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ölümler

  • 每一个喜欢上瑜伽的人一定是遇到了对的老师。

     

    从他们样子和教学、与他们的交互,找到了和瑜伽的连接。

     

    我在巴厘岛生活的两个月中遇到了两个这样的老师,对我印记最大的是Yoga Barn的Tanya Kaps。她早上7:30的morning flow是我最经常上的一节课,经常性地在她充满诗意与深意的引导词中情绪起伏。她整个人,温和的笑意盈盈的,无需走近,你便能看到那种可见的光芒,满到流淌出来,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所谓的能量场。

     

    Tanya的瑜伽课让我意识到瑜伽课在教授体式之外还有更多可能。瑜伽教室也可以成为“教育”的场所,启发的场所,去传递体式之外的智慧,甚至让习练着因为一节课而引发行动,带去真实的改变。习练者带着各种目的来到教室,把90分钟交给你,而你就拥有了90分钟这些人完全的注意力,去创造有价值的体验。

     

    我毛遂自荐邀请Tanya接受了我的采访,于是她成为这档播客的第二位嘉宾。聊天中,Tanya解答了很多我的疑问,关于瑜伽精进的过程、关于瑜伽中的东方与西方视角、关于spirituality与科学、关于生活方式选择。为我的瑜伽体系建立起新的结构。



     

    本期嘉宾介绍

     

    Tanya Kaps




    20年经验的瑜伽老师


    巴厘岛精神瑜伽节Bali Spirit导师


    在加拿大、中国香港、新加坡、泰国、印尼巴厘岛等地教学


    目前是巴厘岛乌布著名瑜伽馆Yoga Barn资深老师,开设瑜伽课、200TT工作坊、和一对一咨询


    Tanya的网站: https://www.athomewithtanya.com/


    本期Highlight

     

    Tanya所在的巴厘岛乌布最著名的瑜伽馆 Yoga Barn可能是亚洲最好的瑜伽馆。Tanya课上最触动我的话:Yoga is a revelation, not a performance. 瑜伽是一种揭示,而非表演。


    如何成为瑜伽老师


    20多年前Tanya在泰国背包旅行时遇到一个“发光”的人,他散发出明亮的能量,让人很难不注意到(这和我感觉到的Tanya一样)。他是个瑜伽老师,他瑜伽课的引导词让人豁然开朗(opening mind and heart), 瑜伽的火苗被点燃,她很快被吸引,上瘾。


    从泰国回来的那段时间里,Tanya开始在一个瑜伽馆上会员课,生活拮据,每天一大早上班前骑车或滑板从城市的一端到另一端,上完瑜伽早课后再骑车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


    刚大学毕业的Tanya为加拿大政府工作,在格子间朝九晚五,很多paper work, 和她的性格不符,她本人是活跃、充满创意的。一天,坐在办公桌前面,看到高高一箩文件,全部是事务性工作,她仿佛看到眼前无数黑色白色的框框。她想,我的生活不该是这样的。于是她辞职了。


    碰巧的是,她所在的瑜伽馆主看到她对瑜伽的热情,提议赞助她参加瑜伽教师培训,但要求她培训完需要留下来在这个瑜伽馆教课。此时Tanya毫无犹豫一口答应。


    一切就是这么顺理成章都排列好了。当你准备好的时候,机会自然出现。如今Tanya做瑜伽老师已经20多年,从温哥华到香港和新加坡(PURE Yoga)到巴厘岛。



    瑜伽习练如何深入?


    当发自真实的好奇心和本源的热情,学习会自然发生。你会控制不住想到它,注意力会自然被相关话题牵引,对话、书籍、网上课程都会出现。我们的意图(intention)将会指导我们的注意力。


    Tanya对于瑜伽学习的逐步深入是纵向的,而不是横向的,是对自我认识、自我接受的不断深入,而非体式表演层面的拓宽。


    “突破”的第一个跃升是找到与呼吸的链接。呼吸是生命力的承载者,充满智慧,当在习练中找到很多呼吸的时候,动作的协调性上升,疼痛下降,意识扩展,你会开始注意到事物/身体的内在连接性。


