年在印度尼西亚交易所上市的GoTo Gojek,由于市值较大,所以我们需要将此股票纳入亚洲科技30指数中。由此可见,成分股的国家或地区分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变,未来,我们可能或更加倾向于更多的中国股票,比如像阿里巴巴这种表现非常好的公司,因此,随着中国优秀的科技企业公司在香港上市后,香港的权重或许会增加,这是我们值得期待的。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在刚过去的2022年里,美联储迅速加息,造成对于科技行业估值的损害,那么在科技股指期货中,哪一种对加息更具有抵抗力,或者倒过来在降息的时候更容易受惠?


    富兰克:确实,美联储加息不只是影响了科技行业,还影响了整个股票市场。但是相比其他种类的股票而言,科技股受到的影响更大,因为他们的高价格、好收益、高比率和地股息支付的特征导致的,因此,去年科技股的表现是非常差的,在亚洲科技30指数中很多公司的市盈率是非常低的,从头部公司来看,像台积电的市盈率为13倍,三星为7倍。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两家公司的市场表现分别是24%18%。所以,我想说的是,虽然投资者的需求可能暂时冷却了,但是亚洲最大的科技相关公司的基本面仍然是非常强劲的。


    根据目前亚洲科技30指数行业权重占比来看,像台湾的台积电这种半导体行业占据指数的40%左右。展望未来,全球处理器芯片,以及记忆芯片生产将会是投资重点。利率只是影响估值的其中一方面。再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全球对于半导体的需求仍将会持续下去。至于占比不少的日本地区,日本也拥有成熟的电子产品制造商。(日本地区占比也不会减少,因为日本也拥有成熟的电子产品制造商)


    我们可以看到所有这些工业公司在经济低迷时期都有非常强劲的表现。因此,地区分散能降低投资风险。最后,如你所说,中国内地占亚洲科技指数市场的三分之一左右,这里包括了中国内地的互联网公司和其他科技公司。


    如果投资者选择亚洲科技30指数,他们可以从中获益。因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投资者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识别这些公司,而亚洲30科技指数正好可以帮助投资者筛选出好的公司,同时它还分散了特定国家货币风险,这就是推出亚洲科技30指数的价值所在。


    主持:投资者为什么需要亚洲科技30指数期货?


    富兰克:我们推出亚洲科技30指数期货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投资者提供一个快速简单执行的工具。投资者可以简单快速地管理该指数的风险敞口。因此,在设计指数期货合约的时候,我们设计的理念是即灵活又简单。灵活是指该合约为微型产品,合约价值仅7000美元,每份合约的初始保证金大约为650美元,大概是9倍杠杆。所以,无论投资者是寻求杠杆,还是风险管理,都是非常适合的。除此之外,该产品在新加坡交易时段,做市商是提供双向报价的。也就是说,有做市商提供流动性。


    主持人:谢谢富兰克。现在我们到了节目的尾声了。在采访开头我们所说的亚洲科技30指数成分股中,哪一只股票在今年表现最好,现在可以揭晓了?


    富兰克:哈哈,你猜对了。的确是阿里巴巴。今年初,在亚洲众多科技股表现中,阿里巴巴是表现最好的一个,仅在过去一个月内,其股价涨幅就达到25.8%,这是相当惊人的。


    主持人:很高兴,我猜对了。谢谢富兰克。期待你下次再和我们分享洲际交易所的产品。


    好了,在我们播客的最后部分。简单总结一下:首先,亚洲科技30指数更专注亚洲地区的科技股。它主要涵盖三个板块的蓝筹股:科技、非必需消费品和媒体。在科技领域,半导体是最重要的子行业。如果我们把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蓝筹股半导体加在一起,它几乎占全球产量的70%


    其次,指数的地理分布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且,其中一个关键指标是市值。


    最后,亚洲科技30指数的设计非常灵活。合同金额约7000美元,初始保证金约650美元。因此,投资者可以以更细小的粒度来管理投资风险。


    免责声明:

    本播客表达的是节目嘉宾在指定日期时的观点,这些观点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直达国际和主办方没有义务更新本播客所载的信息。此外,直达国际和嘉宾不作任何陈述,也不应假定过去的投资业绩是未来业绩的指示。投资者应该知晓有盈利潜力的同时,也有亏损的可能。


