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ölümler

  •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 (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22天。

    前两天有人在早自习里留言,他大概这么说的,他说:叶老师,要不是因为你有跟手机厂商的商业合作,我才不相信你会去用手机拍照片,放着那些相机不用。具体的原文我忘了,但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我觉得此言差矣,由此联想到了很多,我就给大家做点分享。



    Photo by Alice Donovan Rouse on Unsplash


    首先从数据上来说,现在全球被拍摄的新照片中,手机的照片数量远远是多于相机的照片数量的,也就是说手机摄影是一个更受欢迎的拍摄器材。从我自己的角度上来说,我用手机拍的照片大概是40万张,然后用相机拍的我看看啊,是75万张左右。虽然我拍的照片里面相机还是居多,但是那是因为我从很久以前就开始拍照了,那个时候手机摄影还不怎么行。但是如果你论最近拍摄的照片来说,比如说2023年吧,我手机的照片总数是12万,相机的照片总数我看看,是6万张,所以说手机高于相机一倍。

    这并不是因为我跟手机厂商有什么约定,他们要求我去拍摄和发布更多的照片,没有这样的事情。那为什么我会更多的用手机拍照呢?我想这个问题大家应该都知道答案,就是方便嘛,对不对?不仅是拍摄方便,也不仅是发布方便,更重要的是手机是我们每天都必须带在身边的东西。就是你可以没带钱包,你可以没带相机,你可以没带脑子,但你手机肯定会带啊,不然你怎么生存呢,对不对?现在手机就是我们的钱包,就是我们的地图,它就是我们的眼睛,它就是我们的一切,对吧,它主宰着我们跟这个世界的连接方式。所以因为我拿手机的时间远远超过拿相机的时间,所以自然而然的,我拿起手机来拍照的时间,也远远会多于我拿起相机来拍照的时间。


    Photo by Mel on Unsplash


    这里我觉察到一种心态上的不同,就是有的人可能会认为像便携或者方便这样的需求,它是一个较为低等的需求,有一定的鄙视意味在里头。怎么说呢,我觉得首先便携其实是一个最高需求,是人类对于生活方便的一个基本的需要。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认为电子产品是以精密为美的,什么叫精密?就是越小的体积,得到最多的功能或者最好的效果,那才叫是优秀的电子产品。你想以前我们那个收音机可大一个了,后来越做越小越做越小,你觉得是那个大的卖的贵还是小的卖的贵?小的卖的贵多了!我们以前是靠唱片,后来不就慢慢变成了CD机,变成了磁带,变成了MP3,你没觉得是越来越高级了吗,对吧?所以对于人类的生活而言,其实真的是越小的越好,而不是越大的越好。

    你知道我们现在这个手机的成像的画质其实比我们最开始第一代单反的数码相机的画质还要好,这算是一个科技的进步,对吧?我当然非常高兴它能有这样的进步,也非常乐意用它去拍照片,对不对。


    手机摄影 © 叶梓


    当然了,我自己用手机拍照和相机拍照还是有区别的,就是我用手机拍的时候往往是用来拍一些生活中不那么重要的场景。怎么说呢,比如说随手拍啊,我没有用它做特别严肃的创作。如果有一天我真的有话想说要表达什么的话,或许我还是会拿起相机来,选择一个可能更恰当的装备、装置来完成我的创作,那个时候手机可能不能胜任了。但是反过来讲,也有可能有那么一种题材或者有一种拍摄的需要,刚好就是手机比相机要方便的,我不管,对我来说它俩并没有高低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它就是两个工具,然后我择机使用而已。


    Xiaomi 14 Ultra 有4个镜头 图片来源:小米官网


    而且其实呢,手机除了我们说的轻便,然后方便分享和经常携带身边以外,它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它有好几个定焦镜头。比如说我的小米有4支镜头,对吧?我的iPhone有3支镜头,我的OPPO也有3支镜头。它其中有一个就是长焦镜头,至少也是3倍,有可能是5倍的长焦,如果有5倍,相当于100多毫米嘛,这个时候它就比某些相机要方便了。比如说我之前用理光GR,那是二十几毫米的广角镜头,也就相当于手机的1倍镜头,而且不可更换,它是焊在机身上的。还有我用富士的x100系列,那是35毫米,相当于1.5倍的手机镜头,它也是不可以更换的,对吧?要更换的话要么裁切,要么附加镜,都很不方便。我用富士的微单相机X-T5的时候,我那个镜头相当于从手机的1倍到3.5倍多一点,它也没有更长焦的镜头。更何况有时候我就是拿一个广角、准广角的镜头挂在机身上使用,我不会带那么多镜头出门的,特别是没有明确的拍摄目的的时候,这个时候手机掏出来,镜头竟然是全的,你想要什么构图,想要拍多大,你都可以自由决定,你看是不是又更方便了。


    手机摄影 © 叶梓


    更不要说有些特殊的拍摄场景了,比如说把手机放在花丛的底下从下往上来拍人物,你用相机拍试试,我试过,真难拍,但是手机放进去那简直就是如鱼得水。还有手机是防水的呀,你溯溪的时候手机可以伸到水面底下去拍水底下的石头、青苔、小鱼。你看,这些都是手机摄影的优势。

    从这位同学的提问里就看到了我们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就是大家还是会去重视拍摄的器材,并且在心中对它们进行排序,然后生成了一种鄙视链,觉得有的器材不好,有的器材好。如果你用了不好的器材,然后还天天拍照,那你一定有商业的原因,你这绝对是不是诚心诚意给我们做分享。所以你看,这样的想法就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我们真的只是把它当做一个工具来使用,它是好是坏,是高级是低级跟我没关系,我要的就是顺手的工具。

    好,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22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栏目,不见不散


  •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 (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21天。


    © Olivia Arthur


    今天有一个小小的意外收获,我在查阅我的老师奥Olivia Arthur的摄影作品的时候,突然发现她有一张照片跟我特别像。这张照片是一个失衡的构图,就是人物猛烈地往后倾倒,手臂伸长,这感觉就像是马上要摔倒了一样,对吧?它的这张照片的文字说明我放在了下方。

    My Body as a Machine

    For the past few years since becoming pregnant and the birth of my two daughters, I have been making work about bodies and the relationship that we have to them as humans. As I felt my body ‘becoming a machine’ and carrying out this incredible task, I began to think about it in a way that I hadn’t before, and in turn I began photographing myself, other people and even the ways that we have used technology to enhance, repair and imitate the human body.

    Parts of this work have been shown at Focus Festival Mumbai, Brighton Photo Biennale, ICP in New York, Fuji X-Space in Shanghai and the Mattatoio Museum in Rome.

    In 2021 I gave a TED talk about the intersections of humanity and technology.

    她说自怀孕以来还有两个女儿出生以来的这几年里面,我一直在创作有关身体的作品,我感觉我的身体变成了一台机器,然后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思考它,我拍摄自己,拍摄他人,然后利用我们的这种摄影技术来增强和模拟人体。那么这是她在探讨人类、身体和科技和机器之间的关系。


    © 叶梓


    我突然想起来我有一张非常类似的照片,构图方式几乎就是一样,就是让女性的身体往后剧烈的倾倒,有一种马上就要掉到地上的感觉。当然,它也不一样啊,我这张照片还做了更多的更诡异的构图方式,比如说我截断在了她的脚踝处,截断在她的手腕处,我不拍全她的下巴,我犯了更多的所谓的摄影的禁忌,我使用了闪光灯,我把背景弱化暗化了,然后又让人物的皮肤的油光变得更明显。

    它们之间有很多不同,而且这种不同不仅是在表现上,也在它们的这个照片的主题上。Olivia是想用这样的照片来表达她的对人和机器、对人性和科技的思考,而我呢,想表达的是纯纯的人性的部分。这是一位女士在北京的辣节上喝了酒,吃了特别辣的辣椒以后,所展现出的一种比较疯狂或者说是比较自我的一种动作。她当时在那里下腰,在各个陌生的人之间做出了这样一个舞蹈的动作,很疯狂,也很大方,也很人性,她好像没有什么伪装。我特别喜欢拍这一类的叫festival,就是那种狂欢节一类的场景,因为这种场景中我觉得人性得以充分的展现,那些穿着西装的一个一个又绅士又优雅的那种人物形象就被抛在脑后了,剩下的就是那种纯纯的人性。所以我特别喜欢拍这种场景,因为觉得它更接近真实的世界,我在那样的场景中也觉得自己更真实、更开心,更加的活在真实的世界里。所以我的表达内容当然跟Olivia是不一样的,只不过它们的构图有类似的地方。

    、我也不知道你看到这样的照片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想法,或许你觉得:哎呀,你们都在玩一些花招啊,你们都在玩一些个性啊。其实不是,是因为我们都能做到非常精准的、非常传统的、非常唯美的照片,这对我们来说一点都不困难,所以我们也不太在乎我们的照片是否唯美,我不需要去证实我有能力去做到唯美。相比而言,我们可能活得更自在一点,因为我自己有自己的性格,我有看待世界的方式,我有我的调皮,我的这种反叛,我有我的爱好,所以自然而然的这些属性它就会流露在我的照片里面。

    当然了,我也不是所有照片都是这样的,要看要求来干活,比如说vivo找我拍广告,是吧?荣耀找我拍广告,或者是说我跟苹果去讲课的时候,我拿出来都是完全不同的作品,这个同学他们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

    总之呢,今天就是给大家分享一个我小小的发现,然后也给大家看一些比较不同的感觉的照片,希望大家能够从中有一些思考。我很喜欢一句话是我最最最最最喜欢的一位摄影师说的,他叫戴安阿勃丝,她说过这么一句话,她说:没有任何人会像你自己那样喜欢你的照片。

    好,今天就聊到这里,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22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栏目,不见不散


  • Eksik bölüm mü var?

    Akışı yenilemek için buraya tıklayın.

  •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 (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20天。

    这几天老是出差,然后有一次坐火车,熟悉我的同学都知道,我一定会选择靠日落的方向,然后选择黄昏时间的车或者是飞机,这样就方便我去拍晚霞嘛。之前有秀过我在飞机上拍的晚霞,这次我们就来看看在火车上我拍到的东西。

    首先呢,这个时间节点是蛮重要的,就是你选择这个车辆,它最好是跨着晚霞和日落的时间,为什么呢?因为白天的光线是那种比较白白的光,正午的那种光线,它没有任何的色彩倾向性,它既体现不出深邃的蓝,也没有那种温暖的黄,颜色上来说相对比较寡淡。所以白天拍的风景总会有一点点淡如水的感觉,就打动不了人,抓不了眼球。

    不过这里有个难点,就是如果你是白天拍照的话,因为车里面的灯光相对比较暗,外面的这种日光是非常充沛的,所以你往外拍摄的时候,车窗的玻璃它不太能够反射车里边的情况,就不会外面的风景跟里边的事物混在一起,乱糟糟的。黄昏的时候虽然外面的光线已经暗了,颜色上来了,但是车里面的灯光相对就比较亮了,这个时候你就很容易拍到反光。我们有办法消除反光,比如说把手机紧紧贴在玻璃上去拍照,但是有的时候那个反光还真的是很好用的。


    © 叶梓


    比如说我在看到外面晚霞的时候,我就发现:唉,这个车里边的有一个灯它是一个环形的,很有意思,像是个天使的光环,像是个UFO。然后我就刻意的在拍晚霞的时候把右上角那个灯给带进来了、拍进来了,刻意的留了一个这种反光。当然了,在灯附近还有一条灯带,也就迫不得已全部进来了,也还好吧,那条黄色的线正好跟远处的晚霞相互呼应。