    瑜伽会逐步揭示出潜意识中深藏的思维惯式, 如果一个人是应激(刺激、反应)模式,习练中常常伴有的内心独白是使劲与放弃,如此交替,体现在呼吸中就是屏气和急促的呼吸。当你找到习练中的呼吸,并把呼吸带到习练的挑战之处,就会逐渐根除旧有模式,疼痛会下降,找到更多平静与专注,能够有控制地反应而非应激反应。

     

    第二层“突破”是对于意识的觉知,觉察脑子里的想法,却不把自己和自己的想法合一,这就是灵性启发的过程。想法是一个客体,是基于旧有模式的反应。意识到这点,是巨大的精微层面的跃升,能带来极大自由。


    从身体层面转移到呼吸(能量)层面再到意识层面,就是从粗糙到精微的过程,这是一个纵向的过程,


    与这种纵向成长相对应的是横向的学习,知道更多体式,以积累为目标。体式是自然发生的,不是习练的目的。体式是通往更深层的工具。


    我们被我们重复做的事情而定义,真正的瑜伽是一个去除旧有模式的过程。



    如何融合东方视角与西方视角


    Tanya求知的过程以东方视角切入,即瑜伽视角,以西方的理性视角为补充。作为一个西方人,她生活在西方环境中,教西方学生,要成为一个好老师教这些学生,应该掌握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方式。Teach to your culture.


    西方视角考究理性、逻辑与科学。幸运是最近出现很多关于瑜伽的科学研究,例如正念(mindfulness)、冥想(meditation)等等,基于行为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来阐释瑜伽。


    每一个瑜伽习练者都需要自己去研究学习,找到答案。科学是碎片式的,科学会去近距离研究一个问题,却不关心问题之间的关系。Tanya深入到整合科学,关注不同学科如何关联,内心世界如何与外在世界连接,个人与整体,如何演化等等。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搜索Ken Wilber 和Peter Levine的研究。

     

    教授瑜伽是,当你和学生谈到数据,就能建立信任,创造实践的可能性;而学员通过亲身体验,会慢慢打开精微层面,爱、共情、灵性等等。



    灵性是宗教的反面

    Spirituality is the opposite of religion


    宗教是拿过来一个信仰系统,应用。而灵性在于质疑,探寻自我与宇宙,问问题,然后做实验,以自身和自己的生活为实验,是教条主义的反面。灵性是准备好质疑一切“教”给我的东西,一切我的文化告知我的东西,一切我的宗教宣扬的。

     

    瑜伽是向内的科学,关于自我的科学。


     

    如何选择瑜伽流派


    从六七十年前开始,哈他瑜伽开始出现不同流派。尤其是最近10年,媒体、线上教学、对于创新的追求,个体化等等,越来越多哈他衍生品出现,很多出自于某个个人的创新。在这之前只有哈他瑜伽,以及沿袭另一传承的昆达里尼。


    哈他融合体式、呼吸、收束法(banda)、手印(mudra)等等。


    Vinyasa流是哈他的一个技巧,随着一呼一吸移动,让能量、意识、存在流动循环;力量瑜伽(Power Yoga)关注建立力量和稳定,关于决心、意志力、稳定、专注、赋能、我行、我会;修复瑜伽关注修复放松、释放、放下、柔软、深度感知、互通。

     

    Ha 是太阳、阳性能量,tha是月亮,阴性能量。Hatha在探索自然之中的平衡。


    每一个流派拥有真理的一个部分,而非全部。作为现代社会一个求知的、有识别力的习练者,去了解这个习练关于什么,它的优势是什么?根据自己的状态,找习练流派,让自己回归平衡。


     

    爱上巴厘岛


    Tanya很喜欢巴厘岛的生活方式,被自然环抱,人工痕迹不过度,随处可见的美和创造力,盛放的花和爬满墙的植物,真实的美,充沛的阴性能量;巴厘岛提供慢的生活,一个紧密的灵性社群,足够大,互不干扰。


    每一次出门办事,她都停下来4、5次与人闲谈;这是生活的流动性。不需要按分钟安排时间,可以跟随内心的引导。有足够的空间去追逐某个冲动。时时有惊喜,不是线性的、封闭的、僵化的。


    本地人们会对视,有心的连接,文化丰盛,充满灵性,有很多真诚的微笑,总让人振奋。


    人们都是渴望连接的,只是很多时候环境不允许,很难找到。


    Tanya的小孩6岁。在这里养育小孩的好处在于,小朋友会默认人是善良的,是互相连接的,生活与自然在一起,在一个积极的社区中,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统一。



