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ölümler

  • *本期节目录制于5月23日


    这是我们与环西自行车中国挑战赛联合推出的【对谈传奇车手】系列节目,今天发布的这期是与丽莎·布雷瑙尔的对话,我们从她职业生涯发端开始聊起,到如何身兼公路赛和场地赛,并在两个赛场取得顶尖成绩,还回忆起东京奥运会期间夺冠瞬间,最后讨论女子自行车运动多年来的发展与现状。她关心德国自行车运动的发展,关心女子自行车运动的未来,被称作历史上最伟大的自信车手之一。


    【主播】


    楥子、 深焦镜头


    【嘉宾】


    丽莎·布雷瑙尔


    Timeline


    02:15 - 之前访问中国的经历。 

    05:07 - 对中国自行车社区的期待。 

    06:53 - 作为教练的角色和她与国家队的合作。 

    07:59 - 如何开始骑自行车,以及早期的比赛经历。 

    09:17 - 发现自己的自行车运动天赋。 

    11:10 - 德国自行车运动的现状和挑战。 

    12:25 - 为何选择成为教练。 

    13:41 - 回顾职业生涯和重要的决定时刻。 

    15:30 - 学习和自行车运动之间的平衡。 

    17:23 - 德国对有潜力的自行车手的支持政策。 

    18:54 - 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比赛和经历。 

    20:07 - 比较场地赛和公路赛的不同,以及如何同时在两个领域取得成功。 

    23:18 - 赛季中状态的切换和适应不同比赛的策略。 

    25:24 - 奥运会中的表现。 

    27:11 - 对参加环西中国赛的感受和期待。 

    29:54 - 对即将到来的比赛和赛道的期待。 

    31:18 - 女子自行车运动的发展和Lisa个人对这项运动的贡献。 

    34:11 - 对女子自行车运动未来的展望。 

    35:46 - 利用自己的声音推动女子自行车运动。 

    36:19 - 成为母亲后如何继续自行车训练和生活。


  • 【本期简介】


    2023年港百,唐景燕(小双)在100km组别进行中不幸右脚脚踝受了伤,从受伤做手术打钢板拆除钢板再到康复复出,差不多有14个月了……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朋友的我们阶段性记录了这个过程,也或者说跟她一起经历了这个过程。而这一次,是跑完2024港百并且获得了56km女子第四,开始进行规律性训练的小双。说起这14个月,她记忆最深的是第一次下地,像婴儿一样开始第一次学会走路…… 


    【主播】


    楥子、 深焦镜头


    【嘉宾】


    唐景燕(小双)-Salomon 精英运动员


    Timeline

    00:15 - 回忆重新学会走路的感人时刻。

    02:31 - 小双作为职业运动员的过去和现状。

    03:36 - 小双分享丢掉拐杖到开始跑步的过程。

    04:22 - 小双谈及第一次正式跑步的感受。

    06:17 - 小双描述训练过程中的反复和调整。

    06:44 - 康复过程中的心态和等待。

    10:35 - 康复过程中的迷茫和信心。

    12:14 - 第一次进山徒步的感受。

    14:27 - 康复训练内容和精神支持。
    15:58 - 小双面对关心时的压力。

    17:15 - 小双分享对关心的感受和个人调整。

    20:27 - 担忧因关心而可能产生的距离。

    21:20 - 作为补给角色参与比赛的经历。

    27:47 - CCC比赛的经历。

    28:17 - 解释选择做手术的原因。

    29:45 - 上钢板的疼痛感受。

    30:08 - 对CCC比赛的期待和执念。

    31:51 - 比赛中的极度疲劳和瞌睡。

    33:36 - 康复师对其参赛的态度。

    35:00 - 对行业从业者和大众选手的理解。

    36:33 - CCC比赛的艰难和绝望。

    37:33 - 赛后伤口的状况。

    38:34 - 拆除钢板后的感受。

    39:35 - 为何提前退出柴古比赛。

    41:08 - 比较两次手术的心态。

    44:43 - 回忆小双冲线。

    49:35 - 体型的变化。

    50:36 - 比赛成绩和态度的松弛。

    51:52 - 寻找教练的原因。

    55:16 - 分享牵线找教练的经历。

    56:10 - 小双与教练Nico的沟通和信任。

    59:17 - 恢复和超越过去状态的可能性。

    01:01:02 - 小双与教练合作的安全感。

    01:04:46 - 与教练沟通的训练反馈。

    01:06:07 - 与Nico合作的首场比赛。

    01:07:44 - 比赛中的情绪和压力。

    01:08:19 - 毒鸡汤的作用。

    01:10:06 - 有些痛苦需要独自承受。


  • Eksik bölüm mü var?