    天上的问题解决了,当然我们就要看看地上,我之前讲课给大家讲过,我说所有天上的东西它都只能是作为一个背景布,它不见得那么精彩的,最后你好不好看还得靠地景。所以我就等了一个刚好路过有一个小池塘,我就把它给拍下来。有了池塘图做前景以后,远处晚霞的那个颜色、那个气氛就被烘托了,它翻倍了。


    © 叶梓


    后来我们的车又经过了一座大桥——铁路桥,这个铁路桥的栏杆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前景。我抓拍了几张,最后这张是我最满意的,你可以看一看。那个UFO在左侧的三角形里面还是比较明显的,对吧?然后注意,右下角的另一块天空,它那块刚好有一个人头,一个男人的头,是有个人在那里站着跟下边的人说话。这种情况我就刚好把他俩都框在各自的框里面,形成了一个呼应关系。

    这种透过反光拍的图片,它通常会具有更强烈的这种层次感,属于那种乍一眼看上去没看明白,仔细一看觉得很精彩的那种照片,它讲的故事比较丰富,那也是我自己比较喜欢的。因为过去我们谈了太多次怎么样去去除反光拍照片,这次我们干脆就反其道行之,说不定呢也能给你一些新的启发。

    好,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里,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20天,我是叶梓,我们每天在微信公众号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栏目里,不见不散


  • 你好,我是晏飞,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19天。


    © 晏飞


    今天想分享一组和足球相关的照片,起因是三天以前中国足协相继公布了U15和U14国少选拔队的名单,这些队员会代表中国去跟韩国国少队比赛。在这两份名单里有十几名队员是来自于中国足球小将这个团队的,我曾经跟拍过这些少年一段时间,所以今天就想分享一些拍摄的经历,分享一些我眼中这些足球少年的故事。


    © 晏飞


    其实一开始知道中国足球小将是因为董路老师,他是足球小将的创始人,也是我拍摄这个项目的原因之一。因为我是一个球迷,然后从95年就开始看球,我刚开始看球看国安的时候,董路老师那时候就是国安的跟队记者,我看过很多他对国安的报道。然后他从一个足球记者后来成为了一名主持人,最后又做了青训,弄了足球小将这支球队。我相信早自习的听众里大家如果有喜欢足球的,可能或多或少都听过这个人,他在网上的争议其实还挺大的,有人喜欢他做实事,然后也有人觉得他沽名钓誉。所以一开始我也是出于好奇心,就是一个媒体人到底能把青训做成什么样?


    © 晏飞


    第二个原因呢,就是足球小将这个团体它其实是有一定的特殊性的。首先它不是传统意义的那种职业青训,它走的是体教结合的模式,之前足球小将也和清华附中合作,这帮孩子是一边上学一边踢球。但是在这种模式下,他们的成绩又特别的好。足球小将这几年在国内的比赛就只输过一场比赛,就是在青超的总决赛输给了山东鲁能的青训,那更惊艳的是他们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特别的好,跟日韩的比赛也好,甚至是去欧洲跟一些豪门踢比赛,他们都能够获胜,拿到了欧洲和日韩的一些锦标赛的冠军。所以就弄得我特别好奇,为什么他们成绩会这么好,一个非专业足球出身的人他的球队为什么能赢这么多?


    © 晏飞


    一开始拍摄的时候,我也是抱着报道足球青训的这么一个角度去拍摄,比如说我曾经晚上去到他们的基地拍摄他们在八月十五的满月下训练的场景,我想主打的就是一个刻苦嘛。


    © 晏飞


    我还曾经想给照片冠以一些所谓的深度。比如说这张照片,我想在“十年”两个字下有这些奔跑的少年,想表达的就是10年以后,也许他们就是我们国足的希望,我们的未来之类的等等。但其实这就是球场上的一句标语——“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我就取了这后两个字,就是想刻意的给这些画面弄得深刻一点,弄得有含义一点。


    © 晏飞


    但后来我细想,我真正感兴趣的其实想拍的不是这些。我之前看叶老师拍的那组洞里萨湖上难民孩子的照片,很喜欢,我后来想了想,我更大的初衷可能也跟叶老师一样是有类似的原因。


    © 晏飞


    我跟拍这帮少年的时间是正好他们从小学升到初中的一段时间,中学时光对于我来说是一段特别美好的时光,就是从中学开始,我就开始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我们都开始有一些自己的个性,然后认识了我人生中特别重要的一些朋友,一直都至今玩到大的,也开始慢慢的喜欢了女孩,所以中学时代对于我来说是特别美好的一个时候。所以我想来想去,我可能更发自内心心底的出发点,就是想通过拍摄他们的生活,找到我中学生活的一些美好。

    慢慢的跟他们稍微熟了以后,我的记录范围就不仅仅是局限在球场上,我也会跑到他们的休息室去拍摄他们更多生活的内容。


    © 晏飞


    最开始跟我混的有点熟的就是他们的门将叫廖梓成傲——小廖。因为我每次拍摄比赛总是站在球门后边,然后有一次小廖就回头跟我说,说这场比赛您能就在我后边拍吗?您在我后边我觉得特踏实。我说行,没问题啊。


    © 晏飞


    然后这场比赛我就拍到了这个画面,就是有一个球他为了救球一下失去重心,就摔倒在地上,趴在地下好长时间没起来。我印象特别深的就是整个球网当时就整个铺在他的脸上,他那个特别痛苦的表情。


    © 晏飞


    然后慢慢接触时间长了,发现小廖其实是一个特别有表现欲的孩子,特别符合就是我们对门将的那种要求,就是性格张扬的感觉。有一次比赛他们可能就是输在了一个关键球上,因为这个球的判罚有争议,赛后大家就都往休息室走,就看见小廖一个人站在休息室的门前面对过来的人群,然后在那手舞足蹈的发表特别激情的演说,他就在那想说服大家说刚才那个球是不是犯规了,对吧?裁判明显是有问题的等等。


    © 晏飞


    一个集体里有这种很外放性格的人,就必然也会有比较内向收敛的人。比如说小南南子勋,他本来是球队里的主力后卫,但是因为后来身体没长起来,主力的位置就慢慢的被其他的队员所取代了。有一次我记得比赛以后可能是因为他的失误,球队输了球,赛后我就能感觉到他特别的失落,就大家一起在拉伸的时候,他就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特难过。然后我在拍摄的时候拍到他的时候,他突然就抬头看了我一眼,我能很明显的看到他眼睛里其实眼泪还在眼眶里打转,但是他看到我有那种孩子看到别人特有的礼貌,就给了我一个特别勉强的强颜欢笑,这个画面我印象特别深。


    © 晏飞


    这样的情况其实还有很多,比如说球队里有一对双胞胎老大老二,老二是队里的明星球员,基本上就是整个球队队宠般的存在,相反哥哥可能就发挥一般,可能就会长期的处在弟弟的光环下,我能感受到他的那种隐忍。然后突然有一段时间他的状态又变得特别好了以后,你能感觉到他整个人的状态一下就起来就不一样了,再加上董老师那段时间也在夸他,教练在夸他,球场上的表现加上这种夸奖,就会给他带来很强烈的自信,他就开始在比赛前喷摩丝,把头发都弄的立起来的那种感觉。


    © 晏飞


    我印象最深的是另一个小球员,有一次所有的球员都在教室里开战术课,但是他呢来晚了,然后他就一个人在教室外面徘徊打转,但是不敢进教室。因为在他们心里可能就是教练是一个特别威严的人,好像没有事不敢轻易麻烦教练的感觉。我特别理解他的这种感受,就像是我上学的时候,面对班主任面对教导主任的感觉,我甚至见到他以后会绕着走。然后他发现我也在走廊里,就马上就躲进了走廊尽头一个比较黑的房间,好像怕我发现的那种,我就挺好奇的,就想跟过去看看是怎么回事。我一到那个房间他马上就低下头在那系鞋带,其实我觉得他那时候可能就是在假装的系鞋带在躲避我,就低下头不想跟我有任何交流的这种感觉,因为他觉得自己本来就来晚了,就是一个犯错的感觉。系完鞋带以后,他就又快步的走到走廊里,就是想避开我嘛。我就还挺欠的,我就想看看到底是他能躲到哪,我又回到走廊里,但是我发现这时候走廊里已经空无一人了。最后我觉得他可能只有一个地方可以躲,就是厕所里,我也确实是在假装去厕所的时候就看到了他,我想试着跟他交流一下,但其实他就特别的不好意思。就在那一瞬间,我好像就看到了自己中学时候很懦弱很胆小的样子。


    © 晏飞


    其实就是这样,我在拍摄他们的过程中,无数次的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我上学时候身边的很多的场景。我觉得有时候摄影就是这样,表面上你是在拍别人,甚至你是在拍风景,其实画面里全都是你自己内心的映射。


    © 晏飞


    这个项目我是从2021年的4月开始拍摄的,一直拍摄到了10月份,后来疫情爆发以后,我就没有再继续跟拍下去,然后疫情结束,他们又有了新的变化,有一小部分球员留在了学校,有一部分人又离开了校园去继续追求他们的梦想,现在很多的球员已经在留洋西班牙了。我本来计划是对他们进行一个长期的拍摄,甚至后期希望能够进入到他们的学校,拍摄在校园的部分,甚至进入到他们的家里去拍摄他们的生活,但是随着他们的变化,这个项目也就戛然而止了。


    © 晏飞


    前两天看到足协发布的消息,已经有一部分人能够披上国家队的战袍为国而战,我真的是特高兴,尤其是 U15国少,有1/3的球员是曾经在小将踢过球的,所以就想在这期早自习里分享这些照片给大家。其实今天早自习就没有太多的干货,就是分享我的一些经历和感受。

    好,咱们今天就聊这么多,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19天,我是晏飞,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不见不散。



  •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 (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18天。

    我们在做摄影教学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一个奇怪的问题,就比如说你拍了一张人的照片,别人就说:这个周围什么都看不见呀,不知道是在哪拍的,能不能多拍一点周围的环境啊。然后呢,如果你多拍了环境,别人就说:哎呀,我的人就不够大、不明显啊。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总会有人不满意呢?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我们人类的思维习惯就是喜欢做分类,对吧?分了类以后思维就清晰了,目的明确了,好像就更有把握了。但是实际上有很多分类,它本身就是有模糊的界限的,或者换句话说,它们之间是有交集的。


    Photo by Christopher Campbell on Unsplash


    比如说就以拍到人的照片为例,它分很多种。人最大的一张大脸的,那可以说是一个特写的人像照片,或者说是个证件照,它也属于一种特写照片。


    © 叶梓


    但是如果拍全身的呢,我们就会说它是个普通的人像照片,这个时候我们其实没有在谈背景,所以我不管你背景是个白墙、灰墙,还是一堵蓝色的墙、红色的墙,或者是说它是个自然的景观,但是全部模糊掉了,根本看不出来在哪拍的都行,我们都叫人像照片。


    © 叶梓


    那如果你拍到的人会有环境在里面,有更多的桌椅、板凳、光影、墙面,那我们就会说这种照片是有点环境的人像,它叫环境人像。环境人像的拍摄目的跟纯人像照片是不一样的,纯人像主要就是讲你这个人长得什么样,穿什么衣服,什么动作,什么性格,它主要就是描述人的。这就好像是你读了一篇文章,这一通篇,这一版两版,所有文字都在描述这个人的长相,它并没有提他周围的凳子长什么样,桌子长什么样,对吧?但是如果这个文章在描述这个人的同时,也在描述他坐在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他周围有阳光、有草地或是有鸟语花香,这个就算是环境人像了。它描述的是连环境带人像一起,这个故事感肯定会更丰富一点,但与此同时这个人他的细节描述就会少一点,对吧?