    从1对1咨询中发现


    学习瑜伽的路是一个没有终点的关于自我和宇宙的探索之路,她持续学习着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他人。而服务他人的方式常常与持续的自我成长有关,


    接下来Tanya希望做更多1对1的咨询。教大课是自上而下的,而1对1是在某个特定时间和阶段与某个人相遇,为那个人提供那个时间点最佳指引。

     

    建立一个容器,完全在场的、无条件的,在这个空间中看看内在的什么东西会浮现出。丢出一个问题,让更深层次的内容自然升起。移除限制,让每个人的内在智慧涌现。


    她通过1对1咨询发现人的共性,拥有同样的情绪,都面临类似的挑战。内心深度都有链接的渴望,找到有意义的生活。


    当灵性被开启,根本的洞见被打开,生活会进入自动运行模式,有一股力量指引你,把你的生活撕开扩展开。改变的过程不总是容易的,尤其是在你发现应该离开现在的状态,而走向哪里还不清晰的时候。

     

    关于At home with tanya网站


    希望跟着Tanya学写的可以探索At home with Tanya网站,这是她的一个草根项目,分习练部分和学习部分。学习部分是音频+视频,内容来自21天的教培项目。每一天讲解一个原则,建议学习一天的内容后练习1周在学习下一天。

     

    从粗重到精微、从物理到呼吸、到心理、意识和灵性层面。


    100节练习课程,来自Yoga Barn课程的录音,适合已经知道体式的有一定基础的习练者,音频而非视频能帮助把注意力收缩到关注内在感受和觉知;而视频刺激视觉,把人往外拉。




  • * 本期采访为英文采访。


    这一期,我和在巴厘岛乌布一个共享办公空间认识的数字游民Ricardo聊了聊他的生活以及我们对数字游民群体的观察。

     

    什么是数字游民?

     

    数字游民 (Digital Nomad)是一种生活方式,而非一项具体职业。他们:1.完全依靠互联网创造收入;2.通过完全依靠互联网创造的收入实现地域不受限的生活,即所谓的location independence

     

    Location independence一个好处在于可以“地理套利”:拿发达国家收入,在发展中国家生活。像巴厘岛这样的风景优美、服务完好、成本低廉的小岛自然成了数字游民的天堂。

     

    能支持数字游民这种生活方式的常见工种包括:程序员、数字营销、自媒体、设计师,作家、摄影师、咨询师等等。

     

    一个重要的公众号:数字游民部落

    一个重要的网站:Nomadlist.com

     

    巴厘岛的数字游民生态

     

    巴厘岛的两个数字游民聚集点是乌布(Ubud)和仓古(Canggu), 常年位列nomadlist20。这里有成熟的co-workingco-living 场所,为数字游民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Co-working space 推荐

    乌布:Hubud

    仓古:Dojo

     

    本期嘉宾介绍:

     

    Ricardo Alatorre Granados

     

    ·      一个我在巴厘岛认识的来自墨西哥的创业者。这辈子就没有给别人打过工。主营业务是自己的咨询公司,提供产品开发、数字营销、增长与创新咨询。业余还有无数小project

     

    ·      他的LinkedIn上写到:6年创业经历,创建了5家公司,并帮助超过50家公司起步。

     

    ·      他从一年半前年开始数字游民的生活,并将在可见的未来持续保持这样的生活方式。

     

    ·      他是个工作狂,工作使他快乐,学习给他营养。

     

    本期Highlight

     

    ·      职业轨迹:本科学习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买卖办公用品 - 买卖办公软件(CRM)- 科技领域的创业

    ·      因为自己想旅行,2年前开始通知同事和客户,公司要开始远程办公了。他解散办公室,让同事各自在同一个城市(墨西哥城)远程办公,测验了半年,80%的客户都保留住了

    ·      走上数字游民道路是为了寻找自己未来可以定居生活的城市,无法想象自己在墨西哥城养育小孩,没有安全感

    ·      第一站选择新西兰的奥克兰,为了学英文

    ·      半年后去悉尼,呆了8个月。悉尼也有很强的创业者社群,悉尼政府提供免费的共享办公空间,可容纳1000人。他认为悉尼是一个他可以定居生活的城市

    ·      离开悉尼,来到巴厘岛,巴厘岛是数字游民大本营,这里非常国际化,工作气氛好,文化包容性强,适合作为数字游民的起点

    ·      Ricardo巴厘岛的典型一天:(因为时差)5点开始工作(各种电话会议),8点早饭,然后去共享办公空间办公,工作到下午67点,散步回家。每周规律工作5天,周末偶尔工作。