    Akışı yenilemek için buraya tıklayın.

  • 我们今天邀请到老朋友骆垠材,他刚刚完成一次史诗级旅程,从冈仁波齐出发,最终抵达北京,但这与他原本的计划大相径庭,最初,他计划完成超过20000公里的环游中国,打破原来由德国人保持的最长轮滑旅行8600公里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事与愿违的是在途中遭遇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不得不停下脚步,改变路线。


    【主播】

    深焦


    【嘉宾】

    骆垠材(@白兔上树)


  • (注:本期录制在海边bar,录音环境比较复杂所以会有一些杂音。)


    【本期简介】

    乌鲁鲁,一个乍听好像语气词又好像是个乐器的名字,其实所代表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岩石-艾尔斯岩。而因为它全身赤红,位于澳大利亚中部地带,所以又被称为澳洲的“精神心脏”。因为同为在澳洲培训的学员,楥子偶遇了乌鲁鲁中文旅游的负责人Steven,跟他一起聊了聊和乌鲁鲁的故事,以及在乌鲁鲁其实拥有着非常多原住民的文化,原始的户外资源,乌鲁鲁马拉松和神奇的力量……

    (更多乌鲁鲁相关信息可查询:乌鲁鲁中文旅游 or 维基百科)


    【主播】

    楥子


    【嘉宾】

    Steven Wang - 乌鲁鲁中文旅游负责人、澳洲华人铁三俱乐部会长


    【Timeline】

    03:00 - 06:20 因为大学时期的一次打工经历,从此就扎根在旅游这个领域

    06:30-11:30 2004年第一次去乌鲁鲁,就被吸引了——那里才是真正的澳洲

    11:20-22:00 第一次去到乌鲁鲁之后就决定,要扎根在乌鲁鲁到八十岁

    23:00-29:00 “乌鲁鲁”其实是澳洲原住民给艾尔斯岩起的一个艺名,还是莲花生大师曾经的道场?

    30:00-38:30 第一次到乌鲁鲁要怎么玩?

    39:20-41:30 乌鲁鲁的奇特户外景观

    42:00-52:00 乌鲁鲁徒步和乌鲁鲁马拉松,其实是个“限量的”活动

    52:30-59:30 乌鲁鲁原住民文化最重要的点是-sound line

    1:04:20-乌鲁鲁旅游的最佳时间?——当你坐上飞机要来的时候



  • 【本期简介】

    本系列音频节目是由越·野Talk和Salomon一起联合制作的内容-「黄金联赛在四姑娘山的声音」。2024年4月27日我们将一起迎接Salomon 越野黄金联赛世界系列赛分站赛的中国系列赛总决赛。


    第二集:姚妙|还是那位我们熟悉的越野跑女王,但好像也不是了?

    (特邀采访者:lulu)


  • 【本期简介】


    本系列音频节目是由越·野Talk和Salomon一起联合制作的内容-「黄金联赛在四姑娘山的声音」。2024年4月27日我们将一起迎接Salomon 越野黄金联赛世界系列赛分站赛的中国系列赛总决赛。


    第二期:范邦林|在Salomon未来之队,即是鼓励也是实力

    (特邀采访者:lulu)

  • 【本期简介】


    本期嘉宾的是 Ecole Nationale de Ski et d'Alpinisme(ENSA)法国国立登山滑雪学校的教练高宁,他1981年就来过中国攀登珠峰,1983年还尝试小团队无氧攀登珠峰,最后失败,在成都做过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副领事,有10多年在中国生活的经验,帮助建立西藏登山学校,我们之前一期节目嘉宾攀登运动员杨小华,在高宁的帮助下正在ENSA学习,有希望成为获得ENSA认证高山向导的第一位中国女性攀登者。高宁非常有国际视野,用文化比较视角看待中国和欧洲的差异,非常客观中立且有启发性。