    © 叶梓


    如果人物周围的环境更有纪念意义,比如说你去哪玩的时候,你身后是一个当地的地标建筑,是你旅行的目的地,是一个别人一看就知道是哪儿的那么个东西,那我们就会说这种照片就叫纪念照。纪念照是一定要把地标建筑给拍清楚拍全的,要不然怎么纪念呢?纪念照它更重故事,更轻的是画面的美感。所以我们经常会见到有的照片啊,你要说美感吧,好像没有那么的完美、那么的漂亮,但是我们依然非常珍惜,这样的照片可能是纪念价值大于美学价值。


    © 叶梓


    最后,还有一种在一片大风景中有一个小小的人物点缀其中,这个就叫做人物做点缀了。它其实既不是人像照,又不是环境人像,也不是纪念照了。本质上,你点缀在其中,和一头小鹿或者是一只鸟点缀其中,效果都是差不多的。

    所以要对照片进行分类,或者你要来评说这张照片,说它好不好,周围环境多不多,这个人的大小如何,你都得先判断这张照片它的拍摄目的是什么,它是属于哪种照片。有了清晰的分类,有了目标,我们就更知道这张照片的拍摄手法是否恰当,人物周围的环境要留多少,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好,今天我们就先聊这么多,还是那句话,更多摄影好课在“阅读原文”中。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18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栏目,不见不散



  • 早安,我是咔图摄影教育中心的讲师星明,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17天。

    昨天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啊,是说“怎么才能拍出朦胧感的照片?”,这确实是需要一点技巧的啊。


    © 星明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拍不清楚还不容易吗?我手里没对上焦的照片多了去了。但是呢,我觉得虽然都属于不那么清楚的画面吧,但是朦胧感和对不上焦的那种不清楚还是有点不一样的啊。就比如像我这张几乎整张画面都没有对上焦的情况,我感觉是很不符合我们正常的视觉习惯。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啊,反正我在大屏幕上看,就好像我以前试着戴同学的近视眼镜一样,看久了头晕。但是朦胧感的照片呢,它看起来起码要是舒服的吧。那么这里呢我就总结了几个方面的技巧,给大家参考一下。


    环境本身有雾气  Photo by Dusan Adamovic on Unsplash


    镜片上有冷凝的雾气 © 星明


    首先如果环境本身就有雾或者说呢像我一样镜片上有了一层冷凝的雾气,那可太好了。这是最简单的情况,随便一拍就是朦胧的照片。


    © 星明


    如果现场有流动的水,我们就可以用慢速快门长时间曝光来拍。一般来说快门速度越慢,水面的状态呢就会越雾化,这样看起来也会有一些朦胧感。为了保证用足够慢的快门的同时画面还不过曝,很多时候会用到ND镜。


    © 星明


    如果天空有大太阳,我们就可以利用逆光来拍。我们在拍的时候可以找一下这个角度,让阳光可以把整个画面都照出光雾来。那这种角度拍出来的照片是会有很强的朦胧感的,我个人就比较喜欢这样拍。但是要记得啊,这样子拍的时候最好是把镜头上的遮光照给摘下来,不然可能就拍不出这样的效果。


    © 星明


    那么除此之外呢,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道具,比如说特殊的滤镜。像黑柔白柔啊,还有什么星光镜啊,反正各种各样的太多了。那我这张就是用七工匠的白柔,我记得是白柔拍出来的照片。也会有一种蒙眬的感觉,尤其是人物的身上会像发光一样。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滤镜。


    © Renee


    那接下来分享一个我用过的非常好用的道具,也是之前听朋友介绍的啊,叫欧根纱。欧根纱就是一片薄薄的小纱布,把它整个蒙在镜头上用皮筋勒住就可以了,通过它拍出来的画面非常特别。放大这张图就可以看到,它在明暗交界的地方会形成一小块虚影,这些虚影叠加在一块,就形成了这样非常漂亮的效果。


    模特靠近玻璃同时利用玻璃的反光制造的朦胧感  © 星明


    还有一种零成本的道具,就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东西。没错,无论是花花草草,还是玻璃、器皿啥的,只要能透点光几乎都可以用啊。我们把这些道具凑近镜头,甚至紧紧贴在我们的镜头前面啊,就可以得到这种非常蒙眬非常梦幻的质感。

    好的,那关于怎么把照片拍出朦胧感今天就聊这么多,如果你有其他好用的办法,欢迎在早自习下方留言分享啊。

    我是咔图摄影教育中心的讲师星明,微信公众号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栏目,不见不散。



  •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 (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16天。

    一位名字是一只小猫咪的同学她问了个问题,她说:老师,我旅拍不想请摄影师自己拍的话,苹果手机加补光灯够用吗?我当时是这么回复她的,我说:器材越简单就越是考验审美和技巧。我知道你肯定很想要我一个比较确定的答复,让我告诉你够用还是不够用,但是这个事真的很难讲,所以今天我就在早自习里面来系统的回答你。


    青海湖用iPhone拍的照片 © 叶梓


    首先如果是我的话,我拿苹果手机加补光灯,我旅拍我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了。我确实也干过这种事情,有一次去青海湖我就下定决心不带相机了,我家两柜子相机呢,都不带,我就带一台手机去轻轻松松的旅行,轻轻松松的拍片。

    那么手机它作为一种非常简易的拍摄器材,它其实是相对比较考验你自己的一些审美和拍摄技巧的。具体而言,比如说构图的各种方法,色彩的搭配技巧,光线的运用,都很重要。如果你熟悉这些技巧并能够熟练应用,那么苹果也好,安卓也罢,进口的手机国产的手机,甚至是拿相机拍你都能出大片。但是如果你不熟悉这些技巧,那么你用相机去拍,它也是很难拍出所谓的好照片的,反而事情还会变得更复杂,因为相机的操作会更复杂。


    Photo by Hendrik Morkel on Unsplash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只有你自己知道,你平时在生活中拿着苹果手机是不是就能拍好照片了?能的话,旅拍没问题,带着手机带着补光灯去拍。但是,如果你平时用手机就没拍出过特别多的好照片,并没有那么多把握,那么旅拍的时候,我相信你手机拍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后悔的时候。但是,我却不能劝你说手机不够,你带相机吧,为什么呢?因为带相机也一样,相机的操作还会更复杂一些呢。


    Photo by Collin Hardy on Unsplash


    我随便举个例子,光线弱的时候,手机还会自动调用算法,主动拍摄多张照片来堆栈,让画面变得比较明亮。那相机要在夜景拍的时候,要支三脚架啦,要控制快门速度啦,要控制白平衡啦。你要是对相机的操作特别熟悉,那得心应手,用起来没问题,而且能出大片。但是如果你对相机没那么熟悉,那就不如拿手机拍照了。

    所以如果你实在要问我的建议,我就建议你说:带你熟悉的器材出门。如果你熟悉的是手机就拿手机,熟悉的是相机就拿相机。如果你拿手机去拍了,没拍出好照片,不用过分责怪自己的选择,因为你拿相机也照样拍不出好照片来。旅行这件事情啊,我想最重要的还是心境,还是玩得开心最重要。如果你觉得相机太重,你就带手机出门,带了就不要再后悔。


    手机拍摄的夜景人像 © 叶梓


    那至于你说用补光灯行不行?补光灯在有的情况下有点用,就比如说夜景的时候拍人像。吃宵夜在夜市里边,你想让自己的脸上亮一点,确实可以用补光灯。但是它也需要很多用光的技巧,补光的位置、方向、距离稍有问题,人物只会变丑不会变美的。如果没有补光灯呢,其实你在夜市也可以借广告牌呀、摊位上的灯啊,也可以把人拍得很好看。所以补光灯也未见得是必要的,这里唯一必要的其实是构图、光线、色彩的技巧以及整体的审美的能力。

    所以你看,我现在在抖音直播,我就老说这句话,我说同学们不要做器材党,不要以为器材可以帮你出大片。花钱买点器材,就感觉自己获得了更大的能力,这个现象非常常见,但是实际上能帮助你拍出片子的是你的知识、是你的审美、是你的技巧,是你花钱去学点摄影课,这个才是真的有用。苦口婆心啊,希望大家都能够上点心,知识真的是无价之宝,它将在未来的所有岁月里面都能让你过得更开心,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好,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大家有更多的摄影问题随时在早自习后方留言,我尽力为你解答。那么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16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栏目,不见不散


  •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 (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2315天。

    一位叫做苏杰的同学在早自习后方留言,他问:老师你好,请问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感光度里,为何焦距变长焦的时候就需要更快的快门速度呢?而光圈为什么又会随着焦距变长自动变小呢。这位同学问的好啊,说明你在思考,不是别人告诉你会这样你就接受了,而是追问一句,凭什么?


    长焦镜头 Photo by Jonathan Mabey on Unsplash


    其实呢,这两个现象都可以用望远镜来理解。所谓的长焦镜头就是相机的望远镜,对吧?它能够拍到更远的事物的细节,能够把远处的事物放大来拍照,拉近来拍照。


    长焦镜头拍摄的画面 Photo by Christoph Nolte on Unsplash


    但是,你玩过望远镜吗?有没有发现在望向特别远的地方的时候,你的手的轻微的晃动都会导致画面剧烈的晃动呢。如果你有一点点手抖,平时你肯定自己感觉不到,但是拿上望远镜,尤其是高倍数的望远镜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手的抖动啊,会导致眼前的图像忽左忽右,忽上忽下,不仅看不清,看久了还容易晕想吐。你看,这正是相机的长焦镜头时所体验到的。


    广角镜头 Photo by Julian Santa Ana on Unsplash


    如果你用广角镜头拍照,因为所有的事物都很小、都很远,所以你稍微有点手的抖动,其实并不明显,画面不会真的有那么大的剧烈的位移,用任何速度的快门几乎都能够拍得清楚这个画面。


    广角镜头拍摄的画面 Photo by Tungsten Rising on Unsplash


    但是当你用长焦镜头的时候,就像是给相机上上了一个望远镜,由于轻微的手抖会导致大幅的画面的摆动,所以就必须要用更高速的快门速度,要在更短的时间里完成曝光,否则的话那个晃动就会被记录下来,画面就变得模糊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长焦距需要高速快门来配合的原因,当然了,打开相机和镜头的防抖功能也会有一定的作用,可以不用那么快的快门速度。


    Photo by nine koepfer on Unsplash


    那为什么越是长焦,光圈又会自动的变小呢?这也可以用望远镜来理解。这样吧,我们来做一个更简易的小孩子玩的那种望远镜,是什么呢?就是一张A4纸,你把它卷起来,然后透过这个纸卷筒往外看世界,现在这个纸卷筒就是你的一支镜头了。如果你这个A4纸是横着卷的,从你眼睛看到的那个孔到对面的那个孔的距离比较短,这个时候你看到的世界范围会不会比较大呀?但如果你是竖着卷的这一张A4纸,那从眼睛看到那个孔到远处的那个孔呢,它距离比较远、距离比较长,你看到的那个出口是不是比较小啊?所以越长的镜头,越长焦的镜头,它的出口就越小,光圈就越小。

    让我再举个例子,大家熟悉的井底之蛙的例子。如果这个井只有一米深,这只青蛙抬头看到的天空的面积会比较大。但如果这口井有四米深,那只青蛙看到的天空就只是一个小点了,光线从井口进入到井底的它就比较少了,镜头也是一样的道理。