    ·      业余生活取决于城市供给:悉尼去酒吧和电影、巴厘岛读书

    ·      数字游民两大挑战:时差 & 孤独感

    ·      未来还会考虑回巴厘岛,和工作伴侣或者生活伴侣一起,这里有很多美想要与他人分享

    ·      他对数字游民做了大量调研,发现没有人想一直旅行。长期旅行让人感到疲倦,每到一个新地方,都要重新结实朋友,熟悉当地服务设施,这个过程消耗精力和情绪

    ·      数字游民这个词暗示着,一直在路上,没有终点,但大部分人最终都希望有所积累,在一个地方安定下来

    ·      如果去规划数字游民的成长路径,最终方案是找到一个基地,大部分时间在基地城市生活,每年留出固定时间旅行工作,例如一年当中6个月在基地城市生活,6个月旅行生活

    ·      情侣/夫妻数字游民是满意度最高的,两个人彼此陪伴不仅仅降低孤独感,情侣更能欣赏细微的美

    ·      大部分数字游民的动机:旅行看世界(但不够有钱需要工作),更多地了解自己获得个人成长。在旅行途中,认识的人和经历的事情让你认识到,各种可能性的存在,it’s possible

    ·      他当下的职业目标是创立一个(可以卖掉的)健康的公司,然后再去创业。他正在做一个we are nomads – 西语平台,帮助人们成为数字游民。

  • Eksik bölüm mü var?

    Akışı yenilemek için buraya tıklayın.

  • “随心所欲”是一档关于“自我发现、自我成长,以及生活方式设计”的播客节目。我将在这里持续为你输出“随心所欲”的灵感, to follow what your heart desired。


    上一期我聊了聊间隔年是怎么回事?以及我经过怎样的心路历程开始了自己的间隔年。不工作看似轻松自由,在做决定的时候和实践的过程中都惯常有焦虑感和自我怀疑。


    如今从8个月的间隔年回来,我个人的真实体会是,收获太大!物超所值!改变人生!


    这中间发生了些什么呢,这一期我会通过7个小故事来讲述我间隔年。我为它们找到了一条主线。当然,你也可以轻松地将它们作为旅行灵感来听。


    如果这是你第一次听这个节目,欢迎回过头去听一下节目的第一期,会对来龙去脉更了解。


    第二期 Highlight:

    - Yoga Nidra工作坊中一个关于鸟的比喻

    - 瑜伽200小时教培,我学会了练瑜伽时不再去强迫自己,学会了接受

    - 内观冥想-世界变安静了,觉知无限放大

    - 纽约 - 感到无聊与接受无聊

    - 尼泊尔的雪山徒步 - 享受一段偷来的时光,happiness is only real when shared.

    - 巴厘岛,我发现了瑜伽课的另一种可能

    - 在巴厘岛遇见数字游民

  • 大家好,我是Claire,一个有点小情怀、有点小才华、还算勤奋的普通人。


    辗转过一些城市和工作,目前“随心所欲”地加入了一个美国瑜伽品牌负责中国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业余时间经营自媒体,倡导active lifestyle, 可持续生活和多元价值观。


    我有一个个人公众号:Wonder我们(ID:wonderwomen2018)


    “随心所欲”是我的第一档播客节目,用声音来分享各种类型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选择,会采用单口和采访的形式录制,大部分是中文,偶尔也会有英文访谈。


    播客的第一期和第二期关于我刚刚结束的为期8个月的间隔年。


    本期要点:

    - 关于“间隔年”这个话题的不同声音

    - 我自己是如何作为决定的

    - 不工作的生活不是只有爽,而是时常焦虑


    延伸内容:

    - Stefan Sagmeister TED演讲 "The Power of Time Off"

    - 播客节目“Blow Your Mind职场系列”第20期:间隔年?这是个糟糕的做法

    Tim FerrissTED演讲“ Why You Should Define Your Fears Instead of Your Go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