    【主播】


    楥子、深焦镜头


    【嘉宾】


    Serge Koenig(高宁)

    Ecole Nationale de Ski et d'Alpinisme(ENSA)法国国立登山滑雪学校

    International & Development Manager



    【Timeline】


    01:10-03:00 从ENSA开始,又回到ENSA做老师

    03:15-05:30 人生第一次攀登是在14岁的时候,然后就停不下来了

    05:50-08:00第一次来中国是1981年,攀登珠峰;第二次来中国是1983年,还是攀登珠峰,但这一次是无氧攀登

    08:10-9:50 第三次来中国是帮西藏拉萨建立攀登学校

    10:00-25:10 高宁对真正中国的认识,全都在他的书里。“我有两个故乡,一个在成都,一个在霞慕尼。”

    25:30-30:50 ENSA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建立的初衷是什么?

    31:00-34:50 进入ENSA学习之前需要进行非常严格的面试,这是为什么?

    35:00-39:00 为什么不考虑降低ENSA面试的标准?或者缩短培训的时间?

    39:20-43:00 ENSA学校的背面墙体上,有一幅非常有代表性的油画,这幅画就是高宁画的

    43:10-46:00 每年八月十五日,在霞慕尼都会举办登山向导节

    46:30-48:50 IFMGA国际登山向导协会联盟里有二十五个成员国,为什么中国没有加入?

    49:00-58:30 杨小华会成为第一位获得ENSA认证的中国人,因为她非常认真和努力!


  • 【本期简介】


    当我们现在提起瑜伽的时候,往往都会说一些体式或者流派,但其实瑜伽最开始的初衷是精神修炼,是在探索,而非仅仅是对动作的要求或者流派的追随。一次偶然的机会,深焦体验了一次户外瑜伽,而他当时的老师就是我们今天请到的嘉宾,任劲松Sean,一位有超过20年时间习练瑜伽的老师,也正是因为任老师,让深焦有了一次对瑜伽不一样的认识。在这次聊天的开始,我们就抛出了最想知道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户外瑜伽?而答案并不可能瞬间答出,因为瑜伽的历史就好像一位有着很多年故事的老人,一切的演变都是循序渐进的,答案就在本期的节目中。



    【主播】


    深焦镜头、楥子


    【嘉宾】


    任劲松Sean

    【Timeline】


    2:30-3:50楥子对瑜伽的感受:会让自己阶段性慢下来

    4:20-6:00 什么是瑜伽?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来形容是什么?

    6:10-16:40瑜伽发展的历史和分类,1939年瑜伽就已经来到中国了

    17:10-25:50不同瑜伽流派各有什么特点

    26:10-29:50瑜伽最初的精神修炼还在吗?

    30:10-36:00 瑜伽的探索的精神到底是什么?

    37:00-39:40 所以把习练瑜伽的场景从室内换到室外,是不是效果会更好?

    39:50-41:00 开始做瑜伽或者说开始身体练习的时候,会很快跟自然界的能量产生连接

    41:30-44:10 所有的瑜伽流派都适合在户外练习嘛?

    44:20-49:40 冥想练习一定需要坐着嘛?

    50:00-55:00 除了山河湖海,任老师还在哪些户外场景中练习过瑜伽?

    55:10-1:02:10 当你想要练习瑜伽的时候,开始的过程越简单越好

  • 【本期简介】


    本期节目是和「自然漫谈」串台共同录制。

    2024年年初,一则有关“四姑娘山全保护区内 自2024年2月25日起,停止开展一切户外活动(包含登山、露营、攀冰、攀岩、徒步穿越等所有户外项目)。恢复开放时间将根据实际情况另行通知”的新闻突然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新闻指出此公告仅限制户外活动,景区常规旅游不受影响。这不禁让我们联想,这是暂时性还是永久性?当我们提到户外运动的时候,其实并存的就是环境保护。可当我们越来越多的走进户外,去想要更频繁的拥抱大自然的时候,这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是随之而来,比例甚至更大。同比美国国家公园,其实不难发现他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政策和方法对环境进行一些保护。所以我们邀请了「自然漫谈」 的主理人-林吴颖,一起聊了聊这个话题。我们很好奇到底户外活动对自然保护区,或者说自然环境带来了哪些问题?而这些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人为的解决?