    一般来说,如果它是个变焦镜头变得更长焦了,那么这个镜头本身的体积其实也会变长一点,然后最后就导致进光的能力没那么强了,最大光圈会被迫缩小了。


    RF100-300mm F2.8 不管焦距怎么变化,最大光圈适中为F2.8

    图片来源:佳能官网


    但是我们现在也有特殊设计的镜头,前面早自习我有谈过恒定光圈镜头,就是在焦距变长时,最大光圈不会被迫缩小的,不过这里面相关的具体的光学原理,我们就不再摄影早自习来论了,大家感兴趣可以自己去查查资料。那么今天我们就聊这么多,更多摄影好课在“阅读原文”中。

    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15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不见不散


  •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 (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2314天。

    前段时间出差了,我去了杭州,然后又去了一趟深圳,给vivo拍新手机的广告。熟悉我的同学应该知道,我在坐飞机或者坐高铁的时候是会刻意选择座位的,我会选择那些比较容易出片的座位,然后在全程都留意观察窗外的风景。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体验一下,看看我的一趟飞行会拍到什么东西。


    © 叶梓


    首先在地面上的时候,深圳就已经开始下雨了,所以我的窗户是有点打湿的,这个时候透过窗户往外拍照是很难拍的清楚的。这不仅是水滴的干扰,更是因为隔了这些水滴,手机是很难对焦在远处的,除非你使用专业模式手动对焦,相机也是一样,用手动对焦能对在更远的地方。但是我们可以反过来想这件事情,就是我一定要对着远处吗?那个瞭望塔其实每个机场都长得差不多,把它拍得清楚也没什么特别的意义,干脆就对在玻璃上、水珠上,然后让远处模糊,好像反而更有故事感。


    © 叶梓


    第二张照片是在起飞之前排队的时候拍摄的,有一辆飞机正在降落,我就采用了一个框架构图,拍了一个飞机降落的场景。这里比较可惜的就是好像没有办法把飞机拍得更大一些、更清楚一些了,因为不可能靠得太近,天空也惨淡了些,如果是晚霞的话,我想会好看得多。

    飞机起飞的过程中,窗户上的水滴就会被吹没了,很干净、很通透,可以拍到外面的场景了。这个时候我拍了两张,都是在起飞不久的时候离地还不是很远的时候所拍摄的。


    © 叶梓


    第一张照片我是喜欢云的疏密关系,有疏有密露出了一个三角形,能看到地面的房子。


    © 叶梓


    而第二张我比较喜欢的是地面已经开灯了,那个感觉就更有烟火气,更有人味了。同时暖色光源总是很醒目的、很抢眼的,所以它可以帮我去点缀地面,让这个颜色上会更好看,不会那么的一片灰蒙蒙的。


    © 叶梓


    再往后飞机就进到了云里面,这个时候窗外就是一片雪白,什么都看不见了,不过也不是什么都不能拍啊。你看,我就拍下了我全程非常揪心的、非常烦恼的一个东西——玻璃上的划痕。这划痕应该是在外面的,我猜测应该是擦洗飞机窗户的人,他那个大拖把可能不是很干净,就把它划成一道一道的样子,有横有竖,划痕很深。这个划痕常常会干扰到我的拍摄,我总觉得我拍的很多照片的顶上都有一些黑色的竖线条,就是这个原因。我拍照的时候也是绕着这些划痕在拍,比如说尽量用左下角右下角的那个位置往外去拍摄。另外呢,我还得尽量避免用广角或者是中焦去拍,因为只有在长焦镜头里,近处玻璃上的划痕才会被模糊和忽略,基本上不会太大影响。


    © 叶梓


    再往上穿过了第一层云,我们就要准备好拍照了,这个时候就最有可能出现漂亮的晚霞。天空上的云很多时候它是分两层的,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云中间的位置上,你会看到下边很像是海浪,上边就像是生活中见到的云彩,在这两层中间如果时机恰当,方位正确,你就会看到非常漂亮的颜色的渐变,天空中的阳光的颜色,还有蓝天的颜色,它会分别晕染在上下层的云层上面。这是一个出片的高峰期,我是把下边比较亮的一个黄色那一条带放在了画面下方1/3左右的位置,拍到了更多的头顶的乌云,这样一来获得一个更强烈的压迫感。


    © 叶梓


    再往上升到最后一层的云的上空的时候,我就看到了非常漂亮的天空的从橙色到白色到蓝色的渐变。我惊讶地发现在远处是有一轮月牙的,这个月牙太细了,如果用普通的中焦或者广角镜头是根本拍不到的,所以我就冒了个险,我使用了一个10倍的数码变焦拍摄。我用这台手机是小米14 Ultra,它的最长焦距是5倍的镜头,用10倍相当于要靠手机的算法去保证它的清晰度。还好,小米的10倍还是蛮给力的,你可以看到画面下方的参数上已经出现了240mm。如果你是用相机拍摄的话,你可以参照一下这一个焦距和月亮的大小,如果你想要更大,或许就要更长焦,但是更长焦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因为月亮还是比较高的,所以你可能就会拍到月亮,拍不到云,拍到云就拍不到月亮。你要去舍取一下。


    © 叶梓


    在这个拍摄的过程中,手机又突然的对焦在近处的玻璃上了。手机拍照经常会这样干,它有的时候会切换镜头,它会在你用长焦拍照的时候突然切换到微距镜头去拍摄,尤其是在隔着玻璃拍远处的时候这种现象就更常见了。当然,我会去跟小米说这件事情,请他们尽量改进,但是容易出现这个现象的绝对不只是小米,所有手机都有这个问题。那么在器材还没有那么智能之前,我们就是应该反过来想:唉,我就专门就拍这几条线条,好好的构个图,好像也挺有意思的,是个抽象画,然后得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背景的虚化和颜色的渐变。我觉得这张照片还挺适合用来做手机桌面的,对吧?


    © 叶梓


    再往后呢,由于天色渐晚,颜色就变得过于的浓郁了。最后这张照片我觉得一般吧,红的太红、蓝的太蓝,我总有一种觉得很沉闷的感觉。另外在那么弱的光线下,手机也好,相机也好,它所拍摄的清晰度也会下降,色彩的真实性也会下降,色彩可能会偏灰、偏闷,总之太弱光的话其实就不太好拍了。

    好,今天我就是给大家秀了几张我在飞机上拍的照片,你会更喜欢哪一张呢?你可以在底部留言,并告诉我为什么,我们一起讨论起来。还是那句话,更多摄影好课、更多摄影经验,都在底部的“阅读原文”中。

    我是叶梓,我们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栏目,不见不散


  •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12天。




    抱歉啊,这段时间实在太忙了,又去了杭州,现在又在深圳出差,所以耽搁了两天早自习。我有个学生在学员群里面发了一张照片,是房子和建筑的合影,然后另一位叫青慧的同学就提问说:这是怎么做到房子和月亮都清晰的呢?为什么我拍的时候如果月亮清晰了,建筑就不清晰了。


    月亮曝光过度,看不清细节 Photo by Davide Sibilio on Unsplash


    首先,我明确一下青慧同学的问题,她说的这个清晰不清晰呢,其实指的是亮度上的合适。因为太亮的东西,就是一片白了,那个月亮就看不清了。


    地景曝光不足,看不清细节 Photo by Batuhan Doğan on Unsplash


    太暗的东西一片黑了,房子就看不清了,她说的是曝光上的精确和亮度上的合适。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而为什么别人拍他就能两头兼顾呢?其实呢,这个跟你拍摄的房子它本身的亮度很有关系。在夜晚来说,月亮其实是一个非常亮的东西,你别看它是反射的太阳光,但是真当你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的时候,如果有一轮明月挂在天空,你会发现自己的影子像是白天太阳照出来的影子一样非常清晰,月亮是很亮的,不要小看它。


    Photo by Artem Kniaz on Unsplash


    那这个时候地面的景物如果非常的黑、非常的暗,我们拍照的时候就很难两头兼顾,黑暗的地面还能看清那个小道,看清那些灌木丛,看清那个楼房。然后天空的月亮环形山你也想看清楚,不想让它出现那种一片纯白的像白天的太阳一样变成一个小白点的那种画面效果,这个呀一般情况下都是做不到的。


    Photo by Ayşenur on Unsplash


    我们管这种亮的特亮特暗的拍摄场景叫做大光比的场景,光比就是光线的明与暗之间的比值,亮与暗之间的差异。光比越大,你就越难两头兼顾,当你把建筑拍得足够明亮的时候,月亮早就曝光过度,一片纯白,当你把月亮拍得非常清晰的时候,环形山都能看见,那么地面的那些原本处在黑暗中的景物,就是一片纯黑。

    那有人可能会说:老师不对啊,我眼睛看得好好的呀,房子我能看清楚,月亮我也看清楚。对,因为你的眼球它自己带有光线的适应的功能,不仅我们的视网膜能够自动适应亮的和暗的事物,调整它对光线的敏锐程度,而且你的瞳孔还会随时放大缩小。在你盯着月亮看的时候,你的瞳孔可以缩小,看清月亮环形山,当你盯着黑漆漆的小路看的时候,你的瞳孔可以放大,从而看清小路的细节,不至于被石子绊倒。你看,你的眼睛看不同亮度的时候采取了不同的曝光的参数,而你的相机呢,它是一次拍下了这张照片,这张照片里含有了极亮和极暗的实物,它根本没有机会去对明暗处做不同的曝光处理,对吧?所以它就会出现这种两头很难顾着的情况。

    当然了,现在的手机也好,相机也好,它高级了,它有HDR的功能。HDR呢,就是针对月亮的亮度和地面那些房子或者是小路的亮度分别做一些调整,拍下多张不同的照片,然后各取所长合成在一起,形成月亮不过曝,房子也清晰的状况。


    Photo by Mikhail Abramkin on Unsplash


    不过呢,其实还有另一种状况,不需要HDR的帮助,也可以直接拍出月亮和地面明暗合适的照片,就是地面不黑,地面的亮度跟月亮类似。这种情况在城市里非常常见,比如说路灯照在地面上,然后再反弹到楼上的灰光,能够帮我们把房子照的比较亮,甚至跟月亮差不多亮,那你就可以直接一张拍出天地亮度都合适的照片。


    Photo by zhou xuan on Unsplash


    同样的,如果有一些著名建筑,比如说埃菲尔铁塔呀、凯旋门啊或者北京的大裤衩啊、上海东方明珠啊,它被景观灯直接照着,照得非常的明亮,那这个时候你把它跟月亮拍在一起我想不会有什么难度的,这个就叫做小光比的场景。

    所以以上就是对青慧同学的提问的回答,今天我们学到的最重要的知识就是对光比的判断,以及我们知道了人眼是很强大的,人眼看得清的,相机、手机不一定能直接一次拍成。

    好,那更多摄影好课还是在“阅读原文”中,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12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栏目,不见不散



  •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 (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第2312天。




    在我们的摄影群里边有人截了个图,发现网上有人在抱怨索尼的镜头,说这镜头它是恒定光圈,那还是算了吧。索尼的店家都着急了,说恒定光圈为啥不行啊?结果网友就回复:我就问你,我要拍多人合影,光圈不能调,那光圈是恒定的,它不能调的话,所有的人都能清楚吗?后边的人稍微离远一点,不就模糊了吗?你能保证所有人都清楚吗?追问一大堆。

    你看,这位网友一看就是没有理解什么叫恒定光圈,店家估计也是很委屈,也没有理解对方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普及一下什么叫恒定光圈。


