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ölümler

  • 《西游记人生智慧》第4讲:孙悟空坚信菩提祖师是绝对是一个有道行的人,跟着这样的师父是一定可以学到本事,有句话说:“九日滩头走,一日行九滩”,孙悟空懂得“蓄势待发”的道理。


    课程介绍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孙悟空在斜月三星洞中一待就是七年,这七年中他平时都学些什么呢?学“言语礼貌”,也就是怎么样说话才有礼貌,学“讲经论道”,就是辩论经典,学“习字焚香”,也就是学写字,烧香拜拜这些事情,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来,孙悟空这七年只是上了一个小学,我们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谓的“洒扫应对进退”是什么意思呢?


    他坚信他的师父菩提祖师是绝对是一个有道行的人,跟着这样的师父是一定可以学到本事的,有句话说:“九日滩头走,一日行九滩”,孙悟空懂得“蓄势待发”的道理,可是孙悟空真的能得到菩提祖师的青睐,传他本事吗?这七年以来他几乎没有什么大的进展,但是孙悟空无时不刻的不是在准备着,所谓机会只青睐于有准备的头脑,所以一但机会来了,他才能把握得住,甚至是突飞猛进。


    “拈花一笑”是禅宗的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次大梵天王在灵鹫山上请佛祖释迦牟尼说法,大梵天王率众人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佛祖,隆重行礼之后大家退坐一旁。佛祖拈起一朵金婆罗花,意态安详,却一句话也不说,大家都不明白他的意思,面面相觑,这就是“释迦拈花”。释迦有个大弟子,叫迦叶。佛经记载,看见释迦拈花,迦叶“破颜微笑”。我们都知道宗教堂会,戒律极严,可就在这鸦雀无声之中,迦叶尊者竟然“噗嗤”一笑,尽管不是开怀大笑,只是微笑,也是大大出乎常规的。这就是“迦叶微笑”。摩诃迦叶破颜轻轻一笑,佛祖当即宣布了一件大事情:~



    祖师就故意假装生气的说:你这个也不学,那个也不学,你到底要怎么样呢?于是说完之后,就在孙悟空的头上打了三下,然后倒背着手,走入里面,然后把中关关闭,撇下大众而去。大家都开始抱怨孙悟空了,为什么要跟师父顶嘴呢,这一进去,又不知道什么时间才出来了,但是孙悟空一点都不生气,还满脸陪笑。那么,孙悟空为什么不生气呢?



    筋斗云和七十二变真的能躲三灾吗?其实,应付三灾的方法分两大种:一是补;二是躲。补就是吃金丹、蟠桃、人参果之类的方法,所以神仙们要开什么蟠桃大会、丹元会之类的。不补就将就将难逃一劫,所以掌握资源的人,说话就相当管用,所以玉帝和王母才是众神的主宰。天上的神仙神将大多是靠着蟠桃和金丹的“补”法来对抗三灾的。那么,躲的方法呢?


    孙悟空可不这样想,他会了筋斗云之后,他整天“无拘无束,自在逍遥”,享受长生的快乐,而这长生之乐,是师父赐与的啊,人要懂得感恩,虽然孙悟空有心,资质好又勤奋,但是不遇明师指点,传他道术,他能学到这些本事吗?肯定不能!所以我们做人,一定要心存感恩之心。古往今来,凡修身立业卓有成就者,大都是从初始的“感恩”中获得动力,从而激励自己奋发有为的。




  • 孙悟空学会了这么多的本事,是很令别人羡慕的,这自然就产生了很多内外在的危机,如果师父没有及时提醒,将来是一定要惹祸上身的,所以如果要防患于未然,就要有预先“知祸”的智慧,这一点,菩提祖师也是提前就替孙悟空安排好了的。


    悟空不理解为什么会“性命不保”,其实是告诫他不要得意忘形,以免迷失天性,将来会损害本体,他只觉得祖师之言未免危言耸听,不过他也不敢明说,只是磕头谢罪道:“只望师父恕罪,弟子再不敢这样轻佻卖弄了!” 祖师知道他仍旧执迷不悟,便叹了口气说道:“我也不来怪罪你,但只是你去吧。”悟空一惊,一种不祥之感猛然袭上心头,不觉垂泪问道:“师父教我往哪里去?”


    祖师为孙悟空的解决的方法是:只有让他历经荣宠劫难,也就是要吃点苦头,受到些教训才能自己了结心魔,大彻大悟,最终回归本心,利用自己的本事造福三界。其实我们每一个人也都是这样,没有本事的时侯不会犯什么大错,一旦有本事了,你就不是以前的那个你了,为什么现在很多以前都是很有本事的人,现在却做违法乱纪的事?为什么我党之前那么多的好干部现在却贪污腐败、不正之风了?为什么官做大了,最终却进监狱了,甚至命都没有了?


    这时孙悟空就驾起筋斗云,一路往北观看,看见一座十分险峻的高山,孙悟空的耳朵很灵,他听到有人讲话,于是他就按下了云头,来到一个很陡峭的山崖前,看见有一个洞府,上写着“水臟洞”,洞门前还有一群小妖在跳舞,孙悟空自称是“水帘洞洞主”,他要小妖精们传话,要他家“混世鸟魔”快出来受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暴力只能够带来暴力,不能不能解决问题,相反,还会造成更大的灾难。我们以混世魔王为例来说吧,他当初用暴力对待一群小猴子,后来孙悟空回来了,当然很生气了,同样用最恐怖的方式来报复混世魔王,他不但杀死了混世魔王,还将他们灭族,连洞穴也都烧了个精光,造成这么巨大的灾难,恐怕不是当初混世魔王当初用暴力对待小猴子们能够想像得到的。可是,这是孙悟空一开始想要的吗?