    非常建议每一位喜欢户外运动的朋友都可以收听这期节目,如果你也有一些小感想或者小举动,欢迎分享给我们。


    【主播】


    深焦镜头 爰子


    【嘉宾】


    林吴颖 (可在全网�和�自然漫谈播客)


    【Timeline】



    02:40-04:20 自然漫谈和海洋自由谈的主理人-林吴颖,主要工作也跟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相关

    04:30-10:10 美国国家公园的政策以及保护经费来自于哪里?

    10:30-14:10 中国国家公园的建立体系

    14:15-16:15 人走进自然的次数越多对自然的危害就越大,但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并不是二元对立

    16:30-23:20 美国国家公园的人为控制保护措施

    24:20-30:20 户外运动到底对自然会产生多大的破坏?

    30:40-37:20 人和自然的关系如何来平衡

    38:00-49:30 我们可以通过某些尝试和改变,对自然进行真的保护

    50:00-59:50我们曾经犯过的无意识的错误行为-扔过去、开辟新徒步/越野路线、倒没喝完的运动饮料

    1:00:10-1:03:50 户外厕所一定要先挖地三尺(挖一个坑埋起来,并且远离水源)

    1:04:00-1:12:30 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其实很严峻,但可以从个人的细节方面减少对自然的影响




  • 【本期简介】


    冲锋衣,这个在2023年比明星热搜榜还要有话题搜索量的名词,似乎已经不再是户外场景中的专属产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时尚,潮流或者个性彰显的时尚单品。各种各样的颜色,巧妙用心的设计,五花八门的品牌,高高低低的指数,让购买冲锋衣的用户各种犹豫和选择困难,我们作为户外运动爱好者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到底什么样的衣服可以成为冲锋衣?冲锋衣是否有软壳和硬壳之分?我是否需要买一件冲锋衣…… 带着这些看似小白但确又好像被人容易忽略的问题,我们请来了好朋友-小吴老师,一位冲锋衣的收藏家,他的冲锋衣收藏可以有一个博物馆来承载了。而因为喜欢收藏冲锋衣,也让小吴老师对冲锋衣进行了很多研究。



    【主播】


    深焦镜头、媛子


    【嘉宾】


    小吴老师(小红书:小吴老师Notebook)


    【Timeline】


    1:30-4:20 小吴老师是一名博士生导师,本科恰好是地质专业,所以对冲锋衣情有独钟

    4:30-6:00 收藏冲锋衣会出现“毁三代”的现象吗?

    6:20-8:50 收藏过程中发现,冲锋衣涨价也很猛

    9:00-14:00 冲锋衣的设计初衷是什么?冲锋衣的概念只在中国有

    14:20-18:10 冲锋衣应该如何进行分类?硬壳、软壳、超轻?

    18:20-19:15 Fasthiking、hiking、越野跑这三个场景当中,会怎样挑选轻量化的冲锋衣?

    19:20-24:20 冲锋衣的防水材料结构

    24:30-26:30 长时间使用冲锋衣之后,外侧会出现反白,是为什么?

    27:00-30:00 怎么理解冲锋衣的防水指数,是数字越大防水指数越高嘛?

    30:10-35:20 冲锋衣防水和透气是不是想悖的?

    35:40-36:00 冲锋衣的透气指数怎么看?

    37:00-43:00 怎么挑选一件硬壳冲锋衣

    43:10-46:35 冲锋衣可以作为滑雪服吗?

    46:50-53:00 冲锋衣在极度环境下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53:20-57:00 冲锋衣是否有自己特有的风格?

    57:20-1:03:10 小吴老师Notebook的冲锋衣推荐(基于自己的收藏和喜欢的风格)

  • 【本期简介】

    日本的熊野古道,是东方的朝圣之路。它与西班牙的朝圣之路一起,是两条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朝圣路线。类比欧洲和美国的徒步情况,日本有着专属于自己的徒步文化和特点。媛子在2024跨年的时候完成了熊野古道的中边路,胡老师即将出发去日本徒步,面对同样的目的地,在徒步的装备和时间安排上,两人有着很大的区别但也有着相同的准备。所以日本徒步以及徒步熊野古道,都有哪些是需要提前准备和随机发生的事情?