    Photo by Wan San Yip on Unsplash


    首先,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估计是刚开始有相机这个东西的时候,那个镜头的孔径——就是能进光的孔的大小,它确实是固定的,不能调。但是很快有人就发明了可以改变光圈大小的结构,当然了,没有那么精密啊,多光圈叶片模仿人的眼睛那个虹膜的孔的大小可以随时调整,没有那么高级。它就是很简单的像左轮手枪一样有一个挡片,然后就把挡片转一转、换一换,就可以换上不同的这种进光孔的大小放在镜头的中间或者镜头的后部来控制进光的总量。你看,那个时候光线就已经可以改变了,更何况我们现在所有的相机镜头的光圈,它都是可以随时调整大小的。有的是在镜头上调,比如说富士很多镜头、徕卡很多镜头,就是镜头上有个环,一转就调了。有的呢是在机身的拨轮上调,调拨轮的时候这个光圈的大小就会跟着改变。


    Xiaomi 14 Pro 的可变光圈主摄


    当然啊,手机镜头因为太小了,所以大部分,应该说是绝大部分的手机型号的光圈都是不可以调整的。也有例外,比如说非常重视拍照功能的华为啊、小米的旗舰机啊,它们都是有某个镜头是有着可以调整大小的光圈的结构的,一般我们就叫它叫可调光圈(可变光圈)——可以调整大小的光圈。

    那既然现在绝大部分的相机镜头都是可调整光圈大小的,为什么又有一个恒定光圈镜头会被生产出来呢?其实这个恒定它不是指整个镜头的光圈永远是恒定的,它是指的在变焦的时候,就是焦距变化的时候,从广角变长焦的时候,从人小拉近变成人大的那个时候,在这个过程中它的光圈大小不受影响,这种技术是比较高级的,比较花成本的。

    如果你没有这个技术,那么你在广角变长焦的时候,你在把远处的风光拉近,把那个马匹拉近拍特写的时候,你就发现你的光圈,唉,那个最大光圈就不存在了。原本你这个镜头可能有比如说f/4的光圈是你的最大光圈,结果你变焦成长焦以后,你发现它的光圈只剩下f/5.6了。这种镜头的最大光圈在变长焦时被迫缩小,这个现象有很多人不喜欢,因为越长焦我就越需要高速快门嘛,我也需要更多的光线进入镜头来维持我的画面的清晰呀。所以呢,这厂商、光学设计师又花了很多很多的精力,去保证你在变焦时最大光圈不会消失,不会被迫缩小,这种镜头叫做恒定光圈镜头。


    镜头的最大光圈18mm时为f/3.5,55mm时为f/5.6

    Photo by Irham Setyaki on Unsplash


    那怎么分辨这两种变焦镜头呢?非恒定光圈的普通的变焦镜头啊,它会在自己的镜头外围刻上它的广角时的最大光圈和长焦时的最大光圈,中间画个小短线,表示我的最大光圈在这两个值之间随时要会变。


    不管怎么变焦,镜头的最大光圈始终为f/4

    Photo by Jason Leung on Unsplash


    那恒定光圈镜头呢,它就大大咧咧的在镜头桶上写一下它的最大光圈就可以了。比如说有的镜头最大光圈f/2.8,他就写个f/2.8,不管你怎么变焦,它还是f/2.8的最大光圈,你随时可以用这么大的,当然你也随时可以把它调成小的去使用。

    我这么说大家明白了吗?我可以在恒定光圈上加两个字,你可能就更明白它是什么意思了,我们也可以叫它最大光圈恒定的镜头。你看,有了这些摄影的常识,我们在网上聊天的时候就不容易闹笑话了,所以有的时候到一定的学习阶段,这种专业名词该了解大家还是得去了解一下。我还是那句话,更多摄影好课,就在“阅读原文”中,

    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12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栏目,不见不散


  • 大家好,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11天,我是咔图摄影教育中心的讲师李明。

    看到江西的见山同学提问:叶老师,我放下相机很久了,现在会重新思考摄影的意义,自己也在想拿起相机对我来说可以做些什么?如今视频似乎才是更吸引人的形式,我困惑的是:摄影在当今和未来,能做些什么?相对于视频的形式,还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吗?


    Photo by Ailbhe Flynn on Unsplash


    这几个问题其实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摄影爱好者会思考的,恰巧我的工作内容时长在摄影和视频中切换,这样的工作内容给了我很多启发,所以呢我就跟叶老师特别申请,从我的角度分享下。见山同学问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摄影在当今和未来能做些什么?另一个是摄影相对于视频的形式,还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吗?

    第二个问题答案简单些, 我先回答,简化下问题,见山同学问的是:“相对于视频的形式”,相对于指的是静态摄影的形式,那就是照片对吧。那他的问题应该就是照片相对于视频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吗?

    答案当然是有!听我慢慢分析。从专业的角度来说,视频你可以理解为只是让照片动起来了,每秒钟几十张照片(高速摄影机甚至可以达到几千张),从技术上讲,未来可能真的出现拍完视频,截一帧,就可以拿来当照片做后期了。视频在很多情况下开始能够替代照片的功能,而且现在大多数情况无我们都是在用屏幕在看照片、刷视频,视频和照片的界限越来越不清晰了。

    但你发现没,街上、网上的照片的冲印店却越来越多了,大家似乎更爱印照片了,这是为啥?如果从照片和视频的传递媒介上分析你就马上清楚了。我们往回想一想,当手机,当电子屏幕还没有那么普及的时候,照片已经非常普及了,一张相纸、一张宣传单、一面墙、甚至一个杯子,生活中我们能接触到的所有东西,都可以印上照片,传播成本非常的低。而这点视频目前是很难做到的,除非未来某一天,电子屏幕技术,包括柔性化技术做的越来越好,成本越来越低,屏幕像纸一样可以做到处普及,完全融入我们的生活,打破了我们的观看体验,那我们可以再来讨论替代的问题,否则我认为照片这种形式在可见未来内是不可替代的。

    说完成本,我们再往深了讲,叶老师在之前的早自习里(短视频的时代平面摄影还有出路吗?它的优势在哪? | 摄影早自习第1923天)这里就讲了,从时间的维度、从视觉习惯、从信息传达速度、包括想象空间都分析了,讲的特别好,我就不再赘述了,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天文摄影拍摄的玫瑰星云 图片来源:Unsplash.com


    见山同学还问了一个问题是:摄影在当今和未来能做些什么?这个问题确实我也没想明白,我先说说当下能做些什么吧。摄影本身就是因为器材和科学技术以及应用场景的的不断发展,其涉及的领域越发广泛也越发细分,除了以往的人像摄影、静物摄影、风光摄影传统分法,据我所知还不断衍生出了以用途划分的汽车摄影、家庭摄影、剧组摄影;以摄影技术划分的微距摄影、显微镜摄影、天文摄影、全景摄影、航拍摄影、红外线摄影、超声摄影、3D摄影、全息摄影等等。这是当下已经出现的了,可以做的,而且摄影还在不断的和各行各业发生化学反应。狭义的摄影概念似乎不断的被突破,但广义的摄影所涉猎的范围却越来越多。


    图片来源:Unsplash.com


    未来还可以做的呢,我们不妨猜一猜。首先我猜想有没有可能摄影变成一种基本技能,就好像写字一样,认字一样,我们不会拍照片,可能你就是摄盲,是需要被科普的,小学开始就必须学摄影,大学必须考摄影四级六级。还有呢,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会不会有一天摄影不再需要相机,甚至我们的眼睛就变成了一个极品的大光圈大焦段的极品镜头,只需要我们一个起心动念,我们的脑机就接收到神经信号,一目千里,完成了一个全息的拍摄,并通过A I分析后加上我想加上的特效,并用现实增强技术,马上分享给在场的所有人,让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分析,怎么一起身临其境,顺便把这个场景做一个更好的完善,做一个更好的后期。甚至未来我们真的能造出一台摄影机,品牌可以叫:“宙”,它能够逼真的记录下时间,我们通过一张照片,就能回到那个时刻,回到当下那个场景。

    好啦,作为一名中法师,我的想象力也就这样了,其实我觉得摄影带给我们的是一种观察这个世界的方法,就像叶老师讲的,在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摄影给了我们创作了一个时间切片,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同时也帮助着我们不断凝视、思考、发现,让我们能够在某一刻似乎掌握了不被时间所束缚的神力,让我们在这一刻学会停下来。

    最后想跟见山同学再啰嗦几句,你可能已经放下相机很久了,但是不要忘掉你当初摄影的初心。这句话已经烂大街了,但是呢就是这样,当你想再次记录点什么,也不要太纠结于我要拍视频还是拍照片。这两者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会经常一起出现,但又各自有其存在的意义,不同但又相同,你只需用心去观察,找到合适的方法,用心去拍摄,用心去后期,用心去给自己的世界做点切片,你会找到这个世界光出现的地方,你会看见那些时间的尘埃,你会被这个世界的美丽和神奇所惊艳。而此时你可能真的忘掉了相机,什么也不想拍,什么也都不用拍,只想静静的沉浸在其中。以上,抛砖引玉,期待叶老师更精彩的回答。祝大家六一快乐,永远好奇,永葆童心。

    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2311天,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栏目,我们不见不散。



  •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 (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10天。

    一位叫做Fatimah的同学在我们的学员群中向我提问,问我有关于存储设备的事,他说为什么你推荐的是绿联而不是极空间,Drobo有什么特别之处?我知道这几个词对大家来说都有点陌生啊,别着急,我们今天就来普及一下这个事,一个理想的摄影爱好者存文件、存照片,他那个设备应该是什么样的。

    首先肯定不是什么U盘、存储卡或者是光盘都不是,因为太容易坏了。也不是硬盘,因为硬盘也挺容易坏的。我们会用硬盘的集合体——好几块硬盘一起用,互为备份,这样的话坏掉一块,你赶紧把那块换掉就好了,它数据文件不至于丢失,照片还是安全的,这点很重要。这种硬盘的集合体就叫做磁盘阵列。如果你要想拥有一个自己的磁盘阵列,你就得在网上去买一个磁盘阵列盒,这个盒子里面不带硬盘,然后你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去配备多块硬盘塞到盒子里面,然后一开机它就自动组成了一个阵列了。在电脑上看它就是一块硬盘,你就正常使用,往里存文件往外取文件,备份的事磁盘阵列自己里边它有芯片,它会帮你去自动的去完成。 


    绿联磁盘阵列 图片来源:淘宝绿联数码旗舰店


    Fatimah他提这个问题是因为他看了我的摄影课,对吧?课里面我有推荐绿联的磁盘阵列,那为什么我不推荐极空间呢?说实话我都不知道极空间的存在,看到你的提问了,我才去了解了一下极空间。我发现它的主要的产品是NAS,这是个什么东西呢?你可以简单把它理解为可以联网的磁盘阵列。那不是更好的吗?我们还可以在远程的读取照片文件啊。不,联网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我们直接去连接硬盘,用数据线读取照片的速度。比如说如果你的磁盘阵列支持USB3.0以上的这种传输速度,或者甚至支持雷电接口,你的电脑也支持雷电接口的话,那么它的传输速度是够用的。


    极空间磁NAS 图片来源:淘宝极空间数码旗舰店


    而NAS它作为存照片来说,它真的不够用,因为我们拍的照片文件太多了。以我为例,110万张照片,还有无数的视频,这些文件不仅是占地,而且它非常的琐碎,数据量很大。比如说打开我的Lightroom图库,它就要开始读取这所有照片的缩略图,把它显示出来给我看。这个过程如果传输速度太慢,基本上就是一个卡死的状态,就用不了了。所以我还是推荐大家尽量的用磁盘阵列,而不是用NAS来存放照片。当然你也可以说老师我现在有万兆的网络速度,那我就搞不清了,因为我自己还没用上万兆,那东西太贵了。如果你都已经对设备如此熟悉了,你自己计算一下嘛,万兆的网络速度和雷电的接口或者是USB3.0的接口,哪个传输速度更快一些?不仅是要传文件快,而且要读取琐碎文件的速度也要足够快。毕竟你要读的不只是照片,还有它的缩略图的更小的更琐碎的文件。