  • Eksik bölüm mü var?

    Akışı yenilemek için buraya tıklayın.


  • 美猴王离开又安逸又遥远的花果山,独自一个人出来闯荡天下,美猴王,象不是我们家中的小孩子,在家长的心目中,他是最美的,即使在他自己的心目中,他也是最美的,独一无二的,所以家家都有一个小公主,甚至小皇帝一说。我们的家呢,却又象不象是花果山,一个安乐窝?


    猴王他不一样,他马上就下了一个决心,说那我明天就下山,不管天涯海角,我一定要找到这三种人,学一个长生不老之道,回来传授给大家,我们一起永远躲过阎君之难怎么样!


    猴王来到了西牛贺洲后,首先遇到了一个樵夫,这个樵夫呢很重要,他是一个引路人,如果猴王没有遇到这个樵夫,他肯定会错过跟神仙学本事的 机会,所以说不是机会只青睐谁,不是说谁命好把握住了重要的人生机会,只是机会只青睐于有准备的人,今天你还没有过上好的日子,只是你的努力程度还 不够,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才会引起质的变化。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人弟为人子的人,你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行为时常谨慎、守信,(谨而信),博爱大众,而亲近仁者(泛爱众、而亲仁)。在上述几点全部做到之后,你还有时间和精力,你才可以研习六艺之文,你才可以去写作业,不要拿求学当借口,失掉了为仁,也就是做人的根本。


    其实一个成功的人士,一个对未来有期待、有前途的人,谦卑、低调是他人生的通行证,所谓忍辱负重,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韩信能忍受胯下之辱,终成兵圣,国士无双;勾践战败后甘为夫差的马夫,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最后吞吴。做为领导人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先内圣才成后外王。说话,处事,为人,要比一般人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在更高的平台上,管理更宏大的事业。


    猴王的性格他现在是无性,就是没有个性和脾气,可是将来是会改变的。学道前是“无性”,学道后 呢,人有本事了就有可能“性起”,孙悟空的名子,其实暗合了他整个修心求道的过程,作者在结尾诗里头说:“打破顽空须悟空”,孙悟空现在是“顽空”无知的状态,到最后他修学成佛的时侯,则已是“悟空”的阶段,那么孙悟空会到须菩提祖师的青莱,传他本事吗?








  • 天气那么热,一群猴子就在那边洗澡,就看见那股涧水就好像“滚瓜涌浅”一般,一个一个的滚出来可以看出那个水量肯定是很大的,于是这些猴子的如奇心就被吊起来了,就兴起了一个寻源的念头来,继续往上游找,就来到一座大瀑布前面。


    石猴跳进那个瀑布泉中,跳进去之后呢,睁开眼睛一看,里面根本没有水,只有一座铁板桥,那整个呢就像一座天然的石房,里面什么东西都有,旁边呢还有一块石碣,石碣呢就是一个圆顶的石碑,碑上面呢就刻着一行字: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如今我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又找了这么一个洞天福地让各位好好睡觉,各享成家之福,为什么不拜我为王呢,这些猴子们果然 就“序齿排班”,年龄大的排前面,年龄小的排后面,就朝上一拜,口称“大王千岁千岁千千岁”!石猴子高登王位,就把那个石字给隐了,叫做“美猴王”!


    孙悟空他能够用他的勇气克服恐惧,跳到瀑布里面,帮大家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他的勇气帮了大家,也帮了他自己赢得了一个猴王的位置,所以善用勇气,不要怕!在初创业的阶段是很重要的,当然也要搭配万全的准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那么,我们今天也要总结一下,石猴能够当上美猴王,他具备了怎样与众不同的素质呢?








  • 在这么广大的宇宙空间中的“东胜神洲”里,有一个傲来国,傲来国海外有一座山叫“花果山”,山顶上有一个巨大 的仙石,故事就从这一块仙石说起。


    如果能长生不老,就可以不死,他就可以脱离轮回的痛苦,不再坠入轮回,这样生命才能永恒不朽,孙悟空的生命,整个就是在挣脱这种命定的悲剧,包括他后来的取经成佛的路程。


    孙悟空从一块石头出世以来,从地狱闹到天宫,从海里闹到灵山,这颗浮躁的心就是因为缺乏一个“善”字,包括念头、行为等都是不善的。成道成佛成圣那么难吗?其实也不难,你也知道该怎么做,就是做不到!为什么?这个善字确实很难做到。


    以花果山为孙悟空的出生地和成长地,揭示了一个道理,就是我们立身处世,要起点好、心胸广、眼界宽,再加上西游取经的学习和实践,不断的努力,不断的积累,勇于面对前进中的艰难困苦,善于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争取社会上各方力量的帮助,那么你就能在人生西游取经的过程中,战胜困难,取得真经!


    所以说,一部西游记的故事,告诉你:一切从因缘开始,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