    【本期嘉宾】

    FredHu胡老师


    【主播】

    深焦镜头、媛子


    【Timeline】

    00:02:26:徒步与越野跑:选择路线的经济性和乐趣对比分析

    00:07:32:徒步旅行:挑战自我极限的奇妙体验

    00:15:12:探索野生南美:文化与历史的差异体验!

    00:22:47:日本越野路线的独特之处:自然步道的指引与保护

    00:30:23:追寻欧洲历史的徒步之旅:西班牙朝圣之路难忘经历

    00:38:00:日本熊野古道-民宿预定

    00:45:37:日本熊野古道-必备装备:手套、帽子和袜子

    00:53:10:日本熊野古道-额外准备 能量胶和充电宝,还有美食之旅

    01:00:48:日本旅行必备:现金与公交卡,以及google map的正确使用

    01:16:01:日本自然环境体验与宗教文化探索

    01:23:37:日本徒步愿望清单 Bucket list:Yakushima屋久島-幽灵公主的电影灵感来源

  • ITRA国际越野跑协会的宗旨是营造自然友好公平公正的越野跑氛围,这也影响着它出品的播客节目的选题范围,自第一期上线以来,到现在已经有一年时间,这档节目讨论的问题多有争议性,例如在全球越野跑社群中存在的性别和种族不平等现象,这次我们邀请到节目主播Jeff Campbell,从他个人的故事聊起,然后聊聊ITRA是如何做播客的。


    【主播】


    深焦镜头、媛子


    【嘉宾】


    Jeff Campbell(越野跑精英运动员、ITRA播客主播)


    【Timeline】


    01:24 Jeff Campbell自我介绍

    02:28 Jeff Campbell的跑步经历

    08:18 日常生活中的运动安排

    09:24 在香港生活之前对这座城市的印象

    12:53 香港越野跑社群的特点

    14:31 成为加拿大越野跑国家队队员参加世锦赛

    20:22 如何被选中成为ITRA播客主播

    24:15 ITRA播客的特点是什么

    25:51 从不看评论的主播

    29:27 作为一个白人,如何开展越野跑社群种族问题的讨论

    33:01 如何处理敏感话题的讨论

    38:01 如何平衡自己的兴趣和大众的需求

    40:21 ITRA播客是把全球越野跑社群链接起来的工具

    46:16 Jeff Campbell说自己更像亚洲越野跑者


  •  


    【本期简介】


    117日那天,在安踏香港100越野赛(简称香港100)新闻发布会现场,游培泉跟我们说他对比赛有信心,他的性格向来坦诚直率,说没有问题就是没有问题,但100公里过于长,总会有意外发生。三天后,游培泉就会再次站到北潭涌的起跑拱门之下,他旁边有多吉、蒙光富、张火话、Tyler Green、赵家驹、邓国敏、覃桂都等诸多精英选手,所有人都想拿冠军,所有人都有可能拿冠军。1月19日,是安踏香港100越野赛103公里组别比赛当天,除了现场的1800名跑者,还有数万人在直播间里观看这场比赛,因为大家都想知道到底今年香港100的冠军会是谁?就当距离大帽山还剩十公里的时候,信号突然丢失了十分钟,而这消失的十分钟就成为了香港100最戏剧的十分钟……



    【主播】


    深焦镜头、媛子


    【嘉宾】


    游培泉(安踏冠军代言人)、么么茶



    【Timeline】


    00:02:17:意外的戏剧性结局:丢失的十分钟错过第一名
    00:05:07:失误引发的电解质紊乱:一个盐丸都没吃,甚至还扔到了地上
    00:09:13:针草帽真的很折腾,腿无力只能勉强支撑
    00:11:25:很想拿冠军,但也不急也不是跑快了
    00:13:32:面包真的被猴子抢走了,但是失误与猴子无关
    00:25:40:其实偏执是把双刃剑

    00:30:49:突破过去,重新出发:赛后决定参加2月的美国Black Canyon Ultras
    00:35:57:内心强大的人:不被压力所困扰的生活方式
    00:41:07:越野跑中的心痛与成长:每一次哭之后都会进步,人只有敢于面对未来才能有未来
    00:46:14:我的赞助商很“纵容我”,让我有舒适感,我身上穿的都是我喜欢的品牌
    00:51:23:港百和游培泉有着相同的气质:清晰的目标和脚踏实地的感觉
    00:56:33:越野跑之外最爱的还是超马