    所以总而言之,我更推荐绿联是推荐它的磁盘阵列产品,如果绿联有NAS产品的话,我照样不推荐给你。至于这个极空间呢,一来是因为我之前都不知道它,第二来我也没用过,第三就是它是个NAS,那我就不太推荐了。


    ORICO磁盘阵列 图片来源:淘宝ORICO数码旗舰店


    其实当时我录制摄影课的时候我犹豫了一下,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国产品牌要不要推荐给你,叫做ORICO。这个品牌做磁盘阵列的历史其实比绿联还要再长,但是因为在那个年代,ORICO的产品的品控还是有些问题,经常容易有一些故障和损坏,所以当时我录课的时候,我就没有给大家推荐ORICO。但是我最近逐渐发现它的产品的品质全面提升了,还是挺值得信赖的。所以如果你要选磁盘阵列,就可以在绿联和ORICO这两个国产品牌中进行选择。


    我目前在用的Drobo磁盘阵列 © 叶梓


    最后就是那个Drobo了。在课程里面我有推荐过,我自己也在使用啊,我有3台5个盘位的Drobo,还有1台8个盘位的Drobo。Drobo也是磁盘阵列,它是美国的产品,它有个巨大的优势,就是其他的磁盘阵列都要求你得一次把所有盘放到位。就是它有5个空的盘位,你要用,你就得一次买5个盘,都一样大的容量,然后塞到这5个盘位里,再开机,这个磁盘阵列就组成了。如果未来整个磁盘阵列都被你装满了,容量不够了,你要升级这个硬盘容量了,对不起,你不能在这个磁盘阵列里边直接换硬盘加容量,因为它要求你所有盘位是一样大的呀。比如说都是4T的,都是8T的,你现在突然想塞个16T的,它不允许啊,塞了也没用,它的空间不会变大。

    但是Drobo的一个巨大优势就在于你可以随时升级其中的某一个盘,它的容量快满了,它就会把那个盘的灯变成黄的,你就把那个盘抽出来,塞进一个更大的盘,它的容量就变大了。随时的、逐步的替换更大的硬盘,这是Drobo的最大的优势。在国产的磁盘阵列中,我好像还没有见到过允许你这样去操作的。当然,随时逐步替换硬盘,对我们来说经济压力就会小一点嘛,我就可以用同一个磁盘阵列盒不停的升级硬盘,去装下更多内容,而不至于在一个磁盘阵列盒存满以后又去买另一个磁盘阵列盒,并再买一大堆的更大容量的硬盘,那开销就大了。

    可是,听我把话说完,现在我没法给你推荐Drobo的产品了,为什么呢?它倒闭了。我也是没想啊,这么好的产品,但是在疫情之前还是疫情之间,它做不下去了,它的服务缩减了,以前还有售后,现在就没有了,以前还有在线的客服,现在也没有了。后来就干脆发了一个公告,说我们Drobo转入了叫做自助服务的阶段,就是说它网站还挂在那,里边有很多资料可以供你去查询,你这个Drobo出了什么问题,你自己想办法解决。到现在可好,连网站都没法访问了。所以我特别推崇的特别喜欢的Drobo的磁盘阵列产品就此落下帷幕,我就没法再给你推荐了。

    现在我们只剩下了两个老牌厂商可供选择,一个就是ORICO,一个是绿联。当然,现在更多的磁盘阵列的国产厂商正在崛起,我们可以拭目以待,看看有没有哪个厂商东西做得又好,又可以把价格给我们打下来,到时候如果出现了新的值得推荐的产品,我再跟大家来分享。

    好,那么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10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栏目,不见不散


  •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 (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09天。


    © 叶梓


    今天我们继续来谈用光,依然是我拍了这位老朋友的照片。我拍她的时候呢,除了在室内拍照,也在室外拍了一些,先给大家看一下,这是在麦田里面,我们用了灯光也用了烟雾,烟雾就是用艾草点着了以后燃起来的烟。

    当然了我们为了保护庄稼,是站在田埂上拍照,并没有踩到麦田,大家放心,而且那个艾草是放在一个花盆里边点着的,而不是直接放在土地上,这一点大家拍照的时候也可以注意一下。艾草点出来的烟浓度很高,它很经烧,也不会很快的就散掉,刚好我们又选了一个无风的天气,这样的话雾气它就比较能团,不会一下就飞走了,或者太平均散在空气中,显得就是没有那么有层次感。


    Hobolite mini 图片来源:淘宝Hobolite旗舰店


    但是光有烟雾是不够拍出这种氛围感的,这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打了一个逆光。逆光我使用是Hobolite mini这盏灯,这个设备我之前给大家介绍过,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为什么一个灯卖这么贵,难道它只是卖个颜值,只是卖一个信仰吗?其实不是。灯光啊其实是很讲究的东西。


    只点了艾草,没有放灯的情况 © 叶梓


    我举个例子,跟我一起拍照的另一位摄影师,她准备的是一个手电筒,但是很快你就会发现,那个手电灯光它是有快速的频闪的,它不是一个连续照明的光源,它的光源有快速的明暗之间的波动,这个波动速度很快,所以肉眼是看不太出来的。但是如果你拍照快门速度快一点,或者你用的是录像,那么你就会发现它是有时候亮有时候暗,有时候有灯光效果,有时候没灯光效果。


    © 叶梓


    所以买灯一定要记得买没有频闪的光源,其次才是灯光的亮度要高,不然的话你看现在这个画面,背景其实是有天空的光的,如果你的灯光没有天空光亮,它就不会有这种灯光亮背景暗的效果,就是所谓的压住环境光。当然了,你也有弥补的方式,就比如说是等黄昏的时候,太阳快下去了,天空已经有点黑的时候再拍这些照片,也可以让你那个小小的灯光比环境光亮。但是这种拍摄的窗口期就特别的短,就那么十几二十分钟,你就没有办法去很好的发挥了。


    花絮照,注意灯摆放的位置和高度 © 叶梓


    听起来找一个比较亮的灯算是比较简单的,对吧?因为现在都有很多强光手电嘛,但是这里面还藏着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显色指数它要特别的好,特别的高。


    太阳光谱 图片来源网络


    什么叫显色指数呢?我们都知道太阳光是一种白光,它里边可以分解出红绿蓝的成分。但是你要知道太阳光是一个连续的光谱,意思就是说它除了红绿蓝,它还有介于红绿蓝之间的各种各样的颜色,是所有的这些颜色加起来等于白光。如果你的灯光接近于太阳光的光谱,里边的所有的色谱,所有的光的波长都是连贯的,那么在这种光线下,你拍出来的每一个事物,它本身的颜色就还是你眼睛看到的那个颜色,这叫显色指数比较高。那如果这里有一盏灯,它的光线看上去也是白色的,但是它里边只有红绿蓝三个颜色,它并没有红绿蓝之间的那些连贯的颜色的话,那么这种成分的白光它照在事物上拍出来的照片,很多事物就会偏色。尤其是那一些颜色比较细腻的,介于红绿蓝之间的那些颜色,比如说品色呀,还有你的肤色呀,青色呀等等,它就没有办法很好的还原颜色了,拍出来颜色就变了,而且修片都很难修的好。


    Hobolite mini显色指数 图片来源:淘宝Hobolite旗舰店


    所以显色指数也是你买灯光的时候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请大家务必要注意。尤其是买LED这种原理的灯光,它跟钨丝灯卤素灯都不太一样,钨丝灯什么的它跟太阳好歹原理差不多,只是发个热发个光, LED就很容易出现显色指数不好的情况。


    © 叶梓


    除了这三个要素以外,我们还要考虑一些细节的要素。比如说这盏灯它是不是内置电池,电池容量是多少,能够这盏灯发多久的光?还有就是它的色温可不可以调整?调整色温的过程中它的档位能不能细腻一点,一点一点调,能不能调得更细腻、更精准?你看,我这个灯光用的是黄色色温拍摄的,模拟的是日落时的太阳光的效果,其实这盏灯也有白光的色温可以发出来。


    Hobolite mini可通过APP细致调整色温和亮度参数 图片来源:淘宝Hobolite旗舰店


    另外,现在大部分的补光灯都可以调整它的光线亮度,不过这个亮度它也分级别。有的灯只能分10级,10种不同的亮度灯光,有的灯它比较好,它可以分个100级,是允许你细致的去控制灯光的亮度。还有这个灯它本身那么亮的话,是不是有主动散热的系统,这里边没有风扇,能够把热量尽快排出来。因为热量太高的话,可能会损伤内部的元器件,或者它就自动关机了,保护自己了。


    图片来源:淘宝Hobolite旗舰店


    最后是灯光的附件够不够多。这个灯是可以加各种各样的滤镜或者是挡光片,可以随心所欲的去控制这个灯光的颜色,以及它的灯光的照射角度。我用过这么多的灯光,手里的灯光至少是二三十种往上走。 Hobolite确实是我在外出拍摄的时候非常喜欢使用的一盏小灯,这个品牌以前其实是面向工业级的产品,在电影行业里面运用的比较多,现在它也开始做摄影爱好者、摄影师用的产品,而且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产品系列,从大到小。我体验下来是觉得 Hobolite mini这盏灯,它从个头的大小、体积、重量、亮度、续航时间各个方面都算是比较合适的。

    好,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里了,还是那句话,更多摄影好课,请见“阅读原文”。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2309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栏目,不见不散


  • 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08天。

    前两天又跑去拍照了,给我的大学同学在朋友的小院里面拍了一些漂亮的照片。朋友家有一堵非常好看的红墙,而且她家的灯具也很全,因为对方也是一个摄影师,其中有一盏灯就很好用,我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下。


    © 叶梓


    你看,这个红墙上它是不是有一个很漂亮的窗影和树影呢?就是这个灯它做出来的。这是一种专门用来做造型的灯光,它是像手电一样可以投出一缕比较明显的圆形的光斑,然后在灯光的前边还可以再加一些挡片。挡片人家都给你做好了,什么形状都有,有的是一条缝的,有的是一个方形的窗户中间还带个窗棱,有的可能还有别的形状。


    图片来源:淘宝斯丹德旗舰店


    我们用的是一个比较常规的窗户的形状的这么个挡片,那光是个窗户还是有点单调无聊,有点假,所以我们又在这个灯的前面摆了一些细碎的小花儿、树枝,让它挡出那种树影的形状,感觉就好像是窗外有树,阳光透过树梢透过窗户再射到房间里面来的这种情况。现在看上去非常自然了吧,人再往前面一躺或者一坐一站,怎么拍都是挺漂亮的。


    没有加档片的聚光灯 © 叶梓


    为什么我们需要这种造型的灯光呢?首先我们明确一点,就是如果你没有这个灯光,那光线也还是有,还是能拍照,但是光是从四面八方来的,方向不好控制。脸上因为只有亮的地方,没有暗的地方,它就不会有立体感,看上去会比较平淡。但是有了光,整个氛围一下就起来了,因为你突然就有了暗和亮的区别。暗的地方是用来衬托亮的地方的,黑暗是用来衬托光明的,只因为周围太暗才能表现出光明的可贵,这叫反衬法。

    所以在拍照的时候,如果你要能找到这种有影子有黑色环境的地方,或者是说你有一缕光能比其他周围环境都亮得多的地方,你就可以用这种明暗反衬法来拍照。但是它有它的难度,就以这个布景布光为例,如果这个树影刚好打在脸上就不一定好看了。脸上不是不能有影子,而是脸上的影子不能打扰五官的长相。就是如果因为这个影子花里胡哨的,在你的这个鼻子上一块、那个眼睛上一块,是吧?把五官都搞得很破碎,那我们就会觉得它有点不好看,有点都不是画蛇添足了,整个就毁掉这个五官的精致了,所以你要仔细的去观察她脸上的光和影是什么样的关系。


    聚光灯插入一条缝的档片 © 叶梓


    另外呢,就是你要特别关注这一个画面的曝光。因为周围都很暗嘛,所以你要是正常曝光的话,就很容易把特别亮的光线拍到曝光过度。要记得减一点曝光补偿,压低一点曝光,保证被阳光射到的皮肤是自然的、白皙的肤色,不要太亮,也不要太暗。这个曝光它以谁为准呢?就是以皮肤为准,因为我们是很关心自己的皮肤的状态的。

    最后提醒一下,光源的方向也很重要,因为正确的方向的光能够让人的五官变得更好看。比如说侧一点的光能显得鼻梁比较高,高一点的光呢显得人比较瘦。或者底下来的光、从下边来的光就很容易让人显得像是地狱一般的光线,你要特别注意这一点,这是摄影的一个基本功了。不过我们在这里就没有时间再给大家展开了,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点击底部的“阅读原文”,去了解我更多的摄影课的详情。

    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2308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栏目,不见不散



  •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 (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2307天。

    一位叫做jay的同学在早自习后方留言,问我人像的美姿到底怎么快速掌握,有没有什么技巧?他说一个一个记感觉非常费力.