    本播客仅用于教育目的,不应用于其他目的。本文件所载资料不构成亦不应被解释为在任何司法管辖区提供投资咨询服务,或出售,或招揽购买任何证券或相关金融工具。


    本文中有关经济趋势和表现的某些信息是基于或源自独立第三方来源提供的信息。直达国际和嘉宾认为,从来源来看,这样所获得的信息都是可靠的;但是,本公司不能保证该等资料的准确性,也未独立核实该等资料或该等资料所依据的假设的准确性或完整性。


    未经直达国际事先书面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全部或部分复制、转载、再版或发布本播客,包括此处包含的信息。


  • 核心内容:


    1. 若债券收益率“好得难以置信”,投资者应该提高警惕。大部分个人投资者不具备分析暴雷的能力,所以“好得难以置信”是一条简易可行的避坑法则。

    2. 高风险的时候往往是投资者认为理所当然地安全的时候。相反,投资者过去关注风险,甚至到了忽略收益的时候,就是投资性价比最高的时候。



  • 今日收获:


    1. 黄金不能一定保值,也不一定能抵御通货膨胀。


    2. 黄金是一种贵金属,其不仅拥有商品属性,还同时拥有货币属性,可以看作为是一个零息资产。


    3. 在通胀的环境下,黄金是否值得投资,主要取决于利率水平,而非通胀水平。一般来讲,利率越高,黄金价格越低。


    4. 虽然投资黄金不能对抗通胀,但过去30年的多次的战争事件能说明,黄金在避险的情绪下价格会快速飙升。万一世界不太平的情况下,所有资产价格都很可能下跌的,能逆市而涨的估计只有黄金了。这也是为什么资产配置也需要考虑配置黄金的原因。


  • 核心内容:


    1. 美国采用水平井钻探和水力压裂这两种技术,使得其成功实现“石油自由”,并且夺得全球产油第一的位置。


    2. 美国的WTI原油价格被很多投资者视为国际能源市场的基准价,并且和布伦特原油一样,成为市场指标性的原油。


    3. WTI原油定价是取决于库欣原油的库存,对地缘政治没有那么敏感,它的价格一般比布伦特原油低。


    4. 从石油大宗商品投资角度,关注石油供应可以页岩油的发展。从企业投资角度,页岩油产业链也值得关注。



  • 今日收获:

    1. 纳斯达克指数有两个比较常见的指数。一个是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另外一个是纳斯达克100指数。后者在科技股的权重更高,并把金融股排除在外。

    2. 纳指100包含的不仅仅是科技,考虑重点是前沿创新,和成长性。关于更多纳指和美国三大指数的资料,可以查看《黄郑博•指数投资课》

  • 核心内容:


    1. 香港政府绝对可以100%保证不脱钩,但会出现楼市和股市低迷的情况。


    2. 美元和港币是挂钩的,金管局允许的波动范围是1美元兑7.7500到7.8500港币之间。


    3. 香港采用的联系汇率指的是,当汇率高于7.85,香港金管局会动用美元储备,卖出美元买入港币。当汇率低于7.75,那就反向操作。从而维持汇率的稳定。


    4. 汇率贬值其实并不一定是坏事,因为可以缓冲经济波动对资产价格的波动。汇率不动,反而是失去了缓冲。



  • 核心内容:


    1. 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受利差的影响,在2022年一直走软。短期汇率需要更多关注利差。长期看需要关注货币实力由什么背书。

    2. 人民币难以长期贬值其主要是由三大原因支撑着:

    ① 中国内地拥有者巨大的消费市场;

    ② 资本市场的发展会加速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③ 中国供应链的不断升级。这三点也是收获1所说的实力背书。


  • 核心内容 :


    1. 购买债券资产的时候需要考虑违约风险以外,也要考虑利率风险。当利率上涨,债券价格会下降。


    2. 从央行的角度,通胀和就业是通常被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并且需要平衡的指标。也就是说,央行用于调节利率的货币政策需要考虑通胀和就业。如果通胀高,失业率低,央行大概率倾向于加息。


    3. 在不适合的时候买入债券,哪怕是国债,亏损也不比股票少。你还需要询问你的理财顾问,利率走势、和利率改变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