  • Fell down, then up。

    跌倒,然后爬起。


    这是我们联合香港100越野赛在未来两周开始的一个专题,用几期节目讲述越野跑者的成长故事。越野跑的路线有升有降,生活的过程同样有起有伏,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经历教训,收获经验,从现在抵达未来,这叫做成长。


    第四期节目的讲述者是沙子,他是一位设计师,同样是一位耐力运动爱好者,在越野跑领域,他在尝试利用废弃物料的再利用,希望能够延长用过即废弃的垃圾的生命,听听他的故事。

  • Fell down, then up。

    跌倒,然后爬起。


    这是我们联合香港100越野赛在未来两周开始的一个专题,用几期节目讲述越野跑者的成长故事。越野跑的路线有升有降,生活的过程同样有起有伏,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经历教训,收获经验,从现在抵达未来,这叫做成长。


    第三期节目的讲述者是缺牙,他是一位建筑设计师,也是一位给孩子办越野赛的赛事美工,这个比赛叫做:林听少儿越野,这场比赛无排名,无奖金,但有非常多美丽的“昆虫” ~



    【Timeline】

    1:00-2:30 一位建筑设计师兼做儿童越野赛美工

    2:50-6:00 因为一张非常漂亮的海报,开始了第一次越野

    6:30-8:30 体育赛事跟美学,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9:10-12:10 缺牙还有个身份,是一家儿童体适能机构的老板,原则就是:在孩子体育记忆最好的年华享受运动的快乐

    12:30 林听少儿越野赛两大原则:不排名、重美工

    16:50-20:10 童年对缺牙的影响也给他作为美工带来了很多影响

    20:50-23:30 林听少儿越野赛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社交的场所

    24:00-27:30 从孩子参与越野赛开始,就教会他们合理的环保理念,比如不提供一次性纸杯,活动现场垃圾分类

    28:00-30:30 作为建筑设计师的他,日常时间很紧凑,而越野跑就是他个人的冥想,也是一场独自的修行


  • Fell down, then up。

    跌倒,然后爬起。


    这是我们联合香港100越野赛在未来两周开始的一个专题,用几期节目讲述越野跑者的成长故事。越野跑的路线有升有降,生活的过程同样有起有伏,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经历教训,收获经验,从现在抵达未来,这叫做成长。


    第二期节目的讲述者是Jack,一位越野跑爱好者,还有他的buddy-Lucy,一只三岁的边牧。他们一起训练,一起跑越野,一起去感受大自然书写新的越野跑故事。


    【Timeline】


    01:10 Jack自我介绍-越野跑是他现在户外运动的主项

    02:30 Jack领养Lucy(边牧)是在2020年,然后开始了越野跑之路

    04:10 因为裸辞,偶然开始了越野跑

    06:50 第一次越野跑参赛经历是在崇礼,抽筋收尾但却爱上了越野跑

    08:50 在遇到Lucy这只边牧的时候,就奠定了他们一起跑越野的开始

    10:30 边牧是有越野跑鞋的,但需要两只两只买

    16:00 带着宠物一起跑越野赛,其实难的不是人类而是狗

    18:10 越野跑站台是体验,是给Lucy的一次很新奇的体验

    19:35 越野跑给Jack增加了很多动力,和探索自然、未知运动的底气

    25:00 最新计划-2024年人生第一场60km,美国亚利桑那州


  • Fell down, then up。

    跌倒,然后爬起。


    这是我们联合香港100越野赛在未来两周开始的一个专题,用几期节目讲述越野跑者的成长故事,越野跑的路线有升有降,生活的过程同样有起有伏,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经历教训,收获经验,从现在抵达未来,这叫做成长。


    第一期节目的讲述者是越野跑运动员四郎多吉。


    【Timeline】


    01:01 四郎多吉自我介绍

    03:22 从记事起开始干农活

    05:17 第一天训练跑8公里

    06:32 700块钱的报名费

    11:11 在亚丁获得国内第二的成绩

    14:04 从银行借钱1万元去玉门参赛

    17:05 一次残酷的75公里的比赛

    20:25 意外收获亚丁景区的供职邀请

    24:17 辗转福州和老家两地

    26:39 面对残酷的压力

    28:27 宁海求婚

    31:54 越野跑改变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