    确实是这样,一个一个的叫死记硬背啊,但是很可惜啊,现在网上大部分的帖子啊、教学短视频啊、课程啊或者是书籍都在教你一个一个记姿势,它们的名字通常都叫做人像美姿100招,然后感觉你只要背下来就成大神了。但实际上呢这个只是学了一个皮毛和表面,而且学起来确实费劲。那应该怎么做呢?应该试图去理解它们背后的底层原理。

    底层原理这个词虽然被营销给用烂了,但是实际上它真的是蛮管用的,这是一个学霸学习法,是一个用最小的力气学最多的知识的学习方法,你也可以认为它就是学习的捷径。上次出了一个问题,好像有人吐槽我来着,说哪有什么捷径,你这么说是不负责任的!唉,因为我就是这个捷径的受益者,我知道这么学可以省下大量的时间,是吧?非得去苦哈哈的才叫学习的,那个理念已经过时了。好,不多说,我就讲讲这个捷径的问题。就以美姿为例吧,你把那个美姿100招、200招买回来,你仔细看看它有什么规律吗?你可以自己总结,它不帮你总结你自己来。



    © 叶梓


    比如说我总结到的:第一,初学者、老百姓他很不会摆姿势,这个时候你让他摆任何夸张的姿势,他都会觉得非常别扭,所以最好就是去模仿生活中的状态。比如说他低头垂眼向下看,是吧?用手稍微往上抬一下去别耳朵旁边的碎发。这个姿势它来源于哪呢?它很像是比如说我初中的时候在学校图书馆里面见到对面的女孩低头看书时的一个姿势,你看,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 叶梓


    同样的你可以把它拓展到生活中的其他的时候。比如说坐地铁坐公交车的时候,那个女生什么姿势?两眼平视前方,一只手拽着上面拉环,对吧?整个身体是自然且放松的。如果被你拍的人紧张,你就得跟他说戏呀。你说你现在就捧着那咖啡杯,两个手捧着,放松一点自然一点,你就感觉自己好像在等人,等一个很久没见的朋友,看向街的那一头,看向窗户外面。你看,这种对生活姿势模仿往往是最有效的,是对谁都有效的。


    Photo by Markus Spiske on Unsplash


    普通人拍照如果这个姿势它跟生活无关,是你凭空捏造的姿势,那就会非常的怪异。就比如说有很多人捏着一朵花拍照或者是闻一朵花拍照,他可能无意识的就开始翘兰花指啊,脸开始往那边贴呀,很刻意对不对?这个姿势来源于哪呢?它是来源于舞台艺术,比如说话剧舞蹈,但你现在并不是在舞台上,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就会觉得这个姿势比较作。你看,第一个规律已经出来了吧,就是像生活的姿势是最自然的姿势。


    © 叶梓



    有人可能会想反驳啊,说老师,我看了好多超模拍照也挺好看的,那姿势好像并不是特别生活呀。嗯,怎么说呢,那些姿势其实还是来源于生活的,只不过是谁的生活?是她们的生活,是那些个性的、张扬的、充分自信的女孩子们的生活。她平时就那样说,所以她摆没问题,你一摆就有问题了,为啥?因为你的性格不是那样的。所以你去把自己装作是另一个人,装作是另一个性格的话,这里面一眼就会被人看穿,所以那些姿势不见得适合你。她们那些姿势为什么显得自信呢?其实也有规律可言。比如说喜欢你的小猫小狗是不是经常把肚皮露出来给你摸呀,对吧?动物都这样,就是如果双臂张开露出肚皮(肚皮是我们最脆弱的部位),如果你敢暴露自己最脆弱的部位,你就会显得很自信,很大方,对这个世界很热爱,并相信这个世界不会伤害你。

    那反过来讲,如果你两只手把自己抱得紧紧的,这就是所有哺乳动物的一个防御动作。这个狗为什么夹尾巴呀?它其实也是把自己紧紧地抱在那里,对吧?你看,这是第二个逻辑,就是你要找到适合你这个性格的动作,你要引导别人的话,要引导对方的性格所应该摆出来的动作。当然了,职业模特除外,因为职业模特她有一定的表演的能力,它可以表演这种性格或者是那种性格。


    © 叶梓


    此外呢,摆姿势还有一件事要特别注意,就是你不要为摆姿势而摆姿势,你一定有什么目的。比如说想显得自己变瘦,身材变好,你有了这个目的以后再采取相应的姿势。

    不过今天的时间非常有限,我们就先聊到这里,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在下方留言区留言或者是多点赞,多转发我们本期早自习,那我们下周一的摄影早自习中就陪大家继续探讨怎么摆姿势,可以显得自己瘦一点,好吗?那么还是那句老话,更多摄影好课就在我“阅读原文”中。

    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第2307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栏目,不见不散


  •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 (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06天。


    Photo by Marco Xu on Unsplash


    有一位同学在线下课我们聊天的时候给我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他说:叶老师你认为摄影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科学呢?我想当我问出这样问题的时候,大家心里面都会有一个第一直觉的答案,有人可能会认为它是艺术的,有人认为它是科学的对吧?说它是艺术的,是因为它像其他所有门类的艺术一样能够按摩我们的心灵。但是它好像又像是一个科学,因为我们在学摄影的时候,总是在学习一些规律,构图的规律、光线的规律、色彩规律,还有相机操作的方法,这些又好像是学习科学的方法。


    © 叶梓


    那么摄影到底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科学呢?我心中其实是有一个确切答案的,我认为摄影从根儿上来说它是一门艺术。因为它的目的不像科学那样是为了去研究、去发现、去发明,摄影和其他所有门类的艺术一样,它都是用来表达自我的。当然了,因为它是拍照嘛,它是记录真实的世界,所以它跟其他艺术门类又有点不一样,它可能比其他所有的艺术都要更加能记录真实。


    © 叶梓


    所以我经常跟学生说摄影两大作用:一是记录,二是表达。表达的基本上都是艺术,就比如说语言的艺术、音乐的艺术、舞蹈的艺术、舞台的艺术、电影的艺术都是表达。但是摄影又跟这些艺术门类有一个很大很大的不同,就是摄影尤其依赖高科技,其他的艺术对科技的依赖就少一些。

    我举个例子,如果单论唱歌和跳舞,不说其他的舞台乐器灯光的这种配合的话,你就是今天开心了想唱支歌想跳支舞,你这个用自己的身体就能做得到,这是最直接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当然了,和它们一样悠久的还有语言的艺术,对吧?但是一旦你要把语言的艺术写成文字、写成书,那我们就开始要依赖科技了。比如羽毛笔啊、铅笔啊、钢笔啊,这些工具帮我们去表达。你想让更多的人看到你的艺术,你是不是需要去印刷呢,是吧?所以它这也是依赖于科技的,但这些科技在我们现代人眼里看来那就是比较习以为常了。


    Photo by Alex Azabache on Unsplash


    相比之下摄影依赖科技可是真的有点厉害,从胶片时代开始,它就对光学的技术是有比较高的要求的,那个时候机身结构还相对简单。但是现在数码年代了,机身里边各种电路板啊,实现了各种复杂的功能啊,里边有各种程序啊,还有芯片啊,有CMOS感光元件啊,这些东西都是非常高的高科技,至少在现在看来。这就造成了一种新的状况,一种别扭的状况,就是我们要去做一件很感性的事情,要去创作一个艺术的作品,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去依赖一个非常高科技的,换句话说也是非常理性的工具去实现这个艺术的创作。

    用理性的实现感性的,这里边确实有脱节啊,它会造成两个后果:


    © 叶梓


    第一呢,就是那些只想表达自我的人,只想创作艺术作品的人,他对理科的东西,对这种数码的装备不是很熟悉。这样一来他可能会觉得有一些力量没有施展出来,想实现的效果拍不出来,他不像在大山里喊一嗓子、唱一首歌那么的潇洒自如。


    Photo by Ning Shi on Unsplash


    另外一种后果就是有很多特别喜欢数码装备的同学,特别重视理性逻辑的同学,他可能会过分重视摄影的工具,也就是照相机、镜头或者其他的装置。他不仅喜欢把玩这些工具,而且非常相信这些工具的力量能让他自己的力量变得更强,这是人类对工具的崇拜,是一个天性。最后呢,部分人可能就会相信摄影其实是一门挺科学的东西,我只要去按照一定的规律,比如说把东西放在黄金分割线上来拍照,这照片就一定好看。那就走入了一个工匠的领域,而不是艺术创作的领域。

    当然了,艺术并不是没有规律的,只是它的规律远比你以为的要复杂得多。就像是现在市面上有一些短视频它会告诉你说,你只要按照这个方法来创作一首歌,它一定是一个畅销的歌,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歌,大家能记住的歌。它给了你一个简单公式,说这样你就能创作好作品,你想,它真的是好作品吗?它出来的必定是个口水歌,对不对?因为它的规则过分简单了,所以它就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而摄影跟写歌其实是一样的,艺术并不是玄学,它背后是有着一套非常复杂的,当然也是非常精彩的规律,等你慢慢去发现。

    好吧,更多摄影好课还是在我的“阅读原文”中,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06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栏目,不见不散


  •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 (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05天。

    我经常听到初学者的提问说:老师,我拍照怎么才能避免模糊,怎么才能拍出更清晰的照片?这种问题看起来虽然简单,但实际上它背后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细节。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清晰它是一种感觉,而感觉这个东西它通常是比较泛的,比较包罗万象的。就比如说这个清晰的问题,它的反义词应该是不清楚,对吧?不清楚它可能有很多的原因,随便举几个例子。


    © 叶梓


    比如说你的快门速度太慢了,在拍照的时候手有点抖,然后画面就模糊了。


    © 叶梓


    或者你的快门速度还可以,但是你的焦距太长了,轻微的手的抖动也会导致你的画面剧烈晃动,从而拍出来的照片也是模糊的。


    © 叶梓


    这两个答案在网络上比较常见,但是事实上还有别的原因。比如说你感光度太高啦,或者你拍摄的时候光线太暗了,或者你的感光元件太小啦,都可能会导致画面中出现大量的噪点,这个噪点也会让我们觉得照片不清楚。

    当然了,照片清不清楚肯定也跟你的器材有关系,镜头够不够好?解析力够不够高?相机的像素够不够多?够多的话你设置的照片文件的像素数量是多少?它的格式是什么?压缩比例是多少?后期处理的时候有没有做一些特别有损画质的操作,甚至你放大的时候是不是放到过大去观看,从而从感觉上觉得照片是模糊的,并不清楚,这些都有影响。


    © 叶梓


    甚至我还有见过学生问我:老师啊,你看我拍这个人的时候,他后面为什么不清楚呢?唉,这个其实是小景深效果。大光圈、长焦距、近距离、大感光元件都会导致这个景深看上去比较小,远处就比较模糊。这是一种光学现象,我们根本不需要去逃避它,我们甚至会利用它,甚至有人会喜欢这种小景深的效果,对吧?它可以帮我们集中注意力在主角身上。


    © 叶梓


    其实还没完啊,比如说如果是逆光拍照,强烈的阳光射进你的镜头,形成了光雾光晕,那么它也会让你的整个画面看上去有点灰蒙蒙的,只不过是带有那种阳光的金黄色的那种灰蒙蒙。


    © 叶梓


    与这种效果类似的还有比如说镜头脏了。很多人的手机经常就有指纹摁在镜头上,相机就常年积灰,积了油在镜片上,但是又不敢擦它,镜片都那么脏,你拍的画面当然是带有朦胧感的了。


    © 叶梓


    最后还有天气的影响。如果你今天是一个爽朗的晴天,是新疆那种特别干燥的天气,那你拍出来的照片肯定是很清楚的。


    © 叶梓


    但是如果你要是在江南拍照,是雨天、雾天或者就是个阴天,但是它有水汽在空中,那么远处的景色,比如说山啊,它都会慢慢的变朦胧,变得模糊。这个时候如果你拍照只拍远景不拍近景,那照片里面就是没有一处是清楚的。

    你看,我说了多少种不清楚的原因,我自己都数不清了。可能还有啊,因为我录早自习是直接录音没打草稿,所以有可能说漏,如果你觉得我漏了什么,可以在底部留言区给我补充,也请大家见谅。

    不过,今天的早自习我却不是想给大家详细的去罗列这些影响画面清晰度的要素,我重点是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就是学习摄影就是把你的一个一个感觉,拆解成一个一个的逻辑。而一种感觉往往是包罗万象的,它可能是一种统称,所以它拆解出来的逻辑可能有很多条,很多不同的方面,可能需要不同的摄影技巧去应对。

    所以下次大家问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尽量的去翻译一下自己的感觉。比如说“老师,我的照片为什么是模糊的?”,你可以精确的去描述这个问题,例如把问题变成“老师,为什么我在雾天拍远处的山的时候,总觉得有点朦胧不清呢?”或者“老师,为什么我拍一个人的时候,他的眼睛是模糊的,但是他的衣服扣子却是清楚的呢?”你把问题描述的越详细,老师就越方便去帮你找答案。当然,你自己能描述得非常详细的话,那你自己也更方便找到问题的答案。学摄影的人好多人都是比较感性的,我们试着把它转化成理性的逻辑,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好,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05天,更多摄影好课就在“阅读原文”中。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栏目,不见不散


  • 加入摄影早自习群,请加微信:nihaoyelaoshi (暗号:喜马拉雅)



    你好,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04期。

    一位叫“开朗海洋”的来自于头条的朋友,他在读了我的“为什么相机拍的还不如手机好看?”这篇文章之后提了个问题,他说:我的单反相机拍出来照片为什么没有层次,还不如手机拍的清晰呢?


    图片来源:pixbay.com


    他实际上是提了两个问题,对吧?我们先来看看层次问题,再来看清晰的问题。要讨论相机和手机谁更有层次,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层次。层次主要有三个方面构成:


    © 叶梓


    第一个方面是距离上的层次,有的东西近,有的东西远,这叫有层次,距离层次。


    © 叶梓


    第二种层次是光影层次,有的东西亮,有的东西暗,有的东西介于两者之间,就是黑白灰明暗分明,我们之前早自习也有专门讨论这个的文章。


    © 叶梓


    第三种层次就是色彩的层次,比如说主色、辅色和点缀色,它分的比较清楚,而不是三个颜色都很平均,这个画面看上去没有一个主色调。

    但是以上这三种层次,它又要分宏观的和微观的这两种观赏的角度。宏观来说一张黑白灰分明的照片是光影有层次的。但从微观来说呢,在黑白灰之间有那么那么多的过度的、细腻的、变化着的那一些所有的细节,那种也可以称之为层次。


    © 叶梓


    比如说同样是一片蓝天,你的蓝天只有蓝色,它的蓝天是从浅蓝到深蓝,甚至带一点点晚霞的红色在里面,它有非常丰富的细节变化,它并不是统一的一个颜色,这种时候我们也会夸:啊,这个天空好有层次。

    那层次是什么搞清楚了,我们就来看看相机和手机之间它的层次上有什么区别。注意啊,这里我们就不单谈单反数码相机了,因为本质上单反数码和微单数码拍出来照片效果是非常类似的。


    手机摄影 © 叶梓


    相机跟手机的层次上有区别吗?有,非常明显。手机拍出来的照片它确实层次感从宏观上来讲会比较明显。比如说黑白灰分明啊,比如说天空亮部的地方看上去有很多细节啊,你看那个晚霞靠近太阳的地方还有那么多的细节的云彩变化,看上去特别过瘾。那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这是手机的算法已经帮你做过后期处理了,是手机已经主动的帮你做过HDR了,用多张照片来叠加,形成更好的层次观感。


    相机摄影 © 叶梓


    那相机真的不如手机吗?确实不如啊,拍出来是这样。但是,这里有一个特别大的区别,相机它的逻辑就不是一次拍出所谓的最好看的照片,为什么呢?因为每一个人喜欢的好看的方向不一样,有人喜欢细腻的;有人他喜欢爽朗的;有人喜欢品味细节;有人喜欢宏观上乍一眼看上去特别吸睛。那相机它并不知道你每一个个人喜欢什么样的风格,最后它的选择就是我给你拍一个细节留的最多的、最安全的、最不丢失这个世界的信息量的这么一种照片,完了你自己回头在后期处理里边你爱怎么调怎么调。因为我给你的信息够充沛,所以你后期愿意怎么做,你都不会有很大的束缚,不至于说你只能这样调,不能那样调,或者稍微调一调画质就损失的不得了。

    这个好像是你做菜,如果你买的菜那个鱼它已经臭了,已经发酵发到一半了,那你或许只能做一道菜,叫臭鳜鱼。但是如果你买到的是条新鲜的鱼,那你就有很多选择了,你可以选择清蒸,选择油炸,你可以选择把它处理一下,让它发酵到一半变成臭鳜鱼。你看,明白我的意思没有?

    所以手机是主动的帮你做完了后期处理,而相机是把后期处理的权利留给你自己。有人说那当然是别人帮我做完了(更)好了.是,但这也是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它不一定适合你的审美,或者手机就把所有人的审美都带到同一个方向上去了,大家都变成非常同质化的审美了。如果你有点追求的话,你就会发现这个不好,不太自由。

    所以你看,手机相机它作为拍摄工具,它针对的人群不一样,相机果然是专业一点,这个专业不一定是意味着它们高人一等,只是意味着它们懂得后期处理,它们不想让机器帮它做后期处理,它们对美可能有个性化的追求。


    手机摄影 © 叶梓


    另外清晰这个问题也是类似的,手机拍照就是因为它不够清晰,感光元件太小了,镜头太小了,捕捉光能力太差了,所以它就拼命的锐化,锐化的意思就是把它通过算法尽量的清晰化。但是锐化出来照片其实是不太好看的,放大以后全是问题瑕疵。照片看上去不仅不真实,而且数码味——就那种后期加工的味特别重,有点像做菜放多了味精的感觉。


    相机摄影 © 叶梓


    相机就比较老实,它拍到什么就存下来什么,它不对它做过多的后期处理,自然也不会在拍照的一瞬间就已经得到一个特别惊艳的画面效果。

    好,通过今天的早自习,我们就从根上了解了一下相机拍照跟手机拍照它的不同到底是为什么?它其实是有一个底层的需求上的不同的,拍摄的目标上的不同的,你会更喜欢哪一种呢?反正我两种都喜欢。生活中的记录,我也懒得P,我就手机一次拍完它好看就行了,但是我的画质就没有那么高的追求。但如果我真的搞起创作来呀,我希望这照片能洗下来呀,能挂在墙上啊,能送人啊,或者能在后期处理中能给我更多的余地了,是吧?让我随心所欲的调色调光啊,那我肯定要用相机拍照。你看,我就住在北京,我去趟三里屯,我可能带手机就拍了,可是哪天我要去新疆,那我肯定会把相机挂在胸口。

    好,今天我们就简单聊这么多,大家如果想学更多的手机相机摄影知识呢,都记得点底部“阅读原文”,那里面有我更多的摄影好课。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2304天(前两天好像还说错这个期数了,抱歉),我们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栏目,不见不散


  • 早安,我是晏飞,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303天。

    之前我有在早自习分享过我们在飞机上拍照应该怎么选座位,今天想再分享一个飞机上拍摄的小技巧,就是我们坐红眼航班的时候,怎么才能拍摄出一些有意思的画面,而且是用手机就能实现的。


    © 晏飞


    这是我在飞机上拍摄的,你看这个机翼两侧的有很多这种颜色和粗细各异的波浪线,是不是还挺好看的?这些波浪线是怎么来的呢?这是因为我是用了一个长时间的曝光,这些波浪线其实是城市和机场里跑到上的一些灯光,因为机翼相对于我来说是静止的,而这些灯光对于我来说是相对运动的,我用了一个长曝光,就能拍摄出灯光拖出的轨迹。那这个波浪是怎么来的呢?是因为我是在飞机降落的时候拍摄的,降落的时候飞机不是会有颠簸吗,所以就会形成这样漂亮的波浪线。

    这个照片具体是怎么拍呢?我们首先来说一下拍摄的参数。我的手机是小米13 Ultra,我是用了手机的专业模式拍摄,这样就能自己控制每一个参数,然后拍摄的曝光时间选择了30秒,这样才能拉出足够长的线条嘛。然后光圈就选择手机自带的最大光圈,我这个手机的最大光圈就是f/1.9。感光度一般会选择一个相对小的值,我这个手机的最小感光对是iso 50,但我试了一下,拍出来的画面还是有一点暗,所以选了iso 100。选择尽量小的感光度,会保证画面的画质能达到一个最好的效果。当然了,这个参数是供大家参考,大家可以根据当时拍出的画面进行调整。

    另外因为我们我们在飞机上隔着玻璃拍照,难免还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画面里容易出现机舱在玻璃上的反光,怎么避免反光呢?我给发一个示意图,这是我拍摄的情况。


    © 晏飞


    我是把手机放在遮光板和玻璃之间的缝里,利用遮光板来避掉玻璃的反光。当然我们起飞和降落的时候是要求把遮光板都抬起来的,这时候你也可以用毛毯、用黑衣服直接捂在手机上面,这样也能起到遮挡反光的作用。

    最后一点就是我们在选座的时候要选择靠近机翼的位置,因为它能帮我们提供一个前景。不然的话你想下一下这个画面你拍摄到的就是一堆彩色的波浪线,那谁知道你在干什么,谁知道你在拍什么呢,对吧?

    其实这个方法同样也可以用在在飞机上拍摄星空,而且星空它离我们相对比较远,所以它对于我们来说是相对静止的,你就可以得到一张在星空下的一个机翼的画面。但因为我这次的航班天气不是特别好,所以就只拍摄了这个的画面。

    好吧,今天的早自习就分享这么多,我是晏飞。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栏目,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